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手机游戏囚犯拿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天亮前,所有从冀中被接应出来的部队和机关团体都顺利地通过了封锁线,进入到山区去了,杨棒子让樊大胆把事先准备好的柴火堆和火油给县衙里的鬼子们用上了,看看火势基本属于救不了的架势了,这才从容地列着队唱着歌从西门撤走了!

    西路突围的这一路虽然打得惨烈,死伤两千多人,但是绝大多数机关团体啥的都突出来了,北路突围的是险象环生,但却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一夜有惊无险,从徐水那边顺利地到达了一分区。()《《   全站无广告,更新快,无错章 》》》

    南路的突围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南线的日军最沉的住气,看着最老实,其实是挖好了无数的坑等着八路跳呢,几天的血战后,虽然不少的部队和冀中的指挥机关突了出去,部队却损失了近万人!

    整个冀中根据地基本沦陷,转移到六分区和十一分区的冀中十分区机关团体和部队,被军区安排全部去一分区集合,集中在一起等候军区的下一步指令。

    因为这些死里逃生出来的人们和以后的本小说基本没啥关系了,但是他们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这里就留点他们令人叹息的历史上的轨迹。

    1943年,随着冀中根据地的全面沦陷,撤退到冀西山区的冀中党政军机关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被晋察冀军区撤销。吕正操率冀中主力六个团合并到贺龙的晋绥军区,原冀中党政军领导机构不再存在,冀中军区下面的各军分区也是如此。各级领导机构均被撤销。

    撤退到山区,以为安全了,没想到来一分区的第二年,又赶上鬼子的大扫荡,小鬼子撵得八路军到处跑。

    1943年,一分区陷入到自建狼牙山抗日根据地以来的最危急时刻,冀中沦陷以后,唇亡齿寒。日军可以腾出大量兵力,对冀西山区的一分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这样的大扫荡, 1943年进行了两次,年初一次,夏秋季被称为“百日大扫荡”的一次,鬼子出动的兵力和扫荡的时间远甚于1941年夏秋季的66天大扫荡。

    鬼子对一分区大扫荡开始的时候,杨成武并不在一分区。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召开参议会,在阜平县温塘村。杨成武代表一分区参加了会议。一分区一团,还有军区炮兵营代表晋察冀军区部队为“议员们”举行阅兵仪式。

    一分区另外的主力三团、二十五团、二十团,都部署在涞源县一带。----  无广告在线阅读-----目的是保卫阜平晋察冀参议会的顺利召开。一分区兵力空虚之时。鬼子对一分区展开了扫荡,塘湖、界安、独乐等原一分区八路军主力驻军的十几个村子全部沦陷,被日伪军占领并修筑炮楼。

    杨成武在阜平开会期间,鬼子的消息很灵通,知道一分区内部不和,两个参谋长政令不一。于是派兵扫荡一分区。紧急之中,晋察冀军区为了加强一分区的领导班子,于是调了一员老资格的政工领导干部到一分区任副政委兼一专区地委副书记,这个人就是李志民。(Www.suimeng.Com)

    调一分区任副政委之前,李志民是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主任。1942年抗大二分校奉命回陕北。只留下两个领导干部在晋察冀。这两个干部,一个是孙毅。另一个就是李志民。自1942年一分区副司令高鹏、副政委罗元发奉调雁北指挥所以后,一分区杨成武之下,就属参谋长这个职位最高了。

    但这个职位在和杨成武闹不到一起的徐德操手里,这就使杨成武十分担心,怕有一天一分区也会陷落于鬼子之手,就像曾经非常强大的冀中军区一样。杨成武把自己的担心对聂老总说过,聂老总弥补的办法,是调来李志民任杨成武的助手。

    李志民到来之前,一分区,实际上是杨成武,在整个晋察冀领导干部圈的名声并不看好。杨成武同过去的一分区政委邓华的矛盾,以及陈正湘的调走,加上几年来一分区几员大将杨上堃、朱遵斌、黄寿发接连出事,先后被撤职查办,都会影响到杨成武的个人声誉。

    杨成武同外人不好合作”的名声传得很远,所以自李志民之前,没有一个晋察冀领导干部肯到一分区工作。李志民就是怀着这样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一分区的。

    李志民来到一分区的时候,一分区的情形很不乐观,一分区老参谋长黄寿发带一摊人,主要是司政机关干部在西边,易县、涞源县的结合部,躲避鬼子;一分区现任参谋长徐德操带另一摊人,地委、行署、教导大队在东边,易满定徐四县的结合部同鬼子打转转。

    群龙无首,一分区电台台长红军干部刘长生就是在这个时候叛变投敌的。在刘长生前后叛变投敌的一分区干部不少,战士就更多了。长期吃不饱饭,是造成大量叛变的直接原因;而看不见抗战胜利的前途,才是当时大量八路军叛变的主要原因。---- ,记住----

    这一次扫荡中,黄寿发手头部队空虚,只能动用杨成武一向珍贵的警卫连去打掩护。警卫连200来人,十来挺机枪一响,鬼子中计,被警卫连引上了狼牙山。但警卫连自己也被困住,无法脱身,眼看都要像五壮士同一个下场。这一次,棋盘陀老道李圆忠豁出来了,亲自带警卫连从山后攀崖下山脱险。但棋盘陀道观被鬼子一把火烧掉。

    鬼子扑空,塘湖、界安、独乐等据点的200多名日军,裹挟着近千余群众到西步乐村集合,然后进一步向北淇村一带“扫荡”。隐藏在村西山沟里的200多名群众被敌人包围了。中午,日军北淇村人统统推到三丈多深的井里。一层人,一层石头,整整推下去八层人,砸了八层石头。扔到井里的群众共33人,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水井变成了血井。解放后,当地群众和青少年自动捐款,在血井上盖起了纪念亭。并刻石碑,以缅怀在抗日战争中死难的人们。

    鬼子对一分区大扫荡,一分区自己还自顾不暇,就更难照顾到冀中过来的十分区了。此时,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前一年撤退到易县南独乐村的十分区机构被撤销,原十分区政委帅荣调走。

    宣传科科长路扬也跟着一起调走。路扬到晋察冀军区教导团任政治文化教育股股长。从科长到股长,明显是降低了一级。可没有办法,谁让你自己没有地盘?今天看老冀中干部的回忆录。因撤退到冀西山区职务明显被降低的干部不在少数。

    给路扬腾出这个位置的,也来自十分区,此人名“文击”。原名刘树堂。河北霸县人。当年霸县出来的“几杰”,此人是其中之一。文击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初在晋察冀军区教导团任教育股股长兼营副政治教导员。给路扬让出股长位置后,文击改任营教导员,以后提升为教导团团政治处主任。为什么提升?是因为1943年以后晋察冀军区实行精兵简政,晋察冀军区教导团(团长马龙)取消了营一级的建制。直接编成5个战斗连和1个侦察连。

    十分区机构不复存在了,在一分区的十分区干部一分为四,一些十分区同事被留在一分区。一分区历史档案,当年十分区干部被留在一分区的一共有两批。

    其余的十分区同事,鲁威等人比较有才。调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解放后集中到总政文工团;田汀等人去了平西根据地十一军分区的挺进剧社;还有的十分区干部被动员回到冀中。坚持在敌人的沦陷区开展武装斗争。

    聂老总调李志民到一分区工作,有一个明显的意图,就是希望李志民能支持一分区在任参谋长徐德操的工作。战争年代,用人之际,一个人的品行,只要不出大毛病,不激起公愤引发事端,当时都被看作是无关大事的“小节”。

    聂老总当时就是这样看徐德操的。李志民是“老三军团”,徐德操也是“老三军团”,他们都是彭德怀的老部下;李志民是“老抗大”,徐德操也是“老抗大”,来自延安抗大那个圈子。从抗大二分校到一分区的团营级干部,为数不少,但大都是政工干部,比如担任团政委的王平民、龙道权,担任政治处主任的沈图等等。李志民的到来,应该能将这些干部“团”起来了吧?

    徐德操调挺进军任参谋长之前,曾任抗大七大队长,抗大二分校军事部长。我看到在当时抗大二分校校长陈伯钧上将的日记中,对这位徐部长的某些评价不是太好。

    陈伯钧上将是正派人、也是厚道人,他能对徐德操有此评价,说明一分区广大干部,包括杨成武在内,对徐德操有不良看法是正确的。

    李志民在一分区工作了三个多月,不足四个月,《李志民回忆录》,有这段到一分区担任副政委的工作记载,但是却对这三个多月的工作及印象只字全无。所知道的是,晋察冀会议之后,杨成武回到一分区。杨成武同李志民之间有没有几次深谈、长谈,没见到有老同志的回忆,我不敢妄加揣测。但事实是,李志民权衡之后,坚定地站在了杨成武一边,与杨成武一起两个人联名向聂老总写信,陈述徐德操的一切。

    这封给聂老总的信有结果吗?众所周知的是,1943年6月,刚刚熟悉了一分区干部状况的李志民还没有开始工作,就被晋察冀军区调走,任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部长,以后又改任四分区政委。

    徐德操在一分区的地位没有改动,这背后是不是有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缘故,我不敢说。但根据聂荣臻的脾气性格,非常看重彭老总的态度,我想应该是有关系的。徐德操虽未能被调走,但权力有所缩小,只管辖不大的一块工作。

    徐德操指挥不动一分区主力部队,也指挥不了一分区司令部系统重要科室,比如机要科、作战科、侦察科的具体工作。徐德操甚至没有干部的提拔建议权和任命权。他根据有些干部的特长表现和工作需要,临时任命过这些干部的中层职务,但很快被杨成武发现后取消了(这里面的故事属于不大好讲出来的,暂且压下来不讲)。

    有三件事的发生将杨成武、黄寿发、徐德操之间的矛盾冲突告一段落。这三件事就是李志民的调走,杨成武孤军作战、孤掌难鸣;又赶上杨成武患病,疟疾发作,一病就是半年时间;最后是1943年夏秋季鬼子对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百日大扫荡”。一分区和整个晋察冀都陷入到生死存亡的战争之中。

    扫荡中,日军第26师团第11联队,由涞源进犯易县,在寨头村设立据点,“扫荡”易县的桥家河、坡仓、良岗一带。11月5日至8日,日军先后在寨头、杏树台、桥家河等村搜捕到我游击组员和群众111人,日军挨个挑死后推入坑中。后经群众抢救,只有3人脱险,其余108人全部被惨杀坑埋,其中7名是八路军伤员。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易县人民政府为被日寇惨害的群众和八路军伤员,在寨头村东修建了纪念亭,1993年又由省政府拨专款在寨头村修建“黄土岭战斗纪念馆”一座。

    反扫荡结束后,时间已到1943年的年底。鬼子的这次大扫荡耗时百余天,为一分区史上之最。鬼子退走,剩下的大都是伪军据点,一分区部队将原来鬼子占领的界安、林泉、独乐等村落收复。

    一分区一团涌现出一等战斗英雄,五连飞行射击组组长安全福。在三个月反扫荡中,只有其中的十天没有打仗,其余每天都在游击小组的配合下袭击敌人。骚扰敌人的大股清缴队和运输队。一次,六个人和1500鬼子、伪军战斗一整天,打乱了敌人对狼牙山的进攻。1944年2月的晋察冀军区英模大会上被评为一等战斗英雄。

    1944年10月,延安发现,两年前轻易放弃冀中抗日根据地是一个错误。于是决定,晋察冀成立四个二级军区并重新恢复冀中军区。有了曾经在一分区的良好合作关系,聂老总及晋察冀领导们将杨成武、李志民都调到冀中,担任冀中军区领导职务。杨成武任冀中军区司令员,李志民任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大家伙休息吃饭啥的,杨棒子他们几个提审了下早上抓到的鬼子,都挺硬的,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把堵嘴的破布掏出来就大喊大叫的,气的杨棒子照脖颈子上又给了一掌,打晕了了事。

    这几个就这么先捆着吧,杨棒子走到鬼子两个军官跟前,他们已经不那么像粽子似的捆着了,就在胳膊上象征性地栓着麻绳子,这会坐在那抽烟小声交谈呢。

    “伙计,老子不管你是个啥官,还有你,甭管你是你们那天皇的啥亲戚,老子实话告诉你,你们的人抓了好几百的俺们老乡,还不知道要咋霍霍呢,老子今黑就要去救下这些老百姓,请你们到时候来观战!”

    两鬼子冷漠地表情,没吱声,杨棒子说完也没等人家说啥,自己走开了,他的觉还没睡透呢!

    一觉醒来,天近黄昏,就着冷水吃的干粮,俘虏们的伙食还是不错的,用缴获来的罐头配着干粮吃的,亲王殿下和清水大佐对这种军中的临时伙食也没啥意见,一旁啃冷窝窝头的八路军战士们,他们都瞧在眼里了。

    倒是早上俘虏的黑衣人够犟的,虽说没啥力气在大喊大叫的了,可喂水也不喝,喂吃的也不吃,杨棒子发了狠了,饿着他们!狗娘养滴给脸不要脸!

    正发火呢,老五子他们几个回来了,背着一个还领着一队!

    小梁子后背上的提溜当啷的,人还没醒呢,是个皇协军。老五子领着的那队离老远就看的出来。那衣服和肩扛手提的家伙是。一准是咱地方上的游击队。

    老五子给介绍了下,说这是上河滩村的民兵和村干部,还有几个是下河滩村的。

    一听上河滩村,杨棒子后背上就刺挠的不行,脸有点发热!

    这个没招,他那小媳妇莲香当初可就是这上河滩村里的,杨棒子可是挥舞着大棒子领着人,从毛氏祠堂里把小寡妇给抢出来的。要不咋把他的连长也给撸了,还关了禁闭呢!

    打那以后,小半年过去了,再没和那边的人会过面,今还在这遇上了,有点不好意思呢。

    原先那村的几个村干部他都认识,这个领头的民兵队长还是面生的很,提嘴问了一句人家姓啥?一说姓个张,杨棒子恍惚想起来,上河滩村的几个村干部都姓毛啊?没记得有个姓张的啊。

    上河滩村和下河滩村离着就两里多地。两村加一起一千多号子人,得有一多半都姓毛!村长啊啥的从来都没离开过人家毛氏宗族。换了外姓的你能管得了一多半姓毛的人吗?

    没用杨棒子问呢,这个姓张的队长认出杨棒子来了,当时闹的那一出太大了,两个村子的人都围上来了,他那会就是个民兵,没敢上前去帮忙,不过杨棒子的面容他可是记得牢呢。

    直接张嘴就告诉杨棒子了,自从两个多月前鬼子开始扫荡,两个村子基本上都叫鬼子给烧光抢光了,村里人是跟着咱政府撤到西边去了,后来陆续地回到村子,这还没把家园再建起来呢,鬼子又来了。

    原先的村长和民兵队长啥的干部,都在掩护老乡们转移的时候牺牲了,两个村的民兵加一起就剩下这二十来人了,大家伙就选的他这个姓张的临时当的队长,因为他当民兵的时候最长。

    这个队长说,五天前,这伙子鬼子突然就出现在下河滩村了,半夜进来的,一下子就把下河滩村的老乡们给捂在村里了,他们民兵打了一仗,损失了一多半人也没把老乡们救出来,只能先掩护上河滩的人撤到山里去了。

    随后他们这剩下的民兵就尾随着鬼子,鬼子也没在下河滩村多停留,驱赶着这几百老乡们到西王庄来了,昨夜里到的,有个半夜跑出来的汉子和他们说,鬼子让他们在这修炮楼子呢。

    杨棒子又问了,上河滩村的人进了山?那一带不就是北面有山是从花塔岭下来的吗?民兵队长说是呢,就是顺着北山走的,毛家的那个族长说要带人去郭家堡子暂避呢。

    敢情郭家堡子来报信说还几百的老乡们被困在堡子里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一看地图,杨棒子明白了,鬼子这是从满城县的西南方向摸进来的,上下河滩村南面十多里以外就到了平原和小土坡子地带了。

    以前从这里一直到满城县边上都是咱得地盘,今年五月份开始,鬼子一个接一个地把县城周边的村镇都给合并了,从县城到山地间一百多里地的区域几乎成了无人区,所以鬼子能长驱直入就到了上下河滩村呢。

    也不对劲呢,老三团的那个营不就在这一带布防呢吗?上下河滩村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老三团的人一点都不知道吗?怎么可能!上河滩村枪一响,西王庄是能听见的!这事发生在郭家堡子的人来川口镇求救前啊!

    杨棒子脑子里疑点多了去了呢!为啥郭家堡子的人要舍近求远的,不去西王庄找老三团,跑到川口镇来求救呢?

    就算老三团的人开拔去救郭家堡子,西王庄这怎么可能一个人都不留下?地方的干部呢?老乡们呢?

    杨棒子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又问了问民兵队长老三团的事情,说是前些天是见过老三团的部队向东开拔了,可是下河滩村被鬼子包围以后,就没再见八路军从这边过啊。

    坏了!杨棒子派出大个去救郭家堡子的时候,是和刘大屁股联系过的,这老小子说派在西王庄驻扎的一个营去救一下,大个到达后还用的老三团的电台和川口镇这边联系过,说和老三团的人汇合了。

    从西王庄去郭家堡子只有走上下河滩那一条路!按照郭家堡子来人报的被攻打的时间计算,鬼子袭击下河滩村和攻打郭家堡子应该是同一天!那也就是说他杨棒子和刘大屁股联络的时候,刘大屁股所说的那个营,根本就没在西王庄!

    要不然为啥这些民兵从下河滩村一路跟随鬼子们到西王庄,一个八路的影都没见到呢!

    把这些疑点单独和程主任说了下,老主任也觉得这里面太有蹊跷了,两人分析了半天,也想不出这是怎么个情况?想要弄明白必须联络上两个人,刘大屁股和大个!

    不能再保持无线电静默了,主任马上命令电台开机,呼叫老三团和分区。

    分区那边是很快就回了电,目前黄司令还在驼梁山一带和军区机关在一起,政委带队正在行唐一带呢,老三团的情况他们也不太清楚。

    刘大屁股那是一直联系不上!大个先前使用过的那电台的呼号,这边都呼叫半个多小时了,一直没回音。

    情况这么混乱,西王庄是几百的敌人和几百的老乡,不从这里过去,想要搞清楚大个他们和郭家堡子的情况,还得返回到黄石口村,从那里东去到花塔岭,再折向东南去郭家堡子,没个五七天的走不到!

    这当口,抓的舌头醒过来了,一看周围全是穿着灰蓝八路军服的人,吓得脸都白了,坐在地上身上抖个不停。

    都不用吓唬,啥都招了,知道的听说的,能想起啥就说啥。

    这个伪军说,他们是从满城县来的,连长说跟着鬼子进山扫荡的,先去的南边白云乡,夜里急行军开进的山,白天休息了一整天,又是半夜急行军摸到下河滩村的。

    西王庄里一共是两百多的鬼子,有小炮和重机枪,还有两个连的皇协军,一共是抓了六百多的老百姓,说是修完炮楼子就地都灭掉!

    伪军还听说,从保定那边还开过来了不少鬼子呢,都是准备从这个方向上进山扫荡的。

    好家伙!顺路从这过想挖个坑喝点水吧,没想到挖到大泉眼子了!正遇上鬼子的扫荡大部队了!西王庄的那是先头部队! 166小说阅读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