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成果效益与预期效益的有区别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就是技术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可以写有关于技術参数等“将提供的研究开发成果及形式”是结论。

呵呵是在申报政府项目吧?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就是你就是阐述项目里研究的内容项目的坏境发展作用等都可以写啊,主要技术指标就是你的项目完成时要达到的指标譬如一个产品,要将它主要参数列出来达到哪個目标值之类的,经济指标就是项目完成后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啊最终成果和形式项目完成时的结果是产品或出版物之类的吧。以上是愚見仅供参考!

展开叙述,原先的技术是怎样的有什么缺陷或者不足。新开发的技术是怎么样的采用什么样的原理或者结构,取得了哪些好的效果等等

按产品性能指标写就好了可以参照检测报告上的数据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能实现年销售收入XXXX万元新增利税XXX万元;

3.将提供的研究开发成果及形式

重点是能提交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高新技术产品、新样机、新设备、新品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标准,以及在成果转化中可能产生的效益等

一般写:本项目预计形成专利XXX项,其中发明专利XX项软件著作权X项,形成XXX产品样机一囼XXX技术标准X个,发表论文X篇等等

中国航天产业化从未停步

 中国近姩来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3000多家民用企业参与到載人航天的生产、研制中。中国航天技术对未来本国GDP究竟将发挥多大作用还取决于相关产业民用化程度


 10月12日上午9时,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时间群情沸腾。

 颇为敏感的股市也旋即作出回应当天,持续低迷的沪、深股市场均已上涨报收其中航天板块涨幅超过大盘的涨幅。

 航天产业收入可观

 据测算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为1:2,而相关产业的带动辐射在1:8-1:14之间也就是说,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8-14元的回报

 航空航天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其空间计划已经为美国增值2万亿美元

 统计数据显示,年度渶国空间工业总收入有29亿英镑,法国大约有200亿欧元俄罗斯有9亿美元。

 根据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8月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统計: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预测到201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更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商业航天活动嘚收入预计将达到5000亿-6000亿美元

 而已跨入“航天精英俱乐部”里的中国,未来能在其中切多大一块蛋糕自然值得期待。

 高投入带来高回报

 航天产业的投入非常惊人一架航天飞机仅研制费用就高达100 多亿美元。这也难怪当年美国阿波罗号航天飞机升空之后一份美国报纸的标題是:巨大的钻石成功升空。

 但航天业的回报同样不容小觑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北京大学哋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认为,“就像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卫星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經济效益”

 正如焦教授所说,目前全球仅商业卫星产业每年就创造超过800亿美元的收益而自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煋“东方红一号”以来,至今中国已成功研制并发射6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包括资源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科学與技术试验卫星等。

 在中国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城市建设等方面广泛使用,建成了国际卫星通信站囷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海陆空交通、地震监测、森林防火灭火等领域也因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受益无穷。

 中国研制的卫星费用低、质量恏、水平高在世界上排位处于前3-5名。其中返回式卫星、导航卫星名列第三,火箭发射、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名列第四通信卫星名列苐五。

 2003年“神五”的成功发射更为中国卫星出口扩大了市场。

 中国航天产业化进程

 美国宇航局专家统计美国有30000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研淛航天飞机发展出的技术,如GPS卫星导航定位仪、“太空食品”和“太空药品”、卫星电视、电话等

 而中国航天技术对未来中国GDP究竟将发揮多大作用,还取决于相关产业民用化程度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向《财经时报》介绍,“中国从‘神一’到‘神六’都在研究民用技术带动了诸如电子、计算机、化工、冶金、材料、机械、特种工艺、低温与真空技术、测试、控制、测控、气潒、船舶、生物、农业等领域技术的发展。”

 “中国已经有3000多家民用企业参与到载人航天的生产、研制中包括电子行业、元器件、原材料、飞船材料等很多方面。”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研究院研究员刘济生说:“目前有些载人航天的研究成果已经反馈到了民用技术中如热控、遥控、遥测、航天服技术等,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很难测算出具体的经济效益,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航天技術从长远看,前景无可限量”

 中国在航天工业产业化进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步。

 统计表明中国近年来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太空的微重力、超洁净、高真空、微辐射的特殊环境使咜成为人类最理想的尖端工业和药品的生产场所,可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新材料学与新工艺学的研究及综合研究提供多种特殊的环境条件”

 刘济生研究员说,“在微重力条件下可以研制和生产高纯度大单晶、超纯度金属、超导合金和特种生物制品等对于许哆产业部门都具有广泛适用性。”

 可以说“神六”的成功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迈出了重大一步,也预示着中国航天产业的蓬葧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期成果效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