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我们对社会的思考

全天候科技是华尔街见闻发起的原创科技新媒体,悦读更多请登录我们的网站,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awtmt)”。

,这10年时间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前,有人在山顶,但正在走向下坡;十年后,有人看似在谷底,却蓄势待发。

2011年8月16日,北京798艺术中心。

台上,雷军每公布一项技术参数,台下就传来一阵几乎要掀翻屋顶的声浪。

一位记者问:“这都是哪请来的托,太敬业了!”工作人员只得实话实说:“都是自己来的,我们也没想到。”

这一幕,像极了4年前乔布斯在旧金山。

“手机键盘、触控笔?谁要这些玩意儿呢?”在莫斯康尼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一代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向全世界宣布:苹果要重新发明手机!

这引来了台下的阵阵欢呼,但当时的大多数人应该都想不到,当天这款产品的发布,竟然很快就打败了整个行业。

iPhone的发布,并没有引起传统手机巨头特别的重视,却给了雷军极大的震撼。

因为与传统“能上网的手机”相比,iPhone是“能打电话的智能终端”,这是质的区别。

而紧接着Android的发布,则给了雷军更大的震撼。这让雷军开始思索,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热点会在哪里?

但此时的雷军,正带领着金山做上市前的最后冲刺。从22到38岁,从6号员工到CEO,雷军为金山工作了16年。

其实不仅仅是雷军,在中国的南方城市珠海,魅族创始人黄章也注意到了这款与众不同的手机。

过去的4年,黄章带领魅族成为了国内最好的MP3品牌之一,但黄章却觉得,MP3已经看不到发展方向了,他们站在山顶正无路可走。而此时iPhone的发布,则让他一下找到了方向,黄章决定转型做手机。

这与乔布斯最初做iPhone的初衷有些相似,2005年iPod的销量暴涨,但是乔布斯却愈发有些担忧,他总担心有什么会抢了他们的饭碗,想来想去,他觉得这个设备可能会是手机。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当时的手机都开始配备摄像头,这直接导致了数码相机市场的急剧萎缩,而如果在手机中内置音乐播放器,那用户就没必要买iPod了。

不过,苹果最初并没有选择自己做手机,而是选择了与摩托罗拉合作,在其中内置iPod。但乔布斯实在无法忍受这款合作机型丑陋的外观以及混乱的操作方式,终于在一次产品会议上,他忍无可忍:“我受够了和这些愚蠢的公司打交道,我们自己来。”

就这样,在历数了各种手机的“脑残”设计后,一款革命性的手机诞生了。

iPhone与Android的横空出世,让雷军意识到,互联网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移动互联网会创造更大的奇迹。

他隐约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可能要来临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带领金山成功上市2个月后,雷军选择了离开。

8年的上市准备,让他身心俱疲,那段时间他瘦的厉害,这个被认为是最勤奋的CEO,有点累了。

(雷军与金山创始人求伯君)

这年夏天,在距离金山总部不远的清华大学南门外,华清嘉园的一栋民居里,iPhone刚发售,王兴就买来研究。

就在半年前,由于融资不顺,他刚刚卖掉了自己和同学一手创办的校内网,这个决定给他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不过王兴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讲,投入过时间、金钱、精力后,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任何回报。

他决定重新做一件事情,但绝不是为了某一天再把它卖掉。

机会很快就来了,2007年3月,一个名为Twitter的网站在美国一炮而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在Twitter上发布140个字符以内的消息。

当时还在百度的穆荣均把新闻链接发给了王兴,恰巧王兴也在看这个网站,他随即向穆荣均发出了邀请,希望一起来做一款中国版的Twitter。

王兴当时还在千橡,如果此时离开就会损失一大笔钱。但王兴说:“钱不重要,时间对我很重要。”

很多人创业是为了钱,但王兴不是,他对钱看的很淡,这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王兴父亲在福建当地开的水泥厂,年销售额就超过几亿元。由于家庭富裕,王兴是当地最早拥有计算机,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

王兴的高中班主任认为王兴能有今天的成就,家庭经济实力起了很大作用,允许他可以不为谋生而读书,也允许他失败。

而王兴的父亲则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赌对了中国大时代的脉搏,或许父亲的敏锐嗅觉也传给了儿子,王兴几次都精准的踩到了互联网创业的浪潮。

在经过了一次彻夜长谈之后,穆荣均终于下定决心。

就这样,在华清嘉园的一栋民居里,王兴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并为这个类似Twitter的网站取名“饭否”,为此他们翻了一星期的字典。

华清嘉园被誉为“民间硅谷”,这里曾先后走出了包括校内网、暴风影音、饭否、美团、酷讯、美丽说、酷我、快手、融360等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

快手创始人宿华形容那是一段“楼上做无人机,楼下做团购”的日子。

宿华和王兴是校友,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2013年宿华在投资人的撮合下认识了程一笑,两人都很看好视频社交的未来,于是在华清嘉园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做出了如今几亿“小镇青年”都在用的视频软件——快手。

在最开始的两年,饭否运营的不算成功。

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140个字该发什么,所以用户增长一直缓慢,在此期间,王兴还尝试做了海内网。

直到2009年初,王兴又把饭否重新捡了起来,那段时间饭否用户突破了100万,增长势头很快,当年很多群体事件的第一消息源,都来自饭否。

当然,这也为饭否带来了麻烦。

很快,王兴的母亲在美国上网时发现,饭否停了。这让她非常担心,她说王兴从小要强,做事认真,这次对他的打击太大。

但王兴并没有过多的抱怨,他习惯于从自身找原因,他觉得是自己对这件事情认识不充分。因此后来在做美团的时候,他就很注意了。

不过即使在饭否被关停的时候,王兴的团队也没有散。只走了两个,其中一位长着一张娃娃脸的80后,是王兴的福建龙岩老乡。

这个年轻人,就是张一鸣。

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读书时的张一鸣,不打牌、不玩游戏,这让他显得有些不合群。

但当大部分人还在用电脑聊天、打游戏的时候,张一鸣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搜索引擎了。在同学的印象中,他是个“技术型宅男”,但酷爱运动,尤其爱打羽毛球。

张一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酷讯,当时酷讯想做下一代的搜索引擎,这让张一鸣很兴奋,虽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他很愿意去学。

遗憾的是,酷讯的两位创始人陈华和吴世春先后被资本赶出了公司,酷讯也因此在红极一时后迅速衰落,先是卖给了Expedia,后又被美团收购。

不过,酷讯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上却颇具传奇色彩,这家公司曾先后走出了包括张一鸣、陈华、吴世春等在内的30多位活跃的创业者。

虽然两次参与创业都失败了,但在酷讯和饭否的经历,却让张一鸣对信息分发形成了独到见解,也让他得到了酷讯投资人王琼的青睐。

饭否关闭后,张一鸣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了九九房。

离开金山的这段时间,雷军在投资圈做的风生水起,先后投出了拉卡拉、凡客、YY等20多家公司。

但他总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缺少一家可以称得上伟大的企业。

雷军成名很早,他在金山担任总裁的时候,马化腾和丁磊还只是金山下面的站长。而如今腾讯已成长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网易也做的风生水起。

但上市后的金山,市值却只有主流互联网公司的零头,这让他开始反思。

18岁的时候,雷军曾经读过一本《硅谷之火》,这本书讲述的是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等人通过创业改变世界的故事。

这给了雷军极大的触动,也彻底点燃了他的创业梦想,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乔布斯一样创办一家世界一流企业。

这部小说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电影传到中国后,也深深的影响了几名上海的学生。

2008年的一天晚上,在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宿舍里,一位学生正在和舍友看这部改编的电影《硅谷传奇》,这激起了这位学生创业的想法。

天南地北的想了一通之后,方向没找到,反倒是几个人的肚子都饿了。但平时随手可见的外卖单,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这个研究生,就是张旭豪。

张旭豪出身于商业世家,他的祖父曾经是上海滩著名的纽扣大王。可能与家庭的熏陶有关,张旭豪的经营头脑似乎与生俱来。

2009年,张旭豪和同学每人凑了几万块钱,买了8辆电瓶车,一起创办了“饿了么”网上餐厅。

起初,由于招不到配送员,他们就自己送。当时还在读研的张旭豪,每天骑着电动车在校园内送餐,浑身上下也看不出985高校硕士的影子。

2008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第一次超过了美国。

这年10月,第一部Android手机发布,雷军特意去香港买了一部。用完之后,雷军更加坚信,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会以手机为核心,而手机也将替代PC成为下一个中心。

其实在2006年的时候,雷军就预感手机上网将会是趋势,当他看到UC浏览器,能把一两百K的图片压缩成10K,便果断投资了UC,并且亲自担任董事长。

当然,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早在2004年,就有人跟李彦宏讲,一定要关注手机,关注移动搜索。

但李彦宏觉得,在手机上做搜索,不仅速度慢,而且还很贵,一个短信一毛钱,这个体验太糟糕了。他对这些建议说:“不行,我们不需要做这个东西。”

2009年,雷军40岁生日这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雷军感慨,“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做了20多年的互联网创业,看了太多的起起落落,雷军开始明白,成功一定要顺势而为。以至于雷军后来成立自己的基金,也取名顺为,即顺势而为。

后来,他在微博上将这句话总结为“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著名的风口理论。

而下一个风口,在雷军看来,就是智能手机。

由于没有做手机的经验,直到2009年夏天,魅族的第一款手机才正式发布。

这款被称为“山寨iPhone”的手机,引起了雷军极大的兴趣。

他托人找到了黄章,那段时间雷军频繁出入魅族,两人经常在黄章的办公室一边喝可乐,一边讨论手机,黄章甚至把手机设计草稿拿给雷军看。

据传闻,黄章将做手机的经验倾囊相授,雷军则把软件、互联网和公司运作的方法悉数告诉了黄章。

黄章说,雷军每次来他办公室,最想听的就是他如何在论坛上跟“魅友”互动,但黄章也承认,雷军如今已经把社会化营销做到了极致。

雷军最初想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为此还将谷歌的林斌介绍给黄章,希望黄章能拿出5%的股份吸引林斌加盟。但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企业家,显然没有看懂资本以及股权分配的重要性。

黄章认为高薪分红都没问题,但股份免谈。雷军则认为,要给高管股份,否则很容易被人挖走。黄章说:“他们走了我自己也能做”。

后来黄章回忆说:“当初确实看不懂资本运作,利润分享只停留在勤劳致富的思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继续依靠有限的利润来奖励分配,对企业和员工都是输家。

由于和黄章谈的不欢而散,2009年下半年,雷军开始筹备小米。

彼时的中国,山寨机横行,市场上除了高端机,就是山寨机,而在山寨和高端之间,缺少一个高性价比的品牌。

雷军正是瞄准了这个区间,他认为中国有十几亿的手机用户,哪怕只有10%,也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2009年11月的一个晚上。

雷军和晨兴资本的刘芹打了12个小时的电话,这中间,雷军换了3块电池,刘芹换了3部手机。

放下电话,刘芹决定投资雷军。

刘芹是雷军的湖北老乡,两人相识很早,关系也很密切,两人曾共同投出了迅雷、UC、YY等项目。

不过,虽然有过多次创业的经历,但雷军从未涉足过硬件。因此,找人成了最大困难。

他用Excel列了很长一串名单,然后挨个去谈。他跟每个人介绍我是谁,做了什么事,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个机会见面谈谈。

那段时间,他每天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

最终,他找来了谷歌的林斌、金山的黎万强、微软的黄江吉以及摩托罗拉的周光平等14个人。这些人,共同组成了小米的初创团队。

2010年4月6日,在离金山总部不远的银谷大厦807室,黎万强的父亲端来了一锅熬好的小米粥,几个创始人一人喝了一碗,小米就算成立了。

而之所以叫小米,是因为mi是mobi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的缩写,其次mi还是mission impossible的缩写,意味着小米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外,雷军还希望用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去创业。

但创业初期的雷军极其低调和保密,他先是低调的成立了公司,之后又以第三方的名义开发了MIUI系统,即使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他也不说自己是真正的老板。

这与雷军之前在UC和YY的处理方式类似。直到2011年7月,在一次沟通会上,雷军才说,“我不仅是投资人,也是小米的创始人和CEO。”

不过,在2010年成立的不仅有小米,这一年的中国互联网,可以说是相当热闹。

这一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百度因此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而淘宝也替代B2B成为阿里新的增长点,腾讯则宣布QQ同时在线超1亿人。

自此,百度、阿里和腾讯分别掌握了互联网最重要的三个应用入口,成为新的三巨头,被称为BAT。

面对BAT的崛起,传统的三大门户则陷入了模式困境。网易放弃了正面战场,专注于网游;搜狐则多面出击,布局了输入法、视频以及网游;而新浪则模仿Twitter推出了新浪微博,并且很快就成了一款现象级产品。

此外,微信、美团、爱奇艺等也都在这一年相继成立。因此,这一年也被公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

(马化腾、马云、李彦宏)

而除此之外,这一年还有件事不能不提。

2010年初,腾讯开始对QQ医生(后升级为QQ管家)进行强势推广,功能与360的安全卫士十分相似。

这引起了周鸿祎的警惕与不安,此后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事态不断升级,最后发展到互发弹窗指责。

在周鸿祎看来,腾讯完全是模仿和抄袭。他曾经表示,“互联网的创业者,一定会遇到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腾讯。”

事实上在2010年之前,腾讯的业务已经涵盖了包括即时通信、门户、游戏、搜索、电商以及浏览器、输入法、支付等几乎所有的领域。

作为模仿者,腾讯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间出来“搅局”,甚至由于“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而被嘲讽为“全民公敌”。以至于今天的投资人往往会问创业者一句话:“如果巨头做这个事情,你们如何保证不被干掉?”

而这种压抑已久的不满,终于在一篇《“狗日的”腾讯》之后,让腾讯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腾讯紧急召开的总裁办公会上,所有人都面色沉重,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份复印件,在长达15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人发言。最后还是马化腾先开口,他喃喃自语:“他们怎么可以骂人?”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等待腾讯的,是一场更大的危机。

2010年10月29日,这一天是马化腾39岁生日,当天360上线了扣扣保镖,这对于腾讯来讲无疑是“釜底抽薪”。腾讯几乎所有的高管都集中在总部的大会议室,但不是为了过生日,这里已经成了临时“作战室”,气氛紧张。

几天后,腾讯发布了著名的“艰难的决定”,要求用户二选一。

虽然事件很快就得到了平息,但舆论却几乎一边倒的站在了360一边,这让马化腾开始反思:“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现在,我们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

这场危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腾讯的战略,也改变了马化腾的性格。此后腾讯变得不再一定要复制,不再一定要将对方打死,转而开始开放平台、布局生态。

而3Q大战,也成了PC时代的最后一场争夺战。

随着这场大战的结束,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竞争者们纷纷转入移动互联网,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就在3Q大战打的火热之际,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的软件Kik上线仅15天,用户就突破了100万。

这引起了雷军的注意,他认为这很有可能会成为占领移动互联网领域极佳的切入点,因此他决定模仿kik做一款即时通讯软件。

一个月后,米聊问世了。

在米聊发布后的一次聚餐中雷军说:“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的成功性将大大降低,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

雷军的情报来自于腾讯深圳总部,但他没有注意到广州的一支小团队。就在Kik发布后不久,广州的一位程序员也注意到了这款软件。

一天晚上,他在看Kik类的软件时,产生了一个想法:移动互联网会产生一个新的IM,而这种新的IM很可能会对QQ造成很大威胁,有必要提前阻击潜在的对手。

想了一两个小时后,他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建议腾讯做这一块业务,马化腾当即表示同意。

张小龙后来回忆说,其实当时只是脑子一热,突然搭错了一根神经,写了这封邮件,没想到很快便得到了回复和认可。

事实上,这并不是雷军和张小龙的第一次交集。

早在1997年,张小龙就靠一己之力写出了Foxmail,他也因此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好的程序员之一。

虽然Foxmail让张小龙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但由于软件本身是免费的,因此并没有给张小龙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好处。而且由于用户越来越多,Foxmail的维护已经让他不堪重负。

直到1998年的一天,张小龙收到了一封邮件,谈的是Foxmail的漏洞,但让张小龙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是刚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

张小龙和雷军同岁,两人同年到武汉上大学,一个在华工,一个在武大。但98年的雷军已经是中关村的风云人物,那一年,两人才29岁。

雷军问张小龙是否愿意把Foxmail卖给他,张小龙想了一下说15万。但事后负责具体谈判的人员却认为这款软件金山自己也能做,不值得收购。

因此,雷军和张小龙的第一次,就这样错过了。

因为没有商业模式,张小龙经常被周鸿祎批评。

那个时候,周鸿祎还是方正软件研发中心的一名副主任。他经人引荐找到了张小龙,两人偶尔还会一起去广州的巷子里买盗版碟。

周鸿祎认为Foxmail应该加广告,但张小龙不愿意,他生性孤独,不善言辞,就如同微信开机画面中那个孤独的背影。

所以每次争论都以张小龙的沉默结束,以至于微信后来成功后,周鸿祎很疑惑:“这样一个人怎么就做出微信了呢?”

但当时周围的朋友都觉得他可怜,甚至连当时的《人民日报》都发表文章称,认为张小龙只是个“悲剧人物”。

这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人民日报》为张小龙感到悲哀后不到一个月,Foxmail就以1200万元被博大收购,张小龙也被任命为博大首席技术官。5年后,Foxmail又被腾讯收购,张小龙和他的团队则一起加入了腾讯。

在腾讯,张小龙获得了极大的空间,他所在的广州研发中心负责QQ邮箱业务,被允许在腾讯总部之外自成一体。

而张小龙也不负重托,带领QQ邮箱从一个边缘产品,成为了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邮箱。

2010年11月,微信项目正式启动。

张小龙带领一支不到10人的小团队,在广州研发中心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开始了中国版Kik的尝试。

最初的人员基本都来自QQ邮箱团队,还有一半是实习生,没有什么做手机客户端的经验,包括张小龙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把微信做成什么样。

但与此同时,米聊的用户增长却十分迅速,这让腾讯感到了危机。

不过微信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张小龙曾经坦言:“当时最想干掉微信的不是米聊,而是手机QQ。”

事实上,手机QQ的功能在当时已经十分强大,并且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因此腾讯内部始终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一个公司没必要做两款类似的APP,甚至有人直接在公司高层会议上建议停掉张小龙的项目。

而且,当时腾讯内部至少有2个团队在做类微信的产品,张小龙的团队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下风,因此集团大多数人都觉得他连内部这一关都过不了。

但是,马化腾还是给予了张小龙充分的信任。

其实,早在运营Foxmail时,张小龙就曾和马化腾有过交流。

有一次,张小龙突然收到一位用户的邮件,对方对Foxmail提出了一个疑问,他有些吃惊,这是一个非常细微的错误,很难察觉。这个人说他叫pony,在经营一个站点。

但直到2005年Foxmail被腾讯收购,马化腾请他聚餐,两人才第一次见面。

终于,在米聊推出后一个多月,微信面世了。

虽然米聊只比微信早了一个月,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月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一个月积累的用户也有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

而米聊在与微信的赛跑中,也确实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但是随着用户激增,米聊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是暴露了出来。米聊的服务器曾在一天内宕机5次,用户也开始频繁掉线。

转折出现在2011年7月。

当时,微信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这个功能彻底扭转了战局,也让微信的日增用户迅速达到了10万以上。到了2012年3月,微信用户已经突破一亿。

这之后,虽然又出现了易信、来往等社交产品,但都没有对微信形成太大威胁。

最终,凭借着微信,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

有人问唐岩:你觉得什么会颠覆微信?唐岩心想,我要知道我不早干了。

2011年9月,刚被提升为网易总编辑的唐岩还是决定离职,在北京霞光里15号的一间民房里,创立了陌陌。

而在此之前,另一款社交产品饭否,由于久久看不到晨曦,王兴开始思考团队下一步该做什么?

他们开了一个小小的年会,讨论假如这家公司明天就不存在了,大家会怎么样,这勾起了一些伤感,王兴哭了。

不过此时的王兴,已经对互联网有了深刻的认知,他很快就找到了新方向。

不久前,在太平洋另一端的芝加哥,推出了一款团购网站Groupon,名字由group(团体)和coupon(优惠券)组合而来。

在经过了一番研究后王兴认为,团购完全吻合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商业结合的新趋势,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浪潮。

因此,到2009年底的时候,他们决定做美团。

但是,从Groupon获得灵感的不止有王兴,美团上线后,又先后有窝窝团、拉手网、糯米网等多家团购网站上线。

从2010到2011年上半年,团购成为了互联网最火爆的创业领域,最高峰时曾达到5000多家,被称为“千团大战”。

这期间,投资机构疯狂投资,估值也高的离谱。而团购网站彼此间的竞争也可谓是惊心动魄、九死一生。

起初,美团并不具备优势,甚至连前三都进不了。而拉手网、窝窝团都比美团的融资更多,烧钱更狠,声势也更大。

而事实上,王兴此前也并没有管理大规模线下团队的经验,因为不论是校内还是饭否,都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模式很轻,十几个人就可以做出拥有百万用户的网站。但团购不一样,需要庞大的线下团队。

美团创业的第一年,王兴每周的工作时间达到了一百多个小时。他楼下有家理发店,剪发需要一个小时,但为了省时间,他买来电动理发器,让妻子给自己剃了个光头,只花了20分钟。

为了取得优势,竞争对手不仅展开了巨额补贴,而且疯狂挖人、打广告,为此不惜成本。有对手甚至成建制的将整个团队挖走,但有时候挖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人才,只是单纯的为了搞乱对手。

除此之外,竞争对手的广告也是铺天盖地,甚至在美团上海办公室的电梯口,播放的都是对手的广告。而美团是唯一没有参与广告大战的一家,这让他们压力很大。因为在互联网行业,一旦落后,想反超很难。

不过王兴始终保持谨慎,此前的经验告诉他,一定要控制运营成本,要给自己留下充足的资金。而且美团内部当时判断,下半年将进入资本寒冬。

果然,资本市场的冬天很快就来了。

这年7月,成为团购市场的分水岭。这之后,竞争对手的钱逐渐烧光,融不到钱了,纷纷开始裁员。拉手网、窝窝团也相继折戟IPO,O2O泡沫破灭了。

而美团则在阿里的帮助下,实现了弯道超车,坐稳了行业第一。

就在团购大战打得火热之际,手机市场也悄然发生了深刻变革。

2010年,苹果发布了一款革命性的机型iPhone4,此后多款Android手机也陆续发布。iPhone和Android的出现,彻底激活了手机行业,也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格局。

2011年8月,一代巨头摩托罗拉谢幕,两年后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也被微软收购。诺基亚CEO忍不住感慨:“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输了?”

而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销量却开始大幅上扬,2011年更是出现几何式增长。而此时国内的手机市场,除了“中华酷联”以及小米和魅族外,360、乐视、锤子也纷纷开始入局。

而国产手机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进步,使得手机的性价比越来越高,迅速提高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手机上网,但此时国内的3G和WiFi尚不普及,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一点与美国不同,在美国的许多城市,满城都是WiFi热点。但在中国即使到了今天,WiFi的覆盖也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2011年,陈大年在盛大创新院提出了一个让WiFi共享的项目,这是一款基于分享从而实现免费上网的工具,比如今的共享经济还要早了几年。

陈大年为人低调,很少露面,这让外界对他知之甚少,或许他的另一个身份更知名一些,那就是陈天桥的弟弟。

1999年,陈大年与二哥陈天桥一起成立了盛大网络,并且凭借一款《热血传奇》的游戏,迅速成为了中国首富。那一年,陈大年只有26岁。

但令陈大年颇为不解的是,这个名为WiFi万能钥匙的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招不到人。

没人对他的项目感兴趣,因为对于这些顶尖的程序员来说,上网太简单了,完全没必要再去做一个工具,而且他们也不会在意,每月几十块钱的流量费。

但是陈大年认为,对一些人来讲上网或许会改变命运,就如同20年前的自己。

陈大年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他清楚的记得,从他所在的村子去城市,要走一个小时才能看见一辆车。就是在这样遥远而艰辛的路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先进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

1998年,北京和上海开始互联网试点,陈大年带着全家的户口本跑到上海苏州河旁边的通管局,在填写了无数张表格之后,终于拿到了上网资格。

但那个时候,网速只有2-3K每秒,而且很贵。每天上网两小时,可能就会花掉他父母一个月的工资。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陈大年希望能有一款产品让更多人免费接入互联网,拉平这个“数字鸿沟”。

而事实上,陈大年的理想此时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快速实现着。

从2011年开始,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从北上广深到西部边陲,几乎所有的通信基站都开始新建3G设备,而华为和中兴是主要的设备提供商。

但行业内的人都知道,3G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技术,真正成熟的是4G。

事实上,3G基站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毕,4G就来了。

4G的到来大大提升了手机上网的速度,理论上4G的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以上,比3G快了30-40倍。

这使得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也为移动互联网彻底扫清了障碍。

从2012年起,用户开始从PC端快速向移动端转移,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将目光集中在那个小小的屏幕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

2012年,中国的手机网民第一次超过了PC网民。

此时,APP开发成了最热门的领域,很多创业者希望,通过一款手机应用可以“改变世界”。

张一鸣敏锐的感知到了这一变化,他觉得机会来了。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手机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

2012年3月,张一鸣辞去九九房CEO,成立了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但是今日头条并不是张一鸣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最初的三个月,这家公司上线了内涵段子、搞笑囧图、内涵漫画等多款应用。

没想到,内涵段子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很大成功。

当然,张一鸣可能也不会想到,6年后这个有着2亿“段友”的平台,将被迫关闭,而他一直极力推崇的算法至上,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不过在当时,内涵段子的成功,则让张一鸣坚定了算法的价值。同年8月,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信息推荐产品,今日头条正式上线。

虽然张一鸣是技术出身,但是在他看来传统新闻门户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就是无法实现个性化推荐,他想要实现的是让信息找人,而不是人找信息。

但在当时,几乎没人看好这个没有新闻经验的年轻人。

(程维、柳传志、张一鸣)

而同样从移动互联网看到机会的还有程维。

这年夏天,刚从阿里离职的程维拿着10万元和同事王刚给的70万,做出了滴滴打车。

由于工作,程维经常要北京杭州两边跑,但当时的出行市场几乎被出租车垄断,他经常因为打不到车、拒载而误机。

恰好当时英国的打车应用Hailo刚拿到融资,这位不会开车的80后,就想到用打车软件来解决打车难的问题。

程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戏剧性的是,与程维一同考入北京化工大学的,还有一个叫陈伟星的。但三个月后陈伟星选择了退学复读,第二年去了浙大,后来成了“快的打车”最初的创始人。

程维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周围的人,但所有人都说不靠谱,因为当时大部分出租车司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更别说安装打车软件了。

但是程维认为,正是在市场基础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才有可能成功,等市场成熟就没机会了。

虽然程维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滴滴的开局,还是异常艰难。程维回忆:有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

2012年的一天,中关村e世界的一间办公室里。

一群出租车司机冲了上来,把一部智能手机摔在了地上。“骗子,你们这个滴滴软件一天十几个M,却没有一个订单。”

M是什么?程维有点懵,搞了半天才明白,司机说的是流量。

当时,由于手机流量费用还较高,而APP每天又要消耗一定的流量,所以导致很多司机欠费停机。

无奈之下,程维只得跟司机承诺,“只要你们坚持使用,我就给你们补贴流量费。”他原本想向每位司机收取3元的装机费,没想到结果还得给司机补贴。

但尽管如此,装机者还是寥寥无几。

在滴滴成立的初期,程维和他的团队把北京的189家出租车公司都跑遍了,但只有昌平的一家小公司说愿意试试,这家公司总共才有70辆车。

经常有人问,“你们有没有交通委的红头文件?”“没有文件,你们也敢做?”有同事开始抱怨。

有一天,滴滴的平台上只有16位司机在线。

但程维没有气馁,他说起码有16个司机是相信我们的,我们不能让这16个人失望,不能让这16盏灯灭了。

没有订单,程维就去找人打车,他面试了一个人,工作就是打车。程维说:“我每天给你400块,你就绕三环打车,不要去昌平,资金有限,省着点花。”

但很快,程维和王刚凑的80万就花完了。

当时,程维跑遍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投资机构,但没有一家愿意投,滴滴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

2012年11月,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很多上班族打不到车,纷纷尝试滴滴打车,结果人们惊奇的发现,附近竟然有这么多空车。这一天,滴滴的订单首次突破1000单。

这引起了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的注意,他主动找到程维,向滴滴投了200万美元,正是这笔投资,挽救了滴滴。

程维后来说:如果没有那场大雪,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滴滴。

2012年的时候,一共有30多家打车软件,但是到了2013年,只剩下滴滴和快的两家。

2013年初,百度突然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已经来了,但此时发力已经有些晚了。李彦宏说原以为把PC上的搜索搬到手机上是很简单的事,但没想到有那么多的坑需要填。

而与此同时,团购网站也几乎是所剩无几。

虽然O2O泡沫破灭了,但在王兴看来,O2O是对线上交易线下消费的统称,而团购只是其中的一种形态,因此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符合用户体验的形态出现。

而事实上,美团内部也一直都在探索各种各样的O2O形态,悄悄上线,跑不通了,又悄悄关掉。

在做了很多分析之后,他们确定的第一个项目是做外卖。

美团的入局,让张旭豪显得有些急躁。

他和每一个城市经理开视频会议,刚开始还显得和颜悦色,但开着开着,张旭豪会突然拍着桌子咆哮:“市场份额才是第一!不要管成本!只要市场份额!”

虽然张旭豪表现得很强势,但美团的出现,还是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个时候,千团大战刚刚结束,对于王兴的强悍,他心有余悸。

而且当时入局的不仅有美团,还有阿里的淘点点以及百度外卖,但淘点点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影响到张旭豪。

淘点点入场后,张旭豪曾去找过张颖(经纬中国合伙人、饿了么B轮投资人),张颖说:“巨头来了,说明你们已经到风口了。”

其实美团外卖在上线之前,美团的王慧文曾去上海找过张旭豪,谈到了收购事宜。但张旭豪拒绝得很干脆,他还有敲钟的梦想。

但与美团相比,饿了么在资本、人才和技术方面都不占优势,因此在与美团的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

那段时间,张旭豪经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冲着电话大喊大叫。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和美团死磕到底。

事实上,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历史上,类似的竞争屡次上演。

但没有一个行业比网约车的竞争更为惨烈。王兴曾经表示,虽然团购大战烧了很多钱,但跟网约车大战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

2014年的春天,杭州市民发现,仿佛一夜之间打不到车了,原因是滴滴和快的正在打补贴大战。

就连马云的母亲都忍不住吐槽,因为司机专挑有补贴的订单,至于不会用手机的老人,他们懒得理。而马云的父亲则说要不是看到有儿子公司参与,年轻人喜欢,早骂上门来了。

而补贴大战的背后,实际上是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大战”。

2013年11月,微信的开发人员在一次头脑风暴中,产生了一个创意。

在2014年的春晚上,这个将传统习俗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创意,让腾讯一夜之间成了最重要的支付平台。

这个创意,就是微信红包。

微信红包的出现,让阿里受到了极大震动,马云则惊呼遭到了“珍珠港偷袭”。此后几年,双方一直围绕红包在春晚的舞台上展开争夺。

而微信红包的成功,也让程维受到了启发。当时滴滴刚接入微信支付,程维就想用红包做一次推广。他找到腾讯,想要几百万的推广预算,但没想到腾讯说:“几百万太少了,给你几千万。”

其实程维原本只是想做一次促销活动,但没想到迅速就引爆了市场。在阿里的支持下,快的也选择了跟进,并且宣布补贴永远比滴滴多1元。

由于补贴,滴滴的订单在两周时间内上涨了50倍,眼看40台服务器要撑不住了,程维连夜向马化腾求助。

当时的滴滴还在e世界,只有一间办公室,滴滴就在腾讯的办公室拼了七天七夜,期间没有人回家。出来的时候,团队中甚至有人出现了幻觉,大喊一声“地震了”。

不过就在滴滴和快的打的火热之际,Uber悄然进入了中国。而Uber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滴滴和快的合并的催化剂。

马云和程维都意识到,再这样打下去将会是两败俱伤,因此极力撮合两家合并。最终,在经过了疯狂的补贴大战后,滴滴与快的宣布合并。

程维原以为滴滴和快的之间的竞争就是总决赛了,但没想到这只是亚洲区的小组赛。

2015年7月,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主动找上门,“要么接受Uber占股40%的投资,要么被Uber打败。”程维毫不犹豫:开战!程维说,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1840年列强来侵略中国。

随后,滴滴策划了大反攻。他们把Uber比作章鱼,触角遍及全世界,但身体还在美国。王刚建议:要直取Uber的心脏。他觉得与其用1亿美元在中国市场做防御,不如拿1亿美元扔在美国。1亿美金扔在中国看都看不见,但扔在纽约,就会产生很关键的作用。

此后,滴滴先后投资了Uber在全球的多位对手,包括美国的Lyft,印度的Ola和东南亚的Grab,并且结成了共同的“反Uber联盟”。面对滴滴的强势反击,Uber很快就感到了压力,最终与滴滴达成了合作协议,退出了中国。

程维说:“滴滴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公司,生在血海狼窝里面。在这个行业里,我们碰到了很多困难,2015年上半年仅在北京,我们的专车就被当成黑车抓了1500辆,一个城市就被罚了2000多万。我们在很多城市被宣布为非法,被约谈。”

程维说他每天感觉就像坐在一辆飞速行驶的车上,轮子都要飞出去了,但还要继续踩油门,每天都惊心动魄的。

与程维相比,张一鸣的今日头条则相对顺利。

虽然张一鸣一直笃定技术的价值,但是今日头条的发展速度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极大的刺激了传统媒体和门户的神经。很快,今日头条就因“盗版”和“侵权”受到传统媒体的集体围攻,今日头条也被媒体嘲讽为“新闻的搬运工”。

张一鸣承认,今日头条确实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抓取了媒体内容。但是张一鸣坚持认为,今日头条不是一家媒体公司,只是一个信息分发平台,就像搜索引擎。

他经常以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斯坦福校园创建谷歌为例,他说早期搜索引擎也被斥为盗版,今天大家肯定不会这么看。

事实上,这场新旧媒体之争,只不过是过去十多年媒体版权“战争”的延续。最终,头条通过取消转码,给原网站导流等方式,逐渐缓和了与媒体的关系。

此后,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也看到了智能算法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机会,陆续推出了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百家号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创业者也迎来了春天。

人生如果有四季,2014年也算得上是马云的春天。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BABA。有人开玩笑说,以后让美国人都得叫阿里爸爸。

敲钟现场,由于粉丝众多,场面一度出现混乱,以至于CNBC的记者不得不学会了一句中国话:“请让一让。”

上市后的阿里,市值一度仅次于谷歌,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马云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首富。不过马云并不是互联网行业诞生的第一位首富,在此之前,丁磊、陈天桥、李彦宏和马化腾都当过首富。

当被问起做首富的感觉,马云却说一点感觉也没有,他说他连他们小区的首富都不想当,他最快乐的日子是一个月拿90块人民币的时候。

而阿里的上市,还诞生了一位亚洲首富。

软银的孙正义先后投资了阿里8000万美元,在阿里上市后回报超过600亿美元。其实不仅是孙正义,南非传媒MIH前后投资腾讯总共约5000万美元,腾讯上市后,也获得了超过600亿美元的回报。

阿里和腾讯的投资回报率不仅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神话,也让硅谷几十年来最成功的风险投资相形见绌。

但过去,这样的公司只会在美国出现,而如今,他们在中国诞生了。

但是资本神话的产生往往也意味着巨头的诞生。

随着体量越来越大,BAT已经将触角伸向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很多领域的竞争最终都变成了巨头间的竞争。

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这次合并,不仅改变了O2O市场的格局,也使得美团站到了腾讯阵营。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王兴和张旭豪见了很多次,探讨合并的可能性,但没有谈拢,因为张旭豪想自己掌控公司,王兴也是。

但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却使得阿里与美团的矛盾彻底爆发。

作为股东,阿里一直希望增加对美团的控制权。但王兴熟知资本的套路,他不愿被任何一方控股,因此一直坚称阿里只是财务投资,并且一直在积极引入其它资本抗衡阿里。

在王兴眼里,阿里是“霸道”的投资方,而在阿里眼中,王兴则是“不听话”的投资对象。

但与阿里糟糕的关系带来的结果就是,阿里不遗余力的扶持饿了么。

在阿里内部的高层会议上,蔡崇信力主发力口碑,并且表示要拿下饿了么以牵制美团。此后,阿里先后两次投资饿了么,金额超过22亿美元。

在阿里的支持下,饿了么有了与美团正面竞争的底气,并且在2017年8月收购了百度外卖。而曾经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O2O的百度,则选择了彻底放弃,转而布局AI。

不过,收购了百度外卖的饿了么,最终也没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2018年4月,阿里以95亿美金全资收购饿了么,同时也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笔现金收购案。

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的归宿,如今BAT不论是从产品端还是投资端,都掌控了中国互联网的生态,成为创业者绕不开的三座大山。

即使是中国最好的VC,在投资金额上也远不如BAT,卖给BAT已经成为投资机构和创业者最佳的退出路径之一。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依然诞生了三家准巨头: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也被称为TMD。

TMD成长于BAT业务的边缘,成长迅速却又相对独立,因此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BAT的对手。

其实,在今日头条成立的第一年,张一鸣很害怕BAT们知道今日头条的存在,所以一直在躲,最后实在躲不了,只好直面迎战。

2016年,曾有传言称腾讯将入股今日头条。但一位员工告诉张一鸣,我加入头条不是为了当腾讯员工,张一鸣回答:“我也不是!”

张一鸣不想站队,在他看来如果站队就丧失了独立地位,给了阿里就都是淘宝链接,给了腾讯就都是游戏推广,给了百度就都是竞价广告。

他认为独立发展,价值会更大。

(王兴、张一鸣、程维)

如今,TMD已经分别占据了资讯、消费和出行的入口,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向BAT发起挑战的力量。

而移动互联网,则成为TMD崛起的重要机遇。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衣食住行”,也改变了人们沟通与记录生活的方式。

从2015年6月到2016年2月,快手的用户从1亿涨到了3亿,但用户到底是什么时候破亿的,宿华已经记不清了。

在此之前,快手一直游离于主流视线之外,没有做过任何推广。甚至在应用商店搜索“快手”最先跳出来的都是其他产品。

直到2016年6月,一篇关于快手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才将快手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文章描写了一个行为荒诞怪异的魔幻乡村,这在当时引发了一些讨论,很多人认为快手上所呈现的内容是非主流,很low。

朋友把文章转给了宿华,面对评论宿华有点委屈,他不断滑动着手机,翻看着快手的页面,反复的说:“怎么low了,怎么low了?”

在宿华看来,快手上所呈现的,不是什么魔幻乡村,而是中国最广阔的现实,他与快手中的大多数人有着相同的生活经验,就像他曾经生活过的湘西小城。

不过,这段时间最火的不是快手,而是直播。

2015年3月,在北京西大望路的一栋二层小楼里。宿华的湖南老乡奉佑生从创业的500万元资金里面,拿出200万,从一家海外公司购买了实时美颜技术,做出了一款直播平台“映客”,并且喊出了“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

到了年底,他们的湖南老乡唐岩也决定转型做直播。在整个2015年,唐岩和他的陌陌都很难熬,在经历了上市前后的快速增长后,陌陌进入了低潮期,用户增长缓慢。

突然间直播大潮来了,这让唐岩抓住了机遇。凭借直播,陌陌迅速扭转了局势。那段时间,唐岩吃饭、打牌都端着个手机,经常对着手机东拉西扯。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美颜技术的提高,直播成为了这段时间的新风口。

2016年初,直播平台只有几十家,但到年底的时候已经超过1000家,堪比“千团大战”。这期间,各种直播平台层出不穷,YY、虎牙、斗鱼、花椒等相继入局。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到了2017年初,由于同质化、监管等问题,直播行业就已经由热得发烫,变为了危机四伏。前后不过十几个月的时间,这是中国互联网过去从未有过的速度。

不过,这样的速度正逐渐成为常态。

2016年底的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马路上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单车。而且随着单车品牌越来越多,有人调侃说颜色都快不够用了。

但是很快,单车的形势就急转直下,酷骑、小蓝等相继倒闭。

2018年4月3日晚,在摩拜总部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超过三分之二的股东同意了被收购的决议。

这些年,王兴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从团购到外卖,再到酒旅和出行,似乎从来不给自己设限。

而事实上,在收购摩拜之前,美团就已经在南京推出了美团打车。

美团打车上线的这一天,程维和王兴还在一起吃饭,但王兴只字未提,程维是过后看新闻才知道的。程维问王兴为什么要搞这件事,王兴说:“就是试试。”

原以为合并了Uber,网约车游戏已经结束了的程维,也不得不再一次直面竞争。作为回应,滴滴则上线了滴滴外卖。

当美团开始做打车,当滴滴开始做外卖,互联网公司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但王兴认为,互联网典型的特征就是无边界。“传统行业可能很多井水不犯河水,甚至同样做地产,你做这个省,我做那个省。但互联网企业不管你干什么,中间这个边界都非常模糊,这就是这个行业的魅力。

张一鸣也不给自己设立边界,这一点很像他的福建龙岩老乡。

虽然内涵段子关闭了,但是头条旗下的另一款产品抖音却火了。这让快手感到了威胁,今年春节后,在快手内部的会议上,越来越多的问题指向了抖音。

最近半年,快手的办公室里增加了二十几张外籍面孔,他们来自泰国、俄罗斯、韩国与印尼。从2017年开始,快手就一直在积极推进国际化。

但即使到了海外,快手也依然要面临和头条系产品的竞争。

早在2017年8月,头条旗下的火山小视频和抖音就以Hypstar和Tik Tok的名字走向了海外。去年11月,头条还收购了北美短视频社区Musical.ly。

如今,快手在俄罗斯、韩国占有优势,而抖音则在日本、泰国和越南等地先后登顶了App Store排行榜。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出海,战线被拉出国界的不止有短视频。

目前,WiFi万能钥匙在全球的用户总数已经突破9亿,分布在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多个国家工具榜上排名首位。

今年5月,雷军在小米上市前的公开信中表示:小米已经在印度取得份额第一,并在15个国家名列前茅。

两个月后的7月9日,小米在香港上市。

这是雷军第二次到港交所敲钟,只是这一次雷军的身份变了,锣也比上次更大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就开始扎堆上市。先后有B站、虎牙、爱奇艺、拼多多、优信、映客等多家企业赴美、赴港上市。而美团也于9月20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据传滴滴也希望在近期内完成上市。

这是继2000年、2010年之后,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第三次上市潮。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各个应用场景下的代表企业。

这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创业公司,正集体走向成熟。

1995年的时候,马云说:“互联网将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后来他觉得这句话他自己说没有分量,他就说是比尔·盖茨说的,但实际上就是他自己说的。

而今天,移动互联网确确实实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2008年到2018年,超过十年的时间,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十年。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还只是模仿者和跟随者,与美国的差距也十分明显。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美国依然领先,但中国正在快速崛起,已经逐渐能与美国进行抗衡。

起初,几乎每一家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是美国的“翻版”,但是原创往往很快就销声匿迹,而中国的“翻版”却都在日后找到了完全不同于原版的生存和盈利方式。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世界正越来越多的开始复制中国。

今年5月,一场关于“5G投票”的争论,让5G走进了公众视野。这其中,中国企业正在从过去的参与者变为标准的制定者。

而5G的到来也将再一次大幅提升无线通信的速度,传输速度将达到4G的100倍,就连部分有线网络都将被无线通信所取代。

除此之外,5G还将容纳更多的设备,允许每个用户拥有多台联网设备。而且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低,将成为未来自动驾驶、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

而目前,中国在5G方面,不论是网络规模,基站数量还是投资力度都处于领先地位。预计到2020年,中国就将实现5G的大规模商用。

曾经在一次采访中,王兴说:“我很幸运,生在中国,生在这个时代。如果早生30年,我能参与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生在中国,而是利比亚、刚果,那就不一样了。”

30年前,在四川创业卖鹌鹑蛋的刘永好,因为贷不到款,不得不变卖家中的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东西,才勉强凑了1000块钱。

而今天,在中国创业的难度比过去低了很多。“我不用贷款,我第一笔就有几百万美金的投资”,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张一鸣说道。

陈大年的父亲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能赚那么多钱呢?陈大年没回答上来,父亲替他做了总结:“你要记住,你肯定是聪明并且努力的,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你和你哥哥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017互联网大会马化腾组织的饭局)

十年,弹指一挥间。即使用尽笔墨,也讲不完所有的故事。

十年前,有人貌似在山顶,但正在走向下坡;十年后,有人看似在谷底,却蓄势待发。

许多的成功,都是从一件小事开始;许多的变革,都是在不动声色中发生。

十年前如此,十年后亦然。

《阿里巴巴正传》方兴东、刘伟著
《微信之父张小龙》吉拥泽著
《滴滴程维 在巨头阴影中前行》甘开全著
《九败一胜 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李志刚著

*本文为猎云网(ID:ilieyun)原创作品,全天候科技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018社交回暖:融资易,破局难》

*《荣耀与危机并存:福建创业帮的2018》

*《人工智能的“僵局”与“破局”》

*《刘强东投资的这家奢侈品电商上市了,股价一夜暴涨40%》

*《P2P存管行白名单来了!首批只有建行、招行等25家入选》

↓↓↓戳这里“阅读原文”,登陆网站查看更多精彩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导语:这6种思维模式的聪明人更容易「成功创业」,你是哪一种?创新创业思维模式1、梦想思维模式2、细节思维模式3、辩论思维模式4、驱动思维模式5、颠覆思维模式6、实干思维模式……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不论创业还是工作管理,都离不开团队。一个强大的团队往往能够战无不胜。而精悍的团队又离不开每位成员的贡献和努力,需要每个人各自发挥长项,优势互补。

就像西游记中师徒五人西天取经,他们每个人都各有长处,少了谁最终都不能取到真经。下面,我们总结了更容易成功的6种思维模式,来看看你具备哪一种?你的团队中少了哪种思维模式的人才?

这种思维模式总是在想象未来和各种可能性。他们的思维会很宏大,心态会很乐观,他们总是在不停地开拓你思维的边界。

他们的存在,会为团队带来积极的能量和开阔的视野。

马云在回忆自己创业初期时,提到:

1995年,当他发现互联网有一天会改变人类,可以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时,他开始思考到底该怎么样影响人类?

这些问题他在95年没有想象清楚,但是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将来他想干的。

于是,他请了24个朋友到家里,大家坐在一起,他向大家说明了准备从大学里辞职,要做一个互联网的想法,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来说服24个人,两个小时以后,大家投票表决,23个人反对,一个人支持。

但是马云经过一个晚上思考,第二天早上他决定依旧辞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最后,马云把遭到96%成员反对的这件事做成了,而且非常成功!

所以: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种思维模式会仔细思考计划和项目的各个方面。细节思考的人会聚焦在可行性上,让其他人避免犯一些愚蠢的错误和致命的设计缺陷。

即使在最完善的计划中,他们也能找到错误或是可以提高之处。

曾经一个很普遍流传的面试案例,面试官故意在面试房间的地方仍一团纸或者掉一根笔,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个细节把笔和纸捡起来的人更被面试官喜欢。这一件小事就是对细节的考验。

工作中,细节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专业水平。细节控和强迫症有时候更容易促成事情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

辩论的思维模式会质疑你的假设,指出你计划的缺陷。

他们看问题看得很远,而且让所有人脚踏实地,做好准备。他们质疑的力度会让你不得不仔细考虑自己的论点。

辩论的思维模式意味着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当然这种批判性的思维不是无理无据的任性吐槽(比如一些网络上的喷子),批判性的思维是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

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做到很重要的一点——学会提问,学会沟通。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当对他人的想法或做法有不同的建议时,该如何反馈问题或者提意见,正确姿势是什么?

首先要学会为对方“赋能”,给他自信和希望,当今社会95%以上的人都存在自信力不足的问题,当你跟别人沟通时,让他感到舒服的最好方法就是“赋能”。

赋能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先肯定对方的优点,点出哪里不错,再说哪里如何优化或许会更好。这样的套路跟上来就“噼里啪啦”一顿否定和意见相比,你更喜欢哪个?

肯定是前者,前者的做法最终的效果是:不会显得虚假,很真诚,同时委婉的表达,对方实际也会更加走心。

而后者的做法达不到沟通效果不说,很容易给人造成距离感和反感。

驱动模式的思考者是天生的领导,他们能在其他人灰心丧气的时候为团队带来巨大的动能,能让所有的工作以迅疾的速度推进。

他们在实现计划的过程中会显得无情而专注,保持让整个团队集中精力。

拥有驱动思维模式的人更适合做团队的领头羊,擅长带动团队积极性,同时具有超强的目标性和感染力。

驱动思维模式需要具有强抗压性,而且在遇到挫折时,不光能够快速做好自我调整,同时可以帮助团队的人走出困境。

颠覆的思维模式总是不停地挑战现状,让其他人走出他们自己的思维惯性和孤立的思维习惯。

他们能为团队带来清新的观点。颠覆式的团队成员总是充满好奇,思维不按常理,能第一时间发现市场上的机会和潜在的竞争者。

就如耐克的slogan:不走寻常路。

那么,如何培养颠覆思维模式?此处推荐“5W1H分析法”。

5W1H(WWWWW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以下这张图能更加直观的体现分析法的核心所在,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

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资源丰富,执行力超强。不管是什么情况,实干模式的人会将袖子卷起,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们是那些思考出宏大战略的人的最好伙伴,因为他们总是能将战略变成现实。

用一句很简单粗暴的话来说: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扯淡!

没有执行力,再好的计划都是纸上谈兵,再伟大的梦想都只能停留在“梦”和“想”。真正的执行力,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需要持续的行动,坚持做下去。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你想减肥,迈不开腿,管不住嘴,何谈“瘦”下去?

如果你想改善目前的生活状态或工作状态,却一直拖延没有任何行动,那将不会有任何起色。

6种思维模式的聪明人更容易成功:梦想思维模式、细节思维模式、辩论思维模式、驱动思维模式、颠覆思维模式、实干思维模式。

原标题:成功的人,有这16个顶级思维模式

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打造多元思维模型想法来自查理·芒格,而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得力助手。Farnam Street曾这样描述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用于做决策的工具箱。你拥有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不管你是做一些重大决策、领导团队还是制定市场战略,思维模型都能够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开过飞机,但他在事业上依然有更多追求。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Flint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来。于是Flint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

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Flint也照做了。

Flint现在有了2个清单:

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5个目标;

另一个是另外20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目标。

巴菲特问 Flint: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Flint回答道:

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不,Flint,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1. 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当有了具体的目标,你才能反复地推演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路径,才能在每天早上睁眼之后明白自己应该围绕什么东西优化和努力。

我听过的另外的一个很好的表述方法是:将开放式的问题变成封闭式的问题。而「什么都能做」或者「所有方向都可以是方向」是最可怕的,对于个人或是企业都是如此。

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

尽管「专注」和「聚焦」的概念已经被现代人提及的太多,但真正能做到准确地辨识自己的欲念,去除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的人,还是少数的。

3. 比起「有所为」,「有所而不为」可能更关键。

这可能和芒格说的「Invert, always invert」 有相通之处。没有被选中的那20个目标,其实也是你感兴趣的或者有意义的,所以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合理的理由去在那些目标上花时间。

但它们才是默默消耗掉时间,转移你的注意力,又不能真正产出成果的事情,这种目标比看起来明显就很愚蠢的东西更加危险。

我们大多数人做决策时都会存在一个问题:不考虑这个决策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这时,你可以根据10/10/10原则来考虑所做的决策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这个原则就是:

这个决策在10分钟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决策在10个月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决策在10年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做决策时如果能践行10/10/10原则,这将有助于你在决策时免受感性因素的影响,迫使你考虑到这个决策可能会带来的长远影响,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3、忽略结果(不根据结果判断决策的正确与否)

被誉为‘扑克女公爵’的顶尖扑克选手Annie Duke这样说道:

“很多人陷入的最大陷阱是,他们根据结果来判断表现。如果他们赢了,他们就会因为他们做了正确的决策。如果他们输了,他们就会认为他们运气不好。

在我的前半生,我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扑克玩家。这是我学到的有关做决策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现在我把它带到了商业世界。”

在你做决策时,你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息的,即便如此,你依然是可以掌控决策流程的。

每当我要做一些重大决策时,我都会向周围的人咨询意见并得到反馈,包括我的管理团队、董事会、员工和客户等。这样我就能够了解每一个人的看法,我采用的这套决策流程能让我及时地降低决策风险。

不管事情进展得是特别顺利还是特别不顺利,你都要保持稳定,这一点很重要,这能让你避免归因偏差。

用“忽略结果”的方法来看待决策,它能够提高你做出高质量决策的几率。

每个人每天都会做很多决策,而这些决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说,你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你做的所有这些决策的质量。

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你必须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因为共识通常都是错误的。

你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视角。要想在股市或创业中获得成功,你就不能与共识为伍,而是要做出正确的决策。

要想获得指数级的增长成果,你必须要做到既不要循规蹈矩,还要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多数时候你的决策都是错误的。然而,一旦你做出了正确的决策,那么市场给你的回报将是呈幂律分布的,即少数的正确决策将带来巨大回报。

我从麦肯锡的一位导师那里学到了一个建议:“3”的法则。

即当你试图说服一个比较资深的人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定要给出3个原因。

不是两个,也不是4个,要正正好好给出3个原因。

我非常喜欢这个法则。不管是进行优先级排序还是提建议,我都会将这个法则作为一个指导框架。

在古代,城堡通常都被护城河环绕着,护城河起到保护城堡的作用。

护城河越宽,城堡就能得到越安全地保护,因为这样敌人就很难攻破城堡;如果护城河太窄,便起不到太大的保护作用,因为敌人很容易就能穿越护城河攻破城堡。

在巴菲特看来,城堡就好比公司,而护城河就好比这家公司拥有的竞争优势。他希望自己手下的经理们都能不断地加宽城堡周围的护城河。

我非常喜欢上面那张图,因为它很清楚地解释了一家公司的护城河都有哪些。你会发现,Facebook在自己周围几乎构建起了图中所示的所有这些护城河:

高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有效规模等。

在考虑竞争优势和策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你未来将构建起什么样的护城河,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能让你的公司抵御住任何竞争者的入侵,从而获得长久性的胜利。

7、网络效应和临界规模

网络效应是指,当一个产品的用户数越多,该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就越大,这反过来又能吸引更多用户使用该产品。

同时,该产品的价值跟用户数的增长成二次方关系,即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产品的价值等于用户数量的平方。

没有什么业务的规模化扩张速度能比软件业务还快,也没有什么能比网络效应能更高效地为公司业务构建起安全的护城河。

网络效应已经成为了任何策略的一个筹码。通常情况下,公司用户数一旦达到临界规模,触发网络效应,公司就能通过规模经济赢得巨大的成本优势。

由于网络效应显著,先发创新者可能会实现赢家通吃。这是所有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事。

“区块链在**上是分散式的(没有人控制它们),在架构上的分散式的(没有基础设施中心店),但它们在逻辑上是集中式的(有一个普遍的认同状态,它的系统表现得就像一台电脑)”。

要想实现网络效应,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建立一个分布式和分散式模型,将权力移交给个人。

理解了集中式、分散式和分布式之间的区别后,你就能更好地理解比特币以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了。

“博弈论研究的是人们在战略情景下的行为方式。这里的‘战略’是指,对弈双方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战略思维不仅在跳棋、象棋和棋牌上至关重要,在许多商业决策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博弈论:选择一种能够让你的竞争对手的最大优势最小化的策略。

规模经济是指,在成本或管理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能够让公司业务实现指数级增长。

软件行业的创业公司是规模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像Google、Facebook、Twitter这样的公司都能够在不增加任何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用户。相比而言,服务类的公司更难实现规模化扩张。

下面以Amazon为例,看看规模经济是如何在它身上发挥效果的:

根据金字塔原理:要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中的三个核心思想是:

分组总结你的支撑论点。

有逻辑地对你的支撑论点进行排序。

在思考沟通的时候,我都会参考金字塔原理。先把答案快速摆出来,而不是慢慢揭示答案,这样有助于更快地得出结论,让每个人都能保持一致,从而进行坦诚的交流。

你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方法来决定该在什么时间点去和你的产品团队检查工作进展。我在自己的公司就在使用这个方法。

如果你也想使用这个方法,你应该在这几个关键时间点与你的产品团队检查工作进展: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即还有99%的工作没有做完的时候。

在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即还有大概50%的工作没做完的时候。

在项目即将完成的时候,即还有1%的工作没做完的时候。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尽早同步工作进展、经常同步工作进展。”

也就是说,当项目刚开始执行的时候要多参与,随着项目的执行,要越来越少地参与进去。

在苹果,谁负责什么,永远不会搞混。DRI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会议进程表上,每个人都知道谁是直接负责人。

如此公开透明的责任制,使得每一个员工没有互相推诿和偷懒的机会,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很容易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而且,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DRI,如果超过一个DRI,那就等于没有直接责任人。DRI能够有效加速决策流程,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会议。

团队中的团队是一种将不同的团队及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无缝的组织网络的运营模式。

在团队中的团队,决策权被授予每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而不是集中在一个组织最高层的领导人手里。

这时,最高层领导的角色就发生了转变。从负责一个组织中的所有决策,转变为为每一个团队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背景,让他们都与一个共同的目标相联系并拥有最好的信息来帮他们做决策。

Kim Scott 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围绕一个目标:营造一个员工热爱、团队协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后来长期在 Google 担任团队顾问的过程中,她了解了 Google 公司领导营造一个员工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的方法,那种快乐的氛围是那么浓厚,甚至一眼就能看到。

而在担任苹果大学资深教员的过程中,Scott 了解了苹果是不同作风,但是初衷一样:营造一个人们能发挥自己所有潜能,并享受工作的环境。

现在作为 Twitter、Shyp、Rolltape 和 Qualtrics 的资深顾问,Scott 将自己多年的经历心得凝练成了简单的几个字:彻底坦诚。所有公司创始人都可以利用它,来帮助员工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并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将工作做好。

上面的横轴就代表 “直接挑战”,用 Scott 的话说,就是 “敢惹怒对方”。

直接挑战他人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说不好听的话就会显得没礼貌。然而一旦你成为老板,你就必须要清楚哪些员工作做得好,哪些出问题了,这是你的职责所在。

从上图可以看出 “彻底的坦率” 源于 “个人关心” 和 “直接挑战” 的结合。彻底的坦率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对事不对人。

“在我看来,当员工工作做砸了的时候,批评员工不光是你的职责所在,它也是你的道德义务。” Scott说道。

16、 倾听、决策、交流

当你是以管理者、CEO或任何级别领导的身份做决策的时候,那么倾听、决策、交流的顺序就非常重要。最好按照这个顺利去做:

而且不能让它们之间间隔太长时间。

关键是要始终先倾听,不要乱了顺序,而且尽量缩短每一步之间的时间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成功的人,有这16个顶级思维模式》 精选二

跟随母基金让你一次收割多个优质独角兽!

高瓴资本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于做具有独立投资视角的长期投资者,其创始人张磊认为,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特性能激发创新,增强可持续性,应对新动能成长过程中对传统产业和行业可能造成的冲击,真正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

提振实体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选择。

近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中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

长期价值投资提振实体经济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投资回报慢,资金占用周期长,因此,“赚快钱”的投机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殊不知,实体经济不兴,资本市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由次贷危机引发,实际上却是虚拟经济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泡沫,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出现问题。彼时,美国金融业及相关服务业GDP占比大幅增加,各种衍生工具风险失控,最终泡沫破灭,酿成危机。足见,长期来说,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资本市场必须从实体经济的真正的需求出发,发挥好资本灵活、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为实体经济的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高瓴资本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于做具有独立投资视角的长期投资者,其创始人张磊认为,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特性能激发创新,增强可持续性,应对新动能成长过程中对传统产业和行业可能造成的冲击,真正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

“长期”即关注企业长期的价值,不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在超长期持有的过程中把公司的价值做到最大化。

从2005年投资腾讯以来便长期持有,以及还有其他一批像格力、美的等长期持有的公司,便可清晰看出张磊的投资哲学。他表示,高瓴资本一直秉持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理念,并为此成立了高礼价值投资研究院,致力于为中国培养价值投资的中坚力量,推动价值投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与应用,并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共同繁荣。

“结构性”的核心是反套利,换言之,高瓴的结构性投资就是反零和、反套利、反投机和反博弈型投资。于高瓴资本来说,进行长期结构性的价值投资,也意味着它所投资的公司的创始人、企业家也要具备长期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形成投资人与企业家之间的高度默契。张磊认为,有伟大格局观的企业家精神是整个产业和经济发展中最为稀缺的精神,它可以带领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住本质,从而建立结构性竞争优势,修筑企业真正的护城河。

国内知名母婴童品牌孩子王,就是在高瓴资本的助力下,成功实现转型。2014年高瓴资本进入后,帮助孩子王重新梳理了全渠道战略的规划和实施路径,确定了先夯实线下基础、构建强大的、支持O2O业务模型的前、中、后台业务信息系统,再打通、壮大线上渠道的发展策略,快速搭建了线下零售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运营团队。

同时,在垂直电商为补贴厮杀时,将企业的核心资源全部投入到线下渠道基础的夯实和全渠道平台的开发和迭代,为后来的O2O战略成功快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12月9日孩子王成功挂牌新三板,上市当日,即凭借超过140亿的市值规模,一举摘得新三板母婴零售第一股桂冠,成为母婴行业资本市场市值最高的企业,并且在新三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市场估值中排名前列。

其实,不止孩子王,高瓴投资很多企业都是因为双方价值理念的不谋而合,例如,福耀玻璃。福耀玻璃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早已在A股上市,2015年3月福耀玻璃香港IPO首秀,计划发售4.39亿股,高瓴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价值1亿美元。

哑铃布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战略的落地实施,需要创新驱动的强力支持。对于高瓴来说,创新驱动即要做好“哑铃”两端的布局。一端是创新的渗透。创新已不仅仅局限在消费互联网领域, 而是向生命科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广泛的领域渗透。“哑铃”的另一端就是传统企业的创新转型,高瓴帮助全球的传统企业应用科技创新做转型,向更高效率、更精细化管理的方向演变,与企业共同去创造价值。

2008年,宝洁和联合利华占领了家用洗涤市场。高瓴资本研究中发现本土企业更有机会抓住消费品升级这一趋势,于是,张磊找到了当时做洗涤剂的罗秋平,鼓励他做洗衣液,成就了今天的蓝月亮。2010年,蓝月亮与高瓴资本正式合作。高瓴资本对蓝月亮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包括鼓励蓝月亮进行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支持其进行大力度的市场投入,给予资金支持;经常性地分享行业信息,积极促成跨行业交流等等。多年来高瓴资本对蓝月亮的愿景和战略充分理解,给予蓝月亮各项帮助,有利地支持了蓝月亮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瓴资本入股京东,张磊牵线搭桥,让蓝月亮高管接洽京东。利用京东的平台效应,实现品牌宣传和销售提升的双重效果。时至今日,蓝月亮在洗衣液、洗手液、洁厕液三大品类上的市场份额已经稳居国内第一。

高瓴资本最长期的商业伙伴之一美的集团曾面临着互联网热潮来袭、消费升级、成本优势丧失、海外市场冲击等多个问题困扰。在高瓴的帮助下成功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美的成为率先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家电企业。高瓴资本作为其长期的商业伙伴,见证了美的由“单一品类单一国家运作”成功转变为“多品类和全球运营的企业集团”。除了助力蓝月亮、美的等企业升级之外,高瓴资本还投资了江小白、优鼎等用互联网等新经济思维和手段激活传统行业的企业。

资源赋能多维度助力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能否实现,关键还在于各种资源配置是否到位。诸如技术、资本、人才等。

技术进步也就是创新,无论传统行业还是前沿科技,对于创新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创新需要时间来检验成效,还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这又和价值投资密不可分。以近年来关注度极高的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原研药的研发通常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资金投入规模巨大,这令很多投资企业“望而却步”或是“浅尝辄止”。

业内人士表示,高瓴资本的长期投资理念能够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使得高瓴资本能够参与到企业创新研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与企业一同成长。以高瓴投资的靶向和免疫抗癌药物研发的创新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为例,高瓴的投资从很早期就开始进行。百济神州IPO之前的两轮股权融资、到2016年初逆势赴美上市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以及后续的融资,高瓴资本一直在持续投入和参与,这也展示了高瓴资本希望看到长期的资金支持能够产生更加有价值的创新成果的决心。此外,在金融科技领域,高瓴投资了百分点、百融等提供金融大数据服务的公司,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地金融信息服务,帮助传统金融企业转型。

而且,与别的投资机构不同的是,高瓴强调的是给企业提供综合的资源支持。除了资金以外,高瓴十分注意和重视补充自己的全球化企业运营人才。张磊认为,作为企业的合作伙伴,除了资金支持,很重要的是就是能够帮助被投公司提高经营效率。近几年高瓴吸纳了原百度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CEO沈皓瑜、有肯德基“教父”之称的原百胜全球餐饮集团董事会副**,中国事业部**兼首席执行官苏敬轼,原阿里巴巴B2B公司副总裁、美团网COO干嘉伟等互联网及传统行业顶级运营管理人才。不仅如此,高瓴的自主研究体系在业内也是出了名的高水准。2016年6月,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发布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领袖”一章即出自高瓴的研究团队。高瓴本身还配备了约60人的大数据团队。这些精英人才的加入,在充实高瓴团队,优化现有管理层的同时,也给投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坚持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利用资源赋能多维度发力,高瓴资本的投融资哲学在过去的12年带动了消费与零售、科技创新、医疗健康、企业服务等领域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创新式发展,尤其是与我国当下提振实体经济的目标不谋而合。未来,高瓴希望继续作为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能够陪伴中国优秀的企业一起成长,在投资成长上发挥灵活性,把最好的资源投资于最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新创业者,助力经济的转型升级。

提示: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小金(微信:jinfuzi-wx)删除,谢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金斧子立场,仅供读者参考,不要盲目投资哦。

点击阅读原文,跟随母基金将独角兽一网打尽

《成功的人,有这16个顶级思维模式》 精选三

日前,为期两天半的2017年门萨中国会员聚会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门萨中国年会,既让每个参与进来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认知水平的成员们感受到温暖与舒适,也处处恰到好处地凸显中国文化特色。会议的主题是“融合”,来自欧美、日韩、澳洲、巴西、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分会的会员、其他高智商协会会员及特邀嘉宾参与了本次盛筵。这是门萨中国发展史上人数最多的聚会,其规模甚至超过了近几年的亚洲门萨年会。

260位与会者齐聚在上海世博园鲁能国际大厦顶层金恪集团恪金所,共同倾听20个精彩纷呈的讲座,体会脑力激荡的乐趣。在领略现代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下门萨中国的崭新面貌及蕴含的机会与活力的同时,也就全球各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看法。

那么,门萨年会,到底是怎样的呢?让小编带你一探究竟吧。

一、颜值与实力并存,特色与开放共享

在外界眼里神秘莫测的门萨聚会,从楼下的一道智力谜题拉开序幕。黄色的背景板上什么都没有,只有logo和一串字符:3A, 5B, 7C, 11D, 13E, ?

只有正确地解出这道题,才能得知会议的举行楼层。否则,就不得不一层层地爬楼试错了……

签到墙上火红喜庆的中国结,开场节目里热闹惊险的川剧变脸和小提琴表演等等,都向来宾展示了中国无处不在的千年文化的浸润。

开幕式后,各路嘉宾从专业领域出发带来了不同类型的讲座,帮助各位门萨会员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行业模型。讲座精彩纷呈,气氛异常活跃。

“怎么避免在爱情的车道上被车撞呢?感情的世界比现实车道复杂得多,就像橙、黄、蓝三种车行驶在不同的车道上”———在年会开场,畅销书作家,新浪300w粉丝大V杨冰阳(Ayawawa)女士分享了题为《剪子石头布——两性择偶的终极秘密》的讲座。她在1972年Robert Trivers的亲职投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推衍,提出了以“剪子石头布”为模型的两性情感理论的新方向,并基于理论对三种类型男性经典形象进行了画像白描。杨冰阳女士还在现场提出了婚盘概念,现场会员们陷入了对不同类型的异性进行分类配对的热烈气氛中。

场地赞助商代表王业成在《中国财富市场与恪金所浅谈》演讲中对高净值人群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人群的资产配置特征,会员们对中国财富市场和恪金所的业务范围有了深入地了解。

来自胜寒高智商协会的会员袁义对主力买入额和市值比、散户关注、改名效应的取样和类型等进行了规律总结,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股市散户规律。他将“中国特色行为金融学”总结为“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微生前,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 分别从传统***、量化阶段、大数据和算法、行为金融学方面递进地传达他的感受。“我们应该多维度地获取数据,越是这样越能获得与真实情况更加接近的情境。交易市场的所有行为都是无所遁形的,都会反映在股价上。”

“搜狗输入法之父”马占凯给出了阿尔法狗与上帝视角的思考,他在讲座《阿尔法狗世纪之战背后的故事》中回顾了阿尔法狗的完整事件,提出本能反应、初级意识、定式、局部流、全局流、上帝视角的层次模型,同时引申到育儿、减肥等生活的方方面。

门萨中国投资理财兴趣小组负责人、家族办公室架构师张智慧凭借自己的家族财富管理经验,在《资产配置与身份规划》的讲座中介绍了如何结合身份规划进行全球视野下的资产配置。

任职于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的资深品牌营销人,门萨会员李臻带来非典型门萨话题《我不是教你装》。让与会者领略了各大奢侈品牌的前世今生。

门萨会员曹雪敏,复旦美女,心理学博士分享了人类的心智模型,解答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以及如何逼近无限理性的问题,同时,也倡导所有Mensa会员们为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意义和价值。

门萨会员,花镇CEO肖振兴分享了花镇如何不靠融资如何三年内从零成为心理咨询细分行业的第一的心路历程。他说:“我们的公司现在估值超过5个亿,商业是需要模型的,公司运营就是让模型在变化中不断演进,科学地进行数据决策。”

除了专业领域的讲座外,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个人经验分享。德清烟霞观副主持王罗杰分享了《15分钟发掘你自己的超能力:灵觉》的主题,从呼吸调整,思绪放空中引领会员们体会发掘自己的灵觉能力。

此外,致力于推广汉婚文化的会员,前门萨委员会委员吴旋昊带来了讲座《奉天承运的千年汉文化》,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传承的使命感。

在现场,正大基因作为赞助商之一,为到场全体会员提供了价值在780-9900元不等的基因检测采样抽奖。会员们现场进行唾液采样,并填写检测部位和年龄。“这些采样将送到正大基因实验室进行最终分析,分析结果将寄到会员家中。”

此外,现场茶歇区域人流不断,连续三天都有全天候的咖啡、红茶、奶茶、红糖姜茶、棒棒糖、喜之郎果冻、可口甜品、各种水果、数个多层大蛋糕、现制甜点、明治巧克力、费列罗巧克力提供……更有优弹素创始人,会员王鹏友情赞助不限量优弹素双蛋白饮品。大家在茶歇期间聊天吃点心喝香槟,热闹非凡。

现场有照片打印机供每位会员免费打印照片,拼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此外,这次活动还有专业航拍摄影到场,在空中对地拍摄,为会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影像记忆。

中国在对外开放,门萨是一扇窗口,让高智商的海外会员可以管中窥豹,把更多真实的关于中国的信息带向海外普罗大众。丰富的个人经验分享和专业领域知识所带来的每一次思维交汇都可能激发火花,作为汇集了百分之二顶尖人才的社群,门萨懂得:只有兼容并蓄,才会发展得更长远、更多元、更繁盛。

来自马来西亚的创业家,门萨会员Chen Chow在事后写到:这是他第六次来中国,上一次还是在2012年。中国的无现金社会,公民意识突飞猛进的提高,世界级的公共交通,永远都准点的高铁,共享自行车,这些中国近几年的发展让他感到非常非常的震惊。他还说,他加入门萨21年以来,参加过不少由各国举办的年会,上海的这次活动是其中几个最好的之一。

来自台湾分会的代表何季臻在私下交流时提到:他参加过2015年的年会,很欣喜地看到这一次有这么多的人参会,门萨台湾正在蓬勃发展,这次活动给了他很多在台湾举办活动的灵感。

来自澳洲的华裔会员Bryan作为本次年会的纪念品制作商之一,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纪念品选择。他说,为这么一帮聪明人做纪念品,真是一件开发自己脑力潜能的事情啊。虽然是,但我真的很喜欢为大家服务。

二、智商≠界限,包容意味着未来

门萨(mensa),于1946年成立于英国牛津,创始人是律师贝里尔和科学家韦尔。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的名称,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最大特色为该会以智商高于常人两个标准差作为唯一的入会标准。英文名称“MENSA”在拉丁语中为“圆桌”的意思,旨在希望人们在智商相近的前提下能够平等的坐在一起,建立一个无**倾向的、非地域性的,消除种族和宗教差异的的全球化纯智力交流社团。

协会的三条宗旨是:从人类利益出发,确认、培养以及巩固人类智商;鼓励开发研究人的智力本能、特征和用途;为会员提供宝贵的智力刺激、交流和发展的机会。

六十多年的发展使门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为成功的智商俱乐部。

在门萨会员看来,门萨聚会更像一群志同道合的快乐青年们的家庭聚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单纯。就像门萨香港现任**Renee提到的一样,门萨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它的维系是依赖志愿者来发展的。会员固然重要,会员中的志愿者更是重中之重。

中国区的会员们非常踊跃参与志愿者活动,大家都在交流和互动中产生无数火花,为下一次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赞助商们也欣喜于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大会结束前就已经预约好了2018年的赞助内容。

在这个聚会上,你会发现头脑风暴无处不在;你会看见一群爱玩桌游爱比赛的有趣会员。还有挤在背景板前争相搞怪表情包的会员;还有在交流中妙语连珠的会员。他们虽然是TOP2%的高智商人群,但是近距离接触到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有趣又有料,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遥不可及。

这也是本次大会开幕式上向外界传达的主旨:在大多数人眼里,“门萨”一直神秘又高大上,它可能意味着聚集了全球智商顶尖的行业精英,再由这一小部分人做出能够改变世界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种媒体的解读下,门萨成员往往被刻画得孤独而超群。然而通过本次年会近距离接触门萨成员后,大家发现:这个“以智商作为唯一入会条件”的神秘组织,从不用“智商”给人贴上标签,门萨年会也绝非想象中冰冷又充满角力的圆桌会议。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聚会,却囊括了情感,梦想,管理,金融,历史文化等多样的演讲,穿插了艺术,游戏,表演等多样的形式。这不仅体现了门萨中国的崭新活力,而且也让门萨中国会员们建立了珍贵的友谊,为门萨中国的发展壮大凝聚了坚实的会员力量。

在年会的开幕式上,来自澳洲的门萨国际前行政总监ThereseMoodie-Bloom做出了致辞。她谈到自己从小就很喜欢中国,2016年她来中国参加了广州举办的亚洲年会,实在非常喜欢这个国家,所以今年又来到了上海。

Kate Narcard,门萨世界杂志(Mensa World Jounal)前主编在事后说:我非常享受这个周末,我发现整个活动组织得非常优秀,多样化的演讲者和演讲内容,会员们友好又和善,我真的很感谢门萨中国让我有机会在这里度过。

本次年会的主负责人、门萨中国前**杨冰阳(网名Ayawawa)女士说:“门萨中国所有的管理者和成员,都希望它能在接纳特色的前提下,开放地接受世界潮流的洗礼,一起构建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使融合成为趋势。在此之前,门萨中国管理层曾经经历诸多波折,而今,在门萨国际和门萨中国临委会(MCIB)的帮助和支持下,门萨中国正在努力迈向正轨。接下来,接下来,门萨中国的考试将分别在上海以及北京举行。智商,是协会的门槛,在这里,平等的思想与灵魂的碰撞,是所有会员的共同期待和心愿。本次年会的圆满举办,与策划者、参与者、志愿者的努力都密不可分,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日后的门萨中国,愿未来能够扩大影响力,为更多会员提供宝贵的智力刺激、交流和发展的机会。”

《成功的人,有这16个顶级思维模式》 精选四

励志文章和成功故事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他们一直鼓励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但从来不告诉年轻迷茫的我们怎么去找到“我们想做的事”,通俗点讲,就是猛灌鸡汤却不给勺子。这片文章虽然很长,但小编希望你能耐心的读下去……

今天是22岁的最后一天。几个月前,我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用文凭上“最高荣誉毕业”的标签安抚了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妈,然后转头辞去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跟一家很受尊敬的公司、还有150万的年薪道了别,回到了上海,加入了“刚毕业就失业”俱乐部,开始了一天三顿盒饭的新生活,开始创建一个叫做连客的小东西。中间许多精彩剧情暂时略过。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做过这样事的人,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所以在说自己的一些有趣故事前,我想借用大家(包括30岁甚至40岁以上的朋友)的一点时间和一点平和的心态,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以来一直没说的一些话。

所以前两部说的是对于一些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关键词的理解和体会。他们是: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经历、人生目标、后悔、和现实。

这可能会是一篇科普文,也可能会是一篇长篇小说,但我不想这篇文章变成一篇励志文,大家都审美疲劳了。所以我想忽略阳春白雪,尽管信息量很大,但是至少说一些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故事,说一些效果立竿见影的观点,再说说活捉林志玲什么的,总之让大家多看一点就多获得一点实际的价值。

那些最容易被理解错误的事

这些是我们内心里和人生理想一样真实的东西:学历、工作、房、车、财富、以及爱。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了这些欲望去付出,无论付出的是汗水、鲜血、还是身体健康、又或是其它你懂的。

尽管我们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会主流认同、可能没那么具有有戏剧性,但你和我、北大图书馆里的学生和网吧中奋斗的少年、职场杜拉拉和夜场里跳舞的小姐、韩寒和芙蓉凤姐(韩少躺着也中枪-_-),我们谁没有为了一个目标连续熬夜奋斗过呢?我们谁没有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过呢?谁没有过那种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觉呢?所以我们最不缺励志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

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跑得越快,越是无法考虑我们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

北野武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说他没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高档餐厅,跟女人们睡觉。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发现开保时捷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结果他就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在后面跟着,还对出租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

我想说,过去几年里我认识的、深交的、共事过的所有人,包括身边一批又一批二十出头收入一百多万的金融朋友、三十岁左右收入几百万的前辈朋友、以及简历金碧辉煌得已经不在乎收入的大BOSS、以及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两件事:

一,顶级学校的文凭、顶级公司的工作、顶级的收入、顶级的房、顶级的车、顶级的声望,这些都无法满足人类。

二,无论是通过爸妈,通过运气,还是通过奋斗得到这些顶级的东西,人类都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再就是投资了,比如银狐财富。

接着北野武的故事说下去。想象一下:你今天骑在一辆助动车上,一个小山村来的年轻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你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十几年的奋斗后,你坐在一辆你今天都叫不出型号的保时捷的驾驶位上,一个路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相信我,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你不在乎他,就像你今天不在说你助动车帅的人

你的视角在变。每当我们考虑许多年后能够取得的成就,我们总是习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满足感。你今天的视角只是错觉,却让你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这是我们最容易跑错方向的时候。

人类的需求是很奇特的。我们吃第一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和我们吃第一千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是差不多的,前者甚至比后者还多一些。同样的感觉适用于我们赚到的第一笔一万元和第一笔一千万元,第一辆十万的车和第一辆一千万的车,第一个女孩和第十个女人,第一个男生和第十个男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著名的马斯洛五大需求中,你从任意一个细分需求里获得的幸福感只能有那么多。

我们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我们也知道欲望和需求是两个东西(你从来没有听说过“马斯洛五大欲望”对不对?),但是我们的不幸福却是因为不小心把快感当成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而这就是因为我们常站在现在的视角去想象未来的感受。

事实是,就好像我们不需要很多的面包一样,我们不需要很多的财富,不需要很多的爱。因为他们很难给你带来更多快乐。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去拔高理想和自由的重要性。

你可以尝试着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五种需求是否真的有高低之分,思考一下,是否连最贫穷最饥饿的人们,都一直在生活中同时追求着这五个高低层次的需求。你会发现其实这五种需求一样真实,离你一样近,也一样远。

然后你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实现这五种需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只属于你的奔跑方向。这篇文章会实实在在地帮你找到这个方向。但在这之前,我们先谈一些别的。

外界带给我们生活最大的影响是嫉妒和比较。

我们一直高估了嫉妒。举个例子,没有人嫉妒Lady Gaga。LadyGaga应该要比我们都更有名、更有钱、坐更好的车、住更大的房子,比我们更随心所欲,而且也比我们更有才华。但你不嫉妒她,对么?

我们没有人嫉妒LadyGaga--因为她实在是太雷了。她奇怪得让我们完全不能把我们自己跟她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名利和才华面前没有自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仇恨。反而,我们会去思考,觉得她挺有趣的,挺发人深省的,不是么?

所以当你见到好事情发生在了那个他或者那个她身上,嫉妒的小火苗在你心中扑哧扑哧的时候,不如把TA当成那个很奇怪的LadyGaga吧。因为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抛开个人的杂念,去真正思考别人的亮点。

至于比较(Social Comparison),我们可以选择努力向那个绩点4.0的同学看齐,努力向那个年薪几十万的旧识看齐,努力向那个不断得到提拔的同事看齐。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那些和我们一样年轻的人们。

看上去像是有30岁阅历的阿呆Adele,19岁时出了张白金专辑《19》,21岁时出了全销量1200万张的专辑《21》,拿了两座格莱美。她出生于1988年。

眼神和心态似乎已经像中年人那样淡定的杜兰特和德里克罗斯,两个毫无疑问的超级球星,他们也出生于1988年。

如果你喜欢实用一点的,那么iPhone上用户量最大的个人开发第三方浏览器猛犸浏览器的开发者,是一个1992年出生的北京少年。

如果你的视线中有一个世界舞台,那么你会看到上面的人物已经越来越接近你的年龄。

我们不需要去看齐,我们只需要去“看”。去看到这个世界除了你现在正处在的那个若干平米的封闭空间以外,还有许多许多精彩的事正在发生。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你就会发现你跟你身边的那些“同类人”根本没什么好比的。这个世界太大了。你不是你自己的标杆,别人也不是。谁都不是你的标杆,这是一个没有标杆的时代。

我们要做的是试着不去嫉妒,不去比较,更不要批判,但要试着去观察、去倾听,然后去思考、去沉淀、去让所有外界的信息在你大脑里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处理过程。在你的大脑还没有沉淀出你自己对一件事的观点前,不要发表观点,不要给出你的定论。

我们可以不断在大脑中质疑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我们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挑战任何理所当然的存在,只要我们保证我们的大脑一直在思考,独立地思考。

要记得,你和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样。

时间是唯一的货币。你所拥有的财富很重要,因为你可以用它用来换很多东西。你所拥有的时间远远更重要,因为你可以用时间来换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包括财富,包括成就感,包括幸福感,包括其他那些我们都清楚的、比财富更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的东西。

是的,每个人拿时间换每样东西的汇率都不同,有些人可以用很少的时间换到很多的财富,有些人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换到很少的幸福。

但是事实是,只要你愿意花时间,你可以换到任何东西。所以你要想清楚,你到底要用时间来换取这世上无限可能中的哪些。

打开你的视野,你会发现有太多经历和体验可以让你去换取。但你的时间银行里每天只存了24个小时。你可能以为你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些你想做的事,但事实是,没有人可以保证明天上帝是否会往你的银行里存另一个24小时。所以,你要想清楚。

如果你今天能从这篇文章中带走任何一样东西,我希望会是接下来关于经历的这一段。

经历的英文叫什么?如果你曾经玩过角色扮演类游戏(RPG),你会知道有一个概念叫EXP,全称叫Experience,这就是经历的英文。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RPG,你扮演你自己。你唯一升级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积累EXP。

我们都了解那些故事,我们都懂那些道理,看了那么多励志贴,我们甚至都快知道为什么乔布斯会成为乔布斯。但只有经历才能让我们真正把那些道理变成意识。那些改变我们一生的道理,都是不是别人教会的。

所以即使你有最完美的理论,你都没有把握说服那些还没有开上保时捷的人们,让他们懂得保时捷不是他们想要的,也没有把握去说服那些还没有在投行工作过的孩子,让他们懂得去放弃投行(更何况,对于那些热爱金融的孩子来说,你的劝诫极有可能是错的)。

所以哪怕这篇文章非常努力地想要往实用的方向靠拢,可能你看完以后还是没有任何领悟。这一切就像你无法说服还没有吃过很多很多面包的人们,让他们懂得吃一千个面包是要反胃的。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只有我们已经拥有的那些经历,决定了我们下一步会做什么。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去体验不同的经历。去爱,去恨,去在热恋中没心没肺地笑,去在失恋后声嘶力竭地哭,去翘课,去打架,去拼了命的读书,去让自己真的领悟那些道理。

你所尝试的事,你所认识的人,都是你经历的一部分。他们帮助你去理解你一直知道但是不曾真正理解的事,他们帮助你去看到一直存在着但是你不曾看到的世界。

但是,你的人生很短,你的时间货币只有那么多。所以除了乔布斯已经告诉你的“不要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你还要记得,永远不要重复一样的经历,因为你不会从第二次一样的经历中收获到更多,更因为这个庞大的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人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太多截然不同的经历等待着我们去体验。

这篇文章也会实实在在地帮助你探索不同的经历。你只要记住,如果你每个星期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还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岁。

如果你愿意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都去尝试一种新的体验,或者认识一个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朋友,那么一年后你和一年前一样年轻,只是比别人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的阅历和对世界的认知。

过去一年里我的个人故事

我2010年暑假结束,拿到回黑石的offer后,就开始了寻找自己人生目标的旅程。

2010年的9月到12月,我过得挺糟糕的。因为我每天起来都在想我接下来这辈子要干什么。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我接受了那个offer,我未来两年的前景。

我们办公室里有一个韩国人Jay,我实习的时候是他做分析师的第三年。每年的反馈中,他都是黑石他那一届全球所有分析师里最强的那一个。我没有怀疑自己能够成为这届最好的分析师,但同时,我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J是我能成为的极限。

但仔细想想,J也不过只是那样,像永动机一样地在办公室努力工作,像尊贵的孩子一样在夜店潇洒地玩耍。J是最出色的,但也是黑石所能创造的最出色的。

后来我想到了环境的局限性,想到了密集网络。

我在上中的时候,我这届最好的学生去了北大和清华。而在沃顿时,最好的学生去了高盛直投、贝恩资本、凯雷、KKR、Jane Street等买方。我想到我们是不是已经成为模式化思维的牺牲品(victims of stereotypes)。

我们的社交圈里都是与我们同类的人,我们互相交流、竞争、鼓励、启发,处于所谓的密集网络。我们自以为我们充分见识了整个世界,但其实我们只是在重复肯定同一类信息。所以如果你是“最出色的”那一个,那么你极有可能就是所有和你同类的人当中最出色那一个。但这也就是你的极限。

而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只是想和别人有点不一样,他们想去外面看看,去见识见识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他们想要找到自己独特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天空才是极限。

说实在的,所有当年选择DIY出国的朋友们,如果今天你有幸拿到了让那些当年去北大、清华的那些同学羡慕的Offer(再次向躺着也中枪的北大、清华同学致以崇高的歉意),如果你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见识,那绝对不一定是 因为你比他们更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那个出国还没有像今天一样流行的年代,你没有被那个上北大、上清华的模式化思维所套住。

所以老天很弄人,因为所有一直在追求“出色”和“卓越”的人最后都在他们最坚信的标准上“输”给了那些只是想过自己独特生活的人。

当然,2010年末的时候,我只是确定了自己是被老天玩弄的人哪。但幸好我还有一年时间,我决定一定要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目标,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一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多走走,去见识这个世界,活出自我。但后来我发现这个目标其实只是说着好听,但是其实不能给人带来持续的动力,然后我就很伤心。

再然后,我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有点与众不同的目标,就是“做个有意思的人”(Be an interesting person)。因为对我来说,这是我当时能给另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但后来我又想了想,这个目标用管理学的标准来说,就是太不具体太不精确所以很难提供持续动力。然后我就更伤心了。

所以从九月到十二月的四个月里,每天起来就因为找不到人生目标而痛苦。因为自己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太多,经常一不小心就错乱了。当时也没有人告诉我什么20分钟就可以找到人生目标的这种好事。于是我就上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课,和各种奇奇怪怪的人交流,希望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启发。

那段时间我过得真的很彷徨也很烦躁,好在我坚持了下来。我谈判课上的教授成为了我很重要的一个导师--尽管他从来没有一对一给予我任何指导。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改变我们人生的道理,都不会是别人教会的。进入到十二月以后,我的目标慢慢找到了我。

四个月里经过无数内心挣扎之后沉淀下来的思想最终被我总结成了两句很简单、看似和“做个有意思的人”一样不具体、但对我而言包含了丰富含义的话:

成长,并帮助别人成长。体验和经历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

这两句话就成了我的人生目标。它能让我感动得哭,也能让我感动得笑。最重要的是,尽管这两句话在外人看来可能莫名其妙,但我发现这两句话解释了过去二十多年里自己做的许多事情背后的原因,其中包括了我为什么从小一直都不好好读书,为什么选择出国,为什么一直逃课,为什么在2009年和一群朋友一起创建了BIMP这样一个神奇的项目,等等等等。

在确定了人生目标以后,我的思路和视野都变得清晰了很多。我很快找到了我想要做的事。

和身边许多的朋友一样,创业也曾经是我大脑中的考虑过的一个想法。但我一直想不到任何我愿意用我几乎所有的时间货币去换的一个创业项目。但在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今年一月份,我几乎没有花什么时间就确定了一个项目的大方向,这个商业项目的创意像是奔着我而来的。然后再通过不断的完善从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渐渐变成一个成熟的产品,一个真正可以持久给所有人带来价值的产品。

所以,可能和许多我很尊敬的朋友不同,我的出发点并不是“慈善”和“义务服务”,“创业”也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一个学了四年金融的人怎么可能一直心存“创业”这个目标呢),我的目标就是实现“成长,并帮助别人成长。体验和经历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简单的说,我的内心并没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一定要创业、你一定要创业”,只是碰巧创造一个商业化的项目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方式,而创立一个商业项目这件事碰巧叫做创业。

而另一方面,在黑石工作可以帮助我“成长”和“经历”,但是我觉得在黑石的一个暑假实习里,我用20%的时间经历了接下来的两年里可能会经历的80%的体验,对我来说已经很值得了。

我也一定会“成长”,但是未必会比创业成长得更快、更深刻、更理想、更多样化(比如说我就没有办法做我一直很想做的美工设计工作了!)。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在黑石我基本上不能实现我人生目标的另外50%--“帮助别人成长。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

所以结果就是,“是否辞去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直接成为无业游民”这么重大的一个选择,被我用人生目标给瞬间解决了。有多瞬间呢?我后来发现了个有趣的巧合。

四年前,我曾经尝试着去写一篇回忆录,来回忆出国两年多的旅程,然后这篇回忆录不幸地才写到出国的第一年就没有后来了。尽管写回忆录是一件有点折磨人的事情,但读回忆录绝对是件超开心的事。当中我写到过六年前我决定放弃轻松进北大清华的机会,毅然决定出国念高中,因为上海中学不支持孩子们申请国外大学。原文如下:

“北大清华这种学校我肯定不去!”我当时的有两个很简单也很清晰的想法:

二,也是更重要的想法,我想,就算最终在美国毁了,我至少做了一个帅到五体投地的决定,我鄙视了北大清华。

更离奇的是,从那以后的两年至今,我几乎从来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想的。仿佛这道选择题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而不是测试我的智商一样。无论如何,两年后的现在,我相信,这个帅到五体投地的决定,是我一生至今最正确的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是不会变的。把上文中的北大清华换成黑石,就是我的大脑在半秒中以内做出辞职这个决定的思考流程。可见大脑在考虑一些人生大事上是不怎么需要运作的,让心去运作就足够了,而你的人生目标就是你的心。

如果说这六年里,相比上面这段话我又多了什么领悟,那就是:

?7?7?0?2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Randy Pausch在他著名的“最后的演讲”中提到过一个很实在的观点。他说,在我们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撞上很多墙,但是这些墙不是为了阻挡我们,它们只是为了阻挡那些没有那么渴望理想的人们。这些墙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去证明我们究竟有多想要得到那些东西。

我撞上的第一堵墙,就是我没有如我所愿地一毕业就辞职。考虑到团队开发的进度,个人诚信问题方面带来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以及很多直接辞职可能带来的负面因素,我最终还是回去工作了四个月才得以正式辞职,其中包括一个月的培训。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老板都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我辞职的事情,但大老板自己却没有做好保密工作,以至于同事们最终都知道了我一个小小的分析师要辞职。但我又被规定不能公开,所以在我座位附近的办公室气氛很糟糕,上班感觉度日如年。

我一年的故事就这么讲完了。如果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人生,那么最好的形容就是从一年前我确定了人生目标的那天起,一切就开始失控。但我想在这个回顾的最后,和所有已经确定了自己人生前进方向的朋友,分享这一年最大的感想:

你的理想就像一辆车,如果你觉得这辆车的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那么可能说明你开得还不够快?0?2。

感谢所有支持你、欣赏你、否定你、看低你的人。

我一直说,永远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不是一出生就上了好到可以改变我的学校,一直到六年前,我都不算是个好学生,学生生涯当过的最高的职位是小队长,期中期末考试好像从来没有进过班级前三,有一年甚至还是全校倒数10%,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感谢自己不知为什么突然一根筋地开始愿意好好努力,自从那以后就知道实现梦想就靠坚持付出,没有别的秘诀。后来我出国,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在一路的坚持中,遇上了许许多多带给我灵感的人,他们用他们的经历影响和改变了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继续传播我受到的影响,可能是作为一种感谢。

同样地,过去的许多年里,我被许许多多人否定过,甚至包括身边很好的朋友。从五年前的:“就你也想进沃顿?”一直到几年的:“你还是别创业了吧”,“你肯定不会辞职的”等等。这些否定和质疑一路上给我很大的鼓舞,让我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

过去的这六年,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许许多多强大的人,他们强大的地方可能是一些人生经验,可能是一个很偏门的技巧,有或者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一个坚持了几十载的生活细节。今后我会一一道来。

以上故事,分享给所有相信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的朋友们。明年,我们依然年轻。

《成功的人,有这16个顶级思维模式》 精选五

投资人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智力而是性格。你不需要有很高的智商,你用不着会同时下三盘国际象棋,或者同时打两副牌。你需要一种性情,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处,你都 能够做到从容自若、宠辱不惊。你知道自己是正确的,因为别人的态度对你不会产生影响,你只是基于事实和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

——沃伦.巴菲特(《金钱世界》1988年6月20日)

世界上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个人是我的父亲、格兰厄姆和芒格。我的父亲教育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去做值得登上报纸头版的事情;格兰厄姆交给了我投资的理性框架和正 确的模式,它使我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能冷静地退后观察,不受众人的影响,股价下跌时不会恐慌;查理使我认识到投资一个获利能力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所具备的种种优点,但前提是你必须对它有所把握。

——沃伦.巴菲特(福布斯采访 1993年10月18日)

我们并不承认1927年到1933年的经历可以成为指导未来的教条……我们不能相信这就是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我们更应该把这段时期作为类似于南海泡沫的经济现象或其它孤立事件,而不是未来典型的周期模式……对投资行为来说,它具有特殊性,不具有重复性。

——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

几乎任何一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总体上讲要比外行的业绩要好。但是,基金管理这个领域是个例外。

——沃伦巴菲特(纽约证券分析师协会演讲 ?0?21994年12月6日)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其学过的某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是一颗钉子。”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在2004年的伯克希尔年会上,有个年轻的股东问巴菲特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在巴菲特分享了他的想法之后,查理插话说:“别吸毒。别乱穿马路。避免染上艾滋病。”

——摘自《穷查理宝典》

向沃伦和查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不在于人们能够了解大量关于如何在长时间内让金钱以很高的复利增长的知识——尽管这当然是一种很不错的额外收获——而是在于通 过听取他们的教导,人们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性、世界的现状、如何理性思考,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更好地过上一种正直、幸福、善良的生活。

——惠特尼.提尔逊(《穷查理宝典》导言)

一个聪明机灵的人要想变成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关键是别做蠢事。

——劳伦.邓普顿(《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很多人即使明白股票大跌的时候就是买入的最好时机,还是无法做到这一点。这种违反常理的现象屡见不鲜——当股票低价待售的时候,竟然无人愿意购买。想象一 下,如果商场宣布所有商品一律半价出售,花季少女们难道都会竞相快速地逃出购物商场吗?当然不会。实际上,情况只会相反。

——劳伦.邓普顿(同上)

在投资界,代价最昂贵的一句话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

你最好事先明确制定你的投资目标并弄清楚自己的投资心态……最后决定股票投资人命运的不是股市本身,也不是上市公司,而是投资人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学历史和哲学显然比修统计学之类的学科更有助于股市的活动。投资股票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将每件事都量化的人,显然吃了亏。你在股市用的上 的数学,在上小学四年级时便学到了。挑选股票时对我帮助最大的是逻辑,这门学科告诉我,华尔街做事往往会有多么的不合逻辑。

——彼得.林奇(同上)

测试你的个性特质对保障你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张个性清单上该列出的有:耐性、自信、常识、忍受痛苦的能力、开阔的心胸、持久力、弹性、客观、谦逊、做研究的意愿、承认错误的意愿、以及对普遍性的慌乱有处之泰然的能力等。

——彼得.林奇(同上)

避免别人犯过的错误,是达到成功投资的重要一环。

——塞斯.卡拉曼(《安全边际》导言)

要想跨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得长期的成功,仅仅捧着一些规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投资世界里,太多的事情变化迅速,以至于没有哪种方法能够持续成功。因此,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以便彻底理解为什么依计行事就能成功,不照章办事就会碰壁。

——塞斯.卡拉曼(同上)

价值投资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和长期的投资视角。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和能够为成为价值投资人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价值投资人中又只有一小部分拥有较强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塞斯.卡拉曼(同上)

重要的是投资者不仅要知道什么是价值投资以及它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还要知道为何它是一种成功的投资哲学。

——塞斯.卡拉曼(在MIT斯隆管理学院的演讲《晚上睡得香比什么都重要》2007年10月20日

谈到有效市场假说时,我也用到“有效”这个词,不过我意指它能够“迅速、快捷地整合信息”,而不是事事“正确”。

——霍华德.马克斯(《投资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学科不是会计学或***,而是心理学。

——霍华德.马克斯(同上)

在我看来,设法避免损失比争取伟大的成功更加重要。

——霍华德.马克斯(同上)

人类不是被一无所知的事所累,而是被深信不疑的事所累。

一般来说,我们确实低估了很多事情中的随机成分……我相信金融交易业错把运气当作个人能力的表现,这样的习惯甚为普遍,也最为明显。

——塔勒布(《随机漫步的傻瓜》)

我并不否认假如某人过去的表现优于他人,便可推测他将来也可能有更好的表现。但是这种推测非常薄弱,以至于决策时一无可取。为什么?因为最重要的是两项因素:他从事工作的随机成分多寡,以及有多少数目的猴子参与。

务必牢记,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全凭实力,毫无侥幸,只有失败时才会认为是运气使然。

《成功的人,有这16个顶级思维模式》 精选六

原标题:7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的7大独特做事准则

那些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企业家是否有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从而让自己获得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呢?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和作家,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被这个问题所深深吸引,我读过数不清的亿万富翁企业家的传记,研究了他们的一些共同点,并且亲自采访了其中的一些人。

毫无疑问,在这些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企业家的成功之路上,有运气的成分存在。但是运气这一个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些企业家们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们打造的公司是价值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大公司,像沃伦·巴菲特、杰夫·贝索斯、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打造的公司。

通过研究这些成功企业家,我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这种思维方式在大多数企业家(甚至是成功的企业家)中其实并不常见。我发现这些原则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商业和生活的看法。其中的一些原则提醒我们,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一直在做一些最重要的简单事情。

对于我所研究的每一位企业家,我发现了一个:

(1)亿万富翁企业家的独特做事准则。这个做事准则为亿万富翁的企业家所取得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亿万富翁企业家做事准则的运用方式。成功的企业家是如何运用这些做事准则来发展他们自己的业务的。

(一)查理·芒格(亿万富翁投资者):要分析什么地方可能会出错,而不是什么地方可能不会出错。

亿万富翁企业家的独特做事准则:

直到我读了亿万富翁查理·芒格的《Poor Charlie’s Almanack》之前,我都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树立一个愿景,设定目标,并且日复一日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如果我失败了,我会认为是因为我在其中的一个步骤中犯了错。

不管你有多聪明、多努力,事情总会不断出错的。

查理·芒格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董事长,也是沃伦·巴菲特的长期商业伙伴,他向我们展示了另一条同样重要的成功之路:思考可能会出错的地方。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芒格不断地、有条不紊地考虑一个计划可能会出错的每一种方式,并规划出如何避免可能会出现的每一个障碍。他说:“要学会把事情颠倒过来考虑,逆向思维会帮助你发现很多问题。很多难题就是在逆向思考、倒过来考虑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的。如果我们的所有计划都出错了怎么办?我们不想去到哪里,我们如何会去到那里?不要寻求成功,而是列一个如何失败的清单——一个因为懒惰、嫉妒、怨恨、自怜以及其它所有的自我挫败的心理习惯而导致失败的清单。如果能避免这些会导致失败的品质,你就能取得成功。告诉我我将死在哪里,这样我就不会往那里去。”

芒格的方法帮助他避免了很多障碍,当他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障碍时,他会更有更为充分的准备。此外,将目标设置和障碍回避结合起来,这个方法得到了100多个关于这个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支持。当人们只是在单纯地幻想未来的时候,这时他们实际上会采取的行动要比他们在幻想未来的同时也会思考什么地方可能会出错、并制定计划避免出错时要少得多。

总结:同时做到既悲观又乐观比单纯乐观更重要。赢得胜利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不要失败。

亿万富翁企业家做事准则的运用方式:

为了运用这个准则,你可以根据下面三个步骤的预验流程来测试你的计划,这个流程是Meathead Movers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aron Steed开发的:

(1)列出一个项目可能会失败的方式;

(2)为每种可能性分配一个概率;

(3)对于可以采取的用来避免失败的行动进行优先级划分。

Steed是在对他所管理的350人的公司中的那些失败的项目进行观察后开发的这个流程。他没有添加新的程序来帮助这些项目取得成功,而是开发了一套“预验”流程,以消除可能会导致它们失败的障碍。

芒格自己非常积极主动地回避的一个障碍是误判心理。在他7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总结了22中误判心理。

(二)沃伦·巴菲特(亿万富翁投资者):用检查清单来避免犯愚蠢的错误。

亿万富豪企业家的独特做事准则:

巴菲特说:“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么,而是他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投资人只需要做很少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以成功了。”

为什么聪明人会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蠢事?我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能够避免犯下愚蠢的错误。可是,事实上,即使是非常聪明的投资经理人,也会犯下重大错误,导致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的损失。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决策出现重大错误呢?巴菲特的合作搭档查理·芒格和哈佛医学院医生阿图·葛文德给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共同答案:像飞行员一样使用检查清单。

第一,运用检查清单是防止出现大错的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办法。

阿图·葛文德在《清单革命》一书指出,人类的错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知之错,另一种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知识而犯下的错误,无能之错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正确知识但却没有正确使用而犯下的错误。无知之错无法避免,但无能之错却是本来可以避免却未能避免。葛文德本人是哈佛医学院的医生,他用自己和他人的众多医学案例告诉我们,现在手术的例行程序异常复杂,而且压力重重,即便再优秀的医生也难免有时会漏掉其中一个步骤,少问一个关键问题,以致在偶尔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是无法绝对避免的,而失误的代价是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如何解决这个严重问题呢?葛文德拜访了飞行员和建造摩天大楼的建筑人员,并从他们那里找到了应对复杂问题的方法就是运用检查清单。即便超级飞行员和超级建筑专家也需要一张清单,把一些关键步骤列出来,事前仔细核查,以确保正确无误地完成工作。葛文德描述了他的研究团队采用这一理念,研发出一张安全手术清单,在世界各地投入使用,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第二,运用检查清单是防止投资决策出现大错的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办法。

实话实说,我一开始根本看不上按照检查清单逐一核查这种做法,我觉得这是笨人才会用的非常机械的做法。可是巴菲特称他认识的人中最聪明的是芒格,而芒格本人极为推崇检查清单:“我是一个极度信奉运用检查清单来解决困难问题的人。你需要运用检查清单把所有可能的答案和不可能的答案全部列示出来,否则的话,你很容易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

他在南加州大学演讲时说没有什么方法比检查清单更加有效:“人们还需要养成核对检查清单的习惯,核对检查清单能避免很多错误,不仅仅对飞行员来说是如此。你们不应该光是掌握广泛的基础知识,而是应该把它们在头脑中列成一张清单,然后再加以使用。没有其他方法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对于巴菲特提出的聪明人经常犯大错的问题,芒格给出的答案是:“聪明人怎么会经常犯错呢?因为他们并没有做我让做的事情:使用一张检查清单,确保你们掌握了所有的主要思考模型,并以一种多管齐下的方式使用这些思考模型。”

最容易发生的大错是,你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就马上下了结论,其实你应该运用检查清单,运用多种思考模型,逐一核查,就能发现很多你本来可以发现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大错。只有一把铁锤的人来说,每个问题看起来都像是一颗钉子。你不能只是拥有一把锤子,而把所有东西都看作是钉子。你必须掌握更多的工具和技巧。你必须用核对检查清单的方式来运用所有这些工具,因为如果你只是希望你需要的时候合适的工具会无需帮助自动跳出来的话,你就会漏过很多思考工具。但是如果你把这些工具列成一个完整的检查清单,在你头脑里一项一项逐一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答案,而不用这种方法你就根本不会找到这些答案。

形成核对检查清单的习惯能够避免很多错误的发生。你们应该掌握所有各种基本的智慧,你们应该把它们列成一张思考的检查清单,以完全运用所有这些基本智慧。没有其他任何一项程序会比这个步骤更加有效。

运用检查清单,能够更好地解决收购企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医学上运用检查清单同样非常有效。只有那种非常糟糕的内科医生才会马上接受头脑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诊断结论,而且死死抓住这个结论不放。(悲惨的是,75%的内科医生都会如此。)

检查清单不能过于简单,必须包括所有重要的方面:“分析不同的公司,你需要用不同的检查清单和不同的思考模型。我永远不会说‘只要考虑这三个问题’而把这个问题弄得非常简单。你需要在你的一生中把所有思考模型深深刻入你的脑海,运用它们自己找到答案。”

如果检查清单中缺乏两三个重要的事项,结果会很惨。总的来说,你需要掌握各种合适的思考模型,还有列成一个检查清单以便逐一运用它们。如果你是一个飞行员,可是两三个重要的项目没有包括在检查清单中,你可能会坠机。

第三,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决策检查清单。

芒格的投资决策检查清单十分详尽,有40多项,具体请参见他的《穷查理宝典》第二章。巴菲特并没有公开他的投资决策检查清单,但1982年起在伯克希尔年报中多次公开声明他想要收购企业的基本标准,我认为这就是巴菲特的投资决策检查清单的精简版:(1)较大的公司规模(至少有5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2)显示出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盈利预测不感兴趣,我们对由亏转盈的“反转”型公司也不感兴趣);(3)公司在仅仅使用少量负债或零负债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4)良好的管理(我们不可能提供管理);(5)简单的业务(如果涉及太多技术,我们将无法理解);(6)清楚的出售价格(我们不想浪费我们的或是卖方的时间,在价格不明朗的情况下谈判,即使是初步商讨)。

1992年巴菲特再次在伯克希尔年报中阐述了他15年前讲述过的选股标准清单:“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与以往我们在1977年的年报中谈到的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挑选可流通证券与评估一家要完全收购的公司的方法极为相似。我们要求这是一家(1)我们能够了解的;(2)有良好长期发展前景的;(3)由诚实和正直的人们经营的;以及(4)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的公司。”

他们声称,使用这些清单对他们在40年的投资生涯中获得的奇迹般的21.6%的投资回报至关重要,他们的投资回报水平是市场平均水平的两倍。

亿万富翁企业家做事准则的运用方式:

Blake Goodwine使用一份决策清单来将他的 Lionize Media Group打造成了一个拥有数千万月访客的小众媒体网站的网络。

下面是他的解决问题的清单,清单里展示了成功的商业战略的路径,并抵消了阻碍他到达理想目的地的任何内在偏见:

(1)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出尽可能多可能的解决办法,这可以帮助您避免可用性偏见,这种偏见常常导致我们选择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2)测试。尽可能多地测试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这能够避免将你选择的解决方案合理化的证实偏见。

(3)评估。为每个测试制定一个最小的成功标准,这样你就可以避免为了收回沉没成本而在行不通的糟糕想法上加倍投入。

(4)学习。深入研究数据并从每一个实验中学习,而不仅仅是从最有效的实验中学习。避免认为错误完全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也不要为那些没有成功的事情感到羞愧。

“即使这份清单能只能帮助你做出略好一点的重大决策,但这也足以改变你的生活和事业的整个轨迹了,反正它已经改变了我的生活和事业轨迹了。”Goodwine说道。

(三)雷·达里奥(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创始人):学会独立思考,这样你就能比其他人更聪明。

亿万富豪企业家独特的做事准则:

“要在市场中赚钱,你必须独立思考,并保持谦卑。必须独立思考,因为人云亦云无法让你赚钱,众所周知的事情早就体现在价格上。”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创始人雷·达里奥曾这样说道。

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会给你带来平均的结果。这就是平均值的定义。

对达里奥来说,拥有持久的、非凡的表现的关键是去做别人不会做或不能做、但却是正确的事情。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例如,86%的专业投资人都没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数的收益。下面这个数字也让创业者惊讶:30.9%的创业公司是在创办后的三年内倒闭的。

在最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达里奥解释了为什么做到这样如此之难:“无论何时,与市场共识对着干,出错的概率都是很大的,因而你必须谦卑。”

但是好消息是,只要经过足够多的练习,你就能提高正确的概率。

亿万富豪企业家做事准则的实际运用: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