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超市超市的西服价格和石家庄市超市的西服价格

099月下旬,我去莫斯科参展。此次乘坐的是航空公司的班机,从上海浦东机场飞往莫斯科。之前,我从未乘过该公司的航班,但道听途说不少,总评分不怎么好。从我实际感受看,也许之前的期望值比较低,感觉除了飞机比较旧以外,其它也就算及格吧。

飞机于当地时间下午5点左右到达莫斯科的2号机场。由于俄罗斯还实行夏时制,莫斯科时间与时间的时差是4个小时。

这个2号机场,是莫斯科的国际机场,据说当时是为1980年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专门修建的。时光匆匆过去30年了,这个机场已经显得很陈旧,规模也相当小,与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修建的北京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相比,完全是二个不同的世界。

这其实也反映了二个国家目前所处的不同境遇:一个是没落的贵族,一个是正在上升的新贵。

据说俄罗斯政府原先打算修建3号机场,地址也确定了,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石油价格大跌,国家财政预算吃紧,这个计划目前也只能暂停了。

早就听说,莫斯科机场边检的效率很低,海关很黑。每天来自北京或上海的航班,由于旅客中大多数是中国人,因此成为莫斯科海关工作人员乘机捞黑钱的好时光。

所有不是拿中国护照的旅客,都可以从特设的通道过边检。机场工作人员不断地高声提醒那些非中国人,而我们,则必须在仅有的三个通道中等候。公然歧视中国人。

边检人员查验护照非常慢,还不停地互相聊天。我整整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总算过了边检。有几个中国人在过边检查验护照后,不予放行,被要求在旁边等候,也不告诉是什么原因。我的更多的同伴,还在后面排队。

俄罗斯对中国人的偏见,看来的确是很深。

接下去是海关。根据之前资深人士告诫,由于我们的行李可能会被海关人员查验(查验率很高),为了减少时间浪费(其实还有语言不通的原因),最好准备100美元/箱的小费,到时候看情况,把钱夹在护照中递过去,也就是贿赂了,屡试不爽的。否则,就算你真的没事,把你晾在一边,几个小时不来管你,也够你受的。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原因,把俄罗斯海关人员给宠坏了?

我们是去参展,行李中带了一些参展样品,理论上是要报关的,但是由于之前没有准备样品清单和发票,也就属于要查之列。想想也别麻烦了,干脆我也准备了100美元。坦率地说,我出国那么多次,过海关要行贿,还真的是第一次,心里还真有点忐忑不安呢。

与过边检的情况一样,中国人过海关,必须在单独的小通道过,其它国家的人(至少看上去不像中国人的),都可以从另外的通道迅速通过,不用查验。而我们的行李却几乎全部要被检查,共有6个海关人员在那里候着。自然,每个开箱的,都要递上100美元。

不知什么原因,我的行李箱只过了X光机检查,没有开箱,也没有任何询问,海关人员挥挥手就让我过去了。如获大赦!我立马把行李放到推车上,拔腿就走,一步也不敢停留,更不敢左顾右盼了。

其实,那条通道很短,最多也就7-8米吧,但是,这7-8米,却成了很多第一次去俄罗斯的中国旅客难忘的黑色瞬间。那天,在那条通道上的中国人究竟被拿去多少美元,就不得而知了。我的同伴们陆续出来,绝大多数人都很郁闷。

俄罗斯的国家货币----卢布,近来贬值很厉害。我兑换时,1美元约30卢布左右。当时兑换了400美元,也有一万多卢布了,但等到消费时,才发现莫斯科的物价,相比中国大陆,实在是太高了。有媒体说,莫斯科的消费水准,已经超过日本东京,列世界第一。

走出机场,天已经黑了。机场外面也不大,到处都挤满了各种车辆。我们拖着行李,在莫斯科导游的带领下,在各种车辆中穿行,终于找到并登上了属于我们的大巴车,开往莫斯科的市区。

据说,莫斯科人一般在郊外都有自己的小别墅,周末全家人都去郊外别墅度假,这一点令我们很羡慕。我们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郊外,都看到过大量的乡村别墅,这些别墅形态各异,装修档次也有很大不同,但每幢别墅的占地面积倒相差不大,据说有统一的供水、供电、供暖以及排污系统,看来是统一规划的。我不清楚这些别墅是怎样购买的。

莫斯科的朋友告诉我,在莫斯科购买普通的公寓楼,市区内稍微靠市中心一点的地段,一般要7000美元左右/平米,靠市区外围地段的,一般是美元左右/平米。请注意,为了方便我们理解,这是按美元计算的。

而莫斯科一般雇员的月工资,大约在800-1400美元左右。与我们的常识不同,俄罗斯的警察、教师,甚至是普通医师,月收入都很低,一般是500-800美元左右(虽然这不应该是受贿捞黑钱的理由)。看来,现在的莫斯科市民想在莫斯科购买住宅,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毕竟他们还能拥有自己的乡间别墅。不可思议。

我们到达莫斯科是周日晚上,因此,大量返城的小,堵塞了我们进城的必经之路。越靠近市区,堵得越厉害。到达时,竟已是半夜。

我们住在莫斯科的COSMOS HOTEL(宇宙酒店),面对“威登汉”公园,临近展馆。

COSMOS HOTEL,是前苏联的国际旅行社投资的,当时也是为迎接莫斯科奥运会而建造的。目前是一个四星级酒店。

酒店看上去规模挺大,挺气派的,房间很多,但从服务角度看,却很一般。比如:从大巴车停车下来,旅客不得不提着所有行李,走楼梯拿上大堂,竟然没有电梯。这倒不是针对中国人的,所有旅客都一样。

酒店大堂看上去还不错,大堂内有很多工艺品商店、酒吧,以及一些娱乐设施。以前这个酒店还开设赌场,但从今年起,所有莫斯科市区内的赌场都关闭了,这个酒店业也不例外。

酒店的客房不大,装修已经很陈旧了,设施也很简单,卫生间除了浴巾和沐浴露,不提供其它一次性物品。当然,这在欧洲倒是很普遍的。只是床很窄,只有一米宽,很难想象,那些高大的欧洲人是怎么睡的?房间内没有我们国内一般宾馆的取电槽,也就是说,离开房间,如果不随手关灯,那灯是始终亮着的。

房间内没有网线!在中国,如果四星级酒店的房内没有网线,目前已经是不可想象了。要上网,必须到酒店的商务中心去购买上网卡,无线的。由于在房间内接受信号不好,收发很慢,所以,每天早上和晚上,商务中心内和门外的地上,都坐满了各国需要上网的男女人士,也算是该酒店的一景了。

酒店共有8部电梯,也不少了,其中有2部电梯比较新,其余的都很旧,运行很不稳定。每次上楼,都担心电梯会突然中途停止运行了。唯一感到与众不同的是,所有要上楼到房间去的人,都必须出示房卡,房卡上有居住酒店的起止日期,电梯门口有保安检查,24小时不间断的。不过,房卡上除了住酒店的起止日期,其它也不能证明什么,换句话说,任何人只要有房卡(不管是谁的,也不管是捡来的还是偷来的,只要日期符合),都可以上去。

每个国外旅客到俄罗斯,如果是住酒店,都必须把护照交给酒店,由酒店负责到警察局办理登记手续,大家称它为“落地签证”,或则说是办理临时居住证吧。每个旅客入境时,都有一张卡片,入境过边检前必须按要求填写清楚,其中一半留在边检,另一半必须随同护照保管好。那个所谓的“落地签证”,就是在这张卡片上盖章。这张卡片与护照同等重要,出境时要交给边检。如果没有它,或则没有任何盖章记录,那就麻烦大了。

在莫斯科街道上行走,随时可能有警察要求查验护照和卡片,如果没有携带,不是赶紧塞钱行贿,就是被关进警察局,等待大使馆或导游设法来营救你了。

莫斯科是个很大的城市,建城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红场、克里姆林宫、瓦西里大教堂,都是非常宏伟的,充满了俄罗斯风情,很值得一游。

但是,莫斯科的街道,感觉很乱。城市街道很像我们的南方城市,很少有笔直的。街道两边停满了汽车,不知为什么,停车场很少,除了酒店和大型超市外,一般的公共建筑很少有停车场。估计是那些国家政府机关和莫斯科市政府机关的建筑都比较早,当时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汽车,以至现在莫斯科的市中心,堵车现象很严重。

街上跑的小汽车,总体上看,只能说是一般,普通的车(比如“拉达”之类)很多,我们所理解的中高档车所占的比例不高。

不过,每到周末,结婚的车队却是景象不一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加长的“悍马”、“林肯”、“福特”等充当婚车。COSMOS HOTEL就有这么一个车队,停车场里有6辆这样的加长车供租用。

莫斯科人开车是比较猛的,他们一般不系安全带,车速很快,60公里限速道路,可以开到100,好像不怎么在意是否有测速。尤其是那些车顶上有蓝色圆柱形警灯的“特权车”,那车开得,几乎可以用横冲直撞来形容。

但是,莫斯科人开车,有时又表现得很绅士,相比我们中国人开车,他们几乎从不随意插队,对需要插进来的车辆,他们会主动让对方先进入车道,他们也不随意按喇叭催促。对待行人,那更是尊重,只要人行道的绿灯亮着,绝不过去,不管是否有行人。充分表现出欧洲传统的汽车文化。

我感觉,俄罗斯人在面对弱者时,还是能表现出足够的绅士风度,或则说是表现出某种大度。但很显然,他们对规则是蔑视的。开车很能反映出俄罗斯人的性格。

莫斯科的地铁是比较有名的,有很多条线路,几乎覆盖了整个莫斯科城区。早在100年前,莫斯科就已经有地铁了。有些地铁很深,最深的一个站,在二战胜利广场边上,乘自动扶梯下地铁,要足足8分钟。没有乘过的,是很难想象的。各个地铁站的装饰都不相同,尤其是那些中心大站,装饰得很漂亮,很豪华,当然,这是以几十年前的标准来看的,从这些地铁站,可以看出俄罗斯昔日的辉煌。

地铁尽管很方便,但我们在莫斯科办事,很多地方还是不得不需要出租车。乘出租车却不是那么方便,莫斯科的出租车很少打表,一般要事先与司机商谈价格,但莫斯科人很少会说英语的(能说法语和德语的人,倒不少),因此,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麻烦。并且,出租车的价格明显偏高。那些司机看你是老外,开出的价钱,有时是很离谱的,连陪我的当地人都感到难为情。所以连当地人也都找我们所谓的“黑车”。

在翻译的帮助下,我在莫斯科也乘过“黑车”。莫斯科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生意,这可能反映出目前莫斯科的就业状况,以及出租车的相对缺乏。坐“黑车”自然是因为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也很方便,几乎可以随叫随到的。只要告诉想去的地点,并谈妥价钱就可以了。当然,也没有什么执法大队来“钓鱼”执法。

在莫斯科,活跃着许多华语翻译,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也有一些是曾经到中国留学过的俄罗斯人。由于莫斯科人会说英语的不多,因此,我们想要与当地人沟通,没有翻译,是很困难的。接待我们的导游其实也是中国留学生,导游手头上有一大串中国留学生名单,如果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的。在中俄两国经济贸易日益增长,去俄罗斯参展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这些翻译的确也能起一些作用,当然,他们也挺赚钱的。一般行情,100美元/天,还要管午饭。也算是勤工俭学吧。

我也聘请过一名翻译,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活泼女孩,到莫斯科留学已经3年了,一般的俄语口语是没有问题了,但毕竟对专业方面的词汇不太熟悉,所以,如果遇到真正的商务谈判,却是很难帮上忙的。

我倒也赞赏他们在展馆做翻译的打工方式,可以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行业,如果自己把握好,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的。并且,有时一个暑假下来,也能赚不少钱,起码一部分生活费用和旅游费用,可以解决了。

不过,孤独、寂寞、莫斯科高昂的费用,也给这些孩子们带来生活的压力。我的这位小翻译,时不时地会想要抽烟,尽管她一再声称自己没有烟瘾。她说,由于新疆暴乱的原因,所有从莫斯科到新疆的电话、网络通讯,几乎中断了,已经很久没有与家人通电话了。

她还告诉我一件事,在几天前,她在给一个中国江苏的五金参展商当翻译时,随口说了一句“今天是我父亲的生日”,那位老板听了,立即让她用老板自己的手机给新疆的家里打电话,但试了很多途径,怎么也打不通,不得已,那位老板打电话给他的妻子,让他妻子打电话给新疆的这位翻译的父亲,祝生日快乐。

这件事情,让这位小姑娘感动了很长时间。

这个故事也让我感动。她使我想到我在留学的女儿。希望每位有心人,在举手之劳范围内,多关心海外的学子们。

因为参展,我们在莫斯科吃饭,除了在展馆内吃的是盒饭以外,主要是在中国餐厅。去了几家中国餐厅,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俄罗斯朋友的邀请下,也去品尝过俄国大餐,我不太懂美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感觉在莫斯科吃饭,价格确实挺高的。一份普通的盒饭,换成人民币,约90元左右。

莫斯科的姑娘们,确实很漂亮,气质高雅,而且,当地人挺喜欢穿黑颜色的服装,一眼望去,大多数姑娘都穿着各种款式的黑色的衣裙。感觉不错,黑色的衣服,的确很能衬托她们的皮肤和发色。不过,一上年龄,腰圆腿粗,看不得。这可能是所有到过俄罗斯的中国人的一种普遍感觉。

莫斯科的先生们,总体感觉就远不如德国人,没有德国人那种整洁,认真,彬彬有礼,充满自信。不过,由于俄罗斯女性占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因此,在俄罗斯,似乎男性是很吃香的。这可能也是造就了俄罗斯有那么多酒鬼的原因之一。

在莫斯科,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酒鬼。其实,像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也有很多酒鬼,但俄罗斯的酒鬼显然要比北欧国家的酒鬼们野蛮多了。还有,由于俄罗斯目前排外情绪很严重,尤其是每年三、四月份(特别是四月二十日希特勒生日时),莫斯科就变成了一个外国人(主要是指有色人种)的可怕的地狱。俄罗斯的光头党会非常猖狂,暴力袭击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我们去莫斯科的时候,正好遇到欧洲杯比赛,大批的球迷聚集在莫斯科的体育场附近,这是连莫斯科警察都要严加防范的时刻。比赛那天,大批的年轻人在球场附近聚会喝酒,所以导游再三告诫我们,不要单独外出,不要在地铁口停留,因为那些年轻人有时会与路过的中国人打招呼,倒不一定全是恶意的,可能也是随便打个招呼而已,因为在莫斯科有很多中国人。但是,如果中国人可能因为听不懂等原因,而不去理睬他们,就有可能惹恼他们,从而导致报复。

俄罗斯的文化,是很有特色的,最著名的,也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芭蕾舞了。我们在圣彼得堡看了一场芭蕾舞,在莫斯科,则看了一场马戏表演。

那天是周末,圆形的国家马戏团专用剧场坐满了孩子和陪伴的大人,在这里,孩子们是主角了,整个剧场欢声笑语,看着孩子们无比兴奋、欢乐和专注的神情,我们也被深深地感染了。

俄罗斯国家马戏团是世界有名的马戏团,他们的节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每次都有一些新的表演剧目。无论舞美、编排、音乐,还是动物的种类、表演,以及演员们的功底,都是一流的。别说孩子们,我自己也很兴奋。我是很久没有看马戏表演了,以前曾经看过的,也的确没有那么精彩。因此感觉很值得。

只是由于夜里还要赶去圣彼得堡,下半场只看了一部分,就不得不离开了。

在莫斯科周围,有一系列形成于中世纪的古城镇,它们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建都前的政治宗教中心。去看一下,也是了解俄罗斯宗教文化的好机会。

我们去了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小镇----谢尔盖耶夫镇。这个小镇拥有十几座保存完整、建于15-17世纪的教堂。其中的“谢尔盖三一修道院”是俄罗斯驰名世界的宗教圣地,也是俄罗斯地位最高的修道院。尽管我们对东正教不是很了解,但参观那些精美的教堂,听着导游对教堂以及那些壁画、器具、墓葬等的讲解,从中了解了不少古代俄罗斯宗教和皇室的纷争与依存的往事。

除了教堂,这个小镇并不繁华,很朴实的。我们从教堂出来,天似乎要下雨了,阴沉沉的。路过购物一条街,总共8-9个店铺,主要出售一些旅游纪念品,但品种很简单,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留念的东西,所以我们都没有购物欲望。

就在我们要走出街口时,忽然听到三位开店的俄罗斯大妈大姐很开心地唱起歌来,其中一位大妈还合着歌曲的节拍,跳起欢快的民族舞,那舞姿不是十分优美,但却是挺到位的,一招一式,显示出这位大妈在年轻时肯定是村里的跳舞好手。我们开始还只是吃惊地看着,很快,大家都被感染了,每个人都热情地随着节拍鼓掌叫好,并不断地拍照。原本冷清的一条街,很快就变成了欢乐的世界。被阴沉的天气和宗教氛围所压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灿烂的阳光。

生活其实不缺乏欢乐,缺乏的只是对欢乐的理解和追求。

参观完小镇,返回莫斯科市区时,我们顺道去了一家大型超市,打算购买一些礼品。说是大型超市,仅仅是从外观上说,至少一个硕大的停车场,还是挺吸引人的。但真的进入超市,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所有人都很吃惊。偌大的超市内,所有的货架上几乎没有一个是摆满商品的,很多货架都空空如也。我真的是第一次进入如此空荡的大型超市。这在中国,在我们沿海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难道是选址有误?走出超市,环观四周,这里应该是一个大型的住宅区,并且,距离莫斯科市区也已经很近了,但为什么会那么萧条?也许只能是一个原因:这家超市的老板遇到了资金短缺。

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我们也去了莫斯科著名的商业步行街----阿尔巴特大街,不过很遗憾,整条商业街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在街上行走,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购买的商品。这本来是我们最期待的购物时间。

我们除了在普希金铜像前拍照留念外,几乎没有认真停留。手头上多余的卢布,最后全部都花在机场免税商店里了。

看来,俄罗斯的经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

站在列宁山观景台上,看莫斯科市区全景,除了那些被戏称为“北斗七星”的建筑有点特色外,整个莫斯科城市的建筑和分布,感觉确实不够整齐。与西欧的一些大都市比较,莫斯科的城市规划是比较凌乱的。也许是因为莫斯科经历了太多的、相互之间几乎不兼容的历史阶段的缘故,又经历了多次战火、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和苏联解体后的磨难,使得这个伟大的城市留下了太多的沧桑烙印。

大多数中国人从莫斯科去圣彼得堡旅游,都是乘坐夜间火车的,火车运行时间一般7个多小时,在火车上睡一个晚上就可以到。一般的旅行安排是在圣彼得堡停留二个白天一个晚上,这样,乘坐火车既方便,又节省了二个晚上的旅馆住宿费用。

俄罗斯的火车站的命名,与我们中国不一样。在中国,火车站都是以城市的名字命名的,最多再加上东南西北的方位,如北京西站、上海南站之类。但在俄罗斯,却一般都是用到达的终点站命名。比如,我们在莫斯科乘火车去圣彼得堡,那就要去“圣彼得堡站”,而在圣彼得堡乘火车返回莫斯科,则要去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站”。如果按中国习惯说站名,那出租车司机肯定要被搞糊涂的。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火车站的建筑,从外面看,与我们国内的不一样。它就像一个普通的政府办公大楼,站前也没有我们国内一般的车站大广场,不了解内情的人,不会想到这是火车站。只有走进去,才知道里面很大,所有的旅客,都在里面候车。这可能与俄罗斯漫长的冬季有关。

之前在网上看那些在俄罗斯乘火车的有关文章,都说乘火车是一件要严防小偷的体力活,乘务员会与小偷勾结,专偷中国人的行李,要如何如何防范,搞得我们大家都挺紧张的。

不过,实际乘坐后,感觉没那么严重。

俄罗斯的火车票都是采用实名制,火车票是挺大的一张纸,上面除了火车的车次、时间、站名、车厢、床号等信息外,也有用俄文写的旅客名字等信息。进站时不用检票,但如果要免费使用站内的厕所,却要出示火车票。

卧铺车厢一般都是4个人的包厢,分上下铺,类似我们的软卧车厢。包厢内空间也与我们的软卧包厢差不多。包厢门有二道锁,其中一道是里面的保险锁,如果都锁上,外面是打不开的。最令人放心的是,二个下铺的下面,分别有一个固定的铁箱子,足够放4个人所有的随身行李(包括外衣),不把下铺掀开,是不可能拿走任何东西的。所以,从安全角度看,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铺位的寝具也挺干净,各种设施都齐全,我们的包厢内还放了很多食品和水果,只是上车太迟了,早上又很早到圣彼得堡站,没有任何食欲。唯一缺陷是,用水不方便,水很小,供应也不稳定,想在车上洗脸刷牙,不是很容易。

我的同伴却遇到一件心烦的事情,他们包厢内的二位俄罗斯旅客,居然带了一条小狗!那小狗是很乖巧,不叫也不闹,依偎在女主人的怀里。但小狗毕竟是有气味的,在相对封闭的包厢内,对不养狗的人来说,绝对是很难容忍的。

我的同伴想到要与小狗同居一室,迟迟不肯去包厢。但一晚不睡,并且还会影响其他人休息,总归不行。不得不叹口气,把所有行李放到我们的包厢,然后回去开门睡觉。这一夜是怎么过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时代的皇宫所在地,是当时的首都了。对中国游客来说,这几乎是一座必到的城市,其中的冬宫、夏宫、彼得保罗要塞,以及那艘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都是中国人很熟悉的。

我们到达圣彼得堡,是周六的清晨,街道上的车辆和行人都很少,除了涅瓦大街(也就是圣彼得堡主要的商业街)。整个城市显得很安静,或则可以说是很安详。

与莫斯科相比,我对圣彼得堡感觉很好,这个城市很大气,也很整洁,处处透露出昔日皇室的威严。无论是皇宫(冬宫)、要塞,或是滴血大教堂、喀山大教堂,以及随处可见的彼得大帝的塑像,都给人一种庄严和肃然起敬的感觉。

同时,这里又是艺术家的天堂,那些可爱的街头艺术家,有着不凡的艺术功底。整个城市的气氛,与莫斯科完全不一样。

圣彼得堡紧靠波罗的海,涅瓦河以及各条小支流穿城而过,构成许多岛屿,众多的形态各异的桥梁,把城区连为一体,使城市显得很生动。被称为“北方威尼斯”,名至实归。

在圣彼得堡的第一天,我们主要是游玩夏宫。

9月底的圣彼得堡,秋意正浓,感觉有点凉意,但夏宫的上、下花园内,依然是绿草满地,鲜花盛开,各种颜色的花草,铺成严谨的几何图形,其中点缀着许多男女裸体雕塑和各种喷泉、喷柱和瀑布,显示了西方文化的对称之美。那大型音乐喷泉,每天按规定时间开放,场面十分壮观。棋盘山瀑布的最高的泉口,居然还饰有3条中国龙。

我知道,很多游客对圣彼得堡的夏宫是很赞美的,精美,奢华,大气,所有的赞美词都不过分,有关的文章也太多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夏宫坐落在芬兰湾的南岸,距离市区有二十多公里,最好能在那里安排一整天的时间,细细游玩,是很值得的。

在圣彼得堡,我们住在PARK INN酒店,这是靠近波罗的海的一个大酒店,很新,也很气派,酒店的房间和设施,比莫斯科的COSMOS HOTEL要明显好多了,很舒适。并且,房间内可以直接上网了(付费)。

第二天,则参观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和彼得要塞,晚上在冬宫边上的皇家小剧场观看芭蕾舞表演。

冬宫,就是著名的皇宫了,十分雄伟壮观,宫内装饰华丽,风格严谨统一,现在已改为国立了,其内收藏和展出的许多艺术珍品,在世界上是享誉盛名的。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四大博物馆之一,很值得细细观看。无奈我们时间太短,只能有选择地匆匆而过。据说如果走完所有展厅,有整整22公里长呢。

当天在冬宫博物馆剧场(俗称“皇家小剧场”)上演的,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不同剧团(包括国外来访的)、不同版本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我在国内看了已经不下十次了。但“天鹅湖”的老家是在俄罗斯,所以,能在俄罗斯看芭蕾舞剧“天鹅湖”,一直是我的一个期盼。虽然这次只是看圣彼得堡芭蕾舞团的演出,但也算是正宗的,总算圆梦了。票价150美元/张。

皇家小剧场与冬宫连成一体。整个剧场的装饰风格,与冬宫内完全一样,也是非常华丽,精美,大理石圆柱之间,有许多雕塑,典型的欧洲风格。

剧场不大,总共大概200来个座位吧,座位连在一起呈半圆形,没有扶手的,也没有位子编号,分六排,中间一条主通道。靠近乐池边上,还有二排座位,但那里可不是好位子,太吵了,并且,抬头看芭蕾舞表演,也太费劲。

舞台下方是一个小乐池,由于乐池实在太小,无法容纳一个交响乐团(本次演出,是由圣彼得堡交响乐团伴奏的)所需要的座位,因此,一部分乐手就不得不坐在第一排观众席的前面。

走进剧场,拾阶而上,有个很大的衣服寄存处,每位观众都先把外衣交给寄存处,室内很温暖的,不用担心受凉。在这里看表演,要求穿正装,虽然不是非要西服领带,但至少也应该是比较正规的服装。

由于座位没有编号的,因此,导游要求最好提前到场,以免找不到好位置。于是,我们甚至没有吃晚饭(利用中场休息时吃点心),提前了近一个小时进剧场,却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等候了。而且,没多久,所有座位都满了。观看演出的绝大多数是欧洲人,自费来看演出的中国人,可能就我们这几个了。

演出的美轮美奂就不多说了,总之,是一个美好的“芭蕾舞之夜”。

晚上十点半,演出结束。我们去中国餐厅宵夜,然后赶往火车站,坐夜车返回莫斯科,完成了非常难忘的“圣彼得堡之旅”。

如果有机会再去俄罗斯,我还会去圣彼得堡的。

短短的几天,虽然仅仅是很表面,很肤浅的,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俄罗斯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俄罗斯的经济,目前经受着很大的考验。

但俄罗斯人却是很骄傲的,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强的,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那双头鹰仍然在一头看东方,一头看西方。

不过,我们一起旅游的同伴们却一致认为:除了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军工产品和核武器)和矿产资源,俄罗斯目前几乎没有任何能与美国抗衡的资本。

当然,俄罗斯民族虽然经过太多的磨难,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谢尔盖耶夫镇的那位跳舞的俄罗斯大妈,就是一个明证。

这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题主采纳]不一定要穿西装、系领带。穿长裤+衬衫,或者长裤+POLO衫,长裤+夹克衫,等都是可以的。但是,穿沙滩裤、拖鞋之类等,是决不允许的。通常,在演出过程中是不允许拍照、摄像的。演出开始前、演出结束谢幕时可以拍照。

[题主采纳]不一定要穿西装、系领带。穿长裤+衬衫,或者长裤+POLO衫,长裤+夹克衫,等都是可以的。但是,穿沙滩裤、拖鞋之类等,是决不允许的。通常,在演出过程中是不允许拍照、摄像的。演出开始前、演出结束谢幕时可以拍照。 显示全部

[题主采纳]不一定要穿西装、系领带。穿长裤+衬衫,或者长裤+POLO衫,长裤+夹克衫,等都是可以的。但是,穿沙滩裤、拖鞋之类等,是决不允许的。通常,在演出过程中是不允许拍照、摄像的。演出开始前、演出结束谢幕时可以拍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斯科超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