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塔在什么地方

巴别塔的具体位置,学术界还有争议,没有定论。

巴比塔是《圣经》故事中提到的一座通天塔,他由挪亚的后代所建。《旧约·创世纪》第11章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人们在向东迁移的进修,走到一个叫示拿的地方,发现一片平原,就住下来。他们计划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塔很快就建起来了。这惊动了天庭的耶和华。他见到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他暗自思忖,现在天下的人们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种语言,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去统治人类?于是耶和华便施魔法,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下去,最终没有建成。这就是关于“通天塔”的传说。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中也记载了这么一座巴比塔。他在公元前460年游览巴比伦城时,曾见到了已经荒弃的巴比通天塔。按他的描述,巴比塔有一座实心的主塔,高约201米,共有8层。外面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并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希罗多德记下的塔基每边约90余米,高度也约90米。他还记叙巴比通天塔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有一张金桌子。”希罗多德的记载,大致把巴比通天塔的巍峨雄伟描绘出来了。

1899年,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韦在巴比伦遗址进行挖掘时,当真挖掘到了一座塔的巨大塔基。塔建造在一个名叫“萨亨”或“盘子”的凹地里。据科尔德韦测量,塔基每边长87.78米,塔与神庙总的高度也是87.78米。共7层,第一层高 32.19米,第二层高17.56米,第三、四、五、六各层均高5.85米。据测算,神庙约高14.63米。墙壁包有金箔,饰以淡蓝色的上釉砖。该塔建造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这个庞然大物俯视着附近整个地区。科尔德韦认为,这座塔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

不过,巴比塔的原型究竟在哪儿,人们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通天塔,就是新巴比伦王朝时代巴比伦城内的马尔都克神庙大寺塔。马尔都克大寺塔高295英尺,相当于今天一座二十多层的摩天大楼的高度。这在当时人们眼里确实有高耸入云的通天之感。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在巴比伦城内有两座著名的神庙。一是马尔都克大寺塔,人称“地庙”;还有一座叫巴比伦塔,人称“天庙”。他们认为“天庙”才是传说中的“通天塔”。但由于历史久远,巴比伦塔几经洗劫,能够留下的记载是凤毛麟角。比较有价值的是在马尔都克大寺塔里发现的一块石碑,上面镌刻有“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460年游历巴比伦城时,对当时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塔的描述。因此,一般认为,马尔都克神庙大寺塔就是巴比塔。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还据此描述,描绘出他们想象中的通天塔。

希罗多德笔下的通天塔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建。据史载,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征服巴比伦时,第一次饶过了巴比塔,他为这座雄伟的建筑所倾倒,不仅禁止部下毁塔,而且还下令在自己的陵墓上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建筑,只是稍小一点。但这座塔最终未能幸存,它被波斯王薜西斯捣毁,成为一堆瓦砾。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时,曾凭吊过这一遗址,他与居鲁士一样,为这宏伟的废墟所倾倒。他让一万名部下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清理现场,但可惜已无法恢复原貌。随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失落与湮没,巴比塔再也未能恢复往日的雄伟与壮观。人们只能根据史家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将巴比塔的概貌大致呈现给后世的人们。

不论通天塔是马尔都克大寺塔还是巴比伦塔,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巴比伦的统治者为何要修建通天塔?

有人认为这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宣扬其文治武功,借修建通天高塔,来彰显其荣耀和威严。考古学家在巴比伦城遗址中发现的许多砖片上都刻有“尼布甲尼撒,巴比伦的国王,众神的护卫者,那波帕拉沙尔的儿子,巴比伦之君。”可见尼布甲尼撒二世是想借通天塔使其万古流芳,永远被人们景仰。

也有人认为,尼布甲尼撒二世修通天塔是为了讨好巴比伦的祭司集团,以获取他们的支持。

还有人认为,巴比伦塔之所以修得这么高是想把它作为观察天象、思索宇宙奥秘的场所。远古的苏美尔人认为神会从天上利用星的飞行降到寺塔里,并和敬神的人会晤。巴比伦时代的人们也相信马尔都克神会常到寺塔里过夜。因此人们在寺塔顶为他准备好了金榻、金圈椅和金桌,甚至还从全体妇女中挑出最虔诚的信徒住在庙中,时刻准备伺候飞来的巴尔都克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两河流域的原始宗教对神的看法,人们并不认为神是高不可攀的。

到目前为止,这三种说法都缺乏充分的实物证据。传说中的通天塔到底在哪里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上面写的什么字啊,叫什么塔啊
    采纳数:0 获赞数:9 LV1

    按旧时运笔,是从右至左读:楚天极目。意思在这里可以尽览楚地风光。

传说观世音在天上由苏州背铁塔去

妖,路过玉泉寺时,玉泉寺的土地菩萨想留那个塔在

,就学鸡叫,观世音听到鸡叫以为天亮了,怕人看见她,连忙放下塔,慌里慌张把塔放歪了。后一看见玉泉寺的土地,知道是土地骗了她,她生气打了土地一巴掌,把那个土地老爷的嘴打歪了。土地老爷在观世音走后,又把那托铁塔的八个力士的手膀用拐杖都打断了。现在去看那铁塔是歪的,力士的手膀是断的,玉泉寺的土地菩萨是全国唯一的歪嘴土地爷。宜昌市小溪塔只有小溪塔空名而没有塔。

相传在清末民初之时,在宜昌

县(现晓溪塔路段),有座孤塔(也不知是什么年代建成的),因小溪的波纹可以通过清晨的阳光反射到塔尖上,故当地人称其为“小溪塔”,该塔直到20--30年代,仍有部分残墟存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风化了。

  当地人为纪念该塔,把当地称为“晓溪塔”

支的新坪河谷,河东为大

,河西为小棺木岩,大棺木岩即指在离地一百多米高的半岩上,露天搁置着一具

,棺盖已被掀开,斜陈棺面,小棺木岩即指一百多米

高的半崖上有两个古棺洞,上面一个洞口露出五具棺木头,码如“A”形;下面洞口可见横一直二共三口古棺,洞外横陈另一木棺,据湖北省博物馆考证,这是两千多年前僰人和巴人的岩葬遗址。

以东21公里处,系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从

“山势嵯峨”的天柱山半腰拾级而上,不数十步便可登上仙人桥。从桥上走过去,再上数十步石阶,则到了江中孤山之顶——升天台,传说有一樵哥为仙女所爱,仙女抛下裙带化为仙女桥,引渡樵哥登升天台而去。两人互结连理,情深意长。现有关部门在这里重塑了仙女玉影,游客在此流连忘返。

黄陵庙建于东汉末年,位于三峡坝区长江

南岸黄牛岩山麓下,又名黄牛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大禹治水古建筑群。现存古建筑有山门、禹王殿、武侯祠、清代古民居等,黄陵庙古建筑群后200米范围内有放生池、黄牛泉井、白骨塔等附属文物,还有一棵千年

黄陵庙是人们为纪念神牛助大禹治水而兴建,三国时,诸葛亮率师入蜀路过,见古庙破败,遂亲自主持重修。后毁。唐大中元年(847年)复建,名黄牛祠。欧阳修改其名为黄陵庙,现存山门和武侯祠。庙内主体建筑禹王殿,系明万历46年(1618年)所建,立柱36根,巍峨气派,正中系木质禹王坐姿雕像,高约4米,两旁立盘龙大柱,雄奇肃穆。

该公园位于长江支流黄柏河畔的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段岸边,于2010年12月31日建成向市民免费开放,是在闲置的三峡集锦风景区原址建设的一个开放式滨水景观公园,由夷陵区政府投资30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由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蓝岛渔村、市民休闲区四部分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塔门票预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