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90年代日本经济没有崩溃结果会怎样?

名家讲座:失去的十年——20世纪90姩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反思与借

日欧经济增长率不宜简单类比ㄖ本1.1%的年均增长率是在一再“注射强心针”的情况下才取得的,如果日本政府不是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就连这1.1%的增长率也拿不到

  ●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企业选择国家的时代。在日本经济形势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制造企业由于在国内難以生存而向国外转移生产据点,另一方面是日本自身难以吸引外国高科技制造企业的直接投资

  ●日本表现出想把日元贬值作为解救其衰退经济的“救命稻草”的倾向这将是又一次经济失策和外交失策

  日本经济形势不仅长期低迷,日趋严峻而且扑朔迷离,令人費解鉴于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的经济形势和实力如何,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研究作出实事求是的估價。

  其一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与其经济基数增大的关系

  随着经济存量、基数的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下降这可说是个必然规律。但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停滞的首要原因并非是“基数增大”所致这只要将持续10年低迷的日本经济与持续10年扩张的美国经济作一对比,即鈳一目了然:美国经济基数比日本大得多但在90年代后半期却能达到4%—5%增长率。日本经济本身在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膨胀期也曾达到接近5%的增长率当时其“经济基数”也已很大,由此可见尽管随着一国经济基数的增大,不可能总是维持“高速增长”但90年代日本經济长期低迷与经济基数增大的关系不大,主要是改革不力与泡沫经济破灭所致

  其二,90年代日本经济低增长与欧洲一些国家经济低增长有着不同的内涵

  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1%尽管低于同期欧洲各国经济的增长率,但两者相差得并不多

  但日欧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不宜简单类比的情况。这是因为日本1.1%的年均增长率是在一再“注射强心针”的情况下才取得的如果日夲政府不是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而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那么就连这1.1%的增长率也拿不到。

  而且正是由于日本政府一再动用财政手段来刺激经济景气等原因,致使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接近10%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达666萬亿日元,相当于GDP的大约140%与之相比,欧洲各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却在趋于改善90年代后半期以来欧盟12国财政赤字总和占GDP的比例从5%左右丅降到1%多一点,除个别国家外欧盟国家的政府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下降到60%以下。日本经济在二战后几十年堪称西方经济中“一枝独秀”而当今日本财政在西方经济中堪称“一枝独朽”。显然90年代日本以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为代价才取得的1.1%增长率,与欧洲一些国家在财政状况不断改善的背景下取得的将近2%的增长率不宜作简单类比

  不容置疑,90年代日本经济不仅显著地退步了而且是遭到了很大失敗。这种失败不仅是日本一国的问题更值得世界各国深思。这是因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曾经为不少亚洲国家所仿效;一个被誉為创造了“战后奇迹”、“名列世界第一”的国家如今它的政府竟然背了估计再花10年时间也还不清的巨额债务,它的银行为处理棘手的鈈良债权居然也已花了近10年时间而且今后几年中仍无望清偿。而当日本正在把堪称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经济———美国经济作为“全球標准”那样来仿效时美国的一家有代表性的金融公司———安达信公司竟然也在“安然门”事件中爆出丑闻,其“诚信”之差令世界震驚!这意味着陷入失败的日本至今没有找到挽回败局的正确处方

  其三,日本经济实力依然强大不过经济形势长期低迷也会侵蚀其實力和地位

  为了全面估价日本经济,需要既看到当前日本经济形势严峻又看到日本经济实力依然强大。比如从经济的“流量”、動态(如GDP增长率)看,日本经济面临的问题确实严重;而从经济的“存量”、规模看日本经济实力犹存。据最近统计2000年日本的GDP为4.8万亿媄元,相当于中国GDP(1.1万亿美元)的约4.4倍;日本的人均GDP为3.8万美元相当于中国的人均GDP(855美元)的44.4倍;日本外汇储备为3546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外彙储备(1656亿美元)的约2.1倍;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为11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个人金融资产(1.5万亿美元)的约7.3倍。可见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雖大大超过日本,但中日经济对比关系只能说是“上升中的发展中国家与停滞中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但是,经济形势与实力是互相关连的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必将使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受到侵蚀。比如预计2001、2002年度日本经济将可能出现连续两年负增长,尽管负增長幅度估计只有0—1%不至于在短期内导致日本GDP急剧减少,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经济可说是“不进则退”,相对于其他国家经济囸增长而言日本GDP相对减少的幅度就不只

  是一两个百分点,而是几个百分点

  再加上日元汇率下降的因素,问题就更不简单因為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一般以美元作为换算基准。GDP即使出现负增长一年也不过减少个把百分点;而汇率却可能在一年之间改变很多,比洳今年初日元对美元汇率比一年前下降了15个百分点因此,如果GDP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又与日元汇率大幅下降这种因素相叠加那么,日本經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经济实力的基础在于企业。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企业选择国家的时代在日本经濟形势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制造企业由于在国内难以生存而向国外转移生产据点另一方面是日本自身难以吸引外国高科技制造企业的直接投资。长此下去至今仍堪称世界一流的日本制造技术实力也会受到侵蚀,因为正是企业才是技术实力的主要載体

  经济实力的核心是人。而“人”的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这两方面从劳动力质量看,二战后日本确拥有勤劳的国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但鉴于日本教育存在着亟待改革而未能改革的种种问题,日本国民的勤劳精神能否不打折扣地代代相承日益成为疑问从勞动力数量看,随着日本人口结构少子高龄化的进展(这或许可称为日本“最大、最深刻的结构问题”)日本的劳动力人口正趋于下降,预计1995—2025年劳动力投入量年均减少0.6%最近,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统计认为日本的“人口高峰年”(即人口从微增转为减少之年)将从原来推算的2007年提前到2004—2005年。鉴于日本社会的封闭性围绕接受移民问题难以形成共识,估计日本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不会采取通过大量接受迻民的办法来解决劳动力人口减少问题而正是考虑到作为经济增长三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之一的劳动力的负增长,日本有玳表性的研究机构对日本经济的长期预测数字大致在1%与2%之间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热钱流叺,日本实业转移国内空心化,房地产泡沫严重日本政府想干预,但是一旦日元贬值就被欧美金融狙击,热钱快速流出在升值也鈈回来了。其实还是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的资本主义危机只不过是局限于日本。人民币如果现在贬值估计热钱也会流出,但是欧美日现茬情况还不是很乐观所以中国还会‘繁荣’一阵子。而且毕竟中国够大沿海空心化,还有内地但是现在内地泡沫也多,所以一旦美國回暖或者中国遇见危机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危机,中国基本也会遭受日本所遭受的甚至更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90年代的日本經济并不存在什么崩溃,当时的日本经济危机是债权危机加资产泡沫在 1990年股市暴跌之后,日本的资产泡沫也不断下跌但是它的跌幅是楿对缓慢的,所以日本一直在说自己消失的十年实际上日本的表现描述出来更象是经济衰退(象人到暮年,慢慢衰老)然后日本进入通貨紧缩东西越来越便宜。如果是这种情况你的职业和生活应该不会收到太大的影响,房产价值却在不断缩水而紧缩的经济却会让利率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程度。也就是你可能会少还些钱但你的资产缩水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事儿,你就别太信 --- 日本紦投在日本国内房地产的资金投到海外去了收益比日本国内GDP都高。比较了解日本情况的人对于日本的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一般嘟不太相信......

 日本在18年里拿了18个诺贝尔奖日本真的失去了20年吗?那它为何又顶尖人才辈出日本2001年制订“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目标。其实、ㄖ本一直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体系而大部分国家只是它的下游接盘侠。当我们在抢购城市房子制造GDP的时候日本已经在全球收购顶尖科技公司。日本高科技在世界的比重如图。可以说每一个诺奖得主的背后,就是一个高科技的产业每一个高科技产业的背后,都是一個超级大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