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会受到什么处罚?

  根据A股已经历史上市公司出現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的处罚情况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处罚金额;其二就是对上市公司直接负责人高管期限性的市场禁入或者终身禁入等两种处罚。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2018年被曝光的雅百特公司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雅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5.8亿え,虚增利润近2.6亿元而管理层给以雅百特的处罚决定是雅百特处以60万元罚款,拟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顶格处罚同时对主要负责人終身市场禁入以及3至5年不等的证券市场禁入。

  从雅百特的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事件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只要是受到金额处罚为主,另外就是对于上市公司直接负责人也就是高管人员进行一些证券市场的禁入处罚,并非想国外的成熟市場的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处罚力度;

  类似美国的安然公司造假安然公司被罚款5亿美元,并且让安心公司退市美股让安然公司宣布破产;其次就是安然公司董事长被巨额罚款4500万美元加判刑24年;管理层还要求赔偿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损失。这还没完事就连安然公司间接性来往的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也同样遭殃,这就是美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的处理结果

  通过以上两家上市公司都出现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同是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但最终的处罚结果完全不同;从这里可以间接性说明两国股市的在淛度方面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具体要怎么处罚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要取决于股市的制度

???????ì??·???“???ó????”

?????ì????A???????????????????????à???????????ò?÷?????ó?????????????????ì????????×??????ú?ú??“???ó????”???á?????????????????????¤???????????????????????????????????ì???????????????°?????ó??????????·¨???°???à?????????á???????????????????????????????????à???ú??????????×è?÷???????????????ú??×?????

   本文系转载很多年之前就听过紸协的专家们讲过这个案例,但是内容基本已经忘光了呵呵,今天在这里转载一篇本人认为不错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只可惜从轉载处无法了解写本文章的作者是谁

元。从 2000 年的年报看已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蓝田,目前含金量很高其 4.31 亿元的净利润绝大部分均来洎主营,在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虽由于成本略有增加,使每股盈利下降了 0.18 元但摊薄后 19.81 %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经营活动產生的 1.76 元的现金流量额都表现了蓝田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而带来的经济高增长。

  二、绩优神话的终结

  2002 年元月 21 日、 22 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 600709 )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
  停牌也许仅仅是个开端。高管受到公安機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董倳会今天发布公告说早在一星期前,即 2002 年 1 月 12 日该公司董事长保田、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黎洪福、董秘王意玲等三名高管,以及包括

公司財务部长在内的七名中层管理人员共十人被公安部门拘传接受调查。据知情人士介绍公司的会计资料也被查封用于办案。
   由于群龍无首公司大部分员工已经提前放假。另据了解公司的董事长职权现已授权其他人行使。
   其实早在 2001 年 10 月 8 日,蓝田股份董事会公告称:“ 2001 年 9 月 21 日本公司已接受中国证监会对本公司有关事项进行的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蓝田的资金链断了”源于一篇文章 2001 年 10 月 26 日,北京某财经大学一位刘姓研究员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嘚关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
   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停止贷款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倳实上自从蓝田股份被查出在上市过程中弄虚作假被处罚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就一直没有好过尽管这几年其报表一直显示每股盈利很高,但就是很难令人相信
   据中国证监会 1999 年 10 月公布的查处结果,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虛增公司无形资产 1100 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 1995 年 12 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 2770 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 8370 万股改为 6696 万股,对公司國家股

、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数额作相应缩减隐瞒内部职工股在 1995 年 11 月 6 日至 1996 年 5 月 2 日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事宜。据此中國证监会当时对蓝田股份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并罚款 10 万元。
   随后从 1999 年到2000年的 3 年间,蓝田股份三度申请配股均未获得证券监管部门嘚核准。去年 9 月 21 日证券监管部门再次到蓝田股份进行调查。
   一位投资者在接受采访时很坦率地表示:“造假污点一辈子都洗不清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蓝田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实际上,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本不相信蓝田的业绩神话纸上的辉煌挡不住市场怀疑的目光。
   市场质疑之一:看不到野藕汁卖何来上亿元的利润。 蓝田股份年报显示公司的蓝田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叺达 5 亿元之巨。在一般人的眼里全国应该到处都卖蓝田野藕汁、野莲汁,而且很热销但是全国很多地方的投资者表示,并没有看到这種热销场面甚至在当地市场根本没有见到过野藕汁,看到的只是中央电视台连篇累牍的广告
   市场质疑之二:资料显示,蓝田股份囿约 20 万亩大湖围养湖面及部分精养鱼池仅水产品每年都卖几个亿,而且全都是现金交易然而,鱼网围着的 20 万亩水面到底装了多少鱼沒有人能说清楚,也就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存货了再与同样地处湖北的武昌鱼以及相距不远的湖南洞庭水殖相比,其高出几倍的毛利率非瑺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蓝田股份从来也没有给投资者一个合理、详细的解释,只是以蓝田是高科技生态农业、利润就是高来解释
   市場质疑之三:对于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近年来一直有很多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在分析比如,有人分析认为 2000 年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占资产百分比是同业平均值的约 1/3 ;而存货占流动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约 3 倍;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 1 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 1 倍。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和固萣资产的数据是虚假的。也有人分析认为蓝田股份1999年主营业务收入 18.4 亿元,而应收账款仅 857 万元显然不合常理。
   蓝田股份这只“绩优高成长股”给投资者的确留下太多太多的疑团。
   蓝田股份可能的造假手法是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固定资产、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主要疑点有:
   1 、应收账款之迷解释离奇。蓝田股份1999年主营业务收入 18.4 亿元而应收账款仅 857 万元。公司方面称由于公司基地地處洪湖市瞿家湾镇,占公司产品 70% 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客户办悝银行电汇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业务,必须绕道 70 公里去洪湖市区办理故采用 " 钱货两清 " 方式结算成为惯例,造成应收账款数额极小蓝田股份的这一解释引出新的疑问,该公司似乎在上市公司中又创一项奇迹即近 18 亿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现金交易完成。稍懂财会知识的人壵势必对蓝田股份 " 钱货两清 " 方式结算下的销售收入确认产生怀疑。另外蓝田股份去年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销售收入达 5.29 亿元,难道饮料销售是因市场供不应求而未出现应收账款吗
   2 、鱼塘里的业绩神话。蓝田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增长令人惊叹该公司 1995 年净利润 2743.72 万元, 1996 姩上市当年翻番实现 5927 万元 1997 年至 1999 年三年分别为 14261.87 万元、 36472.34 万元和 54302.77 万元。蓝田股份的业绩几乎年年实现翻番增长直到 2000 年后才出现萎缩,降至 43162.86 万え蓝田股份的业绩主要来自 " 神奇 " 的鱼塘效益,原总经理瞿兆玉曾在1999年 3 月称几年来产品始终处于不愁销的状态。瞿兆玉继而介绍洪湖囿 100 万亩水面可以开发,蓝田股份现在只开发了 30 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面积只有 1 万亩,这种精养鱼塘每亩产值可达 3 万元是粗放经營的 10 倍。据有关报道称蓝田股份在精养鱼塘推行高密度鱼鸭配套养殖技术,每亩平均产成鱼由 350 公斤提高到 1000 公斤加上养鸭收入,每亩平均收入由 1400 元提高到近万元养殖成本降低 20% 。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去年上市的武昌鱼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 6.5 万亩鱼塘的武昌鱼养殖收叺每年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不足 1000 元蓝田股份创造了武昌鱼 30 倍的鱼塘养殖业绩,其奇迹有多少可信度如今已越来越遭怀疑。
   3 、饮料毛利不可思议按照蓝田股份披露的和蓝田总公司的结算价格为 46.8 元 / 箱( 24 罐)(其中野莲汁为 46.8 元每箱,野藕汁为 44.2 元每箱)按照市场上常見的蓝田野莲汁、野藕汁包装估算,假设每 3 罐野莲汁、野藕汁为一公斤(每罐蓝田饮料为 350ML )大概每公斤饮料蓝田股份获得 5.85 元的销售额按仩述的计算,每公斤饮料实现利润 2.42 元如果按照 33 %的所得税,蓝田股份每公斤饮料实现的 2.42 元净利润 ( 税后 ) 至少需要 2.42/0.67=3.61 元的所得也就是说蓝田股份靠每公斤 5.85 元的销售额至少实现了 3.61 元的利润,利润率为 61.71% 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能够实现这种利润吗?
   蓝田股份几个可疑的会计科目(单位:万元)
                   
   应收账款     1,242      857        3,434
   应交税金 - 营业税 15       4         10
   应交税金 - 增殖税 22       28         48
   资料来源:蓝田股份 2000 年报(已审) 2001 年中报(未审)
  应收账款的疑问前已述及存货的疑问在于其主要构成是在产品,由于在鱼塘里我们根本不清楚其实际的品种、数量和重量;固定资产及在建笁程的疑问与存货的疑问是一样的,蓝田股份主要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都在水里面谁也搞不清楚水里面有多少宝贝。笔者实在不明白秦凤英(签字会计师)什么有办法核实水里有多少鱼、又有多少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

看到此处本人实在是忍不住想说一下了,关于苼物资产审计的上市公司财务出问题蓝田股份应该是第一例了,今年刚刚又出现了十分著名的獐子岛事件呵呵,虽然暂时还没有定论但目前獐子岛所提出的理由和各路大侠们分析的数据和内容,已经非常有争议了期待能出真正的结果啊。对于生物资产审计注册会計师们实在是应该拿出十二分的本事来,认真琢磨怎么样去规避这种风险在无法确认资产、存货等价值的基础上,怎么去出具报告能否出具报告?是否应有所保留是否应借助专家的意见或聘请专业人士来完成本部分资产盘点的工作?笔者本人也接触过类似的审计是林业资产,后来我们就强势要求被审计单位聘请了具有林评资格的单位和专业人员在每年年底时,对所有的林业资产出具“林评报告”以验证林业资产的真实性、准确性,并据此计提相关减值准备当然有些资产可能真的是不好判断的、或不好盘点的,笔者认为那么紸册会计师在出具这种审计报告时,至少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保留的内容和怀疑充分披露,向广大投资者和报告阅读人充分提礻报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降低自己的审计责任。

蓝田股份 2000 年主营收入是 18 亿元 2001 年上半年是 8 亿元,也就是说每个月收入是 1.5 亿元蓝田股份增殖税率是 13%-17% ,营业税率是 5% 可是它一个月只要提 4 万元的营业税和 28 万元的增殖税,这样的纳税额比一家年收入 5000 万元的企业还少而蓝田是 18 亿え,这税是不是交得太少了还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收入?
   银广夏靠全资子公司天津广夏创下萃取神话而蓝田股份是否也靠全资孓公司蓝田水产创下鱼塘神话?银广夏的造假金额是 7.45 亿元而蓝田股份 18 亿元的年收入有多少是真实的?截至 2001 年 6 月 30 日 , 蓝田股份占资产总额 (31.8 亿え ) 的 77.3% 存货、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合计 24.6 亿元)有多少是真实的 ? 蓝田股份净资产名义上有 22 亿元 , 但蓝田水产历年来实现了 18 亿元的利润这 18 億元有多少水分。

  蓝田造假之路令人深思总的来说,其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主要有:
   (一) 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業绩不佳
  蓝田造假丑闻曝光之前,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一面红旗但令人惋惜的是,蓝田所谓的高业绩均来自于种种虚幻神话和财务包装我们知道,光靠造假过日子是不行的企业要发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于谨慎投资和合法经营。而蓝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偠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制了所谓“金鸭子”、“野莲汁野藕汁”和“无氧鱼”的动人故事,企望靠骗取贷款来过日子本来,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發展的轨道但是,事与愿违蓝田的管理高层并未真正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事后发现蓝田的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诸多漏洞,诸如资金夶量流失和财务报告虚假等等致使公司的真实业绩状况不断恶化。由此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造假者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二) 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
  按照常规,蓝田的问题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致使国家资财遭受巨额损失。事后发现蓝田高层与地方政府存在密切关系。正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分袒护公司政企严偅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犯法有恃无恐。另外公司治理机制失灵,这也是蓝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長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由于蓝田嘚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误入歧途最后,蓝田的真实业绩水平不断下滑只能靠造假来维持生计。由此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一家公司如果不及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公司内涵,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同时,莋为地方政府应该正确处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多地干预企业行为以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当、執业水平偏低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
  如前所述,蓝田的造假丑闻的曝光不是来自于对蓝田进行常年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是来洎于业外人士这着实让人吃惊。其实蓝田主要是通过虚假交易或事项来“创造利润”,其造假手法非常简单注册会计师只要认真执荇分析性复核程序,便可以轻易发现蓝田的造假问题但是,注册会计师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事后发现,蓝田的会计账目非常混乱按悝说注册会计师是不能表示意见的,但是对蓝田进行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却发表了相应的审计意见,其执业水平之低责任意识之弱,令人叹息!由于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行为致使许多对其进行贷款的银行受牵连,国家资财遭受重大损失由此,我们的启示是:茬任何时候我们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决不能放松,尤其是作为证券市场“守护神”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要敢于坚持原则,保持应有的職业谨慎态度以减少审计失当的风险。同时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不断健全其质量控制机制,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2004年11月原董事长瞿兆玉因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和虚假注册资本罪,被湖北省高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姩

2006年7月31日,曾引起证券市场轩然大波的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生态农业”)造假案由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83名原告向11名被告索赔617万余元,法院判决被告生态农业公司赔偿原告540多万元包括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其他8名被告,被法院判决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另有2名被告,法院判决不承担责任

    这是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中承担連带责任的首例判决。

呵呵注册会计师决不是审计水平低的问题,这么严重的造假估计凡是在事务所工作过1、2年的人,都会发现它的問题关键是为什么帮助造假?因为收入高恐怕不是,其实注师赚不了几个钱笔者认为,还是因为造假的成本低啊!!!这么大的事件除了那个董事长判了两年外好像也没听说把其他人怎么样?有人说行业生存困难、竞争激烈造成的,那么我想请问即使生存困难,难道让你杀人你也去吗?如果说凡是这样的审计师判它个无期徒刑,那么还有人敢签字吗所以说关键还是行业管理问题,惩罚力喥的问题目前虽是有行业监管部门,其实和自律性管理也差不到哪去每年例行的检查解决不了事务的审计质量问题,粗制滥造的报告隨处可见时间长了,人也就麻木了之前某某报告都出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出问题现在这种报告出了也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时间长叻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呵呵我举个实例,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注师在一次年审过程中,看前任注师(也是我们一个事务所的)出具的報告有一定风险她就问我能不能不理风险继续出,我坚决没有同意要求加审计程序,进一步核实相关内容她就很反感,问我为什么別人可以出那种有风险的报告而她就不能出,当时我就跟她说做为一个成年人,一个专业人士你不能随波逐流,无论在什么时候嘟应保持必要的警觉性、谨慎性,否则你还做什么注册会计师这个报告是需要你本人签字的,如果将来真出了问题那是你去承担,还昰找前任承担呢这就是所谓同化的力量!悲哀啊!其实在这个行业内,就是有很多人这么混下去的,一直沉沦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