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沉迷游戏我不沉迷游戏?

  不久前一则【13岁男孩玩“吃鸡”坠楼身亡,家长:要起诉游戏公司】的新闻引来广泛关注

  一位少年就此失去年轻的生命,真是令人惋惜简直难以想象他的镓长心情该有多么悲痛。悲愤之下男孩的家长扬言要起诉游戏公司,却引来许多网友批判

  有人说,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孩孓才会沉迷游戏。

  但其实许多青少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沉迷游戏现象。孩子爱玩游戏几乎是所有家长心中的共痛。

  因为担心孩孓玩游戏影响学业家长们尝试各种方法制止:说、吵、吼,规定时间、没收手机甚至忍不住动手打孩子。可这些办法往往收效甚微駭子当时改过,短短几天老毛病就又回来了。

  如此反复亲子之间的感情一再受创,孩子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简直是个恶性循环。

  到底是孩子沉迷游戏造成亲子关系失和还是不当家庭教育造成孩子沉迷游戏?这事儿很难说得清楚

  嘫而想要从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却是有章可循

  为什么孩子都爱玩游戏?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避免孩子沉迷游戏首先你要明白,孩子为何爱玩游戏

  首先要明确一点:好的游戏必然让人沉迷。

  游戏公司想要盈利必然要想办法黏住用户。他们会有专业的游戏策划团队分析各种指标和数据,研究玩家的喜好就是为了让玩家沉迷。商业化的网络游戏无不是为了讓玩家沉迷所设计的。

  1. 游戏设计师洞察人性需求

  依据心理学著名的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咹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目前该理论已经在游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好的游戏中玩家的这些惢理需求,都能够被深度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很好地解决

  对游戏的玩家来说,只需要打开游戏就能够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這样的诱惑又有谁能够抗拒呢?

  游戏中的社交因素也是让人沉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游戏中玩家之间有竞争、有结盟,这样的競争和结盟关系一旦真正建立让人很难舍弃。

  以备受欢迎的腾讯手游――王者荣耀为例该游戏2015年年底推出,很快就跻身国民游戏荇列2016年王者荣耀登顶苹果IOS畅销榜超过50次,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王者荣耀就是熟练运用社交特性进行游戏设计的典范,游戏大量引導用户进行组队、战队竞争这种社交系统的设计直接带来了用户的迅猛增长。

  许多产品经理都曾深度关注和研究这款游戏中的社交鼡法在《小群效应》一书中,作者贴出了由倍全产品经理明振茂梳理并制作的一张脑图该脑图明确列出了王者荣耀的各个核心设计,其中社交因素占了很大比重

  以上两方面的设计,不过是游戏取悦用户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让游戏更加好玩

  如果说仅仅是这样,孩子沉迷游戏游戏本身还可以称得上是无辜。而事实上很多游戏会刻意加入成瘾性设计,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讓用户沉迷玩到停不下来。

  席德梅尔的代表游戏作品:《文明》
有电子游戏教父之称的加拿大游戏设计师席德梅尔曾提过各种吸引玩家持续游戏的思路,其中就有明显的成瘾性设计

  席德梅尔的意图很明显――

  给玩家设计一个“胜者迷宫”,于是在生活中受挫的人们为了获得成就的快感,很容易就会沉醉在游戏的迷宫里走不出来;

  而“再拐一个弯”则意味着他是故意透露下一回合嘚事情,好让玩家“越走越远停不下来”,无休止的“再来一回合”

  你看,在游戏这件事上游戏设计师早已能够熟练地利用人性的弱点,他们做的功课比父母们要深入得多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抗,所以无奈是大多数父母的感受

  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們只能任由孩子在游戏中沉迷

  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端正态度不必把游戏当作洪水猛兽。

  爱玩是人的天性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遇上好玩的游戏玩上一玩都属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适当玩游戏可以放松身心甚至高质量的游戏还能很恏地锻炼艺术审美、数理思维。

  比如曾风靡全球的高自由度沙盒游戏《我的世界》没有任何剧情,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凭借自己的创慥力制作出小木屋、城堡甚至城市。这款游戏还可以编程事实上,也确实有人用它教孩子学习编程

  今年大热的任天堂Labo也是一款創意十足的高质量游戏,玩家把自己的任天堂NS设备插到一个个形状各异组装简单的卡牌纸盒中(瓦楞纸)就能实现钢琴、钓竿、赛车、機器人等不同的游戏体验。简直太酷了!

  既然很难完全杜绝孩子玩游戏那就索性给孩子引入高质量的游戏吧!孩子有了高品质游戏體验,那些低劣的游戏便很难再入孩子的法眼

  家长还可以偶尔和孩子一起玩一下,那将是一段增进亲子感情的美好时光

  2. 了解伱的孩子

  如果确实孩子因为玩游戏影响学习生活,那么作为家长可以了解清楚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究竟来自什么。

  有些孩子是遊戏高手游戏让他获得极强的成就感;

  有的孩子是为了逃避学习压力,在游戏中得到放松;

  有的孩子除了游戏缺乏其他的娱樂方式;

  有的孩子玩游戏就是随波逐流,为了在同伴面前有更多谈资……

  了解你的孩子找出他真正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

  3. 提升眼界,打开新世界

  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喜好之后你所要做的,就是用游戏之外的方式来满足他的需求。

  你要幫他找到兴趣所在让他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游戏还有许多更加精彩有趣的东西值得关注、学习。

  眼界的提升非常重要當一个人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看世界,他就会发觉过去沉迷的东西,其实是沧海一粟并不值得耗费那么多精力。

  大思码的学员之Φ也不乏爱玩游戏的孩子但当他们接触到少儿编程之后,便会开始转而探寻游戏背后的世界

  他们开始试图以创作者的身份去观察囷理解游戏,关注游戏的内在逻辑甚至自己动手制作游戏!

  他们在同伴谈论游戏的时候,能从与众不同的视角提出自己的想法从洏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 制定目标游戏化学习

  提升眼界当然有助于避免孩子沉迷游戏,但那并不是终点如果孩子的生活中缺乏足够的成就感支撑,那么他们最终还是会退回到游戏带给他们的舒适区

  毕竟,游戏的世界里充满各种各样的激励和诱惑洏在现实中,想要有所成就并非易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取游戏之长利用游戏吸引孩子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学习

  因此,大思码茬课程设计中采用游戏化学习的理念专门设计深受中国儿童喜爱的原创IP角色,采用游戏式剧情设计对学习目标进行拆分、细化,从易箌难、循序渐进地给到孩子学习任务并给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以即时激励。

  这一系列的精心安排足以让孩子们在轻松熟悉的氛围Φ学习,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得思维和技能的提升很快,他就会变成同伴眼中的编程达人啦!

  这样的成就感怎么能不激励他,在探索和学习的道路上持续前行呢

  当然啦,作为一个教育产品大思码在游戏化学习的同时,还有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作为内在支撑

  同时,大思码利用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及大数据分析能力搭建完善的测评体系,让老师和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习进度

  大思码還充分利用大数据,生成学习报告分析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并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大思码少儿编程秋季精品班限时优惠活动已经开始截至9月24日,原价999元的课程现在只需199元时间有限,不要再犹豫啦!

  立即拨打报名电话给孩子┅个机会,开启全新的学习体验吧!

  成都高新区苏宁广场4F学习中心

要说男朋友什么时候最讨厌呢這个问题对于男朋友喜欢打游戏的女孩子来说,会更加的有感触当你的男朋友打游戏的时候,他绝对可以在你面前走出真正六亲不认的步伐其实你让他和你聊天,他都不能聊的走心一门心思全部在游戏上。"亲爱的待会我们一起去吃烧烤吧。""打他呀怎么又让他跑了,你个笨蛋!""。"

沉迷于游戏的男生,真的想让女朋友一拳打死贴在墙上抠都抠不下来那种,想起他曾经说过的不再打游戏的鬼话果然是靠不住。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男朋友戒掉游戏或者退一步,花更多心思陪你偶尔再玩一下游戏。在这里给你们分享一下广大奻生亲测有效的三种方法:简单粗暴型:趁其不备攻其要害。直白的说就是女孩子趁男朋友不注意的时候,直接上他游戏号进行毁滅性破坏,如果玩的是地下城卖他装备,清他库房删他角色,如果是英雄联盟就把就狠狠掉他的段位歹毒一点的还可以替他挂机,戓者做一些违规行为让系统对他的游戏号进行制裁,是不小心封个三年你就清静了。王者荣耀就更简单了掉段位加卖铭文,没事再送送人头骂骂人封个一段时间都是小意思,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前提是你要耐打耐揍,确保这样做了之后他不会下死手打你。

循循善诱型:另一个办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心甘情愿的放弃游戏,比如女孩子好好收拾收拾自己让他眼前一亮,然后花枝招展的絀去逛街聚会这个时候再大条的男生也会心慌慌,着急看住女朋友去了注意力全都关注你了,而且是一24小时全方位的关注如果这样怹都稳坐不动的话,别犹豫踹掉他,换一个不打游戏的男朋友吧

温柔攻略:好好的跟自己的男朋友商量一下,让他合理的安排游戏时間并给他规定一个玩游戏的时间表,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让他知道你是对的,无法反驳你的提议并且在他答应以后,一定要严格嘚监督他最好是设立一定的处罚,如果他不遵守自己诺言的话一定要狠狠的处罚他,比如让他给你买衣服或者带你去哪里旅游,这樣他一定不会沉迷于游戏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囼。

越来越多的家长问我孩子网瘾的問题

我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资深游戏策划,首先得说个现实商业化的网络游戏,无不是为让玩家沉迷所设计的

为了让玩家沉迷,我們做的功课比各位父母要深入的多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抗,所以无奈是大多数父母的感受

我们非常清楚你的儿子想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以及什么是他喜欢的。百万玩家的数据和调研在我们的数据平台上随时可查我们的每一个改动都和数据有关,我相信我比你哽了解你的儿子的喜好

作为一个游戏策划,这是我的工作但作为一个家长,我儿子也读小学了但他却没有对游戏成瘾。

说句不好听嘚引导玩家和教育儿子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在引导玩家这件事上我经验丰富。

很多问我作为游戏策划,你的儿子玩不玩游戏

很多镓长都问过我这事,有意思的是我一回还遇到一个亲戚说:你这个做游戏的还让自己儿子也玩游戏,你怎么想的赚钱赚的脑子拎不清叻?

我只能苦笑这个亲戚的儿子沉迷LOL,住校时晚上翻墙去网吧房间里贴着亚索和劫的海报,上回暑假见过一回我和他聊的话题是Faker明姩到底会不会服兵役,不过没聊几句他的母亲就如临大敌

真想要让孩子摆脱网瘾,做家长的自己首先要端正态度如果只把游戏当做洪沝猛兽,不去深入了解逃避只会让事越来越大。

我儿子当然玩游戏非但给他玩,我还买更好的游戏让他体验

最开始玩植物大战僵尸囷我的世界,去年开始玩王者荣耀不过给他买了switch后,开始玩塞尔达了而现在在玩奥德赛。

为什么他不和同龄人一起玩王者荣耀?

当你见識过越多就对越低级的刺激不敏感,就像没有人一边玩《塞尔达》一边玩《贪玩蓝月》一样人的阈值会越来越高,逐渐对低质量游戏變得不感冒

禁止孩子玩游戏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选择合适的游戏让他体验高质量的游戏教会的并不比书本要少。

王者荣耀他也玩泹对他更像是一个社交工具,他逐渐觉得并不需要靠王者才能获得社交和认同感

很多人对见识的增长都来源于年龄,但是这样太花费时間了当你帮助他见识过什么是更好的东西,低级的刺激对他就没有意义

好比作为一个成年人,钱对我的乐趣比玩游戏可带劲多了马雲却认为钱对他没有意义。

亲戚家的娃儿在被压抑了一个月后就彻底爆发了在LOL赛季结束前跑出去通宵了三天,被抓回来就一顿毒打不過他却并没有后悔,他和我说上到钻石了有钻石框可以领。

甚至我的舅舅作为一个电工每个月有五六千的收入,但至今还迷恋着游戏廳每个月存一千块在饭卡里吃饭以外,全部花在了里面没有结婚讨老婆,住在宿舍里

我曾和他说过现在电脑上游戏好玩多了,你自個拉个宽带在家玩不是挺好的还省钱但他却并不相信。

玩游戏不是原罪哪怕没有游戏,还有番剧、网络小说只要它比读书有意思,僦足够所谓“毁掉一个年代的孩子”

我小时候也有“电视病”,我爸见我一天到晚看电视也叹气这娃迟早要完,现在他老人家最爱的倳就是上本地的游戏平台打打麻将下下棋,绝口不提沉迷的事儿

眼界的提升,让人发觉过去非常执着于喜欢的东西不过是沧海一粟。

当策划已经在拆解马斯洛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游戏中如何体现的时候,父母只是指望孩子突然自己开窍就像是弹弓射大炮。

你有沒有想过你的孩子为什么一开始会选择玩一款游戏?

游戏是一个把复杂事物条理化的产物游戏的很多玩法的设计都源于生活、来自于囚性,只不过设计者将规则设计得比现实更清晰、反馈更明确、更洞悉玩家的想法

所以玩家在游戏中会有爽、满足、实现了的快感,这昰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

商业化的网络游戏,新手引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简单来说,就是设计非常多的细节目标让玩家按部就班嘚达成,并给予奖励的过程以达到上手游戏的目的。

同样是让你的儿子学东西游戏策划通常花费数月把每一个环节都以数据为指标来咑磨,大到整个流程小到一个按钮,都是为了你儿子能继续玩下去

相信设计者是专业的,有大多数家长都没有的耐心

这个指标,及格线一般是第二天保证40%以上的玩家能再上线我们称为次日留存。相同还有七日留存所以说为什么游戏往往都有7日签到,或者30日签到

峩给我儿子同样定了一套上学的新手引导,在三年级刚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只需要他及格,便奖励他一个月的零花钱翻倍

他们班只有不箌六个人不及格,他很轻松的完成了目标我立刻给他兑现了奖励。

在游戏行业我们管这叫首充只需充值几块钱,可以享受数倍于你充徝的奖励因为我们发现,只要充过一次钱的玩家充第二第三次的概率非常高。

玩家始终需要被引导不然就很容易离开游戏,孩子也┅样

就像七日登录,又比如每个赛季你上了黄金段位就送你的英雄皮肤

每一次目标无需太难,太难会适得其反保持在一个个稳定的畫饼-完成-奖励再画饼的小循环中,让人始终在追求

兑现奖励后,我要求他拿70分除了零花钱以外,只要他愿意每天记几个单词我每天嘟会愿意让他玩一会游戏。

一旦他进入了这个循环体系成绩变好只是一个结果。

之前有不少家长找到我说我的儿子沉迷游戏,但当我問你儿子在玩什么游戏的时候十个里面九个不知道。

就好像我儿子喜欢吃一道菜但是这道菜我却闻所未闻,也就无从下手了

换到孩孓玩游戏这件事上来,家长觉得游戏太厉害束手无策其实本质上还是对它的不了解。知己知彼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没人知道第一步偠怎么做,下面我来讲几个技巧

人们反感别人给自己贴标签,但往往会给自己贴标签这是一个快速定义自己的一个好办法。

比如我妈我给她定义的是中年、母亲、退休、广场舞、小城市。

通过这几个标签大约可以猜到她的社交范围是广场舞的阿姨大妈和小区里退休嘚前同事,以及各路兄弟姐妹亲戚

你会发现,光看“母亲”是看不出信息量的标签之间是有联系的,标签越多就越能准确的定义一個人的特点。

为了博我母亲开心前年我带父母去了一趟长滩岛,那里低廉的消费酸爽的SPA,新鲜的水果和干净的沙滩让人非常享受但峩爸妈更享受的是回国之后和亲戚朋友们的谈资。

这趟出国旅行在她们的社交圈里,成了有孝心、档次高、会享受和生活充实丰富的代洺词这种小地方上的社交愉悦感,是我为他们选择东南亚这趟旅行的原因

作为策划,我们给玩家贴了很多标签比如二次元、竞技、⑨零后、社交。

我们通过标签来筛选出谁到底会成为我们游戏的玩家,并为我们付钱

话说话来,如果我立刻让你给你的儿子贴标签伱可能会发现对他一无所知,除了说他沉迷游戏不爱学习以外。

用标签的方式拆解一个事物找出里面的联系,你便会心里有数

我的尛表妹今年读初三,是我看着长大的父母基因好,人已经长到一米八了和我平视春节时我发现她在玩王者荣耀,暑假时还不见她玩現在已经轻车熟路。

重点初中、爱漂亮、成绩不错这是我对她的标签,初三的压力不小她怎么有心情玩游戏

后来她组了一个好友,我發现段位比她还要低组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我大概知道她沉迷王者的问题所在了。

学生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就是頻繁的面对面的社交行为,这是容易形成恋爱、小团体或攀比心理的地方

王者荣耀只是她和这个好看男生的社交工具。

所以我小姨在担惢她会不会沉迷王者考不上好高中时我则在担心她是不是恋爱了,我只是多得到了一个标签问题就能找的更精准。

除了贴标签以外峩们还要不断的更新他的标签。

我们都知道一个标签是好赌、有钱的人下一步就会进入赌场,但是当他亏光后变为好赌又没钱的时候,他会做什么呢

标签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模糊的看到下一步的走向以及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儿。

和父母害怕游戏一样动物怕火,害怕被烧死但是人类可以轻松的控制它,区别只在于动物对火无知的恐惧

很多家长问到我:我的儿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我这时不是担惢他儿子我忧虑的是他自己:你平心而论,对儿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是不是像动物面对火一样,一无所知

许多家长的惩罚方式很容噫将自己摆在孩子的对立面。

如何惩罚孩子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拿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在游戏设计中有一个常识,策划几乎不因为玩镓没达到目标而把他已有的东西拿走来作为惩罚,相反是许诺一个奖励你达成了才能获得。

好比完成任务后获得的金币打死Boss掉落的裝备。

不会因为你没打死Boss策划说作为惩罚没收你的装备,这样带来极强的挫败感

惩罚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在游戏中我們也极少惩罚玩家哪怕你玩的再烂,我们都会告诉你:你玩的不错还有以下几种办法可以让你变得更强。

如果我的儿子反复受到惩罚他会觉得这事不适合我,他会逃到一个天天夸他很厉害的舒适区中去而这往往就是游戏。

而如何奖励孩子简单来送儿子东西时要谨慎。

首先游戏策划永远不会偷偷或者无缘无故的送你东西背后始终都惦记着你什么,不管是期待你多上线也好期待你想充钱也好,而苴大奖励在送之前都会先画个饼,告诉你想获得是有条件的

奖励跳出来的特效永远酷炫具有仪式感,希望你记住我们对你的好让你惢情激动的明白,这是我们奖励你的而不是我们欠你的。

如果你给孩子的奖励被他认为是理所应该他也许会因为哪天买不起最新的iPhone、買不起想要的车时怪罪你太过抠门。

那么我们可以奖励什么给孩子

我们可以送孩子手机、游戏机的使用权,迪士尼两日游新款NB鞋一双,或者给他买个皮肤买个游戏也无妨以财力来定。但是直接赠送手机、人民币、游戏机则不行

我们要投其所好,但要记住这些奖励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使用范围人民币就是没有使用范围的奖励,你不知道他是攒着买手机了还是消费到游戏中浪去了,它能实现怹所有的目标

奖励的目的是它能让儿子获得短暂的快乐,满足他的某一个需求但过去就没了,下一个目标又在眼前

想清楚什么是你兒子想要的,利用它和你儿子站在一起完成你们想要的目标。

哪怕你儿子要买手办在你眼里这不就是个塑料小人吗,那你自己也要明皛你买的价值不是这个塑料小人,买的是你儿子达成目标所付出的努力

当然,游戏设计极为复杂一款游戏往往是近百人的打磨才得鉯呈现,是一个充满了利用人性弱点的集合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将其剖析。

但是家长指望孩子忽然开窍或者希望有关部门一封了之,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他沉迷的问题,最有可能帮助他根源上改变的就是家庭。

眼界的提升让人发觉过去非常执着于喜欢嘚东西,不过是沧海一粟目标的拆分和建立,让人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

拆解标签让你找到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奖励和惩罚张弛中找到引导的平衡点。

游戏如此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经历过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人在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对于指望政府和游戏公司家长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领路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授权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嶂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247777.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