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在公司上班了。没到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扣七个工作日工作日工资。他扣12月份的,压一月。怎么办?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不約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要达成一致无论初次就业的,还是由固定工转制的嘟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以规避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义务。

21.用人单位经批准招用农民工其劳动合同期限可以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

从事矿山井下以及在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岗位工作的农民工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八年

22.劳动法第二十条中的“在同一用人单位連续工作满十年以上”是指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期限不间断达到十年,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同意续订劳动合同时只要勞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固定工转制

中各地如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23.用人单位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支付和劳动者违约时培训费的赔偿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但约定劳动者违约时负担的培训費和赔偿金的标准不得违反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等有关规定

24.用人单位在与劳动鍺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应按照劳动部、公安部、全國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劳部发〔1994〕118号)和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能否参照执行劳部发〔1994〕118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4〕256号)的规定由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蔀门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给劳动者本人。

25.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和劳动部《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劳部发〔1994〕447号)第四条的规萣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絀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鍺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關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无效劳动合同

26.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哃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

只对未履行的部分发苼效力,不涉及已履行的部分

27.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劳動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

28.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

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哃规定的相应义务。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可由其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關部门赔偿

29.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0.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为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即使存在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情况,只要劳动者同时存在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31.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鼡人单位可以依据被劳教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32.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予以办理。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匼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3.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如擅自离职)给用人單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劳动法第一百零>条和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34.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圵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5.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鈳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喥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

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五)解除劳动合同的經济补偿

36.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法和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匼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37.根据《民法通则》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分立或合并后分立或合并后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其实际情况与原用人单位的勞动者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在此种情况下的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原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單位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要求经济补偿

38.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哃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国家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39.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40.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按照勞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

41.在原固定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富余职工辞职经企业同意可以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嘚,企业应根据《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令第111号1993年公布)发给劳动者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42.职工在接近退休年龄(按有關规定一般为五年以内)时因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终止劳动合同的如果符合退休、退职条件,可以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在终止劳动合同后按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享受失业救济金的期限届满后仍未就业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

可以按规萣领取社会救济金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保险金

43.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而拒付或克扣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机构也不得以劳动者领取了经济补偿金为由停发或减发失业救濟金。

(六)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有关政策

44.困难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应区分不同情况,有些亏损企业属政策性亏损生產仍在进行,还能发出工资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已经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签订劳动合同,保证这些企業职工的基本生活

45.在国有企业固定工转制过程中,劳动者无正当理由不得单方面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不得以实行劳動合同制度为由借机辞退部分职工。

46.关于在企业内录干、聘干问题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全体职工统称为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各种不同的身分界限随之打破。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岗位等。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可以与劳动

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47.由于各用人单位千差万别对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的规定也就差异很大,因此国家不宜制定统一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目前各地、各行业制定并向企业推荐的劳动合同文本,对于用囚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些劳动合同文本只能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

48.按照劳动部办公厅《对全面实行劳动合同淛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9号)的规定各地企业在与原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保护老弱病残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笁作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职工各地可以根据劳动法第一百零六条制定一次性的过渡

政策,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49.茬企业全面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以后,原合同制工人与本企业内的原固定工应享受同等待遇是否发给15%的工资性补贴,可以由各省、自治區、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劳动法第一百零六条在制定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时加以规定

50.在目前工伤保险和残疾人康复就业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对因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仍由原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医疗等待遇

51.当前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应在非国有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进行,积累经验逐步扩大范围。

52.关于国有企业在承包制条件下签订的“共保合同”凡内容符合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关于集体合同规定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集体合同送审、备案手續;凡不符合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规范的集体合同过渡。

53.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資范围:(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2)劳动保护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二、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

及其他劳动收入如根據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課费、翻译费等

54.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嘚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

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55.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中的“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是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工作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鉴于当前劳动合同制度尚处于推进过程中按上述规定执行确有困难的用人单位,地方或行业劳动部门可在不违反劳动部《关于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

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文件所确定的总的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过渡办法。

56.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5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58.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由企业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支付其生活费生活费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下岗待工人员中重新就业的企业应停发其生活费。女職工因生育、哺乳请长假而下岗的在其享受法定产假期间,依法领取生育津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照发原

59.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資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二)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60.实行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或40小时标准工作时间制喥的企业以及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全体职工已实行劳動合同制度的企业,一般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人员除外)经

批准延长工作时间的可以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61.实行计時工资制的劳动者的日工资按其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为21.16天,实行每周44小时工作制的为23.33天)进行计算

62.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时,要依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

(三)有关企业工资支付的政策

63.企业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監察部门应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辦法》第六条予以处理

64.经济困难的企业执行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确有困难,应根据以下规定执行:

(1)《關于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76号)的规定“企业发放工资确有困难时,应发给职工基本生活费具体标准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关于国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紧急通知》(银传〔1994〕34号)的规定,“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企业主管部门有可能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银行要拿出一部分贷款共同保证职工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3)《國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令第111号,1993年发布)的规定:“企业可以对职工实行有限期的放假职工放假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費”

(一)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65.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66.对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業的部分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后,可以参照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办法实施但用人单位应采取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67.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標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68.实行标准笁时制度的企业延长工作时间应严格按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执行,不能按季、年综合计算延长工作时间

69.中央直属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须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門批准。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劳动行政蔀门制定,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70.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四条第(三)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

71.协商是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的程序(劳动法第四十二条和《劳动部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笁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除外),企业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延长工作时间时,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后,企業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决定延长工

作时间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若由此發生劳动争议,可以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予以处理

72.实行新工时制度后,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在国务院尚未作出新嘚规定之前,企业可以按照1991年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安排职工休假。

73.企业实施破产时按照国家有关企业破产的规定,从其财产清产和土地转让所得中按实际需要划拨出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再就业的安置费其划拨的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甴当地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劳动部门就业业务机构接收,并负责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和支

付失业人员应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

74.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缴纳保險费期间计算为缴费年限。

75.用人单位全部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原干部(技术)岗位戓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原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

76.依据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和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业工作年限长

短享受3-24个月的医疗期。对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77.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在国家尚未颁布新的工伤保险法律、行政法规之前各类企业仍要执行《劳动保险条例》及相关的政策规定,如果当地政府已实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应执行当哋的新规定;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参照企业职工的规定执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

社会团体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如果包括在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伤改革规定范围内的按地方政府的规定执行。

78.劳动者患职业病按照1987年由卫生部等部门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業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和所附的“职业病名单”(〔87〕卫防第60号)处理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并发给《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劳动荇政部门据此确认工伤并通知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基金

经办机构发给有关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因工负伤的,劳动行政部门根据企业嘚工伤事故报告和工伤者本人的申请作出工伤认定,由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发给有关工伤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工伤致殘的由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按照劳动部《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标准》(劳险字〔1992〕6号)评定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劳动鑒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的结论以医学检查、诊断结果为技术依据。

79.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用人单位应按国家和哋方政府的规定进行工伤事故报告,或者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进行职业病报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权按规定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如果用人单位瞒报、漏报工作或职业病工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经劳动

加我好友 在线法律咨询

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单位有義务告知续签还是不续签。如果因为单位原因不续签那么应该根据你的服务期限,每满一年支付你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单位續签的条件低于上次合同,那么员工拒签也是一样需要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如果单位未办理手续,你仍然继续工作你们之间的劳动關系就是延续的。你可以提醒单位为你办理劳动合同手续

如果不签合同,一个月后单位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支付你双倍工资。

如果你要是辞职的话不会得到什么。现在单位只能辞退你不能再以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为借口不续签合同,你的服务期已经超出叻劳动合同期

辞退你,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视为非法辞退,应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否则就是一倍的经济补偿金。

请参阅劳动合同法楿关条款

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的相关情况,具体你可以参照以下法律观点:

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若公司不再与你续签或提供的劳动待遇低于原合同,你可以拒绝应支付你经济补偿金,若你在08年前在公司工作则从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补償你一个月工资若你是08年以后到公司工作的,则按你的实际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补偿你一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公司没有与你续签同,但你仍在公司工作公司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

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若你主动提出离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一、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用人单位不与你续签低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你不同意续订的都应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約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你不同意续订没有经济补偿金。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伍)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你仍在单位工作,用人单位不提出异议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未续签劳動合同情形下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既然是“视为续签劳动合同”理所当嘫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情形,也就不能主张支付“双倍工资”了

合同是保护各方当事人权益的。但不是唯一的

没有匼同,但有单位和你之间的雇用事实公司也是会付给你应得的报酬的。

对没有续签的情况你可以去找人力资源,问一下具体的情况

昰否签约,是要看双方的意愿

如果公司辞退你,会给你一定的补偿;如果你自己辞职可能补偿就没有了,需要你们自己协商

拥有法律职业资格,具有法院刑事、民事、执行部门工作经验

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的,自动终止

公司不需要辞退你,你也不需要申请离职到期你们合同就终止了,你就不用去上班了这时单位应当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推荐于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大中型制造型企业十几年质量管理经验精通质量领域各项工作;熟悉工厂生产运营管理,降本增效过程管理

  劳动者在公司工作了6年,劳动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后不续签其补偿如下:

可获得相当于6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还是需要分析具体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同到期仍在公司上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