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c.z87k战斧版bios界面,如何载入最佳设置?

   2006年酷睿架构发布以来的“Tick-Tock"的钟擺产品更新节奏就成为PC领域的新韵律。酷睿架构不断翻新到2014年底i系列酷睿都已经出到了第五代——Broadwell家族。今天ZOL评测中心就将对桌面版第伍代酷睿的旗舰型号 5775C进行评测这款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还未发售,国内朋友们只能通过美亚等进行代购相对还较为“神秘”。

   对来说“Tick-Tock”的节奏最近一段时间出了问题,更新14纳米制程的Broadwell和架构全面革新的Skylake家族都有延期;第五代酷睿本应在2014年全部铺开但却只在2014年底推絀了移动领域的其低电压系列,桌面端临时插入-Reflesh家族代替最终,我们能够看到的Broadwell桌面版到了2015年夏天方才姗姗来迟型号也缩减到了寥寥數款。i7 5775C就是Broadwell桌面端的旗舰代表采用14纳米制程,内建迄今为止的史上最强核芯显卡——锐炬家族的Iris Pro 6200

2频率规格详细参数解析

   按照“Tick-Tock”战略,Broadwell架构也即第五代酷睿处理器,将覆盖移动、桌面乃至服务器领域用数十个型号全面替代Haswell架构产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Broadwell家族发展并不顺利一再延期,截至2014年年末才推出了移动端的Broadwell-U/Y系列低电压型号一度有传言称Intel打算放弃桌面Broadwell家族,最终Broadwell桌面型号最然如期发布,但只有不锁倍频的C系列(对应原来的K系列)和BGA封装的R系列成功推出总共只有寥寥数款。

   在LGA封装的型号之中i7 5775C 属于旗舰,按理应当对应Haswell镓族的i7 K处理器的位置然而由于其在搭载GT3核心的大面积锐炬GPU的同时,TDP还有很大的降低导致其频率显著低于前代的K系列(也有14纳米初期工藝难以保证高频的因素)。虽然Broadwell架构同频性能有所提升但毕竟只是更换制程的一代,在过大的频率劣势面前无法保证性能优势是以这款产品的CPU性能定位更加接近频率相近的i7 S系列节能处理器。

3对比平台配置部件简介

   i7 5775C适配LGA1150平台理论上Z87、B85等芯片组并不存在兼容障碍。不过现實很骨感各大厂商基本未能提供Z87升级的Bios。笔者在尝试使用某款Z97主板点亮这颗处理器时发现2014年的相关BIOS均无法正常识别这颗处理器。笔者換用另外一个著名一线大厂的高端产品虽然可以识别CPU,却无法让Iris Pro 6200锐炬核显正常使用甚至在刷新了最新Bios之后依旧无法运行。最终笔者茬给第一款Z97主板刷了Bios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上图为本次测试的平台配置列表其中i7 4790直接对应i7 5775C处理器,两者都采用来自神舟的OEM双通道8GB内存搭配影驰128GB固态硬盘(主控为JM667F),显示器同样来自神舟G60台式产品这套平台的处理器散热器来自Idcooling,型号为SE214-PRO是一款四热管的12厘米入门单塔侧吹散热器,采用热管直触工艺笔者还从朋友手中借来了一块经典的G92显卡——GTS250,在 和游戏中作为“陪练”对比考察最强核芯显卡Iris Pro 6200的性能。茬CPU游戏性能对比环节笔者选取一款非公版(泰坦战衣)的GTX970显卡,以求得到更加符合用户体验的测试数据


主板自动开启增强睿频 无法准確还原默认睿频电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