有,银@@&&&行,卡&&&出&&售

  赚钱能力历史性进入前五背后,有关招行既有发展模式后继乏力的非议开始涌现

  文|《投资时报》记者 刘佳昕

  今年三季度,单季度盈利首次超越,成为第五赚钱的商业银行。

  该行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3.45亿元,超过交通银行的147.49亿元。同时其总资产为4.72万亿元,仅为交通银行的76%,但招行营业收入却达到407.67亿元,为交通银行的91%。

  以交行76%的总资产却取得前者91%的营收,且单季多赚6亿元,这是个了不起的战绩。

  然而,美好利润的背后潜藏隐忧。

  截至三季度末,招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9.23亿元,比年初增加85.9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比二季度末上升0.1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27.99%,比年初下降38.01个百分点。

  另外,其3.27万亿元的存款余额,较二季度末减少1552.28亿元,下降4.5%;总资产为4.72万亿元,环比减少3104.74亿元。

  针对不良率连年上升、资产增速放缓、存款流失等问题,《投资时报》记者向招行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近三年来,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招行不良贷款率2011年为0.56%,2012年为0.61%,2013年为0.83%。今年6月末,不良率上升至0.98%。三季度末,达到1.1%,环比上升0.12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下调了对招商银行的评级,其认为,受非标监管和经济下行影响,招商银行以规模驱动业绩高增的模式受阻,资产增速开始放缓,资产质量压力较大。

  平安证券称,从其跟踪的区域资产质量情况来看,银行三季度不良资产增速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区域性风险继续蔓延。部分资产质量问题已经从小企业传导到大型甚至是超大型企业。存量资产质量问题将影响三季度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表现,并由此增加银行加提拨备的压力。

  对此,招行副行长刘建军近日表示,经济下滑期间,不良率的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风险开始聚集显现,今年各家银行都在收缩小微业务。此外,招行小微贷款在零售贷款中要保持合理比例,未来将是房贷、小微及消费贷齐头并进。

  截至三季度末,招行存款余额为3.27万亿元,较年初的2.78万亿元增加了4902.44亿元,但较二季度末的3.42万亿元减少1552.28亿元,下降4.4%。

  国泰君安认为,招商银行存款偏离监管,存款增速放缓。受存款偏离度考核影响,9 月末存款冲时点被遏制,存款较6月末减少1552亿元,环比减少4.5%。相应地,存贷比上升至73%。这个数字离75%的监管红线仅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2014上半年新增总资产为1.02万亿元,总资产为5.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31%,但彼时的增速未能持续。截至三季度末,招行总资产为4.72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减少了3104.74亿元,环比下降了6.2%。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称,受同业监管和合意融资需求下降影响,招行三季度末同业资产环比大幅减少31%,导致生息资产余额减少2958亿元,环比减少5.9%(第二季度环增15.1%)。预计这一影响仍将继续存在,规模驱动业绩增长的模式可能暂告一段落。

  实际上,招行行长田惠宇上任后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一体”为零售银行,“两翼”则为公司金融和同业金融。

  对于未来招行的业务重点,刘建军近日表示,零售业务优势继续扩大是总体战略,公司金融和同业金融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零售做大做强。招行零售业务未来发展着力于消费金融、小微金融、财富管理三方面。

  2013年以来,招行高层正在经历调整期。2013年5月,现年49岁的田惠宇接棒原行长马蔚华,成为招行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一任行长,此后招行高层变动频繁。

  2013年8月,招行原常务副行长张光华调任副董事长,2013年9月,原副行长尹凤兰因年龄原因卸任。2013年12月,刘建军升任副行长,分管零售金融,原分管零售金融的副行长丁伟改为分管人力资源。2014年7月,招行董事长傅育宁辞任,现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接任。

  2014年8月26日,招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汤小青因工作原因辞任副行长职务。与此同时,韩明智因工作原因,辞去公司监事长、职工监事职务。

  市场曾有消息称,深圳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熊良俊将接替汤小青,担任招行纪委书记一职;而深圳银监局前局长,现任银监会消费者保护局局长刘元将接替韩明智出任招行监事长。

  在中国推出网上商店是H&&M多渠道销售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全球著名时装零售商H&M日前宣布其电子商务服务正式进入中国,备受期待的网上商店正式在中国亮相。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时装零售商之一,H&M以优惠的价格提供时尚与品质的品牌理念深受广大顾客的追捧。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便保持飞快的增长速度,目前已经在大陆拥有约200家门店。据了解,去年其在中国新开门店50家,增长比例达35%左右。但是随着电商的冲击,快时尚的线下门店销售额也受到一定影响。众多大牌以及快时尚品牌纷纷进军O2O,开始另一市场的竞争。

  H&M网上商店在中国亮相之前,H&M仅在、、、等少数国家提供网店服务,中国官网仅作为产品展示之用。如今H&M将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家开启网络商店的国家,也足以显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正式上线的H&M网上商店还将同时呈现家居用品系列。

  H&M大中华及东南亚区总经理Magnus Olsson表示,在中国推出网上商店对于H&M而言是多渠道销售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在,中国顾客不仅可以在200多家门店购物,他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抑或是平板电脑在任何地方登陆在线购物商店,全天24小时随时购买到最新的时装和家居产品。

  H&M网上商店接受支付宝、当地转账、中国银联卡或者印有Mastercard或Visa符号的卡。

(责任编辑:HN666)

(来源:知乎 李淼的专栏文章 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

   来吧,既然大家质疑最多的声音是:

“做假票没有动机啊,最后肯定要被发现,它干嘛这么做?你的结论不成立。“

好,结论是不是成立,我掰碎了给大家进行一下“合理假设 Reasonable Hypothesis”。

为了给知识储备令人着急的水军们临时补课,我在这里说明一下,Reasonable Hypothesis 的定义是,基于细心观察和有效信息基础之上,针对对象的动机做出的可被测试的假设。简单来说,我们看到了几个事例,再根据其背后的运作原理,做出我们认为可能是合理的假设,并且在类似的条件下观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那么我们的假设就是合理的,且可被测试的。

所以说到底,这里的前半段分析都是我的“合理假设”,也许与暗箱操作中的实际情况不符。希望能够拿出同样有力的证据,来对我的假设进行证伪。

1. 假票是不是能被发现

从很多朋友留言中,以及我个人在上这半年订的那几十张机票来说(所以喷我做旅行其实是竞争对手的,你听说过哪个竞争对手给对方送上自己全部的机票订单的?),携程出票后,拿不到电子客票号,或者拿到了与自己乘机不同的电子客票号的,不是少数。看看这个朋友发来的订单,帮我找找那个所谓的电子票号。


而正常的出票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其中应该包含几个要素:1. 航司预订号,作为在航空公司订位的凭证;2. 乘客姓名,作为值机时的对应信息;3. 电子票号,作为航空公司确认出票的凭证。

大家手里有携程app的,不妨打开看下自己的航班订单记录,里面有多少是缺乏信息的?

以我的个例来说,这个比例是:19/33――自2015年8月起的33张机票,只有19张有确切以上三项信息(还包括了被证明是假电子单号的两张),而其余的14张,都是缺乏2、3项的“非正常机票”。

而没有电子客票号的,我可以合理推断,这些票在我付款出票的时刻,事实上有很大的可能,它们并未成交――否则携程为什么没有像其他订单一样,返回给我电子客票号?

那么这些订单会怎么处理?你还记得我从携程上提前买到的那两张“假票”的价格,是12326元,对吧?当然这个价格包含了保险和税费,但是机票都不存在,这个保险和税费更是无稽之谈。

然后我的朋友当事人W女士,她们在机场现场买的票,是10924元。=1402元。

也就是说,如果携程拖到了我朋友到达机场前,把这两张票直接从柜台买了,在递给我的朋友,他们瞬间就转到了毫无任何风险的 1402 元。

但这不是个例,航空公司如果因为某班航班的上座率不高,把票价调整到更低的水平,那么携程这样的OTA,每单机票可以赚到的金额更高。

所以我们第一个小结论就是,如果先发行假票,之后在某个时间点把这张票用更低的价格补上,那么携程是可以获得无风险套利机会的,也就存在着这样做的动机。

那么如果航空公司之后放出的票价格更高呢?

这个更不难,携程可以用“拖延出票时间”的方式,如果你催得不紧,那么就越晚出票越好,等待套利机会;一旦没有套利机会,那么就通知你“对不起出票失败,您的款项将被退还”。


但如果你是个急性子,就要赶快出票,那么好,携程也可以选择:是这时候把钱退给你,还是先出个“电子票号”稳住你?

一旦你拿到了电子票,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去查真伪,那么还请参考我上面分析的第一步,找低价买入。如果没买到,呵呵,还是一样,你的票会被退款。

但如果你去查了,事情就不一样。



还有一对夫妇带着宝宝去玩的惊险经历:


至于后台怎么操作的,既然拿到了真票号,肯定是老老实实买了呗。

然后我的微信后台,还有位姑娘给我发来了这样的携程截屏:


所以我们第二个结论是,携程内部的操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拖延成交、虚报票号的现象,只是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携程已经向我们销售了大量的”非正常机票“。

这里所说的”正常机票“,是指我一手交钱一手收货,在合理的足够短的时间内(也就是电子订单和付款信息到达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返回电子票号的那短短几分钟),拿到的真实有效的电子客票。除此之外,都是”非正常机票“。

所以,正因为有着”非正常成交“手段的存在,生成了这些”非正常机票“,也就给携程等等OTA留下了灰色盈利的可能性。

后台有几位从事机票行业的朋友,给我发来了如下的信息(时间问题,请由下至上阅读):



而这一操作,也被我们的另一位朋友所证实,这,确实就是OTA平台上的现状。


2. 假票是不是真的能被索赔

以我个人经历来说,除非你留了个心眼,否则大量的假票是没有被索赔的。

还是回到我们上面的例子里,携程收了你的钱,但是并没有发给你电子票单,甚至一直显示”出票中“,那么一旦你收了短信,说票未能成交。很抱歉,这是不算在携程赔付范围之内的。

而我的例子更是活生生:事件当天的客服代表跟我说,先生您的票可以给您做退款,但是已经成交的保险费是不能退的。我一想就几十块钱的事儿,心乱如麻,也就没做太多回应。

但是,携程提出的退一赔三,当天并没有人跟我说啊!还是你们的公关人员看到帖子之后来提出的啊!

那么有多少心里急匆匆的人,就根本没想到赔付的问题呢?我从自身经历以及ttdz的经历出发(携程同样提出退掉机票了事),我认为并没有多少人想起来主张“退一赔三”。

我们再退一步说,给你合理假设一个更恐怖的。

如果当天,我的朋友没能赶上飞机,这笔钱会怎么样?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一张根本没有成交的电子客票,钱款根本没有到达航空公司,所以任何的退票费用和改签费用,其实都是无中生有的。.

北京的机场高速稍微堵一堵,你就损失了 8846 元人民币,而且这钱根本不是航空公司收的退票费或者改签费――因为钱始终都在携程的账上,机票压根儿就没成交。

因为根据携程自己承认的,每天都有”万分之二”的客户会因为这种事情上不了飞机。同时,我们还有那几乎40%的旅客(从我自身出发,起飞前都没有明示电子客票号的14/33,是42.4%),拿到的是“非正常机票”――ttdz拿到的“盗刷积分票”就是一例――我们有理由相信,携程从“非正常机票”中的盈利,事实上可能非常可观。

综上所述,不出票、晚出票、出假票,这其实都是携程以及其他OTA平台的常用伎俩。通过拖延时间,争取到航空公司出售更低价位的机票,从中赚取差价。而为了赚取这个价差,携程不惜给客户发去假电子票,甚至是冒着乘客出行不能顺利成行的风险,把出票时间拖延到飞机起飞前的那一刻――我的朋友,W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你们问,携程怎么会出假票,难道就是为了跟你过不去?我的答案是,它已经出过太多太多的假票了,只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混了过去。这次,它玩儿现了。

很多“从业人士”出来提醒我说,航空公司也会有“超卖 oversell”的情形出现,比如100个座位卖110张票啊。你的朋友可能就是买到了这样的票啊!

但是我要提醒你两个事实:

a. 当天机上上座率不满60%,根本不存在超卖机票无法登机的情况出现。

b. 即便是超卖,你也会拿到“真正的电子客票”,而不是携程卖给我的“假票”――如果真的超卖需要改签的话,你拿着一张假票,去哪儿改签?

3. 携程对“万分之二”是如何解释的?

今天下午15:43分,我又接到了携程上海方面打来的电话。我已经跟携程那边的这位小伙子成了好朋友...所以友好地寒暄之后,我跟他提出来,跟我解释一下“供应方人工操作失误”的问题。

“是这样,供应方的操作员在抄写机票编号的时候抄错了...”

“所以你们携程,在2015年的今天,还是在靠用笔往纸条上抄数字的方式办公吗?...“

”额...” 小伙子显然自己也没能被他上级给的这个说法说服...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我们5000万携程用户的订单,都是后台人员一笔一画认真地记在本子上,然后再传给订单确认部门的。携程真的是一个具有手工匠人情怀的公司!

但是,即便我们接受了携程公司仍然在20世纪50年代艰苦的办公环境辛勤劳动的事实,以及很多水军都在强调的“人哪儿有不犯错的啊?你难道就不犯错吗?”的“犯了错我们也应该容忍”的圣母心,然而“抄错了”,也应该会有一个“正常的电子单号”在航空公司的系统里啊?为什么我的朋友用自己的护照号、姓名也不查不到票呢?

携程那可怜的手工抄单员,把用户的姓名、护照号、电子单号,一次性全都抄错了。

而这正是在携程的“万分之二”之内。

呵呵。让携程承认自己出假票,看来真的很难。但为什么这么难呢?

4. 非正常机票的利润,对于携程的财务报表是如何贡献的?

首先我们从水军们早在1月10日就在知乎上透露给我的“万分之二”开始:

万分之二的“空票率”,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万分之二的乘客拿到了假票坐不上飞机,那么我们的合理推断就是:

这里我们使用携程官网上发布的2014年财报和2015年Q3财报上的数字:

(水军们真是不好意思,我闹得你们当个水军又要学英文又要懂财务,肯定恨死我了吧?)


注意季报的数字是仅计算本季度之内的销售额,而不是累加全年其他月份的销售额。

然后这数字中的“万分之二”: 852,571 元。

这部分数字是我们可知的,每天交了钱却拿不到机票的全年总金额。

然后还有大约40%“没有正规电子票号”的机票款:17.2亿人民币。我们不算那么多,就算一半,20%,8.6亿人民币好了。

如果携程“严格履约”,按照付款当时出具正确的电子客票的流程,这部分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恭喜携程。然而携程在这件事上,似乎做得没有那么干净。

一旦东窗事发,无论是那万分之二,还是这里10亿人民币中的一部分,都是要退掉的。然而在财务上,这部分金额已经成为了销售额 revenue;所有的退款,都会归入Account Payable 应付账款中进行处理。

首先,高价出售机票,携程在这部分“非正常机票”中,获得了超额的销售额。假如我们还是用我的例子,12326元的机票,实际只有10924元,那么携程在这笔单子中获得的超额销售额就是: ( 12326 / 10924 ) - 1 = 12.8%

而加上20%的“非正常机票” 可以贡献的超额销售额,携程最终获得的销售额, 就是 80% + 20% X ( 1+12.8%) = 2.56%。数字看起来不算大。

别忘了超额销售额贡献的可全部是纯利润哦!


2014年携程的净利润几乎下滑到了前一年的 10%,原因在于产品开发、销售和市场的成本几乎倍增(86% 和 74%),而同比的销售额增长仅仅为 36.4% 左右。过快的市场铺开速度拉低了携程的净利润率 (1.25%)。所以,如果我们假设携程的运营成本增加与销售收入在2015年仍然成比例增长(44.5%)的话,那么2015年的年报,携程的简单财务数据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看起来也有5亿多净利润,似乎是蛮好的恢复期开始。

但你别忘了,里面还有“非正常机票”贡献的那部分纯利:

减去这部分“非正常机票收入”,携程在2015年的年度净利润预测为:

是的,正是由于这种可能存在的“非正常机票收入”,携程的年度净利润预测才有可能为正值,否则就意味着它全年赔了接近3200万人民币。

我们再退一步说,如果携程的 其他成本 并没有猛增44.5%――而是最乐观的经营假设,跟去年完全持平。情况又是如何?

换句话说,即便在最为乐观的经营状况下的假设,携程通过“非正常机票”所获得的收益,将占到全年净利润的20%左右。

也许你会问,净利润对于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真的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我们看一下携程上次发生暴跌的情况,2014年11月25日,携程公布了其2014年的二季度报表,其中数字明确表示了当年的净利润将如期骤减,并且年内没有回复的迹象:



股价从11月25日的29.23,狂跌至12月16日的20.58,跌幅达到了30%。直到2015年3月19日,携程公布了2014年的四季报,股价才得到了修复。

所以既然美股投资者对于净利润如此敏感,携程在运营中重视如何稳定年度净利润,也就成为了非常有可能的目标之一了。

然而哪个投资机构,敢去碰”最乐观的情况下,都有20%净利润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违规进行业务操作”的公司股票呢?

眼看就是3月1日了,也就到了携程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2015年度报告的日子了。我很希望在这个新年报中,看到携程有提到这个所谓的“万分之二”,并且在风险披露中,对美国投资者阐明这万分之二的含义,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否则,我很乐意着手准备集体诉讼。

至于携程请来的水军喷我是黑公关的问题,他们明显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如果我是黑公关,那携程为什么这么配合我,恰好给我出了两张假票呢?

或者说,我是一个运气特别特别好,正好买到了你们所谓“万分之二”的两张票的黑公关?

那你们也太不小心了:)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李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银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