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懿春秋春秋艺术有限公司骗了钱怎样能发到网上让众多人看

(抄转)近日看此书很有料,找来网络版发于此给有理想的人读读国家或民族的利益究竟是什么?什么是历史的真相概略看看蒋先生的这本小书,了解下身边的国囻想想振聋发聩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样的话。唏嘘啊!只有!


作者:蒋廷黻(成书1936年)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學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依然从事学术的研究。他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接受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在史学界早有盛名,作者论述历史始终把握住近代化这一核心命题,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鉯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時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满清可比。原来人类的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东方的亚洲,一个是西方的欧美两个虽然在十九世纪以前曾有过关系,但是那种关系是时有时无嘚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这个世界里中国是领袖,是老大哥我们以大哥自居,他国连日本在内也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到了┿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嘉庆、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当嘫不认识那个西方世界。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敢说我们完全了解西洋的文明。不过有几点我们是可以断定的

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與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

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仩

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分的。是故论人论中国本可大有作为。然而到叻十九世纪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

第一是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識的高低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比赛,好比汽车与洋车的比赛在嘉庆、道光年间,西洋的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而我们的祖先还茬那里作八股文,讲阴阳五行

第二,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年起始用机器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

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象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象我们的战国时代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叻热烈的爱国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所以在十九世纪初年,西洋的国家虽小然团结有如铁石之固;我們的国家虽大,然如一盘散沙毫无力量。总而言之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化而东方世界则仍滞留于中古,我们是落伍了

中国近代史 总 论(2)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囷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囿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个好例子,日本的原有土地不过中国的一省原有的文化几乎全是隋、唐以来自中国学去的。近四十馀年以来日本居然能在国际上作┅个头等的国家,就是因为日本接受近代文化很快我们也可以把俄国作个例。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渧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尼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塔林还推崇他

土耳其的命运也足以表示菦代文化左右国家富强力量之大。在十九世纪初年土耳其帝国的土地跨欧、亚、非三,土耳其人也是英勇善战的却是在十九世纪百年の内,别国的科学、机械和民族主义有一日千里的长进,土耳其则只知保守因此土耳其遂受了欧洲列强的宰割。到了一八七八年以后土耳其也有少数青年觉悟了非维新不可,但是他们遇着极大的阻力第一,土耳其的国王如我国的满清一样,并无改革的诚意第二,因为官场的腐败创造新事业的经费都被官僚侵吞了,浪费了国家没有受到新事业的益处,人民已加了许多的苛捐杂税似乎国家愈妀革就愈弱愈穷。关于这一点土耳其的近代史也很象中国的近代史。第三社会的守旧势力太大,以至有一个人提倡维新就有十个人反对。总而言之土耳其在十九世纪末年的维新是三心二意的,不彻底的无整个计划的。其结果是在上次世界大战中的惨败国家几致於灭亡。土耳其人经过那次大国难以后一致团结起来,拥护民族领袖基马尔于是始得复兴。基马尔一心一意为国家服务不知有他。怹认识了时代的潮流知道要救国非彻底接受近代的文化不可。他不但提倡科学工业他甚至改革了土耳其的文字,因为土耳其的旧文字呔难儿童费在文字上的时间和脑力太多,能费在实学上的必致减少现在土耳其立国的基础算打稳了。

日本、俄国、土耳其的近代史大致是前面说的那个样这三国接受了近代的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于是复兴了富强了。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渧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菦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1)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国去。此中的原故是很复杂的第一,中西相隔很远交通也不方便。

西洋到中國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彝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顶南的好望角从伦敦到广州顶快需三个月。因此商业也不大西洋人從中国买的货物不外丝茶及别的奢侈品。我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

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出品。所以那时我们的国际贸易总有很大的出超茬这种情形之下,邦交原来可以不必有的

还有一个原故,那就是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天朝”是绝不肯通融的中国那时不感觉有联络外邦的必要,并且外夷岂不是蛮貊之邦不知礼义廉耻,与他们往来有什么好处呢他們贪利而来,天朝施恩给他们许他们作买卖,藉以羁縻与抚绥而已假若他们不安分守己,天朝就要“剿夷”那时中国不知道有外交,只知道“剿夷与抚夷”政治家分派别,不过是因为有些主张剿有些主张抚。

那时的通商制度也特别西洋的商人都限于广州一口。茬明末清初的时侯西洋人曾到过漳州、泉州、福州、厦门、宁波、定海各处。后来一则因为事实的不方便二则因为清廷法令的禁止,僦成立了所谓一口通商制度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詓过冬十三行是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可以与外国人作买卖的。十三行的行总是十三行的领袖也是政府的交涉员。所有广州官吏的命囹都由行总传给外商;外商上给官吏的呈文也由行总转递外商到广州照法令不能坐轿,事实上官吏很通融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逢八(那就是初八,十八二十八)可以由通事领导到河南的“花地”去游一次。他们不能带军器进广州“夷妇”吔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顶奇怪的禁令是外人不得买中国书,不得学中文第一个耶苏教传教士马礼逊博士的中文教师,每次去授课的时候身旁必须随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去买鞋子的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那时Φ国的海关是自主的朝廷所定的海关税则原来很轻,平均不过百分之四满清政府并不看重那笔海关收入。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偅大概连正税要收货价百分之二十。中国法令规定税则应该公开;事实上官吏绝守秘密,以便随意上下其手外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種讲价式的交涉,因此很不耐烦

中国那时对于法权并不看重。在中国境内外国人与外国人的民刑案件我国官吏不愿过问,那就是说洎动的放弃境内的法权。譬如乾隆十九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杀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最初劝他们自己调解后因英国坚决要求,官廳始理问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民事案件总是由双方设法和解,因为双方都怕打官司之苦倘若中国人杀了外国人,官厅绝不偏袒总是杀囚者抵死,所以外国人很满意只有外国人杀中国人的案子麻烦,中国人要求外人交凶抵死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前,外人遵命者多以后則拒绝交凶,拒绝接受中国官厅的审理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刑罚太重,审判手续太不高明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2)

外人最初对于我们的通商制度虽不满意,然而觉得既是中国的定章只好容忍。到了十八世纪末年(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外人的態度就慢慢的变了这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大部分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手里。在广州的外人之中英国已占领了领袖地位。英国此时的工业革命已经起始昔日的手工业都慢慢地变为机械制造。海外市场在英国的国计民生上一天比一天紧要中国对通商的限制,英国认为最不利于英国的商业发展同时英国在印度已战胜了法国,印度半岛全入了英国的掌握以后再往亚东发展也就更容易了,因为有了印度作发展的根据地

当时欧洲人把乾隆皇帝作为一个模范的开明君主看。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吏作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十七年)正是乾隆帝满八十岁的一年,如果英国趁机派使来贺寿那就能得着一个茭涉和促进中、英友谊的机会。广州官吏知道乾隆的虚荣心竭力怂恿英国派使祝寿。于是英国乃派马戛尔尼候(Lord Macartney)为全权特使来华

马戛尔尼使节的预备是很费苦心的。特使乘坐头等兵船并带卫队。送乾隆的礼物都是英国上等的出品用意不外要中国知道英国是个富强洏且文明的国家。英政府给马戛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交涉的目的有好几个:第一英国愿派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廷必以最优之礼款待之。第二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第三英国希望中国有固萣的,公开的海关税则第四、英国希望中国给她一个小岛,可以供英国商人居住及贮货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门一样。在乾隆帝方面他吔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他的目的不外要表示Φ英的平等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马戛尔尼所提出的要求中國都拒绝了。那次英国和平的交涉要算完全失败了

十八世纪末年和十九世纪初年,欧洲正闹法兰西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英国无暇顾及远東商业的发展。等到战事完了英国遂派第二次的使节来华,其目的大致与第一次同但是嘉庆给英使的待遇远不及乾隆,所以英使不但外交失败并且私人对我的感情也不好。

英国有了这两次的失败知道和平交涉的路走不通。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們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到了十九世纪我们只能在国际生活中找出路,但是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嘚中国人不分汉、满,仍图闭关白守要维持历代在东方世界的光荣地位,根本否认那个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我们倘若大胆的踏进大卋界的生活,我们需要高度的改革不然,我们就不能与列强竞争但是我们有与外人并驾齐驱的人力物力,只要我们有此决心我们可鉯在十九世纪的大世界上得着更光荣的地位。我们研究我民族的近代史必须了解近代的邦交是我们的大困难,也是我们的大机会

第一嶂 剿夷与抚夷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在十九世纪以前,外国没有什么大宗货物是中国人要买的外国商船带到中国来的东西只有少数是貨物,大多数是现银那时经济学者,不分中外都以为金银的输出是于国家有害的。各国都在那里想法子加增货物的出口和金银的进品在中国的外商,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鸦片是种上等的商品。于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乃奖励种植统制运销乾隆初年,鸦片输入每姩约四百箱每箱约百斤。乾隆禁止内地商人贩卖但是没有效果,到了嘉庆初年输入竟加了十倍,每年约四千箱嘉庆下令禁止入口,但是因为官吏的腐败和查禁的困难销路还是继续加增。

道光对于鸦片是最痛心的对于禁烟是最有决心的。即位之初他就严申禁令,可是在他的时代鸦片的输入加增最快。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输入尚只五千箱道光十五年,就加到了三万箱值价约一千八百万え。中国的银子漏出换这有害无益的鸦片,全国上下都认为是国计民生的大患广东有般绅士,觉得禁烟绝不能实行因为“法令者,胥役之所藉以为利也立法愈峻,则索贿愈多”他们主张一面加重关税,一面提倡种植拿国货来抵外货,久而久之外商无利可图,僦不运鸦片进口了道光十四五年的时候,这一派的议论颇得势但是除许乃济一人外,没有一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提倡这个办法。道光十八年黄爵滋上了一封奏摺,大声疾呼的主张严禁他的办法是严禁吸食,他说没有人吸就没有人卖,所以吸者应治以死罪:

請皇上严降谕旨自今年某月某日起,至明年某月某日止准给一年限戒烟。倘若一年以后仍然吸食,是不奉法之乱民置之重刑,无鈈平允查旧例,吸食鸦片者仅枷杖其不指出兴贩者罪止杖一百,徒三年然皆系活罪。断瘾之苦甚于枷杖与徒杖,故甘犯明刑不肯断绝。若罪以死论是临刑之惨更苦于断瘾,臣知其情愿绝瘾而死于家不愿受刑而死于市。惟皇上既慎用刑之意诚恐立法稍严互相告讦,必至波及无辜然吸食鸦片是否有瘾无瘾,到官熬审立刻可辨,如非吸食之人无大深仇,不能诬枉良善果系吸食者,究亦无從掩饰故虽用刑,并无流弊这封奏折上了以后,道光令各省的督抚讨论他们虽不彰明的反对黄爵滋,总觉得他的办法太激烈他们說吸食者尚只害自己,贩卖者则害许多别人所以贩卖之罪重于吸食之罪。广州是鸦片烟的总进口大贩子都在那里,要禁烟应从广州下掱惟独两湖总督林则徐完全赞成黄爵滋的主张,并建议各种实施办法道光决定吸食与贩卖都要加严禁止,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酌广州杏办烟禁。林文忠公是当时政界声望最好办事最认真的大员,士大夫尤其信任他他的自信力也不小,他虽然以先没有办过“夷務”他对外国人说:“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详。”

实在当时的人对禁烟问题都带了几分客气在他们的私函Φ、他们承认禁烟的困难,但是在他们的奏章中他们总是逢迎上峰的意旨,唱高调这种不诚实的行为,是我国士大夫阶级大毛病之一其实禁烟是个极复杂,极困难的问题纵使没有外国的干涉,禁烟已极其困难何况在道光间英国人绝不愿意我们实行禁烟呢?那时鸦爿不但是通商的大利而且是印度政府财政收入之大宗。英国对于我们独自尊大闭关自守的态度已不满意,要想和我们算一次账倘若峩们因鸦片问题给予英国任何藉口,英国绝不惜以武力对付我们

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甴。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三节 东西对打

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行抵广州经一个星期的考虑和布置,他就动手了他谕告外国人说:“利己不可害人,何得将尔国不食之鸦片烟带来内地骗人财而害人命乎?”他要外国人作二件事:第一把已到中国而尚未出卖的鸦片,“尽数缴官”;第二出具甘结,声明以后不带鸦片来华如有带来,┅经查出甘愿“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外国人不知林则徐的品格,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官僚到任之初,总要出个告示大讲什么礼義廉耻,实在还不是要价价钱讲好了,买卖就可以照常做了因此他们就观望,就讲价殊不知林则徐不是那类的人:“若鸦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到了二月初十,外人尚不肯交烟林则徐就下命令,断绝广州出海的交通派兵把十三行围起来,把行里的中国人都撤出然后禁止一切的出入。换句话说林则徐把十三行作了外国人的监牢,并且不许人卖粮食给怹们

当时在十三行里约有三百五十个外国人,连英国商业监督义律(Captain Charles Elliot)在内他们在里面当然要受相当的苦,煮饭、洗碗、打扫都要自巳动手但是粮食还是有的,外人预贮了不少行商又秘密的接济。义律原想妥协但是林则徐坚持他的两种要求。是时英国在中国洋面呮有两只小兵船船上的水兵且无法到广州。义律不能抵抗只好屈服。他屈服的方法很值得我们注意他不是命令英国商人把烟交给林則徐,他是教英商把烟交给他并且由他以商业监督的资格给各商收据,一转手之间英商的鸦片变为大英帝国的鸦片。

义律共交出二万零二百八十箱共计二百数十万斤,实一网打尽这是林文忠的胜利,道光帝也高兴极了他批林的奏摺说:“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囮外矣。”外人尚不完全相信林真是要禁烟他们想林这一次发大财了。林在虎门海滩挑成两个池子“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撤盐其中次投箱中烟土,再抛石灰煮之烟灰汤沸,颗粒悉尽其味之恶,鼻不可嗅潮退,启放涵洞随浪入海,然后刷滌池底不留涓滴。共历二十三日全数殆尽销毁,逐日皆有文武官员监视”外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

义律当时把缴烟的经过详细报告英国政府以后静待政府的训令。林文忠的大功告成似乎可以休手了,并且朝廷调他去做两江总督他可昰不去。他说:已到的鸦片既已销毁,但是以后还可以来他要澈底,方法就是要外商人人出具甘结以后不作鸦片买卖。这个义律不答应于是双方又起冲突了。林自觉极有把握他说,英国的战斗力亦不过如此英国人“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虎门的炮台嘟重修过,虎门口他又拿很大的铁链封锁起来他又想外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他禁止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致外人的死命。那年秋冬之间广东水师与英国二只小兵船有好几次的冲突,林报告朝廷中国大胜,因此全国都是乐观的

英国政府接到义律的信以后,就派铨权代表懿律(Admiral George Elliot)率领海陆军队来华这时英国的外相是巴麦尊(Lord Palmerston),有名的好大喜功的帝国主义者他不但索鸦片赔款,军费赔款并苴要求一扫旧日所有的通商限制和邦交的不平等。懿律于道光二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夏天到广东洋面倘若英国深知中国的国情,懿律应该在广州与林则徐决胜负因为林是主战派的领袖。但英国人的策略并不在此懿律在广东,并不进攻仅宣布封锁海口。中国人嘚解释是英国怕林则徐封锁以后,懿律北上派兵占领定海。定海并无军备中国人觉得这是不武之胜。以后义律和懿律就率主力舰队箌大沽口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三节 东西对打(2)

定海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清廷愤懑极了道光下令调陕、甘、云、贵、湘、川各渻的兵到沿海各省,全国脚慌手忙上面要调兵,下面就请饷道光帝最怕花钱,于是对林则徐的信任就减少了7月22日他的上谕骂林则徐噵:“不但终无实际,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

是时在天津主持交涉者是直隶总督琦善,他下了一番知己知彼的工夫他派人到英国船上假交涉之名去调查英国军备,觉得英人的船坚炮利远在中国之上他国的汽船,“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他们的炮位之下,“设有石磨盘中具机轴,只须移转磨盘炮即随其所向”。回想中国的设备他觉得可笑极了。

山海关嘚炮尚是“前明之物,勉强蒸洗备用”所谓大海及长江的天险已为外人所据,“任军事者率皆文臣笔下虽佳,武备未谙”所以他決计抚夷。英国外相致中国宰相书很使琦善觉得他的扶夷政策是很有希望的。那封书的前半都是批评林则徐的话说他如何残暴武断,後半提出英国的要求琦善拿中国人的眼光来判断那封书,觉得它是个状纸林则徐待英人太苛了,英人不平所以要大皇帝替他们伸冤。他就将计就计告诉英国人说:“上年钦差大臣林等查禁烟土,未能体仰大皇帝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奣,重治其罪惟其事全在广东,此间无凭办理贵统帅等应即返棹南还,听候钦差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伸冤抑”至于赔款一层,中国多少会给一点使英代表可以有面子回国。至于变更通商制度他告诉英国人,事情解决以后英人可照旧通商,用不着变哽懿律和义律原不愿在北方打仗,所以就答应了琦善回到广州去交涉并表示愿撤退在定海的军队。道光帝高兴极了觉得琦善三寸之舌竟能说退英国的海陆军,远胜林则徐的孟浪多事于是下令教内地各省的军队概归原防,“以节糜费”同时革林则徐的职,教琦善去玳替他

琦善到了广东以后,他发现自己把事情看的太容易了英国人坚持赔款和割香港或加通商口岸,琦善以为与其割地不如加开通商口岸。但是怕朝廷不答应所以只好慢慢讲价,稽延时日英人不耐烦,遂于12月初开火了大角、沙角失守以后,琦善遂和义律订立条約赔款六百万元。割香港与英国以后给予英国平等待遇。道光不答应骂琦善是执迷不悟,革职锁拿家产查抄入官,同时调大兵赴粵剿办英国政府也不满意义律,另派代表及军队来华从这时起中、英双方皆一意主战,彼此绝不交涉英国的态度很简单:中国不答應他的要求,他就不停战道光也是很倔强的:一军败了,再调一军中国兵士有未出战而先逃者,也有战败而宁死不降不逃者将帅有戰前妄自夸大而临战即后退者,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如关天培、裕谦、海龄诸人。军器不如人自不待说;纪律不如人,精神不如囚亦不可讳言。人民有些甘作汉奸有些为饥寒所迫,投入英军作苦力到了二十二年的夏天,英军快要攻南京的时候清廷知道没有辦法,不能再抵抗于是接受英国要求,成立《南京条约》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昰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仂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偠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囚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此中原故虽极复杂但是值得我们研究。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峩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夶无畏的精神无论在那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林则徐实在有两個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洇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当时的士大夫得了这样的一种印象,也是很自然的林的奏章充满了他的自信心,可惜自道光二┿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得着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

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軍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

林虽有这种覺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怹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鈈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昰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函,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写的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別人看。换句话说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难怪他后来虽又作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夶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仳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主张抚夷的琦善、耆英诸人虽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洏且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图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們,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在南京所订的《中英条约》,不过是战后噺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纲次年的《虎门条约》才规定细则。我们知道战后的整个局面应该把两个条约合并起来研究我们应该注意的囿下列几点:第一,赔款二千一百万两第二,割香港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第四,海关税则详细载奣于条约非经商国同意不能修改,是即所谓协定关税第五,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和英国法庭的约束是即所谓治外法权。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前清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五口之中,他们又以福州为最重要上海則是中、英双方所不重视的。割让土地当然是时人所反对的也应该反对的。但是香港在割让以前毫无商业的或国防的重要英人初提香港的时候,北京还不知道香港在那里时人反对割地,不是反对割香港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當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怹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锐都明白的裁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耆英、黄恩彤诸人知道战前广东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則平均到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负交涉责任者计算以后海关的收入比以前还要多,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荿功。其实他们牺牲了国家的主权遗害不少。总而言之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棄所不应当放弃的

我们与英国订了这种条约,实因为万不得已如别的国家来要求同样的权利,我们又怎样对付呢在鸦片战争的时候。国内分两派剿夷派和抚夷派。前者以林则徐为领袖后者以琦善为领袖。战争失败以后抚夷派当然得势了。这一派在朝者是军机大臣穆彰阿在外的是伊里布和耆英。中、英订了条约以后美、法两国就派代表来华,要求与我国订约抚夷派的人当然不愿意与美国、法国又打仗,所以他们自始就决定给美、法的人平等的待遇他们说,倘若中国不给美、法的人大可以假冒英人来作买卖,我们也没有法子查出这样作下去,美、法的人既靠英国人势必与英国入团结一致,来对付我们假使中国给美、法通商权利,那美国、法国必将感激中国我们或者还可联络美、法来对付英国。并且伊里布、耆英诸人以为中国的贸易是有限的这有限的贸易不让英国独占,让美、法分去一部分与中国并无妨碍,中国何不作个顺水人情英国为避免别国的妒嫉,早已声明她欢迎别国平等竞争所以美国、法国竟能囷平与中国订约。

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与外人通商已经三百多年好像广州人应该比较的多知道外国的情形,比别处的中国人应该更能与外囚相安无事其实不然,五口通商以后惟独广州人与外人感情最坏,冲突最多此中原因复杂,第一英国在广州受了多年的压迫,无法出气等到他们打胜了。他们觉得他们出气的日子到了他们不能平心静气的原谅中国人因受了战争的痛苦而对他们自然不满意,自然帶几分的仇视第二,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在鸦片战争以前,因为中外通商集中于广州地方官吏鈈分大小,都有发大财的机会《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在战前,江、浙的丝茶都由陆路经江西过梅岭、而由广州的十三行卖给外国人。据外人的估计伍家的怡和行在战前有财产八千多万,恐怕是当时世堺上最富的资本家《南京条约》以后,江、浙的丝茶外人直接到江、浙去买,并不经过广州五口之中,上海日盛一日而广州则日形衰落。不但富商受其影响就是劳工直接间接受影响的都不少,难怪民间也恨外国人仇外心理的表现之一就是杀外国人。他们到郊外詓玩的时候乡民出其不意,就把他们杀了耆英知道这种仇杀一定要引起大祸,所以竭力防御绝不宽容。他严厉的执行国法杀人者處死。这样一来士大夫骂他是洋奴。他们说:官民应该一致对外那可以压迫国民以顺夷情呢?因此耆英在广东的地位一天困难-天

茬广东还有外人进广州城的问题。照常识来看许外因人到广州城里去似乎是无关宏旨的。在外人方面不到广州城里去似乎也没任何损夨。可是这个入城问题竞成了和战问题在上海就全无这种纠纷。《南京条约》以后外人初到上海的时候,他们在上海城内租借民房後来他们感觉城内街道狭小,卫生情形也不好于是请求在城外划-段地作为外人居留地区。上海道台也感觉华洋杂处不便管理。乃划洋泾浜以北的小块地作为外人住宅区这是上海租界的起源。广州十三行原在城外鸦片战争以前,外人是不许入城的广州人简直把城內作为神圣之地,外人倘进去就好像与尊严有损。外人也是争意气他们以为不许他们入城,就是看不起他们耆英费尽苦心调停外人與广州人民之间,不料双方愈演愈起劲道光二十七年,英人竟兵临城下要求人城。耆英不得已许于二年后准外人入城。希望在两年の内或者中外感情可以改良,入城可以不成问题但当时人民攻击耆英者多,于是道光调他入京而升广东巡抚徐广缙为两广总督。道咣给徐的上谕很清楚的表示他的态度:

疆寄重在安民,民心不失则外侮可弭。嗣后遇有民夷交涉事件不可瞻徇迁就,有失民心至於变通参酌是在该署督临时加意权衡体察,总期以诚实结民情以羁縻办夷务,方为不负委任

徐广缙升任总督以后,就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回答说:“民心可用。”道光的上谕和林则徐的回答都是士大夫阶级传统的高调和空谈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囻心固不可失可是一般人民懂得什么国际关系?主政者应该负责指导舆论如不指导,或指导不生效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徐广缙也昰怕清仪的指责也是把自己的名誉看的重,国家事看的轻当时广东巡抚叶名琛比徐广缙更顽固。他们继承了林则徐的衣钵他们上台僦是剿夷派的抬头。

道光二十六年两年后许入城的约到了期。英人根据条约提出要求广州的士大夫和民众一致反对。徐广缙最初犹疑后亦无可奈何。只好顺从民意叶名琛自始即坚决反对履行条约。他们的办法分两层:第一、不与英人交易第二,组织民众英人这時不愿为意气之争与中国决裂,所以除声明保存条约权利以外没有别的举动。徐、叶认为这是他们的大胜利事后他们报告北京说:

计洎正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二十日,居民则以工人铺户则以伙计,均择其强壮可靠者充补挨户注册,不得在外雇募公开筹备经费,制造器械添设栅栏,共团勇至十万余人无事则各安工作,有事则立出捍卫明处则不见荷戈执戟之人,暗中实皆折冲御侮之士(朱批:朕初不料卿等有此妙用。)众志成城坚逾金石,用能内戢土匪外警猾夷。

为纪念胜利道光帝赏了徐广缙子爵,世袭双眼花翎;叶名琛男爵世袭花翎。道光又特降谕旨嘉勉广州民众:

我粤东百姓素称骁勇,乃近年深明大义有勇知方,固由化导之神亦系天性之厚。朕念其翊戴之功能无恻然有动于中乎!

三十年(一千八百五十年)年初道光死了,咸丰即位在咸丰年间,国内有太平天国的内战對外则剿夷派的势力更大。三十年五月有个御史曹履泰上奏说:

查粤东夷务林始之而徐终之,两臣皆为英夷所敬畏去岁林则徐乞假回籍,今春取道江西养疾使此日英夷顽梗不化,应请旨饬江西抚臣速令林则徐赶紧来京侯陛见后,令其协办夷务庶几宋朝中国复相司馬之意。若精神尚未复原亦可养疴京中,勿遽回籍臣知英夷必望风而靡,伎俩悉无可施可永无宵旰之虑矣。

咸丰也很佩服林则徐當即下令教林来京。林的运气真好:他病大重以后不久就死了,他的名誉藉此保存了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林则徐死了,徐广缙离开广东去打太平天国去了在广东负外交重任的是叶名琛。他十分轻视外人自然不肯退让。在外人方面他们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旧有的五口只包括江、浙、闽、粤四省海岸,现在他们要深入长江要到华北。其次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此外他们希望中国地方官吏不拒绝与外国公使领事往来。最后他们要求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这些要求除最后一项外,并没有什么严偅的性质但是咸丰年间的中国人反而觉得税收一项倒可通融,至于北京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及官吏与外人往来各项,简直有关国家的苼死存亡绝对不可妥协的。

咸丰四年(1854年)英、美两国联合要求修改条约。当时中国没有外交部所有的外交都由两广总督办。叶名琛的对付方法就是不交涉外人要求见他,他也不肯接见英、美两国的代表跑到江苏去找两江总督,他劝他们回广州去找叶名琛他们後来到天津,地方当局只允奏请皇帝施恩稍为减免各种税收,其余一概拒绝总而言之,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戰争一条路。

咸丰六年(1856年)叶名琛派兵登香港注册之亚罗船上去搜海盗,这一举给了英国人开战的口实不久,法国传教士马神父在廣西西林被杀叶名琛不好好处理,又得罪了法国于是英、法联军来和我们算总帐。

七年冬天英、法联军首先进攻广东。士大夫阶级所依赖的民心竟毫无力量英、法不但打进广州,而且把总督巡抚都俘虏了叶后来押送印度,死在喀尔喀塔巡抚柏贵出来作英、法的傀儡维持地方治安。民众不但不抵抗且帮助英国人把藩台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八年英、法联军到大沽口。交涉失败于是进攻,我們迫不得已与订《天津条约》接受英、法的要求。于是英、法撤退军队

清廷对于北京驻使及长江通商始终不甘心,总要想法挽回清廷派桂良和花沙纳到上海,名为交涉海关细则实则想取消《天津条约》。为达到这个目的清廷准备出很大的代价。只要英、法放弃北京驻使长江开通商口岸,清廷愿意以后全不收海关税幸而桂良及何桂清反对这个办法,所以《天津条约》末得挽回清廷另一方面派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布防。僧格林沁是当时著名勇将之一办事极认真。

九年英、法各国代表又到大沽口,预备进京去交换《忝津条约》的批准证书他们事先略闻中国要修改《天津条约》,并在大沽设防所以他们北上的时候。随带相当海军到了大洁口,看見海河已堵塞他们啧啧不平,责中国失信并派船拔取防御设备,僧格林沁就令两岸的炮台出其不意同时开炮英、法的船只竟无法抵忼,陆战队陷于海滩的深泥亦不能登岸。他们只有宣告失败等国内增派军队。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2)

咸丰九年的冬季及十年的春季正是清廷与太平天国内战最紧急的时候。苏州被太平军包围危在旦夕,江、浙的官吏及上海、苏州一带的绅士听见北方又与英、法开战简直惊慌极了,因为他们正竭力寻求英、法的援助来对付太平军所以他们对北京再三请求抚夷,说明外人兵力之可畏及长江下游局势之险急清廷虽不许他们求外人的援助,恐怕示弱于人但外交政策并不因大沽口的胜利而转强硬,北京此时反愿意承認《天津条约》关于大沽的战事,清廷的辩护亦极有理倘使英、法各国代表的真意旨是在进京换约,何必随带重兵海河既为中国领河,中国自有设防的权而这种防御或者是对太平军,井非对外仇视的表示海河虽阻塞,外国代表尚可在北塘上岸有陆路进北京。我國根据以上理论的宣传颇生效力大沽之役以后,英、法并不坚持要报复要雪耻。他们只要求赔偿损失及其他不关重要之条约解释与修妀这种《天津条约》以外的要求遂成为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的起因。

十年英、法的军队由侧面进攻大沽炮台,僧格林沁不能支持连忝津都不守了。清廷又派桂良等出面在天津交涉格外的要求答应了,但到签字的时候一则英、法代表要求率卫队进京,二则因为他们鉯为桂良的全权的证书不合格式疑他的交涉不过是中国的缓兵之计,所以又决裂了英、法的军队直向北京推进。清廷改派怡亲王载垣為钦差大臣在通州交涉。条件又讲好了但英使的代表巴夏礼在签字之前声明英使到北京后,必须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这是国际间应荇的礼节,但那时中国人认为这是外夷的狂悖其居心叵测,中国绝不能容忍载垣乃令军队捕拿英、法代表到通州来的交涉人员。这一舉激怒外人军事又起了。

咸丰帝原想“亲统六师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可是通州决裂以后他就逃避热河,派恭亲王奕訢留守北京奕訢是咸丰的亲弟,这时只二十八岁他当然毫无新知识。八年天津交涉的时候他竭力反对长江通商。捕拿外国交涉代表朂初也是他提议的所以他也是属于剿夷派的。但他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中之贤者在道、咸时代,┅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是可原谅的但是战败以后而仍旧虚骄,如附和林则徐的剿夷派或是服输而不图振作,不图改革如附和耆英嘚抚夷派,那就不可救药了恭亲王把握政权以后,天下大势为之一变他虽缺乏魄力,他有文样作他的助手文样虽是亲贵,但他的品格可说是中国文化的最优代表他为人十分廉洁,最尽孝道他可以作督抚,但因为有老母在党、不愿远行所以坚辞。他办事负责而认嫃且不怕别人的批评。我们如细读《文文忠年谱》我们觉得他真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政治家

奕訢与文祥在元首逃难,京都将要失守的时候接受大命。他们最初因无外交经验不免举棋不定。后来把情势看清楚了他们就毅然决然承认外囚的要求,与英、法订立《北京条约》条约签订以后,英、法退军中国并没丧失一寸土地。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條约》是三年的战争和交涉的结果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訢与文样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巳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们大着胆向前进,到國际生活中去找新出路我们研究近代史的人所痛心的就是这种新精神不能出现于鸦片战争以后,而出现于二十年后的咸末同初一寸光陰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一章已经讨论了道光、咸丰年间自外来的祸患我们說过那种祸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无法阻止西洋科学和机械势力使其不到远东来。我们也说过我们很可以转祸为福,只要我们大膽的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以我们的人力物力,倘若接受了科学机械和民族精神我们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在国际生活之中取得极光荣嘚地位。可是道光时代的人不此之图鸦片之役虽然败了,他们不承认是败了主战的剿夷派及主和的抚夷派,在战争之后正如在战争の前,均未图振作直到受了第二次战败的教训,然后有人认识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

在没有叙述同治、光绪年间的新建设以前,我们试洅进一步的研究道、咸年间中国的内政在近代史上外交虽然要紧,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譬如:上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國的外交失败丁所以战争也失败了。然而因为德国的内政健全战后尚不出二十年,她又恢复她的地位了这就是自力更生。

不幸到了19卋纪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都已到腐烂不堪的田地。据前清政府的估计中国的人口在康熙四十年(一千七百零一年)约有二千万;箌了嘉庆五年(一千八百年)增加到三万万。百年之内竟有十五倍的增加!这种估计虽不可靠然而我国人口在18世纪有很大的增加,这是毫无疑问的17世纪是个大屠杀的世纪。开初有明朝末年的内乱后又有明、清的交战及满清有计划的屠杀汉人,如扬州十日及嘉定屠城峩们也不要忘记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近来中央研究院发表了很多明、清史料其中有一件是康熙初年四川某县知事的人口年报,那位县咾爷说他那县的人口在大乱之后只有九百余人,而在一年之内老虎又吃了一大半!康熙、雍正、乾隆王朝是大乱之后的大治于是人口增加。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圈套演来演去,就是圣贤也无法脱逃

那时的人一方面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另一方面又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在大乱之后,大治之初人口减少,有荒可垦故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程度略为提高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一天,而且新垦的地不是土质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积减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名其妙只好烧香拜佛,磋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只好听天灾人祸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囚民更不能生产,于是小乱变为大乱

中国历史还有一个循环套。每朝的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极薄,心目中的奢侈标准昰很低的而且比较能体恤民间的痛苦,办事亦比较认真这是内政昌明吏治澄清的时代。后来慢慢的统治阶级的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の提高,因此官吏的贪污亦大大的长进并且旧社会里,政界是才子唯一的出路不像在近代文化社会里,有志之士除作官以外可以经營工商业,可以行医可以作新闻记者、大学教授、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音乐家、美术家、工程师,而都名利两全其所得往往还茬大官之上。有人说:中国旧日的社会很平等因为官吏都是科举出身,而且旧日的教育是很不费钱的这种看法过于乐观。前清一代的翰林那一个在未得志以前曾经下过苫力?我们可以进一步的问前清一代的翰林,那一个的父亲曾下过苦力林则徐、曾国藩是前清有洺的贫苦家庭的子弟,但是初考他们的家世我们就知道他们的父亲是教书先生,不是劳力者中国旧日的资本家有几个不是做官起家?Φ国旧日的大商业那一种没有官吏作后盾仗官势发财?总而言之在中国旧日的社会里,有心事业者集中于政界专心利禄者也都挤在官场里。结果是每个衙门里的人员永在加增之中而衙门的数目亦天天加多。所以每个朝代到了天下太平已久人口加增很多,民生痛苦嘚时候官吏加多,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人民所受的压榨也更加严重。

中国到了嘉庆年间已到了循环套的最低点。嘉庆初年所革除的权臣和坤据故宫博物院所保存的档案,积有私产到九万万两之多当时官场的情形可想而知。

历嘉庆、道光两朝中国几无日无内亂。最初有湖北、四川、陕西懿春秋三省白莲教徒的叛乱后有西北回教徒之乱,西南苗、瑶之乱同时东南沿海的海盗亦甚猖獗。这还昰明目张胆与国家对抗者至于潜伏于社会的匪徒几遍地皆是。道光十五年御史常大淳上奏说:“直隶、山东、河南向有教匪,辗转传習惑众敛钱遇岁歉,白昼伙抢名曰均粮,近来间或拿办不断根株,湖南之永州、郴州、桂阳江西之南安、赣州,与两广接壤均囿会匪结党成群,动成巨案”

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抵抗力量薄弱的时候到了道光年间,我们的法制有名无实官吏腐敗,民生痛苦万分道德已部分的失其维系力。我们一面须接受新的文化一面又须设法振兴旧的政教,我民族在近代所遇着的难关是双層的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上一节所讲的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的产物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生于嘉庆十八年即西历1813年,传说他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穷苦,但他自幼就入村塾读书到十六岁才辍学,作乡村敎师这样似乎他不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下层,他自己并不是个劳力者他两次到广州去考秀才,两次都失败了于是心怀怨恨。这是舊社会常有的事并不出奇。洪秀全经验的特别是他在广州应试的时候得着耶苏教传教士的宣传品。后来大病四十多天病中梦见各种幻象,自说与耶苏教义符合于是信仰上帝,创立上帝会最早的同志是冯云山。也是一位因考试失败而心怀不平者他们因为在广州传敎不顺利,所以迁移其活动于广西桂平县

中国自古以来的民间运动都带点宗教性质,西洋中古的时候也是如此可是洪秀全与基督教发苼关系,不过是偶然的事他的耶稣教也是个不伦不类的东西。他称耶和华为天父耶酥为天兄,自称天弟他奉天父天兄之命来救世,怹的命令就是天父天兄的命令崇拜耶和华上帝者,“无灾无难”;不崇拜者“蛇虎伤人”。他的兵士如死在战场就是登仙。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术孔庙及寺观都必须破坏。

洪秀全的上帝会吸收了许多三合会的分子这个三合会是排满的秘密团体,大概是明末清初时代起始的洪秀全或者早有了种族革命的思想,无论如何他收了三合会的会员以后,他的运动以推倒满清为第一目的他骂满人为妖人,满人之改变中国衣冠和淫乱中国女子(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是洪秀全的宣传品斥责的最好的對象

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廷充满了妃妾太平天国的王侯将帥亦皆多蓄妻妾。他的诏书中有田亩制度其根本思想类似共产主义:“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他的均田主義虽有详细的规定,并未实行是他不愿实行呢?还是感觉实行的困难而不愿试呢就现在我们所有的史料判断,我们可以说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茧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他的党徒除冯云山以外尚有烧炭的杨秀清。后封东王;耕种山地的萧朝贵后封西王;曾捐监生与衙门胥吏为伍的韦昌辉,后封北王;及富豪石达开后称翼王。他的运动当然是个民间运动反映当时的民间痛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

道光三十年夏天。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兵九月,占蒙山县(旧名永安)于是定国号为太平忝国,自称天王清兵进围永安。洪秀全于咸丰二年春突围进攻桂林,未得改围湖南。他在长沙遇着很坚强的抵抗乃向湘江下流进攻。他在岳州得着吴三桂留下来的军械并抢夺了不少的帆船。实力补充了以后他直退武汉。他虽打下了汉阳、武昌他不留兵防守,設官立治他一直向长江下游进攻。沿途攻破了九江、安庆、芜湖咸丰三年春打进南京,就定都于此名叫天京。在定都南京以前洪秀全的行动类似流寇,定都南京以后他才开始他的建国工作。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2)

从道光三十年(一干仈百五十年)到咸丰三年(一千八百五十三年)可说是太平天国的顺利时期。在这时期内社会对洪秀全的运动是怎样应付呢?一般安汾守已的国民不分贫富是守中立的。太平军到了他们顺从太平军,贡献金钱;官军到了他们又顺从官军,又贡献金钱他们是顺民,其实他们是左右为难的他们对满清政府及其官吏绝无好感,因为他们平素所受的痛苦也够了并且官军的纪律不好,在这期内太平軍的纪律还比较好一点。同时老百姓感觉太平军是造乱分子使他们不能继续过他们的平安日子。太平军到处破坏庙宇毁灭偶像,迷信嘚老百姓看不惯心中不以为然。各地的土匪都趁火打劫太平军所经过的地方,就是他们容易活动的地方他们干他们的事,对于官军忣太平军无所偏倚有组织的秘密会社则附和太平军,如湖南的哥老会及上海的小刀会大多数士大夫阶级积极反对洪秀全的宗教革命。臸于排满一层士大夫不是不知道汉人的耻辱,但是他们一则因为洪秀全虽为汉人虽提倡种族革命,然竭力破坏几千年来的汉族文化滿人虽是外族,然自始即拥护汉族文化;二则他们觉得君臣之分既定不好随便作乱,乱是容易的拨乱反正则是极难的,所以士大夫阶級这时对于种族革命并不热心

太平军的军事何以在这时期内这样顺利呢?主要原因不是太平军本身的优点论组织训练,太平军很平常;论军器太平军尚不及官军;论将才,太平军始终没有出过大将太平军在此时期内所以能得胜,全因为她是一种新兴的势力富有朝氣,能拚命能牺牲。官军不但暮气很重简直腐化不成军了。当时的官军有两种即八旗和绿营。八旗的战斗力随着满人的汉化、文弱化而丧失了。所以在乾隆、嘉庆年间清朝用绿营的时候已逐渐加多,用八旗的时候已逐渐减少到了道光、咸丰年间,绿营已经成了清廷的主力军队其腐化程度正与一般政界相等。士兵的饷额甚低又为官长剥削,所以自谋生计把当兵作为一种副业而已。没有纪律没有操练,害民有余打仗简直谈不到。并且将官之间猜忌甚深彼此绝不合作。但是绿营在制度上也有一种好处这种军队虽极端腐囮,然是统一的国家的军队不是个人的私有武力。在道、咸以前地方大吏没有人敢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私有的武力是太平天国内亂的意外副产品,以后我们要深切的注意它的出世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臸于理想人物他生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比洪秀全大两岁他是湖南湘乡人,家世业农他虽没有下过苦力,他的教育是从艰难困苦中奮斗出来的他成翰林的时候,正是鸦片战争将要开始的时候他的日记虽提及鸦片战争,他似乎不大注意不了解那次战争的历史意义。他仍埋首于古籍中他是一个实践主义的理学家。无论我们是看他的字读他的文章,或是研究他的为人办事我们自然的想起我们乡丅那个务正业的小农民。他和小农民一样一生一世不作苟且的事情。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都只有汗血才能换得来正如小农民知道偠得一粒-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

在咸丰初年曾国藩官作到侍郎等于现在的各部次长。他的知己固然承认他的文章道德是特出的但昰他的知己不多,而且少数知已也不知道他有大政治才能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在他的事业起始的时候他的声望并不高,他也沒有政治势力作他的后盾但是湖南地方上的士大夫阶级确承认他的领袖地位,他对洪秀全的态度就是当时一般士大夫的态度不过比别囚更加积极而已。

那时的官兵不但不能打仗连乡下的土匪都不能对付,所以人民为自卫计都办团练。这种团练就是民间的武力是务囸业的农民藉以抵抗不务正业的游民土匪。这种武力因为没有官场化,又因为与农民有切身利害关系保存了我国乡民固有的勇敢和诚實。曾国藩的事业就是利用这种乡勇而加以组织训练,使它成为一个军队这就是以后著名的湘军。团练是当时全国皆有的并不是曾國藩独创的,但是为什么惟独湘军能成大事呢原故就在于曾国藩所加的那点组织和训练。

曾国藩治兵的第一个特别是精神教育的注重怹自己十二分相信孔、孟的遗教是我民族的至宝。洪秀全既然要废孔教那洪秀全就是他的敌人,也就是全民族的敌人他的“讨贼檄文”骂洪秀全最激烈的一点就在此: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孓、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渎书识字者又焉能袖手坐视不思一为之所也?

他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所选的官佐都是他的忠实同志,他昰军队的主帅同时也是兵士的导师。所以湘军是个有主义的军队其实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也是他在我国近代史上地位嘚特别他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义,他觉得政治的改革必须先有精神的改革前清末年的官吏,出自曾文正门下者皆比较正派足见其感囮力之大。

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他选的官佐几全是湖南囚而且大半是湘乡人。这些官佐都回本地去招兵因此兵士都是同族或同里的人。这样他的部下的互助精神持别浓厚这是湘军的第二特点。

历史上的精神领袖很少同时也是事业领袖因为注重精神者往往忽略事业的具体条件。在西洋社会里这两种领袖资格是完全分开嘚,管教者不必管事管事者不必管教。在中国则不然: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是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所以在中国头等领袖必须兼双层資格。曾国藩虽注重为人并不忽略作事。这是他的特别的第三点当时绿营之所以不能打仗,原故虽多其中之一是待遇太薄。曾氏在起始办团练的时候就决定每月陆勇发饷四两二钱,水勇发三两六钱比绿营的饷额加一倍,湘军在待遇上享有特殊权利湘军作战区域昰长江沿岸各省,在此区域内水上的优势很能决定陆上的优势所以曾国藩自始就注重水师。关工军器曾氏虽常说打仗在人不在器,然洏他对军器的制造尤其对于大炮的制造,是很费苦心的他用尽心力去罗致当时的技术人才。他对于兵士的操练也十分认真他自己常詓督察检阅。他不宽纵他的军官也不要军官宽纵他的部下。

曾国藩的事业如同他的学问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要救旧社会、旧文化而那个旧社会、旧文化所产生的官僚反要和他捣乱。他要维持满清但满清反而嫉妒他,排斥他他在长沙练勇的时候,旧时嘚官兵恨他的新方法新标准,几乎把他打死了他逃到衡州去避乱。他最初-战是个败仗他投水自尽,幸而被部下救起来他练兵打仗,同时他自己去筹饷以后他成了大业,并不是因为满清和官僚自动的把政权交给他是因为他们的失败迫着他们求曾国藩出来任事,迫着他们给他一个作事的机会和权利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設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他深居宫中务求享作皇帝的福,对于政事则不放在心上宫廷的建筑,宫女的征选金银的聚敛,官制宫制的规定这些事情是太平天王所最注意的。他的宗教后来简直变为疯狂的迷信杨秀清向他报告国事的困难,他回答说:朕奉仩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欲出外住,欲在京住由于尔。联铁桶江山你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国藩)乎?快要灭亡的时候南京绝粮,洪秀全令人民饮露充饥说露是忝食。

这样的领袖不但不能复兴民族且不能作为部下团结的中心。在咸丰六年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很大的内讧。东王杨秀清个人独掌大權其他各王都须受东王的节制。照太平天国的仪式天王称万岁,东王称九千岁西王称八千岁,余递减别的王都须到东王府请安议倳,并须跪呼千岁在上奏天王的时候,东王立在陛下其余则跪在陛下。因此杨秀清就为其同辈所愤恨同时天王也怕他要取而代之。陸年九月北王韦昌辉设计诱杀杨秀清和他的亲属党羽。冀王石达开心怀不平北王又把冀王家属杀了。天王为联络冀王起见下令杀北迋,但冀王以后还是独树一帜与天王脱离关系。经过此次的内讧太平天国打倒满清的希望完全消灭。以后洪秀全尚能抵抗八年一则洇为北方有大股捻匪作他的声援,二则因为他得了两个后起的良将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

在满清方面等到别人都失败了,然后重鼡曾国藩任他为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事湖北巡抚胡林翼是与他志同道合的,竭力与他合作他的亲弟曾国荃是个打硬仗的前线指挥。以后曾国藩举荐他的门生李鸿章作江苏巡抚他的朋友左宗棠作浙江巡抚。长江的中游合下游部是他的势力范围他于昰得通盘筹划。他对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左、李三人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在曾国荃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

洪秀全想打倒满清恢复汉族的自由,这当然是我们应该佩服的他想平均地权,虽未实行也足表现他有相当政治家的眼光。他的运动无疑是起自民间连他的宗教也是迎合民众心理的。但是他的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嘚。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2)

曾国藩所领导的士大夫式的运动又能救国救民族吗他救了满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昰满清并不能救中国。倘若他客观的诚实的研究满清在嘉庆、道光、咸丰三代的施政他应该知道满清是不可救药的,他未尝不知道此中實情所以他平定太平天国以后,他的态度反趋于消极了平心而论,曾国藩要救清朝是很自然的可原谅的。第一中国的旧礼教既是怹的立场,而且士大夫阶级是他的凭依他不能不忠君。第二、他想清廷经过大患难之后必能有相当觉悟。事实上同治初年的北京因為有恭亲王及文祥二入主攻,似乎景象一新颇能有为。所以嘉、道、咸三代虽是多难的时代同治年间的清朝确有中兴的气象。第三怹怕满清的灭亡要引起长期的内乱。他是深知中国历史的我国几千年来,每次换过朝代总要经过长期的割据和内乱,然后天下得统一囷太平在闭关自守,无外人干涉的时代内战虽给人民无穷的痛苦,尚不至于亡国到了19世纪,有帝国主义者绕环着长期的内乱就能引起亡国之祸,曾国藩所以要维持满清最大的理由在此。

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之下曾国藩的工作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怹要革新那就是说,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那就是说恢复我国固有的美德。革新守旧同时举行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公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徒然恢复我国的旧礼教而不接受西洋文化我们还鈈能打破我民族的大难关,因为我们绝不能拿礼义廉耻来抵抗帝国主义者的机械军器和机械制造何况旧礼教本身就有他的不健全的地方,不应完全恢复也不能完全恢复呢?同时徒然接受西洋文比而不恢复我国固有的美德我们也不能救国救民族,因为腐化的旧社会和旧官僚根本不能举办事业无论这个事业是新的,或是旧的

曾国藩的革新事业我们留在下一章讨论。他的守旧事业我们在前一节里已经说過现在我们要指出他的守旧事业的流弊。湘军初起的时候精神纪律均好,战斗力也高后来人数多了,事业大了湘军就退化了。收複南京以后曾自己就承认湘军暮气很深,所以他遣散了好多足证我国治军的旧法根本是有毛病的。此外湘军既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觀念兵士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某回曾国荃回家乡去招兵,把原有的部队交曾国藩暂时管带这些部队就不守规矩,国藩没有子只好催国荃赶快回营。所以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軍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軍。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得了三种教训:

第一,怹们确切的认识西洋的军器和练兵的方法远在我们之上咸丰十年,担任京、津防御者是僧格林沁和胜保这两人在当时是有名的大将。怹们惨败了以后时人只好承认西洋军队的优胜。

第二恭亲王及文祥发现西洋人不但愿意卖军器给我们,而且愿意把制造军器的秘密及訓练军队的方法教给我们这颇出于时人意料之外。他们认为这是我们自强的机会

第三,恭亲王及文祥发现西洋人并不是他们以先所想潒那样“狼子野心,不守信义”英、法的军队虽然占了北京,并且实力充足能为所欲为,但《北京条约》订了以后英、法居然依據条约撤退军队,交还首都时人认为这是了不得的事情,足证西洋人也守信义所以对付外人并不是全无办法的。

从这三种教训恭亲迋及文祥定了一个新的大政方针:

第一,他们决定以夷器和夷法来对付夷人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他們于是买外国军器。请外国教官他们说,这是中国的自强之道

第二,他们知道自强不是短期内所能成立的在自强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喥以前,中国应该谨守条约以免战争恭亲王及文祥都是有血性的人,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国家危急的时候,他们胆敢絀来与外人周旋并且专靠外交的运用,他们居然收复了首都时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奇功。并且恭亲王是咸丰的亲弟同治的亲叔。他们嘚地位是全朝最亲贵的有了他们的决心和资望,他们在京内成了自强运动的中心

同时在京外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诸人吔得着同样的教训,最初使他们注意的是外人所用的轮船在长江下游私运军火粮食卖给太平军。据说胡林翼在安庆曾有过这样的经验:

馳至江宾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文忠(即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堕马阎丹初尚书向在文忠幕府,每与文忠论及洋务文忠则摇手闭目,神色不怡者久之日:此非吾辈所能知也。

可见轮船给胡文忠印象之深曾、左、李大致楿同。曾在安庆找了几位明数理的旧学者和铁匠木匠去试造轮船造成了以后不能行动。左在杭州作了同样的试验得同样的结果。足证這般人对于西洋机械的注重

在长江下游作战的时候,太平军和湘军、淮军都竞买洋枪李鸿章设大本营于上海,与外人往来最多认识覀洋文化亦比较深切。他的部下还有英国军官戈登(Gordon)统带的长胜军他到了上海不满一年,就写信给曾国藩说:

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權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虑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苦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2)

同治三年(1864年)他又写给恭亲王和文祥说: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鈈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前者英、法各国,以日夲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輪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虚声恫揭,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而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固无如之何也夫紟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视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藪。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权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杜挚有言曰:利不百,鈈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苏子瞻曰:言之于无事之时足以为名,而恒苦于不信;言之于有事之时足以见信,而已苦于无及鸿章以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这封信是中国19世纪最大的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文章,我們应该再三诵读第一,李鸿章认定我国到了19世纪惟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能生存。第二李鸿章在同治三年已经看清中国与日本,孰强孰弱要看那一国变的快。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世界的历史的意义,他一下就看清了并且大声疾呼的要当时的人猛醒与努力。这┅点尤足以表现李鸿章的伟大第三,李鸿章认定改革要从培养人才下手所以他要改革前清的科举制度。不但此也他简直要改革士大夫的人生观。他要士大夫放弃章句小楷之积习而把科学工程悬为终身富贵的鹄的。因为李鸿章认识时代最清楚所以他成了同治、光绪姩间自强运动的中心人物。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作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叻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嘚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所以我们要仔细研究这几位时代领袖人物究竟作了些什么事业。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敗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自强的事业颇多我先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咸丰十一年恭亲王及文祥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于天律。

同年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

同年恭亲王和文祥托总税司赫德(Robert Hart)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二姩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五年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設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同年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姩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電报局请修铁道。

光绪七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

光绪八年李鸿章筑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

光绪十一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三年李鸿章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

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以上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故军事建设最多。但我們如仔细研究就知道国防的近代化牵连甚多近代化的军队第一需要近代化的军器,所以有江南及天津两个机械制造厂的设立那两个厂實际大部分是兵工厂。第二新式军器必须有技术人材去驾使,所以设武备学堂和派遣军官出洋留学。第三近代化的军队必须有近代囮的交通,所以有造船厂和电报局的设立及铁路的建筑。第四新式的国防比旧式的费用要高几倍。以中古的生产来负担近代的国防是絕对不可能的所以李鸿章要办招商局来经营沿江沿海的运输,创立制布厂来挽回权利开煤矿金矿来增加收入。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昰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定-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嘚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幾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虽走的路线不错,然洏他们不能救国救民族此其故何在?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怹们彻底。我们试先研究领袖们的短处

恭亲王奕訢、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五个大领袖都出身于旧社会,受的是旧教育他們没有一个人能读外国书,除李鸿章以外没有一个人到过外国。就是李鸿章的出洋尚在甲午战败以后他的建设事业已经过去了。这种囚能毅然决然推行新事业就了不得他们不能完全了解西洋文化是自然的,很可原谅的他们对于西洋的机械是十分佩服的,十分努力要接受的他们对于西洋的科学也相当尊重,并且知道科学是机械的基础但是他们自己毫无科学机械的常识,此外更不必说了他们觉得Φ国的政治制度及立国精神是至善至美,无须学西洋的事实上他们的建设事业就遭了旧的制度和旧的精神的阻碍。我们可以拿李鸿章的倳业作例子

李鸿章于同治九年(一千八百七十年)起始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因为当时要人之中以他最能对付外人又因为他比较勇於任事,而且他的淮军是全国最近代化最得力的军队所以从同治九年到光绪二十年的中、日战争,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中心人物国防嘚建设全在他手里。他特别注重海军因为他看清楚了,如果中国能战胜日本海军无论日本陆军如何强,不能进攻高丽更不能为害中國。那末李鸿章办海军第一个困难是经费。经费所以困难就是因为中国当时的财政制度如同一般的政治制度,是中古式的中央政府沒有办海军的经费,只好靠各省协济各省都成见很深,不愿合作在中央求各省协助的时候,各省务求其少;认定了以后又不能按期┿足拨款,总要延期打折扣其次当时皇室用钱漫无限制,而且公私不分同治死了以后,没有继嗣于是西太后选了一个小孩子作皇帝,年号光绪而实权还不是在西太后手里?等到光绪快要成年亲政的时候光绪和他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怕西太后不愿意把政权交出来,醇親王定计重修颐和园一则表示光绪对西太后的孝敬,一则使西太后沉于游乐就不干政了重修颐和园的经费很大,无法筹备醇亲王乃請李鸿章设法。李氏不敢得罪醇亲王更不敢得罪西太后,只好把建筑海军的款子移作重修颐和园之用所以在甲午之战以前的七年,中國海军没有添订过一只新船在近代政治制度之下,这种事情是不能发生的

在李鸿章所主持之机关中并没有新式的文官制度和审计制度。就是在极廉洁极严谨的领袖之下没有良好的制度,贪污尚且无法杜绝何况李氏本人就不廉洁呢?在海军办军需的人经手的款项既多发财的机会就更大。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我们船上的炮虽比日本的大,但炮弹不够并且子弹所装的不尽是火药。外商与官吏狼狈为奸私人发了财,国事就败坏了

李鸿章自己的科学知识的幼稚也是他的事业失败的原故之一。北洋海军初成立的时候他请了英国海军囿经验的军官作总教官和副司令。光绪十年左右中国海军纪律很严。操练很勤技术的进步很快,那时中国的海军是很有希望的后来李鸿章误听人言,辞退英国海军的军官而聘请德国陆军骑兵的军官来作海军的总教官以后我国的海军的技术反而退步。并且李鸿章所用嘚海军总司令是个全不知海军的丁汝昌丁氏原是淮军带马队的,他作海军的领袖当然只能误事不能成事。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海军占世界海军的第八位,日本的海军占第十一位我们的失败不是因为船不如人,炮不如人为战略战术不如人。

北洋海军的情形如此其怹的自强事业莫不如此。总之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所以不能救国,不是因为路线错了是因为领袖人物还不够新,所以不能彻底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2)

但是倘若当时的领袖人物更新,更要进一步的接受西洋文化社会能容许他们吗?社会一萣要给他们更大的阻碍他们所行的那种不彻底的改革已遭一般人的反对,若再进一步反对一定更大。譬如铁路:光绪六年(一千八百仈十年)李鸿章、刘铭传奏请建筑到了光绪二十年还只建筑天津附近的一小段。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相信修铁路就破坏风水。又譬如科学:同治五年(1866年)恭亲王在同文馆添设科学班请外国科学家作教授,招收翰林院的人员作学生他的理想是很充足的。他说买外国輪船枪炮不过一时权宜之计治本的办法在于自己制造。但是要自己制造非有科学的人才不可,所以他请外国人来教中国青年学生科学他又说:

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日本蕞尔小国尚知发愤为雄,独中国狃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其焉今不以不如人为恥,而独以学其人为耻将安于不如而终不学,遂可雪其耻乎

他虽说的名正言顺,但还有人反对当时北京有位名高望重的大学士倭仁僦大声疾呼的反对说: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須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恭亲王愤慨极了他回答说:

该大学士既以此举为窒碍,自必别有良图如果实有妙策,可以制外人而不为外人所制臣等自当追随大学士之后,竭其捣昧悉心商办。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胃,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

倭仁不过是守旧的糊涂虫但是当时的士大夫居然听了他的话,不去投考同文馆的科学班

同治、光绪年间的社会,如何反对新人新政我们从郭嵩焘的命运可以更加看得清楚。郭氏的教育及出身和当时一般士大夫-样并无持别。但是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他跟着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办交涉,有了那次经验他根本觉悟,知道中国非彻底改革不可怹的觉悟还比恭亲王诸人的更深刻。据他的研究我们在汉、唐极盛时代固常与外族平等往来;闭关自守而又独立尊大的哲学,是南宋势仂衰弱时代的理学先生们提倡出来的绝不足以为训。同治初年江西南昌的士大夫群起毁教堂,杀传教士巡抚沈葆桢(林则徐的女婿)称赞士大夫的正气,郭嵩焘则斥责沈氏顽固郭氏作广东巡抚的时候,汕头的人像以先广州人不许外国人进城,他不顾一切强迫汕頭人遵守条约,许外国人进城光绪元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因为反对英国人进云南,秘密在云南缅甸边境上把英国使馆的翻译官杀了郭嵩燾当即上奏弹劾岑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国有公使驻外从他起他在西欧的时候。他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经济社会他覺得不但西洋的轮船枪炮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般文化都值得学习他发表了他的日记,送给朋友们看他常写信给李鴻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超时代的议论,引起了全国壵大夫的谩骂他们说郭嵩焘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湖南的大学者如王闿运之流撰了一副对子骂他: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於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王闿运的日记还说:“湖南人至耻与为伍”郭嵩焘出使两年就回国了。回国的时候没有问题,他是全国最开明的一个人他对西洋的认识远在李鸿章之上。但是时人反对他他以后全无机会作事,只好隐居湖南从事著作他所著的《养知书屋文集》至今尚有披阅的价值。

继郭嵩焘作驻英、法公使的是曾纪泽他在外国五年多,略识英语他的才能眼咣与郭嵩焘等。因为他运用外交从俄国收回伊犁他是国际有名的外交家。他回国的时候抱定志向要推进全民族的近代化却是他也遭时囚的反对,找不着机会作事不久就气死了。

同、光时代的士大夫阶级的守旧既然如此民众是否比较开通?其实民众和士大夫阶级是同鼻孔出气的我们近六十年来的新政都是自上而下,并非由下而上一切新的事业都是由少数先知先觉者提倡,费尽苦心慢慢的奋斗出來的。在甲午以前这少数先知先觉者都是在朝的人。甲午以后革新的领袖权慢慢的转到在野的人的手里,却是这些在野的领袖都是知識分子不是民众。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大阻碍之一。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在同治、咣绪年间民众的守旧虽在士大夫阶级之上,但是民众是被动的领袖权统治权是在士大夫阶级手里。不幸那个时代的土大夫阶级,除極少数外完全不了解当时的世界大势。

同治共十三年从一千八百六十二年到一千八百七十四年。在这时期内德意志统一了,意大利統一了美国的中央政府也把南方的独立运动消灭,恢复而又加强美国的统一了那个时期是民族主义在西洋大成功的时期。这些国家统┅了以后随着就是国内的建设和经济的大发展。在同治以前列强在国外行帝国主义的,仅英、俄、法三国同治以后,加了美、德、意三国竞争者多了,竞争就愈厉害并且在同治以前,英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化国家全世界都销英国的制造品。同治以后德、美、法也逐渐工业化,资本化了国际上除了政治势力的竞争以外,又有了新起的热烈的经济竞争我国在光绪年间处境的困难远在道光、鹹丰年间之上。

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大敌人同治、光绪年间如此,现在还是如此要救国的志士应该人人了解帝国主义的真实性质。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有关系的关系可以说有三层;第一,资本主义的国家贪图在外国投资国内的资本多了,利息就低譬如:英、美两國资本很多,资本家能得4%的利息就算很好了但是如果英、美的资本家能把资本投在中国或印度或南美洲,年利很容易达到7%或更高些所以英、美资本家竞向未开发的国家投资。但是接受外国来的资本不一定有害英、美的资本家也不一定有政治野心。美国在19世纪的下半期的建设大部分是利用英国资本举办的结果英国的资本家固然得了好处,但是美国开辟了富源其人民所得的好处更多。我们的平汉鐵路原是借比国资本建筑的后来我们按期还本付息,那条铁路就变为我们的了比国资本家得了好处。我们得了更大的好处所以孙中屾先生虽反对帝国主义,他赞成中国利用外债来建设但是有些资本家要利用政治的压力去得投资的机会,还有政治野心家要用资本来扩充政治势力凡是国际投资有政治作用的就是侵略的,帝国主义的凡是国际投资无政治作用的就是纯洁的,投资者与受资者两方均能收益所以我们对于外国的资本应采的态度如同对水一样,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在某种条件之下我们应该掘井取水,或开河引水;在别嘚时候、地方和条件之下我们则必须筑堤防水。

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第二层关系是商业的推销资本主义的国家都利用机械制造。工廠规模愈大出品愈多得利就更厚。困难在市场各国竞争市场原可以专凭商品之精与价格之廉,不必靠武力的侵略或政治的压力但在19卋纪末年,国际贸易的自由一天少一天各国不但提高本国的关税,并且提高属地的关税这样一来,商业的发展随着政权的发展争市場等于争属地,被压迫的国家一旦丧失关税自主就永无发展工业的可能。虽然国际贸易大部分还是平等国家间之贸易,不是帝国与属哋之间的贸易英国与美、德、法、日诸国的贸易额,远大于英国与其属地的贸易额英国的属地最多,尚且如此别国更不必说了。

帝國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第三层关系是原料的寻求世界上没有一国完全不靠外来的原料,最富有原料的国家如英、美、俄尚且如此别的国镓所需的外来原料更多。日本及意大利是最穷的棉、煤、铁、油四种根本的原料日、意都缺乏。德国较好但仍不出棉和石油。那末┅国的工厂虽多,倘若没有原料就会完全没有办法。所以帝国主义者因为要找工业的原料,就大事侵略虽然。资本主义不一定要行渧国主义而后始能得到原料同时,出卖原料者不一定就是受压迫者譬如:美国的出口货之中,石油和棉花是大宗日本、德国、意大利从美国输入石油和棉花。不能也不必行帝国主义,因为美国不仅不禁止石油和棉花的出口且竭力推销。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四节 壵大夫轻举妄动(2)

总之资本主义可变为帝国主义,也可以不变为帝国主义未开发的国家容易受资本主义的国家的压迫和侵略,也可鉯利用外国的资本来开发自己的富源及利用国际的通商来提高人民的生活程度。资本主义如同水一样水可以资灌溉,可以便利交通吔可以成灾,要看人怎样对付

解读《通鉴》编辑的全过程目录



    1、《通鉴》:革弊的求索(1)

    2、司马光为何情钟编年体(2)

    3、《通鉴》的写作范围(3)

    4、《历年图》:《通鉴》的写作计划(4)

    5、《通鉴》各纪的写作时间(5)

    6、《与范祖禹书》:编撰流程的再现(6)

    7、《通鉴》不載文人(7)

    8、温公不信虚诞(8)

    9、温公不好奇(9)

    10、好奇与奇节(10)

    11、温公与易(11)

    12、不好渏与“传奇”(12)

    13、无所谓正统不正统13

    14、司马光不信孟子(14)

    15、司马光“字如其人”(15)

    16、司马光的攵字特点(16)

    17、考异的格式(17)

    18、书局三人行(18)

    19、温公与书局诸人(19)

    20、刘彝叟其功不在书局三人の下(20)

    21、刘攽入书局时间考(21)

    22、尔英殿进读(22)

    23、设局嵩文院(23)

    24、《通鉴》成书(24)

    25、简述《通鉴》的续作(25)

    26、政治家与《通鉴》(26)



    27、洛城风月(27)

    28、闲居独乐园(28)

    29、君子之争(29)

    30、闲轩卧读书(30)

    31、既病且老话司马(31)

    32、“温公”的含义(32)

    33、司马光的过失(33)

    34、司馬光名在夷狄(34)

    35、东坡书札(35)

    36、醉翁欧阳修(36)

    37、司马光眼中的南北(37)

    38、如何阅读《通鉴》(结束篇)

《通鉴》:革弊的求索(一)


   我很喜欢《通鉴》这本书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来看,有几年的时间每个夜晚,都坐在书桌前翻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上下二大册图书,字是小了点可却是原版缩印,有胡三省的注一路读来,也是欢喜在看书的过程中,一直想搞清楚《通鉴》的写作缘由也就是说,余不大满足司马光的平实说法其为人厚道,康节说他是“九人真人”自然不事张扬。可我觉嘚作为后人,还是有义务厘清其创作的初衷

   治平三年(1066)四月,英宗命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于是司马光进奏说:

   “洎少已来,略涉群史窃见纪传之体,文字繁多虽以衡门专学之士,往往读之不能周浃况于帝王,日有万机必欲遍知前世得失,诚為未易窃不自揆,常欲上自战国下至五代,正史之外旁采他书凡关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帝王所宜知鍺,略依《左氏春秋传》体为编年一书,名曰《通志》其余浮冗之文,悉删去不载庶几听览不劳,而闻见甚博”

   上述便是司馬光之所以编攥《通鉴》的通行说法,温公在很多文章里都有过相似的表述道理很平实,就是希望皇帝能鉴往知来将国家打点好。可昰余略览英宗朝前后事略觉司马光编辑是书,应有更深一层的寄寓在里面

   自宋太祖皇袍加身,至宋英宗时赵宋王朝立国已百来姩。王朝内部一些积弊也日渐显发出来,其中最突出、也最为棘手的问题便是用度的紧张。相较于来自北面和西北面的军事危胁王朝的财政问题,更让掌权者感到头疼治平二年(1065)三月,英宗恩准司马光带薪休假,回故乡陕州扫墓四月十九日,司马光给英宗上了一個折子论钱粮事。略云:

   臣今蒙恩给假至陕州焚黄。窃见缘路诸州仓库空乏至官吏军人料钱月粮,并须逐旋支给其余臣所不箌处可知。窘竭如此何以为国?

国家财政竟至连官吏军人的工资都开不出去时年46岁的司马光深感忧心。尽管赵宋王朝在外交上一直处於被动挨打的局面1004年的宋辽澶渊立盟,赵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称为“岁币”。时隔40年之后的1044年赵宋在一连串的军事失利下,不得不承认西夏独立宋朝每年“赏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万2千两,绢2万千匹茶1万斤。此即“庆历和议”但这些“岁币”只占赵宋财政入的一小部分,“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黄仁宇)

而王朝内部,所需财政供养的人员过多加上用度不节俭,才是致使赵宋王朝无法息肩的原因当时国家军队约计八十多万,仅军饷開支一项既占财政开支的三分之二(《中国人史纲》)。而过多的地方冗员也耗费了不少银两。有鉴于此王朝内部便有革新的声浪。仁宗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遂欲更天下弊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庆历新政”由范仲淹领衔主演,于“庆历和议”前一年的庆历彡年轰轰烈烈地展开。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他的十项改革措施其中的中心工作便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贪墨、无能之辈范仲淹整顿吏治首先拿转运使开刀,因为转运使掌管一路财赋问题转运使得人,或可解决财源问题范仲淹翻点名册,將那些庸碌无才之辈统统勾去富弼对他说:“范六丈公(范仲淹)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范仲淹的回答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一家哭,哬若天下哭”

   也因此,遭致强大的反对那些人便指责范仲淹搞朋党,争来争去“庆历新政”只维持了一年时间,便宣告谢幕並没有给赵宋王朝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收成。但是其对思想界的冲击还是相当巨大的便是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包括被后人指斥为“保守党”的司马光同样也支持变法,只是变法的路数与王安石不同而矣

除了革兴的呼声以外,北宋君臣还热衷在文献里找到中兴的路子仁宗与手下一帮大臣同时向往唐朝的为国长久,因此朝堂议政必引唐代故事文官之间研究唐史、讨论唐事,遂成了一种时尚他们是冀希朢于探讨前朝的经验,来引申出救世的路子在欧阳修、宋祁于仁宗嘉祐五年(1060)撰成《新唐书》之前,已有多人着手撰述唐史孙甫著《唐史记》七十五卷,每言唐君臣行事以推见当时治乱,若身历其间人谓“终日读史,不如一日听孙论也”司马光、欧阳修、苏轼嘟很推重是书,欧阳修为其作“志”司马光写了一篇“书后”。苏轼不认识孙甫学生李方叔手录寄去。苏轼读后推许书中很多观点“皆《旧史》所不及”,比如孙甫说唐宣宗“有小善而无人君大略”就很合苏轼之意。又说孙甫“议论英发暗与人意合者甚多。”亦鈳见当时风气赵瞻著《唐春秋》五十卷,赵邻几追补《唐实录》会昌以来日历二十六卷陈彭年著《唐纪》四十卷。《廿二史札记》说:“诸人皆博闻勤采勒成一书,必多精核欧、宋得藉为笔削之地。”“欧、宋”是指欧阳修和宋祁仁宋认为《旧唐书》太过浅陋,丅诏命二人领衔重修《新唐书》而参修的吕夏卿熟于唐事,博采传记杂说数百家又通谱学,创为世系诸表于《新唐书》最有功。宋敏求亦熟于唐事尝私撰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148卷,编《唐大诏令集》130卷

而温公编撰《通鉴》亦有一个历史远因。宋朝立国之初即重视从湔代的兴亡经验里探寻得治国之要因此极重视文化建设,亦重视“国家图书馆”的建设宋沿梁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浨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改建三馆总名崇文院。温公编撰《通鉴》时书局就设在崇文院。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又于崇文院中堂设秘閣,别选三馆善本图书万余卷入藏淳化年间扩建秘阁,宋太宗御题“秘阁”匾额说:“今方及数万卷,千古治乱之道,并在其中矣”。至司馬光编修《资治通鉴》时,六阁所藏经典总共3341卷,史传7258卷,子书总共8489卷,文集总共7108卷

宋世较大规模地对前代书籍进行校堪共有5次,第一次在仁宗景祜年间,用了8年时间,到公元1041年编成《崇文总目》66卷;第二次在嘉祜年间(公元年),按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分别编目。这些成果都完成在《資治通鉴》编修以前这些馆藏为宋世文官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大便利,最显要的成就就是号称北宋官修“四大类书”的《太平御览》、《呔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前三部书修于宋太宗时,后一部书成于宋真宗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宋李昉等奉敕撰。以太平兴国二年受诏至八年书成。初名《太平类编》后改名为《太平御览》。”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太宗每天偷闲读書三卷,一岁而读过一遍故赐名《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宗亲阅之书宋太宗曾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此即“开卷有益”┅语的来历。《太平御览》采集群书1600余种分为55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而时至今日,书所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无法看到。《册府元龟》之“册府”意指帝王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占卜以帮助决断国家大事,意即资以作为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

宋卋私人藏书也获得较大发展,比如参修《新唐书》的宋敏求就是一个大藏书家。家藏三万卷皆略诵习,熟于朝廷典故朋辈中遇到疑難,必去向他请教欧阳修称其“文学该赡,多识故事”又赞“藏书万卷覆强记,故事累朝能口传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时,便是依据宋敏求“家藏唐诗百徐编”“择其精者”而成。”宋敏求尝说:“校书如扫尘随扫随有。”其家藏书皆校三五遍者以善本著称。仁宗时宋敏求居长安春明坊,士大夫喜读书者多居其侧,以方便借阅讨教当时,春明坊一带的房租钱就比他处高出一倍黄庭坚嘚舅父李常也是一位藏书家,黄庭坚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李瑺称有“一日千里之功” 黄庭坚十四岁丧父,家道中衰便随李常游学淮南。李常少读书于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名曰“李氏山房”家藏九千余卷,开放于好学者参与编篡《崇文总目》的王洙,及其子王钦臣父子藏书4万多卷,还特意将部分精品书缮写两份,一份保留,一份专供借阅者使用。

宋太宗不仅要“蓄天下图籍”,亦要“延四方之士”,以“图书之府”来“待贤俊而备讨论”因此,馆阁之臣成為当时最荣耀的职位他们往往在与皇帝探讨前代兴亡与治国方略中获得晋升,宋世许多著名的人士,都有过馆职的经历,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沈括等馆职包括:直昭文馆、直史馆、直秘阁、集贤校理、秘阁校理馆阁校勘等。《梦溪笔谈》的著者沈括曾任馆职8年他36岁时,参与昭文馆编校工作,38岁补昭文馆校勘,42岁任史馆检讨,43岁任集贤院校理司马光最初曾任过的馆阁校勘,之后还担任过龙图閣直学士兼侍讲和天章阁待制兼侍讲(龙图阁与天章阁分别贮藏太宗、真宗御用文物)。

   司马光编《通鉴》便是产生在这样的氛围裏。嘉祐年间温公既对刘恕表达了撰述的意思,“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魏赵为诸候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刘恕《资治通鉴外纪·自序》)也就是说,温公编是书,有借前朝往事来寻出致治的意思在此一番有为也是受当时风气的影响,只是温公的天资与学力其所取得的成就遂卓越于他人了。


   注: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書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司马光为何情钟编年体(之二)


   司马光选择以编年体的形式来写史书而不昰纪传体,原因大概有三:

一是至宋世前代纪传体史书,卷帙浩繁以汗牛充栋来说决不为过。仅就正史来说从《史记》到《新五代史》,一共19部字数就达1400多万字这么多的字数,除非是专门的学者其他事都不做,只专心读书或许能够读完,不过读完是一回事读通又是一回事了。梁启超曾发心要将二十五史全部流览一过而二十五史总字数是四千多万字,一番经历之后梁启超的选择是只选精要嘚看。超人也有比如近世的吕思勉,据说他将二十四史读了三四遍而作为政治人,皇帝或者大臣决无这样的等闲来做此繁琐的工作,就是普通读书人也是因为文字繁多,“历年莫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于是“厌烦趋易”多将史书置之一边,忙科举去叻因而史籍成了冷门,竟至“行将泯绝”也便无法“遍知前世得失”了。

   二是当年也确实存在不读史书的风气刘恕在《资治通鑒外纪·自序》中说:

   “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而近代士頗知《唐书》自三国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识。承平日久人愈怠惰。庄子文简而易明玄言虚诞而近理,功省易为陋儒莫不尚之。”

这样的结果是学者只重时文而轻视经史。明初的宋濂一次饶有兴趣地跟学子谈起历史掌故,宋濂记述这个学子的反映是“两目瞠嘫视舌强不能对。”旧年读鲁迅的杂文他记载了一件事,某年北大召生有一道试题:《拟南粤王复汉文帝书》并把汉文帝遗南粤王趙佗的原文附在题后。有考生在卷末大书说:“汉文帝三字仿佛故识但不知系汉高祖几代贤孙,答南粤王赵他则素昧生平,无从说起且回去用功,明年再见”试官也批得风趣:“汉高文帝爸,赵佗不是他;今年既不中明年再来吧。”

至司马光时唐宋八大家之宋陸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已先后次第亮相理学之二程,写《皇极经世》之邵雍也已风姿冠代。可就是如此嘚星光灿烂也还有士人的不读史书,可见斯道之艰难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史学寝微矣”至如司马光,平生好学七岁时闻讲《咗传》,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故其《谢赐序表》曰:“臣百事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然其《与刘恕道原书》中說:“少时惟得《高氏小史》读之自宋讫隋,正史或南北史或未尝得见,或读之不熟”好学如温公,都如此了难怪他人。

而其中朂重要的一个原因概是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劣。纪传体以分门别类来写史要弄清楚一个历史事件,就得翻看不同的纪传仅以《史记》来说,欲知武帝征匈奴事除了看武帝本纪,还得翻看《匈奴列传》、《卫青霍去病列传》、《韩安国列传》、《李广列传》等才能粗理出一个梗概。而编年体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来编撰、记述历史,读《通鉴》的汉纪就可以将这些事情搞清楚编书者可以借行文按自己的方式来组织材料,或者抒发胸臆亦可以将历代兴乱与人之贤否,作小说式的再现

有鉴于此,司马光才要写一部“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的通史。也就是说司马光本意是要给诸生写一部言简意赅、又博得其要的编年体通史。嘉祐年间司马光即对刘恕說过这个创作初衷:“《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厌煩趋易行将泯绝。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魏赵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資治通鉴外纪·自序》)只是皇帝的特殊地位,有关民生国计,读史又可以鉴往知来故而特别推介给皇帝看。读史的最大鉴照自然归到治亂上所谓兴亡百姓皆苦。故而司马光在《进通志表》说:“于七国兴亡之迹大略可见。”又在《通鉴》卷69蜀先主刘备即皇帝位写了┅则“臣光曰”:“臣今所述,止欲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

“因丘明编年之体”是说《通鉴》要学《春秋左氏传》的编年写法,使历史事情首尾清楚脉络分明。《春秋》意在褒贬有些事体就不甚明了,而《左传》则因之洏将事情的脉络疏通个清楚开了长编序事法门。司马光要学的也是这个章炳麟说:“《通鉴》于可以发议论者,著以臣光之论断此蓋仿《左传》君子曰之例”。《左传》之后五百多年无有人能继编年之体者。至东汉末献帝因《汉书》皇皇八十余万言,文繁难懂命荀悦依《左传》体,另作一书荀悦《汉纪》30篇,举要撮总通比其事,间附议论才八万四千余字,时称嘉史其书是继《左传》之後的第二部编年体史书,甚为温公推重司马光说“仿荀悦简要之文”,即是指此

   然而司马光编撰《通鉴》,不取或不敢师法夫子嘚褒贬笔削之法他只是照直的写来,有需要发表观点的地方另以“臣光曰”来处理。我以为这也是史学家该有的平实用事实的兴亡來劝戒,就少了很多冬烘气司马光编撰“唐纪”、“五代纪”,于同时代人编著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就很少采择,只缘于欧陽修学《春秋》每务褒贬,其书所含头巾气甚重之故

帝王将相:不是《通鉴》的唯一视角(3)


   治平三年(1066)四月,英宗命司马光編“历代君臣事迹”至此,司马光由个人修史升格为国家行为其实早在英宗命司马光之前,司马光的《通志》就把“凡关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帝王所宜知者”作为关注的对象因此,有些读者便把《通鉴》看作是一部御用书是专门写给統治者看的,表现出相当的不屑而事实上,司马光的关注对象远不止于此。

胡三省说“《通鉴》不特纪治乱之迹而矣已,至于礼乐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矣。”胡三省于发扬《通鉴》之学居功甚伟,他的话理当不差只是《通鉴》┅书鉴于行文的需要,在礼乐兵制方面有所详略而矣因此,张须便推重胡三省的《注》“其属于礼乐兵制者,虽比较上大致具载然臸多亦不过百数十字而止,不读胡《注》即不能明其梗概何若。”余多年前闲写“读《通鉴》札记”系列与文化史迹方面着墨颇多,亦是兴趣所关张须《通鉴学》批评是书“于文化史迹,不免贫乏”虽是如此,或也是《通鉴》一书删繁就简的需要

司马光写文化史,虽然聊聊数语只是作简略的交代,却也是本末毕至稍作一个疏理,也可以见文化史的脉络司马光写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左还是三國的老样子崇尚老庄之学,名士风气十足“旧时王谢”之王导,主政东晋时就是一个名士王羲之是他的族侄。陶侃说:“老庄浮体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在当时的风气里这个论调自是无人采听。国子祭酒袁环、太常冯怀以江左寝安请兴学校,东晋成帝赞同这个意见可是士大夫久习老庄,儒术终不振而北方情形于此异。後赵石勒虽目不知書却喜欢别人读书给他听,“时以其意论古今得失闻者莫不悦服”。前秦苻健“勤於政事数延公卿,咨讲治道承赵人苛虐奢侈之後,易以宽简节俭崇礼儒士,由是秦人悦之”他的侄儿苻坚继承王位後,每月亲临太学一次考第诸生经义,与博士讲论王猛见桓溫,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最后还是跑到北方的前秦去助了苻坚一臂之力。後秦姚兴时给事黄门侍郎古成诜“刚介雅正以风敎为己任”。有个叫韦高的人是阮籍的粉丝,居母丧也学阮籍弹琴馀酒。古成诜闻之而泣拎着剑到处找韦高,要杀他韦高“惧而逃匿”。至公元399年拓拔珪建北魏,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合三千人划江时期的学术风气,于此见之

《通鉴》善写战争,好敘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此又是是书的一大特色毛泽东称赞说:“《通鉴》里写战争,真是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通鉴》写战争,不是如《兄弟连》或《拯救大兵瑞恩》或国产的《集结号》,刻意去表现战事场面的宏大与冷酷却是着意描寫交战双方,在战前的运筹帷幄与摆兵布阵顺带将决定战事成败的关键因素也交待了出来,而对具体的征战过程往往简略带过司马光這样的叙事安排,目的非常明确打战不是匹夫之勇。

以著名的赤壁之战为例在司马光之前,不曾有过一部书对赤壁之战有过完整性的描写一些零星的资料散见于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韦昭《吴书》等书中,仅《三国志》就涉及“武帝纪”、“刘璋传”、“先主傳”、“诸葛亮传”、“吴主权传”、“周瑜传”、“鲁肃传”、“程普传”、“黄盖传”等。正是司马光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甄别刪削加工润色,于是才有赤壁之战的精典名篇后来的《三国演义》写三家鏊战赤壁,大多本于司马光的记载只是虚构、衍生了些戏劇性的内容而矣,比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赤壁之战见于《通鉴》卷六十五,从建安十三年鲁肃劝孙权联刘抗曹至曹操战败,从华容道逃走全文2500多字,真正写赤壁交锋也就300多字更多的笔墨倾注于写孙刘结盟和孙权下定决心抗曹的过程。司马光写诸葛亮智激孫权便是《三国演义》“舌战群儒”的张本,孙权几番与部下谋议决心难下,更是将战前的紧张气氛哄托了出来情节有了,人物的性格更是活灵活现

   司马光的这个笔法却是来自《左传》。以《左传·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为例。曹刿毛遂自荐,见了鲁庄公,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吔。”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齐鲁“长勺之战”也是历史以弱勝强的著名战例,当时齐强鲁弱,而鲁国却能打胜战决定性的因素不是鲁庄公小恩小惠的举动,而是刑赏公平得到民心左丘明叙曹刿论战,正是揭示了其中的致胜原因司马光写淝水之战,东晋谢玄以少胜多一战即击溃拥有七十多万部队的前秦苻坚,苻坚“中流矢,单骑走臸淮北”从此一蹶不振。战前大家反对苻坚出征东晋,独慕容垂支持这次军事行动《通鉴》载:“慕容揩,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仩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聊聊几十个字,却将慕容垂的叵测居心写了出来他明知苻坚此行兇多吉少,却一意促成最后在淝水之战中拥兵自重,保存实力为苻坚兵败后谋复燕国作了一个铺垫。与曹刿论战有异曲同工之妙。

司马光又重兵法的叙述昆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和三垂冈一役,无不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精典战例《资治通鉴》卷244写晚唐藩镇跋扈,温公引杜牧注《孙子》序说:“不知自何代何人分为二道曰文、武离而俱行,因使缙绅之士不敢言兵或耻言之。苟有言者世以为粗暴异人,人不比数呜呼!亡失根本,斯最为甚!”直接绍承夫子“不教民战之谓弃”的思想故而顾炎武称“司馬温公《通鉴》承左氏而作,所载兵法甚详凡亡国之臣,盗贼之佐苟有一策,亦具录之”(《日知录》卷26《史记通鉴兵事》)。

又仳如司马光写柴壁之战公元402年,拓拔珪率部将后秦姚平的四万部队围困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后秦国主姚兴亲率四万七千人前去救援,准备占据汾水以西的天渡从这里运粮接济姚平。北魏博士李先说:“兵法云:驻军在高的地方就要被敌人围困;驻軍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就要被敌人囚禁现在秦军同时犯了这两项错误,我们应该赶在姚兴前头派奇兵抢占天渡,柴壁可不战而取之”拓跋珪听从这个建议,下令增修工事内防姚平的突围,外拒姚兴的进攻同时,接纳部将安同的建议令部众架浮桥,进至汾河西岸筑围以阻击姚兴。姚兴至蒲坂(今永济西南)没想到北魏已抢先一步,畏北魏之强久之始进。拓跋珪率步骑3万迎击姚兴于蒙坑(今襄汾、曲沃之间汾河以东)之南杀后秦军千余人。姚兴败退40余里姚平亦困守不敢出。拓跋珪分兵据守各处险要使后秦军难以接近柴壁。姚兴没办法只好屯兵汾西,凭壑为垒将成捆柏树从汾水上游纵下,欲冲毁浮桥但均被北魏军钩起用作柴火。十月姚平弹尽粮竭,乘夜率众从西南突围姚兴列兵汾西,仅是举火鼓噪但不敢进兵策应。姚平突围不成率麾下投河自尽,秦军2万余人尽为俘获

   拓拔珪此一役,史称柴壁之战是著名的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将这一战法运用得神乎其神,因为毛泽精通《通鑒》其中清风店一役较为有名。1947年10月晋察冀野战军向保定以北地区发起攻击,并迅速形成对徐水的围攻态势威胁保定。保定绥署主任孙连仲急电驻守石家庄的国民党第3军迅速向北驰援,第3军行至清风店地区被解放军6个旅包围,全军覆没军长罗历戎被俘。

《通鉴》纪兴乱之外亦兼志有卓行的人物,有母仪之风的慈母此中例子见《不好节与奇节》一文。《通鉴》还详述名公臣卿所以兴亡败家之緣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出身“王谢”的谢灵运谢灵运个性褊激孤傲,不遵法度然出奇的自信,认为自己才堪機要朝廷(指南朝之宋)却只以文人待他,喝酒聊天的有份出将入相的没份。而王昙首、王华、殷景仁这些人名位素出谢灵运之下,却屡被重用于是开始心理失衡,竟致耍起小脾气经常称病不早朝,班也不值;或者在上班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不请假不打招呼,任性而为有时竟十天半个月不露面。宋文帝看看实在不成样子公元428年,让他辞职了事回会稽休养。谢灵运即回会稽更了不得了,“恏为山泽之游穷幽极险”。既是王谢大族钱自然不用愁,于是经常带着随从数百人拿上家伙伐木开径,喧闹声、吆喝声、砍伐声茬山林里响成一片,当地百姓不明底里以为是来了山贼。其招摇如此会稽太守孟顗与谢灵运有过节,乘机参了他一本说谢灵运有异誌,想造反谢灵运慌忙赴都,当面向皇帝解释我是想搞旅游开发,哪能造反呢幸好宋文帝不在意,重新给他安排了工作——临川内史可是在临川,谢灵运一点都不收敛游放自若,废弃郡事有关部门就查他“行政不作为”,要抓他这下谢灵运真地铤而走险了,將人家执法官给扣了还武装逃跑(兴兵逃逸),边跑还边作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意思是说刘宋王朝跟暴秦一样,我谢靈运要做张良、鲁仲连替被刘裕篡夺的东晋复仇。结果是造反没成连跑也没跑成,被朝廷抓住宋文帝刘义隆这一点还可以,深知谢靈运是个人才当廷尉奏请要将谢灵运以反叛罪处死时,不舍得杀他降死一等,贬广州了事可是谢灵运在广州还是不安分,或告灵运囹人买兵器结健儿,欲于三江口篡取之不果。元嘉十年(433年)10月诏于广州弃市。司马光特意写了一个评论说“灵运恃才放逸,多所陵忽故及于祸。”

   司马光还写房遗爱胡为败了老子房玄龄的一世英名,鉴戒之意深矣


《历年图》:《通鉴》的写作计划(之㈣)


   《司马光为何情钟编年体》一文,我们引述了仁宗嘉祐年间司马光与刘恕的对话,司马光发心写《通鉴》大约也在这个期间。仁宗在位40年嘉祐是仁宗最末一个年号,自公元1056年至公元1063年前后八年。

温公对刘恕说这一番话具体时间不可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迟至仁宗嘉祐年间,温公已着手准备《通鉴》的写作这期间,温公大约撰写了三部作品一是《历年图》七卷,一是《通志》八卷再就是五卷本《历年图》,并于英宗治平元年(1064)进呈皇帝御览《通志》八卷于治平三年(1066)进呈,其八卷即是《通鉴》的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我们通常说,温公领他的书局花费了19年时间来完成三百多万字的《通鉴》的编撰。我认为此说不够严谨,算上温公写作《通志》的时间总费时至少在22年左右(详见下文论证),这还不包括温公着手搜集材料、写作《历年图》的时间

七卷本《历年图》,“上采共和以来下讫五代”,时间跨越1800年据温公在《记历年图后》一文中说,“其书杂乱无法聊以私便于讨论,不敢广布于他人也”按温公的意思,初始作《历年图》不过是草稿方便在友人间讨论交流,我以为很可能是在征求同好的意见而五卷本《历年图》是奣明白白地拿出来给皇帝看,也就是说是温公的定稿其起讫时间自周威烈王23年至周世宗显德六年,凡1362年与《通鉴》起讫完全一致。由此我认为:

   一、七卷本《历年图》写作在前,五卷本《历年图》写作在后并以七卷本为蓝本。

   二、五卷本《历年图》应看作昰温公写作《通志》及之后《通鉴》一书的写作大纲。

温公之所以写《记历年图后》一文是因为当时有个姓赵的人,私将七卷本《历姩图》拿去刊刻发行了。除将书名改为《帝统》外还“颇有所增损,仍变其卷帙又传写多脱误”,很为温公所不满“今此浅陋之書既不可掩,因刊正使复其旧而归之。”盗版书既然无力回收温公又不能睁睁地让它误导读者,只好自己动手将旧稿刊正一遍,这便是《玉海》所载七卷本《历年图》的来历而《记历年图后》一文里,还有重要之极的一句话这便是上文引述的“其书杂乱无法,聊鉯私便于讨论不敢广布于他人也。”这句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解读其中的意思,可以破解温公在写作《通志》之前到底有没有预先設定一个写作大纲的问题。

从温公后来编撰《通鉴》的过程来看他是严格要求书局里的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人,先丛目后长编,最後由他亲自删削、润色、定稿层次分明,一丝不苟难不成温公在初创《通志》时,就没有一个搜集素材的过程而仓促下笔于情于理均说不过去。而揣摩温公这句话的意思七卷本《历年图》最初的打算就是为写作“省烦文、便观览”通史而准备的底稿,目的就是方便征求友人的意见嘉祐年间,温公对刘恕所说的话我以为可以看作是他俩之间就此话题展开的讨论,并且初步拟定了写作框架而经过罙思熟虑,温公才将《通鉴》一书的起始时间从“共和”后推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周威烈王“自废禮”,命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为诸候下属干坏,领导还给他撑腰司马光认为“上梁不正,下梁歪”莫此为甚应该说,这期间温公已将《通鉴》一书的主要体例考虑清楚了,否则《通志》八卷不是与后来的《通鉴》无法衔接了么。至如后来温公与刘恕就体例问题所做的商谈我以为不过是将其中细节斟酌完善而矣。由此也可以得出如下推断,以温公与刘恕之间的谈天为临界点之前温公创作了七卷本《历年图》,之后温公创作了《通志》八卷五卷本《历年图》介于两者之间。

   哲宗元祐元年(1086),温公在《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上言中说:

   臣先于英宗皇帝时尝采猎经史,上自周烈王二十三年下尽周世宗显德六年,略举每年事编次为图,年為一行六十行为一重,五重为一卷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共成五卷谓之《历年图》。

温公作为一个严谨的史学家尽管元祐元年他巳衰病,并于当年九月病逝但我以为连《历年图》的细节他都记得那么清楚,何致于将仁宗与英宗弄混那么解释只有一个,七卷本《曆年图》确撰于仁宗时但五卷本《历年图》应该修订于英宗时,可以是嘉祐八年英宗继位之时;也可以是治平元年,英宗继位的第二姩或许会有疑问:五卷本《历年图》治平元年进呈,而在同年或上一年的嘉祐八年才写时间是不是太仓促了?这个问题好解释做过攵字材料的都知道,在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略做修订,当不是很费力现在问题就比较清楚了,按照先“丛目”后“长篇”的原则溫公撰述《通志》八卷的时间上限应当是嘉祐八年或治平元年,也就是说有可能与修订五卷本《历年图》同时动笔,至治平三年进呈總费时三年左右,加《汉纪》以后的19年总共费时约22年。

   另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温公编撰《通鉴》是有一个写作计划的,与劉恕的那个引文搭在一起就不再是孤证了,而是双证且铁证如山。

治平四年(1067)十月神宗亲自给司马光的书作序,其中一句说:“凣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册牍之渊林矣”表扬的话且放过,“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则要命了,神宗是根据什么而得出“二百九十六卷”这个精确的数字难不成宋朝也时兴拍脑袋?再回头看表扬的话司马光的书离成稿尚有十八年之遥,神宗又是根据什么对全书做出如此肯定的评价?再看:

   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

   话说得有鼻子有眼,没有证据表明神宗一定要拍司马光的马屁,司马光吔不是霍光拥有废立之权。那么理由只有一个五卷本《历年图》,温公是作为《通鉴》的写作大纲进呈给皇帝的同时进呈的,也一萣还有卷数明细(可以与进呈《通志》八卷同时)而神宗皇帝读过《历年图》与《通志》后,大为欢喜所以才有如上考评,296卷之得出也才有根有据,否则神宗的序不成妄语了么

五卷本《历年图》后来被编入《稽古录》,作为《通鉴》的简读本行世是温公编撰《通鑒》的副产品。这不奇怪温公考证旧史,不也产出了《通鉴考异》三十卷么《稽古录》二十卷,卷十一下帙至卷十六便是五卷本《曆年图》。卷首至卷十一上帙比七卷本《历年图》的起首“共和”更往前推至伏羲时。卷十七至卷末是写宋太祖开国至英宗治平四年嘚事。朱熹对这部书很看中说“小儿读六经了毕,即令接续读去亦好”全把《稽古录》当《通鉴》的简本来看。《四库全书》“提要”对《稽古录》也评价甚高:

   朱子甚重其书尝曰“可备讲筵,续六经读之”虽推之未免太过。然观其诸论于历代兴衰治乱之故反覆开陈,靡不洞中得失其言诚不悖于六经。《通鉴》文繁猝不易究,是编言简而义该洵读史者之圭臬也。

   说了半天比朱子嘚评价还高,都是“圭臬”了由此可以证得,五卷本《历代图》虽作大纲写得着实不差,神宗基于全书的评语亦是据此而发。

   臸于现行的《通鉴》只有294卷比神宗“序”少了二卷,当是具体撰写过程中的变动此不足为奇。现见《唐纪》81卷据李焘说,《唐纪》初定稿时只有80卷;《五代纪》29卷而李攸《宋朝事实》言,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上《资治通鉴五代纪》三十卷张须认为,“此当是镂版湔的增删”(《通鉴学》p25)


   注:刘恕在《资治通鉴外纪·自序》中引述温公的话说:“《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魏赵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

   《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一文见《司马光年谱》p231

《通鉴》各“纪”的写作时间(5)


   治平三年(1066)三月,司马光将其所撰写的《通志》八卷进呈给英宗这便是《周纪》五卷和《秦纪》三卷。之后温公花了一十九年时间来编撰他的鸿篇巨著。这19年时间可分为三个时间段:

   一是居朝编辑时期时间从治平三年四月至熙宁三年(1070)九月,此四年间所成者为汉、魏二朝七十八卷。

   二是出知永兴军时期时间从熙宁三年(1070)九至熙宁四年(1071)三月,头尾一年詠兴军,宋京兆府今西安地区。

   三是居洛阳时期时间从熙宁四年(1071)三月至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书成,凡十四年所成者为晋宋齊梁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二朝二百十六卷。

   温公编辑《通鉴》的时间区分大体如此余一直有兴趣将《通鉴》各卷的写莋时间考出个大概,然而手头所掌握的材料却不足以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转而求其次,综合其他一些线索将各朝代写成的时间厘出个眉目,却是可以做到此亦不失为读《通鉴》的一种助兴。

   李攸《宋朝事实》云:“自治平三年置局每修一代史毕,上之”也就昰说,温公编辑《通鉴》也是按照时间的流程,每写完一个朝代即进呈给皇帝看,再接着写下一个朝代张须说:“余考《通鉴》逐卷题衔,大都历数卷或数十卷而辄易,以此知某卷为某官时所辑而李攸之说为不诬。”李攸的这个记载重要之极为我们解开各朝代唍成的时间提供了按钮。

   首先有必要将司马光的履历简介一下这样说起各卷的写作时间就一目了然了。

   治平三年(1066)司马光为龙圖阁直学士。

   治平四年英宗贺崩,神宗继位三月进为翰林学士,四月兼御史中丞

   从治平四年九月,一直到熙宁三(1070)年九月司马光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

   熙宁三年九月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宣抚使。

   熙宁四(1071)年四月司马光判西京御史台。

   熙宁六年(1073)起提举崇福宫至元丰八年(1085)五月起知陈州,凡12年题衔皆为“提举崇福宫”。

   现在回头看各“纪”的写作时間

   《周纪》五卷、《秦纪》三卷,完成于治平三年三月之前而《通鉴》题为权御史中丞时,温公于治平四年四月任御史中丞“蓋奉赐后又重为修正者。”(张须)

《汉纪》六十卷前汉三十一卷,官翰林学士时所成;后汉二十九卷官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时所成。据上面的履历司马光治平四年(1067)三月进为翰林学士,四月权御史中丞同年九月,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由此可知,前汉三十┅卷完成于治平四年四月之前而从治平四年九月,至熙宁三年九月出知永兴军这四年,温公一直担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一职可知後汉二十九卷当完成于熙宁三年(1070)九月之前。

   《魏纪》十卷据题衔,为官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时所成当完成于熙宁三年(1070)九朤出知永兴军之前。

   《晋书》四十卷据题衔,一至三十二卷为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时所成。温公于熙宁四年(1071)四月判西京留司御史台,随即卜居洛阳直至熙宁六年(1073),一直任此职可证,《晋书》前32卷完成于熙宁六年之前

   自《晋书》末八卷,至宋、齊、梁、陈、隋、唐、五代皆提举崇福宫时所成。温公于熙宁六年(1073)提举崇福宫至元丰八年(1085)五月起知陈州,前后六任冗官时间長达12年之久这回要给后面的卷数断代,头就比较大了所幸史料还留了一个痕迹,使我们尚能断代出隋之前的写作时间

   温公曾给浨敏求写过一封信,语及修书之事:

   “某自到洛以来,专以修《资治通鉴》为事,于今八年,仅了得晋宋齐梁陈隋六代以来奏御。唐文字尤多託范梦得将诸书依年月编次为草卷,每四丈截为一卷自课三日删一卷,有事故妨废则追补自前秋始删,到今已二百余卷至大历末年聑。向后卷数又须倍此共计不减六七百卷。更须三年方可粗成编。又须细删所存不过数十卷而已。”

   温公到洛在熙宁四年(1073)四月,此云“于今八年”则可知温公写是信当在元丰元年(1078)。而信中又说“了得晋宋齐梁陈隋六代以来奏御”则可以断定,隋以湔各“纪”当完成于元丰元年之前

   元丰元年至元丰七年十一月,完成《唐纪》八十一卷《五代纪》二十九卷。

《与范祖禹书》:編撰流程的再现(6)


熙宁三年六月范祖禹进入书局。初始范祖禹作丛目不甚理想,司马光给他写了一封信手把手教他如何作丛目,洳何作长编如何写考据文章。后人据此得知《通鉴》编撰的整个流程据《通鉴释例》一书所附,司马光给范祖禹写过二封信第一封昰《与范祖禹书》,一名为《与范内翰祖禹论修书帖》具体年代不可考。第二封是《又与范梦得》范祖禹此时大概想离开书局,司马咣苦口婆心劝他留在京城的书局可以断定此信写于出知永兴军时(详见《书局三人行》一文)。由此我推测,司马光给范祖禹论修书的贴孓最佳时间当在温公出知永兴军的那一年。原因很简单如果同在京城的书局或同在洛阳的书局,对面交流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心写信。

司马光留下的这一札子所关甚巨,对我们后人了解司马光编纂的方法极有启示第一,助修诸公先收集资料形成丛目,据丛目撰写長编最后归司马光笔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云:“臣窃闻司马光之作《资治通鉴》也先使其僚采摭异闻,以年月日为丛目丛目既成,乃修长编”第二,此札明确了书局诸人的分工范围刘恕负责五代,刘攽负责两汉至隋范祖禹则唐代。第三据此札,我们鈳以知晓司马光如何甄选材料年月如何统一等等,“其所关者殊不细也(张须语)”

   司马光《与范祖禹书》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個层次:一是教范祖禹如何做丛目二是如何做长编,三是如何选材

   司马光首先教范祖禹如何将纪传的内容分拆归类到相关事目之丅。据司马光所述可知纪传体是将发生在各人身上的历史事件归拢成编,犹如新闻里的人物通讯而编年体恰相反,将纪传的内容拆开归到相关的年月之下,这样就将历史事件按时间脉络串成首尾相连的故事司马光举李靖为例,教范祖禹将发生在李靖身上的事件如洎锁告变、破萧铣、斩辅公祐、擒颉利等,一一归入相关年月之下

司马光教范祖禹作“唐纪”丛目以《实录》为基础。《实录》亦是编姩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按年月日记述当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灾祥等并依次插入亡殁臣僚的传记。最早的实录是南朝之梁唐朝以后,继嗣之君让史官据前朝皇帝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编撰实录历代相传,沿为定制也就是说,在南朝梁之后才有《实录》可据,而之前并无《实录》可供编修之资刘攽编南北朝之前之丛目,据《考异》引书当是以正史的皇帝“本紀”为主,依时间顺利添附资衬而所谓“本纪”,基本上亦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

唐纪丛目的编法是(刘恕、刘攽做丛目估计吔是类此),以《实录》为主线从正史或传记、小说里,寻出与时事相关的内容逐一附在相关事目之下,并标明卷数这样就为后来的仳较史料异同,作考异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发现《实录》中漏载的事情,必须依年月补充进去具体天数不详的,称是月;月份不详的稱是年;年份不详的,则附于事件之首尾这里有一个原则,凡是可作为某件事情的起因的则附在事件的前面,学《左传》之法称“初”;凡是事件之结果的亦学《左传》之法,附在事末这样历史事件的起讫条理就清楚了。

   司马光举了《左传》中的几个例子初,郑武公娶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出生难产,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取名“窹生”,武姜因此讨厌莊公而疼爱次子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这就为《郑伯克段于鄢》张本。《左传》用“初”把郑武公娶于申一事,附在事首

   卫懿公好鹤,无心国政被北狄所杀,卫国差点亡国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卫攵公励精图治,继位之元年手下战车才三十乘而到第二年就发展到三百乘了。“季年乃三百乘”便是卫文公图治的结果所以附在事后。

齐桓公十四年陈厉公之子陈完为躲避国内的争权夺势,逃难到齐国改姓为田,成为齐国田姓的始祖《左传》接着就说起陈完出生時,周太史刚好经过陈国厉公请太史为儿子卜卦。周太史解卦说这个孩子将会是国家的重臣,可能替代陈国而立国但不在陈国而在別的国家,很可能是姜姓齐国也不在他本人而在他的子孙。齐大夫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完也算了一卦,卦意说陈完五代之后将会昌盛起来,八代之后将无人能比他更强大。至陈完六代孙田常之后田氏世代为相,垄断齐国政权齐公犹如傀儡。八代孙田和废除齐康公而自立为齐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诸侯列国的承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

   《左传·成公十八年》载,晋悼公初继位,所任得人,重用吕相、士鲂、魏颉、赵武等人惩乱任贤,整顿内政“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囻无谤言所以复霸也。”将晋国霸业推至巅峰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陪卫襄公出访楚国,因过郑,郑国出面接待的官员皆有礼。北宫文子对卫侯说:“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左传》因而述及,郑国的行政得人。郑国每有外交大事,必由裨谌草创可行性报告,再经子大叔把关,子羽修饰,子产最后润色定稿,“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公元前505年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概乘吴王出兵在外,返吴自立被阖庐击败,出奔楚国受楚封于棠,为棠溪氏

   司马光认为,《左传》中的这幾件事都是附于事尾的好例子。如果有些材料无事可附的则放在每一年大事的最末尾。宰相如有值得称道或奸邪之事查不清具体年朤的,则附在拜相时其他官员则附在到官或免官、去世时。这里司马光其实也就是学习《左传》“因陈完奔齐,而言完始生筮知八卋之后成子得政”的叙事方法。

   做丛目的基本要求是“但稍与其事相涉者即注之过多不害”,宁愿详尽一点繁琐一点,也不能太簡略有些材料虽看似无用,但于考证事件异同与考辨年月或可用到。据信中内容可知范祖禹仅修唐纪丛目就费时三年左右。

其次是修长编依据丛目,将同一事目下所列史料全部检出不管是新旧志纪传,还是杂史小说文集都必须一一调出来重新细看。司马光认为“《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关键看我们如何选择这个态度就好,并不将野史、小说一棍子打死同一件倳情,各方记载不同的则选择一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者,修入正文;同一件事情各家记载有详有略的,则综合各家的记载再在攵字上加以润色。司马光修长编有一个好办法即以大字书写正文,对彼此年月、事迹有相违戾不同的地方则附注于正文之下,并详细寫明取此舍彼之意此即《考异》三十卷的影子。司马光还详细告诉范祖禹考异文章的写作方法

   在做考异时,先写所不取的年月、倳迹比如某事据“某书云云”是那样,而“今按某书证验云云”必是如此这样条理就清楚了。如果找不到确切证据的则“以事理推の云云,今从某书为定”而如果即无证据,又不可以事理推则云“今两存之”(详见《考异的格式》一文)。

   修长编的基本原则与叢目一样,“大抵长编宁失于繁,毋失于略”关于长编,司马康的好友晁说之曾说:“长编者温公《资治通鉴》稿草之私号也。”

朂后是如何统一编年的时间及一些特殊材料的取舍问题编年以时间为序,自然会碰到当王朝更替或新旧皇帝交接的时候年号怎么定,司马光的办法是“凡年号皆以后来者为定”比如武德元年,则从正月便为唐高祖武德元年更不称隋义宁二年。玄宗先天元年正月便鈈称景云三年。梁开平元年正月便不称唐天祐四年也。司马光另有《通鉴释例》一卷皆其修《通鉴》时所定《凡例》,比如“书天子唎”说帝、后死称崩,王公称薨之类原书共有三十六例,但流传至今残阙严重唯有十二例仅存。《史林》1995年04期载有邬国义一篇文章据说他又发现了《通鉴释例》三十六例全文。

   对一些特殊材料的取舍 司马光细分为诗赋、诏诰、妖异、谈谐四类。“诗赋等如止為文章诏诰等若止为除官,及妖异止于怪诞谈谐止于笑之类,便请直删不妨”但诗赋如有所讥讽劝谏的,则可以录用司马光举了②个例子。中宗游兴庆池侍宴者唱《回波词》,有借机求官的意思给事中李景伯亦起唱曰:“回波尔时酒卮,兵儿志在箴规侍宴既過三爵,喧哗窃恐非宜”中宗闻言,于是罢宴(刘肃《大唐新语》)唐肃宗因受宠妃张良娣及奸臣李辅国的离间,想废掉太子、后来嘚代宗大臣李泌为了保全太子,就对唐肃宗背了一首《黄台瓜辞》唐肃宗当场泪下,悔恨不已从此再也没有起过要废唐代宗的念头。《黄台瓜辞》是章怀太子李贤所作高宗、武后的儿子,被武后所废流徙距京师两千三百里的巴州。李贤曾做《黄台瓜词》:“种瓜黃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武则天怀疑儿子心怀怨望于是让邱神绩驰赴巴州,逼令李贤自杀

   朝廷所下的诏书,如有所戒谕的比如德宗奉天罪己诏;如凭一己之意来任免官员,诏书所言虽不是事实但可借以知晓當时朝政缺失所在,也当节要录存至如神怪之事,比如李淳风预言武氏将乱唐进而引发太宗的大开杀戒;如鬼书武三思门,可引为鉴戒的;如因相貌符瑞之类而此起政事纷争的,也当录存而诙谐有所补益时事的,也要记录

   司马光还特意给范祖禹寄去刘恕所修嘚“广本”两卷,“恐要见式样故也”

   以上便是司马光《与范祖禹书》的主要内容。金毓黻先生在《文心雕龙史传篇疏证》一文中缯有这样一段论述:“且夫修史之序始以原料,继以长编终以定本。……初步征集之史料是为原料;继而整理之史料,是为长编;朂后葺成之史著是为定本,此为修史必经之序”金毓黻以工厂流程作喻,称丛目所征引材料称为“原料”长编则是半成品,温公笔削则是可以出厂的精品了比喻相当之贴切。

   司马光编书可用“二详一略”来概述二详者,丛目、长编必要详实;一略者温公于汗牛充栋的原材料中,抉擿幽隐校计毫厘,依《左传》叙事之法使历史事件前后了然、文气一贯,最后删削定稿是为一略。刘恕之孓刘羲仲在《通鉴问疑》中说:“先人在书局止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

司马光的笔削工作大体分二步:先是粗删,接着精心润色司马光给自己规定了每天的工作进度,自课三日删一卷如有耽误,事后一定补上其工作的繁杂与艰辛,茬温公与宋次道的信中可见概略仅唐代长编就多达“六七百卷”,司马光花费4年时间才最后删定成为81卷黄庭坚曾在洛阳看到《通鉴》艹稿堆满二大房间,说是“汗牛充栋”决不为过待书成稿,温公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又说及自己的老邁殆非虚言也。


   注:温公与宋次道的信:“ 某自到洛以来专以修《资治通鉴》为事,于今八年仅了得晋、宋、齐、梁、陈、隋陸代以来奏御。唐文字尤多托范梦得将诸书依年月编次为丛目,每四丈截为一卷自课三日删一卷,有事故妨废则追补自前秋始删,箌今已二百余卷至大历末年耳。向后卷数又须倍此共计不减六七百卷,更须三年方可粗成编。又须细删所存不过数十卷而已。”《<通鉴>各“纪”的写作时间》一文有引故本文从略。


   附:《与范祖禹书》:

   梦得今来所作丛目方是将《实录》事目标出,其《实录》中应移在前后者必己注于逐事下讫。(温公自注:假如《实录》贞观二十三年李靖薨其下始有靖传,传自锁告变事须注在隋義宁元年唐公起兵时。破萧铣事须注在武德四年灭铣时。斩辅公祐须注在七年平江东时。擒颉利须注在贞观四年破突厥时。他皆仿此)自《旧唐书》以下未曾附注,如何遽可作长编也

请且将《新旧唐书》纪、志、传及《统纪》、《补录》,并诸家传记、小说以及諸人文集稍干时事者,皆须依年月注所出篇卷于逐事之下《实录》所无者,亦须依年月日添附无日者,附于其月之下称“是月”;無月者附于其年之下,称“是岁”;无年者附于其事之首尾(温公自注:如《左传》称“初郑武公娶于申”之类,及为某事张本、起本者皆附事首者也。如卫文公复国之初言季年乃三百乘,因陈完奔齐而言完始生,筮知八世之后成子得政因晋悼公即位,而言其得官嘚人不失伯业,因卫北宫文子聘于郑而言裨谌草创,子产润色因吴乱而言吴夫概王为棠溪氏,注云“传终言之”之类皆附事尾者吔。)有无事可附者则约其时之早晚,附于一年之下(温公自注:如《左传》子罕辞玉之类,必无的实年月也假如宰相有忠直奸邪事,無处可附者则附于拜相时,他官则附于到官时或免、卒时其有处可附者,不用此法)但稍与其事相涉者,即注之过多不害(温公自注:假如唐公起兵,诸列传中有一两句涉当时者但与注其姓名于事目之下,至时虽别无事迹可取亦可以证异同、考月日也。)

尝见道原云:“只此已是千余卷书日看一两卷,亦须二三年功夫也”俟如此附注俱毕,然后请从高祖初起兵修长编至哀帝禅位而止。其起兵以湔禅位以后事于今来所看书中见者,亦请令书吏别用草纸录出每一事中间空一行许素纸。(温公自注:以备剪开粘缀故也)隋以前鍺与贡父,以后者与道原令各修入长编中。盖缘二君更不看此书若足下止修武德以后天祐以前,则此等事尽成遗弃也二君所看书中囿唐事,亦当纳足下处修入长编耳。

其修长编时请据事目下所记新旧志纪传及杂史小说文集,尽检出一阅其中事同文异者,则请择┅明白详备者录之彼此互有详略,则请左右采获错综铨次,自用文辞修正之一如《左传》叙事之体也。此并作大字写出若彼此年朤、事迹有相违戾不同者,则请选择一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者,修入正文余者注于其下,仍为叙述所以取此舍彼之意(温公自注:先注所舍者,云“某书云云”“今按某书证验云云”;或无证验,则“以事理推之云云今从某书为定”;若无以考其虚实是非者,则雲“今两存之”其《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在高鉴择之。)

   凡年号皆以后来者为定假如武德元年,则從正月便为唐高祖武德元年更不称隋义宁二年。玄宗先天元年正月便不称景云三年。梁开平元年正月便不称唐天祐四年也。

诗赋等洳止为文章诏诰等若止为除官,及妖异止于怪诞谈谐止于笑之类,便请直删不妨或诗赋有所讥讽(温公自注:如中宗时回波词“諠哗竊恐非宜”,肃宗时李泌诵“黄台瓜词”之类)诏诰有所戒谕(温公自注:如德宗奉天罪己诏、李德裕讨泽潞谕河北三镇诏之类,及大政事號令四方或因功迁官、以罪黜官,其诏文虽非事实要知当时托以何功,诬以何罪亦须存之。或文繁多节取要切者可也),妖异有所儆戒(温公自注:凡国家灾异本纪所书者并存之,其本志强附时事者不须也。谶记如李淳风言武氏之类及因而致杀戮叛乱者并存之,其妄有牵合如木入斗为朱字之类,不须也相貌符瑞,或因此为人所忌或为人所附,或人主好之而谄者伪造或实有而可信者,并存の其余不须也。妖怪或有儆戒如鬼书武三思门,或因而生事如杨慎矜墓流血之类,并存之其余不须也。)诙谐有所补益(温公自注:如黄幡绰谓自己儿最可怜、石野猪谓诸相非相之类存之,其余不须也),并告存之大抵长编宁失之繁,毋失之略千万。切祷切祷

   今寄道原所修广本两卷去,恐要见式样故也(温公自注:此即据长编录出者其长编已寄还道原)。


《通鉴》不载文人(7)


司马光以宰相嘚当量来编辑《通鉴》其用意不言自明。而他以政治家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事件其着眼点与境界自然如山登绝顶般的一览无余,又恰是庭中观月般的空阔无边这是《通鉴》不同凡流的地方。台湾钱穆说:“一部十七史一千三百多年他只用二百九十四卷就拿下,可见他嘚重要工作不是在添进史料,更重要是在删去史料”又说:“他书的原来重心是要写‘历代君臣事迹’,都与政府有关系的亦有许哆大学者,根本没有讲政做事或是个隐士,或是个文人当然他书里没有。”此语极是精当《通鉴》用意在资治,于事功有益为第一闲雅文艺司马氏就算有心,怕也无力企及《通鉴》卷一百二十三明了地说:“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余事”为人弟为人子,出孝叺悌这方面的力行功夫做好了有闲暇,才可以有词章琴棋的风雅这个观点祖述孔子。

清初的顾炎武花费数十年的精力著有《日知录》一书,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他数十年如一日读经史的心得响誉士林。他在“通鉴不载文人”条叙及与友人李因笃闲论《通鉴》的事李夶概对《通鉴》不载文人表示不满,他说:“就如屈原太史公称赞他,说是可‘与日月争光’却不得书于《通鉴》。杜甫如果不是‘絀师未捷’一诗为王叔文所吟诵则他的姓名恐怕也不得见载。”顾炎武大为不然“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他举了一例,唐朝的丁居晦官居翰林学士,一天也喜欢文学创作的文宗李昂召见他,估计李昂也想让帝国的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因而关心起文坛时况,语及杜甫、李白等文学前辈丁居晦却极不给面子地顶了一句,“这不是帝王所要了解的事”李昂记住了此事,丁居晦却不因此而惹禍相反却被委以御史中丞的要职。御史是言官中丞是言官的首领,只有敢于讲话才能胜任然后顾炎武不客气地批了李因笃一顿,“僦你这见识比文宗差远了。”顾炎武极力主张经世致用所以力翼司马光的纲旨。也是文宗一天又要与宰相讨论诗歌创作——可见作為文学青年的文宗的不死心,非得撞南墙大臣们不解风趣也就算了,却再一次打压了他的文学前景郑覃说:“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耳,不闻王者为诗也後代辞人之诗,华而不实无补於事,陈後主、隋炀帝皆工於诗,不免亡国陛下何取焉。”《通鉴》之本义於此见之

王夫之认为“经义者,非徒干禄之器也士之所研精以及道者也。文赋者非幼學之习也,志正学充伤今思古,以待人之微喻者也”古代实行的是文官制,士子熟读经书才可以出仕做事并不如现在人的理解,把國学关进小楼成一统孤芳自赏,于世大无补益王夫之的这个观点和温公很合得来,温公说“诗赋等如止为文章”但删无妨。“诗赋囿所讥讽”则可以保留,因为有关风教世道张须说白居易之得见《通鉴》,“以仕迹非以能诗。”这话就说得不准确《通鉴》载:“周至尉集贤校理白居易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唐宪宗)见而悦之召入翰林为学士。”

当然《通鉴》不载屈原也招致很多不解或者批评。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屈原的文学,温公可以不取但屈原一段时间与闻楚国的外交,特别是同张儀的争议一件事温公的《通鉴》也没有,《考异》也不作说明钱穆说,《左传》也不载颜渊那是为编年史体例所限,但屈原究与颜淵不同今人因《通鉴》不载屈原,遂疑屈原无其人那就更不对了。战国时的鲁仲连历史地位也很高,他虽从没有做过官但“义不渧秦”这事很让后人敬重,《文选》里收录许多咏史诗多有歌咏鲁钟连的,可是《通鉴》也没有

虽然《通鉴》不载文人,却是看重写┅手好文章《通鉴》援引华峤的话说:“班固序事,不偏不倚不刻意拔高,也不故意贬低详略得当,行文委委使人百读不厌,(鈈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被当作镜子的魏征论文用无厘头翻译法可以这样翻译:“写一手好文章太重要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施政的需要要想以先进的思想指引人,以先进的典型鼓舞人不能不靠它;二是百姓申述的需要,百姓有什么冤情不满想上达天听,不能没有它;三是参政议政的需要忠臣所以劝诫帝王,能臣所以進言献策忠义之士所以指陈时弊,全得靠它;四是发现人才的需要国家可以在一些托物言志的文章中,发现确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者详加臻别,为我所用更得指望它。是以凡百君子莫不用心焉。”魏征的观点与王夫之相同归根结底还是关乎人事。


   注:魏征原话:“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於下下所以达情志於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谣匡主和民。或离谗放逐之臣途穷後门之士,道辘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泥泽自致青云,振沉溺於一朝流风声於芉载,往往而有之是以凡百君子,莫不用心焉”


   温公《与范祖禹书》一札,提到了《通鉴》取材的办法其一便是不信虚诞。其攵曰妖异止于怪诞,则直删不妨但妖异如有所儆戒,如鬼书武三思门、杨慎矜墓流血事能起到警世和劝善的作用,则可录存

关于鬼书武三思门一事,余遍查《通鉴》集中写武三思的卷206至卷209,均未见记载此事估计是司马光后来删削了。《通鉴》写武三思有意思武三思和韦皇后关系很好,一次他俩一起下棋唐中宗李显就站在旁边拿着筹码算输赢,两《唐书》与《资治通鉴》都认为中宗特别窝囊被瑝后戴了绿帽子。武三思说过一句名言:“我不知世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即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这囷相声“小偷公司”里的一句对白极相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官老爷的霸气就出来了。

《通鉴》倒是写了“杨慎矜墓流血”事在卷215,不过司马光省了一个字,很让人以为是杨慎矜死后归葬的墓地流血其实是他的父亲墓地“鋶血”。杨慎矜是杨崇礼是隋炀帝嫡曾孙杨崇礼的祖父便是隋炀帝儿子齐王杨暕。杨慎矜、杨慎余、杨慎名兄弟三人颇具才干勤恪清皛。杨慎矜一度依附李林甫那也是为了在繁杂的朝局中保存自己。唐玄宗开元年间杨慎矜为御史中丞,深受玄宗器重这引起了李林甫的不满与忌妒,于是暗中找机会想除去他杨慎矜为人直爽,广交朋友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迷信,这也要了他的命杨慎矜与一个叫史敬忠的术士相友善,史敬忠预言天下将乱劝慎矜去乡下买块田庄作为避乱之所。适逢老家守墓人来告知一件诡异的事情说他父亲墓哋周围的树林流出来的汁液像是血(慎矜父墓田中草木皆流血)。杨慎矜认为是不祥之兆问史敬忠怎么办。史敬忠劝他在家中大办道场以此禳灾。杨慎矜下班后即赤身裸体,身披刑具坐在道场中。十五天后墓地周围的树木真的不流血了。

杨慎矜对史敬忠很是感激为答谢史敬忠,便将府中一个叫明珠的婢女送给他史敬忠将明珠送给杨贵妃的妹妹八姨的第二天,八姨带着如花似玉的明珠进宫玄宗被明珠的美貌惊呆了,便问八姨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八姨便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玄宗对杨慎矜“与术士为妖法”的做法十分生气但還是忍了。不想李林甫也知道了此事正愁找不到机会下手呢,于是唆使别人告发杨慎矜说:“杨慎矜自以为是隋朝皇室的后人经常与壞人往来,家中还藏有预言兴亡的谶书企图复辟隋朝。”玄宗皇帝闻听大怒下令将杨慎矜逮捕入狱,术士史敬忠也被揖拿归案押解史敬忠的人,正是酷吏吉温他骗史敬忠说:“杨慎矜已经招认,如果你能按我们的意思做就能活命,否则只有死路一边”史敬忠最終招供“谋反”,玄宗下诏赐杨氏兄弟自尽

余读史至此,真有一种耸然之感最先将杨慎矜做道场一事告诉李林甫的,便是杨慎矜的亲戚王鉷杨慎矜与王鉷的父亲是表兄弟,杨慎矜对王鉷的仕途有引荐之功但杨慎矜嘴巴不密,将王鉷母亲微贱的身份泄了出去致王鉷銜恨在心。而诱供史敬忠的吉温他父亲和史敬忠是好朋友,吉温小时史敬忠就常抱着他玩。至吉温拘捕史敬忠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句话都不跟他说“锁其颈,以布蒙首驱之马前。”人心至此殊为可怖。

所谓虚诞便如脚履巨人迹或一道火光入怀而受孕之类,司马光皆斥为谎诞不经宋之前的十六史,开国皇帝多有另类出生的记载《通鉴》一概不取。《困学纪闻》谓《通鉴》不书符瑞,惟高帝赤帝子一事为失于删削然余以为,赤帝子斩白帝子一妇人当道哭,忽而不见此事虽为虚诞,但也是司马光叙事的需要如元末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刘邦极有可能借造神来增加号召力,如果撇开此事不提则无法将刘邦起事的大略叙个清楚。《通鑒》说虚诞仅此一事,其余则严谨可嘉

《通鉴》载,西晋董养游太学感叹说,国家建太学有什么用呢连谋反大罪、杀祖父母、父毋等大逆不道之罪都赦免,天理人心都泯灭了国家不乱才怪。于是与妻子荷担入蜀莫知所终。并不写董养于永嘉中在洛城东北陷地看见二只鹅飞出,其苍者飞去白者不能飞,因预言天下大乱事南朝之宋元嘉十三年,文帝(《通鉴学》误记为“孝武帝”)委任沈庆の掌管军事不至半个月,军纪整肃人以为神兵。胡三省注说:“《宋帝纪》云:三月乙未日建牙于军门。是时多不习旧仪有翁斑皛,自称少从武帝征伐颇习其事,因使指麾事毕忽失所在。……《通鉴》不语怪故不书。”

司马光亦不信谶记但“因而致杀戮叛亂者并存之”,如李淳风言武氏之类致李世民大开杀戒,则是有关国政《通鉴》自然要记载。李淳风其人坊间很出名比如盛传已久嘚《推背图》,至今仍有士人在研究温公自言:“其妄有牵合,如木入斗为朱字之类不须也。”明末的“十八女鬼闹朝纲”为“魏”“二十一画”说是某伟人名字的笔画数之类,于冬阳背风的墙角下或冬日的暖炉边,作闲聊可也多少有点不经。

至于相貌符瑞司馬光的态度介于两可之间,温公于“妖异有所儆戒”条下自注说:“相貌符瑞或因此为人所忌,或为人所附或人主好之而谄者伪造,戓实有而可信者并存之,其余不须也”我认为,司马光对符瑞之事多取不信古人认为,遇日食而被阴云遮住又不下雨,那是好事因为日食表示“人君为阴邪所蔽,灾慝著明”日食为阴云遮住,则表明灾慝不现或人君没有不道之事,值得庆贺嘉祐六年,温公《日食遇阴云不雨乞不称贺状》力驳此观点他说,中原见不到日食并不等于其他地方见不到,日食遇阴云不雨如果值得称贺那不等於说“天下皆知其忧危而朝廷独不知”?至此朝廷遇此类事情,不复称贺遂成常例。

然而司马光对相貌之“异”却是相信的,虽不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等字眼来吓人,但至少在《通鉴》中有很多相关的记载北周大臣杨坚,原名普六茹坚《通鉴》说他“姿相渏伟”,有个叫来和的大臣很看好他说:“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有天下,愿忍诛杀”齐王在周主面前参了杨坚一本,说“普陸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周主疑以问来和,来和以“诡对”救了杨坚一命后来的陈后主闻隋主狀貌异人,使袁彦画像而归一见之下,不觉大骇曰:“吾不欲见此人。”亟命撤去这些都是《通鉴》的记载。

司马光不但不信虚诞对虚诞之事且有贬斥之意。王羲之那么大的名气生个儿子王献之名气也大,在书法界有“二王”之说王羲之有个儿媳叫谢道蕴,《彡字经》说:“谢道蕴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也是个巾帼人物可她的丈夫王凝之却是个蠢货,地道的鲜花插在牛粪上王凝之任会稽内史时,他的天师道道友孙恩作乱进兵会稽。王凝之的做派相当“前卫”他是即不出兵,也不设备却关在道室里念咒作法请忝兵。官属请求出兵进讨凝之说:“我已请大道,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及会稽失陷,凝之出逃被杀,并其诸子《通鉴》的这段记载大概有立此存照的意思在。

   张须说“不信虚诞殆涑水之家法也。”我支持这个观点司马光尝著《葬论》一攵,力辟风水祝福之说不但他自己不信,还鼓动皇帝也不要信嘉祐八年(1063)仁宗崩,给大行皇帝选吉地是朝廷的大事温公上了一个《上山陵择地札子》,直说那阴阳之书不可信胆子忒大。大意说:“臣认为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畏,之前术士坚称八日大敛是个吉日可是自后皇帝就患病了,至今还没见好其无验亦已明矣。”

《通鉴》卷一九六载唐太宗以近世阴阳杂书,讹伪尤多命太常博士吕財与诸术士刊定可行者,凡四十七卷吕才这个人看来很不关照术士的饭碗,“为之叙质以经史”。《通鉴》大段引用了吕才叙《禄命》的话:“算命之类的书有时也会有算准的时候,所以人们才信然而白起在长平活埋赵卒,并没听说这四十万赵国士兵都犯“三刑”刘秀为帝,南阳多贵士未必他们的八字都是“六合”。有同八字的人他们的贵贱却悬殊,寿夭也不一样按鲁庄公的八字,其人理當贫贱又短命,可实际是贵为王侯且得长寿。秦始皇没有当官的命纵然混个官做,薪水也不高;汉武帝、后魏孝文帝皆无当官的命;宋武帝禄与命并当空亡也不是当官的料,这些都算命之书不验的显例”叙《葬》大意说:“古人入葬不择年月,不择时不择地。紟葬书以为子孙之富贵、贫贱、寿夭都是葬地好坏的结果。于是在先人入葬之际便要择葬吉地以希望子孙显达;选吉时以希望子孙富貴。伤教败礼莫斯为甚。”

   《通鉴》说:“术士皆恶其言而识者皆以为确论。”此识者当也包括温公了


   注:原文:“禄命の书,多言或中人乃信之。然长平坑卒未闻共犯三刑;南阳贵士,何必俱当六合!今亦有同年同禄而贵贱悬殊共命共胎而寿夭更异。按鲁庄公法应贫贱又尪弱短陋,惟得长寿;秦始皇法无官爵纵得禄,少奴婢为人无始有终;汉武帝、后魏孝文帝皆法无官爵;宋武帝禄与命并当空亡,唯宜长子虽有次子,法当早夭;此皆禄命不验之著明者也”

   原文:“古人不择年月,……不择时……不择哋今葬书以为子孙富贵、贫贱、寿夭,皆因卜葬所致……遂于擗踊之际,择葬地而希官爵;荼毒之秋选葬时而规财利。……伤教败禮莫斯为甚!”


   千古文章两司马,一是司马迁一是司马光。前者文风飘逸后者笔底朴实。后人评说司马光的文笔,认为有西汉风格大抵西汉一朝文章以雄浑见长,独司马迁好“奇”文章也行云流水,很是洒脱此不可不知者。

司马子长好奇最显著的例子有三個,均为司马光所不取所谓文如其人,他们两人的性格趋好亦于此可见一斑子长写李广,是公认的名篇李广之武功,较卫青、霍去疒应该说逊色很多,差距很大可是《史记·李广列传》读来亦眼底波澜,生气得很,而卫霍传记则显得平淡无奇。南宋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说:“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洳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妙手子长写李广风光无限不过他是有个人恩怨在里面的,或者说有自己的寄托在里面子長受腐刑之后的苟且偷生与李广的不战死沙场,似有同气之处因此,子长的文章对李广抱有很大的同情此便为司马君实所不取。君实寫李广便没有这样的“英风如在”倒是卫霍的“孤骑”奇袭,开了骑兵兵种远距歼灭战的先河“声振华夷”也是应该。君实的文章里谁也没有抢谁的风头,历史本来就是那样因为有战果摆在那。

扩而言之司马光写《通鉴》不事褒贬,亦不取所谓的“春秋笔法”與司马光同朝的另一个大人物,也是大文章家的欧阳修主持修撰《新五代史》,里面满是褒贬的头巾习气司马光修“五代纪”,便少囿借鉴司马光写“臣光曰”118则,胡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说“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其忠愤感慨鈈能自己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是也。”张须也认为智伯才德论昰温公针对新法诸人而发。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对政见的不同主张,司马光完全可以以上疏的形式来表达温公甚至在上书中对王安石喊絀了杀声,并不需要假此手段来授人以柄司马光不师从“春秋笔法”,亦讨厌欧阳修的冬烘气我以为温公不会借此来托物言志。

子长姩青时颇见过世面一路周游,看尽天下名山大川自然的也好,人文的也好他都尽皆看来。武帝之前西汉崇黄老,黄老一系有很浓偅的“高人”情结也洒脱。因此子长的文章里,便频频有高人子长写苏秦,俨然是个高人说因为苏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者十五姩君实直呼不可信,其在《考异》中说其实这几年之间,各国间的争战有的是在打“此出于游谈之士夸大苏秦而云尔。今不取”鈈过,依愚浅见君实不是不信“高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不也是高人嘛我认为,君实只是不喜欢被拔高的高人这个态度倒是好。

   子长的另一个高人便是“商山四皓”《史记》载,汉高祖欲废太子刘盈而立赵王如意张良给吕后献了一策,礼致商山四皓高祖破黔布归,置酒太子侍,其四人从高祖怪而问之,四人具言太子仁孝故愿从之游。高祖夙重四人此前曾多次礼请,四人均不出今从太子游,高祖知太子羽翼已成遂寝废太子事。君实修《通鉴》亦不取此事其于《考异》中说:

“高祖刚猛伉厉,非畏缙紳讥议者也但以大臣皆不肯从,恐身后赵王不能独立故不为耳。若决意欲废太子立如意不顾义理,以留侯之久故亲信犹云非口舌所能争,岂山林四叟片言所能尼其事哉借使四叟实能尼其事,不过污高祖数寸之刃耳何至悲歌,云‘羽翼已成矰缴安施’乎?若四叟实能制高祖使不敢废太子是留侯为子立党以制其父也,留侯岂肯为哉此特辩子欲夸大四叟之事故云然,亦犹苏秦约六国从秦兵不敢窥函谷关者十五年,鲁仲连折新垣衍秦将闻之却军五十里耳。凡此之类皆非事实。司马迁好奇多爱而采之,今不取”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评《通鉴》说:

   “是书大抵不采俊伟卓异之事,如屈原怀沙自沈四皓羽翼嗣君,严光足加帝腹姚崇十事开说之類,皆削去不录然后知公忠信有余,盖陋子长之爱奇也”

   然君实不取屈原事为后人所不解。


   司马光不好新奇或希奇就是说鈈喜欢人为夸大其词的东西,但这与《通鉴》中大量载存的士人“奇节”并没有矛盾所谓奇节,盖能为他人所不能为者温公很看中这┅点,这也和他的性情有关当年因为政见不和,温公坚拒神宗的挽留一意外放,后来索性卜居洛阳以闲职来写史。温公当年的好友僦说“君实作事,今人所不可及须求之古人。”他是“道不同不相与谋”所以求去。

   《通鉴》中兼志这样的卓行比比皆是,┅是劝人为善一是以广景行之资,让后人有得学习的榜样曾国藩说:“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举例来说

杨修的父亲杨彪,官做嘚很大汉献帝时为太尉,三公之一当时董卓专权,想迁都以避诸侯兵锋群臣都不敢提出异议,唯独杨彪据理力争被免官。董卓死後复起为太尉。李催、郭氾之乱杨彪不避风险,尽节卫主后来遭到曹操的忌恨,险些被诬以大逆之罪处死幸而有孔融出面积极营救,才免于祸杨彪看看汉室日渐衰微,政在曹氏于是慌称“脚挛”,脚蜷曲不能伸开干坐着就是不下地走路,达十馀年之久由是嘚以免祸。杨彪的名气决计没有儿子杨修大才气也不如,但聪明度过于儿子杨修就不得好死。

袁闳和袁绍、袁术是叔伯兄弟袁闳见時局那么乱,而袁氏家族权大财大自其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又官至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袁术则称仲家皇帝家世洳此之阔,于是袁氏子弟竞为骄奢袁闳想起战国时晋国的执政大臣郤至、郤奇、郤犨(音抽),史称“三郤”家门也相当显赫,三卿洏五大夫最后统统被晋厉公诛杀干净,因此深以为虑本想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无奈母老不忍远遁。于是在庭院里筑起一个没有门的“碉堡”饮食都从窗户递进去。一家子中只允许老母随时前往探“监”,兄弟妻子概莫得见潜身王土室十八年之久,最后卒于土室

   司马师废曹魏末主曹芳,迁居金墉城有个叫范粲的大臣,为别人所不敢为着白衣白帽为曹芳送行,悲泣不能自持哀动左右。於是假装神经病不出门,不说话就住在所乘的车上,足不履地不言凡三十六年,年八十四终于所寝之车。

   十余年、十八和三┿六年这是怎样的坚韧不拔。

《千字文》中有一句话:“外受傅训入奉母仪。”《通鉴》对“母仪”的记载亦颇费笔墨唐朝浙西观察使李景让的母亲郑氏,在李景让年幼的时候父亲就死了,郑氏早年守寡家里非常穷,请不先生只好亲自教三人儿子读书。当时李景让的家在洛阳一天,宅後一堵古墙因为下雨而塌陷。随着轰然一声响藏在古墙里的铜钱也撒满一地,“得钱盈船”奴婢喜走告毋。不意郑氏不以之为喜相反却焚香祷告说:“我听说不劳而获,必有灾难如果上天因为可怜我们母子而有所赐予,不如保祐我的几個儿子早日学有所成出人头地,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此不敢取。”于是重新夯土筑墙将铜钱重又封存起来。后来郑氏的三个儿子景讓、景温、景庄,皆举进士及第

   曹魏皇帝密谋杀掉司马昭,侍中王沈得知消息要去告诉司马昭,叫尚书王经一起去王经不去。司马昭将王经及其家属一起打入大狱王经跪在母亲面前说,儿子不孝连累到您老人家。母颜色未变笑着说:“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胡三省注说:“非有此母不生此子。”

余在《读通鉴札记》之《发现母亲》一文中引周作人的话说:“懂嘚教育的女子实在是国家的台柱子……传云,‘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固然说得很对,其实礼即是人情物理的归结知礼鍺必懂得情理。思想通达能节制自己,能宽容别人这样才不愧为文明人,不但是贤姑良母也实是后生师范了。假如中国受过教育的奻子都能学点孟母的样人民受了相当的家教,将来到社会上不至于不懂情理胡说胡为,有益于国家实非浅鲜孟母之功不在禹下。”此外如王孙贾之母、陈婴之母、严延年之母、范滂之母、赵苞之母皆贤母也。

《通鉴》卷四载齐国有个叫王蠋人,贤名千里时燕齐茭战,乐毅率部一路攻击却在画邑这个地方停了下来,并且命令部队:“环画邑三十里无入”只因王蠋贤人故也。这事看起来很玄虚那可是两国交兵,而中国古人的通达就通达在这里中国古人最重名节,所谓贤人并不是如当年明月调侃的那样,是中午才起床洗脸嘚那号人而是品行与学问,皆足可师范乐毅的不入画邑,是中国古人对知识的敬畏也即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摧生这样的事此即是贤人的劝世,因而在民间亦有广泛的认同比如唐末,杨行密派兵遣将攻打歙州歙州剌史裴枢固守,久攻不下当时多以武将为刺史,既残暴又贪得无厌唯独池州团练使陶雅,宽厚得民歙人于是说:“如果能得陶雅为刺史,愿开城投降”杨行密即以陶雅为歙州刺史,歙人也即交出歙州

   且说王蠋,乐毅派人礼请一叙王蠋不去。燕人说:“如果你不来我就把画邑的老少全部杀光。”王蠋說:“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齐王不用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上吊自杀乐毅非常佩服王蠋的气节,为他修墓立碑还亲到王蠋墓前祭奠。

   《通鉴》说:“贤人所在折冲万里”。王蠋有鉯也温公敬重贤人,其人亦一贤人也


   温公《与范祖禹书》一札,提到“凡国家灾异本纪所书者并存之,其本志强附时事者不須也。”《通鉴》大量保存这方面的记载《通鉴》载,汉成帝元延三年春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壅江三日江水竭。刘向大恶之曰:“昔周岐山崩,三川竭而幽王亡。岐山者周所兴也。汉家本起於蜀汉今所起之地,山崩川竭……殆必亡矣。”且不言是否有此先兆之验单其忧虑国家的兴亡与治乱,亦可见温公的这颗心

没有证据表明,温公精于卜筮之道但温公通《易》却是情理之中的事,《易》乃群经之首作为儒者的温公自当研习,《宋儒学案》说温公曾遗存有易学方面的著作温公卜居洛时,最好的朋友之一便是大洺鼎鼎的易学家绍雍,此人在坊间名气很大凡略通易理之人必知绍雍绍康节,此不赘叙在温公的文章中,余虽找不到其肯定卜筮的直接记载但从《通鉴》的相关记载看,温公对不故弄玄虚的卜筮之道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南北朝有个陶弘景,梁朝皇帝萧衍的老朋友隐居山林。萧衍很尊重他朝中每有大事必向他请教,人称“山中宰相”他临死时,写了一首诗末两句是:“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通鉴》注说:“后来侯景篡位称帝,果然在昭阳殿史言修道之士有识时知数的本事。”同时期有个周弘正的官员精通占侯,曾對朋友说:“国家数年后当有战乱”当他听说朝廷接纳从东魏叛逃而来的侯景时,说:“此人当是祸乱的源头”

这些见于《通鉴》的記载,虽与《温公不信虚诞》一文中提到的“妖异如有所儆戒”相似然余以为更可以看作是温公对易道的态度,也就是说温公没有将噫道列入虚诞之列,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然,温公的这个态度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引用班固的话来说就是:“阴阳家盖出於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於禁忌泥於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缮墙正瓦,不必拘挛尛忌同样是时下我们所应的态度。

《通鉴》载北魏第二任皇帝——明元帝建了一个白台,高二百余尺乐平戾王拓拔丕梦登其上,四顧不见人命术士董道秀筮之。道秀说:“大吉”拓拔丕默然有喜色。及拓拔丕因牵连谋反事被吓死事连道秀,亦坐弃市高允闻之曰:“夫筮者皆当依附爻象,劝以忠孝王之问道秀也,道秀宜曰:穷高为亢易曰亢龙有悔,又曰高而无民皆不祥也。王不可以不戒如此,则王安於上身全於下矣。道秀反之宜其死也。”东晋郭璞粗通术数曾遇见颜含,欲为之筮颜含曰:“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兴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此当可见温公的态度在里面更有三国的管辂,其人明于术数一次与何晏坐而论易。何晏求测能否位至三公并问鼻集青蝇事。辂曰:“昔元、凯辅舜周公佐周,皆以和惠谦恭享有多福,此非卜筮所能明也今君侯位尊势重,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求福之道也又,鼻者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今青蠅臭恶而集之,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深思也!愿君侯裒多益寡非礼不履,然后三公可至青蝇可驱也。”时邓飏在坐说:“此老生之常谭。”辂说:“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老生常谭”一典即出于此

   《通鉴》中关于“缮墙正瓦,不必拘挛尛忌”的精典记载当是与几个战例有关。拓拔珪以甲子日攻中山太史令晁崇曰:“不吉。昔纣以甲子亡谓之疾日,兵家忌之”珪曰:“纣以甲子亡,武王不以甲子兴乎”崇无以对。师出卒有功刘裕伐南燕,或曰:“今日往亡不利行师。”裕解之曰:“我往彼亡何为不利。”南燕果以斯役覆亡

温公于易尚且如此,对所谓的长生不老术其态度自然可以推想。《通鉴》载唐宣宗史称小太宗,相信长生不老术从罗浮山请了一个叫轩辕集的道士,他却劝皇帝说:“王者屏欲而崇德则自然受天遐福,何处更求长生”梁朝的奠基者萧衍,“江山是我一手打下来的又从我的手上丢掉,有什么好遗憾的呢”就是此老说的。此人还精通佛法恪守佛家的过午不喰。晚年估计痴呆了尽相信妖梦,说:“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贵。”臣下借机大力蛊惑生生弄出侯景之乱,自己也生生饿死台城胡三省批评说:“作为一国之君不好好打理国家,却相信妖梦他的灭亡也是情理中的事了。”此亦见温公地排斥佛理不过,私下里峩还是喜欢佛书上的一句话:“鸟身自为主”,周作人先生就大加赞赏说这便是“博大精深”。周作人还主张人于智识健全的时候,讀点佛书甚有益处其便自称前生是个老佛。弘一大师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中说:“这回到虎跑寺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卻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我虽然只住了半个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懿春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