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狗为什么五岁就可以我是高手高手高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手?围棋

  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感叹: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

  柯洁输了,朴廷桓输了,井山裕太输了,陈耀烨输了,“棋圣”聂卫平也输了……而且他们都是输给同一个“人”,神秘围棋高手“Master”。

  从去年12月29日“上线”到1月4日,短短的7天之内,一个名为“Master”的神秘账号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连续挑落50多名世界围棋高手,取得60连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日韩三国的最强选手:柯洁、井山裕太和朴廷桓三人,无一幸免,均被“Master”挑落马下。

  4日晚,“Master”在59连胜后,通过对阵平台的聊天室坦白:“我是Alpha-Go的黄博士。”印证了外界此前对其身份的猜测———果然就是那只“阿尔法狗”!

  Master与柯洁对弈时,疑似在棋盘上“画狗”,这只“小狗”呈尾巴翘起欢快奔跑的姿势 网络供图 

  或许大家还记得去年“阿尔法狗(AlphaGo)”跟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的人机大战。李世石这位曾经的人类最强围棋选手在5场对弈中只赢下了一场,最终以1:4的大比分败给了人工智能。

  在比赛之前,大多数人还是看好李世石,毕竟他是这个星球上最会下围棋的人之一。然而比赛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当时就有人惊呼:在围棋这个项目上,人工智能要全面碾压人类了。

  不过,仍然有人不服气。

  最不服气的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

  在“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后,2016年3月9日,有些“狂傲”的柯洁曾在微博里写道:就算“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但它赢不了我。

  然而不到一年,柯洁就输给了“Master”。1月3日晚,柯洁与“Master”对弈,下至178手最终投子认输。

  12月31日,柯洁发布了一条微博称“新的风暴即将来袭”,他说自己从去年3月份开始就研究围棋软件,就是想知道计算机到底强在哪里,“围棋经过人类数千年的实战演练进化,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都错了,甚至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

  从自信不会输给“阿尔法狗”到承认“新的风暴即将来袭”,人类中排名第一的柯洁转变了,难道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已经彻底碾压人类?

  Master的神秘登场

  “Master”的横空出世是在去年的12月29日。当晚7时多,一位名叫“Master”

  的新手登录弈城围棋网。起初,这个新来的账号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但“他”接连战胜了谢尔豪四段、孟泰龄六段、於之莹五段、韩一洲四段、乔智健四段……当天晚上,“Master”十战全胜,这个新账号热度陡增。

  12月30日中午“Master”再度现身,在对王昊洋六段、严在明三段等职业棋手四连胜后,终于引出了韩国第一人朴廷桓九段。重头戏开始上演,朴廷桓在必败局面下超时负。这个结果让高手们都大跌眼镜,随后连笑七段登场挑战,却吃到两场败仗。

  紧接着“Master”与账号为“吻别”的网络棋手交锋两次,均以中盘获胜。弈城网工作人员表示,“吻别”很有可能就是拥有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

  去年的最后一天,神秘高手“Master”已经赢下了30盘,战胜了十几位人类高手。

  1月2日起,“Master”转战野狐网,人类高手与“Master”的车轮大战也逐渐进入高潮。聂卫平、古力、柯洁这些在围棋界堪称传奇的人物悉数登场,纷纷落败。

  “棋圣”聂卫平在败给“Master”后感叹:“Master”颠覆了多年的定式,而且最后证明它的选择都成立。

  “Master”到底是谁?1月3日晚“Master”与柯洁对阵之后,有人在两人对弈的棋谱上,画出了一只小狗的图案,暗示“Master”就是“AlphaGo”。另外,一条国外的推文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推特账号ScienceLNews发布了一条推文内容为“AlphaGo:Now,ILamLtheLmaster”(阿尔法狗说:现在我就是大师)。

  4日晚,“Master”通过对阵平台的聊天室宣布:“我是AlphaGo的黄博士!”印证了外界此前对其身份的猜测———果然就是那只“阿尔法狗”!

  截至1月4日,一周来“大杀四方”的“网络棋手”Master,不仅透露了自己是“阿尔法狗”最新版,也以60连胜的成绩成功收官。

  Master下慢棋还能赢人类吗?

  日本棋圣藤泽秀行九段曾说“棋道一百,我只知七”,这句话在昨天被很多关注围棋的人引用。

  谁能赢下Master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胜负的问题,更是关乎人类的“尊严”。

  一直以来,围棋都被看作是人类在智力游戏上的最后一个“堡垒”,拥有361个交叉点的围棋具备拥有远比国际象棋更多的选择空间,令人类“自豪”的是在对弈中所体现出的“灵性”。

  然而,人工智能恰恰就在这一点上给人类送上致命一击,它们颠覆了棋理性,许多看起来不合定理的下法被采用,最终效果却证明它们是对的。

  人类如何才能战胜“Master”?目前来说,还没有人研究出战胜它的“套路”。

  不过从规则上说,人类或许有战胜它的希望。

  迄今为止,“Master”一直是以快棋挑战人类高手,在人机对弈中,这对人类来说或许有点不公平。如果允许人类长时间思考,“Master”或许就能被战胜。

  中国棋手胡耀宇八段4日在微博上写道:“说人工智能肯定碾压人类棋手,恐怕还未成定数。第一,这次‘Master’只接受用时30秒以下的快棋挑战,而众所周知,下快棋肯定是对AI有利得多,所以下慢棋会是什么结果?还有待实践检验。第二,人类棋手还未仔细研究‘Master’,短短几天,大家还未来得及通过研究它的招法,来总结出它的思维规律。”

  AlphaGo的黄博士是谁?

  黄博士就是去年3月为AlphaGo执棋的黄士杰博士,他不仅是DeepMind的资深研究员,也是AlphaGo的主要程序开发者。黄士杰博士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就是“应用于电脑围棋之蒙地卡罗树搜索法的新启发式演算法”,本身也是业余六段的围棋棋

  Master手下败将:

  都是萧峰慕容复般的顶尖高手

  柯洁是现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获得多个世界冠军;古力曾经是国内的全冠王,世界冠军总数已达8个,保持等级分第一多年。

  韩国的朴永训一个月前在春兰杯半决赛淘汰柯洁打入决赛,已6次打入世界大赛决赛2次夺冠。

  井山裕太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位同时获得“七大冠”的棋手,是日本唯一能抗衡中韩顶尖高手的棋手。

  如果以小说《天龙八部》的人物来类比,他们都是萧峰、慕容复、虚竹之类的顶尖高手。(赵鹏)

  Master在江湖里算什么:

  少林寺“扫地僧”般的存在

  棋手孟泰龄认为,人类顶尖棋手与“Master”的差距在一先到两先之间。围棋的“让一先”是什么概念?就是顶尖职业棋手与顶尖业余棋手之间的差距。而顶尖业余棋手与职业棋手混合参赛,还没有打入16强的先例。

  Master应该是类似《天龙八部》里“扫地僧”一样的存在。(赵鹏)

  当人工智能超越人脑人类会否面临风险?

  面对“Master”的持续胜利,人类必须思考,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影响,人工智能在充分发展后是否会对整个人类产生威胁?

  著名科学家霍金就曾提出过这方面的担忧。如果有朝一日人工智能掌握了各种重要基础设施和武器系统,稍有不慎就可能让人类面临风险。

  目前的人工智能仍有许多限制,以“阿尔法狗”为例,它首先需要海量样本的训练,而人类学习新事物时往往只需很少的样本。就算将来的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的智商,我们也至少可以在其底层施加一些限制措施,比如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条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据新华社)

  今年阿尔法狗的新目标:

  玩《星际争霸》游戏

  关于人工智能,今年还有一大看点。开发“阿尔法狗”的“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表示,下一个目标是著名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星际里的高手要注意了,下一个擂台可能就发生在人族、神族和虫族的世界里!(据新华社)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辜梓豪做客本报

楚天都市报记者董淑健 陈咏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枕涛

19岁小伙辜梓豪,是土生土长的仙桃人,12月7日夺得三星杯围棋比赛冠军后直升九段,成为湖北省围棋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第一位专业九段。

与其他专业棋手相比,6岁半开始学棋的辜梓豪起步算较晚的。9岁至11岁的两年,在父母的安排下来到武汉,才真正接触到专业棋手。两年后去北京,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由于天资聪颖加上自己的努力,他后来居上,12岁定段成功,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有段位的专业棋手,随后就品尝了职业棋手的酸甜苦辣。靠不服输的精神苦熬,并一点一滴地积攒“厚度”,渐渐有了“出头”的机会,先后代表安徽队、湖北队和江西队参加中国围棋职业联赛,水平突飞猛进,多次战胜国内外超一流棋手,国家围棋队主教练俞斌评价他为四位“新生代顶尖棋手”之一。

2017年12月7日晚,辜梓豪为湖北围棋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改写了湖北围棋历史的喜讯传来,楚天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与辜梓豪的父亲、母亲、小姨联系,请他们代为邀请辜梓豪,回家乡看看,做客楚天都市报,让众多湖北棋迷能够尽早分享夺冠的喜悦。辜梓豪说,家乡人的邀请从来都不需要“长考”,都是立即“落子”:腾讯锦标赛一结束就来!14日下午,辜梓豪爽快赴约,开启了返乡之旅。17日,在楚天都市报编辑部,本报记者得以独家对话辜梓豪。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得了世界冠军之后这几天,关于你的籍贯的讨论在网上吵疯了,你到底是不是湖北人呀?

辜梓豪(以下简称“辜”):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仙桃人,这一点不仅我奶奶可以作证,我父亲、母亲、小姨以及每一位看着我长大的老师、同学可以作证,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上都写得清清楚楚的。听他们说,我于1998年3月13日下午4点多钟降生在仙桃市长

原标题:研究了15万盘高手棋谱,自我对弈3000万局,阿尔法狗胜利凭借的是勤奋而不是聪明!

(本文首发于上海科技报)

人们曾经毫不怀疑围棋是不能够被机器攻破的。如今,随着谷歌旗下的AlphaGo人工智能围棋程序战胜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这一信念被打破了。

世界围棋冠军输了,那么,一度盛况现于街头巷尾棋摊上的围棋文化上哪儿去了?在日前由上海图书馆举办,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计算机围棋研究所所长刘知青与高级记者、访谈录《黑白之道》和小说《名局》作者胡廷楣共同主讲的“从AlphaGo到Master——人工智能和文化”主题讲座中,胡廷楣表示,1980年代,国家体委大院里,不用工具训练运动员的竞技项目只有围棋,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将机器看成对手和看成工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如果人们能将“人机大战”看作使用工具的科学家和不使用工具的棋手之间的一场以围棋为平台、互为标尺的关于认知的讨论,那么,棋手就获得了认知工具,过去上海体育俱乐部围棋办500个人训练出一个常昊的情况可以得到改观。人工智能的每个一进步,事实上都可能为人类提供新的认知工具,今天的围棋文化在本质上较以往更加丰富了。对于迅猛发展的科学正在改变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观念与生存状态而言,今天的围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样本。

人工智能围棋程序下棋难点及其攻克

据从事人工智能围棋理论和实践已有11年的刘知青教授介绍,围棋棋盘上共有361个点,大多数都是合法的落子点。如果落子在每一个点的后果都要试一试,将会面临一个非常大范围的选择。因此,人工智能围棋程序下棋的困难之一是如何选择落子点,之二是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盘面上黑棋和白棋的形势对比作出判断。过去的人工智能在这两个方面都非常薄弱。3年前,AlphaGo从零起步,开始尝试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到现在,计算机已经可以进行准确的落子选择,也可以作出准确的形势判断了。这使用了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方法,就是神经网络。计算机使用的神经网络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神经网络,而是一个仿照大脑的模拟神经网络,也即:人工神经网络。这个概念提出已有几十年了,直到近年才变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是获得了两个新条件的支持:一个是数据,另一个是大规模超级计算。

AlphaGo其实是训练了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围棋图像的理解,具体说来就是落子的选择和盘面形势的判断。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刘教授说,AlphaGo看了海量人类高水平的职业和业余选手是如何下棋的。过去,围棋口诀传授的经验未必是对的,而且无法覆盖每一场围棋比赛的场景。最近100年来,人类的棋谱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有效地保留下来了,这些棋谱直接反映了人对于围棋知识的理解。落子虽然没有描述为什么这么下,但它是人经过仔细的思考,从两三百个可能的落子点中选出来的一个最佳选点。这个选点反映了人的智慧。每盘棋的每一个盘面上,人都会找一个选点,一盘棋大约200步,所以大约有200个盘面上的选点。AlphaGo组织了近15万盘人类高手的棋谱, 15万*200步,大约就是3000个盘面,这3000个盘面对应的落子选点与人类的围棋知识是一个映射关系。AlphaGo使用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把传统只能简单模拟的神经网络做到13层,每一层到另一层,是一个图像的变化。它自我对弈了3000万盘棋,最后,该神经网络通过学习,能够得出在不同盘面的不同点上,人落子的可能性有多大。只要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概率分布,就已经可以给机器一个很好的指引——它不用满盘去找人可能落子的地方了。一般来说,前20步的落子概率分布,最高已经超过99%。关于黑棋好还是白棋好的形势判断,根据一个代表胜率的数值来作出。人工神经网络的第二个功能,就是给定一个盘面,即能得出它的胜率是多少,这样就能作出价值判断了。

科学家发现,在人的五大感官中,视觉信息占据了信息来源的大约80%。中国古人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刘知青教授认为,如果说AlphaGo能把过去所学到的抽象出来,用于落子选择和形势判断,这是“知之”,它还有一个蒙特拉罗的模拟过程,实际地验证那些落子选点和价值判断,最后导向胜利的终极目标,这其实就是“行之”。与人不同,机器下棋不是按一整盘棋连续来下的,而是按每一个独立的盘面一盘盘下的,前面下得怎么样它无所谓,所以不会受前阶段下错棋的干扰。“AlphaGo有40个图像识别系统,而且是每下一子,将棋盘全部摄入一次。机器没有棋手的‘局部’概念,其‘大局观’,是一个迅速的必然的计算过程。”对此,胡廷楣补充说。

对经验的重新认识和围棋的希望

由于围棋盘面形状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带有相当程度的模糊性,很难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定性量化计算,棋手在思维上脱离不了形象思维。人工智能围棋前辈,中山大学化学教授、业余5段棋手陈志行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说过,下象棋依靠的是抽象思维,下围棋同时需要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下围棋的时候,可以依靠感觉,而下象棋需要计算。

2002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下国际象棋和围棋时,都没有用到之前一些科学家认为的与通用智力关系密切的脑区——前额叶。对于这一违反“常识”的发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多数被认为反映“聪明”的智能活动,其实主要是基于经验。棋手一辈子都在积累和使用经验。“数千年围棋史写满了经验”是指由成千上万的棋手经过数千年的努力积累而成的棋界共同经验,现在,机器的算法,无意间已经加入了围棋经验,并成为其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据悉,刘知青教授目前正带领一个团队研究人工智能围棋,其改进的算法可应用于物流规划中的路径、自动驾驶和医疗图像的识别等领域。

胡廷楣特别指出,围棋的每一次革命,都是因为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二战诞生了一大批日本的围棋巨匠和超一流棋手,那是因为那些高端的棋手不得不去当兵,或者无奈之下在战后经济萧条的日本卖菜的卖菜,站柜台的站柜台,反而磨砺出了一大批人。其中吴清源的出现,正是因为他在战争期间遭受了人们所不能忍受的磨难,这改变了他的许多认识,当他把这些认识引入棋界,为围棋带来了一种新的生命。

无独有偶,国家围棋队领队华学明也曾表示:围棋的未来仍有希望,希望在情感的一面。胡廷楣认为,这句话如果换一种表达,可以说,未来围棋发展很大的希望在人文的一面,这人文的一面不排除今天全球巨大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对围棋的影响。

由于围棋没有人际交往的边界、思想随棋而行,盲人、聋哑儿童、犯人都可以参与。你们看这张照片,过去邻居交流的一种方式就是一起下围棋,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精神生活……”当胡廷楣将PPT定格于一张一位老人和孙女趴在地上,用从附近小摊上要来的硬纸板做成的棋盘下围棋,一位老邻居在边上津津有味地边观棋边等着替换输者上场的照片时,报告厅里的时光仿佛流转回了20世纪80年代的诗意上海。正如胡廷楣所说,这种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快乐,机器无法取代。

科坛春秋(2015上海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

用人文化的视角介绍中外科技的历史,展示科技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深度思考,以及发展趋势,为科技工作者和关注科技的公众打造一个纯净的心灵家园。本微信号转载的文章观点仅代表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号观点。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标注来源作者,只为分享价值,倡导公益,与商业利益无关,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欢迎进入科坛春秋粉丝qq群(群号为)与我们互动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遍天下无敌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