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导航好还是迷你螺丝无线摄像头头导航好

   说到,本人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neato激光导航扫地机。记得2012年那时扫地机还未普及,neato凭借着激光LDS导航的有规划清扫路线,全面超越了当时国际名气较大采用随机算法的iRobot。随机算法有个死穴就是做不到全屋无死角覆盖,漏扫、重复扫现象太严重。完全看电池电量,如果扫到某一点没电了确实能自己回去充电,但是充满后又继续和一开始一样继续重复刚才扫过的地方。 neato凭借着LDS导航,能做到精确的断点续扫功能。总共支持3次断点续扫,这样来说可以无死角覆盖700平方! 

   本人也算张大妈元老级人物了,早在2013年就晒过neato,也算本站创立以来第二位晒过neato xv21扫地机的人了。

▲什么值得买创立以来第二位晒neato的哦,那会张大妈还不是特有名,所以回复点赞的比较少。

   自从用过neato x21后边一发不可收拾,接连购入了4台。当时因国内还未有代理只能从美国amazon或者woot购入,算上国际运费和关税每台差不多要3600多元。可neato早期委托国内代工品控较差,3台机器接连出现诸如左右轮卡住、激光导航头失效,显示屏烧屏和电池充电故障等。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我

▲当时买了不止3台,还有一台amazon买来直接主板是坏的 

▲本人是为汽车工程师,3台机器坏了索性全部拆开研究!拆碎了把完好的零件拼凑出一台能正常工作的

▲其它重复的能用的零件就扔闲鱼上,看的出neato故障率挺高的。配件一会就卖了,最记忆犹新的是核心零部件LDS激光导航头卖给一个自称搞科研的单位了,800元爽快收了 

   后来的后来当收到第4台还是坏的后本人坐不住了。直接打电话给neato美国总部,阐明自己遭遇和改进建议后居然事后发邮件我:大致意思是说海淘的机器只享受在美国保修换机服务,但是鉴于我的懵逼遭遇,特别批准发我一台新机到国内地址。坏机自己保留 。这也算一定程度上安慰我一颗脆弱的心。

   随后2台neato xv-21修修补补一用用了4年直到现在。这次看到小米机器人同样采用和neato相同的LDS激光测距导航,本人坐不住了!!马上开写试用计划!宝宝有很多话想说!  感谢张大妈给我的这次机会!先发一张图镇楼! 

▲这张图可不是装逼图,2台neato扫地机各放在2个住处这次为了评测才放一起。 中间是愚大宝远程遥控监视,扫地能力也OK采用随机算法。我这里让它不务正业只干远程监视的活,家里大门一有风吹草动app就会收到提示,这时我通过手机遥控它进行行走看看是什么情况。平时多半用来和儿子视频语音等,可玩性非常高。 后面的戴森V6作为对扫地机的补充完全代替了扫帚,还能吸吸扫地机里的灰尘 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直接从北京小米之家发过来的,我朋友无锡小米之家工作可以查到后台有备注。用的顺丰隔日达实际上到无锡还是花了2天时间,外侧是张大妈特色不干胶

▲此扫地机是小米生态链北京石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毛重6.9kg,机器净重3.8kg

▲包装侧面,不干胶上的信息和最外层运输箱上的信息是一样的

▲最上提手处能打开包装,有封条

▲打开包装首先是一份用户手册 

▲说明书和快速入门指南

▲充电底座位于主机左边红圈处

▲充电底座上部采用亮黑材质,应该是扫地机LDS回充靠这个黑色区域识别,中间为2个下压式充电弹片

▲neato充电座也是采用上部亮黑设计,更加确定为定位识别窗

▲充电座后部附带一张教程,充电座需远离墙角至少0.5米

▲打开后盖可以自由调节电源线长度,从左或右出充电座

▲底座采用防滑橡胶底设计,输出20V 2.2A  额定功率55W

▲底座旁边是刷头清理工具和电源插头

▲主机上表面采用的是白色镜面设计,非常美观。但也是指纹收集器。前部像喇叭状结构的为前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

▲作为机器的最大亮点LDS激光测距传感器模块运输途中当然要好好保护

▲给个特写:只要开始清扫红色部分就会5×360°/秒 扫描旋转。对这个东西太熟悉了拆解过两,左边为激光发射器,右边为光学接收器接收激光信号

▲图片为neato的LDS。小米LDS和neato的LDS异曲同工。都是左边发射激光右边接收信号

▲小米扫地机颜值确实很高,像个工艺品

▲边刷位于机器右侧,黑色为沿墙传感器。发射一道激光束在侧面保持和墙一段距离贴墙扫又不碰到墙壁

▲neato同样在这里是沿墙传感器

▲小米扫地机和neato一样前部有多个碰撞传感器,原理就是当前部碰到障碍物就会触发传感器,此时就不继续前进了

▲白色镜面上盖可以打开,露出集成盒

▲机器前部为2个功能按钮,短按全屋清扫。长按有针对性的进行局部清扫,一般为1平方米。这个功能比如撒了一包盐在地上就可以启动该功能(相当于neato的定点清扫功能)

▲集尘盒拿走后的风道特写

▲集尘盒透明设计,420ml超大容量。不论和机身相连处还是前开口倒垃圾处都有软塑密封圈。气密性应该非常不错

▲小米扫地机所用的过滤网为HEPA E11等级,和小米HEPA滤网相同型号。过滤能力为95%

▲用激光pm2.5仪器测得家里pm2.5为41ug/m3,经过扫地机过滤后的pm2.5下降到9ug/m3。 虽然不能和戴森V6出风口pm2.5 0ug/m3所比,但是已经非常不错了

▲小米扫地机滤网集尘盒内侧滤网还有一层薄纱材质,起延长滤网寿命作用

▲两台竞品扫地机集尘盒对比

▲neato的滤网同样采用HEPA级别,但内侧褶皱处没有像小米这样的保护层。为了延长HEPA滤网寿命,我自己想了个办法:每次倒完垃圾后覆盖一层纸巾延长滤网寿命。这点小米设计的不错

▲打开上盖一只手就能很方便的拿出集尘盒

▲小米扫地机底部总共有4个悬崖传感器(防止跌落摔下楼梯) 绿圈为保修防拆贴纸。这里需要拧下螺丝才能看到小米扫地机所使用的。因考虑到保修问题,此次评测不拆机器。

▲neato由于已经使用4年,各方面磨损的都比较严重。绿圈为悬崖传感器,由于xv-21采用的是镍氢电池,体积较大总共两块7.4V镍氢电池组成。 由于镍氢电池寿命的先天原因,我已经更换了总计3组电池,选择的是国产大容量兼容镍氢5200mAh电池,大致上一年换一组,每次需要200元。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 所以我对小米使用mAh 锂电池非常值得肯定。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续航也有保证(续航能力下方有单独章节)

▲2个驱动轮可以根据地形上下浮动,确保机器始终贴着地面,这个只要是个扫地机都这种设计

▲小米扫地机带边刷,而且边刷采用动态速度设计。 我注意到红圈处还有个黑色刮毛,作用是防止毛发缠绕到边刷

▲底部滚刷盖,2根手指朝里扳就能卸下盖板。红圈处为挂条,把地上一切脏物刮到滚刷中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上图绿圈中为滚刷轴承盖防毛发设计。能不能防毛发有待日后观察

▲小米扫地机的滚刷采用的是和neato一样的胶毛一体滚刷,最大的好处就是专门针对毛发设计同时降低和地面摩擦产生的噪音。这里能看到小米滚刷长度比较小受限于其圆形。或许你要问了,为啥小米不能做成和neato这种形状的,圆形对墙角是无解的。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外观专利问题,neato申请了专利限制其它厂家外形和他们一样。 小米滚刷采用的是直接驱动方式而neato采用的是皮带传统方式

▲两台机器滚刷特写,neato已经连续每隔一天无休工作了4年,滚刷已严重磨损胶条出现破损。这里注意到neato滚刷两边绿圈处,这里能清楚看到缠绕着毛发和地毯纤维,因为neato这里为中空结构。而小米这里采用全封闭结构彻底杜绝缠绕

2cm。别看就差了0.2cm,neato经常卡住的地方小米就没事

▲2台扫地机因为有LDS凸起,所以小米总高9.5cm,neato总高10.2cm。只要neato能钻的地方小米也可以。所以钻钻我家床底十分轻松(2台机器都钻不进沙发底下)

三、扫地机app及功能介绍

▲需要上app store下载米家app,打开后按右上角添加设备

▲跟着app提示一步步操作就可以让扫地机与app互联

▲现在扫地机就绑定上账户了,可以在家利用wifi或者在外使用移动网络对扫地机进行控制

▲在主页上点击米家扫地机器人会进入扫地机主页。这里能看到一张之前清扫的面积和时间,同时还有一张家里的数字地图(这个下文会详细说一下),里面有扫地机的清扫路线。能看到可以100%全屋覆盖,这就是激光测距机器人的魅力所在!  下方一共三个功能按钮:回充和清扫在机器上有实体按钮,最右边的清扫模式:安静、强力、标准只能在app中启动。 点击右上角的...会进入扫地机设置页面

▲小米扫地机只有2个实体按钮,其它操作诸如设置定时清扫、勿扰模式、清扫模式等只能通过app实现

▲点击定时清扫按钮,会出现选项,这里拿自定义做演示。点击自定义,我选择让扫地机周一、三、五进行清扫。点击确定后设置开启时间后设置完毕

▲neato的定时清扫只能在机器上设置

▲勿扰模式的意思就是如果机器正在清扫时进入勿扰模式设定的时段,要是没电了就直接回去不会再充满电出来扫了。另关闭语言提示

▲当风机全速模式开启后,当设定清扫模式为强力,风机全速运行。俗称打鸡血模式;吸力噪音变大,电池续航减小

▲耗材状态栏里能看到包括滤网、边刷和主刷的损耗。纯靠工作时间来进行递减,立即购买还需要等待

▲最后的通用设置能修改设备名称,把扫地机共享给其他账户一起控制。还有空中OTA固件升级等,比neato繁琐的usb升级固件模式方便多了 

▲另外我故意把扫地机悬空、不让它找到充电座等,app会推送信息到手机上

四、激光导航模块&防跌落模块

    激光导航模块本人拆过neato的研究过,激光发射器向360°不间断的发射激光束,然后被反射测得周围环境距离。此激光束肉眼不可见,即使黑夜环境下仍然不可见。那怎么才能被观察到呢?答案就是夜视仪了

▲愚大宝这台远程遥控机器人自带红外夜视功能,想着拿这台机器就能看清LDS发射的激光束

▲此截图为全黑环境下,居然看不到激光束 没办法,拿出真正的夜视仪吧

▲拿夜视仪看了下愚大宝,前方发射的红外线不可见光清晰可见

▲先来看下被躺椅卡住的neato,红圈为防跌落传感器发射的激光束照射在地上。绿圈的为LDS发射的激光束,因为此激光头旋转速度很快,所以抓拍不到全部激光。可以看到激光呈点状分布

▲红圈处为neato的沿边行走传感器发射的光速,黄色为LDS发射的激光束。这里注意一下充电器上的黑色区域夜视仪上为高亮显示,这个就是扫地机回充时充电座的信标

▲再来看看小米扫地机发射的激光束,和neato的完全一样为点状激光

▲红圈为小米扫地机沿边传感器发射的光束,蓝色为悬崖传感器发射的光束

   通过夜视仪观察激光束和底部各种传感器,发现小米和neato的LDS硬件上基本一致

▲来看看防跌落传感器的实际表现,在阁楼上能很好的侦测到落差较大的楼梯,避免跌落

   得益于LDS和SLAM算法,扫地机从走出充电座的那一刻起就牢牢记住它所在的位置,无论扫地机走到哪里都能辨别回去的路线,即使中途临时放上障碍物也能通过避障功能脱困顺利回到充电座。

▲先来看看neato被故意拖出充电座的反应,是蠕动着回到充电座

▲小米扫地机的反应和neato如出一辙

▲从上视频中可以看到各家算法不同,小米偏向于简单明了,像个倒车高手直冲充电座。而neato更像是秀了一把侧方倒车,缓慢的进入充电座

▲即使在回充过程中临时增加障碍物,也可以顺利避开回到充电座

  另外即使在扫地过程中没电了,支持断点续扫。意思是从哪里没电的地方充满电回到这个点继续扫未扫的区域,暂不知小米扫地机支持几次断点续扫。neato最多可以支持3次。

▲我觉得小米最牛的地方就是能在app中实时绘制出房屋结构,图片上左右为我2套住房。白线为扫地机扫过路线,可以看到全部覆盖(右边图片中房屋结构左边与右边未扫到是因为使用了虚拟墙的缘故)

▲给一小段实时绘制房屋数字地图视频展示一下

   小米扫地机虚拟墙可以设置哪里不需要扫地机进入。比如厕所、阳台等

▲小米扫地机虚拟墙其实就是类似皮带一样的物体,还没有货。非常符合小米特征

  考虑到小米扫地机和neato非常类似,而neato的虚拟墙恰恰就是这玩意?能否通用呢?

▲本人设置的neato虚拟墙位于阳台这里。由于内地外高,扫地机非常容易出去。但一旦出去了就回不来了 

▲neato的虚拟墙也是类似皮带的条状物体,铺哪里扫地机就不去哪里

▲没错!小米扫地机完全适配neato的虚拟墙

       说起neato扫地机的电池,我心里那个恨啊。2节镍氢电池最多坚持1年就不行了,表现为只扫了10多分钟就被迫回去充电了,每次换电池需要200多元,使用成本无形增大。所以一直在等neato出锂电版本,可左等右等等了3年都没出。

    小米扫地机这次采用的是mAh锂电,官方宣传续航可以达到2.5小时250平米。寿命高达2年!这个绝对比neato的镍氢电池好太多了

▲同样面积,标准模式耗电20%,强力模式耗电26%,安静模式耗电15%

▲风机全速模式下的强力模式耗电为32%

▲标准模式下清扫了65分钟,还有67%的电量剩余

 小米扫地机清扫完一圈家里总共耗时42分钟。但是同样的neato清扫一圈下来需要1小时12分钟。这里就存在一个算法问题。小米扫地机清扫逻辑就是一次扫完这里就不会再经过了,但neato的逻辑是扫2次,第一次慢扫,第二次快速经过。不这里不敢妄下结论到底谁的算法好,但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小米由于底盘比neato矮,不会被我家里2个neato经常卡住的地方束缚住 

▲neato经常被进门地毯卡住,这里由于常年经过neato的滚刷滚过地毯已经破了。很容易卡进滚刷中

▲第二经常卡住的地方是这个宜家的躺椅。由于neato底盘较高很容易卡住一个轮子动弹不得

   但小米扫地机我扫过家里7次,没有一次在这2个地方卡住。从头扫到结束,非常给力。再也不担心会被卡住了 

▲neato就一个模式,噪音为67.6分贝

▲小米扫地机标准模式61.2dB,安静模式61dB,强力模式65.4dB,风机全速运行模式67.2dB 。全部模式噪音比neato要轻

发热量由专业热成像仪测得

▲左图热成像为neato,右边为小米。可以看到顶部LDS温度最高,两部机器发热量差不多最大都为33℃。

▲先看看小米扫地机在我父母家吸地后的战果,我妈算每天拖地、扫地的但仍然吸出这么多东西

    本来想测试下1800Pa的最大风压的,但是手头上只有风速仪,无奈这项工作边不能进行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下测试:

▲沿边放了碎片、旺仔小馒头粉末、大米和红豆

▲视频里可以看到小部分红豆和大米被边刷打飞,其它的诸如餐巾纸和粉末清理的挺干净的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吸面粉测试了,这里开了风机全速运行模式

▲可以看到即使风机速度最大,残留在地板缝里的面粉不能被吸出。驱动轮粘上的面粉也在地板上留下了痕迹

▲neato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算扫地机通病了

▲看来扫地机还是不能胜任一些工作的,这个吸面粉的事情就交给戴森V6吧 

▲大部分都吸入了集尘盒中

▲拿掉集尘盒可以看出小米扫地机集尘盒气密性非常不错,底部没有灰尘

▲同样,滤网吸干净的活也交给戴森吧。这里不难看出,扫地机和戴森V6谁都不能缺谁 

    之前未遇到小米前,扫地机我只服neato!虽然我也有irobot但和neato一比除了品控差点外其它甩iRobot不知道几条街。经过我这么多装备测试与对比。小米扫地机凭借着逆天的1699元价格挑战成功了之前高高在上的neato激光导航机器人,把neato从神坛上彻底拉下,扫地机市场面临彻底洗牌。

   不难看出小米扫地机90%的功能和neato一模一样,但外加锂电池、app远程操作、实时绘制数字地图等全面超越了neato扫地机。本人经过这么一番细致全面的测试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次小米家的扫地机确实太棒了(真的不是跪舔小米,认真看完文章你也会有我这种思想)

  1. 第一点肯定是价格了,1699的价格相比neato 3K+的价格简直性价比爆棚

  2. 价格只有neato的一半,但功能全面超越neato

  3. 锂电池续航能力有保证,再也不像neato的镍氢电池1年换一次电池了

  4. 清扫路径app中一目了然,做到全家100%覆盖

  5. 底盘较低,再也不担心会卡桌角等地方

  至此家里只需一台戴森手持吸尘器+小米扫地机就能处理日常清洁工作,本人的neato已经挂在闲鱼上了!

 全文评测完!谢谢

注册号:56619E ICP证号: 如有意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E-mail: #qq.com (请将#替换成@)请联系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沉寂了一年多,小轩终于又开了这个主帖。小轩改车多以实用为主,除了简单的外观内饰点缀,其他都是功能性的改装,都是DIY,喜欢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次为什么搞侧前视、侧后视摄像头的改装,一是因为终于有时间了,二是媳妇儿停车入库水平着实不高,三是最近经常跑些乡村小路,有一次会车因路太窄,右前轮掉沟里去了,幸好还有点依托,硬开上来了。这次事故使我坚定了加装侧视摄像头的决心。
在网上查资料研究了几天后,在淘宝买了两个摄像头和一个显示屏,一共花了180元,摄像头是可360度旋转的,其中一个是正像,用于前视,其中一个是镜像,用于后视。镜像的作用是画面左右颠倒,这样用于后视在屏幕上显示正好符合人的正常视角。
显示屏是4.3寸可折叠的,不用的时候可以合起来,使视野整洁,因为小轩的驾驶位左边前挡处已经有定速巡航码速表、车挣盒子,再加一个屏幕的话,视野会很凌乱,这不符合我的风格,所以选择了价格较高的可折叠显示屏。如下图所示,这是屏幕打开时的效果。

↓↓↓下图是屏幕合起来的效果。

另外,还买了一些小配件,如热缩管、保险跳接线、免破线接线子等,还买了一个按键开关,加在前视摄像头和显示屏电源线上,可以灵活控制该摄像系统的启用与否。我的构想是需要在右后视镜下面打孔,把摄像头镶嵌进去,买的摄像头配件里送了打孔器,需要加载在电钻上,使用电钻钻孔,电钻是家里的常备工具之一,自诩为改车达人的我是不缺这些东西的。

↑↑↑摄像头配件,带红色线的是电源视频集束线,有两个莲花头的黑线是视频线。上面那个是钻孔器,打孔器左边那个接头是连在摄像头上的,叫宝马头,集合了供电和视频传输功能。

↑↑↑先把车门内侧后视镜处的三角板拆下,从上方找缝隙往外掰,直接用手就行,如果有翘板工具更好。

↑↑↑将限位孔里的插头扯出来,取下插头(插头上有个卡子,使劲按住卡扣往外拉)。

↑↑↑取下塑料杆上的橡胶套。

↑↑↑用10号套筒工具拆下三个螺丝后,托着后视镜向外拉就可取下。

↑↑↑下一步要取下镜片。把后视镜抱在腿上,按压镜片右下角,让左上角翘起来,用平口螺丝刀把那个发亮的小簧片撬下来,就可以看到卡子,继续用平口螺丝刀就可以把镜片取下来。

↑↑↑上图的照片说明,取下簧片后用螺丝刀撬红圈那里就可以把镜片取下。

↑↑↑钻孔前用笔点几个点,一是内侧摄像头的中心点,二是内侧摄像头圆周点,三是外侧摄像头中心点。用腿紧紧夹住,便于钻孔。

↑↑↑钻好内侧孔。用同样的方法钻外侧孔。

↑↑↑用十字螺丝刀拆掉后视镜下面的三个螺丝。

↑↑↑卸下螺丝后轻轻一掰,后视镜底座就下来了。中间的孔是电动调节镜片角度的电线,不要用力拉。

↑↑↑摄像头的宝马头(线头)从钻好的孔穿进去。到后视镜里面后,沿着镜片驱动线插到轴孔里。

↑↑↑用小剪刀夹住宝马头拉出来。

↑↑↑线拉出来后还要穿到侧孔里,以便从门板走线到车内。这时我用到了钓鱼用的细钢丝,从侧孔穿进去。

↑↑↑在橡胶板处,用细钢丝缠住摄像头宝马头。

↑↑↑拉住细钢丝两头,使钢丝绷紧,慢慢一侧用力,把宝马头拉出来。

↑↑↑用同样的方法穿另一个摄像头的线,因为有一条线穿过后,孔洞空间有限,所以穿线进行得更小心。

↑↑↑穿完线后安装摄像头。先用手把摄像头底座旋下来。

↑↑↑把底座和簧片从钻好的孔中穿进到后视镜里面去,要用点力挤压才能使簧片过去。

↑↑↑用手把簧片的几个脚掰直一点,要恰到好处,不能太平也不能太弯,要不然不是卡不紧就是合不拢。

↑↑↑然后旋紧摄像头。上图是两个都旋紧了的摄像头。

↑↑↑接到车上去测试一下零部件是否正常。上图是正像镜头。

↑↑↑上图是后视镜像镜头的画面,还带标尺的。一切正常。

↑↑↑我用红线把前摄像头的宝马头标记出来了,免得与后视弄混了。

↑↑↑用上了充气泵带的应急灯。拍的照片效果不太好,将就着看吧。

↑↑↑先易后难,把屏幕的线安排好。将A柱盖板先掰下来,方法是扣开最上沿,用力往下掰就行,不需要工具(详见我安装胎压监测的帖子)。然后把屏幕的三个线头穿到驾驶室与门之间的侧板空间里。

↑↑↑卸门板,用平头螺丝刀把门锁扣手的塑料板撬下来,就可以看到里面的螺丝。用内六角螺丝刀把螺丝卸下来。

↑↑↑这里也有个螺丝,同样的内六角,也把它卸下来。


↑↑↑然后用撬板工具小心地把整个门板卡子撬开,这里借用车友的图片进行说明。小心地撬不会把卡子弄断。

↑↑↑拆下门板后,把残留在车门上的卡子取下,塞到门板上,便于以后安装门板。

↑↑↑拆下门锁拉线,先掰开卡子,用螺丝刀把蓝色的卡套往后抵出,抓住拉线转圈,把拉线头从槽里取出。然后取下门窗线束卡子,就可以去下门板。

↑↑↑撬下车门线束的橡胶套,有两个,一个是车身处的,一个是车门处的。由于用力过猛,我把车身边上的橡胶套卡子撬断了,是福不是祸,正好摄像头的线可以从线束上沿卡子处穿到车内。

↑↑↑把细钢丝从线束上方的孔内穿到车内副驾驶脚的位置。

↑↑↑穿线时我用到无骨雨刷上的保护套(绿色的那个),不得不说这个保护套帮了大忙了。

↑↑↑将保护套从车门处线束口插到车门里面。

↑↑↑将两个摄像头的宝马头夹到保护套里面,再慢慢来过来就可以了。

↑↑↑用同样的方法把摄像头线从橡胶套的这头穿到那头。再用细钢丝把两个宝马头和线拉到车里面来,这里空间太小拍不了照,只用记住,没有破壁,完全是手穿过来的,只要找到缝隙就行了。

↑↑↑先接后视线,摄像头配件里面有相应的视频电源集束线,与摄像头的宝马头对接。图中红黑的是摄像头电源线,有黄色莲花头的线是视频线。我将电源线与车载导航的后视摄像头线扎到一起。准备在倒车灯上取电。

↑↑↑因配的电源线不够长,我接了大概两米的线,用到了免破线接线端子。把后排座椅放倒,将电源线穿到后备箱,与倒车灯电源线驳接。如何接线请参照我安装车载导航的帖子。

↑↑↑将摄像头视频线与视频电源集束线对插,并用电工胶布包好。

↑↑↑用手掰开主、副驾驶座侧的塑料面板。

↑↑↑利用雨刮保护套,把两个摄像头的视频线从副驾处穿到主驾处。

↑↑↑将视频线整理好,留适量长度,用线扎扎好,放在中控下面的空间里。

↑↑↑将屏幕电源线负极与之前加装的胎压监控、定速巡航等电源线负极接到一起,拧到驾驶车门之间盖盒里的搭铁螺丝上。

↑↑↑屏幕及前摄像头供电方面,我要加一个开关,可以灵活控制。网购的开关,按照提供的接线图焊接了几根线。用的是左下角那种方案。

↑↑↑用热缩管沿着线穿进去套在触点上,用打火机烤一烤,热缩管受热紧缩包住接触处,防止受潮和短路。

↑↑↑用电钻在大灯开关旁边钻了个孔,这个孔与摄像头的孔是一样大小的,都是18.5mm大,用摄像头配的钻孔器即可。将开关旋到刚钻的孔内,把线引出来。美中不足的是,打孔的位置后面有塑料件遮挡,开关不能完全旋进去。

↑↑↑将开关上的常开点与屏幕、前摄像头正极接到一起,用热缩管包好。开关的正极缠一个20A的保险上,插到保险盒7号保险处(ACC电源供电)。

↑↑↑用摄像头配件里的外六角扳手调整两个摄像头上下角度,左右角度是通过用手拧动摄像头来进行调节。

↑↑↑调节好的前视以看得到右前轮为宜。在黑暗的地下车库,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挂上倒档后,屏幕自动切换为后视。看得到后轮和地下的线。

↑↑↑屏幕和前视开关上有一圈环形灯,上图是打开后的效果。


买行车记录仪时送了个激光雾灯,这个雾灯只有电源线,要接到原车雾灯电源上,当原车雾灯打开时它会工作,在车尾几米后的地上投射出一道红色的横线,如果是大雾天的话,还会投射出扇形的光面,警示后面的车注意。我将这个灯装在左牌照灯旁边。

↑↑↑将后备箱尾垫取下来(方法见我安装车载导航的帖子)。

↑↑↑在牌照灯条黄色卡子(图中红圈处)左边钻个孔,便于把激光尾灯的电源线穿到原车尾灯处。

↑↑↑上图是打好的孔。用钻子钻好以后,再用磨棒磨一磨边缘,免得边缘太锋利破坏线束。

↑↑↑为了做好防水和防止打的孔边缘磨割,我打算用热缩管将激光尾灯电源线包起来。包好后用电工胶布缠一圈。

↑↑↑拆掉牌照灯条,在下方割一个口子,以刚好放入激光尾灯电源线为宜,太大会进水。

↑↑↑将激光尾灯电源线从钻好的孔里穿到里面来。激光灯有两截线,将插头对插,用电工胶布包好。

↑↑↑将线用线扎绑到原车线束上。

↑↑↑取下雾灯,灯座上绿色是正极,黑色是负极。分别把激光尾灯的正负极(红线为正极)接驳上即可。

↑↑↑将多余的线整理好,绑在原车线束上。

↑↑↑把雾灯重新装好。上图红圈就是雾灯,很好找。

↑↑↑打开雾灯测试一下角度,以离车尾3到5米为宜。

↑↑↑对着车灯拍一张,完全看不出来加装了激光雾灯。


打完收工,累死了,黑板来个精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迷你螺丝无线摄像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