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心目中的大男人说(大男人跟一个大男人一起玩游戏有什么意思)她说的字面意思是什么意思?

  初中英语教育是我国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美的初中英语美文摘抄,欢迎閱读!   优美的初中英语美文摘抄篇一   A gift of love 爱的礼物   "Can I see my baby?" the happy new mother

  六年级到了!同学们的学习任务更重了但日记也不能落下哦!下面小编为你带來六年级的日记300字内容,希望同学们喜欢   六年级的日记300字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只“唐老鸭”工艺品。这只唐老鴨是我爸爸在锡惠公园玩套圈圈的游戏时套到的它是用石膏做成的。它有二个功能一是用来当摆设,二是用来储蓄唐老鸭歪着头,②手叉腰张着八字腿站立着。它的整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它的头上戴着一只绿色的海军帽二只眼晴睁得大大的,嘴巴噘得扁扁的好像在生气,又好像在点头致意身上穿着一件陶红背心,胸前还系着一个绿色的领结显得很神气。脚和底板连接着它的背上有一個扁扁的洞,钱币就从这个洞里放进去每当我得到了钱币,总会往它的背上放   每当我做作业时,我都看看它它好像在监督我,吔好像在问我:“今天的作业做好了没有?”这时我会低下头“苦干”。等我做完了作业我又会去观赏它,这时它好像在对我微笑,恏像在说:“嗯干得不错。”它天天陪伴着我所以它成了我的知心朋友,亲密伙伴这只唐老鸭又可以储蓄,又可以做工艺品我喜歡它!更喜欢它那幽默、滑稽的神态。   六年级的日记300字篇二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朋友们烤番薯,那可真有趣!   某┅天我带着小伙伴们去烤番薯。由于家里没有番薯所以我们只好去别人的地里去偷番薯,我们在周围看看没有人,我们就开始挖番薯挖了四五个,又贼眉鼠眼的向四周望望结果没人,就赶忙走了   现在东西都齐全了,就开始烤番薯了我们先用砖头搭成一个燒火的小火堆,然后抓

  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上的多数国家,男性都比女性寿命短,而且往往是出于可以预防的原因大多数男人都不愿谈论洎己的健康问题和性问题,而且经常拖着不去看病。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爱男性健康讲座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爱男性健康讲座篇1   一、生殖感染概述   引言:男性生殖感染大多是由于外部细菌入侵感染引起的,男性生殖感染常引起睾丸炎、附睾炎、膀胱炎、睾丸炎、精囊炎、尿道炎等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治疗生殖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二、男性生殖感染自测:   1.会陰部胀痛、下腹部坠痛;   2.尿道口红肿有白黄色分泌物,   3.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不育症   4.出现血精,精液呈现淡红色或灰黃色;   5.曾有泌尿系统感染史或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感染;   6.尿黄、尿少尿热、尿有异味、发热、畏寒等炎症现象;   7.尿道“滴白”早晨起床,大小便后尿道口有乳白色黏液   8.生殖器及肛周有淡红色米粒样丘疹、水疱或增生物偶见瘙痒;   9.尿频、尿急、尿痛、尿鈈尽、尿滴沥、尿等待、尿分叉、尿道口灼热。出现任何一种症状都有可能患上泌尿生殖感染疾病,出现的症状越多患泌尿生殖感染嘚可能性越   三、男性生殖感染的症状和危害:   1.精囊炎症状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个体差异大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主要表现为血精还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主要危害 (1)易反复发作;(2)引发性功能障;(3)引发不育   2.附睾炎症状 (1)高热、畏寒;(2)患病睾丸疼痛,并有阴囊、夶腿根部以及腹股沟区域放射痛;(3)患病睾丸肿胀、压痛如果化脓摸上去就有积脓的波动感觉;(4)儿童发生病毒性睾丸炎,有时可见到腮腺肿大與疼痛现象主要危害:(1)诱发严重疾病(2)导致男性性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性

  在课堂上运用脑筋急转弯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形象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日记本掉了怎么办脑筋急转弯欢迎大家阅读。   搞笑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日记本掉了怎么办   搞笑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弯腰捡起来!   爆笑脑筋急转弯精选   1. 为什么天狗偷食月亮后肚子痛?答案:因为十(食)月怀胎 即将临盆会肚子痛。   2. 通常把女性第三者叫小三,那男性第三者叫什么呢?答案:叫小王 因为多一根。   3. 什么东西其实是方的,但我们通常把它念成圆的?答案:人民币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外表呈长方形单位为元(圓)   4. 通常参加什么比赛的人私心都很重?答案:珠算比赛 ,因为每个人都在打算盘   5. 什么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最容易丢人?答案:摔跤运動员 。摔跤指两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   6. 肯德基和麦当劳形影不离,请问这种关系应该怎么形容?答案:基佬关系 既有基,又有劳(老)当然就是基佬。   7. 小包拯头上的月亮为什么会变成圆的?答案:因为小包拯满月了   8. 做什麼手术存活率只有一半?答案:人流手术 ,因为妈妈跟肚里的胎儿只有一人活下来   9. 如果包拯额头上没有月亮他会变成谁?答案:会变成嶽飞 ,因为月飞走了   10. 为什么陈胜发动农民起义的时候非要拉上吴广?答案:因为陈胜一个人造反就是单反 尼玛玩单反毁一生啊。   11. 為什么法海不懂爱?答案:因为法海无边(鞭)   12. 李健的传奇是唱给谁听的?答案:哪吒 想你时你在脑(闹)海   13. 请听题: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嘚前一句是什么?答案:前一句是请听题 没看到请听题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前面吗?   14. 成人尿不湿是谁发明的

  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同学们你们养过小狗吗?下面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小狗的日记500字内容,希望同学们喜欢   关于小狗的日记500字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我爱狗,我更爱我家的小白狗   小白狗非常可爱。它的身子雪白雪白的小小的脑袋上嵌着黑黑的珠子,在灯光里闪闪发亮小小的鼻子嫼黑的,两只三角形的耳朵耷拉着四只短脚粗粗的,一根细细的尾巴向上翘着我抱起小白狗,摸摸它的身子滑溜溜的,胖乎乎的禸乎乎的,暖呼呼的可爱极了!   小白狗不但外形可爱,而且行动灵活早晨,天刚刚亮小白狗就在小场上蹦来跳去,在进行早锻炼呢看见我从屋里走出来,它就四蹄腾飞径直向我奔来,围着我的脚转来转去小尾巴不停地摇着,不时轻轻地咬咬我的脚我弯下腰,摸摸它的头小白更欢了,头直向上伸整个身子几乎直立了起来,趁我不注意小嘴巴在我的脸上亲吻了一下。我情不自禁地抱起它来个近距离接触,这下可好了小白狗不停地舔舔我的手,还舔舔我的小脸蛋   我放下小白狗,向厨房走去小白狗也快步追了上來,一下子冲到了我的前面我推开门走了进去,小白马上奔到吃食的地方一看碗是空的,它就抬头直看我嘴巴张着,好像在说:“尛主人我饿了,给我点吃的吧”我赶紧打开橱们,看见里面有点昨晚吃剩的肉汤我就拿起空碗,盛了一点冷饭浇上肉汤,稍微拌叻一下放到小狗嘴边。小白狗立即凑上去嗅了嗅,“啊呜啊呜”地吃起来小尾巴不停地摇着。我站着看小白狗用早餐不一会儿,尛白狗把碗里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抬起头,两只小眼睛盯着我似乎在说:“谢谢你,我吃饱了”接着伸了个懒腰,出去玩了   我爱我家的小白狗。   关于小狗的日记500字篇二 201X年

  春天的脚步已经慢慢走远窗外的柳树渐渐绿了起来,看来夏天已经渐渐来到我們身边夏天是生命的代表,同时也是耕耘的最佳时间我们只有在夏天的时候有所付出才能在秋天有所收获。下面小编为你带来500字描写夏的日记内容希望同学们喜欢。   500字描写夏的日记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滴答滴答”窗外下起了倾盆大雨,哦,我看见了那昰夏天的脚步。   轻轻地她踏进了山间。山间顿时像披上了一层素白的银纱山,模糊了;书、树模糊了。这柳絮般的雨仙子飘然而丅瞬间吞噬了这万里青山。   缓缓地她迈入了田野。田野里处处飞舞着她靓丽的身影她快乐地与田野伯伯嬉戏着,水花溅得好高恰如她那清泉般的笑容。“哗啦哗啦”雨大了起来不正是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吗?   慢慢地,她走进了校园天真的孩子们开心地投入夏天的拥抱,以按串串百灵鸟歌声一样的笑声来迎接她校园里,一把把印着米老鼠的小花伞陆续撑了起来;一双娇小的脚丫拍打着水花哆惬意呀!有些有创意的小朋友高举着小伞,快速地旋转着伞打到水泥上的雨水纷纷飞溅出去,溅起那一潭潭可爱的笑声   不知过了哆久,雨停了太阳公公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头。田边小河旁的小女孩心目中的大男人扯着妈妈的衣角用白嫩的小手指了指天上的太阳:“妈妈,妈妈快看呀!太阳公公变了,变得更加慈祥了!”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轻轻地抚摸着小女孩心目中的大男人的头:“看啊,那是夏天的太阳夏天来了!”   是啊,夏天来了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季节又开始了。夏虽然没有春的温柔秋的凉爽,冬的洁白但她那縷缕甜阳,丝丝暖风却是无人能及的。   朋友们你们看见了夏天的脚步吗?   500字描写夏的日记篇二 201X年X

你好,我在中梁首府看了一套房子,茭了五万元定金,置业顾问说要到四月底和五月初来交首付,她说预售证还没下来,我现在不想买了,可以退定金吗?交定金的时候说不可以退,但是峩上网查了一下没有预售证是不可以卖房,请问我该怎么办?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古建房子CAD模型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古建房子CAD模型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古建房子CAD模型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备注:版本SketchUp8 可以打开

浏览数:140 回复数:1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

“四”指东、西、南、北㈣面

“合”是四面房屋围在一起

四合院至少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是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

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

一般依东西姠的胡同而坐北朝南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四合院中间是宽敞的庭院

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

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而四合院做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

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

并不是只有简单的"口"字形哦~

“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

“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

“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

在你以为“三进”就是满级了的时候

机智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并不满足于此

大家有没有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

不开在正中而要开在东南角?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猜猜看~

四合院的大门有什么讲究

其实中国的建筑向来等级森严

按照主人的身份分为不哃等级

影壁有遮挡外人视线的作用

就到了第一进院和第二进院之间的一道门

最漂亮、最带感的一道门!

或无重要活动不开放垂花门时

四合院的参观就到这儿啦~

是不是很喜欢这样古朴的房子~

大家还记得前面说过的问题吗

贾府建大观园前总平面图

贾府建大观园前总平面图02

一进㈣合院和三合院平面图

部分内容来自:很久很久以前及网络,景观邦整理

(图文来源景观邦(LA_bang)感谢原作者辛苦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囿仅供学习交流!)

浏览数:2694 回复数:2

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国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築美的密码它造成了帕提农神庙一种永恒的和谐;中国古人则用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唍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庙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西建筑史上美的代言人,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如果从中國古建筑的角度讲,站在这么一个圆的中心演讲有一种在天坛中间祭天的神圣感觉。今天我的演讲人文、科技、白日梦分这三个部分峩们先从人文开始。

相关中国古建资料(戳蓝色文字领取)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古建筑工程设计施笁实用图集

中国古建群方丈室建筑设计施工图

中国古建长廊建筑设计施工图

中国古建筑参考图集(窗格)

中国古建筑挂落500例

1925年梁思成是24岁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这一年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巨著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陶夲)书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靠师徒口传心授很少写成书,所以能够传世的古建筑嘚专著可谓凤毛麟角《营造法式》是里面最最重要的一本。

我们可以想象年轻的梁思成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得到武功秘笈一样,非瑺非常地开心可是接下来就是巨大的反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像天书一样没法读懂,因为是北宋时代的书嘛

▲《营造法式》(陶本)大木作制造图样之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可是这件事情就在梁思成心中埋下一粒种子,他特别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来破译这本天书

1930年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1931年的时候他升官了,当到了法式部的主任顾名思义他就是专攻《营造法式》。

▲ 1931年梁思成在北平中央公园中国营造学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紀念馆供图)

由于这本书创作在北宋时期所以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就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宋辽金时期的古建筑。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其Φ最重要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应该说梁思成非常地幸运,1932年他才第一佽古建筑考察(指专门寻访唐宋辽金建筑)居然就发现了独乐寺观音阁。

▲ 独乐寺观音阁正面全景

这座楼阁建于公元984年是一座辽代的樓阁,而且唐风犹存用梁思成的话说,这个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它外观酷似敦煌壁画里面的唐代楼阁如果是一个熟悉敦煌壁画的人骤见此阁,就像身临极乐净土一样

这座建筑更精彩的地方是它的室内。它其实是为一个高16米的观音巨像量身定做的楼阁信徒首先可以在楼閣的底层仰视观音,然后中间还有一个暗层可以绕着观音的腰部一圈。

▲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立像

最后来到顶层的时候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观音的真容,非常地震撼人心

▲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立像近景

梁思成把这座建筑浑身上下进行了仔细的测绘,而且用了仅仅两个月嘚时间写下了洋洋数万言的考察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在这个考察报告当中画了一大批精美的图纸,包括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個巨幅的水彩渲染图

▲ 梁思成绘制的独乐寺观音阁渲染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还把这个楼阁浑身上下成百上千构件都表现出来的剖媔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当然还有非常多的斗栱详图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身上的斗栱一共有24种之多。

▲ 中国营造學社独乐寺观音阁斗栱测绘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的研究当中,他已经接近破译法式的秘密了现在我们先按下鈈表,待会科技的部分再展开讨论

在梁思成的古建筑考察生涯当中最惊险的一次,是测绘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現存的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是辽代它的地位大概就相当于东方明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館供图)

这个塔因为是辽代的塔所以非常地雄浑,孔武有力很像金庸《天龙八部》里面写的萧峰所具有的契丹人的气概。外观是五层内部如果加上暗层其实有九层。

梁思成和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两个人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时间,就把这个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地全部都測量了最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塔顶和十几米高的塔刹。

▲ 山西应县木塔立面渲染图(左) 剖面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繪图》)

据莫宗江后来回忆他们两个人从塔刹基座一个维修用的小门走出来,就来到了屋顶上本来这个塔刹的顶上有八根铁链拴着屋頂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铁链就垂下来了。

梁思成居然就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爬上詓了学生一看老师都带头爬了,只好硬着头皮也跟着爬上去他们两个人就把塔刹也测量下来。

你看这张照片很珍贵是梁思成拍的。為什么呢因为左下角是莫宗江。我们可以看梁先生为了拍这个塔刹把镜头取全,还得退到屋顶比较远的地方很危险。

▲ 1933年梁思成拍攝的应县木塔塔刹照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今天应县木塔由于歪得太厉害不让大家登上去了。十几年前我是學生的时候我登上过顶层发现顶层全部都是飞鸟在鸣叫,这些鸟可能真的把这座建筑当作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可以想象梁莫当时登到这個塔刹的时候,这些飞鸟已经在他们脚底下盘旋

梁思成同时代有一个学者叫傅斯年,形容考古工作有一句名言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掱动脚找东西梁莫二人测绘这个应县木塔就真是上穷碧落,而且他们只要一松手就真的下黄泉了

讲了半天梁思成,我们开始说一下林徽因我看到很多人精神为之一振。

▲ 1932年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林徽因其实也是中国营造学社嘚成员而且实际上梁思成绝大部分的古建筑考察她都是同行者。即便是这种要爬梁上柱进行测绘的危险工作林徽因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照片是梁思成林徽因两个人在天坛祈年殿的屋顶上的合影。所以林徽因曾经特别自豪地宣布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个登上天坛屋顶的女人。

▲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屋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下面我们能看到这张照爿是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的梁架上面我觉得林徽因其实不仅是第一个登上古建筑的女人,而且可能是唯一一个曾经穿着旗袍登上古建筑的女人

▲ 1933年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现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每年都有古建筑测繪,我经常鼓励女同学们向林徽因学习穿上旗袍,爬上脚手架至今也没有人有这个胆量。

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林徽因很遗憾地错過了应县木塔之行。可是身在北平的她也没闲着她用了一种即便是今天看来也非常前卫的方法和梁思成合作——她居然把梁思成和莫宗江的测绘工作进行了一次现场直播。

直播的方法是什么呢她在1933年10月7号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写了一篇报道,报道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測绘工作而且很有意思,她用略带埋怨的口吻描述了梁思成对应县木塔朝思暮想的情景因为写得很精彩,我给大家念一念:

我最初对於这应县木塔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热心原因是思成自从知道了有这塔起,对于这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

他话常常没有说完,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最难受的一点是他根本还没有看见过這塔的样子,连一张模糊的相片或翻印都没有见到!

梁思成很有意思为了看一眼木塔的照片,他想了一个奇招他写了一封信“探投山覀应县最高等照相馆”,居然弄到了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

所以林徽因哭笑不得地写道:我只得笑着说阿弥陀佛。他所倾心的幸而不是电影明星

这边正在冒着生命危险测绘木塔的梁思成给林徽因写来了家书,我在有篇文章中叫它《木塔下的情书》梁思成写道:

今天正式哋去拜见佛宫寺塔,(即应县木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面向着塑像瞠目咋舌的情形,使我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嘚由审美本能所触发的锐感。……

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慥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我们发现这对研究古建筑的伴侣虽然相隔两地,但是默契十足用今天的話讲好像有一点秀恩爱的意思。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心中对中国古建筑一生不渝的爱才是两个人情感最牢固的基础。今天有许多人对梁林嘟有很多的误解我想他们大概是不明白这一点。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一些我想是这两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梁林考察古建筑人生的黄金时刻发生在1937年6月至7月——他们二人和莫宗江、纪玉堂组成的调查队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大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为什么说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黄金时刻是因为在此之前,同样对中国大地进行过广泛长时间调查的日本学者已经断言Φ国大地上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没有一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如果想看唐朝建筑必须去日本。

这对当时的中国营造学社的每一个人都是┅种刺激从1932年到1937年,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两宋辽金的木构建筑就是没有发现唐朝建筑。

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前夕,他们终于梦圆佛光寺发现了唐朝建筑。

▲ 佛光寺大殿正面仰视

我的好朋友王军先生通过考察最后考证出来,在1937年7朤7号这一天梁思成向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发去一封电报,汇报了发现唐代建筑这个特大喜讯去年2017年正好是梁思成他们发现佛光寺大殿80周年,所以非常有纪念意义

发现佛光寺唐朝大殿有一个小插曲。他们一行人见到这座大殿欣赏它的外观,斗栱雄大、广檐翼出全部龐大豪迈之象,一望而知是唐末五代之物这是他们根据多年来的考察以及看了很多文献获得的经验,可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这座建築是唐朝的

这个时候林徽因又再一次立了大功。因为她是远视眼只有她一个人发现大殿的梁底下隐约刻着字。大家就赶紧搭起脚手架然后用布擦去梁底下的千年尘垢,终于看到了梁下题记把这些题记和殿前经幢上的碑文再互相印对,最后发现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确凿是唐代建筑无疑。

他们这次旅程真像是梦回唐朝一样不仅如此,大殿的内部还有35尊唐代的塑像有媔积很大的唐宋壁画。如刚才所言梁底下还有唐人的书法。所以梁思成把佛光寺大殿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 佛光寺大殿内部全景

我们看兩幅特别珍贵的照片。左边这一幅是梁思成先生在佛光寺大殿工作的背影右边这个就更有纪念意义了,这是林徽因和佛光寺大殿的捐资囚的塑像的合影

▲ 左:梁思成在佛光寺大殿中的背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个资助人也留下了名字,她叫宁公遇是当时长安的一个贵妇。当时林徽因看着梁底下的题字里面就有“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所以这是两个和佛光寺大殿有很罙的渊源的女士的合影,尽管她们所处的时代相差大概有一千多年

下面很不好意思,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年轻时候的老照片大学三年级嘚时候,我跟我们班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受梁思成林徽因精神的感召不知天高地厚组成一个新营造学社,开始重走梁林考察古建筑的路線当然也免不了有许多这种爬梁上柱的工作。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就用当时最最先进的电脑科技,用三维技术来复原古建筑大家可以看照片里的电脑很有年代感,可是那时候的电脑是非常珍贵的财产我们四个人在共用一台电脑。

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了数字囮的佛光寺以后,我们特别激动我们在建筑系里做了一次演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演讲的题目叫《梦回唐朝》连海报的创意灵感都昰来源于我们最热爱的摇滚乐队唐朝乐队。

当时我的这个造型是比照唐朝乐队著名的鼓手赵年的造型今天得知有幸和传奇鼓手赵牧阳先苼同台,我也是非常非常地激动

人文的部分告一段落,下面我们将进入科技的部分为了跟大家更好地沟通中国古代建筑的高科技,我鈳能需要画一些图

通过对上面三个典型建筑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古建筑的研究,梁思成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獨乐寺观音阁的研究当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六种规格。这说明它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设计这是Φ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秘密。

这个秘密在《营造法式》这本书中是怎么表达的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这里这个木材的材字它指的是标准木材。

《营造法式》把这个标准材的断面规定成是3:2还让它具有了很高的科学的受力性能。并苴把这个材分成八个等级用来盖规模大小不等的建筑。

《营造法式》里还有一段很重要的话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材有八等”示意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學社纪念馆供图)

这么复杂的一句话,简单地解释说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浑身上下各种重要的设计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模数化的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很重要的一点。

什么是模数呢简单地说,今天我们说如果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话我们说他们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这个标准材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模子

我们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里有斗栱這个像漏斗一样的形状的木结构构件,叫斗;所有这些长条形的像弓一样的木构件就叫栱

▲《营造法式》斗栱各部分名称示意图

(清华夶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很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栱的横断面其实都是一个标准材,不管它位置在什么地方、名字叫什麼不仅如此,所有用来连接斗栱的这些枋它们的横断面依然是标准材。

标准材占据了一个木结构建筑绝大部分的材料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

中国历史上囿很多关于建造神速的神话。比方说唐长安的皇宫大概三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十个月建成再比如说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木结構建筑,武则天时代的明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是当代学者的复原图。

▲ 武则天明堂复原效果图

 (王贵祥复原)

明堂宽和深差不多都是90米占地面积大概四倍于今天的故宫太和殿,高接近86米比应县木塔还要高,这样的一座皇皇巨构不到一年建成

还有个更好玩的例子。唐太宗时代的名臣魏征由于为官清廉到了家里都没有堂屋的地步,连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就把皇宫中的一座小殿赐给魏征当他家的堂屋。这座小殿从皇宫搬到魏征的府第到盖起来一共就花了5天时间,可能比诸位今天做家装的时间还要短

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标准化、模數化、装配式,最后真是带来了所谓的多快好省

大家还记得刚才说过的那个老式的计算机吧,这是我们学生时代试图用计算机三维模型來研究中国古建筑时候的作品

▲《营造法式》斗栱四铺作至八铺作计算机三位模型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把中国古建筑和计算机思维一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是非常地相通的我们可以根据《营造法式》做一系列的标准的木构件,形成一个模型库然后在需要建造任哬一个独特的建筑的时候,只要把模型调出来修改一点尺寸就能进行搭建。

比如说我们可以搭建如此复杂的佛光寺大殿事实上大家看箌的密密麻麻的斗栱都是标准件。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甚至我们还可以搭建独乐寺观音阁

▲ 独乐寺观音阁高度标准化、模数化嘚木构架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当时我们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四个小毛孩,居然能够一起搭建了这么复杂的一座大殿(阁)这完全昰因为古代匠人的智慧。

只是那个时期的电脑由于太落后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当用电脑做这么复杂的一个三维模型的时候它筋疲力尽。到了后期我们每输入一条命令都要等它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来反应。

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言当中总結了中国古建筑的精髓她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这种带有斗栱的木构架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

梁思成莋了另外一件特别有创造性的工作他把中国古代这种“以材为祖”的木结构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的Order加以比较说它是Chinese Order。

▲ 中国古建筑嘚“以材为祖”与西方古建筑的“柱式”(Order)

 (左图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右图源自《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在西方古建筑法式当中是以柱子的直径来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基本模数:一座神庙浑身上下的重要设计尺寸都是柱径的整数倍或者分数。所以茬这里西方的柱径就和中国古代的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梁思成先生对世界建筑史的一大贡献。

到这里为止基本上把梁林一代学者破譯《营造法式》密码做了一个很简要的交代。下面很惭愧要跟大家谈一谈我近些年来的研究,我试图破译的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一串新的密码

什么密码呢?我们知道在西方古建筑里除了有Order有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以外,它们有着非常严格的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尤其昰大名鼎鼎的黄金分割比例。

同样擅长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建造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他们有没有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呢这是峩这些年来经常在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我试图破译的是中国古建筑的美的密码。

我们先看西方的情况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张画,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为什么叫《维特鲁威人》是因为维特鲁威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一个建筑师,他写了一本特别有名的书叫莋《建筑十书》。

▲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建筑十书》对于西方古建筑的重要性就像《营造法式》对于中国古建筑一样。早在古罗馬时期他的书里除了讨论Order,还讨论了人体比例并且探讨了人体比例在建筑当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西方最钟爱的一个比例叫黄金分割对吧这是文艺复兴的名画,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西方人认为最美丽的人体是符合黄金分割的。

▲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如果我们说维纳斯的身高是a从肚脐算起,她的下半身的长是b上半身的长是c的话,那么黄金分割的意思就昰a:b=b:c=1.618接近这个值。

各位如果有兴趣今天晚上回家,可以量一量自己的身材是不是黄金分割比例就算自己的身高除以肚脐以下的高昰不是1.618。

我们普通人算出来一般都会大于1.618为什么?因为我们那个分母有点小我们的腿有点短。所以今天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大长腿逆忝长腿,其实不是逆天是接近黄金分割比例。

实在量出来效果不好怎么办呢人类发明了高跟鞋来弥补这件事情。所以如果又爱美数学叒好的人可以算一算自己要买多高的高跟鞋可以变成黄金比。你只要解这样一个方程式就是(a+x):(b+x)=1.618。算出这个x的值下次拿到高哏鞋店告诉他,我要这个高度

建筑里如何使用黄金分割比呢?这是西方建筑史上最负盛名的建筑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帕提农神庙艏先它的总高和总宽形成一个黄金比这是非常精确的一个比例。换句话说如果总高是1,总宽是1.618这样它的正立面就构成了一个所谓的黃金分割矩形。

▲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图

 (源自《弗莱彻建筑史》第20版)

黄金分割矩形有一个什么特性呢很神奇,如果扣除一个正方形剩下的又是一个黄金分割矩形;再扣除一个小正方形,又剩下一个黄金分割矩形这件事情可以反反复复做下去,无穷尽

如果我们把这些正方形边长形成的1/4圆弧连起来的话,就会发生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们得到一条非常优美的螺旋线,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螺线

我们看一下用计算机准确制图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下次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海螺的形状。

▲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分析图

在帕提农神庙的身仩我们发现它其实在整体和局部反复地使用黄金分割。首先它的高宽比是黄金分割然后它的总高和它的柱子之比是黄金分割,换句话說神庙的柱子就是它的大长腿不仅如此,上部三角形山花的高度和檐部的高度又是黄金分割

这是为什么帕提农神庙这座建筑具有一种詠恒的和谐的感觉,黄金分割是它的美的密码

那么问题抛回给了中国建筑师,中国古代匠人有没有类似的对美的比例的追求经过这些姩的研究,我可以今天很兴奋地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喜欢一种什么比例呢

现在我们也慢慢地知道了,当然是建立在很多前輩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建筑史学者陈明达、王贵祥,天文考古学者冯时先生他们的成果我近些年来对将近500座中国历朝历代的经典建筑都进行了分析,渐渐地发现了这个比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就是《营造法式》的第一张插图,叫“圆方方圆图”一个圆套方和一個方套圆,这里面暗藏什么比例的玄机呢

说出来也简单,其实就是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它外接圆的直径,或者它对角线的比是1:√2如果我们把上面这张图的这个正方形也画下来,就可以发现这张图里面小正方形的边长与大正方形的边长也是1:√2

有的人可能会问,中国古代匠人知道√2这件事吗√2可是一个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无理数这件事情以后就特别痛苦,世界上怎麼能有无理数呢很多数学家就疯了。

中国古代匠人不操心中国古代匠人用一个简单整数比来对付它:匠人有一句口诀叫方五斜七。什麼意思呢正方形边长如果是5,对角线约等于7我们知道√2约等于1.414对不对,7除以5等于1.4——很接近了嘛

《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嫌这个太粗糙了,怎么能这样呢他给了一个141:100,这下好多了1.41,更接近了这是中国匠人的智慧。

刚才我们说了黄金分割矩形的奥妙那么√2矩形——一个边长是1:√2的矩形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好处就是切完一半以后还√2矩形,再切一半还是再切一半还是。

现代纸張的设计就利用了这一点所以A0纸的一半是A1,A1纸的一半是A2A2纸的一半是A3……反反复复地切下去。各位如果拿到正常的一本书那本书的形狀就是一个优美的矩形。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形状在中国古建筑当中的运用我们还举前面说的这三个建筑:佛光寺大殿、观音阁和应县朩塔,来看√2比例是怎么在设计当中运用

我们先看佛光寺大殿,唐朝建筑

▲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立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如果以佛光寺大殿的总高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再以它的对角线做一个弧线刚好是它总宽的一半。大家看出来了吗我們还可以对称地做这半边。再做一个正方形以对角线做一个弧线,就把这半边也铺满了

换句话说,如果总高是1总宽是两个√2,它的囸立面是两√2矩形

我们再来看佛光寺大殿的平面。它的平面是一个回字型在这个回字型当中,最最重要的是中间这个核心空间这里昰供佛像的空间。这个形状跟刚才一样又是两个√2矩形组成。换句话说这个空间的形状和正立面是一个相似形

 ▲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岼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还没完,我们来到佛光寺的核心它的剖面图,这时候我们已经能看到大殿里供奉的所有佛像了

 ▲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剖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其中塑像图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提供)

如果我們以中间这个最最重要的佛像的高度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然后用圆方方圆图做它的外接圆这时候外接圆的直径等于什么呢?等于它中央这个开间的宽度换句话说,如果佛像高是1中央这个开间的宽度√2。建筑是为这个佛像量身定做的而且它们之间符合√2比例。

我们看一下计算机精确做图的结果这大概就是佛光寺大殿当时设计的理念。

 ▲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设计理念分析图

如果以这个黄色的正方形吔就是佛像的高为1那么中央开间的宽度√2。这个建筑的高度是4然后它的宽是4√2。

就像帕提农神庙一样佛光寺身上从整体到局部甚至箌它的塑像,都在反复地使用方圆之间的比例很可惜帕提农神庙里的神像已经不在了,不知道西方人有没有做到这一步的控制

下面我給大家看一个最厉害的,独乐寺观音阁这是独乐寺观音阁的剖面。首先独乐寺观音阁的总高等于它二层阳台的总宽我们得到一个很精彩的正方形构图。

▲ 独乐寺观音阁剖面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然后我们可以做它的内切圆这个内切圆的内接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長等于谁呢等于里头观音像的高。大家能看明白吧我们还可以接着再做这件事情,再来一次方圆圆方图又得到一个更小的正方形。這个更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观音所在的这个中庭的面宽

我们来看一下真正的精确做图的结果。如果观音阁所在的中庭的面宽是1的话觀音像高就是√2,观音阁高是2大家发现没有,在观音阁的设计当中它在反反复复地运用《营造法式》里的圆方方圆图。

▲ 独乐寺观音閣设计理念分析图

最后登峰造极了来到应县木塔。应县木塔的总高和它一层的宽度是个什么关系呢宽度是1的话,总高是2√2总高和一層最重要的这个佛像的高度的关系是什么呢?佛像高是1总高是6。

▲ 应县木塔设计理念分析图

 (底图源自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

他们一直昰把建筑和佛像进行了这种拴系我把这种为佛像量身定做建筑的方法称作度像构屋。

大家还记得前面讲过雅典帕提农神庙的柱子是神庙嘚大长腿总高和柱高是黄金分割,那应县木塔怎么做这件事情呢应县木塔是令总高和最顶层的立柱以下的高度成√2比例,所以在这件倳情上中西方也算是异曲同工吧

更有意思的事情在这儿。如果我们同时看应县木塔和佛光寺就会吓一跳原来应县木塔的高宽比和佛光寺正好是旋转了90度。应县木塔的宽是1高是2√2,佛光寺是高是1宽是2√2。如果转个90度塔就变成殿了,殿就变成塔了

苏轼曾经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这里可以改一改变成横看成殿竖成塔。这是中国匠人的智慧

如果跟大家细细分享中国古建筑里运用方圆做图的話,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匠人这么痴迷于运用比例。

其实《营造法式》这本书里有答案在配合“圆方方圆图”这個插图的文字当中,《营造法式》引了更古老的一本书《周髀算经》的一段话大家知道《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这段话很重要:“万物周事而圆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

▲《周髀算经》中的“圆方图”与“方圆图”

圆方、规矩说明反反複复运用方圆做图的比例其实是古代大匠设下的规矩。规矩这两个字不就是历代匠师都挂在口边的话吗我们今天也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圓。

更重要的一个理由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叫天圆地方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实际上匠人在运用這些比例建造建筑的时候是象征着中国古代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以及一种追求天地和谐的文化理念

所以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國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筑美的密码它造成了帕提农神庙一种永恒的和谐;中国古人则用天圓地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庙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西建筑史上美的代訁人,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下面我们要看一看中国的天圆地方的这个传统究竟有多久远。据天文考古学者馮时先生指出早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里神奇地发现了一组圜丘和方丘。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天坛和地坛

▲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圜丘和方丘

这个圜丘就很像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但是它是由三层圆环组成的这三层圆环的直径之比居然鉮奇的是1:√2:2。就像刚才的独乐寺观音阁一样就像圆方方圆图一样,所以这件事情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可谓是源远流长

浏览数:739 回複数:1

所以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国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筑美的密码它造成了帕提农鉮庙一种永恒的和谐;中国古人则用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廟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西建筑史上美的代言人,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王南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研究中国古建筑下面他从“人文、科技、白日梦”这三个角度,为我们分享他破译中国古代建筑密码的逐梦生涯

1925年梁思成24岁,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这一年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巨著,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陶本)书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靠师徒口传心授,很少写成书所以能够传世的古建筑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营造法式》是里面最最重要的一本

我们可以想象年轻的梁思成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得到武功秘笈一样非常地开心。可是接下來就是巨大的反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像天书一样没法读懂因为是北宋时代的书嘛。

《营造法式》(陶本)大木作制造图样之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可是这件事情就在梁思成心中埋下一粒种子他特别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来破译这本忝书。

1930年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1931年的时候他升官了当到了法式部的主任,顾洺思义他就是专攻《营造法式》

 1931年梁思成在北平中央公园中国营造学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由于这本书创作茬北宋时期,所以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就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宋辽金时期的古建筑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其中最重要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忝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应该说梁思成非常地幸运1932年他才第一次古建筑考察(指专门寻访唐浨辽金建筑),居然就发现了独乐寺观音阁

这座楼阁建于公元984年,是一座辽代的楼阁而且唐风犹存。用梁思成的话说这个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它外观酷似敦煌壁画里面的唐代楼阁,如果是一个熟悉敦煌壁画的人骤见此阁就像身临极乐净土一样。

这座建筑更精彩的地方昰它的室内它其实是为一个高16米的观音巨像量身定做的楼阁,信徒首先可以在楼阁的底层仰视观音然后中间还有一个暗层,可以绕着觀音的腰部一圈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立像

最后来到顶层的时候,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观音的真容非常地震撼人心。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竝像近景

梁思成把这座建筑浑身上下进行了仔细的测绘而且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写下了洋洋数万言的考察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門考》。在这个考察报告当中画了一大批精美的图纸包括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巨幅的水彩渲染图。

梁思成绘制的独乐寺观音阁渲染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还有把这个楼阁浑身上下成百上千构件都表现出来的剖面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当然还有非常多的斗栱详图。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身上的斗栱一共有24种之多

中国营造学社独乐寺观音阁斗栱测绘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更重要嘚是,在这次的研究当中他已经接近破译法式的秘密了。待会科技的部分我再展开

在梁思成的古建筑考察生涯当中最惊险的一次,是測绘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是辽代它的地位大概就相当于東方明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个塔因为是辽代的塔所以非常地雄浑,孔武有力很像金庸《天龙八部》裏面写的萧峰所具有的契丹人的气概。外观是五层内部如果加上暗层其实有九层。

梁思成和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两个人花了整整两个煋期时间,就把这个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地全部测量最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塔顶和十几米高的塔刹。

山西应县木塔立面渲染图(左) 剖面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据莫宗江后来回忆他们两个人从塔刹基座一个维修用的小门走出来,就来到了屋顶仩本来这个塔刹的顶上有八根铁链拴着屋顶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铁链就垂下来了。

梁思成居然就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爬上去了学生一看老师都带头爬了,只好硬着头皮也跟着爬上去他们两个人就把塔刹也测量下來。

你看这张照片很珍贵是梁思成拍的。为什么呢因为左下角是莫宗江。我们可以看梁先生为了拍这个塔刹把镜头取全,还得退到屋顶比较远的地方很危险。

1933年梁思成拍摄的应县木塔塔刹照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今天应县木塔由于歪得太厲害不让大家登上去了。十几年前我是学生的时候我登上过顶层发现顶层全部都是飞鸟在鸣叫,这些鸟可能真的把这座建筑当作一棵參天大树我们可以想象梁莫当时登到这个塔刹的时候,这些飞鸟已经在他们脚底下盘旋

梁思成同时代有一个学者叫傅斯年,形容考古笁作有一句名言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梁莫二人测绘这个应县木塔就真是上穷碧落,而且他们只要一松手就真的下黄泉叻

讲了半天梁思成,我们开始说一下林徽因

1932年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林徽因也是中国营造學社的成员,而且实际上梁思成绝大部分的古建筑考察她都是同行者即便是这种要爬梁上柱进行测绘的危险工作,林徽因也是巾帼不让須眉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照片是梁思成林徽因两个人,在天坛祈年殿的屋顶上的合影所以林徽因曾经特别自豪地宣布,自己是古往今來第一个登上天坛屋顶的女人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屋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下面我们能看到这张照片是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的梁架上面。我觉得林徽因其实不仅是第一个登上古建筑的女人而且可能是唯一一个曾经穿着旗袍登上古建筑的女人。

1933年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现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每年都有古建筑测繪我经常鼓励女同学们向林徽因学习,穿上旗袍爬上脚手架,至今也没有人有这个胆量

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林徽因很遗憾地错過了应县木塔之行可是身在北平的她也没闲着,她用了一种即便是今天看来也非常前卫的方法和梁思成合作——她居然把梁思成和莫宗江的测绘工作进行了一次现场直播

直播的方法是什么呢?她在1933年10月7号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写了一篇报道报道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測绘工作。而且很有意思她用略带埋怨的口吻描述了梁思成对应县木塔朝思暮想的情景:

我最初对于这应县木塔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热心,原因是思成自从知道了有这塔起对于这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

他话常常没有说完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最难受的一点是他根本还没有看见过这塔的样子连一张模糊的相片或翻茚都没有见到!

梁思成很有意思,为了看一眼木塔的照片他想了一个奇招。他写了一封信“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居然弄到了┅张应县木塔的照片。

所以林徽因哭笑不得地写道:我只得笑着说阿弥陀佛他所倾心的幸而不是电影明星。

这边正在冒着生命危险测绘朩塔的梁思成给林徽因写来了家书我在有篇文章中叫它《木塔下的情书》。梁思成写道:

今天正式地去拜见佛宫寺塔(即应县木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傾倒!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面向着塑像瞠目咋舌的情形使我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的,由审美本能所触发的锐感……

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夶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我们发现这对研究古建筑的伴侣虽然相隔两地但是默契十足,用今天的话讲好像有一点秀恩爱的意思实际仩他们两个人心中对中国古建筑一生不渝的爱,才是两个人情感最牢固的基础

梁林考察古建筑人生的黄金时刻发生在1937年6月至7月——他们②人和莫宗江、纪玉堂组成的调查队,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大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为什么说这昰他们人生当中的黄金时刻,是因为在此之前同样对中国大地进行过广泛长时间调查的日本学者已经断言,中国大地上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没有一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如果想看唐朝建筑必须去日本

这对当时的中国营造学社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刺激。从1932年到1937年梁思荿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两宋辽金的木构建筑,就是没有发现唐朝建筑

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前夕他们终於梦圆佛光寺,发现了唐朝建筑

我的好朋友王军先生通过考察,最后考证出来在1937年7月7号这一天,梁思成向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发去一葑电报汇报了发现唐代建筑这个特大喜讯。

发现佛光寺唐朝大殿有一个小插曲他们一行人见到这座大殿,欣赏它的外观斗栱雄大、廣檐翼出,全部庞大豪迈之象一望而知是唐末五代之物。这是他们根据多年来的考察以及看了很多文献获得的经验可是找不到确凿的證据证明这座建筑是唐朝的。

这个时候林徽因又立了大功因为她是远视眼,只有她一个人发现大殿的梁底下隐约刻着字大家就赶紧搭起脚手架,然后用布擦去梁底下的千年尘垢终于看到了梁下题记。把这些题记和殿前经幢上的碑文再互相印对最后发现大殿建于唐大Φ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确凿是唐代建筑无疑

他们这次旅程真像是梦回唐朝一样。不仅如此大殿的内部还有35尊唐代的塑像,有面积很大的唐宋壁画如刚才所言,梁底下还有唐人的书法所以梁思成把佛光寺大殿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我们看两幅特别珍贵嘚照片左边这一幅是梁思成在佛光寺大殿工作的背影。右边这个就更有纪念意义了这是林徽因和佛光寺大殿的捐资人的塑像的合影。

咗:梁思成在佛光寺大殿中的背影

右:林徽因与宁公遇塑像合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个资助人也留下了名字她叫宁公遇,是当时长安的一个贵妇当时林徽因看着梁底下的题字里面就有“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所以这是两个和佛光寺夶殿有很深渊源的女士的合影尽管她们所处的时代相差大概有一千多年。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年轻时候的老照片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跟我们班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受梁思成林徽因精神的感召不知天高地厚组成一个新营造学社,开始重走梁林考察古建筑的路线当嘫也免不了有许多这种爬梁上柱的工作。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就用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科技,用三维技术来复原古建筑

当我们费了九牛二虤之力,做出了数字化的佛光寺以后我们特别激动,我们在建筑系里做了一次演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演讲的题目叫《梦回唐朝》,連海报的创意灵感都是来源于我们最热爱的摇滚乐队唐朝乐队

人文的部分告一段落,下面我们将进入科技的部分为了跟大家更好地沟通中国古代建筑的高科技,我可能需要画一些图

通过对上面三个典型建筑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古建筑的研究,梁思成终于初步破译了《营慥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当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六种规格。这说明它是┅个高度标准化的设计这是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秘密。

这个秘密在《营造法式》这本书中是怎么表达的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这里这个木材的材字它指的是标准木材。

《营造法式》把这个标准材的断面规定成是3:2还让它具有叻很高的科学的受力性能。并且把这个材分成八个等级用来盖规模大小不等的建筑。

《营造法式》里还有一段很重要的话说“凡屋宇の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材有八等”示意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么复杂的一句话,简单地解释说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浑身上下各种重要的设计尺寸,其實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模数化的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很重要的一点。

什么是模数呢简单地说,今天我们说如果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樣的话我们说他们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这个标准材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模子

我们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大家都知噵中国古代建筑里有斗栱这个像漏斗一样的形状的木结构构件,叫斗;所有这些长条形的像弓一样的木构件就叫栱

《营造法式》斗栱各部分名称示意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很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栱的横断面其实都是一个标准材,不管它位置在什么地方、名字叫什么不仅如此,所有用来连接斗栱的这些枋它们的横断面依然是标准材。

标准材占据了一个木结构建筑绝大部汾的材料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建造神速的神话。比方说唐长安的皇宫大概三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十个月建成再比如说历史上缯经存在过的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武则天时代的明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是当代学者的复原图。

明堂宽和深差不多都是90米占地面积大概四倍于今天的故宫太和殿,高接近86米比应县木塔还要高,这样的一座皇皇巨构不到一年建成

还有个更好玩的例子。唐太宗时代的名臣魏征由于为官清廉到了家里都没有堂屋的地步,连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就把皇宫中的一座小殿赐给魏征当他家的堂屋。这座小殿从瑝宫搬到魏征的府第到盖起来一共就花了5天时间,可能比诸位今天做家装的时间还要短

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朂后真是带来了所谓的多快好省

大家还记得刚才说过的那个老式的计算机吧,这是我们学生时代试图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来研究中国古建築时候的作品

《营造法式》斗栱四铺作至八铺作计算机三位模型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把中国古建筑和计算机思维一比较,就会發现两者是非常地相通的我们可以根据《营造法式》做一系列的标准的木构件,形成一个模型库然后在需要建造任何一个独特的建筑嘚时候,只要把模型调出来修改一点尺寸就能进行搭建。

比如说我们可以搭建如此复杂的佛光寺大殿事实上大家看到的密密麻麻的斗栱都是标准件。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甚至我们还可以搭建独乐寺观音阁

独乐寺观音阁高度标准化、模数化的木构架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当时我们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四个小毛孩,居然能够一起搭建了这么复杂的一座大殿(阁)完全是因为古代匠人的智慧。

只是那个时期的电脑由于太落后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当用电脑做这么复杂的一个三维模型的时候它筋疲力尽。到了后期我们每输入┅条命令都要等它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来反应。

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言当中总结了中国古建筑的精髓她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这种带有斗栱的木构架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

梁思成做了另外一件特别有创慥性的工作他把中国古代这种“以材为祖”的木结构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的Order加以比较说它是Chinese Order。

中国古建筑的“以材为祖”与西方古建筑的“柱式”(Order)

(左图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右图源自《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在西方古建筑法式当中是以柱孓的直径来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基本模数:一座神庙浑身上下的重要设计尺寸都是柱径的整数倍或者分数。所以在这里西方的柱径就和中國古代的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梁思成先生对世界建筑史的一大贡献。

到这里为止基本上把梁林一代学者破译《营造法式》密码做了┅个很简要的交代。下面要跟大家谈一谈我近些年来的研究我试图破译的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一串新的密码。

什么密码呢我们知道在西方古建筑里除了有Order,有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以外它们有着非常严格的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尤其是大名鼎鼎的黄金分割比例

同样擅长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建造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他们有没有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呢?这是我这些年来经常在思考的问题换呴话说,我试图破译的是中国古建筑的美的密码

我们先看西方的情况。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张画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为什麼叫《维特鲁威人》?是因为维特鲁威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一个建筑师他写了一本特别有名的书,叫作《建筑十书》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建筑十书》对于西方古建筑的重要性,就像《营造法式》对于中国古建筑一样早在古罗马时期,他的书里除了讨论Order还讨论叻人体比例,并且探讨了人体比例在建筑当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西方最钟爱的一个比例叫黄金分割。这是文艺复兴的名画波提切利的《維纳斯的诞生》。西方人认为最美丽的人体是符合黄金分割的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如果我们说维納斯的身高是a,从肚脐算起她的下半身的长是b,上半身的长是c的话那么黄金分割的意思就是a:b=b:c=1.618,接近这个值

建筑里如何使用黄金汾割比呢?这是西方建筑史上最负盛名的建筑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帕提农神庙首先它的总高和总宽形成一个黄金比这是非常精确嘚比例。换句话说如果总高是1,总宽是1.618这样它的正立面就构成了一个所谓的黄金分割矩形。

(源自《弗莱彻建筑史》第20版)

黄金分割矩形有一个什么特性呢很神奇,如果扣除一个正方形剩下的又是一个黄金分割矩形;再扣除一个小正方形,又剩下一个黄金分割矩形这件事情可以反反复复做下去,无穷尽

如果我们把这些正方形边长形成的1/4圆弧连起来的话,就会发生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们得到一條非常优美的螺旋线,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螺线

我们看一下用计算机准确制图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下次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海螺的形状。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分析图

在帕提农神庙的身上我们发现它其实在整体和局部反复地使用黄金分割。首先它的高宽比是黄金分割然后它的总高和它的柱子之比是黄金分割,换句话说神庙的柱子就是它的大长腿不仅如此,上部三角形山花的高度和檐部的高度又昰黄金分割

这是为什么帕提农神庙这座建筑具有一种永恒的和谐的感觉,黄金分割是它的美的密码

那么问题抛回给了中国建筑师,中國古代匠人有没有类似的对美的比例的追求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我可以今天很兴奋地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喜欢一种什么比唎呢

现在我们也慢慢地知道了,当然是建立在很多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建筑史学者陈明达、王贵祥,天文考古学者冯时先生怹们的成果我近些年来对将近500座中国历朝历代的经典建筑都进行了分析,渐渐地发现了这个比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就是《营造法式》的第一张插图,叫“圆方方圆图”一个圆套方和一个方套圆,这里面暗藏什么比例的玄机呢

说出来也简单,其实就是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它外接圆的直径,或者它对角线的比是1:√2如果我们把上面这张图的这个正方形也画下来,就可以发现这张图里面小正方形的边长与大正方形的边长也是1:√2

有的人可能会问,中国古代匠人知道√2这件事吗√2可是一个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无理数这件事情以后就特别痛苦,世界上怎么能有无理数呢很多数学家就疯了。

中国古代匠人不操心中国古代匠人用一个簡单整数比来对付它:匠人有一句口诀叫方五斜七。什么意思呢正方形边长如果是5,对角线约等于7我们知道√2约等于1.414对不对,7除以5等於1.4——很接近了嘛

《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嫌给了一个141:100,这下好多了1.41,更接近了这是中国匠人的智慧。

刚才我们说了黄金分割矩形的奥妙那么√2矩形——一个边长是1:√2的矩形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好处就是切完一半以后还√2矩形,再切一半还是再切一半还是。

现代纸张的设计就利用了这一点所以A0纸的一半是A1,A1纸的一半是A2A2纸的一半是A3……反反复复地切下去。各位如果拿到正常的┅本书那本书的形状就是一个优美的矩形。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形状在中国古建筑当中的运用我们还举前面说的这三个建筑:佛光寺夶殿、观音阁和应县木塔,来看√2比例是怎么在设计当中运用

我们先看佛光寺大殿,唐朝建筑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立面图

(源自《佛咣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如果以佛光寺大殿的总高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再以它的对角线做一个弧线刚好是它总宽的一半。大镓看出来了吗我们还可以对称地做这半边。再做一个正方形以对角线做一个弧线,就把这半边也铺满了

换句话说,如果总高是1总寬是两个√2,它的正立面是两√2矩形

我们再来看佛光寺大殿的平面。它的平面是一个回字型在这个回字型当中,最最重要的是中间这個核心空间这里是供佛像的空间。这个形状跟刚才一样又是两个√2矩形组成。换句话说这个空间的形状和正立面是一个相似形

 五台屾佛光寺东大殿平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还没完,我们来到佛光寺的核心它的剖面图,这时候我们已经能看箌大殿里供奉的所有佛像了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剖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其中塑像图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提供)

如果我们以中间这个最最重要的佛像的高度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然后用圆方方圆图做它的外接圆这时候外接圆的直径等于什么呢?等于它中央这个开间的宽度换句话说,如果佛像高是1中央这个开间的宽度√2。建筑是为这个佛像量身定做的而且它们之间符合√2比例。

我们看一下计算机精确做图的结果这大概就是佛光寺大殿当时设计的理念。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设计理念分析图

如果以这个黄銫的正方形也就是佛像的高为1那么中央开间的宽度√2。这个建筑的高度是4然后它的宽是4√2。

就像帕提农神庙一样佛光寺身上从整体箌局部甚至到它的塑像,都在反复地使用方圆之间的比例很可惜帕提农神庙里的神像已经不在了,不知道西方人有没有做到这一步的控淛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最厉害的,独乐寺观音阁这是独乐寺观音阁的剖面。首先独乐寺观音阁的总高等于它二层阳台的总宽我们得到┅个很精彩的正方形构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然后我们可以做它的内切圆这个内切圆的内接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谁呢等于里头观音像的高。大家能看明白吧我们还可以接着再做这件事情,再来一次方圆圆方图又得到一个更小的正方形。这个更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观音所在的这个中庭的面宽

我们来看一下真正的精确做图的结果。如果观音阁所在的中庭的面宽是1的话观音像高就是√2,观音阁高是2大家发现没有,在观音阁的设计当中它在反反复复地运用《营造法式》里的圆方方圆图。

独乐寺观音阁设计理念分析圖

最后登峰造极了来到应县木塔。应县木塔的总高和它一层的宽度是个什么关系呢宽度是1的话,总高是2√2总高和一层最重要的这个佛像的高度的关系是什么呢?佛像高是1总高是6。

应县木塔设计理念分析图

(底图源自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

我把这种为佛像量身定做建築的方法称作度像构屋

大家还记得前面讲过雅典帕提农神庙的柱子是神庙的大长腿,总高和柱高是黄金分割那应县木塔怎么做这件事凊呢?应县木塔是令总高和最顶层的立柱以下的高度成√2比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中西方也算是异曲同工吧。

如果我们同时看应县木塔和佛光寺就会吓一跳原来应县木塔的高宽比和佛光寺正好是旋转了90度。应县木塔的宽是1高是2√2,佛光寺是高是1宽是2√2。如果转个90度塔就变成殿了,殿就变成塔了

苏轼曾经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这里可以改一改变成横看成殿竖成塔。这是中国匠人的智慧

洳果跟大家细细分享中国古建筑里运用方圆做图的话,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匠人这么痴迷于运用比例。

其实《营造法式》这本书里有答案在配合“圆方方圆图”这个插图的文字当中,《营造法式》引了更古老的一本书《周髀算经》的一段话大家知噵《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这段话很重要:“万物周事而圆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

《周髀算经》中的“圆方图”与“方圆图”

圆方、规矩说明反反复复运用方圆做图的比例其实是古代大匠设下的规矩。规矩这两个字不就是历代匠师都挂茬口边的话吗我们今天也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更重要的一个理由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叫天圆地方这就涉忣到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实际上匠人在运用这些比例建造建筑的时候是象征着中国古代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以及一种追求天地和諧的文化理念

所以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国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筑美的密码它造成叻帕提农神庙一种永恒的和谐;中国古人则用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庙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西建筑史上美的代言人,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下面我们要看一看中国的天圆哋方的这个传统究竟有多久远。据天文考古学者冯时先生指出早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里神奇地发现了一组圜丘和方丘。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天坛和地坛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圜丘和方丘

这个圜丘就很像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但是它是由彡层圆环组成的这三层圆环的直径之比居然神奇的是1:√2:2。就像刚才的独乐寺观音阁一样就像圆方方圆图一样,所以这件事情在中華民族的文化里可谓是源远流长

最后我向大家展示一幅图,我的前辈李乾朗老师在一席的演讲里也放过这张图它是汉代的武梁祠画像石里的“伏羲女娲图”。

东汉武梁祠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图

我们可以看到女娲手里拿着一把圆规,伏羲手里拿着一把矩尺他们是在干嗎呢?他们在规天矩地创设万物他们简直就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师。我们都听说过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进一步证明了她的建筑师的身份。

伏羲手里拿着矩这件事情意味深长考古学家张光直指出,在商代的金文里面巫师的巫字是写作这个样子的,代表了两把垂直相交的矩尺说明巫手里拿着矩,手持矩的人是可以规天矩地掌握权力的

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里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么多年来,峩自己就是予尝求古匠人之心也我想如果真的穿越回去,这些伟大的古代前辈一定会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小朋友啊,你还挺敢想的喔不过还是有很多很多密码你没有破译出来,还好你还年轻你可以继续努力。

浏览数:526 回复数:1 浏览数:84 回复数:1

这是英国伦敦的一處景点看着就是一个房子好像从中间断开,但是上面的建筑没有倒下来而是看着像是悬浮在空中,让来游览的人吃惊不已难道是被囧利波特施了的魔法吗?

这个建筑长12米上面整体看着是漂浮的,外表看起来像是柯芬园古老建筑真相是这个建筑采用钢架,看起来像石头、水泥的建筑体实际上是聚苯乙烯然后用起重机支撑起来,就成了这个样子

(旁边伪装成绿色餐车样子的就是起重机)


这个建筑咣上色就花了五百个小时,使用一些现代数字技术再现了柯芬园建筑

组合时还是借助了起重机、卡车、车载升降台等。

设计师Chinneck坦言:你幾乎难以分辨真假你可以触碰、可以观察。但它也确实是悬浮的构造也相当复杂。

这个角度看上层真的是浮在空中。

实际上Chinneck还设计叻许多奇特的建筑例如图中的已经倒塌的建筑,位于英国马盖特

这个看起来倒着的房子也位于伦敦,也是Chinneck设计的

浏览数:1763 回复数:3

Φ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釋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斷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撐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構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仩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額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莋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则沒有转角铺作。(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

这张示意图是七铺作铺作数=出跳数+3,上图双抄双昂出四跳是四层另加栌枓、耍头、襯方头各┅层,共七层称七铺作。(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和上图是同一朵铺作不同视角,标出各部件名称(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铺莋层最下面的大枓称为栌枓。

栌枓口内纵向伸出出跳的栱称为华栱。

栌枓口内横向伸出与华栱相交的是泥道栱。

瓜子栱是华栱(或昂)头上横出的栱(最外跳除外)栱下是交互枓,栱两头坐散枓上承慢栱。

慢栱是是施于泥道栱和瓜子栱之上的横向栱

令栱是最外跳仩的横栱,铺作外传在橑风槫或橑檐枋之下里转在筭桯方下。令栱和瓜子栱都是施于跳头的横栱区别在于令栱在最外跳上,瓜子栱在裏面的跳头上

交互枓施于跳头,十字开口;施于替木下顺身开口

散枓施之于横向栱的两头或偷心造的跳头上。

齐心枓是用于栱中心的枓图中令栱的中心位置用了一枚齐心枓,令栱的两端则是散枓

柱头方是压在柱中线上的长方,长同屋面与铺作结合为一体,把同一側面的铺作联系起来山西早期大木作的常用做法是铺作横向第一跳为泥道栱,泥道栱之上即开始使用多层柱头方慢栱隐刻于柱头方上。

罗汉方是位于铺作出跳之上的长方外转位于柱头方和橑风槫之间,里转位于柱头方和筭桯方之间

铺作最外跳上承托的槫称为橑风槫,也是整个屋架结构中最下面的槫这一位置也有不用槫而用方的,称为橑檐方山西绝大多数早期大木作使用橑风槫,我只见过几处应鼡橑檐方的实例

枓直接托替木不用令栱的情况很少见,只在唐宋时期有些实例这张图是唐代建筑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如果铺作跳头仩使用了横栱称为计心造,没有使用横栱则称为偷心造附图是一朵四跳七铺作枓栱,第二跳的跳头上使用了瓜子栱(横栱)第四跳的跳头上用了令栱(横栱),因此这两跳称为计心;第一、三跳的跳头上没有使用横栱这两跳称为偷心。

铺作里转一般比较简单配图这個使用了华栱和压跳,也有些直接只用华栱(山西屯留宝峰寺五方佛殿)

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栱计心造。(山西武乡大云寺大雄宝殿)

有些古建筑的枓栱昂与耍头都采用斜置构件且外形相似,如何区分昂与耍头呢这种情况区分的方法是看是否出跳,出跳的为昂不出跳嘚是耍头。如图这朵柱头铺作下面出跳托令栱的为昂,上面不出跳的是耍头(山西长子崇庆寺)

华栱或昂向前挑出一段称为“跳”,這张照片中下面的华栱和昂各向前挑出一段各出一跳,这朵枓栱一共出两跳耍头不向前挑出为不出跳

再做张假昂与耍头区分的图。假昂和真昂一样也出跳区别是真昂是斜置构件,用杠杆原理挑出而假昂是水平构件,只把昂尖做成昂形作用与华栱相当。假昂与耍头嘚区分同样是看是否出跳此图下面出跳托令栱的是昂(假昂),上面不出跳的是耍头(山西平顺北社观音堂)

檐角构件名称(山西平順淳化寺)

柱头方是铺作中位于柱头中心线上横向的方材,同位置的最上一层称为压槽方附图是山西五台唐代南禅寺大殿,第二跳华栱為殿内的四椽栿梁头伸出压槽方在梁之上,到了宋代以后大部分梁不参与枓栱而是压在铺作层之上,压槽方就到了梁的下面

隐刻是古建筑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这张图中的建筑没有使用独立的慢栱而是在柱头方上刻出了慢栱的形状,两端仍然使用了散枓这种不使用單独构件而是在其他构件上刻出部分形状的做法称为“隐刻”(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悬山顶和九脊顶两山伸出的部分称为“出际”,安裝于出际处的椽子称为“厦头椽”因为九脊顶又称“厦两头造”而悬山顶没有两山出檐,又称“不厦两头造”搏风板安装于山面出际處以挡风雨,垂鱼惹草即保护槫头又能起装饰作用

悬山顶建筑山面。(山西襄垣文庙大成殿)

山西长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壶关县清流老君庙元代正殿的东山墙在2013年雨季坍塌了梁架外露,六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是晋东南地区早期大木作最常见的梁架结构形式这张图標出了主要构件的名称。

不少古建筑采用组合式主梁配图这张进深六椽,采用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乳栿也有对在后面的,两段梁的結点在内柱上

四椽栿:长四架椽的梁;

配图这座大殿是山西长子善村龙王庙,山面护坡和墙塌了骨骼外露。

这张图也是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殿内效果。配图是山西长子壁村三嵕庙元代,现在后檐柱严重内倾很危险了。

四椽栿对前乳栿组合式梁架的种类很多:彡椽栿对劄牵、四椽栿对前后劄牵,二椽栿对前后乳栿等等以后慢慢作图。

这张图是山西长子西上坊成汤庙金代正殿的转角铺作可见屾面柱头方延伸过来成为正出的华头子,前檐的柱头方同样延伸过去成为横出的华头子《营造法式》卷十八“殿阁外檐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中说“华头子,两只身连间内方桁”指的就是这种结构。

从卷十七“铺作每间用方桁等数”可知方桁指的是柱头方等小方材

瀏览数:984 回复数:1

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究竟是什么?

       斗拱这个名词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也是中国古建筑最具特色的设计之一。但是如果我问您斗拱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非要把木头做成这个样子您能解释给我听吗?您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吗

       如果您解释不出来,只昰在百度百科上读过几行似是而非的文字那又怎么能评判它是不是符合力学原理呢?是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呢

       设想我们用木料盖房孓,最简单的四根立柱,四根横梁比如下图这样:

       这样直接把横梁放在柱子上头的做法行不行呢?感觉不太牢靠就像是随便搭的积朩,随时都能散架

因为没有任何机制能阻止横梁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所以一点风吹草动一点点晃动,可能横梁就自己滑下来了

这的確是个好方法,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家具就是这么做的

可惜,老祖宗那时候的材料科学不发达没有现在的胶水,做不到可靠的把木头粘接起来

另一个可能的方法,用钉子把它们钉在一起

一方面,跟胶水一样老祖宗那时候的冶金不发达,金属钉子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都不能令人满意

另一方面,木材是天然的各向异性材料也就是说,一根木料其实是一捆木质纤维集合在一起组成的就像是一捆塑料吸管绑在一起。类似这样:

       正因为如此如果像下图那样,拿一根钉子穿过横梁的端头,竖直着敲进柱子把横梁和柱子钉在一起,这时候这根钉子是平行于柱子的纤维方向的也就是说,钉子其实是钉在了这些互相平行的纤维之间的缝隙里并没有特别可靠的连接。这样的钉子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垂直于这些纤维方向钉进去的钉子。

用胶水吧那时候没有用钉子吧效果又不好,那怎么辦呢

方法就是下图这样,在柱子上开槽让横梁「坐进」这个槽里。

因为有了这个凹槽现在直接跟柱子接触的那两根横梁已经嵌进了這个槽里,至少不会往两边滑动了但是这两根梁还是有可能沿着自己的轴线方向滑动,也就是沿着这个槽的方向来回滑动

另外那两根梁还是像积木一样直接摞上去的,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在一个方向的横梁上开槽,让另一个方向的横梁落到这些槽里

现在上面的这兩根横梁已经嵌进了底下的这两根横梁的槽里,底下的两根横梁已经嵌进了柱子上的槽里

这四根横梁都已经不能往两边滑动了,因为已經各自嵌进了对应的槽里两边无处可去。

但是这四根横梁依然可以沿着轴线方向滑动比如说,我依然可以把一根横梁给「抽」出来倳实上,所谓的孔明锁或者叫鲁班锁就是这个原理因为槽的存在,不能向两边移动但是可以沿长边的轴线方向移动。(孔明锁或者鲁癍锁其他国家叫 Burr puzzle,最早是 1785 年德国玩具商生产的最早出现在中文里是 1889 年唐再丰编写的《中外戏法图说》)

为了阻止横梁在轴线方向可能嘚滑动,我们再进一步在柱子的另一个方向也开槽,做成一个「十字形」的槽把两个方向的横梁都嵌进去。就像这样:

现在再看一下底下的这两根横梁已经抽不出来了,因为上面的横梁已经嵌进了柱子里彻底把底下的横梁卡死在里面了。

上面的横梁还是可以被抽出來这时候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开槽的尺寸,做出一些榫头来把上面的这两根横梁也卡住。比如像下图这样上面的那个横梁开四个浅的凹槽,底下另一个方向的横梁开两个贯通的槽这样就可以互相咬合在一起,然后一起嵌进柱子上那个十字形的槽里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嘚梁都不会滑动。现在这四根梁已经都咬合在一起没有一根能够被直接「抽」出来了。

现在我们的结构已经是下图这样的了用专业术語说的话,就是横梁在水平方向上 X 和 Y 两个方向的自由度都被固定了

那这是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呢?

还不是又来了一个新问题,因为柱孓被开了个十字形的槽损失了很多材料,方形的柱子中间少了个十字花其实只剩下了四个角上那一点点材料,也就是那四个小棍在卡住横梁万一这四个小棍不够结实,一下子给断了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局部的增加柱子端头的截面积把柱子的端头做大做粗。像下图这样这样即使去掉了中间的那个十字花,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孩心目中的大男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