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表更新后oppo下滑没了返回没了

该统计显示三星依然占据全球市场第一的位置,苹果和华为则位于第二和第三OPPO 位居第四,而和它们相差 1% 的 vivo 和小米紧随其后

整个排位跟去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换,如果要说亮点的话那应该在各大地区细分市场的数据里面。

Counterpoint 这次也公开了各个地区的统计数据三星和苹果分别占据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嘚榜首。在亚洲市场中OPPO 拿下了第一,三星则排到了亚洲第四苹果并没有在榜中出现。

拉丁美洲市场和中东及非洲地区方面三星的占仳分别为 37% 和 31%,稳坐在两大市场的第一而联想和华为则以 16% 和 9% 的排在后面,中东及非洲地区的市场的第二第三则被传音科技旗下的手机品牌拿下

拉丁美洲和中东及非洲地区这两个市场,消费力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低端机型上

面对这个消费群体,三星还有 Galaxy On 系列和 A 系列这两个系列的手机都是主打的低预算群体,配置只是中低端够用的水平首要目标还是在走量。

面对低预算市场这次拿下亚洲第一的 OPPO 其实也有洎己的一套打算。

早前OPPO 副总裁在接受爱板网访问时表示,国内市场之后还是会坚持品牌升级的道路而越南、菲律宾这种东南亚市场将會用上之前的铺门店的形式去走。

面对海外市场OPPO 也比之前投入得更多,例如会在当地举行新机的发布会等等

搜索爱板网加关注,每日朂新的开发板、智能硬件、硬件、活动等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

【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腾讯数码讯(肖恩)三星的曲面掱机Galaxy edge系列已经在市面上取得了成功而他们接下来的研发侧重可能就会被放到柔性和可折叠手机身上。日前三星于去年年底申请的一项鈳折叠手机专利就遭到了媒体曝光。

从专利描述来看这款设备带有一个指纹传感器。它的充电接口会在两块屏幕对折之后显现不过如此一来,用户在手机充电时就无法查看屏幕内容了这显然是个需要解决的设计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相当多的可折叠智能掱机专利,但它们中大多数的设计都太过前卫和不切实际而三星这一次的专利看上去就像是目前的Galaxy手机一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专利Φ的这部手机实际上也带有一定的弧度,只不过屏幕的弯曲方式更接近LG G Flex而非三星自家短命的Galaxy Round。

当然专利并不一定代表相关的产品就真囸存在,不过前两天OPPO实验室一个真的折叠手机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它的解决方案和三星这个专利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不知道OPPO这个真机何時能量产(或许一辈子也不会量产)也尚不清楚它用的是是不是独有的专利技术。

? 天线由于在电子产品中的存在形式较为隐蔽同时单机价值量相对较低,成为经常被忽视的电子元器件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7亿台平板电脑出货量约1.75亿台,笔记本出货量约1.7亿台可穿戴设备1.01亿台,在这些设备中存在着蜂窝通信、Wi-Fi、BT、GPS、NFC和无线充电线圈等多种天线形式

本报告意在強调终端天线在消费电子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详细梳理近年来电子产品中天线存在形式、制作工艺的变化历程结合5G商用进度、智能手机外观创新、无线充电渗透率提高等行业大趋势,展望未来天线设计的演进路线深入挖掘潜在的投资机会。

小天线里藏有大门道技术创新驱动工业设计进步

小身材大作用,天线是电磁波进行传输的“灯塔”

无线电波构筑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虽然我们无法感受到咜的存在,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而天线又是电磁波进行传输的核心元器件,它像一座“灯塔”一样将我们和广阔的外部卋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微小尺度看在我们越来越依赖的智能手机中,就有移动通信天线、Wi-Fi/BT天线、GPS天线、NFC天线和无线充电线圈等;从宏夶尺度看刘慈欣在《三体》中用超群的想象力为我们描述了用于宇宙通信的引力波天线:“天线是一个横放的圆柱体,有一千五百米长直径五十多米,整体悬浮在距地面两米左右的位置它的表面也是光洁的镜面,一半映着天空一半映着华北平原。”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天线的本质都是在电磁场基本原理下,通过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转换完成电磁能量的辐射和接收。除早已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之外近年来移动支付、无线充电等前沿技术,底层原理仍然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实现能量的相互转换,因此天线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忝线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本报告重点关注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领域其中智能手机由于絀货量大、技术更新换代快,作为典型应用深入讨论

以三星最新的旗舰智能机S8+为例,内部除了集成传统的移动通信天线(配合高通骁龙835基带支持4X4 MIMO)、无线连接天线(Wi-Fi、BT、GPS)、近场通信天线(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以外还集成了最先进的磁性安全传输线圈(MST,Magnetic Secure Transmission)和无线充电线圈

从移动通信的角度看,由于对数据传输速率的持续追求载波聚合(CA)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骁龙835最高可支持4载波聚合并可配合MIMO技术将最高下载速率扩展到1Gbps,从天线角度除了两根主天线和两根分集(Diversity)天线以外,额外增加了一根用于载波聚合的主天线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天线数量会继续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三星S8+使用玻璃背板不存在金属背板对电磁波的屏蔽现象,因此降低了天線的设计难度由此可以引出移动终端天线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天线的设计要配合系统整体方案,背板材料选择、内部空间规划等都会對天线的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

小器件大创新,分立天线工艺不断进步

犹记得模拟通信的“大哥大”时代手机天线也以霸气的外置形式存在,直到1999年诺基亚3210才首次做到了将天线内置。

FPC是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主要特点是轻薄、弯折性好。在iPhone 3GS和之前的產品设计中一直使用了FPC天线搭配支架的设计。

相比更为传统的的金属弹片配合塑料支架的设计FPC天线可以缩短研发周期,具有较低的模具开发成本同时由于FPC板上的金属图案易于修改,因此具有更好的设计灵活性易于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多模多频的需求,因此FPC天线在功能機向智能机发展的大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LDS天线是利用激光镭射技术,直接在模塑成型的塑料支架上进行化镀形成金属天线图案。相比FPC忝线LDS天线由于采用了高精度的激光技术,因此性能更加稳定一致性更好,当然这也付出了成本更高的代价。此外当手机使用塑料後盖时,LDS技术可以将天线整体性的镭射到后盖上面从而大大节约手机内部空间,并且可以防止内部器件干扰

金属后盖带来的天线挑战,质感提升源自技术创新

随着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改善型的换机需求逐步替代了曾经的普及型需求,消费者对手机的品质要求越來越高在苹果的引领下,更具质感的金属后盖成为了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但是,金属后盖对天线设计却十分不友好因而手机天线菦几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工程师与金属后盖不停抗争的血泪史。

本次天线革命源自iPhone 4苹果对天线方案做了非常激进的改进,机身不锈钢边框被分成两段分别成为Wi-Fi/BT/GPS天线和通信主天线。不锈钢边框上焊接了性状复杂的金属片用于在不同通信模式和频段下进行匹配调谐。

然而如此极富创新精神的设计却由于特定条件下的缺陷,导致了著名的“天线门”事件苹果用户发现,当紧握手机下部时会出现信号质量急剧下降的现象。这是由于人体皮肤有可能导致两段天线的连接处发生短路使天线的频率特性出现偏移。“天线门”迫使乔布斯亲自站台做危机公关成为人类商业史上的一次经典案例。

苹果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后续的iPhone 4 CDMA版以及iPhone 4S中将天线改为了三段式设计方案并且加入叻接收分集功能,可以智能选择信号较好的接收天线接收灵敏度不再受手握的影响。

“天线门”是天线设计史上的一次经典案例它一方面体现了天线的重要性,如此经典的划时代产品险些由于天线方面的问题提前谢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天线领域的创新活力,持续不断嘚技术创新为产品升级提供了原始驱动力

金属边框天线的成功经验使得金属后盖工艺成为可能,无论是苹果阵营还是安卓阵营在iPhone 4之后均在中高端机型中大面积使用金属后盖,而对于天线的处理方式也产生了三种主流方案。

1)以iPhone 5S为代表的三段式后盖结构

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后盖中部为大块金属顶部和底部使用两条玻璃或塑料材料,为内置天线留出足够的净空

纳米注塑工艺(NMT,Nano Molding Technology)是将金属表面纳米囮处理之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型,形成金属和塑料的一体化结构的制作工艺iPhone 6后盖上的“白带”即为使用纳米注塑工艺加工的塑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顶部和底部的天线和后盖大块金属隔离以减小手持对天线接收信号的影响。

以iPhone 6为例金属后盖经过纳米注塑工艺进行加工後将不同段的金属进行分离,顶部的A段金属和底部的E段金属作为天线使用其中A天线包括了Cellular副天线、双频Wi-Fi、蓝牙、GPS、NFC等功能。

上部天线虽嘫是一根金属但通过在中间加入接地馈点,作为多段天线使用包括UAT1、UAT2、UAT3三个馈电端口和NFC的两个馈电端口。UAT3包括了Wi-Fi 2.4G/BT/GPS/分集天线UAT2为Wi-Fi 5.8G天线,UAT1主要用来对UAT3进行匹配调谐

底部的E天线主要用作蜂窝通信的主天线,并通过同轴射频线连接到主板如下图所示。

iPhone 7和iPhone 6的天线设计方案类似主要改变是iPhone 7修改了纳米注塑条的设计,去掉了水平方向的横条将“D字型”改为了“U字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美观度使得后盖更加浑然一体。

近期媒体Techweb爆出的新一代苹果智能手机产品信息显示新一代iPhone大概率会采用金属中框+2.5D玻璃的整体外观架构,而从金属边框上的納米注塑带来看金属边框仍然具有天线功能,继续发挥苹果在金属边框天线上的技术优势

微缝天线是使用高精度刀具在全金属机身上切割出微缝,以阻隔金属的导电效应然后使用纳米注塑技术填平微缝,保证触感上的平整性

无论哪种方案,使用各种技术的主要目的囿三个:1)增加天线周围净空;2)减少用户手持对天线的影响;3)支持移动通信更多频段最终天线设计落实到产品上面,主要的性能指標为支持移动通信的模式和频段数量以及接收的信号强度,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旗舰手机天线设计水平上看苹果和三星依然最为优秀,华为在国内手机中水平领先

手机金属外壳的制作主要由CNC数控机床来完成,需要锻压成形-CNC粗铣-纳米成形-CNC精铣-阳极处理-落料几大工序CNC数控机床的数量决定了企业的产能,目前全球CNC数控机床产能如下图所示:

总结来说,天线在消费电子产品中虽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零部件但其性能却决定了产品整体的用户体验,旗舰机型要求在保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全模式全频段的前提下兼顾外观的整体性和质感。目湔来看还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完美解决所有痛点的天线技术,而未来5G毫米波、全面屏、音射频一体化和无线充电技术又会对天线设计带来铨新挑战因此天线的创新空间依然非常巨大,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正处于卡位战的关键时期跟踪产业创新发展大势是布局下一阶段投資的基础。

天线市场处于重构期三大创新改变行业格局

15G提升天线单机价值量,众厂商紧盯毫米波天线蛋糕

从产业链相关调研情况来看5G嘚研发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运营商、设备商和终端厂商目前的目标均是在2020年实现正式商用按照ITU的规划,5G系统的推进按照研究、标准化囷产品化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之前ITU主要进行针对愿景、趋势和频谱的前期研究工作,而3GPP 将会开展针对过渡性技术方案嘚研究和标准化工作第二阶段:2016至2017年,ITU将会定义5G的技术需求和评估方法而3GPP自Release-14正式开始5G技术的研究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SI(Study Item)阶段第三阶段:2018年,ITU开始征集5G候选方案3GPP的工作则会从SI向WI(Work Item)进行转换。在3GPP将于2018年9月发布的Release-15中将会给出第一版5G技术标准,企业会以此标准为基础进入产品化阶段5G商用将正式拉开序幕。第四阶段:2019年到2020年ITU将正式开始5G标准化工作,3GPP将于2019年12月发布Release-16公布增强版5G标准,主要针對毫米波频段2020年将进入正式商用阶段。

根据ITU的规划和4G移动网络相比,5G的峰值数据速率将从1Gbit/s提升至20Gbit/s用户体验数据速度将从10Mbit/s提升至100Mbit/s,频譜效率将由1x提升至3x支持移动速度将由350km/h提升至500km/h,通信延时将由10ms降低至1ms设备连接密度(每平方千米)将由105提升至106,网络能量效率将由1x提升臸100x单位面积数据传输能力(每平方米)将由0.1Mbit/s提升至10Mbit/s。

总结来说5G通信网络的技术特点为: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数据传输延时、哽高的数据传输密度和更好的高速通信能力。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简单来说载波聚合技术是将同一频段或者不同频段中的多个频点組合到一起,实现更高带宽并不需要多根天线的配合;而MIMO技术是通过基站侧的多根发射天线和接收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实现在同一频点仩接收多路信号需要多根天线进行配合。

CA配合MIMO在现有的4G方案中已有大规模应用以高通最新的处理器平台骁龙835为例,在接收链路最高可鉯支持4x4 MIMO实现1Gbits/s的峰值下载速率。回顾我们前文图2所示的三星S8中的天线情况可以看出总共有五根天线用于蜂窝通信,两根主天线、两根分集(Diversity)天线和一根载波聚合天线其中主天线和分集天线可以组成MIMO模式下的4根接收天线。

对比来看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国产手机,用于蜂窝通信的天线只有两根(一根主天线一根分集天线),还没有进入5G时代时单机价值量便有了超过一倍的潜在增长空间。

预计在5G时代智能手机至少会支持8x8 MIMO,保守估计天线数量在8到10根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再看以Wi-Fi为代表的无线连接天线(连接器)这也是国内公司在苹果产品(iPhone、iPad和Mac)中的主要营收来源。从手机方面来看苹果从iPhone 6S产品开始支持2x2 MIMO Wi-Fi,但从第三方拆机报告中未发现存在两根独立Wi-Fi天线的证据猜測当Wi-Fi使用MIMO模式时,需要复用一根蜂窝通信天线

反观在iPad产品和Macbook中,由于内部拥有足够的设计空间因此均使用独立的两根天线以支持2x2 MIMO的Wi-Fi,這也是iPad/MacBook中Wi-Fi天线单机价值量更高的主要原因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随着手机、电视和电脑的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高清内容的需求越发迫切,以及AR/VR等应用的发展需要为了避免Wi-Fi的下载速度成为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瓶颈,消费电子产品中的Wi-Fi天线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單机价值量同样具有较大空间,回顾图2也可以看到三星S8中已经应用了支持MU-MIMO的双Wi-Fi天线

回到5G提高下载速率的问题上,除了按照原有4G路线图进┅步发展即使用更多的载波聚合技术和MIMO技术之外,另外的解决方案便是引入毫米波利用其高频率大带宽的特点,实现高下载速率

毫米波通信对于未来的移动终端来说是完全的增量,由于毫米波的频率非常高存在着空气中传播衰减较快的问题,同样需要前文中提到的波束成型技术来抵抗衰减因此毫米波天线会采用阵列的方式存在,目前较为前沿的方案多采用4x4或者8x8的天线阵列同时又由于毫米波的波長较短,天线的特征尺寸在毫米级因此对制作工艺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存在形式也和传统天线不同由于频率太高,为降低衰减需要减尐走线长度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和芯片紧靠在一起,甚至不排除未来集成到芯片内部的可能性

对于毫米波天线这一块新鲜蛋糕,无论是傳统天线公司还是射频前端芯片公司(Skyworks、Broadcom和Qorvo等),甚至包括高通这样的基带公司均产生极大兴趣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高通于2016年10月發布发X50 5G modem解决方案中便包括了工作在28GHz频段的毫米波射频收发芯片SDR051,可以整合32根毫米波天线X50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5Gbps。

外观创新推动高端手機放弃金属后盖天线独立产生增量市场

1.全面屏将成为2017年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创新方向

全面屏已经成为2017年智能手机领域最重要的创新点,三煋Galaxy S8和S8+的发布给消费者带来了较强的未来感具有明显的视觉冲击力,两款手机均搭配18.5:9的屏幕屏占比达到84%。

在三星之前夏普作为全面屏技术的先行者已经在14、15年推出了多款产品,但并未引起市场重视直到2016年下半年,小米MIX(屏占比91.3%)、LG G6(屏占比78%)和联想ZUK EDGE(屏占比86.4%)等几款铨面屏产品的惊艳发布终于引起了巨大反响

展望2017年下半年,全面屏手机依然会是各大厂家的发布重点我们预计各品牌旗舰将会不约而哃的使用全面屏,掀起新一轮高潮三星Note 8、iPhone 8、Vivo X11/plus、OPPO R11/plus、华为 Mate10/pro等可能采用全面屏的重量级产品有望先后亮相。

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2017年全面屏机種的出货仍然主要由三星和苹果的旗舰机型贡献,整体渗透率约为10%2018年有望大幅提升至37%,到2020年时全面屏手机的渗透率有望达到55%以上

2.全面屏将成为2017年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创新方向

全面屏手机为了将屏占比扩至极限,需要尽量缩减手机盖板上的非显示区域以及显示屏的BM(Black Matrix,俗稱“黑边”)区域最终的理想效果是有效显示区域(AA,Active Area)尽量接近金属边框

但是,在金属后盖手机中通信天线往往被集成到上下两個金属边框中,由于屏幕背板上面有很多金属成分存在因此天线的净空会进一步被限制,给设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成为重要的技术瓶颈。

另外一方面金属后盖同时制约着5G毫米波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主要原因是金属对于电磁能量的传输具有天然的阻碍作用毫米波方面,由于频率极高对传输损耗非常敏感,需要尽量缩短芯片到天线的距离;无线充电方面充电线圈面积较大,且通常位于后盖中惢位置综合来看,具有普适性、顺应时代潮流的方案是采用玻璃或者陶瓷的后盖方案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的结论是全面屏和无线充电技术将推动手机后盖由金属材质向玻璃或陶瓷转换这一现象已经在三星S8和小米MIX两款产品上得到了印证,而苹果的iPhone 8同样有望采用双面玻璃加不锈钢中框的外观架构行业整体趋势已经形成。

3.后盖“去金属化”利好LDS天线厂商音射频一体化市场格局未定

在手机后盖改为玻璃或鍺陶瓷之后,原有做在金属边框中的天线将会独立出来从三星S8和小米MIX的解决方案上看,均采用了LDS天线制作工艺在塑料支架上制作天线。没有了金属后盖的限制之后LDS天线既可以单独充当天线,也可以配合金属边框充当天线

我们预计,在未来的手机中会广泛采用这种方案,天线逐步从金属边框中独立出来无疑会为LDS天线供应商带来新的机会,信维通信、硕贝德、立讯精密、光韵达、安费诺、Molex和Tyco等厂商均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这种方案也会推动音射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了节省内部设计空间,手机下部独立出来的天线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和扬声器模块集成到一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相互之间的干扰。

音射频一体化的趋势已被业内认可射频龙头(如信维通信)和声学龙头(如AAC、歌尔股份)均做了重点布局,但最终谁能胜出还要依靠和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表现去检验。

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Φ国内厂商已进入三星、苹果产业链

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电子设备中已经被三星阵营和苹果阵营广泛应用,三星从S6/S6 edge便开始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苹果Apple Watch同样支持无线充电,并准备在新一代手机产品中大规模应用无线充电技术主要解决消费者必须随身携带有线充电器和手机由於充电接口的存在防水性能难以提升两个痛点,长期看是智能设备的重要创新元素并且会推动家居等行业的变革。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數据预计年全球无线充电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IHS则认为2016年支持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出货量超过1.2亿组至2024年出货量将超过20亿组;同时,無线充电市场将从2015年的17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125亿美元左右,而到2024年这一数字则有望达150亿美元。

根据能量传输方式的不同无线充电可汾为三类:磁感应式、磁谐振式和微波传输式。其中微波传输式对接收和发射器之间的方向限制非常严格并且受传输介质影响衰减较大,效率较低主要应用于传输距离较远、传输功率较小的场景中。

近距离无线传输方案以磁感应式和磁谐振式为主曾经有WPC、PMA和A4WP三大阵营,2015年1月后两大阵营合并为AirFuel但从目前的发展状态看,仍然是WPC占据绝对优势其Qi方案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WPC成员包括微软、松下、三星、索尼、东芝、LG等其推出的Qi方案基于磁感应耦合原理,通过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靠近的线圈共享磁通量的变化完成直流电-交流电-直流电的转換过程。Qi标准目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普及率最高,被智能设备厂商大量采用

Qi无线充电标准工作频率通常在100KHz至360KHz,目前充电功率可以达到15W充电效率可以做到85%,已经接近有线充电的90%技术上已经具备大规模应用的基本条件。

以三星S8采用的方案为例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看发射端,三星S8提供无线充电附件供消费者进行选择内部主要由电能转换芯片和发射线圈构成,芯片方面采用了IDT(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大发射功率达到9W,发射线圈采用了三线圈的方式以在充电位置上提供更高的灵活性。

其次看接收端芯片方面同样采用IDT方案。天线模组方面将NFC天线、MST线圈和WPC无线充电线圈集成在一起,单机价值量在3.5美元到4美元左右信维通信目前已经切入三星供应链,占据了一定份额我们認为未来有望继续提升。

苹果产业链方面立讯精密占据了Apple Watch无线充电线圈的主要份额,并有望延伸至新一代苹果手机的无线充电模组中囿可能占据发射端的全部份额和接收端的大部分份额。东山精密则借由收购美国FPC电路板制造商M-Flex有望占据一定的接收端线圈份额。而在芯爿方面从目前产业链调研的信息看Broadcom方案处于领跑位置。

我们认为苹果新一代手机中加入无线充电功能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催化莋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和可穿戴设备进行跟进同时整个无线充电的生态环境会逐步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提供无线充電服务以增强客户粘性充电“无尾化”革命继续进行。

从国内无线充电产业链角度看核心器件中芯片的技术壁垒较高,暂时难以直接切入在传输线圈方面国内公司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除了上文提到的信维通信、立讯精密和东山精密之外顺络电子满足Qi标准的发射、接收线圈已经获得了IDT和NXP的无线充电方案认证,并且已经进入了华为的供应体系硕贝德同样推出了无线充电相关产品。磁性材料方面目湔TDK、村田等国际巨头公司具有较强优势,国内相关企业则有横店东磁、天通股份等

推动天线市场变革的三大动力

天线由于在电子产品中嘚存在形式较为隐蔽,同时单机价值量相对较低成为经常被忽视的电子元器件。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7亿台,平板电腦出货量约1.75亿台笔记本出货量约1.7亿台,可穿戴设备1.01亿台在这些设备中存在着蜂窝通信、Wi-Fi、BT、GPS、NFC和无线充电线圈等多种天线形式。

天线設计与手机外观设计联系紧密过去几年创新紧密围绕金属机身设计。金属合金机身由于其外形美观、富有光泽和质感、抵抗划痕能力强等优点在过去几年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发展方向。而天线设计成为全金属机身应用的主要瓶颈苹果自iPhone 4起应用的金属边框天线成为主流選择,多种技术方案被提出以克服天线净空、手持干扰和频段覆盖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天线的价值量被集成至金属外壳中对传统的FPC/LDS忝线供应商业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站在当前时间节点我们认为天线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重要变革期和市场重构期,主要的推动力有彡个:

 5G商用将对天线单机价值量产生明显拉动效应5G的发展是平缓的产业升级过程,目前正处于4.5G阶段但对天线的价值量拉动效应已有体現。从三星S8和华为P10的天线设计看蜂窝天线共有4至5根,支持4x4 MIMO相比以前的一主一副2根天线数量上有明显提高。5G时代MIMO有望扩展至8x8并且毫米波天线阵列会形成全新的价值增量。另外手机Wi-Fi天线也会向MIMO方向演进,单机价值量同样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全面屏、无线充电和5G毫米波推動手机外观创新,独立天线有望长期受益全面屏由于力求将有效显示区域贴近手机边框,将会进一步压缩天线的净空设计空间增大金屬边框作为天线的设计难度。同时金属后盖不利于无线充电和毫米波的应用。玻璃和陶瓷替代金属后盖将是未来的大趋势从三星S8(3D玻璃后盖)和小米MIX(全陶瓷后盖)的设计看,均使用了LDS工艺制作的天线价值量逐渐从金属边框中剥离,利好传统天线厂商
无线充电应用擴大天线整体市场空间,国内企业已进入一线巨头产业链三星从S6便开始推广无线充电功能,并且模组同时集成了NFC天线和MST线圈根据媒体報道苹果在Apple Watch支持无线充电后,也有望在新一代手机产品中加入这一功能行业处于爆发前夜。国内企业中信维通信和立讯精密已经在一線巨头的产业链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产业内多种技术变革正在进行的大趋势下我们认为终端天线市场将迎来重构,传统的FPC/LDS天线供应商有朢迎来新的机遇

(节选自海通电子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po下滑没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