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开箱评测 小米手环3深度体验评测小米3怎么样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在当下的流行化,其衍生出来的智能手环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而在诸多的智能手环品牌中,荣耀手环便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产品之一。细数前几代的荣耀手环,凭借着科技感、实用性、功能可玩性,在消费者中备受欢迎,赢得了不少用户赞赏的口碑。

近期发布的荣耀手环4Running版,便是今年荣耀手环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手环,主打跑姿监测,两种佩戴,50米防水,21天超长待机。具体荣耀手环4Running版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接下来详细了解一下。

我们先从外观说起,作为一款运动手环,荣耀手环4Running版在外观设计上也是很有新意,高颜值手环,双色搭配,五种手带配色,可以满足不同的人群的颜色喜爱搭配,其中肆意红和茵草绿是我最喜欢的配色,代表着年轻有活力。

荣耀手环4Running版整体轻量化设计,重量大约在17g左右,简单干净的形态,完整的曲线,加上人体工学的弧度设计,可以让你再佩戴时更加舒适,更加贴合手腕的弧度,做到无感佩戴的感受。

全新的表带设计,多透气孔组合表带设计不仅提升了运动的舒适度,同时也展示出更具有活力的色彩,主体软硬角双射注塑配合马蹄扣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高强度运动的可靠性,防丢效果更好,易拆的设计保证了灵活的使用场景切换。

荣耀手环4Running版正面采用了0.5英寸OLED屏幕,圆形触摸按键,操控更灵敏。抬腕亮屏、落腕灭屏、翻腕切屏,轻松便捷。屏幕可以显示主流的社交APP信息,以及手机来电、更支持来点拒绝,信息发送后会进行震动提醒。

续航方面,手环模式下续航三周,典型场景工作时间两周,跑姿模式下连续测试,续航40个小时,无需充电线即可充电,即插即充,手环充满电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手环的整体效率还是相当不错的。

功能方面,荣耀手环4Running版可以说是为跑步而生,。从命名来看,“Running”译为“奔跑”,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荣耀手环4Running版会专攻跑步领域,成为更专业的跑步手环。

荣耀手环4Running版采用了六轴传感器,能够检测七项指标数据(着地方式、着地冲击、外翻幅度、摆动角度、步幅、步频、触地时间)并由国家专业体育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支持,针对跑姿参数进行科学解读并给出运动建议,帮你纠正错误的跑步姿势。

六轴传感器是荣耀手环4Running版最重要的卖点,市面上最常见的三轴传感器可以数周期,计步数,单独使用它难以精确计算距离、长度、角度的值。而荣耀手环4 Running版使用六轴传感器,加上高精度的算法,可以计算出物体在空间中运行的轨迹。

两种佩戴模式,手环模式:时间显示,准确计步,睡眠监测,久坐提醒,找手机,来电、信息震动提醒,震动闹钟等功能。

跑姿模式:扣入鞋扣,自动切换跑姿模式工作。结合华为运动健康APP,会输出七项专业跑姿参数,六轴传感器是数据更加准确,室内跑步数据准确率能够达到95%已上,就像私人教练一样,时时检测我们的跑步姿态,帮助我们纠正错误的跑姿,对于喜爱跑步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荣耀手环4Running版支持50米防水,哪怕是手环被水打湿也不用担心它会损坏,在你运动时,汗水浸湿了手环也没有关系,运动时淋雨也不用担心,甚至你可以戴着荣耀手环4Running去游泳、冲浪,在恶劣的环境下荣耀手环4Running依旧可以正常记录你的运动和健康数据。

荣耀手环4Running版具有睡眠质量检测,佩戴舒适,无LED灯光影响,睡眠更安静。还能准确记录每一晚睡眠信息,深睡、浅睡、清醒次数等数据,帮助你调整睡眠习惯。

总的来说,荣耀手环4Running版的很多不错优点,高颜值多色表带、六轴传感器、创新

佩戴方式、跑姿检测、几天的使用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能更精准的监测各项运动数据,尤其是跑姿模式,将成为跑步爱好者们的必备“伴侣”。

原标题:小米手环 3 评测:169 元新手环,用起来怎么样?

在 5 月 31 日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除了发布新手机以外,还带来了小米智能穿戴系列产品的更新。

尽管从 IDC 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智能穿戴设备在 2017 年的出货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市场对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强度逐渐下降。但苹果、小米和 Fitbit 三家穿戴设备的龙头企业依然在榜单中竞争激烈,纷纷开始在新设备里祭出新功能,以试图去抢占这个对手已经不多的市场。

虽说在 Q4 的统计中,Fitbit 微超小米一筹,位居季度出货第二。可从全年统计看,小米最终还是以年出货 1570 万台的成绩压倒了 1540 万台的 Fitbit,仅次于苹果成为了智能手环界的「大哥」。

不过话说回来,距离 2016 年的小米手环 2 发布已经快有两年时间了。掐指一数,从初代小米手环到小米手环 2,再到这次发布的小米手环 3,「两年一更」已经成为了小米手环系列的更新规律。

相比之前的小米手环 2,今年亮相的小米手环 3 有着许多变化。除了在外观上有着全新的面貌示人以外,小米对设备的显示屏、运动检测、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做了加法升级。

另外,此次发布小米手环 3 分为标准版和 NFC 版两款,其中后者支持公交系统的快刷支付,实用性比前代要强上不少。

那么这款新品的体验到底如何?值不值得花 169 元入手?带着这些「消费级」疑问,我们不妨通过实际体验来评测一番。

「1+2=3」的外观?

此次小米手环 3 的包装从前代的牛皮纸换成了以白色简约为主的半透硬纸盒,生产厂商依然是小米旗下的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制造。

开门见山,本次小米手环 3 整体依然采用「米粒」和亲肤塑料材质两部分组成,而作为手环主机的「米粒」是这次小米手环 3 与前相比变化最多的地方。

比较直观的是,此次小米手环 3 的显示屏从之前 2 代的 0.42 英寸扩展到了 0.78 英寸的 OLED 触控屏,屏幕的 PPI 值提升到了 193,显示质量看上去要比前代要好上不少。

与此同时,「米粒」的正面也从 2 代的平面玻璃+铝合金变成一整块的弧面玻璃,官方称之为「水滴设计」。与此同时,「米粒」的表面玻璃并非与腕带持平,而是明显高于腕带。

这个设计让我不禁想起了初代小米手环。只不过这次「米粒」用上了玻璃面板,而且全黑的设计使得手环的整体看上去也更加顺眼了。

另外,2 代「米粒」那原本设计成 CD 纹路的 Home 键也被「隐藏」到了玻璃内部。取而代之的是圆形的凹槽作为按键位置的识别。

唤醒小米手环 3 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需要预先在「小米运动」客户端中打开「抬腕亮屏」功能,然后便可以设置在特定时间内或始终开启抬腕唤醒手环的屏幕。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按压 Home 键。

当然如果您像我上图那样一只手在拿东西,只有一只手有空、同时也没有在客户端预先开启「抬腕唤醒」的话,您也可以试试用表面往自己胸前轻锤一下唤醒手表。

腕带的主体依然为热塑弹性材质设计,表层附有亲肤材质加工,运动能防汗,佩戴手感实际和 2 代的腕带相似。

「米粒」的放置区域内依然有用于固定「米粒」主体的凹槽,用于防丢。实测即便是在跑步、甩手的运动状态下「米粒」都没有出现意外脱落的情况。

但,由于腕带材质仍然是偏软的热塑硅胶,因此在小米手环 3 中我们依然会遇到在 2 代腕带中出现的「米粒装配不正」问题。

根据小米官方介绍,此次小米手环 3 共提供石墨黑、热力橙和深空蓝 3 种腕带配色可选,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爱让「米粒」和不同颜色的腕带进行搭配。

「米粒」底部的传感器保持了在 2 代中的轻微凸起设计。尽管在佩戴时会有种传感器将主机微微「顶」起来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为了加大手腕和传感器的接触面积,从而使传感器在检测时拥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另外,或许是出于成本和体积上的限制,小米手环 3 依然没有采用吸附式充电方案,其充电方式依旧是卸下「米粒」后插入卡扣触点数据线充电。

所幸的是,官方仍然给出了 20 天的续航时长。

在用小米手环 3 的这两天时间里,我在连接手机、设置「默认」的使用条件下进行实测,手环平均一天所耗的电量大概会在 3%~5%(默认状态下测试,仅供参考)这个幅度。

因此可以推断,在 100% 的电量下,小米手环 3 大约能支持两周多一点的续航时间(保守估计),和官方公布时常接近。

说说小米手环 3 的其他细节:

  • 虽然和小米手环 2 一样,小米手环 3 的官方检测数据同样为 20 天的待机时长,但相比于 2 代内置的 70mAh 电池,3 代的电池扩容到了 110mAh。因此 3 代的「米粒」会比 2 代「米粒」更大和厚一些,重量也增加到了约 8.5g。
  • 尽管和 2 代的充电方式一样,但 2 代的充电器并不能支持 3 代「米粒」(腕带同理)。3 代充电器可兼容 2 代「米粒」,但腕带兼容。
  • 此次小米手环 3 并没有沿用小米手环 2 的 IP67(Ingress Protection)防水防尘标准,而是直接上到了更专业的 5ATM(50 米)的防水支持。换言之,之前您不能带着智能手环游泳,但现在可以了。
  • 由于这次小米手环 3 加入了触控屏,所以也加入了一套新的操控逻辑。进入手环界面前会有一个「上滑解锁」的过程,继续上滑是各大功能的入口,包括心率、天气、通知、关于四大项。在每个大项左右滑动能查看各个小项,譬如在「天气」一栏里左滑能看到未来两天的天气预报。长按 Home 键三秒则进入每个功能小项。
  • 在系统设置中,有三套表盘可以自由更换;在天气选项中,能查看「今明后」三天的天气情况。

说说我常用的几个手环功能

智能手环发展到今天,除了最基础的时间展示和健康检测两个基础功能外,消息提醒和手机辅助支援也成为了手环类产品必不可少的两个项目。

而我们都知道,这些设置都必须先与手机端 app 进行连接、设定,因此除了手环本身以外,app 的体验也相当重要。

相比过去的「小米运动」客户端,现有版本的客户端在功能展示上要比往版要直观不少,但在客户端内我们仍然能看到不少广告。由于我在之前已经在其他小米运动设备中已经录入了个人信息,所以此次只是简单进行增设备增加。

配对成功后,在手环设置页上会直接显示出手环当前的剩余电量。

客户端页面分为了两类,首先是手环的功能,其次是手环的设置。

过去的小米手环已经在功能上实现对手机的屏幕解锁(小米手机),这个功能对于需要频繁打开手机使用的用户而言尤其方便,但这项功能仍需要手机通过蓝牙与手环进行全时连接。同样地,像来电提醒、短信提醒等即时通知也都需要手机客户端和蓝牙的支持。

在小米手环 3 的实测中,可能由于初始固件版本的原因,在人多的环境下,设备间会出现间歇性的断连。不过之后官方通过客户端推送了更新固件,在更新后,设备间的连接性能有所改善,来电和短信的提醒手环都能在约 2 秒内推送。

「事件提醒」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新功能之一。

由于个人习惯,在上班时我会习惯性地将手机放到办公桌上,这时候如果我有之前设置的提醒,那我可能得拿起手机查看。若是我离开了桌面,那我可能就错过一则提醒。

在「事件提醒」中,我可以在客户端设置提醒事项,当到点时,手环会伴随震动来提醒我。另外,这项功能支持脱机提醒,即便是手机关机或与手环断连,存在「米粒」的内容都能按时提醒我。

实际上,在这段时间的测试里,我认为「事件提醒」可以作为手机通知类软件的一个脱机补充,譬如在飞机上、在驾驶途中,这些脱离手机连接或不方便查看手机的环境下接收提醒。

值得一提,由于手环屏幕显示空间有限,提醒内容仅支持最多 16 个汉字显示。

在智能手环发展初期,它的主要任务是帮用户记录运动状况,更先进的手环还能借助传感器检测用户心率运动,提供健康建议。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即便是售价仅百元的智能手环都能配备心率传感器、步数统计、睡眠监测这些软硬件功能。

「运动副屏」是我这段时间里用得比较多的另一个功能。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在 「小米运动」中的「运动」模式基础上在手环里显示用户当前的心率情况和帮助计时。

根据小米官方介绍,「副屏」的主要作用是想让用户更快速了解到当前的一些主要信息,专注运动。而并不是专门停下来拿出手机查看数据,不然一个分心就刷朋友圈去了,也就影响了运动质量。

此外,「心率检测」仍然能为用户提供普通心率测试和心脏健康建议。在这一代新手环内提供了自动检测或睡眠检测两种模式可选,自动模式下有 1 / 10 /30 分钟三种频率,开启后手环的续航时长会降低。

而当用户在运动时达到了预设的心脏的最高负荷时,手环会震动提醒用户马上暂停当前运动并休息。

几个可以说说的小功能:

  • 手环震动提醒:支持来电、短信和 app 的通知提醒,震动规则是连续震动 3 次,震感较强,就算走在路上我也能清楚感觉到震动。但当我感知到通知并抬起手环准备查看时,手环这时候也会刚好误以为我已经看完信息(因为在走动),显示的消息详情会被收起。所以目前收到提醒后我更会选择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手环只是作为消息提醒工具。
  • 久坐提醒:对于常驻办公室的人来说是个好功能,客户端内可以设置开始和结束时间,午休免打扰这个也考虑得比较周到。
  • 找手环:由于手环没有发声装置,所以在客户端点按「找手环」时,手环也只是通过三下强震动告诉你手环躲在哪。如果手环是被遗留在被窝或者包里,实际上即便是三下强震动也是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说这个功能有比没有强。建议还是妥善保管。

智能手环能办的事更多了,但我也开始担心它的前景

作为智能手机的穿戴式辅助工具,智能手环的产品属性早已从一个功能单一的简易装置,进化成一个集通知提醒、闹钟、解锁甚至查找手机于一身的多功能设备。

尽管它的体积仍然是以「小」和「轻」为主,但面对市场发展和用户需求,在这个相当有限的空间内,手环被赋予的「使命」也被增添得越来越多。

不过智能手环终究只是个手环,而不是手表,它的硬件受限于主体体积和重量。因此,智能手环所改变的地方目前仍然只是外观设计的变化,以充当腕上饰品为主,基础功能的增量为辅。

正如智能手机有三个产品核心——颜值、硬件、系统,我认为智能手环其实也有他们的一套产品核心,只不过相对手机来讲手环要显得更简单一些,那就是颜值、品牌还有功能。

小米在今年这代手环的外观上做了不少改动,尽管「米粒」的主体仍然是那个熟悉椭圆形、捆绑的还是那根类肤加工的腕带,但产品在细节上的改变力度其实并不亚于初代小米手环到小米手环 2 的变化——黑如玉的「米粒」、更大的触控 OLED、内置 NFC 芯片,这些改变和增量让我在这个产品上除了看到初代小米手环的影子,也同时看到了在 2 代手环上的改进。

简而言之,这一代小米手环更好看了,也拥有更多的功能。

但回过头来看,在智能手环有限的空间内赋予如此多的功能,这是好事吗?

新功能增加的背后,所附带的是产品的制造成本和用户的学习成本。无可否认智能手环到了 2018 年已经不是一个戴在手上的简易装置,而是一个将手机信息扩展手腕、并逐渐独立出来的智能设备。甚至乎,比手环体积更大的智能手表都能用来打电话了。

但回过头来看,在智能手环的功能和交互方式变得更加多的背后,是无形增加了中老龄用户的学习成本;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们或许也只是用手环查看时间、检测健康而已,但智能穿戴设备更多的功能也就意味着购买的成本增加。

另外,在面对需求逐显饱和的智能穿戴市场,未来消费者还会为智能手环产品买单吗?在与另一个同属性的「对手」智能手表的竞争下,智能手环的前景又将如何?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使用小米手环 3 也差不多快一周时间了,最后附上一个购买建议。如果您是小米手环 2 或其他同级产品的用户,标准版的小米手环 3 升级的必要性其实并没有这么强。虽说 169 元的价格并不算高,但支持 NFC 功能的小米手环 3 其实才是「已有手环」用户的最佳升级选择(NFC 版本售价 199 元)。

若是初代小米手环用户,或只是简单尝鲜,标准版的小米手环 3 相比老设备要升级不少,同时也比 NFC 版要更早上市,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获取小米系列手机的参数对比图

经历两代产品的耕耘,小米手环给公众的印象相当深刻:价格低廉,续航时间长。而自2016年初小米发布小米手环2代后,手环产品始终未更新。那么经历长时间精心雕琢的小米手环3相较前两代产品有哪些变化呢?它是否跟上了消费升级的潮流与时俱进了?简短五分钟带你了解小米最新款手环:小米手环3。由内而外的焕然新生
小米手环3一改前两代的全密封包装,以透明封面的形式,展现手环弧面屏幕的美感。可以说包装设计相当成功,在实体线下销售时,更易讨好消费者。而非靠几张渲染图来让消费者自行脑补。

腕带的设计,是手环整体体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米手环3再次进行重大改进。相比一二代产品,丢失“米粒”的问题不会重复上演。亲肤材质如今已成为行业标配,小米作为开创者,在手环的舒适度方面做出了 很大贡献。

腕带扣的细节进行了小幅更新,更加牢固。

在如此玲珑的身形内塞下一块容量高达110mAh的锂电池,工程团队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同时,小米手环3对蓝牙4.2 BLE版也能做到完美支持。另外5ATM级别的防水也是手环产品中的顶级标准。

与正面毫无悬念的OLED屏幕相比,背面的心率感应模块经过了重新设计,相信这是在监测了大量来自小米手环2代的数据后,小米针对效率与精确度方面做出的专项改进。

小米手环3采取附件触点充电的方式,目测与前两代产品保持一致。

小米手环3特有的弧面外屏美感十足。同时屏幕增加触控功能,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点按,还可以使用手势滑动来进行简单的手环端操作。

从目测效果来看,小米手环3在日光直射下的屏幕显示效果较小米手环2有改进。而且由于屏幕外廓的变化,屏幕尺寸略大于2代产品。

小米乐于更新的特质,在手环产品上也有所显现:还未上市的产品,开机配对成功便开始自动更新数据和资源升级。

在手环屏幕的菜单逻辑方面,通过滑动屏幕,可以在步数、通知、心律、电量等等界面之间快速切换。

客观评价,小米手环3的菜单逻辑稍显复杂。这与小米想尽可能多的覆盖更多用户不无关系。 小米运动APP & 运动监测

作为一个非小米产品高频用户,对小米运动APP启动时的广告表现出了相当的惊诧!原来,雷布斯卖手环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交朋友,然后赚一点儿流量广告费。。 手环表面光滑的全新外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操作 小米在APP内力图用六张图片说明这些操作,有心学,才能开发挥出 作为一款面向大众的手环产品,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小米运动APP是主要为小米手环系列产品打造的,因此在功能层面并没有太多的亮点。值得一提的是心律监测:小米的心率检测并非实时采集数据,而是通过不同的监测时间间隔,来实现对心律的记录。除此以外,小米手环3的表现都还不错。

运动监测可以说是健康类产品的核心功能,也是高端产品的价值显现,在这个环节,小米手环3的表现不再从容。尽管轨迹与配速相对准确,但心律监测方面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借助这次小米手环3的表现不错。在除心律监测以外的项目上,基本都可接近高端产品的水平。小米运动中 运动截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手环3深度体验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