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手机遭数据恢复,如何防止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泄露

  近日,奇虎360公司发布《中国手机用户换机风险调查报告》:即便用户将旧手机恢复为“出厂设置”状态,被删除的数据仍可能恢复。记者了解到,恢复手机内已删除数据并非难事。业内人士表示,用非隐私数据重复覆盖手机存储空间,可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旧手机里的个人信息这么多,在被卖到二手市场前,肯定要清理干净。”市民郭旭阳说,为了防止旧手机内的敏感信息被人利用,转卖前都会将手机里存储的照片、短信、电话号码逐一删除。

  市民杨明轩说,在处理旧手机之前,会先恢复至“出厂设置”状态,以最大限度防止手机中的各种敏感数据被恢复。

  唐宫路附近某回收二手手机的商户说,如今手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增强不少,仅有极少数用户忘记或忽视删除手机内的个人信息。

  七里河附近某电脑维修店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提供手机数据恢复业务。如果手机使用的是安卓操作系统,手机内被误删的照片当天即可恢复,收费100元;恢复已删除的手机号码、短信等需要2天至3天,收费200元。即便手机已恢复至“出厂设置”状态,里面存储的短信、电话号码等数据也能被恢复。

  在淘宝网上,各类手机数据恢复软件的售价从10元到200元不等,销量较高的店铺,单月成交记录为150余单。

  “手机内被删除的数据日期越近,越容易被恢复。”从事手机维修多年的付万青说,如果用户在出售旧手机前手动删除数据后很快关机,那么这些看似被删除的数据已存储在手机内存的临时存储空间中,极易被恢复。若是将手机恢复至“出厂设置”状态,相当于把手机存储空间的分区全部清空,这样的话想要恢复已删数据难度较大。不过,借助专业数据恢复软件,手机内被删除的照片、文字信息还是能够被恢复的。

  付万青说,为防止手机内存中的数据被恢复,用户可先将手机恢复至“出厂设置”状态,再反复存储、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大容量文件。如此一来,就能使手机内原有的敏感信息被清除,彻底消除手机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隐患。

  “现在很多手机采用内存加闪存卡的方式存储数据,建议手机用户将敏感数据转存至闪存卡上。”付万青说,现在的闪存卡容量较大,买一张8GB或16GB的闪存卡就足以存放照片、QQ聊天记录等信息。用户在出售旧手机时,可将闪存卡取出,再装到新手机上继续使用。这样做既节约成本,又能防止信息泄露。

  对于手机内存储的通讯录和短信,用户可以先将这些隐私数据删除,再重复添加一些无用信息,这样能有效防止个人隐私数据被恢复。(记者 王蕾)

你的旧手机都怎么处理?

很多人会选择把旧手机卖掉

大家都会把手机里的数据删除

恢复这些数据只要1小时

你的隐私信息可能都被卖了!

卖掉手机,也卖掉了隐私信息

对搁置不用了、老了旧了的手机,很多人都会随手卖掉,有人会事先清空里面的数据再转手,也有人忘记卸载软件,还有人转手后告诉对方开机密码。但是,卖掉手机后……

朋友收到他的借款电话…

吉林的于先生把一部闲置手机卖到了二手市场,转卖之前,他特意把手机的数据全部清空,并恢复了出厂设置。在手机卖出的第二天,于先生很多亲友都接到自称于先生朋友的电话,声称着急给于先生办理住院手续,差一千块钱。而且,对方可以清楚准确说出于先生的名字、工作单位、联系人等信息!

没有卸载支付宝,买家登录消费

温州叶女士将自己的旧苹果手机卖掉,其在支付宝上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在转手时没有把支付宝卸载。随后,买家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偶然发现其支付宝账户能够登录并使用,于是便抱着侥幸心里拿着叶女士的手机到处进行消费,前后累计共花费1万多元。

说出手机密码,买家猜出了支付宝密码

在深圳工作的聂先生收到银行和支付宝APP的推送通知,显示他连续消费两笔订单,一笔4999元,一笔20000元,但这并不是他本人操作的。他立即锁定信用卡并报警。

聂先生支付宝账户被盗刷24999元的交易记录

支付宝客服人员告诉聂先生,这两笔款项是通过其常用设备——一部锤子手机消费的。也就是说,钱是通过他自己的手机支付出去的。聂先生这才想起,他确实于一个月前把一部旧锤子手机卖掉了。当时他卸载了手机上所有软件,但是没有恢复出厂设置,也没有退出云账号。

根据聂先生提供的线索,警方将嫌犯彭某抓获。据彭某交代,其收到手机后,发现信息并未完全清空,开机后还提示输入密码,于是联系卖家聂先生询问密码。聂先生提供了手机的几个密码。彭某从中找到规律,他发现手机的开机密码是卖家QQ号的前四位,于是试着将QQ号的前六位输入,作为支付宝支付密码,居然一试成功。

彭某供认,依照规律,他还拼凑出了聂先生的支付宝登录密码,并在自己的手机上成功登录聂先生的支付宝账户。

有消费者在销售二手手机时,尽管恢复为手机出厂模式,但数据仍被恢复,其中手机所绑定的银行卡和苹果支付被窃取,导致一天之内4个账户的资金被用不同的方式转走十万多元。

旧手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已经恢复了出厂设置,手机里面的内容全都清空了,个人信息还是被卖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普通删除或恢复出厂状态并不能抹去数据。系统执行文件删除时,仅是被做了一个“删除”的标记,即系统默认为数据已被删除,但储存的数据本身依然存在,只是处于一个可覆盖的状态。

如果没有进行过新的数据覆盖,原先这些数据,通过数据恢复软件,被删掉的照片、通讯录等信息很容易就能找回。一些第三方支付软件可能就会被盗用,我们的财产安全将面临高度风险。

网上就有专门收售二手手机的贩子,以一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信息。

多年从事手机维修的林飞(化名)称:恢复数据不是难事,不到 1 小时就能搞定。不排除有回收商为了牟利而导致信息泄露的情况发生。

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提供个人信息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可入刑。

律师郑加源分析,刑法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手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属个人隐私,并没有随着财产权而转移。通过不法手段恢复、倒卖信息,已经触犯了《网络安全法》《刑法》。

卖手机前,要彻底删除信息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张焕国提醒,若手机里记录了机主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等信息,一旦数据被成功恢复,一些第三方支付账号就可能被盗用,会造成财产损失。

他建议,旧手机最好不要转卖,若实在要转卖,最好在网上下载一些专业数据删除软件,通过电脑操作,将相关信息彻底删除。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防止信息泄露?

“要想手机信息不被泄露,通常需要从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两方面去解决。”相关人士分析称,“硬件安全就是用水泡或者将手机砸烂。但这种方式无论从环保性还是经济性而言,成本都太高。”

所谓软件安全,则是用户为了规避隐私风险,在出售手机前可以通过第三方粉碎软件将所有个人信息删除粉碎,同时解除手机上涉及网络支付的所有软件绑定。“很多消费者转卖手机时,往往只是清除但并未解绑手机支付软件。”

相关人士说,“ 如今包括支付宝等 APP 在内,很多软件都含有免密支付功能,如果不解绑软件的话,容易造成财产被窃的风险。”

苹果手机删除“情况信息”步骤

首先关闭“查找我的iphone”功能。具体步骤是:“设置”—“icloud”—“查找我的iphone”—“关闭”;

然后再进入“设置”—“通用”—“还原”—“抹掉所有内容和设置”。

安卓系统手机要反复覆盖清理

对于恢复出厂设置后,是否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安卓手机在恢复出厂设置后,仍需要进行进一步清理。“因为安卓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是对数据的隐藏,浅层的信息还是可以找到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恢复出厂设置后,用数据线将手机连接电脑,用一些较大的文件,将系统中的内存占满,然后再恢复一次出厂设置,这样之前的数据就被覆盖了,无法恢复。”

除了将旧手机变卖,其实旧手机还可以发挥很多作用。

隐私不能和废旧手机一块卖了!

本期编辑:胡洪江、蒋川

你的旧手机都怎么处理?

很多人会选择把旧手机卖掉

大家都会把手机里的数据删除

恢复这些数据只要1小时

你的隐私信息可能都被卖了!

卖掉手机,也卖掉了隐私信息

对搁置不用了,老了旧了的手机,很多都会随手卖掉,有人会事先清空里面的数据再转手,也有人忘记卸载软件,还有人转手后告诉对方开机密码。但是卖掉手机后……

朋友收到他的借款电话…

吉林的于先生把一部闲置手机卖到了二手市场,转卖之前,他特意把手机的数据全部清空,并恢复了出厂设置。在手机卖出的第二天,于先生很多亲友都接到自称于先生朋友的电话,声称着急给于先生办理住院手续,差一千块钱。而且对方可以清楚准确的说出于先生的名字、工作单位、联系人等信息!

没有卸载支付宝,买家登录消费

温州叶女士将自己的旧苹果手机卖掉,其在支付宝上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在转手时没有把支付宝卸载。随后,买家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偶然发现其支付宝账户能够登录并使用,于是便抱着侥幸心里拿着叶女士的手机到处进行消费,前后累计共花费1万多元。

说出手机密码,买家猜出了支付宝密码

在深圳工作的聂先生收到银行和支付宝APP的推送通知,显示他连续消费两笔订单,一笔4999元,一笔20000元,但这并不是他本人操作的。他立即锁定信用卡并报警。


聂先生支付宝账户被盗刷24999元的交易记录

支付宝客服人员告诉聂先生,这两笔款项是通过其常用设备——一部锤子手机消费的。也就是说,钱是通过他自己的手机支付出去的。聂先生这才想起,他确实于一个月前把一部旧锤子手机卖掉了。当时他卸载了手机上所有软件,但是没有恢复出厂设置,也没有退出云账号。

根据聂先生提供的线索,警方将嫌犯彭某抓获。据彭某交代,其收到手机后,发现信息并未完全清空,开机后还提示输入密码,于是联系卖家聂先生询问密码。聂先生提供了手机的几个密码。彭某从中找到规律,他发现手机的开机密码是卖家QQ号的前四位,于是试着将QQ号的前六位输入,作为支付宝支付密码,居然一试成功。

彭某供认,依照规律,他还拼凑出了聂先生的支付宝登录密码,并在自己的手机上成功登录聂先生的支付宝账户。

有消费者在销售二手手机时,尽管恢复为手机出厂模式,但数据仍被恢复,其中手机所绑定的银行卡和苹果支付被窃取,导致一天之内 4 个账户的资金被用不同的方式转走十万多元。

旧手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已经恢复了出厂设置,手机里面的内容全都清空了,个人信息还是被卖了,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其实,普通删除或恢复出厂状态并不能抹去数据。系统执行文件删除时,仅是被做了一个“删除”的标记,即系统默认为数据已被删除,但储存的数据本身依然存在,只是处于一个可覆盖的状态。

如果没有进行过新的数据覆盖,原先这些数据,通过数据恢复软件,被删掉的照片、通讯录等信息很容易就能找回。一些第三方支付软件可能就会被盗用,我们的财产安全将面临高度风险。

网上就有专门收售二手手机的贩子,以一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信息。

多年从事手机维修的林飞(化名)称:恢复数据不是难事,不到 1 小时就能搞定。不排除有回收商为了牟利而导致信息泄露的情况发生。

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提供个人信息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可入刑。

律师郑加源分析,刑法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手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属个人隐私,并没有随着财产权而转移。通过不法手段恢复、倒卖信息,已经触犯了《网络安全法》《刑法》。

卖手机前,要彻底删除信息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张焕国提醒,若手机里记录了机主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等信息,一旦数据被成功恢复,一些第三方支付账号就可能被盗用,会造成财产损失。

他建议,旧手机最好不要转卖,若实在要转卖,最好在网上下载一些专业数据删除软件,通过电脑操作,将相关信息彻底删除。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防止信息泄露?

“要想手机信息不被泄露,通常需要从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两方面去解决。”相关人士分析称,“硬件安全就是用水泡或者将手机砸烂。但这种方式无论从环保性还是经济性而言,成本太高。”

所谓软件安全,则是用户为了规避隐私风险,在出售手机前可以通过第三方粉碎软件将所有个人信息删除粉碎,同时解除手机上涉及网络支付的所有软件绑定。“ 很多消费者转卖手机时,往往只是清除但并未解绑手机支付软件。”

相关人士说,“如今包括支付宝等 APP 在内,很多软件都含有免密支付功能,如果不解绑软件的话,容易造成财产被窃的风险。”

苹果手机“情况信息”步骤

首先关闭“查找我的iphone”功能。具体步骤是:“设置”—“icloud”—“查找我的iphone”—“关闭”;

然后再进入“设置”—“通用”—“还原”—“抹掉所有内容和设置”。

安卓系统手机要反复覆盖清理

对于恢复出厂设置后,是否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安卓手机在恢复出厂设置后,仍需要进行进一步清理。“因为安卓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是对数据的隐藏,浅层的信息还是可以找到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恢复出厂设置后,用数据线将手机连接电脑,用一些较大的文件,将系统中的内存占满,然后再恢复一次出厂设置,这样之前的数据就被覆盖了,无法恢复。”

卖,也要选择正规回收途径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旧手机能卖出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能不能安全地卖掉才是最重要的。2017年北京启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试点建设,并面向社会征集废弃电子产品回收试点,此次公布了13家试点企业。

其中,“易回购”工作人员表示,用户登录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可以在线预估要卖掉的手机价格。预估成功后,用户通过快递把手机寄往公司,快递费由公司支付。收到手机后的当天或者次日,公司会对手机的型号、品相进行确认。只要手机的情况与网络预估相同,公司就会通过微信立即向用户支付货款。


对于安全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建议用户在寄出手机之前,只用系统自带的恢复出厂设置功能,这样可以彻底清除手机内的个人隐私信息。在收到手机之后,公司的技术部门也会再次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彻底清除手机中的个人信息。

另外,苹果公司也提供以旧换新的业务,不过旧手机的折价,仅限于在苹果店购置新款苹果手机。类似的,小米公司也有这样的模式。

除了将旧手机变卖,其实旧手机还可以发挥很多作用。

隐私不能和废旧手机一块卖了!

如果你也有不知道咋整的难题
请随时向人民网微信提供线索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蔡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