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要配备行长银行只有行长没有CEO

  利明献:我们到11月底基本上已经接近六十个亿的利润了,增长率接近100%了,所以利润的增长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得力于我们一些业务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么高净利润的成长,我们也特别重视质量指标。像我们的资本报酬率也是接近20%,我们的净息差是2.6%,我想这也是银行业里面名列前茅的。

  利明献:就广发来讲,我们的特色就是说我们会慎选我们的目标客户,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偏向中高端的。所以最近这几年来,你看我们的发卡量很多银行追过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坚守我们的原则,我们讲目标客户绝对是要慎选,而不是说快速的发展信用卡客户的数量为主,这个就是我们的特色。

  利明献:第一个就是我们有分配更多的资源在所谓金融市场部门,金融市场部门就是它做的业务是做一些资金的调度。第二个是在发展财富管理上,财富管理最重要的资源的一个投入是人才、培训,还有所谓内部的一些流程。你要看这个产品对客户的适合性怎么样,它带来的风险比较是属于所谓作业型的风险。

  利明献:我们当然还在评估,什么时候要选这个中介商,我们也觉得时机越来越近。要走上上市这一条路,一方面时间紧迫,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是比较谨慎,怎么样做好这个规划,怎么样选好将来上市的承销商、中介商,所以我只能说现在在积极规划当中,但是确切的时辰还没有确定。

您对广发行以及大陆金融的最大感想是什么?

利明献:我们得到了员工的一些信任,我们的沟通非常良好。我们有一些业务上在我来了以后也有一些具体的成果,所以比较欣慰的是我也感觉到有一些成果可以呈现出来给股东,给我们的员工,跟我们的董事会。所以这是我来大陆近半年来最大的一个感受。

广发行的利润增长比较显著的地方您能透露一下是哪块吗?

利明献:本上我们都算是蛮平衡的,我们在对公的业务当然占的比例比较大,但是我们现在对私的也达到一个34%左右的标准。我想在银行业里面,对私的比例占到那么高的也是非常非常少。同时第二个,我们在中小企业的增长非常快。

现在广发私人银行的业务情况是怎么样的?

利明献:我们高端的私人银行业务现在才在起步的阶段,我们现在服务的个人金融业务基本上是终端的这些客户群。将来我怎么样在这个私人银行跟信用卡之间形成一个交叉销售,还有全方位的一个理财专员,这也是我另外一个要努力的目标。

广发银行做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在哪些方面?

利明献:我们只有在境内把我们的服务、人民币相关的这些产品,还有理财的一些配套的措施,还有跟客户建立一个比较紧密的关系,怎么样帮他量身订做,做好一个他的资产配置的方案。我想我们就能够比较精细的做一个客户的分层化的管理。

您觉得广发银行会怎样应对这样稳健的货币政策?

利明献:这个政策相对广发银行是一个优势,而不是一个劣势。我想对很多大型银行来讲,这方面可能会是一个相对的抑制作用。因为在借贷上,很多大银行占有一些优势,广发银行算是一个中型的银行,所以当政策出来后,反过来我们也不会差太多。

广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什么水平?

利明献:我们现在是超过11%,绝对是超过中国银监会的需求。将来,我们当然不希望做资本消耗太多,所以我们会善用这个新来的150亿的资本。我们会用很多的资本,我们要发展中小企业,还有个人金融,信用卡,资本节约,还有报酬率比较高的业务。

网易财经讯 2010年12月,网易《财经会客厅》专访广东发展银行行长利明献。利明献表示,截至11月底,广发行今年净利润已接近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00%。同时,利明献还透露,广发行目前的资本报酬率接近20%,不良率年底将降至1.5%。

广发行今年净利润增幅近100%

网易财经:您是从台湾的花旗到广发银行已经有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中,您对广发行以及大陆金融的最大感想是什么?

利明献:我从花旗台湾调到广发银行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了,这里面第一个最大的感触当然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快速,第二个是中国的经济以及金融业的规模。比如说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它的规模就比所有台湾的金融业加起来还要大。广发银行的规模已经等于是比台湾最大银行的规模还要大。所以这个规模以及它增长的速度都是25%、30%的增长。在台湾的时候,我们的成长都是5%、10%,都已经不得了了。所以规模还有增长的速度上是真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二个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我来到广发银行快半年的时间,这个感受、心情也是有点复杂,有一点,英文叫mix。就是说一方面觉得复杂、庞大,非常地忙碌。但是也觉得是取得了一些成就感,我们得到了员工的一些信任,我们的沟通非常良好。我们有一些业务上在我来了以后也有一些具体的成果,所以比较欣慰的是我也感觉到有一些成果可以呈现出来给股东,给我们的员工,跟我们的董事会。所以这是我来大陆近半年来最大的一个感受。

网易财经:201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广发银行的经营情况?

利明献:我们到11月底基本上已经接近六十个亿的利润了,我想这个大概是去年将近的一倍,增长率是可能到90%,接近100%了,所以利润的增长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得力于我们一些业务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么高的净利润的成长,我们也特别重视质量指标。像我们的资本报酬率也是接近20%,我们的净息差是2.6%,我想这也是银行业里面名列前茅的。我们的呆账率应该是可以有机会降到1.5%,所以我们一方面追求利润的增长的时候,我们也非常重视质量指标。

网易财经:您刚刚说今年的广发行的利润差不多是有100%,它的增长比较显著的地方您能透露一下是哪块吗?

利明献:基本上我们都算是蛮平衡的,我们在对公的业务当然占的比例比较大,但是我们现在对私的也达到一个34%左右的标准。我想在银行业里面,对私的比例占到那么高的也是非常非常少。同时第二个,我们在中小企业的增长非常快,我们中小企业的份额已经占到我们银行对公贷款的53%,这也是在比例上非常高的。当然信用卡也是一个贡献蛮重要的部门,它也接近到20%。所以你可以看它的一些成分里面,我们是比较不特别偏重哪个产品或者哪个业务,或者哪个客户群的。

不单纯追求信用卡发卡量

网易财经:广发银行的目标是成为一家领先的零售银行,私人银行和信用卡这两个领域都是一个零售银行的必争之地。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广发银行私人银行和信用卡这两块业务的经营情况?

利明献:信用卡我们已经有蛮好的一个基础,我们已经有1100多万张,在国内是排名在前面的,第六、第七的一个份额。我们单卡的消费金额,我们的有效卡的比例都是最好的。我们现在是要往所谓信用卡的一个高层的客户去做。信用卡里面当然也有蛮多的客户是需要资金的,就是透支的余额,透支户的信用卡客户。所以将来我们在发展信用卡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出私人银行的客户。私人银行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呢?他需要全方位的,他可以把钱存给你,但是他有时候也会需要借钱。他用一个高端的信用卡,可以显示出他一个比较尊贵的地位。剩下的我们要怎么样把这两个层的客户,有些是可以重叠的。但是重叠可能就是说你在服务上面没有一个全套的服务的方案的话,他不见得会选择你这个银行来作为他一个全方位的私人银行。所以你要做好一个全方位、高端的一流的私人银行的话,信用卡这个品牌非常重要。

第二个就是财富管理。财富管理不仅是产品,还有我们的服务人员,理财专员的素质。所以我们会从花旗银行引进一些比较高端、先进的私人银行的一些服务的方案,还有一些产品的设计,还有人才的培训。我最近也会引进三、四位十五到二十年,花旗银行有财富管理、信用卡还有私人银行经验的、高端的、资深的银行家来到广发银行,帮助广发银行设计出一个最好的平台,而且是帮助广发银行培训他最优质的一个理财专员,来服务高端的私人银行客户。

网易财经:现在广发私人银行的业务情况是怎么样的?

利明献:我们高端的私人银行业务现在才在起步的阶段,我们现在服务的个人金融业务基本上是终端的这些客户群。将来我怎么样在这个私人银行跟信用卡之间形成一个交叉销售,还有全方位的一个理财专员,这也是我另外一个要努力的目标。

网易财经:您觉得信用卡业务我们和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优势?

利明献:我想在中国要做到一个差异化其实蛮困难的,因为大家都在同一个市场,同质性非常高。就广发来讲,我们的特色就是说我们会慎选我们的目标客户,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偏向中高端的。所以最近这几年来,你看我们的发卡量很多银行追过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坚守我们的原则,我们讲目标客户绝对是要慎选,而不是说快速的发展信用卡客户的数量为主,这个就是我们的特色。

网易财经:现在一些人选择私人银行的时候,可能会情愿选择国外的私人银行。广发银行现在要做私人银行这个业务,您觉得它的优势会在哪些方面?

利明献:我想真正能够选择国外的私人银行的客户数量是非常非常少的。就是说他能够有机会到国外,开立户头,他也有很大的生意在国外投资,他的资金必须放很多在国外。广发银行当然是一个国内的银行,境外目前是只有一个澳门分行,所以你要去跟外商银行竞争是不可能的,就是跟境外的一些所谓私人银行。我们只有在境内把我们的服务、人民币相关的这些产品,还有理财的一些配套的措施,还有跟客户建立一个比较紧密的关系,怎么样帮他量身订做,做好一个他的资产配置的方案,然后我们在网点上面,比如不管你是科技平台,或者是所谓的CRN,就是客户管理系统上面做好这样一个分析,所谓的DATA MINING的工作,我想我们就能够比较精细的做一个客户的分层化的管理,我们也不会想要去跟外商银行竞争国外的生意。

两个方向建设资本集约型银行

网易财经: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中国银行业陷入了一个通过融资来扩张的一个发展的怪圈了。您怎么看?

利明献:大家都知道过去多年来中国的银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都是朝融资型的商业模式在做。第一个,当然每个人都这样做。第二个就是说,你这样做是比较容易赚到钱的。第三个这也是政策上的一些配合,很多企业界也因为快速的发展需要跟银行融资。中国的金融市场的结构现在主要是靠间接金融,也就是说跟银行融资,透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需求是比较少的。在电子业我们有讲一个微笑曲线,就是说左右两旁比较高端的是品牌跟技术,在比较底层的一段是所谓的制造,因为制造是利润最低的。在中国来讲,(银行业)刚好是一个倒过来的微笑曲线,底层就是所谓的商业银行部分靠借贷发展,这是利润最高的,这个是最容易赚到钱的。反而在两端的,所谓一边是资本市场,一边是财务管理,这个是比较低的。但是这个曲线要倒过来,这也是跟中国的经济,金融政策不谋而合。我们可以看朝资本市场左端,右端,财务管理,这也是每个银行要发展的方向。

网易财经:但是在这个情况下,现在有很多银行家提出了向资本集约型银行转型的口号。您觉得要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呢?

利明献:第一个就是我们有分配更多的资源在所谓金融市场部门,金融市场部门就是它做的业务是做一些资金的调度,做一些资本市场的交易、操作,比如说外汇、比如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同时我们要建立蛮庞大的一个代客的业务,就是说怎么样协助企业界去做避险、做投资。这方面的业务其实你不用拿银行的资本去借贷这个资产,比如说你不做贷款,我们知道贷款的一个所谓的资本的权重是蛮重的,现在的监管机关对资本的耗用率要求的标准是比较高的。所以你发展这个金融市场的业务是一个资本节约型的,所以比较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它资本的报酬也会比较高。当然,它也会带来一些所谓的市场的风险,所以我们在人才的培训,市场风险的管理上我也会着手琢磨。

第二个是在发展财富管理上,财富管理最重要的资源的一个投入是人才、培训,还有所谓内部的一些流程。你要看这个产品对客户的适合性怎么样,它带来的风险比较是属于所谓作业型的风险。但是相对的,它的资本耗用也比较少,因为你不直接做很多的借贷。所以这两个业务的发展,自然就会变成一个我的业务的结构,是属于比较资本节约型的。

广发行上市时机越来越近

网易财经:我们看到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您觉得广发银行会怎样应对这样稳健的货币政策?

利明献:我可以说这样一个政策相对广发银行是一个优势,而不是一个劣势。我想对很多大型银行来讲,这方面可能会是一个相对的抑制作用。因为在借贷上,很多大银行占有一些优势,或者是网点优势,或者是资产,资本的优势。广发银行算是一个中型的银行,我们本来也不是追求规模为主的,所以当有一个政策出来之后,我们这方面本来竞争上是劣势的,反过来我们也不会去跟人家相差太多。我们以前所做的努力怎节约资本,怎么样做好客户的服务,怎么样服务好中小企业,怎么样发展所谓的个人金融,财富管理,这方面反而可以比较多一些杠杆的效果出来。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趋势来讲,对整体银行业的资产规模的成长,利润的成长,相对会受到一些抑制,但也会逼着银行去做转型,比如刚才我讲的中间业务,资本节约型的业务,人才的培训。人才的培训包括国际化人才的一些培训,等于说政府的政策一方面是看从通货膨胀,从内需,从资产的一些抑制上面来比较,做一个稳健的调控的同时,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让银行做一个比较健康的转型。也让银行慢慢发展出一些差异化的管理出来,所以这里面我可以看出一个未来的挑战,就是说人才的培训,人才的争夺,产品专业化的一些管理,甚至将来比较条线矩阵式的管理。每个银行会在这方面着手琢磨。

网易财经:我们看到今年广发银行启动了150亿元的增资扩股,这次增资以后,广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什么水平?

利明献:我们现在是超过11%,我想也是绝对是超过中国银监会的需求。将来业务的发展之后,再看情况吧,我们当然不希望做资本消耗太多,所以我们会善用这个新来的150亿的资本。我们会用很多的资本,刚刚提到过了,我们要发展中小企业,还有个人金融,信用卡,资本节约,还有报酬率比较高的业务。另外我们会用很多新加入的资源去做一些人才培训的工作。

网易财经:现在广发银行是在积极的筹备上市,您能否介绍一下最新进展?

利明献:我们当然还在评估,什么时候要选这个中介商,我们也觉得时机越来越近。所谓的IPO上市只不过是取得资本其中一个途径,之前我们在第一阶段改革的时候,引进了四大股东。第二个我们又再次增资。到第三阶段,是要走上上市这一条路,一方面时间紧迫,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是比较谨慎,怎么样做好这个规划,怎么样选好将来上市的承销商、中介商,所以我只能说现在在积极规划当中,但是确切的时辰还没有确定。

网易财经:您觉得您希望广发银行在上市以后,或者是现在,它能够以什么样的特色来吸引投资者?

利明献:我想广发行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当然第一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这个是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很多投资人都会想投资中国市场,有任何好的案子他们都愿意投资,尤其在金融业上面。大的投资者更希望大的金额投入中国市场的发展,绝对不缺这个资金,绝对能够吸引到资金。什么样的案子能够吸引到更大的资本?广发银行当然是其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目标。

第二个,一定是广发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发展没有问题,但是在发展当中能不能稳健,能不能平衡,所以你的风险管理的能力就很重要。这里面我想大家应该对花旗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具有一些信心的。

第三个,当然就是我们的一些业务的战略。我刚刚提到了,我们要发展资本节约,我们要发展中间业务,我们要多设立一些网点在重要的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这些我想都会是吸引投资者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大智慧数据中心制作:更新时间:◇

◆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年度报酬情况◆

最高前三位董事报酬总额
最高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
 
 高建平,男,1959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兴业银行办公室副总经理,兴业银行办公室副总经理兼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事处主任,兴业银行办公室总经理,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筹建组组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兴业银行行长助理,兴业银行副行长,兴业银行行长,兴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兴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主持兴业银行党委全面工作和董事会活动等,分管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陈逸超,男,1950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福建省财政厅科研所副所长,长汀县副县长(挂职),福建省财政厅信息中心主任、综合处处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正处长级)。现已退休。
 
 傅安平,男,1963年2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副研究员、中国精算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机构司保险管理处副处长、保险司寿险管理处处长,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处长、副主任,中国保监会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北京保监局副局长,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寿险公司筹备组副组长,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现任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裁。
 
韩敬文,男,1959年6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历任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财务管理与监督司(审计司)副调研员,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副巡视员,副司长;现任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财务管理与监督司(审计司)巡视员。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奚星华,男,1969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历任浙江省三门县国土局科员,北京证券有限公司宏观研究员,紫博鸿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恒泰长财证券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恒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现任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陶以平,男,1963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综合计划处科长,中银集团港澳管理处办公室高级经理,金城银行香港分行中国业务部高级经理,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主任、资金计划处处长,中国银行福州市中支行行长,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行长,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行长,主持高级管理层的活动,分管办公室、计划财务部、发展规划部等。
 
陈锦光,男,1961年11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经济师。历任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浦东支行行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兴业银行宁波分行行长,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分管普惠金融事业部、私人银行部、银行卡与渠道部、零售资产负债部、零售风险管理部等。
 
 薛鹤峰,男,1969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营业部副经理,兴业银行福州分行马江办事处副主任,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兼朝外支行行长,兴业银行北京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兼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分管大型客户部、中小企业部、企业金融业务管理部、交易银行部、绿色金融部、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部等。
 
陈信健,男,1967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历任福建省财政厅金融处、外债处处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副行长(主持工作)、行长,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分管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资金营运中心、资产托管部、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董监事会办公室等。
 
林腾蛟,男,1968年4月出生,工商管理硕士。现任阳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阳光学院董事长、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Paul M.Theil(保罗·希尔),男,1953年5月出生,博士学历。历任美国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商务参赞;现任深圳市中安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中安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安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摩氏实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深圳市龙岗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独立董事、润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以及深圳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副会长、深圳市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朱青,男,1957年5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欧盟委员会预算司和关税司工作实习;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利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董事,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外部监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兼职教授。
 
 刘世平,男,1962年4月出生,博士。曾任IBM公司服务部全球金融行业数据挖掘咨询组组长及商业智能首席顾问,为包括央行、上交所、国开行在内超过200家金融机构提供过商业智能咨询;现任吉贝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吉贝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独立董事、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福州大学讲席教授,青岛绿金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山东万维企业征信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爱心人寿、泰隆银行独立董事,杭州碧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监事,成都市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科技部火炬创业导师,中国技术创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委员,XBRL中国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征信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研究所技术顾问,中关村品牌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华侨科技创业协会副会长。
 
苏锡嘉,男,1954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加拿大籍。曾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讲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副教授;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兼任中国金茂集团独立董事。
 
 林华,男,1975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历任金圆资本管理(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市创业投资公司(厦门市政府母基金)总经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资本运营部投资总监、美国毕马威结构部高级模型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现任上海和逸金融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董事长,中国基金行政管理系统CEO。上海和逸金融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董事长,北京中诚博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睿华鑫(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厦门农村商业银行、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蒋云明,男,1965年10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业务科副科长、发行部经理,兴业证券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投资银行部经理,兴业银行办公室副总经理,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处总经理兼办公室副总经理,兴业银行办公室总经理,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主持公司监事会活动,分管审计部、纪检监察部(纪委)、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工会委员会、机关工会)等。
 
 何旭东:男,1977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历任浙江电力开发公司项目管理部职员,浙江省能源集团资产经营部职员,浙能集团煤炭及运输分公司资产经营部主任,浙能集团煤炭及运输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现任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经营部副主任。江西省赣浙能源有限公司、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嘉兴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温州特鲁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温州燃机发电有限公司董事,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监事。
 
袁俊,男,汉族,1984年4月生,民建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龙岩市汇金发展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任岩海融资租赁董事长、岩海商业保理公司董事长、龙岩市汇金创业投资公司执行董事、龙岩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执行董事,龙岩市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历任建设银行龙岩分行员工,华福证券龙岩分公司市场总监助理,龙岩市汇金资产经营发展公司副总经理。
 
李若山:男,1949年2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历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会计系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金融系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PACC学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PACC学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航空、陕鼓动力、张江高科独立董事。
 
 贲圣林:男,1966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历任荷兰银行高级副总裁,汇丰银行董事总经理,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及环球企业银行全球领导小组成员等;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创始院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浙江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夏大慰:男,1953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现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海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上海会计学会会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和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赖富荣,男,1968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历任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晋安支行副行长、行长,兴业银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现任兴业银行监事、审计部总经理。
 
张国明,男,1966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历任福建省纪委干部管理室副主任(正处长级)、福建省纪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福建省委巡视办副主任(正处长级)、福建省委巡视办副主任(副厅长级)。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陶以平,男,1963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综合计划处科长,中银集团港澳管理处办公室高级经理,金城银行香港分行中国业务部高级经理,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主任、资金计划处处长,中国银行福州市中支行行长,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行长,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行长,主持高级管理层的活动,分管办公室、计划财务部、发展规划部等。
 
陈锦光,男,1961年11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经济师。历任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浦东支行行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兴业银行宁波分行行长,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分管普惠金融事业部、私人银行部、银行卡与渠道部、零售资产负债部、零售风险管理部等。
 
 薛鹤峰,男,1969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营业部副经理,兴业银行福州分行马江办事处副主任,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兼朝外支行行长,兴业银行北京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兼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分管大型客户部、中小企业部、企业金融业务管理部、交易银行部、绿色金融部、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部等。
 
李卫民先生,1967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历任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营业部副经理、经理,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行长助理兼办公室经理,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副行长,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兴业银行漳州分行行长,兴业银行郑州分行行长,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分管风险管理部、特殊资产经营部、法律与合规部等。
职务: 副行长、董事会秘书
 
陈信健,男,1967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历任福建省财政厅金融处、外债处处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副行长(主持工作)、行长,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分管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资金营运中心、资产托管部、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董监事会办公室等。
 
 孙雄鹏,男,1967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历任兴业银行泉州分行国际业务部副经理、分行营业部兼国业部经理,兴业银行泉州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兴业银行漳州分行行长,兴业银行泉州分行行长,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行长;现任兴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分管同业业务部(期货金融部)、银行合作中心、运营管理部、信息科技部、网络金融部、行政保卫部、上海行政服务中心、北京代表处(北京行政服务中心)等。

在你们使用人民币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背面的那个“行长之章”?应该注意到的人不多,因为这个章在现在的人民币当中不再统一使用红色油墨,而是和钞票主题颜色一致的配色直接印制上去,因此很多人一定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为什么人民币上一定要有“行长之章”?

收藏人民币的人一定知道,人民币在第五套之前都是有两个章,第二、三、四套都有“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而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首长改称行长前的称呼是“总经理”,因此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印章也顺理成章为“总经理之章”和“副总经理章(部分为副总经理之章)”。而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印章全部在背面,且改为非红色油墨印刷,而到了第五套人民币,印章只保留“行长之章”一枚。

收藏民国货币的人肯定知道,从清朝开始,中国钱币上都是有着中国的方形印章和西方的外文签名笔迹,这个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突出说明货币的发行是由货币发行机构的最高首长授权发行的,不是银行其它什么阿猫阿狗的职员发令印制的,只是各地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在民国时期,那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货币的设计都有一种中西结合的意味,正面是全中文并带有银行首长的印章,背面全英文并带有银行总裁及总经理的英文签名。而到了新中国,因为银行人员职务总是会变动,但人民币本身每一套的使用寿命上难以保证在没有更新换代之前银行首长也不会有任何变动,何况那时连毛主席都要求自己的形象不要上钱币,何况你银行行长的名字也要上钱币?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于是人民币只保留了印章,删除了签名。

而在世界多地的货币,比如欧元上有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的签名,日元和韩元都有印章,新台币也保留了“中央银行印”和“中央银行总裁”印,而西化的港澳地区,则有银行总裁或行长的签名笔迹。

而一些收藏研究者也曾发现,第三套人民币中一元和二元纸币有古币水印和五星水印的区分,且第三套纸币当中,行长和副行长印章有凹章、胶章、凸章三种区分,这也进一步说明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自主印制钱币的一次公开实用性试验,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应该就是“公测”了。

而现今第五套人民币当中取消了副行长章,其实也主要是突出了副行长在银行内部当中货币印制的最终决策上没有这方面的实质权力,授权方在中国人民银行当中只有行长一人,且副行长通常为多人分管不同的项目,有些并非负责货币发行,因此删除了“副行长章”,也是凸显了货币的严肃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为什么要配备行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