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央行和财政互怼怼,股市怎么办

  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年做投资理财的朋友们,你们赚钱了吗?我想得到的答案绝大多数都是否定的。

  没错,当前正处于经济的阵痛期,上面的日子如履薄冰,你能过得好才怪呢!就在9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会议,开始研究做好下一步去杠杆,防风险的重点工作。

  金稳委再次发声!寓意几何?

  根据官方报道,此次会议主要提到六点,其中四点与宏观经济局势有关,那么它们释放了哪些定调信号?这会是A股见底的预兆吗?

  1、“...把握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充分考虑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做好预调微调,但也要把握好度。”

  排排君有话说:话中有话,2017年是去杠杆大年,此前紧缩的货币导致了太多问题,不少产品出现信用危机,而今年又遇到外部环境严峻,因此再实行紧缩的话是显失明智的选择。此次定调“做好预调微调”,也是为以后的大的黑天鹅事件留好货币政策回旋的余地。

  2、“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特别要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

  排排君有话说:自从央妈和财爸“互怼”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变得越来越微妙。央行放了水,财政“不开闸”也是白搭,到头来财政说没得到钱,央行说你不投钱,或者投错了地方,这对大家都不好。所以,未来两大政策的协调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继续有效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也要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保持股市、债市、汇市平稳健康发展。”

  排排君有话说:不用多说,依然是稳字当头。目前存量风险已经开始释放,所以其他的连带性风险必然不容忽视。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样。

  4、“务实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资本市场改革要持续推进,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排排君有话说:措辞中能看得出,监管层对于金融开放的意向非常强烈,就今年来看,资本市场方面,CDR、A股“入富”基本成型,剩下的就是沪伦通了,说明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金融领域方面,公募FOF和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私募设立“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这些都是国内金融市场的新玩意儿,虽然摸着石头过河,但开放终究是大趋势,受益的是投资者。

  退而求次还是主动出击

  大环境来讲,依然是债务问题。地方政府豪迈借钱已经不是一两天,目前地方政府的总负债已经超过了50万亿,而更多的则是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因此这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很重要,谁放了水?放了多少水?这些钱去了哪里?都要一一查清。

  楼市和消费方面,过去依靠居民部门的加杠杆,一二线房价站上了新台阶,三四线楼市实现了去库存,地方税收大增,还完成了棚改指标,形势一片大好。但任何好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居民部门高杠杆的背后是被压缩的消费。最新的8月CPI同比和环比均表现温和,但依然改变不了今年消费增速创下过去十几年最低水平的事实和潜在的通胀风险。星石投资则认为,整体来看8月通胀仍维持温和水平,此前市场担忧菜价、猪肉、房租三大因素推高今年通胀水平,引发“滞涨”,但目前来看年内通胀风险可控。

  在理财方面,股市的下行导致不少基金亏损,货基这时也来凑热闹,收益率接连下滑。以余额宝为例,截至10号,天弘余额宝的7日年化在3.14%上下,与年初的4%以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4月份以来,央行通过降准、扩大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方式,给市场释放了不少流动性。显然钱一多,利率就自然下滑。这也是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的主因。

  不过说千道万,最重要的还是市场的信心。市场的信心没了,再多的钱都无法挽救。退而求次还是主动出击?退而求次寻求保本,有通胀压力;主动出击又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投资者面对的市场不仅迷茫,而且棘手。

  大咖支招:应该逐渐变得贪婪

  重阳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陈心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发现更多很好的公司更加便宜了。所以说我们应该是说逐渐地变得贪婪。因为市场非理性的程度,可能会超出人们的预期,特别是从时间长度来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尽可能把握好节奏,比较有耐心,逐步地去加仓这些优质的股票。

  当前我们还是相对谨慎偏防守的配置态势,看好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医药,先进制造业,以及一些高股息率公司。

  聚沣资产副总经理刘虎益在接受私募排排网采访时表示,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报告来看,经济景气下行周期已经明确,公司业绩继续下滑的压力仍然较大,虽然宏观政策已经从主动去杆杠加强监管的紧缩政策转向稳杠杆稳经济的宽松型政策,但是一方面,经济景气下行有深刻的内生性原因和严峻的外部约束,另一方面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出于多重目标的需求也相互矛盾,作用有限,难以完全稳定当前的经济下滑趋势,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风险仍需释放。

  我们将继续保持低股票仓位,主要配置以高流动性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积极跟踪和研究重点板块公司基本面状况,耐心等待市场大的趋势性机会出现。

  睿璞资产在接受私募排排网采访时表示,我们最近变得相对乐观,是因为一线蓝筹因为业绩低于预期开始强烈的补跌,又出现用好价格买好公司的机会。我们知道一家企业的定价不取决于一个季度或者一个年度的盈利水平,而是取决于中长期稳定状态下盈利的折现,所以我们既不能用 2017 年的业绩高点来折现,也不能用当近期季报的低点来折现,需要评估一家公司均衡状态下的真实盈利。

  以上是我们自下而上选股看到的一些积极变化,结合宏观层面,外部争端依然存在扩大的不确定性,政府改革前景也不明朗,我们在仓位上较为保守,目前在五、六成,希望能利用市场的下跌,买到更多有更高安全边际的好公司。

  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则认为,中国依然具备全世界最完善的,无可替代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国经济的长期底子是好的。现在的问题,只是过去多年过激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经济格局僵化,政策选择困顿。盈利下滑最快的阶段还未到来,金融风险释放最激烈的阶段也未到来,估值水平和风险偏好还有一定下行空间。

  这段时间研究局局长徐忠发文质疑财政政策是不是没有真的积极,这一点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自从09年推出4万亿之后,财政政策方面大的政策确实不算太多,我们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汽车下乡、家电下乡进行补贴,这两年对进行补贴,然后就是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进行置换等。央行与财政部互相质疑,说明确实在财政和货币之间存在一些没有协调好的地方,也说明央行和财政部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多。

  今年央行的动作比较多,通过降准或者是发MLF来释放流动性,但是由于金融整体是去杠杆的,释放的流动性不足以对冲掉金融去杠杆带来的资金面的压力,所以今年整体的资金面还是偏紧的。我们从股市跌跌不休的走势也可以看出来,市场的重心不断下移,甚至跌破了3000点整数关口,资金面紧张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财政政策方面近年来的实施力度不够,这两年推出的减税降费的措施,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并不明显。这两年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也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这怎么解释降税减费之后财政收入反而在增长,税收增速也很高,怎么越减越多?这也是大家的一个困惑,但目前还没有官方的解释。

  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我国GDP一直保持中速的增长,在6.5%~6.9%之间,增速非常稳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过去三年主要的变化就是消费对于GDP的贡献占比大幅提升。

  今年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会逐步体现在出口贸易上,出口增速下半年有可能会出现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到GDP的增速。根据测算,如果按照现在的征税水平,下半年GDP有可能会稍微有所放缓,但是应该不至于降到6.5%,应该是在6.6%~6.7%左右。

  我认为现在应该启动内需,通过拉动内需来来替代一部分出口的减少,从而抵消掉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去年中国的消费市场达到5万亿,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市场,扩大内需可以说是现在迫在眉睫的一个任务,通过扩大内需、通过减税提高(行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是解决现在经济增速有一定下滑压力的最好办法。

  消费在过去两年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投资,达到了60%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依赖于重的增长,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现在逐步转向依靠消费的增长,包括的崛起,这些都增加了消费的贡献。当然从绝对增速来说并不高,还是10%以下的增长,这说明现在还有一些因素制约消费的增长,比如说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还在逐步的完善,比如说个人所得税较重等。这在今年也引起了重视,把个税的起征点从3500提高到5000,但是我认为降税力度是不够的,降税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从而增加有效需求。

  过去这些年,通过改革开放,中国GDP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实力也达到了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位的水平,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没有赶上GDP的增长。在今年出口受到限制,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通过真正的减税降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这样消费的贡献就会更大。

  过去两年国内的经济政策是以去杠杆为主,包括实体经济去杠杆、金融去杠杆。确实过去这些年,有些企业杠杆加得过多,导致负债率高,造成了很大的隐性风险。而金融领域方面有一些金融机构,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过多的加了杠杆。当然还包括过去几年火爆导致很多居民通过按揭贷款加杠杆。这两年金融去杠杆和实体经济去杠杆对于经济增速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现在又面对着外部的压力,国内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还是会继续去杠杆,这个方向并不会改变,但是我认为可能节奏上会有所放缓,减轻去杠杆对于市场的压力。毕竟在加杠杆的时候加了很多年,去杠杆一定要有一个缓冲期,如果去杠杆过快,或者是过度去杠杆,有可能造成新的技术风险。我们不能为了减少金融风险,而制造新的金融风险,我觉得这是在金融去杠杆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去杠杆的力度和程度都要适度一些,不能一蹴而就。

  金融界网站基金频道基金原创栏目稿件均为本站原创内容,享有受法律保护版权,未经本网允许,任何人不得转载或引作他用,由此造成的后果,金融界网站将保留依法追责的权利。

8月26日,2022冬奥滑雪赛场所在地崇礼,富龙假日度假酒店会议厅,一场从头吵到尾的特别对话,在2018崇礼(夏季)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燃爆全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李铁,与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在《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的主持下,展开了围绕“土地改革与房价”的激辩。

任志强认为,如果把政府持有城市公有土地和农村的通道打通,可能在短期之内房价就会掉,因为没有那么多土地出让金的暴利了,它会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富人像城里人转移财富一样,也会向郊区进行转移,向小城镇建设,向农村转移。同时,公共资源、医疗、教育也会随之转移到农村或者郊区。这样一个阶段过去了,才有可能让两地的房价相对平衡以后再往上升。如果土地政策不变,仍然是现有的情况,可能就会继续往上涨。但是永远这么涨,涨到什么时候算头?

李铁认为,因为我们土地所有制,仅仅用集体土地进入市场的话,就能大大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怎么样来缓解产业发展和降低房价问题呢?就是空间上,从城市中心区或者从中等城市向小城市甚至农村,来利用这块资源降低城市发展成本,降低房子成本。

住房也如此,中低收入人口住房,比如我想在北京解决两千万人的住房,首先得把土地出让金降下来,前提让集体土地进入市场,集体土地进入市场的话就不存在土地出让金问题了,开发商或者住房建造者如何和集体土地共享这块土地未来收益的时候,成本就会大 大降低。这个降低也不一定像任志强说的那样动什么所有制,但是要改变集体土地的出让制度,只要把权利交还给集体,降低成本、激发活力的事情是一样能做到的。这是在现有体制下不动干戈的去化解所谓房价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到农村去,如果买房子,一定要买房地产开发的房子,但他买了房子只有一个用途又大量闲置。为什么不能小块土地出让呢?允许集体土地的小块土地,一亩地、半亩地、几亩去出让的话,就不一定去盖住宅用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用地模式,可以使大量中小投资者通过购买小块土地来激活他创业的积极性。这个对未来的内需潜力、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不要张嘴就私有化,集体土地制度改革也有巨大的空间。我们还有制度利好。

王波明:现在进行下一轮对话,有请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先生和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任志强先生上台,大家先给点掌声。

关于房地产的情况,刚才听了崇礼书记讲的那几点,我觉得很有感触。作为我来讲,好像也一定程度变成崇礼人了。所以咱们是不是能够先就崇礼的发展问题讨论一下。而且我听王书记讲,任志强对崇礼这个地方还颇有一些微辞,我就先想请问任志强,你到底对崇礼有啥意见?

任志强:六年以前,李铁第一次让我来,迷路不说,走到半夜里。但是我这次来,崇礼发展很快。

中间还来过一次,我记不清哪年了,这次来应该是第三次了。来的时候李铁问我,你感觉有什么变化?我觉得完全是新的,变化非常大。特别是争取到奥运举办资格以后,发展速度就很快了。

现在有个问题,如果崇礼永远是靠外头给你送钱,你自身的生长能力在哪?我们没看到它有自身的生长能力,就只能说我得吸引别人到我这儿来玩,到我这儿吃,到我这儿喝,然后把钱给我送来。否则的话,还是没法生存下去。

王波明: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咱们就崇礼发展问题来探讨。这么一个地方,这么多的人口,就是一个小县城,你说它能有多大的人口。今天早上王书记在讨论崇礼要变成什么样的地方,因为这里头讲冬季都市圈,通过滑雪等等,我还不滑雪,我更多是想着滑雪季节以外,怎么让崇礼变成一个能够吸引人的地方。李铁,你是滑雪发烧友,对崇礼就有很多的感情色彩,你来讲讲崇礼的问题吧。

李铁:老任当时的感觉不好,是因为迷路心情不爽。现在的条件,和我们第一次论坛来比,有天壤之别。所以我澄清一下,是他心情不爽,造成了对崇礼的误判。

老任是什么都不玩,除了吃饭和饺子,下了班回家,也不喝酒,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更别说休闲度假运动体育了,所以他对崇礼没有感觉。

王波明:他对任何地方都没有感觉。

李铁:对,这是他老年人的特点。

任志强:我们是努力工作,结果你们一天到晚老想玩,为革命要做贡献,老想玩哪行啊。

李铁:老任兴趣爱好比较单一,所以对未来的消费升级他的理解不够,这是第一。

第二,刚才讲内部机制这事,就说明他比较懂房地产,但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这个事,他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有内部性问题,也有外部性问题,如果内部和外部不发生一种接触和变化,不可能发展。崇礼如果没有它先天的气候条件和森林景观以及山地条件,怎么谈崇礼可以滑雪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部机制。

但是如果它没有消费升级,没有中国的经济增长、收入增长,我们开始有了滑雪产业、有了运动休闲度假产业,怎么可能和外部结合。所以任何一条发展规律都有一个双重契合的问题。

所谓外部性就是都市圈,它背靠北京。其实长白山肯定比崇礼好,但是太远。明年崇礼通高铁,不到50分钟的路,带动大量的人口到这里寻找体育和休闲度假空间,这就是外部性。

第三,都市圈的变化,我们要分析一个地方,不仅要看这个地方,还要看外部都市圈的变化,现在逆城市化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了,住房消费向郊区化发展。北京现在90%多的住房在五环外,可能将来要到六环左右,甚至更远。我昨天去了怀来的原乡美利坚,房价已经五万了。所以消费的郊区化和住房的郊区化连在一起,七环之内仍然是北京,这和北京大都市圈的特点,大都市消费升级的特点有本质的关系。

另外,作为城市人,需要寻求自然空间,寻求新的消费乐趣。但是我们知道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个优势就是偶然性造成了滑雪在这里落户,这是由企业家决定的。第二个优势是它的夏季,夏季它比北京县城温度低16度,六环内没有这样的温度区,甚至到怀来那边也做不到。第三个优势,崇礼热还有一个因素,前几年北京雾霾。到崇礼避霾避暑冬季还能滑雪。中国去三亚,三亚也就是冬天可以去游泳,夏天根本没法去。云南是观光旅游,东北可以四季旅游,但是东北的滑雪运动和都市圈的范围发展显然还不行。

任志强:你别吹崇礼,我先说说你的问题。你一张口就是我们城里人如何如何。你当中小城镇中心的主任,我觉得你跟高培勇副院长有点类似,老是基于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去讨论我们的政策会怎么样,我觉得刘世锦副主任还好,提出土地如果不改革,没戏。你不改土地政策,中国下一步怎么能有发展?没发展。你们还基于现有政策。什么叫基于现有政策呢?应该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紧关城市大门,把老百姓都轰到农村去,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和国际上相比是严重严重的落后。这个发展阶段你得承认吧。

第二个发展阶段就是李铁搞的中小城镇建设,什么叫中小城市建设呢?就是城市大门不能打开,然后重新用农村土地去建设一个小城镇,结果这个小城镇一半是城市土地,一半是农村土地。然后进了小城镇的人是农民户口,自带干粮,然后接水接电是农村用水、农村用电,接不了城市。中小城市后来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城中村包围的小城镇,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灾难。这就是李铁先生在现有政策上搞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要把城市大门打开,还没有打开,所以一部分城市放了,一部分城市落后。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体会比较深,深什么呢?明朝北京市75万人,号称世界第一人口大城市,到了1951年的时候我们发现英国在一七几几年的这一段发展时间,城市化率就达到70%,1951年的时候中国城市化只有10%多一点。到1953年才13%点几,到了1978年才17%点几。这一段时间里中国是坚决不准城市化的。导致的结果是,世界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阶段,而中国由于土地制度问题和户籍制度问题导致中国城市化严重落后于世界欠发达地区,或者说低于不发达地区的水平。世界欠发达地区水平是什么呢?2000年达到了40%点几的城市化率,中国那时候还没有达到。中国就这么落后。

落后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到现在我们的城市化率只有40%几,还低于世界欠发达水平。名义上58%,是叫做常住人口58%,户籍人口是42%、43%。名义人口就是58%和40%几之差的中小城镇造成的非城市户籍的这些居住人员。农民工还是农民工,当了几十年农民工还是农民工。

王波明:时间不多,咱们控制时间。

任志强:我总得把要点说清楚。最后一个要点你们更感兴趣。

我翻了翻英国在17世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候出台的政策,和我们现在的政策差不多,就是说中国现在实行的房地产控制的政策基本上是英国17世纪时候的政策。当时英国有个定居政策,和我们现在的调控政策差不多。第一,你得居住多少年,纳多少税,然后你才能进城。农村给你盖房子,新农村建设,你别到城里来,限制人口移动。然后用学历,学历怎么来呢?当时叫做优秀官员、大律师等等给你做个推荐信,相当于你的学历,才能进城。这和中国现在政策几乎是一样的。因为英国有了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需求及私有产权保护和人权保护制度,最后就把这个定居政策给推翻了。

我翻完了就在想,为什么我们在城市化发展和英国当时的时间类似的阶段里头还在用当时英国的政策?200多年过去了,我们怎么也得学学人家先进经验吧?人家早就1795年就把这个政策推翻了,我们怎么拿到今天还在用,而且到处在用,越用越多。中国如果没有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你们认为能实现小康目标吗?你们认为能实现现代化吗?小康目标一个重要的标志,70%城市化率,你们能实现吗?如果中国为了调控房价而打断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国没有城市化发展了,怎么还能进步呢?

王波明:请李铁反驳一下他的观点。

李铁:这里是中国,有接近14亿人口,英国只有不到7000万人口。

任志强:1949年城镇化率只有10%多一点,到改革开放开始那一年也只有17%多一点多,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发展速度比17、18、19世纪发展的还慢?人家用了多少年完成城市化率,我们为什么光改革就40年,还没完成。

李铁:光看一个城市化率不够。

任志强:现在农村住宅占地是城市建成区的5倍,为什么要让农村的人用这么多宅基地,而不去建设城市?为什么我们的人均耕地比中国台湾、日本、韩国都多,但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却比他们少很多?

王波明:志强你是提出问题,先允许李铁把想法系统说一下。

李铁:英国才7000万人口。我们1978年城市化率17.9%,现在常住人口城市化率58.52%,42.35%是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是5亿人,不要光看多少数字,5亿人的城市化是全世界人口最大规模的,这5亿人口美国就受不了了。我们现在将近8亿人口是常住人口,为什么打贸易战?我们8亿人口进入了准城市化过程,美国已经无法承受了。我们是要和国际发生贸易关系的,所以你以为城市化很容易?不是一个数字,有人口规模在这儿放着。我们40年这么快的工业化进程,这么快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让世界承受不了了。

我们要知道都市圈和逆城市化过程,和大城市的消费向象周边扩散,会带来一个地方的发展外部性,外部性接近同城化现象,会导致这儿地产会升值,而且奥运最大的一个特点,和G20、APEC,包括世博会和2008年奥运会,北京房价上涨和2008年奥运会有直接关系,杭州房价上涨和召开G20会议大量基础设施投入有关系,崇礼房价上涨和奥运会投入也有直接关系,原因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包括和北京的交通,高铁47分钟到,新修一个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到,还有整个崇礼基础设施发生变化,再加上其自身条件。

任志强:英国人均密度是大于中国还是低于中国?别管中国有多少城市人口,人均占地密度比人家低,说明人家城市化率比你高。城市户籍人口5亿人,为什么那3亿人口不能变成城市人。8亿城市人口,为什么3亿是农民户口,这就是政策的错误。

李铁:我们是讲调整了城市化政策以后,至少我们已经有5亿人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其中有2.8亿农民进入准城市化进程。

任志强:社保、医疗、上学不能在城市,所有待遇不能进城市,连坐公共汽车享受的待遇也不能进城市。

李铁:所有文件里,包括十九大,都提出了加快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进程。任志强想说房子问题,拿城市化说事。

任志强:因为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就是基本建设和房地产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在那个城市化的时间是土地私有,很多基础设施是私人投入,就没有今天的这个矛盾。因为土地公有,政府想从土地上拿更多的钱,于是只能政府去投入基础设施,导致政府有大量的债务。在香港都可以看到写着私家路,因为土地私有,必须得修,而且私家路还得公用,维修还得你自己掏钱。这是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产生的差别,导致刘主任刚才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之间脱离的一种概念。

李铁:我就回答你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现在经济学界反复讨论的两种观点:第一,关于土地问题,提出是否可以完全按照西方制度来私有化,认为西方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是获得成功的,这是成功的经验。第二,在现有利益结构下和制度条件下如何进行改革。这是两个问题。

这个事情再延伸,全世界土地公有国家没有几个,中国、北朝鲜。两种公有制:国有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印度私有化一直没变过,印度为什么没有中国发展的快?如果按你讲的,印度、东亚国家、东南亚国家,所有的国家都应该跟中国一样快。

任志强:不对,人家有人家的宗教,人家有人家的主观自愿。

李铁:南美土地也是私有化,为什么也没有中国这么快的发展进程呢?南美城市化率70%-80%,南美为什么没有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呢?如果按你的道理来讲,中国这40年的进步是因为土地私有化还是因为我们现有的国情和制度造成了有这个成果,美国怎么把我们当成最大敌人了?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任志强:你说的不对,中国在前三部到四部宪法时,城市土地是私有的,这不是中国吗?不是毛泽东领导的吗?不是社会主义吗?八二宪法初稿时,城市土地也是私有的,是中间修改以后变成公有的。

李铁:现在中国发展最快的阶段是八二宪法以后,城市土地没有私有化,但是中国成了美国经济上的竞争对手。

任志强:导致在计划经济被打破以后的高速发展过程。

王波明:我作为主持人,我得重新把这个问题拉回来。

任志强:最大的错误就是从财经数据上看,他犯了错误,他以为中国厉害了,已经是厉害得不得了。

王波明:咱们今天不讨论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咱们还是讨论一下会发生什么事情,还是讨论一下房地产市场,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它的价格走势,咱们还是回归这个题目。

任志强:这能说吗?这可不能随便说。

王波明:别讨论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了。

李铁:房地产的问题,我跟世锦主任聊了聊,我们对房地产很多政策评估是抱有不同的看法,第一中国的城镇化还没有完成。日本发生房地产泡沫和美国发生房地产泡沫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城镇化,是80%以上,我们户籍人口是42.35%。这些年房地产的受益者有农民,更多的是城市居民,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形成的增值收益,包括拆迁收益等等,购买住房的人群以城市居民为主。

然后,地产和金融有关系,购买住房不是简单的居住问题,而是有投资问题。我给你三个选择,你把钱放在银行里还是放在股市里,还是放在房子里?大家都觉得房子安全。当然这和整个公共资源服务的水平有关和发展有关。

但是现在提出房地产的问题,这个房地产到底到头没有?两亿八存量农民工和7300万的流动人口,还有任志强强调的要进城的人口,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他要把长期的居住转到城市,一定会带来住房的巨大需求。我们现在提出住房问题还没有发生空间挪移,实际上空间要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落后地区到人口流入地区。这是我们政策的制定者或者一些人没有看到的。

第二个,关于房地产问题,中国发展是不均衡的。人口流入地区房价上涨,人口流出地区卖不出房子,这和土地财政有直接关系。但是是不是通过房地产税的事?我觉得可以商量。大家知道2005年我们实现了农村全部免税,免农业税,现在再想收已经来不及了。房地产税已经进入利益人腰包的时候,你要往出拿有一定困难,而且涉及绝大部分中产阶级收入以上人口。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别关键的时期,要不要动这块?第三,这是我们先解决支出问题,政府支出的口子管住。政府支出口子没管住,你再在这边收钱恐怕是大问题。本来有土地出让金了,想获得更多的收益进行政绩工程和政府工程,大家肯定有大量的资源投入,从支出这块没堵住,那块又要征收,可能造成更多的投入,这是政策上要考虑的。这个时期收不收房地产税,恐怕应该认真的研究一下。

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房价高肯定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我和任志强没有意见,但是是不是要打压房价和行政调控房价,这是需要考虑的。我们不是解决房价高的问题,是解决通过什么方式增加中低收入人口住房供给问题,中低收入人口住房供给你不能在房价很高的地方削平地租,通过福利性的方式把房子给他们,不可能的。你只能在空间上做文章,全世界都是这个规律,离城市中心区越远房价越低,你把轨道交通修好就是了,日本也是,韩国也是。反而我们没有,所以导致了房价升高和中低收入人口住房供给的短缺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房价上涨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些地区房子的供给都出现了问题,特别注意都是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很多人不愿意盖房,因为价格低,房子供给出现的问题,导致房价上涨,是供给侧出了毛病,所以再靠传统的打电话要求你不能涨价的方式,这是一种错误的政策。要求降低房价,特别是降低所谓房价升高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这是对的。但是这不是通过行政压房价,而是解决住房供给增加中低收入人口住房,这是正确的决策,但一直没有采取。所以探讨房地产发展问题,我有两个总结观点。

第一,房地产发展没有到头,未来还有极大利好,刘世锦也讲了,有巨大潜力空间,可以通过土地改革降低成本。第二,房价问题不能以现有的行政手段解决,说完了。

王波明:我听了你这些观点,我看志强比较安静一点,因为跟他说法出入不太大。志强,你觉得他的说法有问题没有?

任志强:我记得刘主任第一次跟我讨论房地产,大概是02年,我说只要土地公有了,房价就得往上涨,当时还有袁钢明,还有谁。但是刘主任这次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打破现有土地政策,房价是不是应该降一降?因为土地出让金不能这么收了,是不是可以向城市边缘转移了?转移的地价会不会导致房价跌一部分?我个人觉得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有这种可能性。国际上为什么不这样?因为它一直是私有的,没有这个过程。但是中国如果一旦把土地制度,现有的政府持有城市公有土地和农村的通道打通了,可能在短期之内房价就会掉,因为没有那么多土地出让金的暴利了,会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富人像城里人转移财富一样,也会向郊区进行转移,向小城镇建设,向农村转移。这个时候可能把公共资源、医疗、教育都转移到农村或者郊区。这样一个阶段过去了,才有可能让两地的房价相对平衡以后再往上升。如果土地制度不变,仍然是现有的情况,可能就是李主任说的,继续往上涨。但是永远这么涨,涨到什么时候算头?

王波明:农村土地跟城市土地政策基本上拉平,这样的话有可能宅基地等等把它市场化允许流通,这样的话农村的土地可能就引导着城市资金往这块吸过来。

任志强:否则的话崇礼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房价呢,不就是因为把城市的一部分转移到这里来了,如果不转移的话,按道理说七环和北京六环的房价怎么能一样呢?

任志强:所以刘主任说这个问题和高院长说这个问题就是两个事,一个是高院长坚持在现有政策情况下做局部调整,就是供给侧为优先,还是哪个当老大哪个当老二。但是刘主任说,就是得把这个政策打破,土地政策调整。如果按照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还会接着涨。如果现有政策情况发生变化或者市场有调整的话,那么得重新研究研究和考虑考虑了。

李铁:我说几句。因为我们土地所有制,仅仅用集体土地进入市场的话,就能大 大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这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城市发展,所有产业园区都通过房地产开发来弥补这块成本,土地成本一旦大幅度增加的话,产业园区的发展就受到了限制,所以导致产业外溢,产业向郊区和远郊区外溢,任何一种形式的土地都会成本增加、土地价值增高,这不是公有制的问题。

那么怎么样来缓解产业发展和降低房价问题呢?就是空间上,其实跟你这个没什么太大矛盾。就是从城市中心区或者从中等城市向小城市甚至农村,来利用这块资源降低城市发展成本,降低房子成本。比如说美国所有大企业不在城里,都在郊区,找一个小镇,一落户,就慢慢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企业发展空间。

住房也如此,中低收入人口住房,比如我想在北京解决两千万人的住房,首先得把土地出让金降下来,土地出让金降了不是没有可能。我和刘世锦主任想法一样,前提让集体土地进入市场,集体土地进入市场的话就不存在土地出让金问题了,开发商或者住房建造者如何和集体土地共享这块土地未来收益的时候,成本就会大 大降低。这个降低也不一定像你说的那样动什么所有制,但是动集体土地的出让制度改革,只要把权利交还给集体,这个降低成本、激发活力的事情是一样能做到的。这是在现有体制下不动干戈的去化解所谓房价的问题。

从另一方面,这是刘世锦主任没有讲的,我已经在报告中提出来的,就是我们还看到激发活力。我们现在让人们到农村去,是要买房子,一定要买房地产开发的房子,但他买了房子只有一个用途,要么是投资,要么是储蓄,另一种类型的储蓄,再就是居住,但是大量闲置。为什么不能小块土地出让呢?允许集体土地的小块土地,一亩地、半亩地、几亩去出让的话,就不一定去盖住宅用地,可以盖多种形式的用地模式,可以使大量中小投资者通过购买小块土地来激活他创业的积极性。这个对未来的发展潜力、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所以城市化现在很多人不敢提,但是实际上现在在中美贸易最关键的时期,怎么来刺激内需,要进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民工的问题,把农村的土地问题解决了,根就断了。土地不能出让,他还是走不了。允许小块土地出让,激发中小投资者到农村投资的积极性,通过这块土地来进行投资经营,不是仅仅构建住房,也会激发内需。所以有多种选择。

我跟你没什么意见,不要张嘴就私有化,集体土地制度改革也有巨大的空间。我们还有制度利好。谢谢。

王波明:行,志强,咱们的讨论也接近尾声了,我觉得其他的事咱们也不扯了。我觉得最后给你们两位嘉宾留两分钟时间,你们对崇礼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

任志强:我先说说李铁跟很多国家比较,说中国多伟大。我觉得最主要的比较应该是跟日本比较,1949年中国GDP是日本GDP的2.5倍,人均是1:4,四个中国人的GDP才顶得上一个日本人的GDP。李铁说刚才我们40年的高速发展,发展结果是什么呢?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回到了1949年GDP是日本GDP的2.5倍,人均GDP是1:4。但是最差的时候是多少呢?最差的时候是1:40。就是40个中国人干一个日本人的GDP。那你怎么不说我们怎么掉下去的,最后回来以后,奋斗了60年还和日本一样。你光跟那些落后国家比。姚明不能老跟矮子去比,得跟更高的去比。所以中国之所以不行就在这儿。

最主要要说崇礼的事,我觉得崇礼也是同样的问题,崇礼千万不能跟自己贫困县时候的基础和水平去比,崇礼未来的发展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目标上,跟能纳入到世界竞争环境中的城市的情况去比。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比较的过程,老用李铁说的,你跟南非去比,你跟非洲去比,你跟落后国家去比的话,崇礼就没什么发展的潜力了。

所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和榜样,对崇礼来说千万不能只看到今年、去年、前年这几年取得的成绩,而要看在进入国际竞赛的大环境中的水平。否则你的房子、你的基础设施、你的其他条件可能都不能满足这样的情况。只是说我比我的现状改善了很多,我已经很伟大了。但是如果放在那个水平去讨论问题的时候,可能才有更大的推动力,让你自己再上一个台阶。谢谢。

王波明:我刚才听书记讲话,他已经有这种目标,要把崇礼的冬季运动得往世界去比。

任志强:光冬季运动不行,光有凉的不行,还得有热的,才得行。

王波明:我根本不滑雪,所以冬季这事和我没关系,我也是关心避暑的问题,我得关心秋季问题,我得关心春季问题,希望不光光是解决冬季问题,要把四季都搞上来。

李铁:他说向高处比,我觉得没错。但是我也没非要说中国多伟大,但是40年的进步我们看得见,崇礼都发生变化了,别说国家了。不能睁眼说看不见,但是也不能说伟大。这个还是要认识到区别。要认识到我们现在要过的是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坎,怎么来解决问题,我们不是看不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债务问题、金融问题、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等等,要清醒地看待这些问题,但是正视我们过去走过的40年,也有自己的经验可追寻,这是我跟任志强先生特别提出的。不要老看着欧洲制度,欧洲制度走到今天也走到尽头了,你没学过历史,还得补课。

第二,崇礼。刚才区委书记讲得很好了,对崇礼的发展也非常明晰。但是我认为崇礼发展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根据所有旅游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我们要增加流量,增加旅游的流量,而减少资源的供给。什么叫减少资源供给呢?中国旅游城市发展有个误区,就是大家愿意在这买个房,有一个很好的风景区,盖了别墅,但是这个别墅他要不来,这个地儿的资源永远就被闲置了,而且被这个人所占有,是不公平的。全世界的旅游资源,比如达沃斯,每年冬季旅游人数200多万,夏季旅游人数二三百万,他们这些人住旅店,在这里消费,把钱扔这儿就走了。就是增加流量,减少资源的供给,就是减少无限制的供给,恐怕是崇礼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房地产肯定是要的,但是这种地产模式会发生变化,比如酒店式的等等,不同类型的供给。

第二,对崇礼发展要限制过度竞争,为什么叫限制过度竞争呢?因为我们来崇礼的时候,塞北到万龙到云顶,现在七八个雪场都进来了,这种过度竞争是我们所有地区发展最大的劣势。

我经常讲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以色列人常讲的。如果中国人到一个地方投资,这个人盖个饭馆,那个人盖个饭馆,第三个人还盖饭馆,最后大家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而犹太人去竞争的话,第一个犹太人在这儿干个饭馆,第二个修了一个加油站,第三个干汽车修理铺,是形成互补经济。崇礼我们大家都在修雪场的时候,为雪场进行服务的、为城市进行的各种配套互补的东西靠谁来呢?要靠政府的政策。

第一,这个政策要严格限制过度的同行业竞争。不能再搞雪场了,再搞雪场,原来进的这些雪场都活不下去了,没人再来了,就会导致一大批资源衰败。

第二,互补性行业的消费市场,市场会自动进入来弥补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的不足。

第三,崇礼空间的发展是多点状的,滑雪小镇为辅的,以县城为主的发展模式,不要搞太大的高大上的,大高楼、大广场。当年做这个规划的时候,我领着书记在北京什刹海逛了好几天,让他看不要建高楼,让别人感觉到崇礼有它的特色和繁荣。我们不能想象着请一帮国际大师,你到达沃斯去看,哪有什么国际大师的规划,达沃斯的会议中心跟中国比简直九牛一毛,为什么那么多国家政要、国际精英优秀的人到这儿来开会呢?他们不是奔着这个来的,道路都没有我们这样的高速公路。但是它有特点,每个房子都有它的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去走走,去看看。这点我同意任志强的,学习学习国际的先进经验,怎么样在减少最大投入的基础上,让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

我们也希望崇礼发展会议经济,当然也希望继续支持这个会议,这是我的一种希望,就是把它的四季旅游更广、更平衡的开展起来。我觉得尊重市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这是崇礼必须要走的路。谢谢。

王波明:讨论很激烈,也很有成效,谢谢二位嘉宾。

本小组由土地研究爱好者自发组织

发布小组研究成果以及海内外动态

以求与更多同好者和专业人士分享、探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和财政互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