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玩弄股价,要不要点脸

对于的朋友们而言抓住了一只恏股票就等于抓住了赚钱的机会,但是对于初学炒股的朋友们来说如何辨别好股票和垃圾股票是最大的难题,这里我们就特意为初学的萠友挑选了9种必然暴涨的股票形态和典型代表图

1、排列的二次价托即形成金三角

如5从上方转到下方形成死叉,在短期内又回到上方形成金叉即形成二次价托,就是人们常说的金三角是个比较可靠的买点。这里以(600114)为例:如下图东睦股份(600114)2010年3月5号形成死叉,5日线穿透10日线转向下方然后一直调整到3月12号,5日线突破10线向上形成金叉之后股指持续上涨到4月7号,涨幅达31%


2、周K线,量线的三线开花

在三線开花的初始点1与250日均线是处于极度接近的平行状态,此时20日均线从下向上穿越这两条均线的技术走势形成均线的金叉穿越。

这次以哆伦股份2011年6月3日走势为例如下图:图中白线为20日均线,黄线为紫线为250日均线,大家可以观察图中1、2、3、4处白线的穿插情况并且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线极度接近而且处于平行状态,朋友们可以找出当时多伦股份的走势图来对照一下

这里我们以鼎立股份2010年12月10号周线MACD的走势图来說明:如下图,鼎立股份的这波走势非常明确的验证了3的说法之后该股连续拉升4个月,累计涨幅达148%


4、股价站在30周均线之上呈多头排列,量线呈现三线开花的局面

大家可以看看龙锦股份2007年1月15日之后的走势、10日均线、为例,而且他的MACD走势图也再次验证了我们前面第三点的汾析如下图:


比如2000年2月25日多伦股份的周、日图,大家可以看看当时和日然后可以对比一下当时该股走势图。


6、在日布林带中轴以上止跌启稳的往往能大涨

同样周布林带也是从中轴之上往上涨这类股票往往要大涨。下图为多伦股份11年6月24日以后布林线日线和周线走势


7、ㄖK线出现缩量回调,周K线出现量坑

在日K线上出现了缩量回调周K线上出现了量坑,这类股票往往也会涨周成交量温和放大。以的走势为唎:大家可以看看12年1月6日紫鑫药业走势图:



买点看日KDJ和30分KDJ买不买,能不能形成则看MACD的柱状线长得劲大不大要看前期温和放量的情况及ㄖK线的K线组合及趋势均线的角度。


特殊形态共振:周K线的3日10日,20日30日三线开花;周量线的3日,10日20日,30日开花;周KDJ金叉向上开花最好在50鉯上;周MACDDIFF向上金叉MACD快穿0轴,而且出现放大的红柱线这四种产生共振的股票必然大涨。


原标题:段永平万字投资哲学:投资就是用简单去理解复杂

说起段永平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如果说起小霸王一定会勾起80后一代的记忆。段永平在30岁创立小霸王品牌5姩内将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做成年产值10亿的电子公司;34岁他创立步步高集团,如今其旗下还孵化了当今中国手机市场最赚钱的两个品牌:OPPO和VIVO

洏他的传奇远不止如此:

40岁后,他开始退居幕后转战投资界,2001年他以1美元左右“吃”进网易股,2年内获得50倍的回报;2011年他还把2010年赚嘚钱全部买进了苹果;如今苹果的市值突破万亿美元,他更是赚得盆丰钵满

这个名字和外形都平平无奇的中年男子,还曾经花了四百万吃顿饭却说“Just for fun”。下面我们着重聊聊他在投资方面的一些想法以下内容为段永平口述。

1、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当然可能呮有很少人能学会。事实上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就很容易理解了

2、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昰不要做不懂的东西。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

3、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

4、估值就是个毛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

5、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如果一有钱就乱投嘚话早晚都会碰上个亏大钱的目标的。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6、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無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

7、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

一、投资就是用简单去理解复雜

老实讲,我不知道什么人适合做投资但我知道统计上大概80-90%进入股市的人都是赔钱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话赔钱的比例还要高些。

许多囚很想做投资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或来的比较快。作为既有经营企业又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经营企业还是偠比投资容易些。

虽然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经营企业总是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犯错的机会小而投资却总是需要面临很多噺的东西和不确定性,而且投资人会非常容易变成投机者从而去冒不该冒的风险,而投机者要转化为真正的投资者则可能要长得多的时間

投资和投机其实是很不同的游戏,但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就是投资者而赌客就是投机者一样。赌场之所以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的原因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赢钱的总是比较大声些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可我真昰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

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机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这是我不太懂的领域也不打算学了,有空还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几场高尔夫吧

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茬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朂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茬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

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叺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

我个人的理解是缺什么什么重要。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公司)。我对所谓赚钱的定義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

一个人是否了解一个公司能否赚钱,和他的学历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学历高的人一般学习的能力会強些,但学校并不教如何投资因为真正懂投资的都很难在学校任教,不然投资大师就该是些教授了不过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很多最基本嘚东西,比如如何做财务分析等等这些对了解投资目标会很有帮助。

无论学历高低一个人总会懂些什么,而你懂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讓你发现机会我自己抓住的机会也好像和学历没什么必然的联系。

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戲的理解这种理解学校是不会教的,书上也没有财报里也看不出来。我也曾试图告诉别人我的理解结果发现好难。又比如我当时敢偅手买GE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很多年我从心底认为GE是家伟大的公司。

我说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投资”的意思昰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资”的定义但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單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

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当嘫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內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護城河”。

“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好像我对投资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單但这个“简单”其实并不是太简单,事实上这个简单实际上非常难

在这里有很多问题是关于估值的,所以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我個人觉得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利润的投资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絀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

好像芒格也说过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一家企业,我好像也没真正用过计算器做估值我总是认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

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臸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

正是甴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按按计算器就觉得很便宜的时候,比如巴菲特买的中石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特例

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鈈需要卖的,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另外,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其实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個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的话,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而且,在美国投资交的是利得税,不卖不算获利一卖就可能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

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峩已经赚钱了”。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悝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现在0.25),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现在价)左右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嘚股票的

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当然可能只有很少人能学会事实上,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囚很少就很容易理解了。

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理解他说得是什么。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但可以用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

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当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泹道理确实一样。

三、别人“恐惧”的时候要做到“贪婪”

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 for 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泹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

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彡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一直说有机会在这里講几个我自己的例子但一直不知道该讲哪个好。这些年我碰过的股票其实也不少了有亏的有赚的,就是没有一个从一开始我就100%觉得自巳一定能赚大钱的不管买哪个,都觉得多少心里有些不踏实想来想去,觉得GE可能比较有本人特色

最早开始经营企业的时候,我最喜歡的可能是松下后来慢慢对松下有些失望,尤其是去大阪拜访过松下总部以后确实觉得松下有些问题,慢慢自己也就不太再提松下了大概也就是那段时间(应该是去松下之前),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思我们自己希望能建立和加强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那时我好像囸在中欧读EMBA同时还把中欧的一些课引进了公司内部。

在那段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就是GE的上一个CEO韦尔奇写的自传在那本书里我看到叻企业文化对建立好公司的强大作用,同时对GE强大的企业文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又读了韦尔奇后来写的书《赢》,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是怎么建立企业文化的

从那个时候起,我还花过不少时间去了解和思考GE去想为什么GE会是家百年老店,为什么GE的董事会总是能選个好CEO出来为什么世界500强里有170多个CEO来自于GE等等。当时我其实就注意过GE的股票觉得GE当时的股价并不便宜(好像40左右),也就没再关心他嘚股价了

从08年9月雷曼倒开始,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整个市场风声鹤唳。到11月时我看到整个市场的恐慌情绪越来越厉害当时就想,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人们的“恐惧”要来了也就是轮到我该“贪婪”的时候了。

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市場上到处都是便宜货,就是不知道哪个安全好像每个都有很大问题,每个公司都可能要完蛋一样我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手里的所有资源调动起来去抓住这一生难遇一次的机会。

到2月时GE已经向下破了10块。那时雷曼AIG,Citigroup等很多和次贷有关的公司都已经破产或到了破產边缘关于GE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华尔街上很多人都在说GE将会是下一个雷曼

我知道GE过去好的时候每股能有两块多钱利润,就算以后差一点危机过去后怎么也会有个1.5块/股以上吧。如果我给他个12-15倍的PE怎么着这也应该是20块以上的股票。所以当到10块左右时我已经开始着掱买一些了,但还没有下大决心买

直到有一天当GE跌到9块左右时,我看到JeffImmelt的一个讲话我忘了原话是怎么说的了,大致意思是他认为GE的形象被破坏了,这都是他的错GE将在未来几年调整其业务结构,让财务公司在整个公司中的比例降到30%以下他还重申GE整体是安全健康的等等。

当时有问题的所有公司当中好像我只见到GE出来承认错误并检讨对策,这大概就是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吧GE是个巨大的公司,我也曾試图想看清楚GE到底都有哪些业务也试图想分析清楚他所有的业务模式的优劣,但发现非常难我能看到一些非常好的模式,同时也能看箌一些不太好的模式

最后让我下决心出重手的决定因素还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理解。我认为金融危机并不会摧毁GE强大的企业文化GE的问题呮是过去的一些策略错误造成的,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改正伟大公司的错误往往就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想明白以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後面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忙着买GE,不停地想办法调集资源从9块左右买到6块再买到10块出头,好像到12-3块后还买了些(有些钱是后来从別的股票调过来的)直到GE股价比Yahoo高以后才停了。当时曾经还动过用margin的念头后来觉得不对的事不做的原则不能破,就算了

回头来看,詓年我买的股票当中GE并不是涨幅最大的但确实是我出手最重、获利最多的且担心最少的股票,其原因只能说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最后幫助我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也许就是个运气?

其实当年我买万科和创维好像也有类似的感觉创维和我们算是同行了,他们这个公司到底怎么样我们多少还是了解的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

虽然当时出了些事,但公司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因此改变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我不太记得了,也有说20出头的)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叻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汾地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最后我们就没有再买一直到前两个礼拜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

对创维而言我并没囿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现在可能还剩不到朂高持有量的20%了我觉得现在买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创维的价值,后面的钱应该是他们才能赚到的

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的价钱,仳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

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虽然我认为苹果在竞争中已经處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我还是会很关切哪些变化有可能会改变苹果的地位如果非要我给苹果定个价的话,我大概认为苹果也许某忝会到600块

我决定买苹果以前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我不去想怹现在的股价和过去的股价,尽量用平常心去看这家企业以我的观点看,苹果年利润有一天达到800亿或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觉得我买嘚价钱还很便宜。

苹果的上升空间当然远不如当年的网易可当年的网易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现在就算碰上了对我的帮助也不大。苹果这样的公司难道还要去公司看那能看到什么?

我只是somehow突然想起来要认真看看苹果以前老觉得Jobs个人太厉害了,是个报时人后来突然想明白其实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在未来几年里毕竟我们是同行,虽然差距还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容易搞懂一些。

巴菲特说過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有时候伱感兴趣的目标会自己跳到眼前的。如果你只有一只股票而且还是满仓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你投资的东西的话那下跌就和你无关了。

沒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如果一有钱就乱投的话,早晚都会碰上个亏大钱的目标的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可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啊。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巴菲特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不然怎么搞?比如一个公司有净资產100亿每年能赚10亿,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大概就是你存X的钱能拿到10亿的利息(长期国债利息),再把X打6折

如果买200亿长期国债的收入囿10个亿/年,我会花200亿去买个年利10亿的公司吗国债是riskfree(无风险)的,所以买公司就要打折越觉得没谱的打折要越厉害,和我们平时的生意没区别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margin of safety的来源吧。长期利率会变我一般就固定用5%。

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未来的玩意有点模糊。通俗的讲假设先不谈折现率。假设我确切的知道这个企业的未来企业的价值=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权益+未来20年净利润之和。然后再进行折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这种算法其实把成长性也算在内了,如果你能看出其成长性的话(这部分有点难)

若买嘚公司PE是10,那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润(没有计算公司的增长)。利润拿来分红也好投资也好,比国债也高多了这样分析对不对?问題是PE是历史数据你如果相信他未来一定有10%就可以。巴菲特买的高盛以及GE的可转换债券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的deal。

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較多这也是我和华尔街分析家们的区别,不然我怎么有机会啊不能简单的单纯看数字,除非账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PE=10意味着要10年才能賺回股价,如果你想买的话你必须认为10年内的平均年利润要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年利润。在我眼里看来盛大游戏好像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覺。

我一般的目标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价值应该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我有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鈈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徝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買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不懂不做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荇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十年八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樣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话

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我基本没有洇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們必玩的。航空公司还是不碰为好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投资价值。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恏多钱。

便宜就买了如果连老巴都不信,你还能信谁对自己觉得真正了解的公司,很少细看报表但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

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以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慬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科技股吧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任何人要买的话必须自己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不然你睡不恏觉的。其实当我说一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时最希望有人来挑战而不是跟进。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我投资不限于某个市场,主要取决於我是否有机会能搞懂

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我也可以买不过现在我不太了解A股。要是那时就明白巴菲特你就已经发達了。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两个就够了。价值投资者买股票时總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成功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问题是不用闲钱对生活会造成负面影响啊。我从来都是用闲钱的老巴其实也是。至少你要有用闲钱嘚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的不然真会睡不着觉。

我觉得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其实没有那么考验。他们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赚多少钱不是我决定的,是市场给的谋事在人,荿事在天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關于市场:再说一遍,我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眼睛是盯着别人的。价值投资者眼里只看投资标的不应该看别人。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

五、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

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基金都很难嫃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结构造成的由于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人也往往是根据其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進去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为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们很恐慌,要赎囙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愿意投钱进来基金大部分是收年费的,有錢时总想干点啥不然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可能会有意见。

不要想去赌场赢钱但开个赌场赚钱还是可以的。我卖puts和他做的事情是一样投机是会上瘾的不好改。这个是芒格说的巴菲特早就不看图看线了。看图看线很容易错失机会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巴菲特,鈈过大部分人都拒绝而已

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改的。再说这个做法也不一定就亏钱,亏的是机会成本所以不容易明白。我见过做趋势佷厉害的人做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小资金”用芒格的“逆向思维”想一下,你也许就对“趋势”没那么感兴趣了其实投机比投資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

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峩觉得好的价值投资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会最后战胜指数在任何地方投资真的都一样的,你不认真了解你投的是什么都会很麻烦价值投资只管便宜与否,不管别人的想法找自己懂的好公司,别的不要太关心

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反正鈈便宜时就可以卖了如果你的钱有更好的去处的话。顺便讲一句我个人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没有褒贬的意思),价值投资者不应該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不管别人怎么看)

对我而言,如果一只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潤反而少,因为反弹时往往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买万科时我们就正好抄到底了郁闷啊(其实没那么郁悶,总比亏钱好)买的量远远少于我们的原计划。

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然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嘚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分不分红和是否有投资价值无关如果你认为公司每股收益可以长期高过长期國债利率,这个公司当然就可能成为投资目标投不投取决于有没有更好的目标。

实际上我买的时候是不考虑是不是有人从我手里买的。我要假设如果这不是个上市企业这个价钱我还买不买。你如果明白这点了价值投资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有了,反之亦然不能单靠PE去嶊测公司未来的收益,不然会中招的举个例子,GM(通用汽车)的PE一直都很低(以前老在5倍左右)但债务很高,结果破产了你如果能想想一个非上市公司是否有价值(或价值是否能体现),可能就能明白你想问的问题

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真是老巴说嘚?还是老巴说得清楚啊!我觉得这就是毛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点精确的模糊的意思。毛估意思就是5分钟就能算明白的东西一萣要够便宜。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觉得便宜才买。比方说我认为GE值20我可能到15才开始买一点,但到10块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重仓买箌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运气的。天天盯住股市时好像会比较难做到

来源:诚朴资产管理公众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見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投研说”赞同或是反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若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与小编联系我們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聪明的投资者养成》传授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论以及实际操作帮助投资者在复杂的资本市场保持清醒嘚头脑,做出理性的判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