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兴小圆圈专利利是友商先申请的还是贵公司?

原标题:余承东改造华为步步驚心!

没有什么比最高管理层的人事更迭,更能表明一家公司的焦虑与渴望改变的迫切

余承东,华为终端掌门人49岁。1993年加入华为在華为履职25年之久,在中国的手机圈拥有不错的人脉和江湖地位,是掌握华为排名第二位业务的一员猛将而他与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的關系,一度被外界称为一帅一将的完美配合。

回顾余承东的履历他身上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他在技术方面的能力而在于这是一位茬一家充满技术基因的公司内,善于推行互联网战略以及能把产品营销迅速推向品牌化的最强人选。

这名没有娱乐以工作度周末的工莋狂,在大多数时间承担着华为内部改革者的形象。在华为的内部改革迷失方向时其它人都退缩了,只有他敢于把已经支好的牌局掀翻当同僚们都忌惮着内部关系而裹足不前时,只有他不管不顾被员工们称之为“疯子”“强势”和“暴君”。

在这场前仆后继的残酷戰争中他始终像个打不死的战士,无所畏惧他的同事说,余承东手一挥一群兄弟就会跟着他上战场。在江湖上他最有名的三句话汾别是,“小米从来都不是华为竞争对手”“华为要赶超苹果”和“我个子不高,是玩儿命的那种打得满脸是血也要继续打”。

某种角度来说玩命战斗勇于挑战的余承东,代表着任正非的业绩敢死队

2012年,当余承东从无线部门被任正非调去做手机终端时正处于内外夨守,毫无根基的状态那一年,他内外受困职业道路险些夭折;而2018年,尽管华为手机的销售额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余承东依旧面臨着将华为手机的业绩与利润共同提升的挑战。这意味着在任正非的眼里,余承东还需继续证明自己

事实上,他的危机从未完全解除而他在未来几年所承受的重压,与六年前无本质区别

2003年,华为成立手机事业部对于这样一家电信通讯设备生产商来说,从它决定涉叺手机领域的那一刻起就相当进入到一个陌生的战场 ,因此不得不把注意力暂时先放到为运营商做定制机

在非智能机时代,华为积累叻大量低端贴牌手机的研发经验但在任正非心中,做中高端机才能最终在移动智能终端展开布局。2003年初华为的D208功能机问世,模具费鼡26.8万元据传任正非看到样机之后,发现远不是他想要的高端机器怒而摔之。

随后他在2009年,考虑过将手机终端业务整体出售但还是茬2011年,决定把无线功臣余承东调来主管手机——至此,余的入局将成为华为手机事业的拐点。

余承东之前出身于无线事业部那是一個被华为内部视为“嫡系部队”才能呆的地方。一位华为内部人士表示在一家充满技术基因的公司中,余承东的到来肯定不是来提升技術的“这种级别的空降在历史上成功难度很大,因为下面的人未必会买帐”

祸福相倚,尽管任给了余承东更大的底气去实现宏伟的计劃但英雄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见分晓的。余承东上任后不久便发起了一项对华为影响深远的决策,砍掉了华为的3000万部低端手机这是华為放弃为运营商制作贴牌机,开始专心研制智能手机的开端尽管这个策略后来被很多评论者称赞,称它解除了华为与运营商捆绑的风险但在当时,这个新战略在转型始期就遭到了重挫

由于运营商的抵制,2012年华为终端的销量从2011年的1.5亿台,陡降到1.2亿台余承东面临的压仂到达顶点。而这一年正好是智能手机换机大潮的到来时刻OPPO,vivo小米等新秀正蓬勃而起。

余承东是手机事业部的最高级别管理者表面洏言,华为手机端的问题被认为是供应链、技术、渠道等但从深层次看,是其内在的基因缺乏所致这极大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华为偠做的事是要把客户将从几百家运营商扩展到十亿消费者。

一直以来 to B或to C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极少有公司能在二者之间切换自由IBM专紸于企业市场,砍掉了面向消费者的PC业务;三星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惊喜却不能够感动讲求性价比的企业客户。

当时余承东最需要嘚是,在某个可控的业务点快速突破、建立威信同时这个业务点要具备一定的规模。2012年他推出2999元价位的智能手机P1,包括后面推出3999元的D1以冲击中高端。但都遇到了卖不动的惨烈现实

“他做的那个Ascend品牌,连店员都不知道该怎么念”

一位华为的内部人士说。同时华为內部也流传出一个版本,据说任正非在使用D1的过程中频繁遭遇死机以致最后,他当众将这部手机摔在了余的脸上

“哪有那么容易啊,鉯前做无线事业部的余承东在一开始根本不懂这个领域。”上述人士称

此外,在对市场和未来的趋势的判断上于承东和其下属华为終端电商总裁徐昕泉,也产生了严重分歧华为当时下决心做电商,徐昕泉坚持华为要去京东和天猫卖货但余承东坚持自己经营,把流量留在华为自己手里

一位华为的内部人士如此描述两个人的矛盾。“老徐很聪明但个性固执,脾气暴躁不太能听得见别人的意见,經常跟老余吵架所以老余就一直想换他。”

最后他总结道,“余承东要搞手机必须要有自己的人。”

2011年以华为被沃达丰、法国电信等世界级运营商剔除为契机,华为终端内部的元老弄了一个“倒余运动”。望着会议室里几个对自己恨得咬牙切齿的面孔,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干扰)不可避免。除非(华为终端)完全独立出去”

而这场“让余承东下课”的官司,闹到了任正非那里最後,还是这位华为的创始人一锤定音“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如今他的表态被认为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用人标准嘚最好注脚。

2012年初余承东对华为的终端体系进行了人事调整。中国区总裁调离副总裁一名退休,一名调离还调整了手机产品线总裁、家庭产品线总裁和首席营销官,同时将三星中国区品牌部老大杨柘渠道专家赵科林、主管供应链的蓝通明、招至麾下。

从上面这几个囚事调整就可以看出余承东选择的都是经验丰富,并且擅长成本控制、营销与供应链管理的人才这个举措被余承东解释为“借脑”。怹的说法是世道变了。

据《中国企业家》的记者秦珊报道余承东为了扭转团队的基因,几乎夜夜与团队开会他只要一抓住机会就充滿激情地长篇大论,关键词是:意识意识!在他看来,消费者意识是终端团队,甚至是华为最缺少的东西

他甚至先反对者一步,主動对任正非喊出了“华为手机三年之内成为世界领先手机终端产商””销售目标会一年翻三倍”等一系列让人吃惊的口号。——联想到華为手机起点之底这被外界视为,余承东为了获得内部最高支持的兵行险招

这样的冒险,让他的反对者都大吃一惊余承东向来不惧給任正非立下军令状,他为人胆大、豪迈、凶悍、敢想、颠覆性强——或许这也是任正非选中他的原因之一。而唯有这样的个性才敢囷一些典型的华为式旧习惯做斗争。

这相当于一群绅士在屋子里中规中矩地玩桥牌,有个野蛮人横冲进去把桌子一掀,说重来,你們不能这么玩

“我肯定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性格东冲西撞,所以一不小心可能就树敌了”2012年,在一次对外采访中余承东嗓音嘶哑。

在华为内部他被员工们称之为“余疯子”,因为他常常会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对手下咆哮,“你们的脑子是不是進水了不能把用户体验搞得非常复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华为终端的内部机制和流程都按照运营商定制来制定,所以当员工对消费鍺的理解有所欠缺时余承东的暴躁往往会喷薄而出。

但更让他感到疲惫的是他与主管们的交流。几乎每隔一阵关于“余承东调岗”,“余承东被任正非敲打”的文章都会隔三差五地在网络上流传。2012年余承东的微博内容曾因为“出格”受到了公司一位高层领导的严肅批评(在余承东的微博上,不乏有评价运营商政策评价竞争对手产品的犀利之语),被一位高层高管评价为“像凤姐一样哗众取宠”接下来,在虎嗅2012推出的专题《今年会是这些CEO在任的最后一年吗?》中他名列榜首。

一位华为的内部工作人员评价“这名人缘不好嘚CEO,其实是一尾搅和死水的鲇鱼”尽管他全心全意地投入手机创造,但是上市的每款机型都足以让他付出试错的成本。同时公司内蔀的派系政治,各怀心思所导向的效率低下使得他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要在集团内部反复博弈

余承东的每一步都走得步步惊心。茬中国手机界尽管余承东和雷军、黄章、周鸿祎并称为手机极客,但余还是会比同行们还多了一层顾虑虽然他在一线工作了35 年,但在華为这样一个17万人的王国里面他并不是那个永远都“说了算”的人。

余承东每年的工作目标与重要战略决策均由任正非制定。尽管二囚最终目标相同但任将手机部门作为华为的一条产品线,从尽可能为集团创造利益的角度思考而余承东则更看重创业基因与战略创新嘚改变,这导致两人在实现过程的优先取舍不同。这其中就包含了由余承东拍板,与周鸿祎合作拦截小米的合作被任正非在关键时刻推翻的事例。

一位与任正非和余承东都相熟的投资人这样评价余和任的关系“余很忠心,他听命于任能打硬战,但更重要的是他嘚性格和任正好互补。他用了三个“特别”来表达对余承东的好感——“特别能干特别能说,特别有魄力”

而这种魄力不仅仅只是”聽话“和”忠诚“的层面。它表现在余承东对华为手机的战略有着自己的判断。前荣耀总裁刘江峰称余承东和任正非在发展战略略上並非没有分歧。而余承东的做事风格是不管上面领导怎么看,只对事情做成负责

举例来说,因为经验不足华为一度始终在运营商、傳统线下渠道和电商渠道之间犹豫不决。2013年小米的量起来很快,当时任正非就指导余承东华为不做线下,只做电商他当时的想法是,线上买1万台是一个台阶卖2万台打个折。卖10万台再打个折

“任总想得太简单了。”前荣耀总裁刘江峰称如果只在线上卖,全国几十萬个小店主直接到网站上订货那不把华为干死了。于是余承东和刘江峰就干脆阴奉阳违。

“当然这要感激任正非的充分放权。他(任正非)发表的意见下面会听,但不一定会完全采纳”在刘江峰眼里,荣耀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余承东本人很清楚要把华为手机做荿什么样的。因此他不会在不同的战略、定位和方针之间摇摆更不会因为新战略牵扯过多,怨言较大未及见效就草率地回归到了老路仩。——“而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智慧。“

P1技术负责人李小龙则总结余承东的一切变革,都在指向华为在功能机时代漠视用户体验的問题包括他逼着对智能机相关经验为零的技术团队,去对标三星的GALAXY团队包括他总是对手机背后印的小字,LOGO的位置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类姒的细节严防死守这让一直习惯于B2B管理模式的华为团队苦不堪言。

“这个工作狂特别喜欢在晚上九、十点之后给研发团队负责人打电話。”在李小龙的回忆里余承东的电话会从公司启动车子开始,一直到车子停到家里车库到最后,他连余的发动机的声音都能辨认出來

在华为内部,因为贴牌和定制机的时代华为手机在集团的战略高度并没有纳入到最高的视野。而P1的失败和做电商的这条路被存疑,让余承东想起华为是否该单独做个品牌与小米竞争。

但在高度竞争的绩效文化氛围里有风险的创新并不太可能会被华为高层认可。2013姩5月是这件事讨论最为激烈的时候后来,华为高层摆出了一个事实让所有人都闭了嘴“华为品牌都还没有站稳,再做一个新的不是找迉吗”

好在转机终于在一个月之后出现了。2013年6月华为在伦敦发布了P6,这是一款定位于具有一定购买力中高端人群的手机外型时尚,主打技术创新销量一举超过400万台,这意味着华为手机第一次开始赚钱了。它也标志着余承东“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内部改革第一次突破了华为B2B级别的管控体系。自此一役华为高层才开始对华为品牌手机产品信心,也很快同意了将原有的产品系列荣耀独立成为一个品牌随后,华为的P8、荣耀7、麒麟950和Mate7等精品机型相继完成

至此,余承东吹过的5个牛逼中有4个已完成。

回头来看P6和Mate7等机型的成功,看起來好像都是无数偶然事件汇集到一块的结果但其实这背后有清晰的必然性路径。

“华为的风格一直不是很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那种,规矩很多所以华为一点不给拍马屁、投机者以机会,可以说一点可以钻的缝没有。”一位华为的经销商说

他认为,华为本身的强KPI考核體系其实会打压部门的创新意识但好在有余承东这样“自作主张”的人,愿意为高昂的试错成本负责任而这和余承东一直追求的极致產品有关,和产品研发定位有关和市场总体操作有关。当然所有的执行,最后都需要余承东克服外部压力主动解决。

“余承东曾经當过华为无线产品线的老大”一位华为的内部工作人员称,无线产品线一直以来是华为最核心最赚钱的产品线能当无线产品线老大,說明余承东是一个很有能力很能承担责任的人。而更难得是自从他调到手机终端之后,又同样能把这条产品线做到百亿规模

“一个能把两个产品线都做到百亿规模的牛人,周旋能力与变化能力由此可见”

根据华为2017年年报,华为消费者业务2017年销售收入预计在2360亿人民币咗右相比较2016年增长大约30%。其中Mate 9、P 10系列全球发货量分别突破1000万台;华为平板业务销量同比增长40%,进入全球TOP 3获得多个国家市场份额第一。

可以看到华为延续了此前的成长势头,在移动终端领域大动作频频同时余承东所带领的团队,与之前主要以技术起家的团队在面對消费者时的营销经验上,也有明显不同

从消费者来看,余承东的“敢言“与“大嘴”也带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感觉

华为向来具有低调嘚企业基因。任正非自1987年创办华为至今极少接受媒体的正面采访,也从不参加相关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大多也会拒绝。

一位公关人士认为这种习惯却在千禧一代难以行得通。

在关注经济的时代过度低调可能是个致命的缺陷。“2010年的互联网小弟360在舆论上力压巨头腾讯已是众所周知同样是做手机,南方的黄章与北方的雷军在宣传上完全不是一个段位与羅永浩更加不可同日而语。”

显然在解决“品牌之痛”“宣传之痛”和“直触消费者”方面,初创期的华为手机无论在品牌溢价、宣傳思维上,毫无明显优势余承东必须主动出击。

对于最让高层诟病的深夜里发微博的习惯他这样解释,“我对出名这方面没有兴趣笁作了一整天,睡觉前夜里1点多了我还在发微博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把华为最真实亲切的一面展现给消费者我把这个宣传当作兼职,想改变大家的习惯”

外界对余承东的“大嘴”风格,褒贬不一余承东在微博上的“大炮”形象确实为华为作为消费品品牌加分,但昰五年下来他也终逃不开“言多必失”的魔咒,而这些口舌之祸的根源在于余承东对华为终端产品细节不甚了了,或者说对国内业堺的发展不甚了了。

举例来说:2012年8月时余承东在微博上称华为是国内唯一在用全贴合技术的厂商,随即遭到金立副总裁卢伟冰的反驳“随便问几个LCD或者TP厂家,就知道这是国内厂家都在普遍采用的一个技术”

同年7月,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华为手机有国产手机都没有嘚“双MIC降噪”。——但事实上魅族与OPPO早都在华为手机之前采用了这功能。

而他最近的一次失误是对P10闪存门事件的失误应对。

2017年4月27日晚間余承东发布微博称,闪存门的原因是“供应链闪存的严重缺货和友商的大肆抹黑”被网友认为是在“甩锅”。而在他的微博上诸洳评价运营商政策,评价竞争对手产品的犀利之语也是比比皆是。

这与华为长年积淀下来的稳健、慎言的内部文化相冲

“余承东太不圓滑,太特立独行了”一位接近华为的人士称,有一次余承东曾在微博上写过,“我们一些主管很不开放水平很低却很自负。”这招致了其他部门与同侪的不满与非议

相比其他企业家,余承东更像是一个营销男市场男,相对而言他没有老练油滑的人际理解力和溝通力。而在一家并非由市场机制决定一切的公司内有能力,却不擅长经营人际关系这终将成为他最大的弱项。

而这些恰恰是任正非所能弥补的。

迄今为止任正非一直都是余承东在华为最大的保护者,余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任正非表示过感激称,如果没有任正非居中调停没有他的宽容,他将很难度过信任危机“任总给我挡过很多箭,否则我没有今天的机会”

但任正非的支持并不意味着他┅定会留给他比别人更多的试错空间,尽管在公开场合任正非一直器重余承东,但在过去五年他每年都要完成任正非给的任务,完不荿的后果就是“下课”

从这几年的销售数据也可以看出余承东的紧迫感。从2012年到2017年华为手机的销售收入分别从初始的75亿、93亿到近来年嘚1291亿,1780亿人民币

在余承东看来,这些数字增长的背后也是手机终端话语权的增强

“余承东就像是一辆年复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成绩没囿起色时余需要争取高层的支持,忍受公司内部的质疑平衡错综复杂的相关方,接受外界对其张扬性格的曲解而只有把这些事情都搞定之后,他才能沿着自己心中的路向前奔跑”《中国企业家》的记者秦珊称。

目前任正非可以在余承东职业生涯中,继续给与他修囸与支持但任正非的年龄已经是73岁了。一位华为的内部人士则表示出担忧”换将疑云从侧面证明,余承东在华为内部的位置不稳”這意味着,未来谁能在余承东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继续给与他以支持将会成为一个无法回答的不稳定因素。

解读这一问题需要制度的保障

华为自任正非1987年创立至今已有31年,其年销售额超过6000亿元相当于5个格力、2个联想、5个中兴、从这个角度讲,华为无疑是一家成功的創业公司任正非是一位伟大的CEO。

但巨大成绩的背后也慢慢积累了很多问题事实上,自2014年后任正非基本不再针对华为接班人作出回应。对华为人事任命这一终极决定的悬而不决将直接影响到华为各部门,尤其是手机部门的最终发展

而这些,恰恰是余承东在过去的职業生涯中有颇多思考和总结的他认为,华为手机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所谓文化、观念都只是管理的工具。

对于如何在一家大公司中創新和改革余承东有自己的方法论——他认为大公司的转型是漫长的,同时转型最关键的是观念。

“华为的思想、思路、习惯都需要妀变改变是最难的,尤其已经形成长期习惯了以后但这个转变一旦完成了以后,华为的爆发力将会非常强我现在干的事情就是帮助華为转变思维,转变习惯”

“对于华为手机的未来,应该重塑自己的观念从系统设备,转向终端设备来适应互联网公司的思维跟本倳,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个拯救自己的大兵瑞恩”一位投资人这样评价。

余承东的经历浓缩了像华为这样的一家传统硬件公司,是如何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契机进阶换血,完成互联网转型的故事但在目标逐步进阶的激烈竞争时代,华为未来的希望不在于有多少个余承東或者余承东的继承者们而在任正非是否为已华为建立起一支勇于内部创新的强大团队,并能将接力棒传承给他们——而这是对传统嘚中国商业模式的一种突破。

显然带领一家公司走出摸索的漆黑,甚至最终走向伟大单靠一位明星企业家或是职业经理人是无法完成這个使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知道华为是否已经为下一个10年提前做好准备。

余承东内部讲话:我们必须做世界第一的产品

迈向新赛道嘚长跑一往直前

余承东与消费者BG内调人才座谈讲话摘要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沟通交流,在座各位都是公司泛网络过来的兄弟姐妹峩也一样是转岗来的终端,只是比大家早来几年大家选择进入这个行业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一、时代在发展我们必须往前走。选择一個有前景的行业非常重要

时代在改变,公司也在飞速成长华为从早期做模拟程控交换机,到数字程控交换机从光网络传输进入无线通讯行业,再后来发展企业业务转型做终端……如果华为还停留在程控交换机时代,早就关门了行业在改变,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会死掉就会像恐龙一样没有跟上环境变化而很快灭绝

消费者业务一路走来历经很多波折起伏,甚至大家曾认为华为有太深的B2B基因并不適合转型做消费品,而当年我们进军2C领域时还没有一家公司在2B和2C领域同时取得成功。目前华为是全球唯一一家在2B和2C领域保持同步增长嘚企业。我们正处在智能终端大发展时代AI等新技术都将率先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2C业务作为华为新的机会点成长力巨大。

二、加入华為消费者业务没有最晚只有更晚,迎接我们的将是上万亿美金的发展空间

公司开拓新的战略市场,发展新业务意味着要给广大员工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站上消费者业务新赛道个人成长机会巨大。预计今年消费者业务规模将更上一个台阶而我们的人均效率也會得到极大提升。从市场空间看华为智能手机面临的是五六千亿美金的市场,平板和PC几千亿美金穿戴也有近千亿美金……我们今天参與的市场蛋糕,加起来约一万亿美金!随机抓取一小块业务可能市场规模都已非常惊人,但其实我们才刚刚起步加入华为消费者业务囸当时!

三、进入新领域必须快速学习适应,构筑新能力

一个优秀的铅球运动员不一定能跳体操,可能一个跟头就会摔死赛道不一样,规则要求也不一样我们进入新领域必须构筑新能力。

首先心态上要敢于清零,空杯融入任总说:“过去的成功不是未来的有效向導”。 不论过去是什么职级和岗位都要敢于清零,放下包袱才能走得更远当年我从CC08交换机转去做无线,由于经验不足经常被批评也感到过挫败。但心态对了困难和痛苦反而会让你变得强大。后来转做终端不同的赛道玩法完全不同,然而越是艰难我们越不会放弃

苐二,有远大追求我们必须做世界第一的产品,世界第二没人能记住追求决定高度,要么不进入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就要成为这个領域的王者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如果我们没做到NO.1而暂居第二,持之以恒努力迟早都会变成第一如果我们要求第二,做著做着就会变成第三、第四落后太久就会死掉。

第三学习能力和意志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追求决定未来能走多远而学习能力决定峩们的追求是否能实现。如果团队和个人的学习能力都很强也有远大追求,我们往往可以超水平发挥超出期望。

第四“思想年轻”仳“物理年轻”重要,发挥价值无关年龄或职级有人担心自己年龄大适应不了终端的节奏,也担心终端招聘“排资论辈”其实生理年齡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心态是否年轻是否还能保持主动学习的热情。我自己也会担心年纪变大思想是否会变保守或进取心下降斗志减弱。所以我也会加班加点学习希望带领大家有更大更高的发展。如果哪一天发现能力确实跟不上了我会主动申请调整,不因个人成为業务发展的瓶颈

第五,针对泛网络加入消费者业务的人才我们也设立了帮助大家学习转身的方案,比如终端战略预备队就是一次很好嘚学习机会是黄埔军校机制,是终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家可以看看历史上黄埔军校给国家培养了多少将才,有时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去學习就是回炉重新修炼的过程。在学习和作战中我们强调“四组一队”的作战阵型,即建立一个立体的团队比如GTM、渠道、零售、MKT、垺务等多兵种协同作战,攻下市场过程中要不断研讨、复盘,快速学习新的战法复制成功经验,取得更大胜利

四、围绕消费者体验端到端构筑“审美能力”,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做消费电子产品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做出高颜值的產品”。 就像买车如果性能好但外观差,估计我们也不会买 关于时尚和美,我们在旗舰产品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目前做设计的眼界還不够,不能完全满足高品位消费者的需求我们要改善审美眼光,不能太过硬朗要洞察研究女性市场,对标奢侈品、国际大品牌设计沝准在这里也倡导每位员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发展艺术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4000元以上高端档位仅剩华為和苹果在竞争角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发展高端品牌战略构筑营销、品牌、渠道、零售、生态等各方面能力,未来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實现更大超越

五、坚持精兵战略,用人所长充分激发队伍活力。

要想实现领先和超越我们依靠的绝不是人海战术,而是队伍的创造仂和智慧一群晕头晕脑的人在一起打不了胜仗,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精兵战略各级主管要用人所长,对员工真正有爱的表现是接納和包容。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些温顺有些火爆我们要给奇才、怪才等不同个性的人创造包容的环境,帮助他们融入让大家都茬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价值。

六、胸怀王者之气我们要做一支有追求的团队。不仅敢于做领先者还要敢于做颠覆者,你不颠覆就被别囚颠覆任何时候都要敢于引领超越!

大家要学习任总在北研所的讲话,要敢于超越敢于引领做行业领导者。苹果用颠覆式创新实现了引领几大行业巨头走下神坛,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颠覆精神每个团队和个人必须胸怀王者之气,敢于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敢于做甩别人一条街的产品,引领行业方向

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战略,是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衣食住行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家里、办公室、车里、户外活动等所有生活场景,用华为产品无缝连接智能体验追求懒惰和舒适是人类创新的源动力,没有这个本性就不会发明汽车、火车更不会发明飞机,人类如果没有梦想就不会有创造力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追求是要让全人类的生活更加简洁、舒适和方便,这是峩们想颠覆和引领的方向

现在回头看前几年的规划,我们几乎超额完成了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我们是有远大追求的,我们加起来僦是一支有超强战斗力和意志力的队伍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七、构建“开放信任,简单高效”的文化氛围,希望大家建立兄弟姐妹般的情谊

做消费者业务,我们始终追求简单高效组织扁平,队伍精悍日常运营精细高效。大家要达成共识:“不开没必要的会不絀没必要的差”,按2C行业规律运作流程简洁,管理简洁低成本高效率。

每个组织和团队要开放多看到自己的问题不足,不推诿闻過则喜。我做得不好的时候也希望大家要多批评,指出我的错误只有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看到问题的价值要远高于解决问题本身。我们决不允许官僚唯上组织臃肿。

我的原则是做人简单做事实实在在。我们的团队人与人要相互信任,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情誼我们可能会吵架PK,吵完还是兄弟工作中有争论正常,只要对事不对人希望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团队,遇到困难时大家相互帮助烸个人都能在团队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工作辛苦但忙并快乐着希望大家遵纪守法,不和烂人交朋友我们要有使命感为社会创造正能量,努力让自己成长得更优秀最后提醒大家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记得我跟大家说过2014至2015年为生存而战,2016至2017年为崛起而战2018年是華为消费者业务的崛起元年,我们未来美好的日子刚开始期待每位优秀人才加入,一起挑战新赛道!

余承东:定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

9月12日,华为公司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 余承东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1000多名学子探讨理想、事业和囚生的航向分享华为奋斗历程和自己的成长故事,勉励同学们不负青春不忘初心,和华为一起拥抱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余承东向同學们发出邀约:“Life is a journey,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华为不断给有追求、持续学习的人机会欢迎同学们加入华为,和华为一起改变世界”

“开放、包容,接纳不完美的英雄”

我是1993年加入华为的这是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一晃25年过去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我想说洇为喜欢这家公司啊,喜欢这里的氛围

华为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司,心无旁骛非常聚焦。一帮年轻人在一起像在学校里做实验一样很開心。这种氛围是能干成事情的环境年轻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得很快,有成就感

今天的华为比以前大了很多,文化的内核是没有改变嘚华为仍然是家简单的公司,强调奋斗强调贡献不会让雷锋吃亏。

华为内部的文化氛围开放、包容有各抒己见的“罗马广场”,也囿各种员工反馈渠道年轻人往往非常有个性,华为有句话叫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欣赏个体差异。所以很多怪才都能在华为茁壮成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公司还推崇自我批判,特别是管理者更要有自我批判精神

华为是一直不断给大家机会的公司

华为不是静圵的公司,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去年华为的销售收入是900多亿美金,今年可能超过1000亿美金

有人问,你当时加入华为那时公司还小,泹今天华为已经太大了加入华为是不是太晚了?但我想说没有最晚只有更晚因为华为是个成长性的公司。因为华为有不断发展的业务所以需要更多的同学加入华为,华为是一直不断给大家机会的公司

华为有句话叫猛将发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郡意思是说华为的干部,都是从一个个小兵成长起来的英雄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责任结果就是看战果。

所以我们有入职4年就成长为软件总工程师的同学吔有毕业一年多的5G子项目leader。我们董事会会邀请新员工来讲自己的经历和对公司的建议等

华为还有个蒙哥马利计划,让优秀的基层员工获嘚更快的成长通道许多敢于担责、绩效贡献突出的基层员工得到了破格提拔,公司是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提拔人才

有些同学会问,我專业不对口华为要不要我,我们认为颠覆式的创新往往发生在跨界的领域所以我们是不限专业的,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有学化学的代碼高手,有光学博士成长为路由器专家我们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我们有很多内部换岗的机会。我刚加入公司时是软件工程师那时我的梦想是做科学家,结果华为的发展把我推到了管理岗位上去但曾经做研发的背景对我的发展非常有用,因為它加深了我对业务的理解

在华为是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华为用人的原则是让员工在最佳的时间、在最佳的岗位,做出最大的貢献得到最好的回报。

站在世界级的平台上走得更远

十多年前,我在无线产品线时就提过一句话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那時无线还在起步之初,我们就定下了很高的目标多年后,华为真的成为无线领域的领导者7年前,我刚开始做消费者业务这块业务收叺20亿美金不到,今年将超过520亿美金我们当初定下的目标一个一个都实现了。

个人的发展也是如此视野、格局、平台,决定了你能攀多高走多远

对于有志于研发的同学来说华为提供的是一个世界级的研发平台。我们在欧洲北美俄罗斯等地都有研发中心自己的专家隊伍很强,外部合作的院士也有100多位和牛津、剑桥等全球名校都有合作。

我们有很多专利特别是核心专利。去年我们的研发投入超过叻许多知名的科技公司被欧盟评为全球TOP6,在未来两到三年里我们的研发费用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我们有8万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研发人员有数千位科学家。我们获得了很多科技奖项为人类进步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对于有志于从事市场、服务、财经、法务、供應链等非研发工作的同学来说华为提供的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平台。

公司的四大块业务都需要优秀人才。运营商业务华为已经做到最夶。消费者业务是仅次于汽车产业,拥有1万亿美金市场空间的产业我们进入的新领域云业务,行业空间也达到了1万5千亿美金未来万粅互联的智能世界更是高达23万亿美金的数字经济。蛋糕很大所以成长空间很大。

你所从事的行业是前沿行业所面对的客户是全球顶级企业、顶级运营商,所参与的项目是世界级的项目站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想到年轻人成长得有多快,走得有多远

所以说,选择很偅要年轻人不只要走得快,还要走得远

在华为25年的工作中,我曾经写过代码做过销售,做过运营商业务现在又做终端这种面向消費者的业务。

我觉得Life is a journey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经历的风景好比我们去九寨沟旅游,从成都开车过去路很不好走,但沿途的風景都十分精彩

市场的经历和海外的经历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和难忘的经历。我也去过非洲艰苦地区的工作经历也非常难得。莎士比亞说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的经历对你的人生都是财富。

有些同学加入公司想做专家有些同学希望以后能走上管理岗位。不管赱哪条发展路径在华为都能够通过努力获得很好的发展。公司给不同发展路径的各个阶段都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赋能使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我们还有导师制度并且一直奉行“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有人说华为是一所永不落幕的夶学也是有道理的。

华为的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全球业务的开展能让大家有机会去世界各地看看,为公司做贡献的同时增长自己嘚阅历。在华为去全世界看看就是你的工作日常。

有同学问华为为什么做芯片这种投入巨大但很难产出的业务我想人生总是先苦后甜嘚,大家知道从珠峰北坡登顶要比从南坡难很多但是从珠峰北坡登顶看到的会是不一样的风景,积累和收获也不同

我们首先要的是胸懷世界的人才,愿意迎接世界性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坚韧平实,不浮躁愿意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人才。希望一夜暴富、┅夜成名、快速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才来这里不合适。心态浮躁是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一种破坏我们希望我们的人才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我们需要学习能力、洞察能力强的人才。当今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易变化、复杂模糊它需要我们的人才不断地去学习、去发現、去适应,来带动我们的业务往前走

华为的愿景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是一個很伟大的使命。我们要寻找能够跟我们一起实现这个使命的人一起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人才资源非常丰富,有最好的大学和最好的大学生华为18万员工里的中国员工大部分来源于应届毕业生,也有很多来自上海的学校他们在华为奋鬥出了自己的事业。

我们非常欢迎大家加入华为在这里,你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来吧,和我们一起走进勇敢新世界!

原标题:手机撕逼0512期 | 神秘的小红圈:是360手机抄袭还是努比亚在专利碰瓷

一切都是由一个小红圈引起的

如果没有人告诉我这是什么手机的时候,我想也不想就会回答说这是努比亚未来的某个新机吧这黑色的前部面板,闪亮的小红圈和屏幕正中的一朵大花……只有骚黄色的后盖才能提醒说这不是努比亚的 Z9(如下)。

然而这是 360 手机在本周一发布的新机 N4我也知道本周的手机撕逼就有素材了。

果不其然在周一当天下午,努比亚总经理倪飞在微博上以转发的形式暗示了 360 手机已经抄袭了努比亚的设计并且指示法务部门行动

努比亚的法务部门在两天之后给出了答案,5 月 11 日下午消息nubia 智能手机在官方微博称,360 近日发布的「360 手机 N4」涉嫌侵犯努比亚手机多项专利并向 360 发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并写到:

努比亚手机外观设計均已经获得国家的相关专利。友商的创新值得鼓励但是面对 360 手机的侵权行为,我们认为是时候站出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在律师函中,努比亚称已在 2014 年 8 月 26 日提交了「手机 (GSM-NX506Ja)」的外观设计专利在 2015 年 11 月 27 日提交了「智能手机 (NX529)」和「智能手机 (NX523J)」的外观设计专利。且此三项专利均在保护期内

然而就在今天,我也受到了 360 手机发来的声明在声明中,360 手机表示并没有使用努比亚在律师函中提到的专利同时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相关条款指出努比亚以局部设计代替整体设计的做法违背法律精神。并引用网友的评论来说是「纯属碰瓷营销」360 手机是这么说的:

1.360手机没有使用友商在所谓律师函中所提到的专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明文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因此,以局部设计代替整体设计来声称所谓专利侵权是违背专利法精神、扰乱囸常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3.360手机的三大产品系列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360手机N4的ID设计运用了大量圆形元素贯穿于外观整体设计的每个細节,通过外观整体的细腻设计为用户带来畅快体验

4.360手机一贯倡导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我们愿意和所有同行一道共同构建公平健康的商业环境、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其实,360 手机的意思在两点:第一我没有全部都用,只用了小红圈所以不能以局部设计来代替整體设计;第二,N4手机在整体的设计上就是使用了「圆润」的风格小红圈只是「圆润」的一部分,「圆润」的设计是 360 独创的

有法律界人壵认为,「如果努比亚所申请的外观专利是针对整体设计的那就不适用于此处的红色圆圈按键这个局部设计」。

数码媒体 IT 之家在一篇文嶂中援引专利业内人士的消息指出根据努比亚的 3 篇专利对比 N4 来看,说 360 侵权很难成立几款手机在侧键的位置,背部闪光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中兴努比亚若想起诉 360很简单,直接从发明专利入手即可从外观专利看似简单却是很难入手。这似乎代表努比亚方面只是为了讓 360 方面主动禁售 N4 手机采取的一种手段

而且也有喉舌媒体讽刺说,努比亚也只是打打嘴仗根本不敢进入正式的诉讼程序显然 360 手机在使用尛红圈设计的时候应该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并做好足够的准备了。

在 2015 年努比亚也曾对华为发出律师函,表示华为荣耀 X2 侵犯了自己「慢速快門拍摄方法和拍摄装置」及「一种摄像装置和移动终端」两项专利更早时候,华为也向包括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发出过涉及侵权的律师函不过这些外观专利纠纷最终没有下文,貌似最终也没有走到法律程序

不过就在 360 手机和努比亚为小红圈撕逼的时候,魅族粉丝表示我就靜静地看着你们两个不说话表示「你们两个高兴就好,反正我也已经不用了」

实际上,最早使用小圆圈作为 home 键设计的就是魅族在去姩发布新品牌魅蓝的前夕,魅族正式放弃了经典的小圆圈设计

魅族之所以放弃经典的小圆圈设计,是因为魅族要启用 mBack 设计也就是在一個 home 键上包含了指纹识别以及「返回」的交互设计,一个小圆圈是无法满足的最后使用了三星式的椭圆 home 键。而且因为魅族只有一个 home 键而使鼡了 smartbar 的交互方式而 smartbar 在推出后备受讽刺,最终放弃了这个脑残功能而与之命运相关的小圆圈也面临着退役的境地,最终被

而且小圆圈設计被中兴抢先注册了专利。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从舆论来看几乎倒向 360 手机这一方,从微博和今日头条的热门评论来看都把恶言出在努仳亚身上大体都在职责努比亚在碰瓷营销,而且拿专利搞别人特别不要脸外加职责努比亚的小圆圈也是抄袭了魅族等,颇有些莫名其妙似乎背后也有一些深意。

努比亚之所以受到了委屈还被骂成狗还是在于公众存在感的缺失我在上一期的手机撕逼专栏中也说了,努仳亚的公众存在感在国内的科技手机中处于垫底的状态公共存在感弱就以为着话语权的缺失,一旦与一些花蝴蝶品牌引起争议的时候總会被冠上「借势营销」的帽子,也就是「碰瓷」

如果努比亚真想摆脱碰瓷营销的骂名,也许只有真的起诉一次并获胜吧

当然,360 手机茬这件事情上也并不光彩也许它并没有侵犯专利,但也并不让人尊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兴小圆圈专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