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恶意散播谣言微信永久封号 谣言,能解吗,我不知散播什么谣言了,我现在可以临时登陆,如何解封谢谢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火腿肠还敢吃吗?实在太恐怖了,求扩散”、“安利老板服用纽崔莱保健食品致死”、“康芝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致死”……这些已经被公安局证实为谣言的内容,如果你曾经有在自己的微信自媒体或者朋友圈上转发过,那就可能惹麻烦了!

  先看一则消息:曾在微信朋友圈广被传播的“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致死”信息,早被公安局证实为谣言,但至今依旧在朋友圈中流传且屡禁近日,该产品制造商上市公司康芝药业纸诉状将微信告上法庭,以此为自己维权。

  看似因谣言而引发的民企与互联网巨头的“掐架”,与普通老百姓有何关系呢?

  明眼人可能会留意到,造谣者恶意通过微信散播谣言,为何康芝矛头却直指微信本身?这就是关键!

  原来,康芝起诉微信,并非向微信发难,而是指向平台上造谣传谣的用户。根据上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新网络侵权司法解释,受谣言侵害方可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起诉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原告的请求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以方便原告起诉。

  通俗点解释,就康芝起诉微信这个案例来说,如果公众号和个人曾经有通过微信发布或转发“瑞芝清”谣言内容,就有可能被微信追加为被告人,个人信息也将提交司法机构进行侦查,可能承担造谣传谣的法律责任!

  手指一点,真有可能惹上大麻烦!

  可怕的是,公众对此司法解释却漠不关心,普遍认为只有造谣的“始作俑者”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今康芝起诉腾讯事件,“铛铛”地给公众提了个醒。

  其实,微信“造谣”、“传谣”被定罪的情况早有先例。2014年5月,广东深圳一名25岁女子因微信转发虚假暴徒砍人事件,被追究刑事责任。2014年8月,江苏徐州李某因在朋友圈转发“三个爆恐分子手提炸药,被特警当场击毙!“的假消息,也被警方拘留。2014年10月,海南海口章姓女子微信朋友圈误骂"小三",被海口市龙华区法院判决赔钱又道歉。2014年12月,一微信公众号因刊登两篇安利的谣言文章,被企业告上法庭,最终公众号发布道歉信并进行赔偿。

  所不同的是,最新司法解释也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律责任,更有助于推动谣言纠察工作的开展。

  当然,司法解释也对如何判断“传谣”构成犯罪进行了清晰的界定。2013年9月9日,中国“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就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即可定罪。

  “谣言”让互联网环境变得污浊,甚至会影响公众的生活。“不造谣”、“不传谣”,应该是每一个公民应尽责任。最重要的,是提高法律意识和辨识谣言的能力,坚决不做谣言的“帮凶”。

  ---造谣传谣都属于违法

  关于网络传谣,到底要不要负法律责任?业内人士表示,微信上的谣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特定公民个人的谣言;另一种是影响社会秩序的谣言。

  在微信等网络工具中实施编造、传播虚假事实以实现侮辱、诽谤他人目的的行为,首先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如果行为较为严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多次实施上述行为者,可以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实施者及传播者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微信谣言的另一种情况是影响社会秩序的谣言。例如,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参与了此类谣言的传播就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了。

  ---如何避免成谣言的“帮凶”

  “微信朋友圈”谣言都有部分共同特征,如内容骇人听闻或以偏概全,甚至通过断章取义和暗示来博眼球,还有内容空洞虚无,经常要用华丽的辞藻堆砌。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网友应当做到:

  (1)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信息鉴别能力。

  网民应该掌握基本的经济和政治等知识,才能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因此,广大网民要提高自身的媒介认知力、信息鉴别能力,使网络谣言失去生存空间。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理直气壮地与网络谣言作斗争。

  (2)先搜官方信息,不贸然转发。

  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圈子里,网民应该掌握一些甄别谣言的基本方法,对于一些无法确认的信息,可以先上网搜索官方信息,以辨别真伪,不要贸然转发,以避免自己成为谣言的“扩音器”;在转发之前,要想一想会不会构成对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的侵犯。(中金在线整理)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被“骗”着转发的“关怀式”谣言微信 成了他人“圈钱”的嫁衣

  “别再喝了!桶装水开封3天后细菌增加227倍”是谣言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提醒类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有很多都是长辈关心频繁转发的,但是这些转发的是真的吗?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对超过100万条谣言进行辟谣。到底谁在“好心”制作这些谣言?背后有何利益链?

  “高质量”谣言背后利益链复杂

  “别再喝了!桶装水开封3天后细菌增加227倍”,这是微信“辟谣”工具12月份最新揭秘的谣言之一。这个谣言中有所谓媒体试验、权威机构观点,如此“专业”的“科普”文章,可能会迷惑许多读者,进而“温馨提示”转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

  当被告知所转发过的一些文章是谣言时,许多读者不免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好心”制造这些谣言?这些读者并不知道,其不经意的阅读和转发所带来的点击量和公号关注量,将会给幕后操作者带来直接收益。

  转发文章有“明码标价”,记者调查后发现,微信谣言背后有故意打击对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引导用户打吸费电话等多重图谋,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其背后的“圈粉”、转发广告等利益链。一万名粉丝数以下的公众号广告标价费用为200-400元,而5万名粉丝数的则上升十几倍至3000元左右,有的甚至上万元。

  此外,在多个类似平台上,还有“徒弟”制度,已注册用户介绍进来新注册用户即“徒弟”后,老用户不仅可以立即得到几元钱的返现,还可永久获得以后“徒弟”20%的收益分成和“徒孙”10%的收益分成,形成类似“传销”的利益结构。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倪万分析认为,谣言制作者往往会利用人们关心食品安全、同情弱者等心理,获取较大的传播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某某地孩子又被抢了”“一定别再吃了”等不断出现的原因。有的还剪辑视频“移花接木”、配上其他报道的图片等,增强欺骗性。还有的业内人士指出,“关怀式”谣言还抓住老人“宁可信其有”以及渴望和子女沟通的心理,使其自愿转发,并且养生健康类谣言不易受到公安部门打击。

标签: 谣言;微信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社交媒体上的谣言往往是防不胜防,别有用心的那群人总是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利用人们好奇、恐惧抑或是善良的心理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对于微信来说,除了通过多种方式来治理谣言外,它们也总结出了一些数据来观察谣言的发展趋势,想知道刚过去的 5 月和 6 月哪些谣言骗的人最多吗?一起来看看这份微信朋友圈谣言Top 10排行榜。

  Top 10:考驾照即将新增科目五考试,又加了!

  谣言:2015年驾考新规即将出炉,将新增科目五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驾考行业政策的不断规范、调整和监督,考取驾照难度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消息称,今年可能增加一项考试科目:即高速模式考试。

  这则谣言在微信中被举报了51048次。交警部分表示目前并没有接到上级要增加科目的通知,至于今后驾考是否会有新的变动,应以公安部公布的消息为准。

  Top 9:昨晚刚发生的,现在事情严重了才播出来,赶紧通知家人吧!!

  谣言:使用6个翅膀8条腿的怪鸡做鸡翅

  肯德基鸡厂内幕:每个鸡身上插着管子,一只鸡从孵出来到成品鸡的时间是两个星期。在肯德基里面次的鸡腿和鸡翅,你们想想,哪里来那么多的腿和翅,其他的部位都哪去了呢?差不多每只鸡身上有4–5个翅膀,3–4个腿。

  这则谣言其实已经传了很多年了,不过现在依然在广为流传。过去两个月,它在微信中被举报52544次,而肯德基也把10个涉嫌造谣的微信帐号告上了法庭。

  Top 8:白酒+啤酒=自杀!马上分享出去!

  谣言:白酒和啤酒混喝易引发肝癌

  白酒是蒸馏酒,主要成分为乙醇;啤酒是发酵酒,内含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抗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可以促进人体对酒精的吸收,两者混喝,将加快酒精在身体内的渗透…

  两个月里被举报了 65581 次。事实上,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白酒啤酒混合喝容易得癌症,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尽量少混着喝,容易醉。

  Top 7:风靡欧美的神奇麦苗汁,种在阳台上的“抗癌药”

  谣言:喝麦苗汁能治癌

  麦苗汁风靡欧美,喝麦苗汁三月可以有效降低三高,还可以治愈癌症。

  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的发病机理、形成过程还不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某种药物可以彻底治愈癌症,麦苗汁虽然可以帮助肠道清除废物,但肠胃不好的人反而有副作用,说它能治疗癌症就更是扯谈了。这条被举报了 75695 次。

  Top 6:显示这个电话千万别接!赶紧告诉你身边的人!!!

  谣言:接听 010—5371、5373 或 5375 字头的电话号码会被吸金和盗取信息

  如收到 010—5371、5373 或 5375 字头的电话号码不要接听回复,因为会收取你 120320 元费用…

  这条被举报了 92119 次。从技术上来说,接电话盗取花费和个人信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实现。如果担心被诈骗,大家可以安装一些号码识别软件,这样就可以知道这个号码是否曾经被标记为诈骗电话了。

  Top 5:吃货们!龙虾不是虾,原来是一种虫子!

  谣言: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

  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改造而引进的,而且小龙虾都长在污水里,重金属超标,外国人从来不吃。

  朋友圈里那些天天发小龙虾的看到这条还吃的下去嘛?或许是为了挽回一些吃货的信心,这条被举报了 94161 次。事实上,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在美国已经被吃了上百年。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甚至每年还会举办“小龙虾”节。

  Top 4:新婚姻法7月1日起:女人们可同时拥有俩老公了

  谣言:新的婚姻法即将颁布,女人可同时拥有俩老公

  由中国宪法和婚姻法明文规定从2015年7月1号开始,可以实行一妻多夫制。这样可以避免 38.86% 的男性遭遇“无妻烦恼”…

  男同胞们可能不开心,以至于这条被举报了101991次。事实上,我国迄今为止没有出台 2015 新婚姻法。女人们笑笑就好,别当真。

  Top 3:大连小女孩吴梦月走丢,家长愿卖房酬谢

  谣言:大连小女孩吴梦月走丢,家长愿卖房酬谢

  吴梦月,女,3岁,失踪日期:2014年11月18日下午 2 点左右;失踪地点:大连市人民路。父母和家人已崩溃,帮助找到孩子愿意卖掉 50 万的房子给酬金。

  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关注尤为可恨。打了这么多苦情话后,这其实是一则典型的关于孩子丢失的网络谣言。有些骗子会借这种方式留下诈骗电话钓人上钩。这条被举报了 106195 次。

  Top 2:公安部下午6:00发布的紧急通告,快奔走相告

  谣言:接受免费的钥匙圈会危及生命

  有不法分子假冒推销员在加油站或停车场等地发放免费的钥匙圈,而这个钥匙圈具有让他们追踪你的追踪装置芯片,请千万不要接受…

  如果有这种钥匙圈的话,真想要一个,可惜这么高科技的产品目前还没出现。这条被举报167428次。

  Top 1:在某地,已经有人被这东西给害了,发出警示!

  谣言:打这种虫子(隐翅虫)100%致命

  春天又到了蛇虫出动交配的季节,看到这种虫子你千万别打,100% 致命。隐翅虫接触到皮肤就死定了。

  看完觉得好可拍,可事实上,隐翅虫并不会100%致人死亡。人体皮肤接触到少量隐翅虫毒液后会出现点红斑,接触到大量毒液后会有水泡、红肿,一般都不会致死。这条被举报了 182721 次。

  看到这里的同学,哪一条谣言曾经让你信以为真,以至于在发现它是谣言后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好了?(cyzho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永久封号 谣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