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使用成语教案的一项是()①现阶段的金融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试题分析:①“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③“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使用错误。故选A。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济南3月)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济南5月)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潍坊3月)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青岛高三统一)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青岛高三自主诊断)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青岛高三自主诊断)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临沂高考模拟一)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临沂高考模拟一)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淄博高考模拟)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淄博高考模拟)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烟台3月高三诊断性测试)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烟台3月高三诊断性测试)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一)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一)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威海市高三模拟试题)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威海市高三模拟试题)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济宁5月高三模拟试题)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济宁5月高三模拟试题)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潍坊市4月高三模拟试题)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潍坊市4月高三模拟试题)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德州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德州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枣庄高三模拟考试)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枣庄高三模拟考试)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泰安市高三第二轮检测)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泰安市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实验中学四诊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实验中学四诊 )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一模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一模 )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二模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二模 )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师大附中高三7模 )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讲(山东师大附中高三7模 )

成语在初中时期的课本上占比较高,也是最为注重学习成语的时期。

教学目标: 通过适量练习,学习并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技巧 ,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②学会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③加强积累。 教学难点: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便宜的东西— 一文不值

最孤独的人— 形单影只 最长的寿命— 万寿无疆

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有份量的话— 一言九鼎

最荒凉的地方— 不毛之地 最好的箭术— 一箭双雕

二、考纲中关于成语的考查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D 级,表达应用。

1、选择题。2、填空题

【示例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冰雪融化,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 、当我们深刻反思整个三鹿奶粉事件时,有必要好好思考,三鹿集团究竟鹿死谁手,它是为谁而亡,这也许正是现在我们反思三鹿奶粉事件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C 、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D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一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切不可

解析:C 项“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不能增添一句话。此处合适。

A 项“江河日下”,日:一天天; 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属于望文生义;、

B 项“鹿死谁手”,原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D 项“目无全牛”,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用于此处,即属于望文生义。

例如: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②李晓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解析:“差强人意”中的“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①句中却把它理解为“强人所难”的意思,使用错误。

“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的意思,整个成语指“文章不用涂改就写成”,而②句却把它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符号”而用错。

探究归纳: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示例2】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我想,爸爸妈妈真的越来越老了,我很不想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我心里爸爸妈妈似乎永远都是记忆力三十多岁的样子,真不敢想象他们老气横秋是什么样子。

B 、“南海I 号”第一阶段试掘工作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通过高科技手段绘制了古沉船的三维激光扫描动画图,让考古人员可以按图索骥寻找文物,节省下一阶段的考古发掘时间。

C 、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子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暴动骚乱,造谣诽谤,媚欧哈美,假装慈悲,穷形尽相,令人不齿。

D 、汉奸李某,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降,公开做了日寇的走狗。 解析:

A 项“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 横:充满。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多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使用该词有两个基本要求:用老练而又自负的含义时,多用于老年人:用暮气沉沉的含义时,多用于年轻人。

B 项“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C 项“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指丑态毕露,含贬义。

D 项“暗送秋波”,一词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意。答案:A

例如: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解析:想入非非,想法大胆、新奇,是褒义词。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

探究归纳:2.析多义,切忌顾此失彼

【示例3】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湖南卷)

B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强烈。(江西卷)

C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D 、在生活上,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我们一定要用心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A 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动笔就写成。显然是把它与“一蹴而就”混淆了。

B 项“居高临下”指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该成语中的“高”指地位,而不是思想。该项显然是把它与“高屋建瓴混淆了。

C 项“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

D 项“无所不至”至:到。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后也指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的(贬义词,多指坏事) 。显然与“无微不至”混淆了。

探究归纳:3、审形似,切忌意义混淆

①刚一起跑,高三(7)班的刘鹏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②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处大词小用。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探究归纳4、辨程度,切忌轻重失当

【示例5】下列成语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南太平洋岛萨摩亚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萨摩亚红十字会官员罗斯玛丽·诺斯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确保灾民有洁净的饮水和令人满意的卫生设施。

B 、张桂春一边热情地给我们倒茶,一边七手八脚地收拾别人留下的茶杯。

C 、有消息称,“达芬”是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目前政府有关部门购买储备了大量“达芬”,以备不时之需。

D 、在9月22日举行的民盟2010中国城市文化论坛上,梁晓声、陈忱等专家、学者纷纷抛出真知灼见的建议。

A 项“当务之急”当:当前; 务:应该做的事。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与“目前”造成语意重复; B 项的“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和语境前后矛盾,这里应用“手忙脚乱”。 D项“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与 “建议”重复。

探究归纳: 5、析语义,切忌重复矛盾

总结(一)可以从意义上辨析

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2、析多义,切忌顾此失彼。

3、审形似,切忌意义混淆。

4、辨程度,切忌轻重失当。

5、析语义,切忌重复矛盾。

【示例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B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C 、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人。

D 、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A 、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含贬义,褒贬失当;

B、项褒贬误用,“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含褒义。

D、项,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含贬义。此句感情色彩不当。

所以 ,答案选C 。拥有的钱财在地方上居第一位。

例如: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含贬义,运用不恰当。

探究归纳:6、晓褒贬,切忌感情颠倒

【示例7】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学习。

C 、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B 项“不耻下问”是说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形容虚心好学。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长辈对晚辈。

C 项“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好作品。

D 项“美芹之献”指地位低微的人提出的好意见,用于自谦所献菲薄,这里不合语境。 答案:A 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例如:①我的邀请,的确出于一片至诚,您老就恭敬不如从命吧。

解析:“恭敬不如从命”是谦辞,只能用于说话者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对方。

例如:②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析:“蓬荜生辉”也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这个成语的使用对象一般是指自己的居所。

例如:③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解析:“长命富贵”用于对小孩的祝福,用在此处显然不当。

探究归纳:7、知敬谦,切忌敬谦错位。

总结:(二)、从色彩上辨析

6、晓褒贬,切忌感情颠倒

7、知敬谦,切忌敬谦错位。

【示例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B 、湛蓝色的密歇根湖,一望无垠,浩如烟海。据说她的面积有两个半台湾那么大。

C 、春天来了,草长莺飞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更具迷人的魅力。每年吸引了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摄影家超过500万人次。

D 、呼和浩特市近日对全市驾校教练员进行了考试,考试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有40%的教练员不合格。

A 项“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语意不符合;

B 项“浩如烟海”,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数量繁多,极其丰富,这里对象用错;

C 项“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此句中用来赞美“呼伦贝尔大草原”,属于对象误用。 答案:D 大跌眼镜”来自台湾用语,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 例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解析:“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

例如: 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解析:“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而不能修饰“我国文艺舞台出现的繁荣景象”,上句显然超出该词的使用范围,因而误用。该句应用“万紫千红”,其不但可用来形容花木,还可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

探究归纳:(回想探究5)9、看语法,切忌不合逻辑

总结:(三)、从用法上分析

8、辨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9、看语法,切忌不合逻辑

【示例10】下列各句,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 、他对工作从不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C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

D 、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A 项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要表达的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用上成语“差强人意”,却成了“这勉强让我满意”,造成前后矛盾。

C 项“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但无论何意与“不合身”均油水不相溶。

D 项“形同路人”形同陌路、形同路人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僵化到就像过路人一样, 相互不理睬、不搭理。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仔细体会成语与其它成分的搭配。

总结: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巨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使用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事,常常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让我们去判断。总之,巧妙地联系语境,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

10、审语境,切忌范围不当

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2、析多义,切忌顾此失彼。

3、审形似,切忌意义混淆。

4、辨程度,切忌轻重失当

5、析语义,切忌重复矛盾

6、晓褒贬,切忌感情颠倒

7、知敬谦,切忌敬谦错位。

8、辨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9、看语法,切忌不合逻辑

10、审语境,切忌范围不当

完成2014年全国高考成语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货.

A.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触缪 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

考点落实要求: 成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具体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立足教材,重视积累。 留心课外,广识成语。

2、确切掌握意义,仔细辨析差异, 巧扣语境选用。

我们可以看到,成语是由四个中文字组成,因为中文字的深厚文化,当他们组成一个新的词后,也许要表达的意思和单个文字相差巨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