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海闲置新能源租出去的单反放在咔么租赁租出去是正确的吗?

原标题:共享单车市场这么火,汽车分时租赁创业机会在哪?

汽车分时租赁是汽车租赁的一种形式,指用户主要按小时、分钟租赁车辆并付费的形式。历史上首次出现汽车分时租赁方案是在 1948 年瑞士苏黎世合作社,90年代开始出现一批大型商业公司,如Autolib、City Car Club 及 Zipcar;2010 年之后传统主机厂纷纷进行试探性运营,诸如戴姆勒的 Car2go、宝马的 On Demand、雷诺的 Twizy Way 和丰田的 CMOS

现在全球有超过 1000 各城市出现了分时租赁服务商,截至 2012 年,全球有约 170 万分时租赁活跃用户;截至 2014 年,全世界最大的分时租赁服务商 Zipcar 在北美及欧洲拥有 77 万会员及 1.1 万台汽车,排名第二的 Car2go 拥有 90 万会员及 1.2 万台汽车。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20 年全球分时租赁市场年收入将超过 62 亿美元,活跃用户将超过 1200

全球分时租赁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型城市中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情况;

2.年轻一代对于汽车所有权的全新态度;

3.比较沉重的私家车养护维修停车成本;

4.电动车及微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5.专车很难满足强调私密、自由、多节点等用车场景。

此外,国内分时租赁市场又有自己的特点:

1.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实行车牌管制及限号政策;

2.政策大力推进电动车生产,主机厂库存压力增加。

二、分时租赁在诸多出行服务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使用场景

汽车出行方式根据驾驶者身份及驾驶时长不同基本可分为四类:

1.短时间他人驾驶:以滴滴、Uber 为代表的专车、顺风车、代驾、公交为主

2.长时间他人驾驶:以通勤性质班车及活动性质包车为主

3.长时间自己驾驶:以神州租车、宝驾租车等为代表的长租车、短租车为主

4.短时间自己驾驶:以私家车及正在快速发展的短时分时租赁为主

目前,不同出行方式也对应着不同的出行场景:

1.短时间他人驾驶:以上下班通勤、市内购物及游览为主

2.长时间他人驾驶:以上下班通勤、团队旅游、商务会谈为主

3.长时间自己驾驶:以政务活动、企业用车、家庭出游为主

4.短时间自己驾驶:以上下班通勤、多人临时短途出行、需要私密空间、体验多种车型为主

三、分时租赁市场的玩家与玩法

当我们梳理分时租赁市场,会发现服务商在以下几点会有不同:

1.大型主机厂,使用库存车辆。如 DriveNow(宝马)。

3.独立分时租赁服务商,平台负责技术、运营、推广、车队管理等。如 一度用车;

4.P2P,将私家车闲置时段通过平台共享并分成,如 PP 租车。

1.封闭型,外部车辆无法接入平台使用其运营服务,如 Zipcar;

2.开放型,外部租赁公司及 OEM 厂商可通过平台管理运营其车队,采用统一服务标准,如苏打出行。

1.固定站点:在租赁站点提取和归还车辆,用户在 A、B、C…X 点都可以取车和还车,通过智能车位来实现充电、还车和取车。其运营所需人力较少,技术实现难度较低;但是用户体验较差、时间成本高,铺设租赁点压力大、成本较高。如 Autolib。

2.自由流动:在规定区域内任意地点提取和归还车辆。用户只需要单程租车、使用体验好,采用公共停车位,投资成本较低;但是人力成本较高、须专门线下运营团队管理。如 友友用车。

1.统一,采用统一品牌、型号电动车为主。如 Car2go。

2.混用,平台内车辆品牌、型号、动力方式多样。如零派乐享。

我们根据平台背景针对行业内较为优秀的部分服务商,分析其服务特点及发展思路。

大型主机厂以国外车厂为主:

Car2go:由戴姆勒投资;成立于 2008年,目前在全球 9 个国家 30 个城市(欧洲 15 处、德国 7 处、北美 14 处、亚洲 1 处)运营 1.5 万辆车,注册会员共超过 120 万;在各服务区域内,会有 25-1250 辆 Smart 车辆供会员选用,城市服务区覆盖范围从 35-290 平方公里不等;在国内,已在重庆主城区运营,陆续投放 400 辆 Smart ,用户在租赁车辆前需要支付 0 元押金 +99 元注册费,租赁价格是 1.19 元 / 公里和 0.59 元 / 分钟;特点是单程、自由流动式使用,国内与重庆政府全面合作,车辆可在任意公共停车位以及停车场随用随停并免收停车费。

Maven:由通用投资;在美国芝加哥、波士顿、华盛顿特区运营,价格为 6-8 美元/小时,运营总里程超过 100 万英里;特点是以公寓楼、写字楼等商业楼宇作为推广重点,不收取会员年费。

ReachNow:由宝马投资;在西雅图有 370 辆宝马 3 系、i3、Mini 在运营,短途价格为 49 美分/分钟(驾驶),30 美分/分钟(停车);特点是按分钟计费,多车型。

GoDrive:由福特投资;在伦敦有20个停车点及50辆车,对 2000 天使用户开放;特点是 A 借 X 还,按分钟计费,实时扣费显示。

InMotion:由捷豹路虎投资;将在北美、欧洲、亚洲测试;特点是母公司印度塔塔将提供中低端车辆支持。

i-Road:由丰田投资;在法国测试 18 个月;特点是全部为电动车,主要服务上下班通勤场景。

Audi on Demand:由奥迪投资;在旧金山运营,按天提供服务,价格较高;特点是取还车服务由奥迪运营人员负责。

Zipcar:成立于 2000 年,2013 被安飞士收购;主要市场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拥有 77 万会员及 1.1 万台汽车;价格为收取会员年费,之后按小时收费;长期采用 A 借 A 还政策,且由于车型较多无法临时延伸租车计划,正在与本田合作,使用飞度统一车型使平台车辆具有完全替代性。

独立服务商以国内创业团队为主:

零派乐享:由乐视投资;希望整合车辆提供方(电动汽车厂商、经销商、租赁公司)、能源供应方(电桩生产公司、能源供应平台、充电服务提供商)、车位资源(停车场业主、智能停车平台)等三块资源;车资源方面,计划同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合作;能源方面,乐视曾投资新能源企业 “电桩” 公司,并入资了国内私人充电设备企业上海挚达; 停车位方面,乐视已入股停车服务平台 “停简单”,同北京区域 200 多家停车场建立合作意向。价格为 15 元按小时单向计费,无其他附加费用;零派乐享已经在北京主城区陆续投入近 200 辆汽车,2016年年底,计划投入 500 辆车到北京 200 余网点;特点是异地取还车业务,车辆全为自购。

微租车:定位是技术服务提供商,不干涉运营;为其他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以及汽车厂商、租赁公司、未来还有保险公司等提供分时租赁解决方案;微租车已经可以通过车辆 CAN 总线对 240 多款车进行逆向控制,其中包括 85%的燃油车适配和 100%的新能源车适配; 在 App 开门之外,微租车在研发二代技术,在无信号时利用身份证识别,采用非接触式芯片验证实现开关门;商业化方面,微租车要利用从上述机构收集上来的数据,比如为保险企业提供 UBI 相关的数据服务、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以销定产的数据服务,为车辆电子制造商提供数据服务,其他还包括旅游、商业导购、餐饮等 O2O 服务。

一度用车:2015 年 7 月上线,截至 2016 年 4 月,在北京已有近 300 个网点,其中 80% 为异地还车网点,300 多台纯电动汽车可供租赁,日订单量突破 1000 单,日均单车订单数达到 3.5 单,每车每天平均能跑 75 公里,使用 10 小时;一度用车计划推出 ‘一度伙伴计划’ 的开放合作平台,开放租还车网络包括自营车和伙伴的联营车,并且可以共同与各主机厂对接,融资定制适合租赁用车型,各类与租车相关的服务公司也可加入。

电牛租车:成立于 2015 年7月,在杭州滨江高新区投入 10 台众泰云 100 电动汽车进行平台运营实测;作为 SaaS 服务平台为各运营实体提供用户管理、车辆管理、车辆运行监控、分时租赁风险控制以及车辆运营管理等;硬件方面,智能车载控制设备将接入汽车中控,实现语音提醒功能;软件方面,企业在租赁云平台可通过网站 + App + 车载终端 + 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租赁领域各个业务节点高效;电牛租车还将推出 B 端服务,企业用户接入租车系统后,所有成员自动成为电牛的认证用户,快捷用车计费;价格为按分钟计费,也支持时租、日租、长租等多种方式。

EZZY:首批上线 500 辆宝马 i3;为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营密度,将运营区域进行了划分,包括三里屯、国贸在内的高净值区域为 A 区域,北京主城区为 B 区域(B 区域包括 A 区域);未来会在 50 平方公里的 A 区域内(北京核心商圈)投放 500 辆汽车,使用户可在每 300 米、每 2 分钟都看到 EZZY 的运营车辆;价格方面,大梦科技采用了会员制度,包括普通会员、非高峰会员、限行会员、以及雾霾保险。VIP 会员为 4000 元每月,非高峰会员为 2000 元每月,限行会员为 700 元每月,而雾霾保险为动态定价。

UCar:车源主要通过商业客户(汽车厂、经销商集团)、自购和个人电车共享的方式获取;目标客户群体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 B 端客户和 C 端客户,其中 B 端业务致力于提供政府公车改革和企业用车的相关服务;C 端用户一类是以本地居民为主的长居群体,为其提供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枢纽、商圈和公共服务机构之间的服务,短居群体则以游客为主,为其提供在交通枢纽、景点、酒店之间的服务;车源方面,与北汽新能源、庞大集团、恒誉汽车租赁、易卡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得接近 3000 台电动汽车供应承诺;能源方面,与中国普天、特锐德、国家电网合作,以开发现有电桩资源、与合作伙伴配建两种方式解决充电问题;停车方面,与蜻蜓停车、万科、SOHO、保利地产、绿地集团等合作;OTA 方面,与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和马蜂窝合作。

易开租车:成立于 2015 年 7 月,在安徽芜湖测试运营,已建设完成 55 个租赁点,投入运营车辆 1160 辆。;事实上,在分时租赁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对充电设备、停车位等资源进行了整合调配,在分时租赁、智能充电、停车、监控、以及结算方面为用户提供服务;为了保证车辆便于管理、不遭偷窃等,而是通过设置车辆取还站点的形式,在每个站点放置 5-20 多台车;价格为 1 小时 15 元(限 20 公里)或 24 小时 65 元(限 100 公里)。

空中租车: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目前主打中长距离的点对点租车;在产品流程上,提前一小时下单预定车辆并支付,之后用户可以到租车服务点取车,用车完毕后异地还车;车辆来源采取自购 + 合作的方式,其中自购本田飞度 20 台,其他则是和一些主机厂和一些租车公司合作,比如比亚迪新能源车型以及特斯拉等。平台也会整合私家车,但必须是以月为单位进行长期托管;特点用户采用邀请制,主要针对如学生、互联网企业员工等高信誉员工。

苏打出行:商业模式是做 “平台 + 自营”,所谓平台,即苏打出行提供出行的整套解决方案、计费方法、客流导入手段,合作方方面,包括产能过剩的主机厂、需要盘活库存的经销商、以及车辆流转率有待提高的传统租赁企业;通过平台输出苏打的管理方案、技术,同时快速铺开市场,将合作伙伴的存量车辆资源拿来运营,以 “吸引用户 + 进一步吸引供给” 的策略扩大规模;平台在所用的运营车辆上加装 T-Box,从而可以实现 App 开车门;取还车方式是自由取还,车辆分散在全城的各个地上、地面、路边等公共停车位上;价格方面,可以实现按分钟计费,可以借助可穿戴设备开锁门;在线下场景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导航、信息娱乐和目的地推荐等服务;在盈利模式上,苏打出行主要依靠分时租赁的租金费用、与合作方的收入分成、出行服务 PaaS 平台服务费用(商家购买)以及线下推荐和广告投入等。

四、关于未来分时租赁的一些思考

分时租赁概念仍需教*育,但先把车身上的绿狗标志去掉吧!

分时租赁共享自驾的概念对普罗大众而言仍然是新生事物, 类比2012年时的滴滴打车, 人们当时并不熟悉共享用车的概念, 通过尽几年持续不懈的努力烧钱, 坐别人的私家车上自己的班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出行方式。

对分时租赁而言这个教育过程也必不可少, 当下车主已经意识到自己买车养车是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然而苦于仍然无法找到一种替代方案, 这个替代方案在满足随时出行的同时也可以满足虚荣心以及内心需要的安全感。 问问我们的00后, 他们会喜欢短租一辆涂装绿狗的北汽EV200接女友吗? 虽然分时租赁是共享使用“我们”的车, 但用户内心的需求是要让它成为“我”的车。

分时租赁会倒逼神州长租的收费模式吗?

我们相信分时租赁发展的极端体验是pay-as-you-drive, 用户只需要支付车轮转动的时间/距离而不需要考虑停车、加油、充电的花销。理想情况下,当用户完成一段行程后,当时就地还车, 处理完自己的事后, 高密度车辆分布仍然可以保证他轻松地在附近找到另一辆车继续下一段行程。

反观今天神州租车的收费模式, 用户以天甚至周为单位长租一辆车并需要负担这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车辆保险。 相对于包日、包月的收费模式而言, pay-as-you-drive 毫无疑问为用户带来更多实惠, 用户对这两种收费模式的偏好在云服务等多个领域中已经得到验证。我们相信, 随着分时租赁服务效率达到以上提到的理想状况, 城市圈内的神州长租收费模式会逐步被取代,碎片化的中小长租模式租车公司会扎堆取暖转型松散分时租赁联盟。

五、星河互联对分时租赁领域创业者的建议

在价值链上游更轻地运营,在浪潮到来前先让自己活下来

上一段中我们描述了分时租赁服务运营的理想状况, 然而这个完美世界还未到来。 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 分时租赁的最大价值在于私密空间+快速取还+以里程时间为单位更经济的计费模式,而实现以上服务高标准SLA的难点则在于数量、 密度、停车位这三座大山。 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 分时租赁平台该如何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处理数量、 密度、停车位的问题?

对于车辆数量及密度来说,短时间内单纯依靠分时租赁平台自身的扩张速度及购买/租赁成本压力都非常大,必然需要采用开放平台的模式,大量吸纳主机厂、租赁公司等现有闲置资源,同时利用国内政策优势与电动车厂商深入合作。但混合模式必然会带来车型、车况的不统一,给车辆的完全替代性的自由流转和统一的用户体验带来挑战。即使当服务商拥有足够数量和密度的运营车辆,停车位也将成为限制其在市场扩张的主要瓶颈,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内私人及公共停车位数量是相对有限的。

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建议:针对占主要场景和比例的公共停车位,服务商应该与当地政府深度合作,获得政策支持,以免费使用闲置公共车位;针对私人停车位,服务商应获得第三方停车位共享平台接口,以合理成本满足公共停车位紧张或缺失时的次级场景。

更多创业热点内容,请关注星河互联官方微信(ID:xinghehulian)

图片就是我的车,1.5吨双排小货车,上海蓝牌全天可???以进市区,司机帮忙搬运干活,价格低服务好,长途优惠,还可以带4个人,看到信息就打电话吧,谢谢,服务抱你满意,小李期待你的来电

图片就是我的车,1.5吨双排小货车,上海蓝牌全天可???以进市区,司机帮忙搬运干活,价格低服务好,长途优惠,还可以带4个人,看到信息就打电话吧,谢谢,服务抱你满意,小李期待你的来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闲置新能源租出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