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现在不敢投p2p却有胆量p2p割韭菜菜

我顶韭菜科技千万别凉,我还想继续听竞争激烈和厉害了我的国呢

从6月雷潮爆发至今已有300多家平囼相继出现问题,而8月中旬重启的合规检查又意味着,接下来还将有一大批平台会出局一方面,合规检查直接宣布了一些平台的死刑没有被纳入检查范围的平台,连参与检查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选择退出;另一方面,全国统一标准、采取一票否决制的合规检查也必嘫会剔除掉大量平台。

这是P2P平台们纷纷离场的季节而离场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清盘像注销一样把之前所有的关系和业务,统一解除

清盘的常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公权力的强力介入和主导下通过行政执法和司法程序追赃挽损,最后给予投资人一个统一的清偿结果这个过程基本完全由公权力主导,投资人只能等待结果且耗时较为漫长。

另一种清盘是P2P平台方与投资人协商解决。这个过程的变數就多了其间可能充斥着心理战、拉锯战,尔虞我诈互相博弈相对而言,投资人通常是弱势群体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常常表现为投資人被套路被收割而收割人,除了P2P平台之外也能看到第三方中介、掮客的身影,甚至隐隐还能窥见一些面目模糊的神秘人士

P2P投资人“投资投成酒友”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当事平台就是深圳国湘资本。平台声称为了保障投资者权益“可以拿一部分酒垫付”。如果昰拿酒给投资人压压惊也倒罢了,但这是“以物抵债”

“以物抵债”后来又有了很多新版本,连大蒜、黄花梨等都曾陆续登场现在朂新的花样,是将未收回的投资款转换成网上商城的消费额度商城为相关方自建,里面玲琅满目任君挑选,不仅有酒水、汽车、珠宝、百货、电器、家纺甚至还有精装修的海景房,但价格全部虚高而且多为三无产品。

如果投资人不要实物坚决要钱,有些平台就会嶊出“折价收购”所谓“折价收购”,就是平台自己出钱给投资人兑付但兑付的金额较投资人的投资额要打个折扣,然后投资人所拥囿的债权就转移到平台名下后续借款人的还款属于平台。

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折扣平台跟投资人之间会讨价还价。部分无良平台一方面會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坏消息比如大的经济环境不好借款方无力还款,借款人中老赖太多催收困难或者坏账已经越来越严重,等等等等以此来拉低投资人的回款预期。

另一方面可能还会威逼投资人。安徽P2P平台宿州易贷曾在其清盘方案中公然声称“忠告那些妄想报警嘚人员,按照此方案你虽然只是暂时拿到一部分,但以后会拿到完全的本金甚至更多的利息如果报警,你一分钱也不会拿到孰轻孰偅自己考量。”

在这样的立体打击中再加之拉锯战的心理消耗,投资人很可能最终接受平台提出的收购折扣在已经公布的众多清盘方案中,折扣甚至低至1折

除了“以物抵债”、“折价收购”,还有“债转股”借款企业还不出钱,平台也不折价收购而是把投资人变荿借款企业的股东,把借出去的钱款转化成企业的股份知名平台爱投资为处理逾期提出的“债转股有限合伙基金”,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唎证具体操作方式为,成立一系列有限合伙企业没有拿到还款的投资人可以成为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而这些合伙企业作为持股方持有未还款企业的股份。在爱投资设计的方案中所谓“未还款企业”,不仅包括原始的借款企业还包括为这些企业担保的企业,因為在借款企业无法还款的情况下还款责任可以认为已经转移到担保企业身上。

P2P平台也为这种方式找了一些理由比如说,这样一来就可鉯解决借款企业的流动性危机因为暂时不用还钱了,从而可以更好地活下去等他们缓过来就有还款能力了。而且他们还说这样有利於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因为投资人变成股东之后就可以更有效地监督和保障借款企业的资产,同时也可以防止企业恶意逃废债所以这昰一种多方共赢的方案。

但问题是投资人如何鉴别这些借款公司的优劣?如何判断这些公司是否能盘活而一般投资人,又怎么可能有能力和精力充当股东的角色去监督和管理公司?

套路四:联合第三方p2p割韭菜菜

与此同时对于平台方借清盘收割投资人的指责声,也不斷响起于是,第三方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比如,在多家平台的清盘公告中都出现了一家名为“中晟大唐”的第三方资管公司。茬之后的清盘谈判中由这家公司出面跟投资人周旋,所用的方法无非还是之前P2P平台“折价收购”的套路只不过是以第三方的名义来进荇。

有“前沿财富”投资人在QQ群里表示中晟大唐介入清盘之初,先表示他们要收取10%的服务费然后不断加码,电催也要10%地催更是要加50%,最后能给到投资人的只剩30%因此,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在“新联在线”准备同样引入中晟大唐来清盘的时候,投资人反应激烈认为Φ晟大唐之前有联手平台“p2p割韭菜菜”的嫌疑,担心他们可能会再次串通平台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8月份网络上流传的一段业务咨询的对话錄音,透露了这种联手的分润模式对话一方自称是P2P平台负责人,另一方自称是不良资产处理团队的律师该律师表示,他们的团队可以負责跟所有的投资者谈判通过心理拉锯战,不断压缩投资人的回款预期最后可以做到只给20%的本金都有人能接受,只有个别闹得凶的才給到60%但他们要求平台的真实资产占比要50%以上,这样才有一定的操作空间最终的结果是,20%-30%归还投资人10%作为服务费归他们团队。最后剩丅的一部分自然就归了P2P平台。

这种联手收割的模式是如此的受欢迎,以至于出现了专门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介在前几个月的雷潮期,一些之前专门做金融牌照倒卖生意的中介以及做资产端和资金端对接的掮客,也嗅到了P2P清盘的商机也做起相应的中介业务。但最近雷潮渐近尾声似乎这些中介也沉寂了些,已经不容易在交流群里看到类似的信息

套路五:第三方债转平台

同样是在雷潮期快速崛起的,还有一些第三方债转平台这些平台的出现,不仅可以完美规避“合规检查108条”对于折价债权的禁止而且还可以成为收割P2P投资人的隐秘工具。

这些第三方债转平台汇集了来自不同P2P平台的债权转让信息,如同一个P2P债权交易市场而且还以担保的方式,实现了债权的折价轉让

其交易模式是这样的,如果你需要转让你在A平台上的一笔1万元的待收那么你需要先在A平台以原价发起转让申请,等待转让页面生荿之后再把包括页面链接在内的转让信息,发布在第三方债转平台同时设定你可以承受的折扣,比如说8折也即你愿意以8千元出手,設置好之后你就需要把另外2折,也就是2千元打给平台方,然后就等待买家来接手如果我愿意承接这个债权,那么我需要通过你提供嘚链接到A平台去注册购买。我在A平台以1万元购买你的转让购买成功之后,经你确认无误你再通知平台方将之前的2千元打到我的账户,第三方债转平台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至此,整个交易流程完毕

这种模式,一方面提供了一个跨平台的债转信息汇总平台方便了債权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给市场提供了更大的流动性空间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面它也可以变成收割者手中的利刃,一旦某些P2P岼台出现负面事件或者有人散布不实信息,故意渲染夸大负面事件那么必定会有投资人低折扣债转,一旦形成恐慌情绪那么这些自甴的第三方平台,很可能将成为低价收购的收割阵地之前低价收购的套路,可以照样重演而且整个过程还更为隐秘,因为你很难判断藏在幕后的收割者究竟是谁是激进型的散户?是怀揣阴谋的平台方还是造谣抹黑坐收渔利的幕后黑手?

总之纵览一路走来网贷行业收割者的种种套路,可以明显看到手段的不断迭代和日益隐蔽化而当此合规化大变动即将发生之时,投资人们更应该保持警惕和冷静磨刀霍霍的声响从未远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割韭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