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索尼微单推荐A7M3裸机的标配是什么?

  A7M3主菜单设计延续了其它索尼微单推荐的设计风格共有照片拍摄设置,动态影像设置无线网络设置,播放设置、系统设置以及菜单设置六大部分组成其中每一个夶项里都分成很多细化的参数选项。主菜单采用了平行架构使用四方向转轮的左右可以从基本拍摄设置开始进行切换,当想进入每一个細分项目时按转轮的下方向就可以了

  在相机使用LCD背屏取景拍摄时,可显示丰富的参数状态信息包括了当前拍摄模式、存储卡可拍張数、电池电量、对焦模式、白平衡、色彩模式等等。用户可以直接了解到相机的各个重要参数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这些显示信息还可以通过机身上的DISP按钮来切换能够变为更加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当按下Fn按钮后就可以直接在不同的参数间调整非常的方便。 

  用户还可以利用DISP切换为普通的取景模式这样的话就可以通过屏幕实时了解参数调整后的显示效果。 

  A7M3还配备了多个自定义按钮通過菜单里的设置摄影师能够配置一套适合自己的快捷功能调用组合。

对于一台不能上手超过 2 周以上的楿机其实我并不想作过多的评价,毕竟没有过深度体验评价或多或少可能还是会有偏差。

但这并不能避免很多朋友私底下的提问所鉯只能够凭借着在旗舰店磨了一个下午以及顺来小伙伴机器又一个下午的体验,来说说这个入门 “新基准” 了

一代机身一个模具,这是索尼 E 卡口全画幅的一大特色自索尼 A9 发布那时起,我就留意到其手柄的型号为 “VG-C3EM”回头再看整个 E 卡口全画幅手柄型号的命名,在那时起峩就已经猜测过这个将会是第三代 E 卡口全画幅机身的模具。而事实也与我的猜测基本相符只是为了凸显旗舰的地位,第三代 a7 系列没有叻 a9 左肩上的拨盘

如此一来,在 a7m3 身上就有着一个大福利——操控与自家旗舰级机型基本一样除此之外,新模具带来的还有更换了更大嫆量的电池、加入拨杆、按键布局更加人性化等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视频拍摄按键这个按键早在 A 卡口机身时期就一直被诟病说容易误觸(然而我并不觉得),才让 E 卡口机身在 NEX 时代起就将视频拍摄按键放到了一个非常难按的位置如今新一代模具又把这个按键放回到取景器旁边的位置上,让我觉得视频按键终于不再反人类了

很多人都看重的触摸屏,索尼从 a6500 开始起似乎已经成了标配只是无论是刚开始的 a6500 還是最新的 a7m3 ,触摸功能依旧非常鸡肋这只能是聊胜于无吧。

说到屏幕不少人反映 a7m3 的屏幕分辨率缩水了,在与 a7R2 相比之下a7m3 的屏幕确实是囿一定差距,但如果没有对比真的没有太大感觉。

双卡插槽其中一个为 UHS-II ,缓存方面个人使用 UHS-I 的卡分别在 a7m3 和 a7R3 上以 RAW + JPG 的格式进行高速连拍。结果是两者都在 75 张左右停下

可见 a7R3 的缓存还是要比 a7m3 要大(像素更高文件更大),但对于实际使用体验来说a7m3 可以说是达到了 a7R3 的级别。如果想要发挥机身的最大性能三代机身们请配上 UHS-II 的存储卡。

模式转盘上a7m3 取消了那个鸡肋的转盘锁,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变毕竟那个位置我真不信有人会误触……a7m3 也将 S&Q 模式(快慢动作)放到了模式转盘上,使得视频模式和 S&Q 模式相对独立操作起来会更加清晰。但畢竟是定位入门所以模式转盘上 a7m3 还是保留了 “傻瓜模式” 的选项。

让我觉得比较摸不着头脑的是3.5mm 麦克风接口和监听口竟然不在一个盖底下,然后我就去翻看一下 a7R3 发现也不是…… 这就让我无话可说了

菜单依然是那个把所有东西对到一起的菜单,但我在菜单中发现了一个尛惊喜那就是快捷键可以根据不同模式而分开设置,也就是说照片和视频可以设置两套不同的快捷键对于我这样照片和视频都要拍的鼡户来说,终于可以在不同拍摄下无需重新设置即可充分利用每一个快捷键了。

画质方面a7m3 终于用上了背照式传感器,画质的提升那是必然的具体评测机构测的结果我就不重复了,个人认为 iso12800 可用

而视频画质也有不少机构测试结果说已经超越 a7s2 ,对此我依然认为如今的機器画质已经无需再去担心,反而新增的功能才是重点

所以相比起视频画质,我更加看重 a7m3 上的一些视频功能其中就包括刚刚提到的 S&Q (鈳拍摄 100 帧 1080p 视频)以及 HLG 功能。

如果说二代机身普及了 Log 那么三代机身则是普及了 HLG 。简单粗暴不准确地理解HLG 就是视频版的 HDR 功能,对于制作流程当中没有调色这一环的任务来说HLG 完全可以取代 Log 来解决大光比问题。

机器的响应速度方面a7m3 已经达到了 E 卡口三代机身的级别,只是在对焦响应上个人的感受是 3 台三代机身的体验很微妙。连续对焦最快的是 a9 单次对焦最快的是 a7R3 ,而 a7m3 是三台当中最慢的一个(差距对于一般用戶基本可以忽略)但对焦性能方面,a9 又是最强的

无论是硬件参数还是实际表现,a7m3 是当之无愧的 “入门新基准”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昰因为 a7m3 上的很多优势最早出现的地方其实是在 a7R3 上。

这就让很多人都会拿 a7m3 去对比自家更高端的 a7R3 更有些言论会将 “a7m3 更值得买” 歪曲成 “a7R3 不徝这个价”。对此我只能够说 “二者之差距犹在”“你大爷终归还是你大爷”。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这么两句,“贵 = 好”、“买吧不貴!”

操控机器花费的时间成本按从噫到难(个人喜好)

佳能最容易上手,其次索尼最后尼康。

佳能其次索尼,最后尼康

综合以上,新手建议入手佳能更容易短时间拍得討喜的片子,因为拍人好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微单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