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财政和央行争议会有什么影响

最近,央行研究局的徐z像一门大炮,炮口对准了财政部。

这本来也没什么奇怪,他就是这风格。而且,上个月底他在一个公开论坛的演讲,也已经开始把火烧到了财政部。当时市场的关注度不高,我的公号专门作了分析(见本公号《去杠杆争论第二波:球,踢给了财爷!》)。

但我没想到的是,才隔了十来天,他的火力更猛了,央行和财政的混战明显升级。

半个月前,他的主要出发点其实等于是为央行挡子弹,也就是去杠杆给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呼吁央行货币放松,但是他把火烧到了财政部。

现在,他的最新的文章,显然不仅仅是“烧”到财政部,而几乎是对财政全面开战,对财政政策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包括减税、预算管理等等。

那么,这半个月里发生了什么?为何混战升级?这一轮央行和财政部的混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本文试图逐一解读。

要理解这轮的央行和财政部之争的纷争,必须要回到去年底。

去年底,在财新的年会上,已经到全国政协的前著名市长黄其帆突然开炮,炮火对准了央行。

他讲的是一个老问题,也就是外汇储备管理的问题。前些年,因为顺差扩大、人民币升值,热钱也不断流入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多,简直可以说是多得不得了。

因为当时还是要求强制结汇,企业的外储都是央行一家买,央行则通过吸收外汇储备,释放基础货币。这种被动的释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导致国内货币政策受到干扰,于是小川发明了个“池子论”,也就是用央票,把这些多发的货币存起来,不让其流到市场。

其实这几乎可以说是“上一个时代”的事了,因为外汇占款飙升的年代早已结束,连小川的池子工具“央票”也基本没有使用。相反,因为外汇占款带来的被动释放基础货币的数量不足,所以央行才创设了一系列的SLO\MLF\PSL等工具。

黄其帆说得有道理,也就是说,外储的管理不当,严重干扰了中国的基础货币的释放,严重干扰了中国的货币政策的运行。太多,或太少都带来了干扰。

这个问题讨论多年,并不新鲜。但是黄提升了它的高度——金融改革,“不仅是金融监管体制要改革,而且外汇储备体制也要改革,如果不改革的话,会造成中国通货膨胀、金融乱象、脱实就虚源头的源头的源头。”

也就是说,他认为这是各种乱象的源头,上纲上线了。黄给的药方就是把外储归到财政部去管——美国也是这样。他讲了四点好处,当然包括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干扰。

所以,这次徐忠的文章在第一小节就开宗明义说了一句话,“思考财政问题,一定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而不能是部门的立场。中国的财政部喜欢与美国财政部对比,强调自己的权利太小。”这句话显然是有所指的,指的是财政部学美国想扩权。黄对外储管理权的开炮,其实是财政部扩权的一个信号,放出来试试市场的反应。

但这是动央行根基的大事。要知道,上一轮银行改革,财政部是拿不出钱的,所以央行组建了“汇金”公司,来对银行进行大改组。为什么叫“汇金”,汇就是外汇的意思。

成立汇金公司,持有国有银行的股份,这是央行的设想,也是央行的操作。可是到了2007年,财政部发一笔特别国债,就把央行这单子给抢了过去。从此汇金归了财政,央行被砍了一只手臂。

现在纷争再起,黄其帆要动的根基不仅仅是汇金,而是直接把所有的外储都要纳入到财政部来管理,这还得了!

所以,黄的言论一出,当时在现场的徐zhong就马上进行了回击,说黄市长的言论,看起来逻辑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此后,外管局陆磊的发言也对黄的观点进行了反驳,社科院老余也参与了这场混战的讨论。

如果说这轮混战是徐zhong首先开的炮,这显然是不对的。这一轮的纷争,首先开炮的是财政而非央行,只不过徐的发言现在传播得广,被注意到了,所以外界以为央行要干涉财政的事。

徐zhong时隔半个月,先后对财政发言,这期间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也就是金融国资统一管理的文件在上周发了。

针对这个文件,当天晚上本公号也进行了解读。这个文件的动作非常大,其目标其实并不是针对央行,而是针对其他的系统,比如国资系统、发改系统,包括地方政府等等,因为这些部门都直接掌控了大量的金融资产,今后全部都要划到财政口了。(见本公号文章《深夜重磅:金融改革背后开刀财政部统领调整布局》)

徐zhong在最新的文章里也多次提到了这个文件,称“写得非常好,关键在落实”。但是,他的本意显然并非去赞颂这个给财政部大扩权的文件,而是将财政部一军。

徐说履行出资人职能,一是要充实资本金。二是提高金融机构治理水平。然后,徐还不忘反讽地说,“如果光是派人、给国有金融机构当‘婆婆’,不能改善公司治理,我估计将来中央可能需要出另一个文件,授权人民银行或其他部门来履行出资人职责。”

按道理,中央汇金归到财政部都已经十多年了,可是为什么徐又跳出来说事呢?并且直接提到央行呢?

这涉及到早年的恩怨,也涉及到当前银行业要面对的问题。早年的恩怨指上一轮对银行业的重组改制,将濒临破产边缘的银行救回来,财政可是一毛不拔啊。

当时,财政发了特别国债,可是这个特别国债银行买,然后财政再把这笔钱注入银行资本金。这纯粹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行为,财政没有拿一分真金白银。到现在,这个钱部分还挂着账,因为最后还是靠银行来自己来吸收。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银行业面临类似的问题,虽然资产质量比那时好很多,也没有那么高的坏账率,但是因为非标回表等原因,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估算,至少需要5000亿资本补充,有的估算甚至更高,未来数年可能要八九千亿。不同的银行面临的具体压力各不相同,但整体来看,这是银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既然有这么大规模的资本缺口,那么怎么办?央行可是在积极行动,今年3月份,央行联合三会和外管局专门发了一个文《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里面没有财政部。

现在,你财政竟然厉害,你履行出资人职责,这时候该你发挥作用了,你是不是该拿出真金白银来注资?徐zhong当然知道,这谈何容易,上次银行业那么危险的时候都一毛不拔,现在怎么可能呢?所以徐提前打预防针,不要搞得最后财政自己一毛不拔,然后还是金融系统自己消化,当然这种消化没有央行的帮助是不可能的。

虽然表面上看,徐提醒的是在补充资本这个环节。但是可能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财政部在金融系统的强势扩权明显。从23号文就可以看出这样的端倪,现在这个预防针,不仅仅是针对补充资本的问题。

后面存在争议点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财政部统管,未来是不是人事任命的权力也要管起来?还比如,对金融基础设施类机构,要保持绝对的控制力,那么财政部在这类机构中有什么权力?这可能是正在博弈的焦点。

这背后需要关注一个重要人物,也就是去年到任的财政部掌管金融事务的大将王yi,出身央行副司长,到温州挂职,然后到guo办巡视员,然后再到金融司担任司长。财政系统人员的专业性导致封闭性比较强,这位出身央行,按道理说财政系统的外来户。但他是一员猛将。

在上述财政统管金融国资的文件出台之后,他发表了一篇解读文章《国有金融资本的基石——<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的历史性意义》。

财政系统来了一个强人,这个强人出身央行。央行和财政的混战才刚刚开始。

徐的文章指出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地方债务整顿中,财政系统在甩包袱,将财政问题推给了金融系统,这个矛盾正越来越激烈。

这涉及比较复杂的三个方面:

第一,徐zhong延续了小川之前在美国演讲的观点,即中国的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问题,表面上是企业的问题,但实质上相当多的部分是地方平台的问题,只不过是统计上表现为企业负债。

那么,既然是地方平台的问题,就是财政部应该负起责任的问题,而不能只算自己的账,然后说,“政府杠杆率不高”。徐说,原因很清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背后往往隐含着政府信用担保和兜底预期”,实质上属于准政府债务。”

他认为,财政现在的做法就是将隐性债务划出去——“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一推了之,这对化解风险本身没有帮助。这种做法可能引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偿债意愿降低,将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说到底这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徐代表金融系统说了句公道话。

这样的案例已经有了。前些天,湖nan常d的那个会议发言瞬间传遍金融业,然后当地马上出了声明,说是会按规矩来,但据说会还是开了。那个传言很野蛮,如果地方都那么做,那么金融机构没法活了。

确实,现在财政系统对于地方平台的问题,就是一句“切割”了事。这样做会带来很大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平台根本不可能切割,没有地方的支持,平台就是空壳。财税体制不作深层次的改革, 地方平台这个脓包还会始终存在,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第二涉及到23号文,在之前那篇公号文章也分析过,财政部出的问题,板子打到了人家家里的孩子身上。本来是管地方乱融资的,结果你让借钱的债主不要乱借钱了。

徐说,“由于财税改革落实不到位,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管不住地方政府的违规融资行为。”

这等于是财政系统在推卸责任,自己的孩子管不住,却来给金融系统打板子。接着,他指出了地方财政的一连串问题,比如预算透明度、地方po产、预算软约束对利率不敏感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靠金融系统背去杠杆的责任,金融肯定背不动。

另外就更复杂,因为地方债很多并非财政系统惹的祸,更多地方平台直接归一级政府或者国资,财政根本插不上手。现在统统要财政来背锅,确实也挺冤。(见本公号《深夜重磅:金融改革背后开刀财政部统领调整布局》)这就扯远了,战火也许还会继续往下烧,责任总会越辩越明白。

最近财政部和央行的争论成了宏观的热点。各说各有理,央行说我又当爹又当妈不容易(汇率、利率、金融稳定、经济增长、乃至就业、改革),紧缩周期我该做的都做了,实体不振不能指着我一个人,你口袋里钱多财政收入那么高(税收持续高出经济增速),不能袖手旁观啊。财政说,前两年我发力可猛了(赤字率爆表),怎么今年稍微紧一紧就喊我牛夫人了?况且我紧有紧的道理…

吃瓜群众看看这方有理,看看那方也没错。究竟谁对?我看了很多宏观研究员的报告,大多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因为他们并没有跳出博弈的思维,只要脱离财政部和央行的博弈角度,问题就能看得很明白。

央行有央行的苦,既要稳定经济增速,也要保持汇率稳定,更要保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所以08年来不得不被各项政策目标裹挟,长时间保持宽松的节奏(或宽货币或宽信用或宽监管),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等于看到央妈的底牌!所以,随着实体回报的不断下滑以及金融资产的不断飞升,具有天然逐利性的资本/金融机构自然不断地加杠杆(表外)把钱投向房地产、股市、债市(杠杆牛),甚至在金融系体内空转(如同业)也绝不去实体。央行此时左右为难,继续宽松没有效果(不去实业),不宽松吧,熊孩子已经长大,动不动就哭爹喊娘要死给你看(大而不倒了)。所以,央行为了未来不失控,只能现在紧一紧,打掉熊孩子一致性预期(即不是你要死了我就会来救你),但紧信用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成本大升,信用违约高潮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所以央行只能紧信用宽货币的同时要求财政发发力吧(为了民企财政减点税吧!)。

但财政部也有财政部的苦。财政前几年可是相当的松,又是天量基建,又是PPP,又是营改增减税。年我们的财政赤字一度爆表(创纪录,见图)。但这样宽松有用吗?地方政府缺乏硬约束,简单来说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在有限的任期内有极强的动力去无限的借钱(把问题留给下一任),各种约束政策都挡不住人性使然(比如PPP创新就被搞坏了),所以我们看到地方大量无效的基建(09年、15年2个时间点),公路、地铁、环保等这些都是现金流黑洞,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回本,短时间内大量搞投资,地方现金流一定出大问题(去看看地方财政收支,只有几个省份是正数),好些地方已经实质性破产。财政看到这种情况,自然是要紧一紧,最好弄几个典型(地方破产,官员问责)来重塑一下地方的约束。当然,财政对内很严格对外也要护着自己人,于是甩锅给央行说,要是不是你央行把闸门搞得那么松,金融机构为了赚钱不断地塞钱(借钱)给信用高的地方,我们地方能把债务搞得那么高吗?

所以,这事其实蛮简单的。如果央行保持定力有所舍弃,而不是被各种目标绑架运用不合理的政策,金融机构也没那么多熊孩子(人心都浮躁),同时如果监管没那么多漏洞(少寻租腐败),资产价格没那么大泡沫(放弃房地产),金融机构更不会有那么大的旁氏(表外),央行现在又怎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同样,如果地方/国家不疯狂追求GDP,地方一直有很好的约束(财政部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地方就不会有那么多无效的投资,就不会借那么多钱,就不会有那么高的债务,财政部现在又怎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如果,国家早一点行动(08同步全球去杠杆),更多一些改革(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是一直拖着(时间换空间),拖到所有部门杠杆都加足(地方政府高杠杆,投资完蛋,私人部门高杠杆+口袋被掏空,消费完蛋),外部环境恶劣(毛衣战出口完蛋),工具箱工具枯竭,各部委地方乃至人民之间还会有如此的矛盾和质疑吗?

要是以上这些“如果”都能实现的话,财政部和央行又哪能吵得起来?我国经济又哪能出现问题呢?

高调互怼,央行、财政部公开“撕逼”!

各执己见,双方矛盾由来已久!

问题是,双方真的是撕破脸还是唱双簧?

央行、财政部高调互怼!

最近金融圈最大的事件,就是央行和财政部的互怼

起源在于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

文中最主要的观点是: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央行已经尽全力维护经济的运行,但是财政部却好像不是很积极

财政部当然也不甘示弱,马上也怼回来了。财新刊发供职于财政系统署名为青尺的文章《财政政策为谁积极?如何积极?》。

主要观点是:徐局长的不少观点是值得借鉴的,但是可商榷之处也有很多,有的引起了较大争议。

下面是两方三个主要观点:

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央行)积极财政政策等于提高赤字率吗?(财政部)

解读:经济下行环境下财政是否真的积极,央行从财政赤字率收窄的角度认为财政政策并不积极。

财政部则表示示财政赤字率变化并不等同于财政政策变化,财政政策发力可以通过更为广义的财政口径。

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不足的问题凸显,应当以财政资金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央行)财政注资金融机构是虚假的吗?(财政部)

解读:央行认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不足问题凸显,应当以财政资金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

财政部对此并未进行正面反驳,而着重对“央行先生”提出的“现有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实的”、“财政并未真正掏钱”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整顿地方政府性债务不能一推了之,应着力避免财政风险金融化,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也要考虑地区性差异,不搞一刀切!(央行)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受害者吗?(财政部)

解读:央行认为整顿地方政府债务不能一推了之,应着力避免财政风险金融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也要考虑地区性差异,不搞“一刀切”。

而财政部指出,真正需要防范的是另一种倾向,就是站在金融机构立场上,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借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对不该担保或救助的隐形债务提供保护

把上述官话翻译成人话就是:

央行:为了不让经济下行,我天天开印钞机放水,可是财政部那边毫无作为,财政赤字甚至比去年还少,还不减税,拉动经济是我们俩的事,你现在全让我一个人扛着,你不是耍流氓吗?

财政部:你凭什么说我没干事,财政赤字高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划上等号吗?我到底花了多少钱我自己都数不清!再说减税,那是我一个部门能决定的事吗?

央行:我去杠杆去的那么费劲,你就不能多拿点钱来给你控股的金融机构增加资本吗?这样杠杆率立刻就可以下降不少!

财政部:你花钱靠印纸,我掏钱可要真金白银的好吗?而且都是纳税人的钱,我能随随便便就给吗?再说,难道一定要我倾尽所有直到破产才算是给足了资本金吗?

央行:你跟地方政府关系暧昧不清,地方政府一堆平台公司都在外面融资,都说他来还,现在债台高筑,杠杆率都是你们一步步给整起来的。 回头还不起了就坑我们金融机构。

财政部:你们银行是慈善家啊,地方融资平台说借钱就能借啊,你们还不是看这里面利润太高才往里面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也是“共犯”,在这装什么“傻白甜”。

反正双方就你一言我一语,互怼起来,而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在吃瓜的同时,也可以想一下为什么中国掌管经济的两大部门会在这个时候公开“撕逼”?

央行和财政部双方其实积怨已久,历史上也曾有过恩怨。

金融人士贺江兵专门写了文章讲述了这段恩怨: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本来,应该由财政部出资给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然后股改上市,但是,当时的财政部门对注资这两家国有商业银行不仅不感兴趣,而且,抵触情绪很大。由于财政部坚持不注资,最后只能由央行和外汇局出资组建中央汇金,注资中行和建行。但在看到建行和中国成功上市后,财政部有要出资入股工行和农行。最后中央汇金归属到财政部管,等于央行的权利被削去了一小半。而且财政部可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钱没出,就把资产拿过来了。所以才有徐局长口中所喷的,之前的历次注资,财政并没有真正掏钱,“特别国债”实际是在央行的帮助下财政发债银行买、银行自己为自己注资,没有真正增强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

之前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真正让央行无法忍受的是今年财政部对于经济下行的态度和举措!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的宏观调控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因为只有真正配合好,经济才能稳增长。

然而,只有央行不遗余力的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正儿八经去杠杆,搞得金融业都很痛苦。

但财政部却仍过得很轻松,不仅不减税,财政收入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央行认为财政部一点都不积极,心中不忿,于是就出文怒怼!

在央行看来,你不减税,我放再多的水也没用,资金本来就是最聪明的,干实业累的跟孙子似的还挣不到钱,大家就都把钱拿去炒房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再等1000年也降不了杠杆

央行显然不想再无限制地给政府资产负债表扩张背书了,这里面包括地方财政、央企国企、基建城投、融资平台。过去十年来其实名为财政积极的政策,最后都成了从银行手里要钱,而不是资产本身的经营性扩张,借新还旧,纯粹变成了货币扩张。

这么搞下去,那就是无底洞。政府资产持续膨胀但把包袱都给了银行体系,“央妈”不乐意了:啥时候是个头?央行这次发声就是一次明示:咱得算算账了。这笔账,可不是一笔小账。要变,就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

也就是说央行决心彻底解决之前因职责不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而在观察君看来除了这些陈年旧怨、根本分歧之外,央行怒怼财政部,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意义——甩锅

今年不管统计局怎么掩饰,经济下行的压力十分巨大的,然后再加上去杠杆的催化就更加雪上加霜,这种压力也真实的反应在了现实生活中,股市暴跌、债市违约潮、人民币直线下行、P2P爆雷潮

这些锅太大、太黑了,央行不想自己一个人背!

于是,央行就得拉一个人和他一起背,而最好的选择就是财政部!

今年销售部的业绩不达标,销售总监就很焦虑,于是他就想了一招,在公司群里怒怼产品部,说是因为产品部今年的产品做得不好才导致销售部的工作很难进行,产品部当然要回怼,然后双方“撕逼”大战,最后闹到惊动老板。

老板来了之后,看到双方骂战不断, 只能居中调和,于是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销售部和产品部一起承担营收下降的责任,也就是双方各打50大板!

把这个逻辑套到央行和财政部也是一样的:

开会的时候,领导问今年经济为什么走成这样?为什么违约潮、爆雷潮不断?

央行就可以说财政部不积极,财政部也可以说央行“小国央行”观念严重,双方使出乾坤大挪移,你把责任推给我,我把责任推给你。

之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领导一拍桌子,把双方都骂了一顿,然后央行和财政部就可以各回各家、各干各事,自己部门的利益也不会受到影响!

看似双方都被批评了,但是熟悉中国社会的人都知道,大家一起挨骂,其实就是谁都没挨骂,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

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双方的互怼,其实也是一种互相保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和央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