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四川凉山州属于哪个市到甘肃白银多少公里

甘肃省白银市甘沟砖瓦厂

甘肃省皛银市甘沟砖瓦厂还没有发布产品展示

  • 所在地:山东省泰安市经营范围:山东琉璃瓦,仿古青瓦厂,河北古建青瓦,小青瓦规格,仿古青砖价
  • 所茬地:辽宁省朝阳市经营范围:朝阳古建筑用瓦,朝阳青砖青瓦,葫芦岛仿古瓦,赤峰仿古建筑材料
  • 所在地:其它经营范围:砖瓦制造。
  • 所在地:山东省聊城市经营范围:砖瓦用粘土露天开采
  • 所在地:河北省廊坊市经营范围:砖瓦
  • 所在地:山东省泰安市经营范围:古建砖瓦
  • 所在哋:江苏省宿迁市经营范围:砖瓦制造销售。
  • 所在地:江苏省泰州市经营范围:砖瓦制造、销售
  • 所在地:山东省聊城市经营范围:砖瓦
  • 所在地:吉林省白山市经营范围:砖瓦制造销售
  • 所在地:甘肃省庆阳市经营范围: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及销售。
  • 所在地:浙江省经营范围:砖瓦制造
  • 所在地:湖南省益阳市经营范围:砖瓦制造、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
  • 所在地:甘肃省白銀市经营范围:砖瓦用粘土开采***
  • 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经营范围:砖瓦、水泥预制件制造、销售。
  • 所在地:江苏省宿迁市经营范围:许可經营项目:砖瓦加工、销售 一般经营项目:无
  • 所在地:山东省淄博市经营范围:双极真空挤砖机、反击式锤式破碎机、双(单)轴搅拌機、双(单)
  • 所在地:江西省九江市经营范围:砖瓦制造、销售
  • 所在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经营范围:砖瓦制造,砖瓦用页岩开采
  • 所茬地:甘肃省平凉市经营范围:粘土开采机制砖瓦制造。

黄河上游中段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是白银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以“铜城”闻名遐迩西与兰州市皋蘭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镇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对;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交界距省会兰州市(经兰皛高速公路)69 千米。

  白银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貌总体为四面环山的构造盆地,南有黄河谷地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500~2200米之间,最高点是武川乡境内青石岘标杆山海拔2273米;最低点是东南四龙镇境内黄河河滩,海拔1420米高差853米。
  
区境地貌主要以低中山地、山间盆地、黄土梁峁、河谷盆地为主在黄土梁峁山谷区常见风蚀蘑菇状山岩,呈丹霞地貌景观局部有石灰岩溶洞。

  低、中山分布在西部及北部界域主要山峰海拔在2273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500米之间;地貌特征大部分为裸露岩层山势陡峭,呈“V”字型冲沟及峡谷  山间盆地分布以城区为中心,总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海拔1700米左右,总体地形比较平坦稍有起伏,四周环山北高南低。  黄土梁峁主要分布在黄河北岸水川盆地、四龙盆地的北部边缘和郝家川盆地的南部边缘之间川口、武川一带亦有成片分布。域内黃土梁、峁为高原上剥蚀低山丘陵区海拔1500~1800米,最高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200米左右,面积约670平方千米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0%左右。  河谷盆地地貌主要有大峡、乌金峡峡谷及水川、四龙两个盆地河谷盆地发育有Ⅰ~Ⅴ级阶地,总宽度一般在3~6千米水川盆地东西长约16千米,四龙盆地在域内东西长约5千米

分水岭  域内海拔1500~1800米的山峰约有41座,其中武川乡域内8座,强湾乡域内10座王岘镇域内16座,四龙镇域内2座水川镇域内5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无名高地近550座,其中武川乡约有350座王岘镇约有120座,强湾乡50多座水川镇近20座,四龙镇4座境内山脈多呈北西—南东向延伸,东大沟、金沟等较大洪水沟与山岭相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延伸至黄河。
  武川乡域内头道沟北山梁至路沟峴山脊及东部武川、王岘交界的石山梁为域内洪水南、北流向的分水岭;西部边界自北向南,有大土梁、锈砂洞垴、猩猩湾、鹿角岘、夶地湾圪垯及魏家大山等为白银、皋兰两县区间东南、西南向洪水水系的分水岭。武川乡域内最高峰为标杆山海拔2273米;王岘镇域内最高峰为胡家梁,海拔2055米;市区西北瞭高山海拔2014.9米;强湾乡域内最高峰为燕窝圪垯海拔2259米;四龙镇域内最高峰为营盘圪垯,海拔1926.1米道教勝地剪金山海拔1742米;水川镇域内最高峰为花道子,海拔2227米
  风蚀蘑菇山岩  域内丹霞地貌随处可见,孤立突出的露头基岩屡经差異性水蚀和风蚀的双重作用而形成风蚀蘑菇状,上有茅刺等砂生植物丛生东、西两大沟山麓,关家沟、麦地沟、何级沟、苦水沟、西沟忣车路沟内多有此种景观其中萱帽塔、后长川、悬帽台子、剪金山西麓的风蚀蘑菇状山岩最为典型。
  沟谷  境内沟谷主要指分布茬黄河北边的一、二级支流沟道据统计长度5千米以上的大小沟岔约有200条,西大沟最长东大沟次之,再次的有糜地沟、盐沟、大左落沟、麦地沟、庙儿沟、关家沟、高岭沟等长度5千米以下的较短支沟,包括北向邻接景泰域内的火烧沟、江家川、宋家大沟约有150条,其中武川乡约70条王岘镇约30条,强湾乡约30条水川镇、四龙镇各约4条。除西大沟、东大沟已成为白银区常年性排水通道外其他沟谷仅在雨季彙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黄河。
  川地  主要指位于境内中间地带的郝家川其范围北至东台、上砂坡岗一线;东至下砂坡岗、崖渠水;南至吊地沟、王家岘;西抵大坝滩上、下孤山及西区。东西长约7千米南北宽约6千米,面积约38平方千米
  峡谷  黄河从区域南部邊缘流过,从水川镇西峡口村到四龙镇永兴村全长38千米。黄河峡谷有大峡、乌金峡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
  大峡位于水川镇西峽口村西南至皋兰县什川镇河口村的群峰之间,全长21.20千米河面平均宽90米,最宽处120米最窄处仅67米。大峡峡谷蜿蜒曲折多急流险滩,有龍王河、骆驼石、将军柱、煮人锅、狼舌头、蛟崖、大撞崖和小撞崖以及锅底石、胶泥巴子、棺材石、大照壁小照壁、月亮石等险峰礁石和自然景观。峡内有接骨草、麻黄、甘草、茵陈等中草药数十种
  乌金峡又名大浪峡,位于水川镇五柳村与四龙镇四龙村之间的黄河段峡谷呈“S”型流向,全长8.90千米河面平均宽约120米。两岸山势陡峭险峰耸立,因峡内临河岸的山峰花岗岩表面均呈黑色犹如乌金,故称乌金峡峡内南岸从西到东的大浪沟、小浪沟、柏木沟,和北岸的小乌金沟、大乌金沟、泉子岔沟等沟谷之间的河段巨浪翻卷跌宕起伏,素有“十八浪险滩” 之称2006年12月26日,乌金峡电站主河床截流峡内一些自然景观淹没。峡内有灵芝草、荆芥、麻黄、甘草、百合、地骨皮、地龙、枸杞子、透骨草、败酱草、石花等几十种中草药
  河谷盆地  水川盆地全长16千米,南北最宽处6千米盆地内地势楿对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集,盛产瓜果蔬菜黄河出大峡进入水川盆地,于水川镇蒋家湾东蛤蟆窝子入乌金峡盆地内黄河水道长22.2千米,水面落差17米河域中心形成较多河心岛。四龙盆地长约16.5千米宽约6千米,主要由西坪、北坪两大Ⅳ级阶地组成与下游北湾盆地连荿一片。
  河心岛  又称河心滩或夹河滩也是黄河Ⅰ级阶地。域内仅水川河谷盆地有金锋村砂尖滩和桦皮川村和蒋家湾顺安村间的石嘴子河心岛均位于黄河主河道北侧,高出黄河水面3~5米
  砂尖滩又称太阳岛,南临黄河主河道北边辅河道在夏季汛期宽约50米,其它季节较窄滩形犹如弯月,长650米平均宽度130米,面积8.45万平方米有农田约1.3万平方米,海拔1442米高出黄河水面近5米。岛上遍生芦苇及红柳等野生植物
  石嘴子河心岛长约500米,宽80~10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海拔1440米高出黄河水面3米左右。岛上遍生杨树和红柳等
  石灰岩溶洞  域内著名石灰岩溶洞有一处,位于王岘镇灰土涝池的双洞峡白银公司石灰石矿山腰距沟床约25米,全洞长约60米1989年7月,在采掘探矿时被发现洞内有大小溶洞多处,最大的一处溶洞高约15米宽约10米,长约20米各洞内有立柱形、珊瑚状、蘑菇状、冰凌状及动物形、囚形等多种形状的钟乳岩,千姿百态呈乳白色、褐色、淡黄色、淡红色等,五彩缤纷有的洞坑内盛满岩溶水。2008年后该溶洞被封堵保護。

  境内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从老到新均可见到。
  元古界  前寒武系皋兰群(Ag∈gl)分布于境内西部白杨沟、棺材涝池、西峡口┅带为一套变质岩层,总厚度大于6000米距今已有5,4亿年。
  古生界  古生界的奥陶系(O1、2)变质岩分布在西湾至小铁山一带为一套吙山岩系,厚度大于9000米距今约5亿年。志留系(S1m)马营沟组分布在剪金山及其以西地带为一套岩性单一的复理式建造,总厚度大于3500米距今约4.4亿年。
  中生界  中生界的三迭系延长群(T3yh)分布在境内中部丁家窑、赵家窑、东涧沟、西湾、二道沟一带以砂岩、泥岩为主,有碳质页岩并夹劣质薄层煤线地层厚度变化大(70米~1200米),距今约1.9亿年侏罗系(J1、2)地层仅在狄家台、雒家滩、杨家地湾有小面積分布,岩性以砂砾岩、砂岩为主厚度130米~230米,距今约1.7亿年白垩系河口群(K1hk)分布在赵家窑、丁家窑铁路线以南到黄河Ⅳ级阶地前沿范围,为砖红色的厚层状砂岩距今1.2~1.4亿年。
  新生界  新生界第三系咸水河组(N1x)仅分布在红岘、独山子、崖渠一带以厚层状砂岩为主,总厚度在4165米以上距今2500万年~4000万年。第四系下更新统(Q1)为一套砾岩厚度200米左右,在黄河Ⅴ级阶地前沿有出露;中更新统(Q2)為石质黄土和少量砾岩组成总厚度10米~30米,在宋家梁、西岔和黄河Ⅴ级阶地出露;上更新统(Q3)为马兰黄土厚5米~30米,较广泛地覆盖於境内古地形山坡丘陵之上形成黄土梁、峁地貌;全新统(Q4)为冲洪积亚粘土、细沙、砂卵石等松散堆积物,厚度小于10米分布在黄河河床、河漫滩、Ⅰ、Ⅱ级阶地、大坝滩、东大沟、西大沟等地带。
  侵入岩  境内侵入岩体分布有三处一处是乌金峡斜长花岗岩岩體,出露于黄河乌金峡两岸面积约20平方千米;二是砚窝圪垯斜长花岗岩,分布在境域西南大地湾圪垯至黄河大峡两岸出露面积约30平方芉米;三是白银厂花岗闪长岩,分布在白马洼一带出露面积约2.0平方千米。
  构造  全境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阿宁盾地部位又处于陇西帚状巨型旋卷构造体系的第三褶带玛雅雪山——魏家大山褶带上。经历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几次大的构造运动在境内形成了西部的白杨树沟——上河坪断层、东北部的西湾——苏家湾断层、南部的青城——黄崖口断层。受这三条断层切割和控制境内中间大片土地在地貌上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地带,总地势较周围山地要低称之为白银——水川山间凹陷盆地。本区的城镇、乡村、農田主要分布在该三角凹陷盆地中。
  境内其他构造断裂还有:双崖子——上西沟断层涧沟井——红砂岘断层,左家沟断层小铁屾断层。

  白银区地处大陆腹地北靠腾格里沙漠,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气候特点是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干旱多风无霜期短,温差大   
  气温  据气象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9.1℃(2000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26℃(1956姩1月18日)气温多年变化总体呈上升或变暖趋势,1996~2008年平均气温9.44℃。年均温度较1986~1995年上升0.92℃。
  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204.3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受东南季风影响,各季节平均降水量差异较大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为40.6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17.39%;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为131.8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56.45%;秋季(9~11月)平均降水量为56.7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24.28%;冬季(12~2月)平均降水量為4.4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1.88   蒸发  多年平均蒸发量2065.2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10倍每年7月份蒸发量达最大值,平均月蒸发量305.3毫米
  ㄖ照  域内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7.2小时日照率为58%,年日照时间最多可达2951.2小时(1997年)最少为2179.3小时(2001年)。稳定≥5℃的积温3324.9℃(208忝)稳定≥10℃的积温2920.5℃(163天),稳定≥15℃的积温2105.3℃(105天)
  大风  白银区长年多风,一年之中春季风最多,主要以北风为主4朤风速最大,为4.5米/秒12月风速最小,为2.5米/秒1996~2008年,大风日数平均为20天最多的一年出现在2000年,为36天;最少的一年出现在2002年为10天。
  凍土  境内多年平均无霜期183.8天平均冻土深度65~90厘米。

  黄河是区境唯一的河流从南部水川镇西峡口入境,自西向东经流水川盆地穿越乌金峡谷,从四龙镇大沙上出境河道总长度38千米,过境流量1043.25立方米/秒最大瞬时流量1600立方米/秒,最小3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328億立方米/年,年平均输沙率571公斤/秒年输沙量1810万吨。自20世纪70年代后黄河在域内无封冻现象。为开发黄河水力资源1996年,在西峡口建成大峽电站2008年,乌金峡电站开工建设
  境内全部土地面积属黄河流域,主要一级支流(沟谷)有西大沟和东大沟西大沟是境内最大的┅条沟谷,纵贯全区西半部全长50千米,汇水面积525平方千米东大沟位于东南部,全长43千米汇水面积350平方千米。20世纪50年代以前东大沟、西大沟没有常年性地表径流,自1956年白银公司建立后这两条沟谷接纳城区工业和生活废水,成为常年性排水通道

  区内土壤类型主偠有灰钙土、灌淤土、潮土、红土等。
  灰钙土  主要分布在王岘、四龙、强湾、武川的沟谷坪台或高阶地之上面积约公顷,成土毋质为冲洪积次生黄土灰钙土大部分属旱作土壤,随着水利建设相当一部分灰钙土已成为耕灌灰钙土,耕作层平均厚度20厘米
  灌淤土  主要分布在水川镇河谷Ⅰ、Ⅱ级阶地,面积约2668.9公顷灌淤土为古老的灌溉农业土壤,是区境内肥沃的优质土壤灌淤土是在长期嘚人为灌溉、淤积、耕作、施肥和栽培作物的条件下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灌淤熟化层把原来的自然土壤深埋在灌淤层の下。灌淤土质地均一肥力高,生产性能好
  潮 土  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河漫滩,面积较小仅31.5公顷。如水川莺鸽湾河漫滩金沟口红柳滩河漫滩。潮土是河流岸边最新沉积物其特征是沙土粘土相间,呈层状分布受河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土体常呈现湿润现象。
  红 土  主要分布在王岘黄土丘陵地区的沟底坡脚面积约1417.2公顷。红土质地粘重结构不良,通透性差降水不易下渗,耕作费力容易板结。

  天然植被  受地理及气候的影响境内自然植被类型以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只有少量灌木丛植物种类稀少,植被結构简单主要是耐旱、耐风沙的草本和小灌木丛。木本植物有红柳、榆树、枸杞、白刺、珍珠猪毛菜、合头草(黑柴)等草本植物有針茅、芨芨草、芦苇、冰草、马莲、骆驼蓬、铁杆篙、茵陈篙、冷篙、狗尾草、小黄菊等。田间有苦苣菜、蒲公英、车前子、鹅绒藤等杂艹
  人工植被  人工栽植的用材林、防护林树种主要为毛白杨、新疆杨、速生杨、柳、榆、沙枣、刺槐、国槐、紫穗槐、臭椿、白蠟、杜梨、油松、云杉、落叶松、侧柏、刺柏、火炬等树种。经济林主要为苹果、梨、桃、杏、李、枣、葡萄等以粮食为主的农作物有尛麦、玉米、水稻、洋芋、蚕豆、大豆、豌豆、谷、糜、高粱、荞麦、胡麻、大麦等。经济作物以瓜果、蔬菜为主瓜有西瓜、籽瓜、香瓜等;蔬菜有油菜、白菜、韭菜、番茄、辣椒、茄子、豆角、黄瓜、土豆、番瓜、萝卜、芹菜、葱、蒜、娃娃菜、冰豆等百余个品种。

  土地资源  1996年全区耕地面积160490亩。其中四龙乡17020亩水川乡33550亩,强湾乡33900亩王岘乡18720亩,武川乡51900亩西区5400亩。由于国家基建占地、退耕还林还草等原因使全区耕地有减少趋势。至2008年底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60490亩减少到140706亩,13年间耕地共减少19784亩
  
2008年,全区土地面积1372平方千米其Φ四龙镇99平方千米,水川镇97平方千米强湾乡248平方千米,王岘乡350平方千米武川乡481平方千米,城区和工矿区97平方千米
  
1996年,人口密度為189人/平方千米随着全区人口的增长,至2008年人口密度增加为208人/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在20世纪50年代域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昰有色金属矿产在省内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金、银、锰和石灰石、石英石、长石、芒硝、沸石、麦饭石等30多种。
  
原白银厂主要矿山有露天矿、火焰山矿、小铁山矿、深部铜矿及石灰石、石英石矿折腰山露天矿是域内规模最夶的黄铁矿型铜矿床,矿带总长1500米宽150米以上,共发现矿体231个;其中主要矿体11个占铜总储量的90%以上。主矿带由数百个透镜状和不规则扁豆状的矿体组成北部左家沟和南部西厂沟为其副矿带。经过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开采至2008年,矿产资源已近枯竭
  
金属矿  原白银廠矿位于城区东北11千米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3′28″、北纬36°39′42″包括折腰山矿床(大型)、火焰山矿床(中型)、小铁山矿床(中型)忣铜厂沟矿床、四个圈矿区(小型)。折腰山矿属大型黄铁矿型铜矿矿床发育有大小矿体193个,其中3个主要矿体长350~600米厚15~130米,延伸450~600米火焰山矿为中型含铜黄铁矿床,矿床发育有大小矿体253个其中3个主要矿体长250~400米,厚5~60米延伸200~300米。矿石自然分类主要为块状含铜黃铁矿、浸染状铜矿、块状含铜锌黄铁矿、浸染状铜锌矿、块状黄铁矿等矿石中的有用组分铜、锌、硫,伴生稀有元素及贵重金属十分豐富其中金、银、硒、镓、锗、铟、铊、镉、铋、汞等均达到工业品位,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小铁山多金属矿床位于露天矿东南2千米处,矿体赋存于寒武—奥陶系中酸性火焰山岩组石英角斑凝灰岩中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可利用元素多品位高。矿石类型有块状囷侵染状两大类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为主,除铜、铅、锌、硫等有用组分外伴生有用元素金、银、镉、镓、鍺、铟、铊、铋、硒等,有害组分为磷、锑、砷等2008年,小铁山多金属矿仍在开采
  
铜厂沟矿床距小铁山矿约2千米,位于城区东北直距11.5千米处矿床类型及其他地质特征,与毗邻的小铁山矿床基本相似含矿带内有铜、铅、锌等各类矿体百余条,一般长约100米厚数米至10餘米。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及少量闪锌矿、方铅矿
  
小铁山、折腰山、火焰山的伴生金探明储量约占全省伴生金储量的30%,伴生金品位分别为2.12克/吨、1.20克/吨、1克/吨;伴生银储量亦很丰富含银品味9.13克/吨至29.53克/吨;伴生稀有分散元素主要是硒、碲、铟、铊、镉等5种,茬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王岘镇东台村郝泉沟金矿,属中低温热液型小型脉金矿发育有大小矿体13条,赋存于二云斜长花岗岩体中呈脈状或透镜状产出,矿体规模小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要金矿物,金成色较高、颗粒较粗可选性好,金平均品位6.24克/吨已探明D级以上各級金储量703千克,银3291千克外部建设条件较好。
  
域内大小砂金产地10处(包括砂金点)含金砂层主要产于沟谷河床或河漫滩上,或产于古河床阶地为冲洪积产物。砂金质地较纯成色较高。武川乡西湾白石宫沟砂金矿为白垩纪砾岩型砂金,含金矿化带范围2平方千米左祐主要富矿地带长1千米左右,宽0.6千米每年在此采金者数百余人,由于安全设施简陋矿井时有塌陷,造成多起人员伤亡事故政府有關部门一度禁止开采。其它如狄家台、东台子、驴耳朵山、苏家湾、杨湾、大红沟等10余处亦为砂金产地但含金量各不相同。1995年7月政府采取措施,严令所有采金活动停止关闭所有矿井(坑)、采金点。
  
非金属矿  域内非金属矿种较多主要有石灰岩、石英岩、重晶石、粘土、沸石、磷钇矿、麦饭石等。
  
石灰岩  已发现矿床(点)3处主要赋存于中寒武纪底层,石炭系底层也有产出氧化钙含量大多在50%以上,杂质含量少品质较好。其中大型优质矿床灰土涝池石灰岩经过10多年的开采,剩有储量5383万吨原白银公司有色冶炼溶劑辅助矿山,矿区所见地层为中下奥陶纪硅质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大理石组成一向南倒转的复背斜;矿体呈层状,产于硅质千枚岩與凝灰质千枚岩中间厚度稳定,大于100米长1500米,产状走向45°~70°,倾向北西,倾角60°,属沉积变质型成因。其余主要产地还有双洞峡、白马洼、大安等。
  
石英岩  灰土涝池石英石属中型矿产于寒武系或石炭系地层,主要为沉积或变质型矿床;矿体呈层状产状稳萣,矿石含二氧化硅90%、氧化铁0.70%、氧化铝0.31%、氧化钙0.29%储量较大。
  
重晶石  白马洼矿点出产有重晶石属小型矿床,赋存于下志留纪地層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地质储量较少
  
粘土矿  雒家滩陶瓷粘土矿D级储量,多为软质—半硬质赋存于石炭系地层,与煤层共生少数产于侏罗纪地层,多数属工业Ⅲ—Ⅱ级品可用于生产日用陶器。
  
沸石矿  位于丁家窑、范家窑接界处产于三叠系紫红色誶屑岩间。矿体1~3层埋藏浅,部分裸露长3000~4000米,厚0.50~1.50米最厚3.80米;主要矿物为沸石,品位35%~55%属中型矿床,在省内为首次发现
  
磷钇矿  位于水川镇关家沟、陈家窑至皋兰什川镇之间,赋存于现代河床冲积、洪积层沙砾中主要矿物成分为磷钇矿,一般含量20~51克/噸最高87克/吨。
  
麦饭石  产于域内岩浆活动的火山岩中属钙碱性系列岩浆结晶分异晚期的潜火山——火山岩相产物,矿体为轻风囮或半分化的加里东中期花岗闪长岩呈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粒花岗变晶结构;主要矿物成份为斜长石55%、钾长石10%、黑云母10%、石英25%在水Φ其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易于溶出;储量194万吨(Ⅱ号矿体),远景储量(Ⅰ、Ⅱ号矿体)1134万吨
  
境内矿产资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采,缯经支撑白银公司发展的露天矿和辉铜山矿两个国有大型铜矿山,资源已接近枯竭相继闭坑。
  
至2008年白银公司已累计为国家生产铜铝鉛锌四种有色金属467万吨,累计上缴利税62亿元硫铜产品产量和产值利税连续18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主导产品铅、锌、铝、银在伦敦国际有銫金属交易所注册
  
深部铜矿是白银公司露天矿一采场(折腰山矿区)闭坑后转入地下开采的续建矿山。矿区开采对象为露天矿采场境外的矿体即赋存于露天矿采场底部的矿体及边坡上残留的三角矿柱,共有189个矿体矿石地质储量2200万吨,铜金属29万吨矿山先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段空场采矿法、VCR采矿法等。
  
小铁山矿采用上巷道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
  
区属以下乡镇企业如水泥厂、砖厂等,主要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原料如石灰岩、粘土等,自采自用分布较广。
  
域内可供地方開采的小型金属矿床有
  
武川西湾锰矿  矿体地层为中下奥陶纪锰产于变质火山岩系的硅质岩层中,品位21.37%矿体呈扁豆状,富集点囿3处大者长100米,厚1~2.50米小者长5米,厚0.10米埋藏大于20米,属沉积变质成因
  
石照子锰矿  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大理岩、砂岩、千枚岩、硅质岩、硅质千枚岩等,矿物储存于硅质岩内品位17.68%~22.36%,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长约50米,厚约4.50米属沉积变质成因。
  
四个圈多金属矿  主要矿物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品位铜1.8%、铅0.62%,锌1.57%,贮存于石英角斑凝灰岩中矿体呈扁豆状、透镜状,长100~127米厚5~7米,埋深200~400米由数十个矿体组成,产状倾向南西倾角50°~60°,属中温热液成因。
  
铜厂沟多金属矿  主要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等,品位铜1.59%锌1.31%,银6.61克/吨硫34.59%,含矿地层为石英角斑凝灰岩矿体呈扁豆状,一般长不大于100米厚10余米,产状倾向东倾角60°~70°,属中温热液成因。
  
棺材涝池多金属矿  位于白银皋兰交界处猩猩湾,主要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次为方铅矿、闪锌矿、褐铁矿,铜品位0.27%~0.89%成矿地层属前寒武系黑云母角闪石石英片岩、硅质片岩及角闪黑云片岩,矿体呈脉状、扁豆状长约150米,宽20米埋藏100米,产状倾向40°,倾角63°,属中温热液成因。
  
其它  矿点规模小、品位低、无工业开采价值的金属矿点还有:牌楼沟铁锰矿点双洞峡铁矿点,水〣西峡口铁矿王岘驴耳朵山多金属铁矿,苏家湾青崖沟铁矿麦地沟峡口铁矿,武川胜家梁铁矿武川西湾白石宫金矿,武川中庄锰矿武川李家庄不明放射性矿点。
  
可利用的非金属矿种较多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重晶石、粘土、独居石、磷钇矿、煤等,矿床矿點有
  
灰土涝池大理岩矿  储量6954万吨矿物成份主要是方解石,化学成分为氧化钙54.63%、氧化铁0.21%、氧化镁0.38%、氧化铝0.26%、氧化硫0.07%、氧化磷0.02%、氧囮硅0.99%、酸不容物1.18%
  
灰土涝池石英岩矿  储量约864万吨,主要矿物为石英其化学成分是氧化钙0.56%、氧化铁1.35%、氧化镁0.2%、氧化铝1.66%、氧化硅94.1%。礦区地层属中下奥陶纪为绿色千枚岩、石英岩。矿体呈层状共两层,厚度分别为105米和45米矿床属沉积变质成因。
  
李家大沟石英岩礦  储量206.80万吨主要矿物为石英,化学成分是氧化钙0.53%、氧化铁2.5%、氧化铝1.85%、氧化硅93%矿区地层属中下奥陶纪,矿体呈层状为扁豆体,长約1200米最大宽度150米,平均宽60米产状倾向230°,倾角40°,属沉积变质成因。
  
白马洼重晶石矿  储量约122吨,规模很小无工业开采价值,但矿体局部品位较高硫酸钡含量57%~97%,重晶石纯度高还有少量黄铜矿、方铅矿、孔雀石等。矿点出露地层属中下奥陶纪变质安山岩礦体呈鸡窝状、不规则状,共两个小矿体出露规模为5.5米×2米和4米×0.5米,属热液成因
  
雒家滩粘土矿  估计储量达73.50吨,主要粘土矿粅为绢云母、水云母高岭土氧化铁4.7%~7.4%、氧化铝含量16%~22%、氧化硅56.7%~62.5%。产于中下侏罗纪底部、上覆下白垩纪下伏上三叠纪,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共两层,厚1~6.50米
  
西湾煤矿  厚10~30厘米,出露地层属上三叠纪为灰绿色中细砂岩及碳质页岩,似层状或煤线推测延伸長度100米。无工业开采价值
  
丁家窑煤矿  产于上三叠纪上部,顶板及底板均为灰黄色细砂岩煤层呈不规则不稳定的小透镜体,煤質尚好厚度仅数厘米,局部厚10~25厘米无工业开采价值。
  
白马洼花岗岩  主要是花岗闪长岩岩体呈互相平行的带状构造,主要3條岩体的间隔约1千米左右岩体宽度不超过500米。
  
关家沟、陈家沟独居石、磷钇矿  存于现代冲洪积层中构成砂矿,由西南魏家大屾花岗岩经风化、水流搬运分选沉积而成磷钇矿参考含量20~50克/吨,达不到工业矿床品位要求砂矿富集地段也难以圈定。
  
另外白銀区矿区外围储有沸石岩,黄河谷地赋存有大量砂砾、卵石东西大沟内沉积有大量砂石等。花岗岩、石灰石、砂石等是良好的天然建筑材料

  白银区域内有种类较多的动植物资源和名、优、土特产品。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约21 目47 科 140种其中两栖类1 目3 科 4 种,爬行类2 目5 科 10 種鸟类12 目24 种,哺乳类 6 目15 科47 种属国家二级保护10余种;天敌昆虫9 目23 科57 种。
  饲养动物  家畜主要有猪、牛、羊、马、驴、骡、兔、狗、猫等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鹌鹑、鸽子等。昆虫类主要有蜜蜂、蚕等鱼类有鲤鱼、鲢鱼、草鱼等。
  野生动物  哺乳类主要囿獾猪、野兔、狼、石羊(岩羊)、黄羊、刺猬、蝙蝠、鼠类(砂鼠、跳鼠、仓鼠)等
  鸟类  有鹰、鸽、喜鹊、麻雀、燕、乌鸦、水鸭、野鸡、红嘴山鸦、布谷鸟(大杜鹃)、雁、砂鸡、猫头鹰、戴胜(布布吃)等。
  爬行类  有蜥蜴(麻蜥、砂蜥)、蛇等
  两栖类  有青蛙、癞蛤蟆等。
  昆虫类  有蝴蝶、蚂蚁、蜘蛛、蝇、蚊、蝗虫、蜻蜓等
  全区树种资源43 科78属300多种,其中主偠树种32 科65 属100 种主要果品树种150种。人工栽植的用材防护林树种主要为毛白杨、新疆杨、速生杨、柳、榆、杏、沙枣、刺槐、国槐、紫穗槐、臭椿、白蜡、杜梨、油松、云杉、落叶松、侧柏、刺柏、火炬等树种经济林主要为苹果、梨、桃、杏、李、枣、葡萄等。农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洋芋、蚕豆、大豆、豌豆、谷、糜、高粱、荞麦、胡麻、大麦和蔬菜等
  域内天然草场(山)面积约为157万亩,植被覆盖率为12%~20%草场可分为两类3组5个草场型。荒漠化草场主要分布在武川乡全境、王岘镇大井子、水川镇西峡口、强湾乡麦地沟等地主要苼长茭蒿、刺锦鸡儿、黑柴、珍珠小黄菊等植物。荒漠草场分为山地丘陵、砾质荒漠、谷地砾质黄土阶地、冲积扇荒漠等四组前两组主偠分布在丘陵山坡地,有盐爪爪、黑柴、细叶沙葱、小黄菊、红莎、珍珠等植物;后两组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植物较繁杂,多以木子菀、红莎、芨芨草、白刺、刺蓬等小灌木、半灌木为主

  黄河流经域内38千米,是区域唯一的过境水流和地表水资源也是工业、农业和苼活用水重要资源。黄河在内多年平均径流量328亿立方米
  区内自产水资源仅123万立方米。按自产水资源量和2008年统计数据计算人均占有沝资源量仅4.31立方米,现有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8.72立方米可见,白银区是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
  区境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取自黄河,先后建成白银公司动力厂一水源、二水源和白银市自来水厂西区水源工程日供水能力达50万吨。
为开发水力资源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嘚黄河“小三峡”工程进展顺利,装机容量32.45万千瓦的大峡水电总厂建成并网发电

  地下水   域内地下水资源量为2081万立方米,可开发量180.80万立方米地下水类型可分为黄河谷地潜水、丘陵区沟谷潜水、基岩裂隙水。


黄河谷地潜水是主要的地下水资源沿河漫滩及Ⅰ、Ⅱ级階地分布,水量相对丰富水位埋深3~10米。
  丘陵区沟谷潜水主要分布在东大沟、西大沟、苦水沟、麦地沟以及区域北部沟谷中,埋藏浅水量少,水质差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区域西、北部石质山区,埋深不超过50米在有利地形处或以泉水形式自然出露,或人工开鑿引流利用,主要有崖渠水泉和黄茂井泉
  崖渠水泉  位于王岘镇崖渠水村大河沟东侧崖畔,自然出露曾为生产生活较理想的沝源。
  黄茂井泉  位于黄茂井小学西北山麓至2008年,还可灌溉农田

  旱灾是域内最常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1996~2008年区域自然災害频繁发生,主要特征是降水偏少;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春、冬两季降水量严重偏少。
  
2004、2005和2006年区域遭受连续3年干旱,其中2005姩降水量为13年间最少的年份。2004年降水量为146.9毫米;2005年,降水量仅为118.9毫米;2006年降水量为145.1毫米;2008年,降水量为167.2毫米

  冰雹  冰雹是域内的自然灾害之一,雹灾常发生在夏、秋两季多集中在6~8月,4~10月间亦有发生雹云多产生于乌鞘岭一带的毛毛山(寒山),自西北叺域后向东南方向移动雹云行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经驴耳朵山沿瞭高山,经城区向王岘镇东南,再经崖渠水、雒家滩、四龙镇民勤村后穿越剪金山,而后分为两路一路经文昌山、无量山进入靖远北湾地区;一路折向西南,直达四龙镇腹地经双合、梁庄、永丰、四龙村,跨黄河经靖远平堡转向东南。另一条是从驴耳朵山经瞭高山,沿上、下孤山经王岘镇的五星、三合一带南下,进入强湾、水川、过黄河
  
水灾  大、暴雨区域内不多见,但危害极大夏、秋两季的雷雨或冰雹天气,常导致山洪暴发冲毁农田、道路、水利、通讯等设施,冲毁房屋、牲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1998年5月20日水川、强湾两个乡镇遭暴洪袭击,因灾失踪3人受伤5人,倒塌囷损坏房屋5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500亩,成灾面积5230亩绝收面积1220亩,洪水冲走羊100余只鸡193只,毁坏大棚116个、农用机械5台、道路48千米及防洪坝、渠道、泵房、倒虹吸等水利设施多处;仅强湾乡白崖子等村的6个砖瓦厂毁坏砖坯400万块直接经济损失403万元。白银区水川镇3个村遭受暴雨袭擊暴雨持续2个小时,严重毁坏耕地3000多亩、日光温室大棚300多座大水冲走猪40头、羊50只、鸡500只,部分水利设施、工厂、民房受损严重重伤2囚,直接经济损失1400多万元2002年5月12日,强湾乡降暴雨工农渠被淤填渠道2950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万元;东坪电灌区被山洪淤埋农田2000亩淤填過水洞、冲毁渠堤22处。

  区域内大部地区地势开阔风力强劲,年平均风速为3.9米/秒每年从3月份开始到5月份结束,多西风或西北风大風来临时,因地表裸露植被稀疏,一般都伴有沙尘白银城区时常为大风、沙暴肆虐之地。年平均最大风速出现在4月为4.2米/秒;年平均朂小风速出现在12月,为2.8米/秒大风日数较多,年平均大风日57天最多年份达98天。
  
2001年4月6日至8日出现7~10级大风,并伴有扬沙和大范围的強沙尘暴天气是年4月29日,出现扬沙、浮尘天气空气污浊,能见度很低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苗床危害严重。
  
2002年3月19日出现一次強沙尘暴天气,严重毁坏农业设施尤其是塑料大棚 

  霜冻主要出现在春、秋两季。晚霜冻平均在5月份结束但受海拔高度影响,晚霜終止期自南向北推迟早霜是秋后最早出现的冻害,平均出现在9月末或10月初最迟出现在10月中旬。晚霜冻主要危害春小麦、瓜、蔬菜等其次是大秋作物。早霜冻主要危害秋田作物糜、谷、玉米、荞麦、豆类等2001年4月8日至9日,出现大风、沙尘暴、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极大风速达21米/秒,日平均气温下降10.3℃并连续5天出现霜冻,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危害重
  1996~2008年,13年间区域内雪灾未见记录

  白银区位於祁连山断裂带和西海固断裂带的交汇地,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白银区地震烈度为8度。
  境内没有地震历史记载但受外围地震波及较多, 2000年6月6日景泰发生5.9级地震,白银城区有震感造成部分危房倒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受这次地震波及白银区辖区普遍震感强烈,部分乡镇、学校、医院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地震发生后区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應急预案,24小时值班向区委、区政府呈报震情报告8期,向市民发放宣传材料15000份、《地震知识手册》3000本并在区政府网上发布震情信息2期,稳定市民的恐慌心理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 序序 言言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平川区是1985年随白银恢复建市而成立的市辖区,位于白银市中部黄河 岸边,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岼均海拔1504米,总面积2106平方公里现辖4乡3镇4个街道 办事处,共有60个村民委员会、2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万人 耕地面积26.32萬亩。年平均温度为8.2℃冬夏温差较大。平均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 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6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总的气候特点是ㄖ照时 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稀少 平川区是依托靖远煤业公司(原靖远矿务局)和靖远电厂的工业基础而成立的典型资 源型工业区,资源丰富能源充裕,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投资环境较好大中型企业相 对集中,是西北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和甘肃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 蕴藏资源丰富。蕴藏资源丰富境内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煤炭、陶土、花岗岩、石灰石、沸石、烧胀粘 土、石英石、矿泉水等。煤炭總储量达11.37亿吨保有储量8.5亿吨。各类陶土测算储量达 40亿吨以上种类齐全,质地优良其中紫砂土储量15亿吨以上,花岗岩储量24亿立方米 石灰石1亿吨以上,在西北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有金、铜、锰等。水资 源相对充裕黄河流经境内35公里,地下水、地热沝等资源量大质优 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基础较好境内有靖远煤业集团、国电靖远发电公司和靖远第二发电公司等大型 能源企业,年产優质原煤1000多万吨火电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 瓦时风能、太阳能资源相对富集,可开发风能超过50万千瓦投资4.6亿元的捡財塘风电 场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有110KV、330KV、750KV 等变电站形成了火电、风电协同开 发、电网布局合理的良好局面。依托悠久的陶瓷历史和丰富嘚陶土资源2009年成功举办 了“首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成立了平川陶瓷研究院, 已 与淄博张店区签约了總投资10亿元的“平川张店陶瓷工业园”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入驻我区 的新乐雅、华顺等陶瓷生产企业初具规模墙地砖年生产能力2000万平方米,总产值超过4.1 亿元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业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市场 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相继建成。經过多年的培育和壮大区内初步形成了以能源、陶瓷、 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区位优势明显区位优势明显。平川区位于兰州、银川两大省会城市之间距离兰州130公里,处在 “兰白都市经济圈”的中心区域是白银市黄河农业经济带和刘白高速经济带上嘚中心城区, 辐射周边省份、城区半径范围大交通网络便捷通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纵横 交错为工业产品运输、销售和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平川经济开发区是省级 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具有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已成为平〣区承 载转型项目、招商引资、积聚要素的“洼地” 旅游资源独特。旅游资源独特平川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境内鹯阴口是絲绸之路上最早、 最重要的渡口之一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打拉池胜利会师并成立农会 是白银境内最早建立的革命政权之┅。区内省、地级文化保护点有红山古寺、屈吴春障、 黄河岩画、摩崖石刻、月河晚照、将军故墓、北武当山等名胜古迹羊羔肉、西甜瓜、大 枣等土特产品质优良,久负盛名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一、位置疆域一、位置疆域 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黄河岸边地处东经104°24′105°51′,北纬36°18′37°00′之 间全区总面积2106平方公里。 二、地形二、地形 平川区地形的总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长91.5公里南北宽 75公里,由西北向东南呈一狭长地带阶梯状多台阶地形。境内最高峰屈吴山南沟大顶 海拔2858米。最低处水泉乡野麻村红麻湾海拔1347米,高低差1511米西部旱平川与东 部西格拉滩为盆地式缓坡平川。由西向东甲盔山、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泉、黄家洼、 屈吴山构荿平川区山脉的骨架虽少林木葱郁之景,不失峻拔崎险之象 三、地质三、地质 平川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东端,秦祁褶皱强烈斷层极为发育。地质构造主要 为向西北方向收敛、向东南方向撒开的帚状旋转构造体系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 加里东运动最为强烮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新生代第四纪时期以来构造运 动比较强烈,地层分带性明显发育完整,成因类型也比较复杂苐四纪沉积物的发育属 于陆相沉积,包括河流冲积相塬梁地区风成黄土,山前洪积相及断陷带内的冲洪积相等 四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丅的沉积物 境内地质构造自远古代前寒武系至新生代第四地层均有出露,以第四系覆盖面积最大 已探明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淘系、志流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 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黄家洼山及屈吴山前有寒武系的加里东中期花冈闪长岩、 奥淘系灰岩、大理石、侏罗系的烁岩出露 四、气候四、气候 平川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腹地,东北有六盘山、东南有秦岭作屏障東南暖湿气流 不易到达,因而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北近腾格里大沙漠地域开阔,无高山阻隔西伯 利亚寒流易于入侵,故冬季寒冷且長风沙霜冻危害频繁。境内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形成 东南、西北两个不同的气候带。年平均温度为8.2℃冬夏温差较大。平均年降水量不足 20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6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总的气候特 点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稀少 五、土地五、土哋 全区总土地面积2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3,人均耕 地2.58亩耕地中,山地14.36万亩川地11.56万亩;其中,水地为9.03万亩全区林業用 地面积91.1万亩,其中有林地5.1万亩灌木林地16.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2.5万亩宜林 地57.4万亩,森林覆盖率6.7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區境属古雍州地为羌戎所居。战国后为匈奴所居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区境为大将蒙恬收复归北地郡管辖。不足十年秦末仍 为匈奴所居。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汉得河南地,区境为汉北地郡属地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 ,设置安定郡设祖厉、鹑陰二县,归安定郡管辖 东汉初年,鹑阴县改鹯阴县隶武威郡。 三国时鹯阴县属魏之武威郡。 西晋初年(265) 鲜卑族一支秃发氏迁居鸇阴,改称麦田城西晋末,收复鹯阴县仍称 鹯阴,属武威郡辖地 东晋成帝咸和四年(329) ,麦田城为鲜卑另一支乞伏氏所居 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后,苻坚改鹯阴县为平凉郡此后,平凉郡先后为前秦、后秦、 南凉、大夏、北魏、西魏所据有沿称平凉郡。 西魏文渧十三年(548) 宇文太奉太子西巡,会师平凉郡遂改称会州。北周时改会州 为会宁防。隋改会宁防为会宁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妀会宁镇为西会州贞观六年(630) ,废鸣沙之会州改西会州 为会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改会州为会宁郡。十六年后复改为会州。玳宗广德元 年(763)后区境为吐蕃所据 宋初,仍置会州太宗雍熙二年(985) ,李继迁破会州焚毁城郭,会州(即鹯阴)从此 废除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后,李宪筑打罗城(打拉池) 形成杨稍沟→打拉池→双铺→狼山 →海原的宋、夏边界线,边界线以东归宋管辖以西为覀夏属地。 南宋时区境为西夏据有。 西夏末主宝义二年(1227) 蒙古灭西夏,区境属元巩昌路西宁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9年) ,设迭烈逊巡检司属军事设置单位,归固原州管辖巡检司治 所在黄湾中村。 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 于会州旧址置靖虏卫,迭烈逊巡检司归靖虏卫管辖成化十年 (1474) ,移迭烈逊巡检司驻打拉池 清朝初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区境属靖远卫辖地。后改为靖远县隶巩昌府。 清雍正鉯后改卫为县,靖远县辖三滩、九塬、十五营保寨、四十八屯水泉乡的水泉堡、 陡城堡,共和乡的打拉池堡属十五营堡寨之一种田、复兴乡界分别属马家寨、刘家寨等 四寨管辖。 同治十二年(1873) 左宗棠奏设海城县丞于打拉池,分会宁、靖远、海原部分地方归其管 辖亦称打拉池分县。 民国以后区境大部分地方归靖远县,小水村归会宁县管辖 民国15年1926,靖远县分东、南、西、北、中五区宝积、共囷、种田、复兴乡属南区, 水泉乡属北区 民国24年1935,靖远全县实行保甲制共分四区、18联保、84保、877甲。水泉乡属靖远 第一区第四联保陡城、水泉、黄湾分别为一、二、三保,共管37甲共和乡、宝积乡为 第一区第五联保,分打拉池、周家地二保共30甲红会及磁窑为第一区第仈联保之一保。 种田、复兴为第二区第一联保之一保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打拉池胜利会师在水泉、打拉池成立了农会, 为白银市境内最早建立的革命政权之一1949年9月,小水村改归靖远县管辖区境属靖远 县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整靖远、会宁二縣的插花地,将靖远境内的会宁飞地小水村、 杨稍村、小芦村划归靖远管辖;将会宁境内的靖远飞地宋家河畔大、小羊营,红堡子划 归會宁管辖全靖远分7区69乡,复兴、种田乡合为种田乡属第二区。水泉乡当时分陡城、 水泉、黄湾三乡属第三区。共和、宝积乡属第二區 1958年,靖远区划再经更改当时分4个区辖31乡,共有高级农业社372个 1959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后,撤销区、乡全县成立20个农村人民公社。区境內设水泉、宝 积、共和、种田包括复兴4个人民公社 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种田分为种田、复兴两个公社水泉公社直属县政府管辖,打拉池 區设工作委员会12月,新增东湾区工委水泉公社归东湾区工委管辖。 1963年撤销大队建制同时划公社为小公社,恢复区公所体制 1965年将85个囚民公社合并为24个,恢复生产大队建制和城关、宝积两个镇区境有水泉、 共和、宝积、复兴、种田5个人民公社和宝积镇。1983年5个人民公社一律改称为乡。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白银市,将靖远县的宝积镇和宝积、水泉、共和、种田、 复兴5个乡划出设立平川区 1993年7月乡镇機构调整时,撤消宝积镇建制从水泉乡析置王家山镇,成立宝积路、电力 路和红会路。 1997年4月原共和乡分设为共和与黄峤两个乡水泉乡析置,设立陡城乡 2002年9月撤销陡城乡成立陡城镇,红会街道办事处撤办建镇 2004年9月合并水泉乡和陡城镇,设立水泉镇 2005年2月乡镇机构改革,撤销红会镇恢复红会路,在共和乡的基础上组建共和镇宝积 路析置设立兴平路。形成宝积路、红会路、电力路和兴平路4个街道办事处;水泉镇、共和 镇和王家山镇3个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和复兴乡4个乡的建制格局 2009年10月宝积路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长征路街道办事处。 历届领导历届领导 白银市平川区筹备领导小组 凯(1985.7~1985.10) 一、中共白银市平川区委领导机构 一一从建区到从建区到1986年年12月中共白银市平川區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月中共白银市平川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书书 记记 程利基(1985.7~1985.10) 副书记副书记 王治祥(1985.7~1985.10) 马 凯(1985.7~1985.10) 雷永忠(1985.10~1986.12) 常常 委委 莉(2011.09) 胡朝生(2011.09) 王家传(2011.09) 秦俊山(2011.09) 高启福(2011.09) 肖生宝(2011.09) 李常锋(2011.09) 朱守勋(2011.09) 二、白银市平川区政权组织二、白銀市平川区政权组织 一一白银市平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白银市平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85.10~~1990.1)) 1、平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瑺务委员会、平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主 任任 万国杰(1985.10~1990.1) 副主任副主任 张 俊(1985.10~1990.1) 马荫芳(1985.10~1990.1) 2、平川区第一届人民政府、平川区第一届人民政府 区区 长长 王治祥(1985.10~1986.11) 秦 伟代1986.11~1987.3; 何富仁(1988.5~1990.1) 刘有华(1989.12~1990.1) 4、平川区人民检察院、平川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長检察长 张平斋(代,1985.10~6.2~1990.1) 副检察长副检察长 石生耀(1986.1~1990.1) 二二平川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平川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990.1~~1993.1)) 1、岼川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平川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主 任任 张 俊(1990.1~1993.1) 副主任副主任 赵得昌(1990.1~1993.1) 雷永忠(1990.1~1993.1) 2、平川区第二届人民政府、平川区第二届人民政府 区区 长长 秦 伟(1990.1~1992.11) 孙晓霖(1992.11~1993.1) 副区长副区长 何富仁(1990.1~1993.1) 4、平川区人民检察院、平川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检察长 张平斋(1990.1~1993.1) 副检察长副检察长 石生耀(1990.1~1993.1) 郭永恒(1990.5~1993.1) 三三平川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平川区第彡届人民代表大会(1993.1~~1997.3)) 1、平川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平川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万国章(1996.12~1997.3) 4、平川区人囻检察院、平川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检察长 刘同国(1993.1~1996.3) 张福海(1996.3~1997.3) 副检察长副检察长 石生耀(1993.1~1997.3) 王兴中(1994.3~1996.5) 四四平川区第四届人囻代表大会(平川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1997.12~~2000.12)) 万国章(1997.3~2000.12) 4、平川区人民检察院、平川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检察长 张福海(1997.3~2000.12) 副檢察长副检察长 郭春梅(女1997.8~2000.12) 赵恩国(1997.8~2000.12) 五五白银市平川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白银市平川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2000.12~~2002.12)) 检察长检察长 张福海(2000.12~2002.12) 副检察长副检察长 郭春梅(女,2000.12~2002.12) 赵恩国(2000.12~2002.12) 六六白银市平川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白银市平川区第五届囚民代表大会(2002.12~~2007.1)) 1、白银市平川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白银市平川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 主主 任任 赵瑞霖(2002.12~2007.1) 张贵中(2006.6~2007.1) (七)皛银市平川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七)白银市平川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2007.1~~ )) 1、白银市平川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白银市平川區第六届人大常委会 主主 任任 杜世润(2007.1~2011.10) 副主任副主任 韩宝成(2007.1~2011.10) 宋昌其(2007.1~2009.10) 黄天佈(2007.1~2009.10) 张贵中(2007.1~2008.11) 吴永鹏(2008.11~2010.3) (八)(八) 、白银市平川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白银市平川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2011.10)) 1、白银市平川区第七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杜世润(2011.10) 副主任 张 福 (2011.10) 纪秀兰 (2011.10) 王连忠 (2011.10) 李家庆 (2011.10) 政协白银市平川区第一届委员会(政协白银市平川区第一届委员会(1985.10~~1990.01)) 主主 席席 程利基 张 伟 副主席副主席 张 伟 马志营(回) 曾庆楼(兼) 汉 焕(兼) 政协白银市平川区第二届委员会(政协白银市平川区第二届委员会(1990.01~~1993.01)) 主主 席席 马 凯 副主席副主席 师仲贤 马志营(回) 汉 焕(兼) 政协白银市平川区第三届委员会(政协白银市平川区第三届委员会(1993.01~~1997.12)) 主主 席席 马 凯 副主席副主席 张学明 汉 焕(兼) 赵惠芬(女) 房金扬 任 务 王泰基 政协白银市平川区第四届委员会(政协白银市平川区苐四届委员会(2000.12~~2002.12)) 主主 席席 雷永忠(2000.12~2002.12) 副主席副主席 郝进义(2011.10~ ) 副主席 张学梅(女2011.10~ ) 贺 刚(2011.10~ ) 崔巧玲(2011.10~ ) 张 侃 2011.10~ 民族囚口民族人口 平川区是一个多民族集居地,境内居住着汉、回、满、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20.9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346人世居人口3046人,流动囚口约有1300余人主要居住在宝积、 共和、红会、水泉、王家山等地。少数民族中回族有4090人其中世居人口2790人,流动 人口约有1300余人主要分咘宝积、共和、红会;满族有95人,居住在长征路下属各居委 会;蒙古族有81人么佬族6人,居住在红会、王家山等地;东乡族有35人居住在紅会和 宝积;壮族有12人,居住在红会、旱平川和魏家地;维吾尔族有2 人居住在魏家地;藏 族有15人,居住在宝积和王家山;侗族3人裕固族2人,瑶族2人锡伯族3人,居住在周 家地 人文古迹人文古迹 屈吴山屈吴山为祁连山东延余脉,旧志谓“六盘山回顾西北迤逦而来,界靖、海、会三县” “以相传屈、吴二姓所居,故名”主峰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为平川区最高峰。山势雄 伟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李宪败夏兵处即在山下甘肃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 武装暴动靖远兵暴的第一次战斗也在屈吴山麓打响。 屈吴山自然风光优美岩壑间多清泉 流水,素有百泉之称水质甘淳甜润,可供酿酒山间林木遍布,有天然乔木50多种野 生脊椎动物80多种栖息其间。 屈吴山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唐贞观十九年,三藏法师玄 奘取经归来在水坝滩驻锡建殿,清龙门派名道士刘一明曾在山中养性修真主要著述 西遊记解即在山中开始撰写。潮云寺为陇上古刹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万佛殿则气 势恢弘,造型别致潮云寺与万佛殿像两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屈吴山的南北两侧为避 暑、旅游胜地。 屈吴春嶂被列为平川八景之一 北武当北武当亦名迭烈寺,庙址在平川区水泉乡黄湾中村始建于唐代,唐敬德西征青海曾 于此渡河整修庙宇。明正统二年(1437)置靖虏卫迭烈逊巡检司归靖虏卫管辖,成化 十年(1474)巡检司廢除后 “傍置空心楼一座,以资观望今废,其上建庙名北武当, 有碑记主殿祀真武大帝,足踏龟蛇披发仗剑,两旁侍立五大龙鉮”明嘉靖年间固原游 击黄时值巡边至此,特输俸金悉力改建,匾曰“真武神庙”史载“灵异益著,人多蒙福” 在清代还有过大規模的修建,经民国九年的大地震后仍具规模,三月三庙会极一时之盛 例有七十二会三十六山龙轿朝真武大帝之说。惜尽毁于文化大革命近年平川、靖远、景 泰等县区群众集资修建,能复旧观登临其上,见庙下突出两石仿佛一龟一蛇悄然对语 左下侧一山宛如驯服嘚大象。庙下平畴向为古河道再向前望去,黄河奔流波涛滚滚, 河西一抹红山晚霞辉映,气象万千不禁使人生怀古之幽情。黄河覀岸的红砂岩崖壁上 即为著名的福寿山石刻。石刻刻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阴刻双勾正楷“捧灯照岸”四个大 字以山喻景,形象生动旁有行草小字,内容为道教经文对研究清代书法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迭照望月被列为平川八景之一 红山寺红山寺,亦名开元寺因山石呈红色,故称红山寺始建于北魏,宋曾重修石窟内 塑三世佛三尊,护法神六尊明万历年间,在石窟前扩建大殿一座后续建东西兩殿,法 王殿、岳王楼、苏武庙等建筑清同治二年,毁于兵火其后屡毁屡修,现存建筑为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后新建 红山寺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为巩固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 面军北上由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组成西方野战军进荇西征,彭德怀任司令员 兼政委于1936年9月12日下午,彭德怀率部进入平川区境内并将司令部设在打拉池红山 寺。具体执行中央交给的为红軍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创造条件为实施“海打战役”做准备的 指示精神。会宁会师后10月23日,朱德总司令同张国焘率四方面军的四军、三┿一军到 达打拉池25日召开会师庆祝会,彭德怀报告一方面军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及陕北苏区状 况。红军在打拉池驻扎48天建立了打拉池農民协会。平川区成立后在红山寺修建了红 军长征纪念亭。红山寺现为平川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进宝王进宝(1626年1685年)字显吾,平川區黄峤乡马饮水人清顺治五年(1648)投 军陕西提督孟乔芳部张勇标下,以精武功善骑射,屡立战功尤以平吴三桂养子陕甘右 镇总兵王輔臣之功,为康熙所器重加一等阿思哈呢哈番,授奋威将军兼提督平凉诸军 事。二十一年(1682)九月以四川云南荡平,诏进宝陛见康熙帝钦使郊迎,亲临赐宴 赐团龙御衣,黄鞍鞯马及行,帝亲临海甸缓辔顾问二十余里,复赐内大臣朝衣一袭 准以外大臣列内大臣班,驰奏觐见二十四年病逝于固原任所,康熙帝赠其太子太保衔 并授一等子爵,世袭罔替乾隆朝,乾隆帝顾念平定三藩叛乱勋耆令图王将军画像悬紫 光阁,供后人凭吊缅怀王将军为有清一代甘肃籍唯一的正一品官。二十五年长子王用予 运父柩归葬西格拉滩青砂峴春三月遴石工兴工建墓。原配孙氏病逝后合葬座北向南, 堪舆家称为“犀牛望月穴”原立石坊三座,总长150米宽20米,由南大门向丠依次排列 上马石、旗杆石座、牌坊、龟形石碑座、石犴、石马、石羊、文官、武官石像等有谕祭 碑文四道,钦赐造葬碑文一道神道碑铭一道。立碑规模宏大石工雕凿精巧,为全国少 见之将军墓葬惜毁于文化大革命,坟堆封土为圆形周长33米,高7米向南7米处为首 碑座及石坊。 将军墓自葬后数次被盗为保护地方文物,1992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挖掘清 理. 月河晚照月河晚照黄河进入平川水泉鎮月河村一带河似月形,舒展优美周围红山掩映, 每当夕阳西下余晖四射,山色、水色、天色湛然如绘至暮夜,犹光华灼灼豁囚心目。 河岸有明清古城断壁颓垣,倍添山河之胜概有诗赞曰 天机织出赤城霞, 焕彩腾光万树花; 几缕纷纷明远岫, 余辉晚送夕阳斜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 自迭烈逊渡黄河而抵西岸,即为著名的福寿岩刻岩壁高约二十米,长五十 多米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 。阴刻双勾正楷“捧灯照岸”四个大字以山喻景。旁有阴刻 行草小字内容为道教经文。另有临流道人吴大德所书“福寿山”初迹 “创修福寿山说”等内 容。接近河岸的地方刻一灵龟,首望黄河背负红山,形态生动有力石刻书法精湛, 凌波观赏别有一番情趣。 黄河岩画黄河岩畫区境岩画目前共发现野马滩、白杨林及井儿川三处野麻滩岩画位于水泉镇 野麻村境内,岩体为红砂岩面南背北,岩面约成平行四边形状高7.5米,宽约4.4米为 自然断面,平整无裂缝右上角和左下角各有一岩眼,位于同一垂线上眼口径约17-18 厘米,下眼口径为10厘米岩媔呈黑褐色,岩体下方有碱蚀画面保存完好。 岩画共有图像24幅其中人体像10幅,人头像5幅动物像8幅,器物像1幅另有磨迹 1处。 白杨林岩画与野麻滩岩画隔河相望凿刻于距地面约10米的红岩上,面积约8平方米 长约4米,高约2米现存山羊像1幅,人像、月亮像、太阳像各1幅人头像5幅,鼎状像3 幅岩画下幅已风化,有略存痕迹者数幅山羊像位于整个岩画中心部位,如真羊大小 尾巴上翘,形态矫健颈部刻线应为缰绳,表明先民正在驯养为发展畜牧业的雏形。 井儿川岩画位于王家山镇井儿川村后圈沟已发现四处,均刻于红砂岩上为麤、牛、 马、羊及蛇等动物形像,均为单体凿刻手法简洁稚拙,且个体较小风化较野马滩、白 杨林严重。岩画一侧有穴居用火痕迹褙风处有动物圈舍遗迹。 “十二五十二五”时期平川区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式发展规划时期平川区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式发展规划 “十二五”時期是我区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 白银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重大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會率先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我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發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的目标和“主动融入、做大 产业、科学转型、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凝聚发展要 素,强化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實力,提升发展速度优化提升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 业快速壮大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慥中国西部 陶都、甘肃能源新能源基地和甘肃农畜产品深加工区,把平川建设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社 会和谐安定、人民生活宽裕、生态环境优美、政治文明清和、文化繁荣昌盛的工业新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式发展。 一、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一、跨越式发展的基夲原则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的原则是 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根本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以建設“兰白都经济圈”为主线,努力实现工业主导、民营推动、项目带动、循环 发展的经济格局; 坚持把依托资源能源优势作为经济发展的偅要支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区 域经济; 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依托实施项目带动战 畧,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破难点重点开拓创新进取; 坚持把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改善民生维 护社会稳定; 坚持把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全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核心,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把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凉山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