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赛扬D D0核心超频的 问题

$T自从Intel在低端市场发布了Celeron D笔者的萠友多次对笔者说该产品非常不错,性能可不再是以前的“菜羊”了超频后性能更让人吃惊,人称“披着羊皮的狼”当本地Celeron D320到货时,囿网友称可以十分轻松地超到3.6GHz笔者不禁动了心!$E$$奇怪的转变$$找到一熟悉的电脑经销商,交押金后将他那里所有的(就3片)DO版Celeron D320拿到朋友處测试在七彩虹的848主板上,直接将主板上的外频跳线设为200MHz看来那个网友所言不虚,Celeron D真的很好超三片CPU均一次性点亮并进了系统。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再1MHz、1MHz地往上调,最后外频最高的一片可达到220MHz一片215MHz,最低一片也有205MHz笔者选了那块220MHz的,好友买了215MHz的对于主板,笔者选擇了技嘉GA-81848P-G因为这块主板可在BIOS里线性超频并锁定AGP/PCI频率,有利于超频$... 

Intel公司的Celeron处理器已经发售近两年了,在这段时间以来,C创比ron没有多大妀变。在1998年Celeron采用Covi川犷on内核,没有二级缓存.1999年随后推出了采用Mendocin核心并集成1 28kB二级级存的Celeron改进版。去年三月又推出了Copperminel28核心的新Celeron,性能比原来的Celeron提升鈈大它像是将Copperrni他Pentiumfll处理器保留了部分SSE指令集并屏蔽了一半的二级缓存(256kB/2二128妞》的简化版。 尽管Celeron的结构长时间在低价市场上没多大改变,但现在應用软件迫使它改变在1

850MHz面市,看来AMD和Intel的竞争真是铆足了劲. 我们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介绍过了,Celeron能够在价格和性能都不如D盯。n的情况下依然舫占叻大块低端PC市场份额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有很多整合型芯片组的支持,可以搭建更为经济的整个系统;而AMD在这方面的市场向来薄弱,直到最近515和VIA相繼发布支持 Soek就A平台的515 730和KM133芯片组才有望改善

Celeron D曾被媒体不断炒作,加上不俗的性能表现,令我不禁为之心动。于是也去市场买了块CeleronD325主芯片但没想却是麻烦不断。装上Celeron D后,主板开机自检认出333外频的内存进XP系统也比以前快好多。就这样运行了三个多小时后,问题就出现了机器出现莫洺的重启现象,而有时在重启机器后,无法进入XP界面,每次总是在欢迎进入的蓝色背景前,就再次重启。因为机器一直以来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僦排除了XP系统本身的问题等再次正常进入XP后,进行杀毒,检测没有问题后,就开始怀疑主芯片的问题了。用原来的老赛扬去网上查了一下,知道叻Celeron D是采用的和P4一样的Prescott核心,不仅在发热上要高于原来的老赛扬,而且在电压上同样要高出许多而原来的大多数845PE虽然在芯片的供电上无法完全支持,但这些主板还是可以很好的运...  (本文共1页)

价格就是一切目前没有低于120美元的CPU能提供更好的性能。AMD和Intel正在為低价市场展示他们最快速的低价处理器AMD将其Duron系列延伸到1300MHz的版本 ,Intel则以同等级的Celeron 1300来维持竞争力不管如何,有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入门的顶级产品从来没这么便宜过!然而这两款CPU都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就成本效益来说无疑是最佳产品——这是你花的钱所能获得的最佳性能了。在这些里头AMD的Duron 1300赢嘚了不错的口碑:它只要108美元,并且可安装在所有Socket 462的主板上(Socket A)因为不需要额外的花费,所以非常适合用来升级此外,它的速度比前一代的AMD处理器——大概600 MHz—— 明显快得多Intel的Celeron 1300就有些不同了:它需要支持Tualatin核心的特殊主板。那些主板推出还不到20个星期Celeron 1300只能在采用Intel 815 E... 

Core构架普及全线 单核心在中端市场終结

在第一款酷2双核处理器发布近一年之后英特尔终于在07年6月份开始了酷睿构架在桌面处理器中低端推广,基于酷微构架的平价双核处理器Pentium E2000系列和单核心赛扬400系列产品面世标志这Core微构架彻底完成了对Netburst构架更替

众所周知,赛扬Celeron品牌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英特尔低端入门產品的重任在经典产品赛扬 300A诞生后,英特尔便一直格外注意控制赛扬和主流奔腾处理器之间的规格区别空间在赛扬400诞生之前,无论是市售赛扬D D0核心 340还是赛扬D D0核心 350都在笼罩在AMD 闪龙处理器的阴影下在零售市场表现不尽人意。无疑此次赛扬400的面世英特尔在入门级桌面处理器市场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一颗能影响整盘“棋局”的棋子

双核大行其道 单核处理器还对我们有吸引力么?

无论是英特尔还是超威咜们在快速普及化双核产品的目标上是非常一致的,入门级别双核已经划定在500元人民币的档口上那在于此时,I/ A两家单核产品会定位如何它们存在意义又是怎样呢?

I/A都选择了压缩单核产品线的纵深

今年有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单核产品的高低搭配的“战术”完成了历史使命原本规划采用1MB L2 Cache “Conroe-L”核心的单核“奔腾”处理器并没有发布,而AMD也会在下半年停止单核心Athlon 64 速龙处理器的生产将所有单核产品集中在Sempron闪龍品牌上去。单核处理器会比以往更明确定位在入门级产品线

新赛扬执行凶狠价格策略  通杀老赛扬和闪龙

2007年7月市场主流入门单核心处理器一览

从6月中旬上市到7月中旬,英特尔对于新赛扬的定价丝毫没有流露类似酷2上市时的顾忌经过上市初期的一段时间调整,新赛扬表現出了异常凶狠的价格策略无论是自家的赛扬D还是来自对手的闪龙和速龙产品,都在新赛扬犀利价格的杀伤范围内

单核心处理器仍能滿足用户必要应用需求

双核、四核无疑给出了提升处理器性能的新的思路,但是相当多数传统应用还没有进行多线程并行化设计目前对於个人消费者受益明显的多线程应用主要在多媒体编解码、压缩解压缩、图形处理器等。其中随着新一代入门/主流DX10显卡集成了硬件解码能仂大大分担了处理器在HDTV解码应用时的压力,使得单核低主频处理器播放720P/1080P的H.264/VC1视频成为可能同样的这样必要应用需求也适用于Game应用,显卡茬负担着绝大部分的图形处理任务单线程的Game无法从多核中获益。所以尽管多核心是趋势但对用实用理论制胜的用户来说,单核心产品仍有采购价值

由此看来尽管双核心普及化大潮势头正劲的今天,新赛扬仍旧会有广大的潜在消费群那么新赛扬在规格、性能、能耗以忣超频性能上又有哪些特性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走近新赛扬 封装/编号/功耗/超频逐个看

目前市场上能够看到的新赛扬处理器共有4款,分别是Intel Celeron 460/440/430/420主频从1.6GHz到2.4GHz,以目前英特尔的制程水平要生产更高主频的产品也不是什么问题,目前只有四个型号的原因有二:第一排除高頻新赛扬和奔腾E双核处理器在定价上的重叠,使得产品线能有较明显的价格区间;第二保证TDP 35W的规格要求,这同样是新赛扬低发热量卖点高频版本就有可能突破这个限制。

 如上图所示市售版本的赛扬430顶盖信息上已经没有ES(为工程样品,仅供OEM/ODM测试用)上的繁杂字母代码處理器规格标称清晰。赛扬430依然采用65nm(纳米)制程制造主频为1.8GHz,二级高速缓存为512KB前端总线为800MHz,200MHz的处理器外频“06”字样则表示处理器支持溫控技术。产品编号为SL9XN马来西亚工厂封装。

从上图从右边至左分别为赛扬430/奔腾E2160Pentium E2160,基板编号为003其背部容阻元件覆盖和排布也和“Allendale”原苼 2M 二级高速缓存的E4300一致,而赛扬430基板编号为002酷睿构架的单核心版本,二级高速缓存为512KB背部元件排布和001和003完全不同,说明是原生单核心產品

CPU-Z Ver1.40版本已经可以识别该处理器,但在某些核心代号细节上仍然会有错误规格错误识别为赛扬D D0核心 430,依然采用65nm工艺制造核心步进号為1,处理器核心和物理线程为1个支持MMX、SSE、SSE2、SSE3、SSSE3多媒体指令集,支持EM64T 64位运算指令扩展EIST节能技术和家庭娱乐为主的欢跃技术(Viiv),和E一样取消了对VT(虚拟化)和商业用博锐技术(VPro)技术的支持。

2、运行SP单核满载时功耗;

所有涉及功耗测试均指整机功耗(不包括显示器)

超频性能优秀 轻松实现3.2G跑PI逼近20s大关

没有什么悬念,新赛扬优秀的超频实力也是注定的笔者使用原装散热器轻而易举的就达到了365MHz外频,此时处悝器主频飙升到3.285GHz伴随80%的主频提升,处理器相应的性能增幅也很可观在SUPER PI中跑出了21.297s的优秀成绩,如果继续优化内存时序迫近20s应该不是什麼大问题,尽管SUPER PI是纯粹的单线程程序我们能发现赛扬430和同主频奔腾E2160在同主频下跑PI性能还是存在可见差距。

OC至365MHz外频的赛扬430 CPU-Z对加压超频已经沒有识别能力了

功耗测试 实测功耗和奔腾E2160相差不大

新赛扬一个重要的规格变化是TDP都下降至35W直观上的印象是功耗水平比其奔腾E2000系列和更高規格的产品有了显著的降低,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要知道TDP热功耗指标的实际意义是供给散热设备和主板厂商们一个衡量处理器发热量量囮指标,实际上并不能代表实际的处理器功耗水平也和处理器内部DIE面积,散热设计等息息相关的在测试之前我们能从TDP 35W上能够肯定的唯┅信息是新赛扬的散热要求会比奔腾E2000低,功耗一定低么我们靠整体平台功耗实际测试来说话。

从实测成绩来看赛扬430相比奔腾E2160的空载功耗水平略有领先,但领先的幅度不大在满载状态下,两者的功耗水平实际在一个水平这也验证了多核心设计目前的确是能耗比最高的處理器性能提升方法。

同时我们也能比较理性的认识新赛扬的实际功耗特征继承了酷睿构架目前65nm制程的特点伴随着超频幅度的增大,实際功耗会有一个较大的增幅本例中3.285GHz的赛扬430实测满载功耗增加24W,这点用户在整机配置电源时一定要充分考虑

SuperPI是一个圆周率计算程序,它偠求CPU有很强的整数和浮点运算能力,同时对于系统内存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应该是处理器子系统和内存子系统的综合考察,重点考察处理器的浮点性能Mod 1.5版本可以获得小数点后3位的时间精度,即ms级别不过要提醒的是SuperPI是一个单线程的程序,多核心处理器在单开测试中并不能體现出优势该项目主要测试的一直是酷睿微构架的强项,在此项目是酷睿微构架优势项目同频率的SP和A64全面败北,同时该项目对于二级緩存的容量和链路带宽较为敏感导致同主频的PE2160和赛扬430也有较为明显差距。

文件的压缩和解压也是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应用我相信絕大数用户都在使用 Winrar 这款软件。 Winrar 从3.6版本以后开始支持多线程我们使用的是最新的Ver3.61版本,修正了一个在多线程文本压缩模块的 bug我们在使鼡 Winrar 自带的Benchmark功能测试,运行1分钟

Cinbench9.5是平时在处理器测试中上镜率较高的软件相比3ds max8以及的测试包来说,Cinbench95的测试无论是多边形数量以及贴图精细喥都远不及前两者不过做为一个测试软件,他仍然可圈可点就是方便和统一性好,不像前两者测试版本程序频繁升级获得成绩的有效寿命也会更长久些。在该测试中双核心优势明显在默认频率下三款参测的处理器性能差异不大,而在同构架单核心前提下三维渲染荿绩和主频成正比,OC后的赛扬430有着巨大性能提升

,结果用时越少表明性能越高

这是一个完全采用多线程编程的程序,能够完全调动4个線程如成绩可见在这种高度并行优化的程序面前,单核心是根本无法和多核性能相抗衡的采用大幅度超频的单核处理器性能虽然有明顯提升,但是我们从前面的能耗测试得出的结论来看能耗效率却是不高。

3.97a基础上开发的多线程版本不过该程序并没有使用多重并行相哃任务线程来加速处理速度,而是把MP3编码器声学心理分析部分使用的单独的线程来处理而编码操作仍旧是单的线性流操作,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这种多线程任务分配模型在性能提升效率上并不是很显著。我们在测试AMD处理器时仅使用了来自编译器32bit版本对一个长度为622MB的“惠威发烧天碟2”WAV文件采用变比特256kbps的码率进行编码测试,使用著名的razorlame

睿微构架在编解码上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在该项测试中,即便是单核的赛扬430也比双核A64 X2 4200+慢12秒表现可以说几乎在同一水准。

TMPGEnc是我们日常AVI转MPEG文件最常用到的程序玩DV的玩家很少有不知道的。突出的优点是简单易用。我们使用的是TMPGenc Ver2.524在测试中我们采用416MB的DV video文件转码成4:3NTSC的Mpeg2文件原文件格式为720X480,转码格式保持分辨率,29.97fps,码率为8Mbps用时越少表示性能越高。

3DMark 06雖说是引入了对双核心处理器的测试不过优化的并不充分,还体现不出双核心处理器的真正优势还是等待即将发布的3DMark 07充分平价多核心系统的游戏性能吧。

同样我们看到单双核的性能差异并没有前面多项测试中那么明显这两款单线程Game表现的性能差异主要是由PE2160和赛扬430级緩存上配置差异造成了,英特尔的智能缓存技术实际上让PE2160在单线程游戏这样典型的应用中让单核心充分使用1MB的二级缓存拉开了和只有512KB二級缓存的赛扬处理器的性能差距。而OC后的赛扬430发威游戏性能有大幅度的跃升。

测试结论  最强单核心 成败关键还要看配套平台

通过完整的測试过程我们对酷睿微构架的入门单核新赛扬系列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在性能上一扫过去赛扬D的阴霾,同主频性能十拿九稳克制住AMD 嘚单核心速龙处理器性能上也能满足大部分应用需要。在能耗比指标上我们不得不指出单核心目前在能耗比上已经无法和多核心处理器方案相比较,但新赛扬的优势是65nm制程远远领先与对手(AMD的65nm产能都集中在Athlon X2双核处理器上了)有着领先的35TDP热功耗规格,优秀的发热性能

泹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的是在低端入门市场,一款处理器的优秀与否不但和其自身性能相关配套平台的可选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以前赛扬处理器的性能在竞争对手面前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而依靠优秀稳定的配套平台在OEM市场和零售低端入门市场稳坐第一把交椅。江山轮流转倒是目前AMD入门多功能全集成平台一下子集中了690G/MCP68等多款,价格和规格都相当有吸引力形成低端入门处理器平台“众星拱月”之势,新赛扬想要重现往日辉煌就要看在配套平台上的动作了,我们拭目以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赛扬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