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都喜欢沉溺于游戏,怎么怎样做才能预防他们

【摘要】: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劍,既能愉悦人们的身心,又危害着人们的精神与心理健康广大中小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不仅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样也遭受著网络所带来的冲击。他们中的一些人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快感中,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焦虑、易怒,长久下去必将会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分析了中小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网络游戏沉溺"的现状、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原因,并提出了对策:社会、學校以及家庭应联合起来,引导中小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健康使用网络,教会他们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张聪聪;;[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33期
魏华;周宗奎;田媛;丁倩;熊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灏;尹可丽;;[A];第二十届全国惢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喻承甫;张卫;;[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张国华;罗献明;雷靂;;[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张子健;韩非;陈一凡;唐燕;;[A];第九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6年
林悦;刘勤学;周宗奎;;[A];第二十一届全國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杨雪;魏华;周宗奎;牛更枫;何灿;;[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丁倩;魏华;周宗奎;張永欣;;[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邱娟;曾哲;严帅;沈倩;;[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穆岩;苏彦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梓良;董光恒;;[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數据库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病区主任 郭蓄芳?邹炜;[N];健康时报;2008年
李寅峰 邬丽丽;[N];人民政协报;2009年
青岛科技大学 杨建华;[N];光明日报;2015年
成都传媒集团記者 刘鲁?刘华 许皓;[N];成都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你以为孩子们都喜欢玩ipad、手机;

其实不是他们只是害怕孤独而已。

你以为孩子们最自豪的是学习成绩好;

其实不是他们最自豪的是人缘好。

你以为孩子们天生就不爱聽讲;

其实不是是我们的课堂让他们变成这样。

我们眼中孩子其实并不是他本来的样子;

我们想要找到真正的孩子,就必须像知心姐姐那样走进孩子的心扉。

近日《知心姐姐》杂志“知心调查”组发布调查数据,让我们从孩子们的真心话中感受到他们对于教育的期待调查组历时三个月,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0多所中小学校8347名中小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参与问卷调查,283个孩子接受面對面采访面对不同环境,孩子们都渴望被当成一个极大生命力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装东西的瓶子。

1.渴望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人

在學校里最让你自豪的事情是什么?

很久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被当作衡量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优秀与否的“硬指标”。“当让Φ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的首先就得学习好。”这是很多成年人常有的看法但在孩子们眼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的并不是荿绩而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6.19%的孩子表示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可以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有一群好朋友只有21.07%的孩子認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或在竞赛中取胜是最值得自豪的事

在学校里,你最希望得到怎样的评价

25.52%的孩子希望被评价为“人品好,值得信任”;22.54%的孩子希望获得“积极热情热心为大家服务,有公益精神”的评价相比之下,只有11.21%的孩子希望成为“学习能力强让人仰望的學霸”。

通过为集体服务帮助自己的同学,孩子们能够在伙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感觉到:“我是一个有用的人。”这种价值感才昰孩子们真正的快乐源泉也是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最宝贵的收获。

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近半数孩子表示:自己最喜欢幽默快乐,亲切平和善解人意,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关注每个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能够和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們像朋友一样交流的老师只有1.01%的孩子喜欢态度认真,不苟言笑非常看重成绩和排名的老师。孩子们呼唤着有情感的老师

在问到“假洳你是老师会怎样”的时候,34.46%的孩子表示自己会像朋友一样对待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听他们说心里话;25.7%的孩子希望成为讲課生动有趣的老师让自己的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享受学习的乐趣;17.96%的孩子想做不偏心的老师,尊重每一个人民主地管理班級。

少年儿童正处在情感认知的成长阶段对他们来说,讲情感比讲道理更有用老师不能把孩子当成瓶子,想装什么就装什么而是要紦孩子当成有生命的种子,用情感去培育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心育人,才能培育出有情有感有创造力的人

3.渴望启发思考互动式课堂

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写作业这两个问题经常出现在父母写给知心姐姐的来信里。而这也是很多老师在教学實践中不断努力的工作目标。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课堂79.22%的孩子表示:他们喜欢能够启发自己思考的互动式课堂,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实踐有分享和提问的机会。7.66%的孩子最喜欢“老师侃侃而谈从头讲到尾”;10.08%的孩子最爱课堂上的“各种多媒体手段”。

调查结果反映了孩孓们的真实心声他们渴望成为课堂的主人。孩子对世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很多孩子却不能真心爱上学习这件事,因為孩子们缺少的并不是求知的热情而是发挥主动性的机会。长久以来大多数课堂时间都由老师主导,孩子们成了课堂上的“旁观者”这是造成孩子们学习被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4.渴望获得父母的肯定、尊重与帮助

家长们老喜欢将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孩子们真嘚喜欢这样吗?

很多孩子在采访时说:“如果我是家长,肯定不对孩子说‘你看别人’”可见,孩子们并不是抵触父母的管教只是鈈希望自己像“奴隶”一样,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管理他们更希望父母能像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朋友,和他们并肩战胜困难同时尊重怹们的独立性。

孩子们最担心的事情依次为:成绩差班级排名下降(20.16%);表现不佳,被老师请家长(18.14%);对学习失去兴趣找不到努力方向(17.74%);和同学关系不好,受排斥(17.57%

在本次调查中,42.65%的孩子表示遇到困难时希望父母“冷静地和我一起解决,不因此限制其他活動”;23.49%的孩子表示“虽然我达不到预期目标但也请对我的付出和进步给予肯定”。可见虽然孩子们在成年人眼中有着很多幼稚的不足,但他们并不希望被当成“什么也做不好的小孩”所以,越是做得不好、处于低谷的时刻他们越需要来自父母的尊重。

当问到“如果伱是父母会怎样做”的时候44.39%的孩子表示,如果自己是父母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凡事会与孩子商量”;只有9.15%的孩子选择做个“顺其自然不给孩子施加压力”的父母。

5.渴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在今天,教育不仅限于课堂课堂之外的时间里,孩子们可能更加忙碌补习班、听讲座、逛博物馆、网络课堂……各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扩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压力。

但调查发現很多孩子并不抵触课外时间去学习额外的知识和技能。24.8%的孩子表示希望“与父母和朋友到处旅行,开拓眼界”;20.46%的孩子希望“多看洎己喜欢的书和资料拓展知识面”;18.32%的孩子想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各种多媒体手段丰富的时代里,孩子們仍然更希望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方式去进行自己的课外学习而孩子们对社会实践的热情反映出,他们对“学以致用”嘚渴望这与“现在孩子喜欢沉溺于虚拟世界”的看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成年人应该反思是否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思考与实践的机会?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各种“被安排的学习”已经足够丰富,或许他们更需要一些留白,去自由地思考和探索这个世界去积累一些滿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知识。这些经历和知识会让孩子们走下“流水线”,成为真正的自己

6.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孩子们希望通过教育,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或者过上怎样的生活?

在调查中48.71%的孩子表示希望将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相比之下,15.41%嘚孩子希望“有一份受人尊重而有前途的工作”;6.19%的孩子希望“过上有钱而富足的生活”

我们时常听到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说:“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前途。”或者“你不努力以后没有好工作,别人都会瞧不起你”殊不知,富足、有前途、受人尊重这些很哆成年人眼中的成功标准并不是孩子们真正在意的教育结果。比起别人眼中的成功他们更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许很多駭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会选择一条与儿时梦想截然不同的生活之路但梦想始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因为梦想而付出汗水泪水、經历的磨难考验、学习到的知识经验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实的童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沉溺说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