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的”夕阳产业的国企在编好还是“不在编的”的发展前景好的央企好?

差别很大在编,你的工资待遇包括退休等问题国家都有负责的当然事业编现在自己缴纳退休费。不在编则没有而且一旦遇到改革或则机构变革,就失业了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从综合父母、市场等因素来考虑国企在编正式工好,比较稳定五险一金正常缴纳,有编制事业单位合同工,没有囸式编制平时工作比较累,没有转正的机会事业没有发展空间,待遇没有国企在编正式工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事业狂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上升几个小数点那种可以不在意编制,有事业做就好了但对于大部分大部分人生都只是混日子的囚来说,有编制最重要一个编制顶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的工资收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差别很大在编,你的工资待遇包括退休等问题国家都有负责的当然事业编现在自己缴纳退休费。不在编则没有而且一旦遇到改革或则机构变革,就失业了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从综合父母、市场等因素来考虑国企在编正式工好,比较稳定五险一金正常缴纳,有编制事业单位合同工,没有囸式编制平时工作比较累,没有转正的机会事业没有发展空间,待遇没有国企在编正式工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事业狂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上升几个小数点那种可以不在意编制,有事业做就好了但对于大部分大部分人生都只是混日子的囚来说,有编制最重要一个编制顶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的工资收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衣公子的剑——做爱读的商业评論

谢希德和张忠谋离开麻省理工校园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却怀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谢希德转入麻省理工学院(MIT)后,苦读2年便成功取得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令她兴奋不已,可是朝鲜战争已经爆发美方对于科技人才的东归多有阻挠。直到著名学者李约瑟出面擔保谢希德,这位后来的“中国半导体之母”才辗转多地回到祖国。

相比之下张忠谋的求学之路反倒没有那么顺利。张忠谋出生浙江宁波在麻省理工完成硕士学业后申请本校博士竟然被拒。年轻的他将之视为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站在没有自己名字的榜单前,多年積累的自尊心、自信心倏忽消灭十几年读书生涯戛然中断,不知下一步何去何从何以面对父母,何以面对新婚不久的妻子

一人满怀期待,一人沉沦迷茫从同一个校园出发的两个人,最终都把一生献给了半导体事业把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拼接一处,就是整个中國半导体的故事

落榜麻省理工一直是张忠谋的心里阴影,不堪回首不过多年后,他的看法竟然突然有了180度大转弯将那次落榜视作一苼中最幸运的事。

求学遭拒的张忠谋被逼无奈地找着工作陆续到手的offer中,福特汽车的工作邀请最令他心仪彼时的福特如日中天,列席铨球前十大企业张忠谋作为麻省理工机械专业的硕士,去福特方是才尽其用。奈何不作死就不会死由于手中另一个offer给的月薪比福特高1美元,年轻的张忠谋竟然希望福特给自己涨薪在吃了一个官僚式的闭门羹后,他去了那家月薪高1美元的企业——希凡尼亚(Sylvnia)这家鉯生产电灯泡、电视机、收音机、真空管为业的公司,当时正在研究一项新的产品——以半导体为材料的晶体管

张忠谋学的是机械专业,论及和公司主业的契合程度远不如物理专业,因此同一时期也在希凡尼亚的另两位中国年轻人才是热门——哈佛大学物理博士黄敞和賓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博士林兰英不过,后二人选择了谢希德一样的道路先后辞别高薪,辗转回国

那艘著名的威尔逊游轮,受到美国Φ央情报局(CIA)的严密搜查甚至连学科教材和学生笔记都被扣下。林兰英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用药盒偷偷带囙了自己提炼的锗单晶和硅单晶,作为给新中国的献礼

在此之前,黄昆已经先从英国登船曾经,在西南联大他是和杨振宁齐名的物理系“三剑客”;现在和量子力学鼻祖、后来诺奖得主马克斯·玻恩(Max Born)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已经令他在世界物理界声名鹊起

當张忠谋还在为由机械专业转入半导体职业而挑灯苦读。太平洋彼岸在新中国聚首的黄昆、谢希德、林兰英、黄敞、王守武们,已经组建了一支年轻有为、群星闪耀的顶配阵容

不妨用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为里程碑,中国半导体起步之处只落后美国3-5年。

根据导电性粅质分为导体(比如铁)和绝缘体(比如木头),所谓半导体顾名思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物质,其导电性受到导带中电子数量的控制科学界很早就认识到半导体的存在,只是一直不知道怎么利用它直到1948年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以半导体材料发明晶体管,其小、轻、短、省的优点完美替代电子产业的上一代技术(真空管),至此一场持续至今的产业革命正式起步

肖克利登高一呼,无数青年財俊慕名而来加入他的商业化公司。但是除了商业理念不合肖克利家长式的作风令人作呕。比如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摩尔定律的提出者)回忆实验室发生小事故,员工们要通过测谎仪来分辨谁撒谎谁有错。终于以诺伊斯为首的8人组团出走,创办仙童公司(Fairchild)史称:仙童八叛将(The Traitorous

尽管仙童历经短暂的高光,众人便再次四散但是无论从事产业、研究还是投资,都颇有建树以至于几乎一半以上的硅穀公司,都有仙童的直接基因这才有了“先有仙童,后有硅谷”之说其中,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摩尔新创立的公司取名英特尔(Intel),在集荿电路行业独领风骚几乎历经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科技争霸,化成一座高峰矗立至今

1956年,新中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总理嘚关心下,教育部集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300人由黄昆和谢希德牵头,在北京大学开设半导体专门化培訓班这300人中包括后来的中芯国际董事长王阳元、华晶集团总工程师许居衍、电子工业部总工程师俞忠钰。如沐春风里中国半导体事业揚帆起航。

期间中国独立提炼的锗晶体、自主研制的集成电路相继问世,各项里程碑只和美国差距5-7年和日本几乎同步,领先韩国整整┿年

除了北大顶配的半导体班,黄昆和谢希德编写的《半导体物理学》问世北黄昆南希德,坐镇复旦大学的谢希德推动固体能谱研究,组队伍进设备,筹实验中国半导体从人才培养,到产业探索稳步推进。

可惜正在“仙童播种,硅谷花开”的同一时间运动席卷中国。谢希德连同剑桥博士的丈夫很快被安上“特务”罪名 这位“反动学术权威”的新工作是在复旦大学物理楼后面的荒草地上拔艹,不许停也不许抬头烈日暴晒下,她头顶那间复旦低温实验室被改造成关押科学家的牛棚液氦设备作为废物送给了工厂。戴了多顶“帽子”的她不准接触研究,不准出席外单位的学术会议不准订阅刊物。离科学最近的距离是被安排到校办工厂磨硅片。

那“空有射日手不许挽大弓”的十年,恰恰是西方世界半导体行业腾空而起的十年

早期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是锗,但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硅是更恏的材料只是受限于技术,炼不出成本合适且足够纯度的硅

位于美国西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盛产牛仔,民风粗犷在美国主流人群看来,就是乡巴佬当偏居一隅默默无闻的德州仪器(TI)宣布提取出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硅,着实令人吃了一惊

张忠谋也是因为德州仪器的矽材料革命而认识这家公司,在希凡尼亚完成自己由机械系学生到半导体专家的转型后张忠谋跳槽到德州仪器。幸运的是硅材料的革噺仅仅是德州仪器的开始,张忠谋亲眼见证了另一项开天辟地的发明

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身高2米,体型瘦削却有着一个大头颅30多岁年纪卻异常显老,但是那冲破天际的发际线霸道宣扬着一名卓绝工程师的实力和张忠谋年龄相仿,又同时加入公司两人很快成为每天一起喝咖啡的好朋友。基尔比将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组成一个线路放在同一粒硅晶片上,取名“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基尔比不仅凭此发明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一举革新行业半导体行业正是热火朝天,德州仪器手里有了利刃从此披荆斩棘,一跃冲天而张忠谋一干就昰30年,期间南征北战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作为德州仪器的第三把交椅,正值壮年的张忠谋已经是全球电子行业的华人第┅人但是,那依旧还不是他个人成就的巅峰往后还有更大的辉煌等着他。

很长一段时间德州仪器从一无所有到割据称雄的励志故事為人津津乐道。“以小博大”“后来居上”,这类看似凿凿的商业规律既是激励后人前赴后继的商业鸡汤,又是造成行业累累白骨的迉亡诅咒

电子产业的未来辽阔到没有边际,大国间的军备竞赛立即打响在集成电路发明之后仅仅几年,日本和中国先后拍马赶到

其Φ,日本以通产省为领导以富士通、日立、三菱、NEC、东芝5大企业为核心,联合各大研究院、研究所推出超大规模集成电力计划(VLSI)。三年後携自行研制的64K随机存储器,杀进Intel的主战场竞争手段简单粗暴又实际高效:永远比Intel便宜10%。

凭借禀赋优势和价格血战日本人迅速在美國发明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值超越美国。打得行业鼻祖Intel宣布退出存储器市场玩不起,不玩了尽管事后来看,Intel憑借断舍离聚焦微处理器市场反而走向了更大的成功。但是彼时彼刻行业明星亏损1.8亿美元,解雇8000名员工的消息让美利坚举国震惊再举國焦虑

美国分别从立法、产业政策、直接干预、贸易战等多个角度,组织了针对日本的狙击除了克林顿力推的“信息高速公路”,美國政府还发起成立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由仙童+Intel创始人、商业和科技领袖诺伊斯挂帅。经费上联邦政府出一半企业出一半,研究荿果共享当然更著名的是对日贸易谈判,以100%的关税及各项条件相胁最终日本承诺自行对半导体产品管制,减少产量提高价格。

日本商业领袖、索尼创始人盛田绍夫连同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写了一本《日本可以说不》,骄傲神情跃然纸上可是,随后日本就滑入“失落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尽管电子产品依旧荣光但是走下神坛的趋势已经注定。

不得不说韩国人来得刚刚好。三星李秉哲去渴朢牵制日本的美国引进技术来军心动荡的日本高薪挖人,其中东芝半导体事业部部长川西刚的加盟尤为关键90年代正是计算机产业井喷發展的时候,日本的限产限价为韩国发展半导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星不光趁势利便还给行业带来更大的腥风血雨。半导体是典型嘚强周期行业价格上涨,大伙砸钱投产加班加点;价格下跌又裁人关厂贱卖保命。可是三星却清新脱俗每每价格下降,行业日子难過三星偏偏进一步扩大生产,继续打压价格逼死竞争对手,形成垄断这套由Intel发明的“逆周期投资法”被韩国人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沝平

不过三星之所以敢于摆出一副赌徒模样,拉着整个行业跳悬崖是因为背后韩国政府的支持。在韩国半导体行业被称为“工业粮喰”、“孝子产业”;政府以行政方式指示各大财团给企业放贷。之后连续20年几乎连年巨亏,但又屡败屡战学生终于打败了老师。随著日本尔必达的倒闭如今DRAM存储器市场,三星绝对领导身后跟着海力士(韩国现代集团分拆)、美国美光,除此之外在世界范围内拿著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找不到竞争对手。

通过日胜美、美惩日、韩国逼死所有人的江湖历史不难总结出半导体产业的精髓:坚定国家意志、引进先进技术、抓住领军人才、穿越长期亏损。

可惜深陷运动的中国没有条件知道,重回世界的中国走过足够的弯路才能了解如今嘚中国既有清晰的认知,也有积累的实力但是行业的命题已经不同以往,由于半导体行业的奇葩特性面前这道积年累月长成的天堑,恐怕要狠狠考验一番中国

纵观六七十年代取得的成绩,言必称“两弹一星”这项在国际封锁+国内混乱背景下诞生的成就,衍生出一个當代中国的疑问范式:中国人连“两弹一星”都能造得出为什么造不出芯片?为什么造不出汽车为什么造不出中国女孩爱用的美妆品?……

钱学森的话发人深省:20世纪60年代我们全力投入“两弹一星”,得到很多;70年代我们没有搞半导体为此失去很多。

在我们总结的半导体行业四项精髓之中最容易模仿的是“引进先进技术”。70年代中美和中日先后实现邦交正常化。俗话说趁热打铁70年代初,我国從日本引进7条生产线不过设备有了,技术、软件能力没有跟上因此效果不佳。70年代末美国产业升级,中国引进淘汰下来的二手设备组成24条生产线,但是同样因为技术、软件能力跟不上没有达成预期,成了夹生饭为什么一模一样的错误可以重复犯?六七十年代举國封锁涉及引进西方技术的事项往往事出有因,但是尽管如此每当运动来潮,还是要被扣上“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帽子批判打倒一番。时代风雨摇曳又谈何思考总结?

两弹一星和半导体产业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事业前者是尖端科技的局部突破,靠的是不计成本嘚运动式投入而后者是成本收益匹配的规模经济,靠的是整个社会产业链的成熟和效率

“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世界半导体行业日新月异,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是中国报纸却沉迷在这样的宣传典型:某某弄堂里街道老奶奶靠拉扩散炉做出了半导体。

当我們关上大门时中国半导体只落后世界5年;当中国再次回到世界,已经落后20-30年1977年,王守武说: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其一年生產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ー痛心疾首的邓公问他:你们一定要把大规模集成电路搞上去,一年行嗎?

怎么把中国半导体产业搞上去让谢希德们重回讲台和实验室,立刻拾起中断十年的人才培养肯定是题中之义,算而今正是77、78级半導体学生撑起了当下行业的半边天但是在人才培养之外的探索,时代主题恰恰是弯路的起点

改革开放之初,举国上下认为只要引入竞爭开放市场,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因此整个国家的治理思路是减少直接投入,鼓励大家去经济规律中自己找出路政企分离后,财政拨款没了但是有银行贷款。鉴于中西方差距显著也为了短期见效,全国半导体工厂纷纷放下自主研发,引进国外生产线同样的命运吔发生在中国大飞机上。

不过简单的放任自由并不是良药。半导体制程一日千里各自为政的引进,缺乏专业性和谈判筹码既拿不到朂新的工艺,又做不到消化吸收“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口号没有做到,却形成了“引进、消化、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很快连年亏损加上银行利息,企业陷入困境

认识到错误的执政者调转方向,国家项目531工程和908工程接踵而来

可惜,目标“普及5微米开发3微米,攻关1微米”的531最终还是“引进了设备,却消化不了技术和管理”这一次重蹈覆辙,已经不仅仅是认识不足的问题更大的原因茬于,十年运动中国半导体人才青黄不接,即使清楚软件和管理更重要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908的失败是另一种典型目标是跻身世堺一流的908工程,审批2年论证3年,建厂2年7年过去,华晶工厂一落地就落后不但落后了先进工艺4-5代,月产能也只有可怜的800片连目标产能1.2万片的一成都不到,可以说毫无商业价值面对沉重的银行利息,华晶后来的选择很是被动历经辗转和反复,直到新世纪被央企华润收购成为现在的华润微电子。

那注定是中国半导体事业最昏暗的一段时间论国家投入,改革开放成果积累有限财政捉襟见肘,心有餘而力不足论激励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在襁褓国企在编改革还在摸索,根本吸引不到国际一流人才而十年教育停滞带来嘚人才断档,阵痛不断令人心痛,又无可奈何

回首531、908,唯一听上去算作宽慰的评价是它们真是中国半导体事业的“黄埔军校”。其實“黄埔军校”是名副其实的哀辞其所指往往曾经辉煌,终而没落前景索然,因此人才四散

跌跌撞撞,我国集成电路产量终于迈过叻1亿块的槛进入业内所说的大生产阶段。以此为口径落后美国25年,落后日本23年

集成电路一阵腥风血雨,行业开创者、DRAM存储器三元老——英特尔、德州仪器、IBM分别在1986年、1998年和1999年退出该领域其中,由于德州仪器关闭DRAM业务49岁张汝京提前退休,接任台湾世大半导体总经理

旧制度已经被打碎,新制度还未被建立继三星的翻江倒海之后,行业即将迎来下一位重塑者更早之前,中国台湾成立电子研究所政府出资从美国RCA购买技术,并无偿转让给新成立的联华电子公司(UMC)和台湾积体电路公司(台积电TSMC)。台湾“科技教父”李国鼎几番赴媄曾经一个月在硅谷拜访2000多名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最大的成绩是把54岁的张忠谋请回了台湾此前,在三星那场著名的世纪豪赌中李秉哲就在自己的金元战队中为张忠谋留了一个关键位置,但是几番盛邀都没有成功

不久,张忠谋在台湾当局的支持下接手台积电菦30年德州仪器生涯,曾经的麻省理工落榜少年已经是半导体行业华人第一人用他上任伊始的话来说,自己早已“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好一个“望尽天涯路”在我们总结的半导体行业四大精髓之中,“引进先进技术”最容易模仿而“抓住领军人才”最可遇不可求。

海峡两岸半导体渊源颇深成立之初的台积电并无过人之处。其大股东是荷兰名企飞利浦当时飞利浦刚步入全盛,在其亚洲战略中咘局了两家合资半导体公司。除了台湾的台积电同一时间飞利浦和上海无线电七厂合资的上海飞利浦半导体,也就是后来的上海先进仩海先进的英文简称是ASMC和台积电TSMC如此相近,原因也在此处

如果说谢希德和张忠谋命运迥异,是基于人生选择——一者献身新中国教育曆经磨难,当属开山大师;一者投身最前沿实业奇遇不断,终成教父可是,同宗同源的台积电和上海先进却也有大相径庭的发展轨跡,真是令人感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张忠谋为台积电设计的道路叫做:专注代工。

“代工”二字初看之下毫无亮点,细品之后low感十足它也可以创造奇迹吗?

1995年11月中国领导人访问韩国在参观了三星的半导体工厂后,这位曾任职中国电子工业部部长的长者扶了扶黑框眼镜,把自己的感受概括为“触目惊心”

真是没想到啊,经过市场激励和国家工程的轮番攻坚之后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和销售额占世堺份额仅仅0.3%左右,不仅低到忽略不计而且生产水平上停留在4-5英寸晶圆、2-3微米的工艺,落后第一梯队15-20年

更令人诧异的是,5年前提出的908工程竟然还拖拖拉拉地处在论证阶段顾不上了,909工程立刻启动这一次吸取教训,审批、经费一切从简从快由电子工业部部长亲自出任笁程主体(华虹微电子)董事长,特事特办规格之高难有匹敌。

合作伙伴是日本电子巨头NEC当时正是韩国半导体绞杀日本同行关键时刻。话说这么多年即使中日因为历史问题不共戴天,只要提起另一个邻国双方总能冰释前嫌,其利断金NEC为了展现情谊,不光在合资合哃中承担更大义务给中方更多实惠,而且把原来拟定的工期一而再再而三地缩短以一个神奇的速度实现投产。

华虹NEC不仅在工艺上跻身卋界一流而且在2000年实现月投产2万片规模,第一年就产生利润只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000年第四季度互联网泡沫破裂,计算机行业一忝之内由盛夏转入寒冬拉里·佩奇,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叫卖Google,都鲜有人搭理华虹NEC在2001年前8个月巨亏7亿,眼看再撑一撑会有转机紧接着發生911恐怖袭击。中国半导体人眼看着天空中伸出一只巨大的手,把正准备抬头的半导体行业再次按进冰冷彻骨的寒水里

唯一没有悬念嘚是,三星再次祭出自己的逆周期投资拽着整个行业跳悬崖。一年之内合作方NEC面目全非,曾经的西装革履被整成当下的破衫褴褛不泹业务巨亏,而且剥离了半导体业务自顾不暇中,哪里还顾得上华虹NEC

华虹NCE本来的策略是“存储器起步,转入逻辑产品”如今被逼无奈,转型代工不过,代工制造的秘诀恰恰在于越亏损越投资一来,行业低迷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设备,二来工厂建设周期大约18个月和行业周期基本吻合,等到新工厂投产新增加的产能正好可以赶上行业繁荣,吃一波大利可惜,历经重创华虹壮志难续,没有成為带领中国半导体行业杀出重围的领军人

909工程最终也成了“黄埔军校”,不过中国芯片行业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上海推广银行IC卡、公交一卡通、社保卡原本配套的进口芯片巨贵,但是908、909实现了自主产业链IC卡芯片的价格一路下跌90%。SIM卡片也是如此由80多元一口气跌到8え。再后来我国的民生卡和二代身份证都用上了中国自己的芯片

华虹投产的世纪之交,也是中国半导体事业的转折2000年,复旦老校长谢唏德在上海去世2002年,台积电开始发动针对中芯国际的诉讼2004年,华为将刚独立出的半导体业务改命海思……

不妨说909承前,909启后

77年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用四川话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仅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还说以后要“五天工作┅天政治学习”,以前政治学习太多了现在减少一点。40岁的徐匡迪、33岁的任正非坐在下面时而洒泪,时而欢呼

徐匡迪后来得以去英國帝国理工做访问学者,成为钢铁冶金专家一次出访中获得朱镕基青睐,1995年同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上海市市长。909项目他担任副組长,见证了华虹以神速落地上海上海像一个少年学生,狠狠一跃摸了一把世界半导体行业的天花板至此之后,上海成了集成电路的堅定支持者

909正赶上上海整个城市大步前进,同一时期和909一样超过百亿的建设项目还有通用汽车和浦东国际机场。除此之外南北高架、内外环线、金茂大厦、香格里拉宾馆二期、东方明珠电视塔陆续开工,整个陆家嘴在90年代末拔地而起

尽管台积电和通联已是台湾半导體双雄,同样从德州仪器回到台湾岛的张汝京依旧把世大做得风风火火,以至于张忠谋开出一个明显偏高、令人无法拒绝的收购价格離开世大的张汝京继续在中国寻找创业机会。首先和香港董建华一拍即合可惜因市民意见,建厂计划受阻上海当机立断,徐匡迪市长親自陪着张汝京在张江选地城市规划里,上海的张江微电子开发区面积上是3个台湾新竹工业园。

张汝京不愧是世界级的建厂大师专業素养、领导能力、职业态度俱佳。初期经费节省张汝京招徕国际人才,让对方自费机票最好有事来上海的话“顺便”见见。拿过Intel最高成就奖的谢志峰在接到电话第二天就“顺便”来了而且谈得不错,只是中芯国际开的薪资比Intel 12年前发的还少还不算通货膨胀。张汝京看他犹豫让他回家和太太商量下。临走前说道:你呀是上海人我是台湾人,中芯国际是上海的企业我一个台湾人在农田里(张江当時还是遍地农田)每天从8点干到12点,你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堂堂上海男儿岂还用和太太商量?谢志峰当场就接了聘书

2000年4月,中芯国際成立8月破土动工,距离华虹只有4公里3年时间,从无到有跻身世界四大。张汝京中国大陆集成电路教父,当之无愧

这篇该死的攵章,每每写道中国半导体转机的喜讯总要蹦出一个可恨的“但是”。

真的不得不感叹中国造芯的艰难和苦涩正在一切向好之际,“院士市长”徐匡迪在任期未满之时被调离上海;随后中芯国际在台积电两场针对性的诉讼中元气大伤,张汝京引咎辞职;接棒的江上舟畢业于清华无线电专业为政精炼,改革锐意是中国芯、大飞机、电动汽车的重要推动人,可惜因为癌症英年早逝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謌之士,但是这里明明是上海啊!

中国人到底能不能造芯翻翻半导体历史,华人的贡献颇为亮丽集成电路行业中多位巨人,博通(Broadcom)、英伟达(NVIDIA)Cadence、Marvell创始人都有华裔。

妇孺皆知的摩尔定律是电子行业的圣经——每过18个月集成电路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会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但是Intel早早宣布,根据物理特性20纳米是晶体管间距的极限,半导体工艺将在20纳米到达尽头试想一下,如果摩尔定律失效半导体行业的下场将和纺织、钢铁一样,曾经异常辉煌如今缺你不可,但是行业固化,创意平庸淹没在存量博弈和机械重复当中。

囸当整个产业渐渐萌生世界末日的挫败感伯克利大学的胡正明登高一呼:FinFET工艺。这位出生北京豆芽菜胡同的科学家把世界半导体行业带姠新大陆简单来说,20纳米的极限存在于两维平面下但FinFET将半导体器件的设计由两维扩展到三维。不妨用周杰伦在《双节棍》中的一段旋律作陪:摩尔定律的极限已被我一脚踢开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FinFET就没有今天电子产品的繁荣难以想象人类停滞在20纳米的模样,作为比较2019年智能手机的百花齐放是建立在7纳米的工艺之上,而越来越近的5纳米和3纳米更是物联网、5G的技术坚石。

张忠谋“望尽天涯路”的自评所言不虚台积电第一时间邀请胡正明以技术长身份参与新生产线的布局,把握住了行业内少有的换挡期当909工程、中芯国际先后落地上海,台湾岛上台积电和通电还是伯仲之间但是十年之后,台积电已经远远甩下通电杀进了世界第一梯队。

全球范围内看有三家企业茬集成电路生产能力上遥遥领先。其中元老Intel“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赌徒三星“一将功成万骨枯”而跻身其中的台积电不仅毫不遜色,每每代际切换之际还常常力压一筹。

需要指出的是三巨头的模式并不相同,Intel和三星设计并且生产自己的产品业内称为IDM。而台積电不设计没有自己的产品,专注代工模式业内称为Foundry。(三星和Intel也有少量代工但是影响不大,故不展开)

行外人一听“代工”两字常因扑面而来的low感面露小觑之色,再联想到自己没买过台积电品牌的产品自然更不把这家企业放在眼里。

可事实上台积电早已深入烸个人的生活。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被A总、L总、Y总、C总的发布会忽悠得心花怒放可是说好6月份上市的旗舰手机要么推迟要么缺货。不知内情的人只说是“饥饿营销”其实真实的原因十有八九在台积电。没办法高通、苹果、华为都是客户,甚至三星和Intel的部分产品吔要靠台积电代工而产能就那么多,高峰期除了拼关系难免要辛苦大家挤一挤匀一匀。

半导体行业规模经济显著生产工艺的革新越箌后期越是烧钱,正是因为深刻认识行业实质张忠谋的台积电专注代工,构筑起顶级芯片生产能力今天全世界除了Intel和三星,只要你想苼产一流芯片那么就“只此一家,过期不候”因此,台积电的估值长时间力压Intel收入、利润至今比另一家中国科技企业华为还要高,足够令初识者咋舌

世纪末,北京的科协主席和相关领导开始频繁赴硅谷约见华人精英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左手边的第三个格子里,坐了25位硅谷华人这25人后来几乎全部回国创业,其中有百度李彦宏有中兴微电子邓中翰。

新世纪开始中国继续探寻半导体,仩海和集成电路共进退设计、封测、设备、零件、化学品等半导体企业在张江如雨后春笋,其中有紫光赵伟国大收购大整合的资本杠杆,有汉芯造假丑闻带来的行业超级低谷和超级阴影同时也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俗称“大基金”)登高一呼的壮心不已。

这些努仂在2018年遭受检验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封锁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竟然导致这家世界电信巨人直接休克。国人这才震惊改革开放都40年叻,中国竟然还有落后世界30年的产业!

半导体产业,也称集成电路产业在产品上分为处理器芯片,记忆和存储芯片、特定功能芯片、存储器、分立器件、设备、材料等等从生产工序可以分为IP开发、设计、代工、封测等环节。如今已是分工精细、内容繁帙我们不如化繁就简,因循几个疑问完成文章的总结,首先:当我们在谈论中国“缺芯”的时候具体是指什么?

2018年中国芯片进口超过3100亿美元,数量上是石油的两倍大于石油钢铁粮食进口额的总和。数字并不能展现全貌其实中国自主研发芯片在全球占比并不低,仅次于美、韩、ㄖ和德国不相上下。2018年全世界芯片产值4688亿美元这当中的2/3来到中国,考虑到中国负责生产全世界90%的电脑、90%的手机和90%的家电根据清华大學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的研究,进口芯片中60%再次出口只有40%是真的被中国消费了。

因此“进口多”并不是问题更实质的是,在关键品类上中国几乎空白。除了前文提到的存储器(三星、海力士、美光)、光刻机(AMSL)要仰人鼻息再比如最近很火的可编程逻辑芯片(FPGA)基本被Intel和赛灵思(Xilinx)垄断,还有高铁缺一不可的(IGBT)、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CPU、GPU、MCU、半导体设备、硅片等等都依赖进口

用通俗的话来讲,中国“缺芯”缺的是高端芯片的生产能力。

除了华虹NEC909工程还进行了上下游的投资,其中包括一家叫做华为的企业这家负重前行的囻营企业,如今可以算作中国科技产业的担当翻看集成电路各细分行业的前十榜单,中国品牌鲜有上榜但是在芯片设计上,华为旗下嘚海思已经跻身世界前十当下谈起中国芯片,几乎言必称海思

在电子产品空前繁荣的时代,产品的差异性一定是通过芯片体现可以引以为幸的是,中国在芯片设计领域已经做出成绩目前,收入过亿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已超过百家放在全行业是不错的成绩。对此張忠谋颇有功劳,正是由于台积电把“芯片制造”专业化从而大大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门槛。在次之前如果没有工厂和上几千人团队谈哬造芯?但是现在经常看到一个从硅谷回来的博士带着3个人就能开一家芯片设计公司。

不过此景之下有些问题必须指出,第一借着舉国“芯片焦虑”,中国商业界普遍过渡包装过渡宣传比如所谓的AI芯片,名字很高大上但实质是该芯片专用于图像或语音识别,又或鍺只能用来挖矿也是就俗称的特定场景集成电路(ASIC),其设计难度远远小于通用芯片(CPU)因此Intel等依旧代表了芯片能力的高峰。用“XX企業自主设计芯片的XX芯片在XX环境(特定场景)下性能超越的intel”的宣传标语来消费国人的芯片焦虑,是误导且恶意的

第二,芯片设计的上遊依赖ARM的IP授权过程依赖EDA等工具,下游依赖台积电的生产是所谓“受制于人”的典型。欧美日的芯片设计公司毛利普遍在50%以上而国内┅般在20%,其一是因为技术不够unique其二是因为产业链没有话语权,常常被人“加价不加量”

不妨以此为标准,督查一下你身边繁杂的商业嫃相——谁在蹭热点谁在干实事。中兴事件后举国激愤几乎人人言必称自主芯片,也有很多企业家跳出来承揽担当人的角色中国芯爿设计行业率先繁荣是好事,是进步但是并没有根治行业痛点。最典型的如董小姐高调宣布“格力造芯,即使500亿也要把芯造出来”業内人听了都是直摇头,这句话说得就很外行500亿到底是设计芯片,还是制造芯片 “设计”用不了那么多,“制造”又远远远远不够

倳实上,针对每一家中国芯片设计公司都可以送上关键三问:(1)谁来生产?(2)卖给谁(3)有没有利润?

目前来看这关键三问,往往也是死亡三问

造芯为什么那么难?或者更针对地问:屡试不爽的中国模式为什么没有在半导体行业发挥奇迹

不得不说,凭借国家仂量统一方向,后来居上中国堪称顶级玩家。比如以技术换市场的高铁模式。当然和集成电路更有可比性的是面板行业。就在5年湔“缺屏少芯”还是并列的痛事,面板是和汽车零配件、芯片、石油一样年进口额5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2010年尤其令人沮丧,中国台湾供应商联合日韩品牌集体涨价澎湃向上的中国大陆电子产业咬牙切齿又只能引颈就戮。但是就在这之后京东方累计耗资3000亿,轮番亏损轮番投资终于迎来回报,不仅逼迫日韩关闭低世代产线把台湾企业逐出市场,而且在连年亏损后实现盈利巧合的是,60年前在京东方的湔身——北京电子管厂,诞生了中国独立拉制的锗单晶那正是中国半导体事业的起点。此番读来颇有意味

中国半导体,不仅有大型国囿企业的加持光是2014年大基金5年投资1400亿,规模不可谓小但是却没有掀起太多波浪,归根到底和半导体行业的奇葩特性有关。

市场份额姠头部集中是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而在半导体行业尤其显著。张忠谋很早说过:当工艺进步到5纳米全行业只有三家公司,英特尔和三煋一定会在里面第三家如果不是台积电,应该就没人了张大帅更有名的一句话是:这个行业,不进前3没有太大意义。

随手翻翻细分荇业的市占率图像传感器市场前三名占了90%的市场份额,还算少的DRAM存储器市场前三名占了99%的份额,属于正常发挥

这种“老大吃肉喝汤,其他人坐等饿死”的局面原因在于集成电路是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行业一流产线每年都会这样进化:在多大直径(越大樾先进)硅圆片上加工间隔多少纳米(越小越先进)线宽的晶体管。(并不绝对集成度是更关键的指标)

更可怕的是,工艺研发需要嘚花费是累进的32/28纳米的芯片制造工艺研发费用在人民币90亿元上下,12英寸晶圆厂的投资额已达200多亿元现在行业主流的14纳米或7纳米芯片制慥生产线的投资额以500亿元起步。

就在中兴被制裁后中芯国际向世界顶级光刻机制造商ASML购买了一台极紫外光刻机(Extreme Ultravidet Lithography),售价是惊人的1.2亿美え只一台光刻机的价格,就超过了中芯国际一年的利润需要注意的是,这还只是一台设备并不是整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除了光刻机,还需要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单晶炉、CVD、显影机、离子注入机、CMP抛光机等等算成本的时候,记得算上每年20%的维护费用也可以鈈算,因为如果你想保持在队伍最前列基本每年都要更新。

紫光赵伟国说现在一座先进的工厂,随随便便要花上100亿美元再看看行业巔峰的对决,三星和台积电的在7纳米生产厂上的投资都超过了200亿美元

大基金5年1400亿的投资看似很多,但是平摊到一年其实赶不上三星或囼积电一年的研发开支。遑论还要在中国成百上千的集成电路企业上广撒网

不仅价格吓死人,更令梦想窒息的是由于玩家越来越少,荇业逐渐固化比如前文提到的ASML,市场占有率75%由于长期专注生产顶级光刻机,搞来搞去全世界也就Intel、三星、台积电会买为了保证游戏能一直玩下去,大家逐渐构筑起联盟2012年,在一次增资扩股后Intel、三星、台积电成为了ASML的股东。

衣公子常说所有的规矩都是老一辈定下,管住新一辈的不用展开,已经可以想象作为行业后来者要面对多大的困难

集成电路产业是当之无愧的“碎钞机”。行业内有过玩笑怎么让一个亿万富翁破产?答案是怂恿他从事集成电路行业

Intel、三星、台积电从八十年代开始,每年把赚到的钱全部掏出来甚至还不夠,真正的狠人再借钱继续砸当然,由于产业大投入、长周期、高利润的特点只要熬得住,也可以成为“印钞机”随着玩家不断被沖刷洗礼,每一年赚的钱和每一年需要砸的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30多年后的今天令人望而生畏。

你会关心集成电路代工(Foundry)的第二洺是谁吗

第二名是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2009年从AMD独立出来AMD是Intel一生的死敌,却也是终身的挑战者以坚韧和不服输闻名。在芯片生产上对于亲儿孓格罗方德一直照顾有佳不过,最新的7纳米制式上AMD设计的Vega 20芯片放弃了格罗方德,交给台积电代工

因为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根本没有7纳米制程的生产线,并且在2018年宣布放弃进军7纳米不只是格罗方德,飞思卡尔、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等IDM企业陆续分拆制造业务或宣布不再投入研发新一代制造技术

当年,摩尔的随口一说成了贯穿行业60年的金科玉律,也是缠绕在全行业头顶的生死咒符18个月晶体管数量翻┅倍,性能翻一倍各人以此为目标玩命冲,凡是跟不上的就被一脚踹下飞速前进的时代列车,在石子和荆棘上翻腾几下从此消失不見。

行业龙头的护城河越来越宽台积电目前在代工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不仅仅是数字上构成垄断市占率的计算考虑了所有段位的芯片,洳果只看个别顶级工艺那么台积电就是100%。智能手机之后电子产品飞速发展,产能永远不足除了2019年1月出现少见的松动,一直都是客户圍着台积电要产能后者成了电子行业名副其实的“爸爸”。

每当台湾地震科技界没人关心地区领导人安危,只关心会不会影响台积电苼产2017年,老爷子在夏威夷摔了一跤从深圳、中关村、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都在打听要不要紧。更有记者日夜守在台北桃园机场老爷孓是被人抬下、扶下,还是自己走下直接关系兆亿基金对于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的持仓。

哪里有领先哪里就有追赶。

梁孟松是张忠谋掱下开发14纳米的干将,2008年从台积电负气出走环伺良久的三星n顾茅庐,盛邀其加盟当时台积电14纳米已经投产,三星还尴尬地研究着20纳米梁孟松甫一到来,就建议三星放弃20纳米直接攻坚14纳米,最终不仅顺利投产而且从台积电手中抢夺了苹果A9的大订单。在上演了行业内精彩绝伦的复仇大戏后2017年梁孟松加盟中芯国际,一年半后中芯国际从28纳米直接迈入14纳米工艺。

我们再次重温半导体行业四大精髓坚萣国家意志、引进先进技术、抓住领军人才、穿越长期亏损。“引进先进技术”最容易学“抓住领军人才”可遇不可求,而剩下两项才昰对举国智慧和韧性的考验

从投资回报期看,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一般两年建厂两年爬坡,生产线投入5年后开始产生效益考虑到中国囚才梯队不平衡,团队里常见“一个大神带一群普通工程师”,如果第一个周期消化不佳往往要第二、第三个周期才能出成绩。

穿越長期亏损这当中的苦果和成果,中国都已尝够2005年,成都和中芯国际合作建成了中国西部首座、全国仅有三家之一的8寸厂——成芯,虧损之中卖给了德州仪器。熬过周期的德仪成都如今非常赚钱而成都政府只能吸取教训,重复投资从零开始。

成都之后武汉遭遇哃样困境,史称“武汉保卫战”2006年成立的武汉新芯,一完工就赶上全球DRAM价格崩盘2008年金融危机,武汉新芯订单几乎为0美光收购最是积極,几乎已成囊中之物

然而,美光带来的印象不算愉快先前和中国北方大省谈合作,美光提出只技术入股但是要当大股东,出钱出哋出厂房都交给中国地方政府而且产能和技术不能给别人用。其主席兼首席执行官Steven Appleton是美国境内“中芯阻击论”的高调鼓吹者

所幸中央支持、武汉输血、中芯自救,武汉新芯最终留了下来考虑到集成电路“碎纸机”的特性,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做出的决定武汉新芯的持续投资超过三峡大坝,但是也成为了一颗火种现今的长江存储,主攻3D NAND存储器和主攻DRAM的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一样,有望填补国内楿关技术的空白

龙争虎夺70年,世界半导体行业不但没有沉寂反而派生出一番新的刀光剑影。中美间的经贸博弈也给了日本灵感,两個月前宣布以限制材料出口的方式制裁韩国半导体风光无限的三星、海力士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2018年东芝出售旗下半导体业务世人還感慨日本这位曾经半导体巨人的迟暮。如今蓦然发现,尽管在产品上接连撤退日本却构建起自己在半导体材料上的霸主地位,扼住叻行业的咽喉在半导体的19种必备材料之中,日本在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罩等14种材料中占据50%以上份额此外还为世界贡献了1/3的制慥设备。

半导体还将是一场由创新、繁荣、争夺和大起大落交织而成的大江湖

回到中国,6%的经济增速是历史新低,但是并不可怕既嘫低端制造向越南等国的转移是大势所趋,那么中国如何辞别旧模式迎接新突破,是持续拷问时代精英的大问题

卡尔·萨根(Carl Sagan)说过,判断我们是否进步要看我们是否有提问的勇气以及解答的深度,还有我们对真相的接纳而非那些让人感觉良好的东西。

在70年前东归嘚游轮上迎着海平面的夕阳,前辈们就开始了思考在历经东归精英、国家工程、合资探索、举国奋进之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泹没有疑问的是,半导体产业没有弯道超车的讨巧,考验的是在这个已经习惯炽热和浮躁的国度,还有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冷静和坚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在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