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低保啃老女范成金房奴!

前几年流行一个词汇叫“啃老族”,主要就讲的是刚毕业或者是刚参加工作因为收入低,父母给予子女一定的资助。

如今80后最大的也有38岁,最小也有28岁了。是不是所有人都摆脱啃老一族了呢?我看未必。朋友小明也是一个80后,至今扔在啃老。小明07年毕业后通过父母的关系进了一家五金制造企业。刚进厂实习期工资才500元,根本就不够花的,每个月还得向父母伸手要个几百元才能勉强度日。到了09年24岁的他在本市火车站附近买了一套三居室,总价格在31万左右,首付了15万。当然这个首付也是父母掏的钱。从购房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房奴生活。当时他一个月才挣1300元钱,而每个月的房贷就要1700元。于是还是得依靠父母接济。09年到12年是工资涨的最快的三年。小明的工资也由原来的1300元涨到了2400元。虽说还了房贷还有700元的结余,但是这时又该谈对象结婚了。所以700元也还是不够花。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结了婚,工资也涨到了3000元,除去房贷还剩1300,仅够维持生活。因为本市生活消费比较低,工资普遍也低。15年的时候单位大多数都买了汽车,看别人有了,他也买了一辆,虽说不是什么好车但也花了6、7万元。当然这车钱也是父母给出的。每月那丁点工资,也就够保养、保险和油费。几年下来,一分钱没存到,还把结婚时收的礼金花的差不多了。父母催生孩子,不敢生。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生下来,连奶粉都买不起。

满负荷的的生活状态,必然带来满满的危机,就看什么时候爆发,2年,还是10年。就像你从十几层的楼顶摔下来,没有降落伞、没有安全垫,结果就只有一个——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在危机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老老实实构建你的安全气垫。做好防患于未然,争取在我们家庭出现状况的时候不会因为钱而不知所措,有一个安全的保障。

争取在40岁之前完全“断奶”。为什么说是要到了40岁彻底摆脱啃老一族呢?《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所以80后的你现在立志学习,能在40自立于世已经不错了。

在你还没有能力挣到更高的工资,而只能安于现状时,就只能先管理一下你的消费欲望。因为哪怕你再牛逼,赚钱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消费的能力,这是现实。很多风险,来自你过强的消费欲望。理财的第一步,管理你的消费欲望。买之前,先衡量那件货品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是紧急而必须的东西。如果你连房子都没有,就想着买车,可能你会很惨。另外,对于小孩的教育问题,要量力而行。收入有限,就不要削尖脑袋往贵族学校送,害了自己,也可能害了孩子。你生活在哪个阶层应该对自己有个很好的判断。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仅大人攀比,小孩在学校也在攀比。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孩子的衣服,鞋,书包等都是攀比的目标。其实很多有钱人也不是说穿戴的都是名牌。像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身上的衣服是从地摊上买的才100多元钱。发哥脚上的拖鞋才19元,而且发哥出行都是公交车,挤地铁。

家庭一定要存一笔备用金,避免遇到突发情况导致资金短缺。一般而言,家庭应对失业的紧急备用金,至少要能满足3个月的固定支出。就是说如果你被炒了,三个月内,你可以衣食无忧。小编以前的公司有一点好处,辞职之后才发现。以前的公司入职后压了两个半月的工资。当时很不解,等于上班半年才发工资。辞职后才觉得没了工作还能领近三个月的工资。所以说为了尽早自立,从现在开始精打细算,学习理财知识,用最短的时间实现财务自由。

就总体而言,我不认为80后就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并不比60后、70后素质差。之所以给人以不好的看法,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不太能吃苦。但我们不能用老一辈的观念来要求这一代人,毕竟社会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理由一定要这一代人像过去几代人一样经历苦难。现实来看,大多数80后还是很努力的,他们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去“啃老”。只不过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没有能力更没有机会去改变现状。我相信每一个80后如果有机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水平,他们都愿意去尝试。毕竟现在也已经30多岁了,有了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也有一些啃老族小编在这里要说一下。这一类是家庭条件优越,从小舒服惯了,不工作,也没有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所有的生活来源和用度都来自父母。这种完全没有上进心,没有羞耻感的啃老族小编非常反感。在广东一般叫这种人为“二世祖”,是贬低的意思。再有就是开头文章里说的小明买车这种由于自身实力不能支付此类开销,只能打父母的主意。这种也是非常反感。

“啃老族”们该醒醒了!不要把父母当成你们的依靠,因为他们终将老去。既然我们有勤劳的双手,那么为什么不用汗水去换回甜美的果实呢?如果人生总是风平浪静,那么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啃老族”们呀,不要因为自身的懒惰而就甘于平凡,我们不应该失去冒险的精神和那一颗热血沸腾的心。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此帖被早间新闻在 09:4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这种事先想想自己贡献多少 有没有负担一半   我想就不会想太多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回 1楼(瞎子) 的帖子

   其实,我们都是平常人家。我也并无杂念。鱼友们不用太纠结哦。

现在,我们都是自已二人承受着外债的压力,很累。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前几年流行一个词汇叫“啃老族”,主要就讲的是刚毕业或者是刚参加工作因为收入低,父母给予子女一定的资助。

如今80后最大的也有38岁,最小也有28岁了。是不是所有人都摆脱啃老一族了呢?我看未必。朋友小明也是一个80后,至今扔在啃老。小明07年毕业后通过父母的关系进了一家五金制造企业。刚进厂实习期工资才500元,根本就不够花的,每个月还得向父母伸手要个几百元才能勉强度日。到了09年24岁的他在本市火车站附近买了一套三居室,总价格在31万左右,首付了15万。当然这个首付也是父母掏的钱。从购房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房奴生活。当时他一个月才挣1300元钱,而每个月的房贷就要1700元。于是还是得依靠父母接济。09年到12年是工资涨的最快的三年。小明的工资也由原来的1300元涨到了2400元。虽说还了房贷还有700元的结余,但是这时又该谈对象结婚了。所以700元也还是不够花。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结了婚,工资也涨到了3000元,除去房贷还剩1300,仅够维持生活。因为本市生活消费比较低,工资普遍也低。15年的时候单位大多数都买了汽车,看别人有了,他也买了一辆,虽说不是什么好车但也花了6、7万元。当然这车钱也是父母给出的。每月那丁点工资,也就够保养、保险和油费。几年下来,一分钱没存到,还把结婚时收的礼金花的差不多了。父母催生孩子,不敢生。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生下来,连奶粉都买不起。

满负荷的的生活状态,必然带来满满的危机,就看什么时候爆发,2年,还是10年。就像你从十几层的楼顶摔下来,没有降落伞、没有安全垫,结果就只有一个——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在危机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老老实实构建你的安全气垫。做好防患于未然,争取在我们家庭出现状况的时候不会因为钱而不知所措,有一个安全的保障。

争取在40岁之前完全“断奶”。为什么说是要到了40岁彻底摆脱啃老一族呢?《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所以80后的你现在立志学习,能在40自立于世已经不错了。

在你还没有能力挣到更高的工资,而只能安于现状时,就只能先管理一下你的消费欲望。因为哪怕你再牛逼,赚钱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消费的能力,这是现实。很多风险,来自你过强的消费欲望。理财的第一步,管理你的消费欲望。买之前,先衡量那件货品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是紧急而必须的东西。如果你连房子都没有,就想着买车,可能你会很惨。另外,对于小孩的教育问题,要量力而行。收入有限,就不要削尖脑袋往贵族学校送,害了自己,也可能害了孩子。你生活在哪个阶层应该对自己有个很好的判断。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仅大人攀比,小孩在学校也在攀比。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孩子的衣服,鞋,书包等都是攀比的目标。其实很多有钱人也不是说穿戴的都是名牌。像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身上的衣服是从地摊上买的才100多元钱。发哥脚上的拖鞋才19元,而且发哥出行都是公交车,挤地铁。

家庭一定要存一笔备用金,避免遇到突发情况导致资金短缺。一般而言,家庭应对失业的紧急备用金,至少要能满足3个月的固定支出。就是说如果你被炒了,三个月内,你可以衣食无忧。小编以前的公司有一点好处,辞职之后才发现。以前的公司入职后压了两个半月的工资。当时很不解,等于上班半年才发工资。辞职后才觉得没了工作还能领近三个月的工资。所以说为了尽早自立,从现在开始精打细算,学习理财知识,用最短的时间实现财务自由。

就总体而言,我不认为80后就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并不比60后、70后素质差。之所以给人以不好的看法,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不太能吃苦。但我们不能用老一辈的观念来要求这一代人,毕竟社会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理由一定要这一代人像过去几代人一样经历苦难。现实来看,大多数80后还是很努力的,他们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去“啃老”。只不过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没有能力更没有机会去改变现状。我相信每一个80后如果有机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水平,他们都愿意去尝试。毕竟现在也已经30多岁了,有了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也有一些啃老族小编在这里要说一下。这一类是家庭条件优越,从小舒服惯了,不工作,也没有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所有的生活来源和用度都来自父母。这种完全没有上进心,没有羞耻感的啃老族小编非常反感。在广东一般叫这种人为“二世祖”,是贬低的意思。再有就是开头文章里说的小明买车这种由于自身实力不能支付此类开销,只能打父母的主意。这种也是非常反感。

“啃老族”们该醒醒了!不要把父母当成你们的依靠,因为他们终将老去。既然我们有勤劳的双手,那么为什么不用汗水去换回甜美的果实呢?如果人生总是风平浪静,那么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啃老族”们呀,不要因为自身的懒惰而就甘于平凡,我们不应该失去冒险的精神和那一颗热血沸腾的心。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啃老女范成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