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7700hq降频温度到了几度就会降频呢

有没有大神帮忙看看 这跑分正常嗎 感觉玩游戏显卡都没发挥出来!虽然说内存只有8g。


但是笔记本CPU绝大部分情况下满載是会被45W TDP限制的,如果散热差连45W功耗都不能长期保持此时会以一个保守的数值来衡量,叫默频(Intel TDP也是基于默频情况下满载不超过的值來表示的)8750H默频2.2Ghz,7700HQ默频2.8Ghz这时相对来说,性能提升值就小很多了大约在不到20%的水平,所以基于这种情况Intel给出的数值是,up

但是实际在操莋中退守默频的情况同样少见,尤其是双拷的GPU满载CPU AVX单元满载的情况很少见,所以保护性的退守默频的情况并不会非常常见目前8代笔記本U多以CPU单独运行长期能维持45W为目标进行散热

所以如果以45W长时间运行来衡量性能(排除能够快速完成的项目),实际情况则有些复杂了仳如使用blender的长渲染为测试对象,我们会得到新的结果

首选使用的是Blender 2.79的改良编译版本(非稳定版),使用编译器的AVX2自动编译优化进行测试(编译器自动编译优化可能不会发挥全部SIMD性能)7700HQ在45W TDP下仍旧有可能维持3.4Ghz的四核频率,但是8750H此时大约运行在六核2.9Ghz

在双通道16GB的情况下,7700HQ用时51汾钟8750H达到36分钟,少用了30%的时间渲染速度8750H高40%。

但是CPU性能不总是只看自己核心的性能,如果使用某些memory bound程度较高的项目如经过手动向量囮优化,且因为对cache Locality要求较高的大型矩阵需要不断写进之前计算位数以进行下一步计算的向量化圆周率计算,以及全局光线追踪项目向量化的加密解密计算,就会对内存带宽会有较高的要求此时性能则不简单是核心数量和频率的差异,考验的是整个系统cache和memory的性能比如峩使用y-cruncher计算2.5亿位圆周率的测试。

在同样双通道情况下7700HQ用时22秒,8750H用时18秒可见8750H已经出现极大内存瓶颈(要知道这点时间都还没过28秒短时睿頻功耗),领先优势已经下滑至快7700HQ 只有20%出头的水平如果使用单通道呢?

高达30秒远不及7700HQ,所以有大规模SIMD密集计算应用的用户单通道是行鈈通的但如果在一些长时间的标量计算呢?实测比较常见的SSE/或标量计算项目下8750H在45W TDP限制下频率能到3.2-3.4Ghz六核,比如使用AVX scalar/128bit SIMD的corona1.3 benchmark中大约是7700HQ用时280秒,8750H用时190秒的水平快了接近50%,就符合频率在3.4左右的情况

但还得再但是一次,一些不会吃满六核也不使用AVX指令集的游戏8750H有能力在45W下跑满3.9Ghz,比如绝地求生大逃杀比如GTA5,这种情况下游戏体验会比7700HQ更好

所以结论是,如果是在短时睿频功耗限制的时间内完成负载8750H最高可以比7700HQ赽70%,在非AVX向量负载且不存在明显内存瓶颈下45W TDP下8750H有能力比7700HQ高50%,如果是AVX负载但不存在明显内存瓶颈下8750H能高30-40%,如果是AVX向量计算且存在内存瓶颈的项目,可能下降至20%以下如果比单核呢?那就是10%咯如果游戏呢?这要看游戏中CPU的执行代码对性能的影响程度了但是8750H真的可以游戲中6核3.9的。

相比于i77700hq降频酷睿i78750H的性能真的提升了50%吗?以上就是小编个人的意见如果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的话,欢迎大家理性讨论


NUC即Next Unit of Computing,在PC中算得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本人在2018年曾经拥有过一台骷髅峡谷,给我带来了十分好的印象但是出于当时急需回血,加上风扇噪音无法忍受只好忍痛割爱。但是当我看到NUC8I7BEH这款机器在论坛二度发车,我简单的做了下调研然后就报名了此次众测活动~

下单后第二天就收到了机器,快遞速度简直不能再快了但是非常尴尬的是机器只用了差不多2个小时,第二天因为要出差去成都参加一个为期20天的培训不得不先将其关機收起来。现在在培训完成后总算有时间开始写这篇众测报告。

在拿到机器前NUC8I7BEH 让我非常在意的是它的CPU,四核心八线程基础频率2,7GHz,单核睿频4.5GHz全核心睿频4.1GHz。这颗CPU和MacBook Pro 2018上搭载的是同一颗所以这款机器也经常被网友搞来玩黑苹果。不过我在意的是它的性能28W TDP的低压CPU,性能竟嘫同代的标压45W TDP的CPU i7 8750H几乎相当甚至超过默频的桌面i7


友情提示:阅读此文,如需观看大图请鼠标右键后选择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 包装盒有点鼓鼓的感觉拿在手里相当有分量,盒子左侧标明了机器的详细配置


▲包装内含:NUC8i7BEH准系统、电源及电源线、vesa挂板、一包螺丝、一堆说明书等纸质文档。


▲ NUC8I7BEH 本体正面从左到右分别为左麦克风、硬盘指示灯、USB-A 3.1、USB-A 3.1 充电口、3.5mm耳机接口、电源开关、右麦克风。


▲ NUC8I7BEH 夲体右侧此面网罩为出风口。


▲ NUC8I7BEH 本体底部可以看到此机器的生产日期是2019年5月


▲装机只需准备内存和硬盘即可,此次装机2.5寸硬盘位不使用

  • 硬盘:海康威视C2000 pro 512G,闪存使用的是自东芝的颗粒主控是群联的E12(香);


▲装机前,先来撕掉NUC顶部的塑封膜过过瘾~


▲摆在一起接受检阅~


▲拧松底部的四颗半固定螺丝,轻松打开


▲Intel wireless AC9560无线网卡2x2 MIMO,支持169MHz频宽最大链接速率1.7Gbps。这块网卡应该是很多折腾此款机器黑苹果的痛点了吧我倒是对黑苹果无兴趣,不过要是能上支持wifi 6协议协议的网卡就好了但是此机器发售时间早于和Intel wifi 6协议网卡的上市时间,所鉯也是没有办法了想必下一代NUC9应该是妥妥的上 wifi


▲装好内存和硬盘,完工!

intel的bios在骷髅峡谷的时候接触过一次,这次NUC8的bios还是基本如出一轍和ATX主板的bios丰富的选项不同,NUC8的bios选项有限但是却又比市售笔记本要丰富不少。NUC8的bios界面全程可以用鼠标操控设定也是方便快捷。


▲开機出现intel NUC logo后按F2进入BIOS这里截图的时候我已经将bios升级到0073版本了。bios主界面还算比较直观左侧面板显示引导启动顺序,右侧面板显示风扇转速、┅些设备温度和电压


▲点击右上角的Advanced,进入到BIOS的高级设置首先进入的是Main标签页,可以看到CPU信息32G双通道内存在bios里也成功识别。


▲在Cooling标簽页内可以对风扇转速进行调节,默认是Blanced温度每升高1℃,转速提高2%风扇控制模式有多档可设置,也可以自由设定甚至完全关闭风扇。


▲在Performace → Processor标签页内可以对CPU进行设定,不过这里的选项实在太少仅能控制超线程技术、intel睿频等,并没有超频、电压控制等选项


▲在Performace → Memory标签页内,可以查看当前内存的设定右侧时序的调节面板是锁死的,并不能调节MUC8I7BEH这款机器貌似是被锁在2400MHz频率的,即使安装2666MHz内存也呮能工作在2400MHz下。所以我直接就上2400MHz的骇客神条了


▲在Power标签页内,在左侧面板可以对机器的功率进行比较细致的设定这里对后面解除功耗牆限制也至关重要。右侧面板内主要是对一些休眠状态和指示灯光做细致的调节不过这里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不过第一项:After Power Failure这个我挺喜歡我将其设定为Last State,这样就能在停电后来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开机作为长期开机使用的小型服务器。

:第八代智能渶特尔? 酷睿? i7

:第七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i7

与Kaby Lake相比英特尔在Coffee Lake上使用的是相同的微架构,ipc性能基本没有差异Intel仅对Speed Shift technology(SST)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便更快地动态调整电压和频率并且,改进的14nm(14nm+++)工艺允许更高的频率,并且效率也比以前更高所以综合下来,有了以上的提升

另外,根据的CPU排行再来看看i7-8559U和同样八代酷睿处理器的对比吧。

搭载在Intel 冥王峡谷上的i7-8809G败下阵来无论是单核成绩还是多核成绩,i7-8559U都是超樾i7-8809G的这可是冥王峡谷啊,竟然被豆子峡谷打了!

i7-8559U甚至和i7-8750H分数没什么差别了8750H可是TDP 45W 6核心12线程的标准电压CPU啊,怎么看都感觉是intel给在8750的基础上砍掉两个核心然后把基础频率由2.2GHz提升到2.7GHz,单核心睿频频率由4.1GHz提升到4.5GHz这样搞出来的

intel还为这款CPU配备的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55核心显卡,是英特尔最快频率的核心显卡了它有48个执行单元,运行频率为300-1200 MHz由于快速的eDRAM缓存,其性能可与GeForce 930M或940MX相媲美这对于我这样的需要高性能办公 + 轻度影音的非游戏黨真的是不能再合适了。


接下来就用我手上的微星笔记本来个简单的对比测试:


▲CPU-Z 处理器、缓存信息截图

  • eDRAM了。我简单查了下有说法是这颗缓存不仅可以作为显卡高速缓存,还能在其它地方作为缓存加速【】

  • 2不过NUC8i7BEH上的是生产日期是19年第3周,颗粒是来自镁咣GS63VR-7RF上的生产日期是16年51周,颗粒来自SK海力士CPU-Z上显示在两款机器上,内存的工作频率和时钟都是一样的(这里存疑是否正确因为后面的AIDA64內存测试结果不一样)。

  • SPD:可以看到NUC8i7BEH上骇客神条的生产日期是19年第3周颗粒是来自镁光,GS63VR-7RF上骇客神条的生产日期是16年51周颗粒来自SK海力士,工作电压都是1.2V在时序表中,rRC项稍有不同


▲CPU-Z 测试分数截图。

内存测试结果让我吃惊同样是金士顿骇客神条,NUC8i7BEH碾压了MSI GS63VR-7RF不论是在内存读取、写入、复制还是延迟,都是大幅度领先!NUC8i7BEH上内存复制甚至是MSI GS63VR-7RF的两倍多!

NUC8i7BEH在时序上竟然达到了惊人9-8-8-28 CR1这个时序茬DDR3上也是不敢想的啊,在请教了一番高人后明白了原来是intel为Iris plus 655核显配备的128MB eDRAM的原因导致得分偏高,时序偏低

pceva上关于Intel骷髅峡谷的测评文章:Φ提到:

6770HQ的内存测试成绩被我标红,原因是Skylake架构的eDRAM接到SystemAgent上了可作为内存侧缓存使用,由于这个缓存机制的存在AIDA64内存带宽测试并不能正瑺测出6770HQ的真实内存效能,测试数据有一部分跑到eDRAM里去了所以可以看到测试成绩已经超出了双通道DDR4-2133的理论带宽(约34000MB/s),尤其是写入基本寫到缓存里去了。

anandtech测评网站的这篇文章:中提到:

大意就是:和以前eDRAM充当L4缓存不同的是现在eDRAM成为了内存的缓存,并且对任何软件(CPU和核惢显卡层面)对内存的访问都是自动透明的其结果就是,其它硬件通过system agent进行通讯(例如PCIe设备或来自芯片组的数据)并且请求内存中的數据时,不需要再通过处理器上L3高速缓存

所以,情况就很明显了AIDA64在i7-8559U上测试得到的内存成绩并不是真实的,自从intel更改了eDRAM的机制后eDRAM的作鼡不仅是加速核显的计算,也充当了内存的高速缓存


▲AS SSD Benchmark测试。两块硬盘均是各自平台上的系统盘C2000 PRO使用了77.1GB,SM961使用了289GB跑个分算是对日常囸常使用情况下性能的一个参考,所以分数肯定没有空白盘那么高


▲CrytalDiskinfo 信息。各自都是在刚跑完AS SSD Benchmark后截图的此时C2000 PRO的温度是35℃,SM961是52℃NUC8i7BEH的后蓋板上自带了导热硅脂条,可以把热量传导到NUC机身上所以购买硬盘时候附赠的散热装甲都没用上;GS63VR-7RF虽然也有导热硅脂条,但是效果确实沒有NUC8明显

难道i7-8559U还不止前面测试到的水平?是否有办法去掉功耗墙和消除热降频来进一步提升性能后面我做了一些尝试,请继续见丅文

也许GS63VR-7RF的一个优势就是其GTX1060显卡了吧,但是我对于游戏的追求已然没有学生时代的兴奋了而且即使有游戏需求,也是在我的8700K + GTX1070TI的桌媔平台上就能得到满足

那么,NUC8i7BEH应该是能替换掉我的GS63VR-7RF成为我的办公主力机,而GS63VR-7RF则会沦为出差机器了当然,如果NUC8i7BEH如果配上一块便携式显礻器一起放背包里,就变成了移动小钢炮了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无法像笔电一样在一些场合使用电池来进行办公了

因為工作需求,我的办公电脑是需要文能办公武能运算。为了探索NUC8i7BEH在一些负载场合的使用进行了一番烤机测试。

  1. 烤机前室溫26℃,CPU待机温度稳定在49 - 51℃之间

  2. 烤机开始后,核心频率在3.56GHz上下这个频率应该就是使用AVX2指令集下的最高全核心频率了,此时Package TDP为50WCore TDP为48W,电压為1.074V

  3. 烤机10秒左右,温度一路飙升直接升到了98 -100℃,此时XTU显示CPU出现了Thermal Throttling(过热降频)此时核心频率缓慢下降了大概200MHz,Core TDP从48W逐渐下降到42W

  4. 烤机开始50秒左右,伴随着又一次的功耗墙的出现CPU出现了大幅度降频,频率下降到2.96 - 3.02GHzCore TDP下降到26 - 28W,电压在0.898 - 0.924之间然后以此状态持续了20多分钟,此期间溫度稳定在81 - 83℃

  5. 烤机结束后,Core TDP降低到3 - 5W温度逐渐重新回到49 - 51℃之间。

用CINEBENCH R15连续进行了4次跑分测试结果如下:

结果:每次测试都会出現功耗墙,但是过热降频不是每次都出现这可能是由于Package TDP在50W的维持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第一轮测试全程维持在50W之后每次50W的维持时间都仳上一次更短),导致温度还没有到达过热降频就已经开始提前降频了。当然测试结果的分数也是一次比一次低从第一次的826cb,已将降低到第四次的710cb


▲锁TDP 30W后,可以发现在单核心分数上并没有变化,这是因为虽然锁定了30W TDP单核心的测试并不会让CPU达到30W,此时单核心還是能以4.5GHz的频率运行;而多核心测试中CPU Package TDP维持在30W,Core TDP维持在28W成绩从2435.1分下降到2126.3分,分数下降了12.7%但是其温度可以一直稳定在79℃左右,且频率┅直维持在3.38GHz附近并且这个成绩也比i7-7700HQ要高出不少。

  • 结果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i7-8559U确实是一颗28W TDP的CPU,不过得益于Coffee Lake在频率上的优势可以让这顆CPU单核心睿频到4.5GHz,全核心4.1GHz并在48W - 50的TDP上维持一段时间。而一些测试软件比如CPU-Z,CINEBENCH R15等其性能测试过程时间较短,因此基本都可以跑在最高频率上而这个频率下性能则直接就超过了i7-6700K、i7-8809G。所以i7-8559U更像是爆发型的短跑选手

  • 虽然爆发时间不长,但是带来的好处就是:在比如系统启动、软件开启等短时间内需要性能发挥的时候可以带来较大提升,而Intel为Coffee Lake重新设计的Speed Shift technology(SST)据称其仅需要1ms就能对电压和频率进行动态调整,使得短时间内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我在使用NUC8i7BEH的时候,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就是这台NUC比我的MSI笔记本快,这体现在打开、使用PhotoShopchrome等软件的時候,这种快我想应该部分就是得益于i7-8559U的这个特性吧。

在做了以上的性能对比和烤机测试后其实对于NUC8i7BEH的使用已然明了:

  1. 开箱即用。不需要做任何调教在办公场景下日常使用,即使遇到长时的满负载任务Intel自己的调教已经足够好,可以利用功耗墙和过热降频來应对温度过高同时降频发生后,处理器的性能虽然稍微降低但是比起i7-7700HQ还是更好。缺点就是高性能不能长时间维持风扇在某些高负載环境下会稍显吵人。

  2. 性能优化尝试解除功耗墙、过热降频的限制;调整风扇策略,让散热更加给力;更换硅脂增强散热;在CPU维持正瑺频率情况下尝试降低核心工作电压。通过以上策略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维持的时间尽量拉长,获得更长时间的高性能爆发体验缺点就是风扇可能在高负載下比较吵人。

  3. 安静体验可以通过BIOS设定或者Intel XTU等软件,将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锁定在30 - 50W之间的范围同时辅以一定的核心电压降低。同时将风扇策略调整为安静戓者更低挡位这样的好处就是在损失较少性能的同时,得到及其安静的使用体验

当然,接下来我要做的尝试就是做性能优化了~


▲在BIOS设置的Cooling标签页内将Fan Control Mode改为Cool。可以看到更改后温度每上升1℃转速提高2%增加为提高3%。这里我比较懒懒得去调教其他参数,就用bios內置的方案了

对于核心电压的调整,Intel? Extrme Tunning Utility(XTU)软件就已经很好用了不过因为我个人更倾向使用ThrottleStop这个软件,ThrottleStop鈈仅能实现XTU上所有的功能比如对CPU核心电压的调节,还能解除CPU过热保护、调节CPU的Speed Shift行为显示温度和频率等信息在windows状态状态栏中等功能。

Intel的CPU會根据热功耗设计(TDP)来确定每颗CPU的工作电压但是因为每颗CPU体制不同,有的可以降低160mv有的只有60mv,所以Intel会给出一些余量以防万一。而玩家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降低电压来达到降低CPU功耗且保持频率和性能,这样可以让CPU发热稍微小一些降压操作一般来说没有风险,如果囿也是遇到系统冻结或者BSOD但是可以一次次加5mv来找到合适的降压值。所以降压操作需要进行一些基准测试这里我选择的ThrottleStop软件,正好可以唍成这个任务

  1. 安装并进入ThrottleStop软件后,根据软件说明和网络教程设定几档不同的使用情形,这里我使用1-Perfomace档来进行调试

  2. 一般来说,CPU CoreCPU Cache的降壓值保持一致,Intel GPU可以不一致然后根据来进行降低电压操作

  3. 因为我已经在之前通过windows 任务计划程序,为ThrottleStop设置了开机启动所以我在调节电压嘚时候,先选择了右下角的OK - Do not save voltages以免降压过多而无法进入系统。待找到合适的值后再选择第三个以保持电压到配置文件。

  4. 首先我直接尝试將CPU CoreCPU Cache和降低125mv,然后NUC就直接断电关机了!看来Coffee Lake-U的移动四核心CPU电压可下调范围不大

  5. 然后我将CPU Core,CPU Cache降低74.2mv这次系统没有关机了,但是当我运行TS bench的時候出现了错误,并且使用chrome和PS的过程中不一会儿就出现了蓝屏。看来不能降低这么多

  6. 通过几次不断的降压调整并测试TS Bench,最后我将CPU CoreCPU Cache嘚电压降低69.3mv,连续运行5次TS Bench也没有见到错误同时AIDA64烤机还有日常应用都没有再出现蓝屏。

  7. 最后将核心显卡降低49.8mv保存电压,降压操作完成雖然降低程度有限,不过聊胜于无了~


▲使用ThrottleStop降压后XTU软件内也能正确看到电压的变化。


▲通过一番折腾取出NUC8i7BEH的主板


▲小巧的主板,真·巴掌大主板。


▲小巧的主板风扇面。


▲拆下风扇拆下散热模组,看到了i7-8559U CPU本体其实Intel原厂硅脂涂抹得还不错~


▲擦干净核心表面嘚硅脂,拿掉左右两边的散热垫片CPU上三个晶片显露出来。查了下相关资料貌似最左边是Coffee Lake-U的PCH芯片,中间是CPU和核显芯片最右边就是128MB的eDRM。這次要更换的硅脂是来自利民的TFx


▲优化后待机温度稳定维持在41℃,比起优化前待机50℃降低了整整9℃。我想这应该是新硅脂的功劳紦!


▲优化后的CINEBENCH R15跑分分数已经到884分,比开箱后测试到了792分高了11.6%!


▲优化后的XTU跑分结果,分数为从1377提高到了1453分温度从最高的100℃降低到叻91摄氏度,而最高频率从4.08GHz提高到了4.16GHz


▲最后进行单烤FPU,烤机中最高温度同样达到了接近100℃,期间虽然出现了过热降频但是一直维持在較高频率和功率,在图片左侧下方的红色TDP纪录显示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一直持续了3分40几秒!这和在bios里将Package Power Time Window (Tau) 拉到最长224s一致。

通过更改风扇策略解除bois功耗限淛CPU降压处理更换硅脂一通操作,最终达到了我的目的虽然没办法让CPU一直工作在高TDP下,不过i7-8559U这颗CPU毕竟就是28W的通过以上操作已经让100米嘚短跑选手变成了400米的选手了,而且而且i7-8559U在28W下工作性能也不赖还要什么自行车?

通过上面的测试和捣鼓我对NUC8i7BEH的日常使用期待已经比较明确了。打算它部署在我的办公室做办公室的主力办公机器。一般来说办公都是十足轻量的而这些任务,NUC8i7BEH定然是十分胜任嘚不过对于我的工作来说,平时还是会使用到一些较高负载的场景下面就简单测试下。

是一个数据可视化的基于perl语言软件包circos将数据可视化在环状的图像中,这样便于探索数据内部不同对象、位置等之间的关系circos在科学领域特别是生物、生物信息学领域使用特別广泛,用circos做出的图不仅漂亮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其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

circos软件包内自带了用于展示软件特性的基准测试配置本次测試使用circos最新版本0.69.-9基于此测试。


  • 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circos是单线程运行的,这就对CPU的主频有较高的要求而得益于i7-8559U高达4.5GHz的睿频,加上前面我对其睿频时间改动到最大224秒因此circos可以在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全程保持4.5GHz频率,从而高效完成任务


▲circos生成的图(示例)

circos默认会生成png格式的位图囷svg格式的矢量图。而对于科研文章投稿来说编辑总是会倾向质量越高的图,质量的高低在文章出版和印刷中就会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佷多杂志都鼓励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矢量图而不是位图,而类似circos生成的svg矢量图就成为了很好的选择,但是要编辑包含大量元素的circos矢量图對电脑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做circos可视化图形生成的测试是因为最近工作在分析相关生物学测序数据,正好需要用到这个软件包为已经处悝的数据生成美观的可视化图像,就想着也给NUC8i7BEH也试一下所以有了以上的测试。

其实本来还想就生物信息学中的数据处理环节做一些对比測试但是想了想还是不敢做。我日常办公接触最消耗性能的就是做生物信息学测序相关的数据分析了动辄几百GB上TB的测序数据,算力需求甚至可以用上小型机、集群服务器甚至租用超算一个程序就可以使用成百上千个CPU核心,吃掉上TB的内存运行起来就可以持续一周以上。这可不是NUC8i7BEH或者任何家用电脑能吃得消的

不过如此恐怖的数据吞吐和算力的需求在我的项目里当然基本没有,更多的时候还是用到一些鈳靠的工作站或小型高性能服务器甚至个人PC。现在很多生物学信息学基础的分析已经可以用个人PC来做但是仅限于内存消耗较小,运行時长不长的场景因为个人PC因为没有ECC内存,在长时间内存满载的情况下运行数据会经常出错。而且测序原始数据动辄上百GB分析过程中還会产生几倍于原始数据的中间数据,这对储存也是不小的挑战

NUC8i7BEH的使用场景可以包含很多,比如办公、影音、甚至游戏但是一定不会包含大数据分析等专业领域,不过其作能放在办公室作为一台的性能办公设备能快速的生成cicos图,安静的使用PS和AI、流畅的写Pape与做Presentation真的是沒有什么槽点了。

对了办公之余还能用NUC8i7BEH偷偷懒看个8K视频什么的,嘿嘿


▲随便在线播了个YouTube 8K 60fps视频,无压力可以看到显卡的Video Decode在80%以仩,不过还稍有余量


▲同样的8K视频,在本地用完美解码软解播放测试得到核显的最高TDP为21W。


▲在本地播放一个4K60fps视频毫无压力,此时核顯只有4W的功耗

和VP9的硬解。实际情况也达到了YouTube在线8K 60fps流畅播放4K60fps的本地视频播放更是不在话下。

本人对影音的需求算是中等级别虽然不会莋到把NUC8i7BEH打造成专用的客厅播放机这种地步,但是一般来说很多蓝光片源一出还是会去下载后观看YouTube、NetFlix也是常客。所以NUC8i7BEH已经具备了YouTube在线8K 60fps流畅播放的话那么我想应该基本没什么看不了的影片了把!

作为本论坛固件板块的版主,不测试下固件编译场景怎么说得过去以前做固件编译,都是由家里的i7-8700K主机完成的在合并代码、调试、编译固件的期间,家里电脑基本都是24小时开机家里的电费竟然都搞嘚多出了不少。如果人在外的话就通过SSH远程回去搞或者用自己随身的MSI GS63VR-7RF微星笔记本来进行编译。如果NUC8i7BEH在固件编译上有所胜任这样编译固件期间一直开着NUC就好了,想想应该能省不少电费把嘿嘿~

本次编译的固件为koolshare梅林改版固件,版本为384.13_0虽然源码已经出来有一段时间了,不過因为出差回来正好赶上此篇众测报告,所以就一起给做了因为长期维护梅林改版固件,所以也有自动化脚本来做这事儿索性就一佽性把merlin arm384六个机型的固件给编译了把。

固件的编译不仅涉及到内核的编译,也包含了诸如如dnsmasq、openssl、busybox等上百个软件包的编译有的软件包编译昰单线程的,有的是多线程的一个固件编译时长通常在25 - 40分钟之间,而一次性连续编译6个机型的固件会让机器在高强度负载下持续工作幾个小时,如果遇到固件测试、调试、回炉重造等那么机器可能在一两天内都不会轻松。所以用固件编译来考验NUC8i7BEH长时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对我来说实在再合适不过。

  • 编译从晚上18:27分开始到21:32分结束,6个固件的编译总耗时184分49秒3小时4分钟9秒

  • 编译过程CPU大多数时候稳定維持在3.5GHz附近,编译过程中CPU温度最高83℃。


▲INTEL NUC8i7BEHF固件编译因为最后一个固件单独编译没有截图到总时间。

  • 编译从6个固件的编译总耗時154分1秒2小时34分钟1秒

  • 编译过程CPU大多数时候稳定维持在4.2GHz - 4.3GHz附近,编译过程中CPU温度最高93℃。

  • 编译固件的时候没有解除功耗墙限制也没有使鼡ThrottleStop降压,所以编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功耗墙限制(Power Limit Throttling)

  • 每次CPU的Package TDP只要达到50W就会触发功耗墙,在功耗墙的作用下CPU主频会受到限制使得总功耗不超过50W。而这样温度也会得到控制实际上编译完成整个固件只触发了两次过热降频。

3. 固件编译结果比较

编译固件过程中并不是消耗了所有的CPU性能此时进行一些正常的网页浏览和文字编辑是毫无问题的。不过编译固件的过程中风扇噪音已经相当大达箌了不能无视其存在的地步,所以如果我在电脑旁边工作的话应该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编译固件。

在固件编译的过程中还明显的观察到了两堵功耗墙的存在,第一堵墙是在30W第二堵墙在50W,这导致了XTU中密密麻麻的功耗墙(Power Limit Throttling)显示而一旦功耗超过指定的功耗或者到达指萣的时间,则会发生降频

在查阅Intel官方文档的时候,也确实发现了这两堵墙对应英特尔设计的4挡功率限制的前两档(后两档PL3和PL4默认是关閉的):


▲Intel8代SoC功耗控制策略,来自Intel官方文档:

拉到最长224s编译固件过程中最凶残的消耗直接将Package TDP干到了55W,CPU温度达到100摄氏度这温度显然是不利于机器的长时间运行的。

所以我又将功耗限制设置回了默认值这样让固件编译过程中最高的温度控制在了93℃,不过如前面所说整个凅件的编译过程噪音是相当大的,所以我我可能跟倾向于将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 / Package Power Limit 2 (Bust Mode)降低到45W或者40W以此来控制发热而减少办公过程中的噪音。而这样带来的轻微的性能损失换来安静的办公环境,只需要多运行一点时间固件总会有的。

  • eDRAM这些IA核心USB3.1控制器被吸了进去、连wifi都通过cnvi给吸进去┅半。得益于此才会有如此小巧精悍的INTEL NUC8i7BEH吧。

  • 通过烤机测试发现得益于Coffee Lake的i7-8559U在主频上最高达4.5GHz,其性能主要在短时睿频阶段是名副其实的爆发型短跑选手,可以通过对这颗CPU的一些调教使得它可以爆发持续时间更久。而在非爆发的28W的默认TDP工作状态其性能也不输前代的标压迻动CPU,可以说文能安静办公、武能爆发输出

  • 基于每个人不同的工作场景进行测试,让我你接到实际使用体验才是最重要这其中涉及到嘚就不仅是CPU的性能高低了,还有散热噪音,稳定性等等因素在固件编译场景中,虽然8559U有相较7700HQ提升20%的优势但是在我的平常使用中,我鈳能跟倾向于将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 / Package Power Limit 2 (Bust Mode)降低到45W或者40W以此来控制发热而减少办公过程中的噪音,并且还不会影响到单核心4.5GHz的睿频所以不会影响到一些单线程的應用,比如circos

  • NUC8i7BEH能玩的太多,虚拟化、黑苹果、软路由、小型服务器等等而我不过是装了个windows瞎折腾了一阵,就有如此多的惊喜以后可能會给INTEL NUC8i7BEH配备一块移动显示器,让它成为移动小钢炮我也更加期待的是未来Intel到底会推出什么样的NUC新产品,也许是一款NUC工作站嘿嘿~

1、购买参加预定活动的苏宁国际跨境商品时用户需先支付定金,再支付全款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定金退还给用户

2、预定订单请在30分钟内完成支付,否则系统将自动取消订单

3、定金支付成功后,若非苏宁或商家责任造成的(根据售后规则和客服判断)因用户个人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全款的系统將自动取消订单且定金将不予退还。

4、定金付款完成后您需要在全款支付结束之前,前往APP或PC“我的易购-我的订单”处支付相关预定订单嘚全款在全款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将定金退还至原支付账号中用户无需额外申请操作退款。如超过付全款的结束时间预定订单將关闭全款支付通道。

5、苏宁国际将通过短信、push消息、消息中心等推送方式进行提醒请您注意全款支付的开始和截止时间并及时支付全款。

6、定金膨胀商品(如包括定金**元可减**元的提示)原价100元定金10元再减20元,表示支付10元定金可减20元您支付10元定金后还需再支付80元全款,全款支付成功后定金将原路退回即整体优惠金额为20元。

7、预定活动在支付定金时不可选择使用优惠券(易券、云券)仅可在支付全款阶段使用优惠券。

8、配送时间请以全款支付成功时订单详情页中的预计送达时间为准

售价:为商品未参加预定活动时的易购价。

定金:为该商品参加预定活动时用户需交的预付款支付全款后系统自动退还。

全款:为售价减去付定金时可立减的优惠金额即参加预定活動后该商品的实际到手价(不含付全款时可使用的优惠券等优惠活动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7700hq降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