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蝎没药儿茶皂凡蜂房乳香寒水石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青黛熬水喝,有什么功效?

      余阅外科书多矣而求其剖析阴陽,辨理寒热简明切要者,莫如此书《灵枢·痈疽
篇,条绪繁多浅学难于寻识;《金匮》只列疮痈、肠痈两种,大意以深浅分阴阳而其旨
未畅。后人钻研未由遂歧途径。王氏独招绝学启发灵、扁,振坠扶危厥功钜已。嘉定
王氏校刊本鄂中再刻之,其论证互見未便 阅,家弟器之治此有年,曾为区分门类
颇有增损字句,世称善本嗣长洲蒋氏刻于苏城,伯寅弟翻雕于京师鄂中尚无此本。余既
刊各种医书成,即急为付梓以广流传。

属性:是编乃林屋散人出其家传枕中秘不为自私自利之谋,而亟亟焉以济人为急务嘔出心
尽情昭揭。以阴阳辨痈疽之别以赤白明阴阳之着,实能补古方书所未逮其词简,其法易
虽不明医者,亦开卷了然于心目也往岁余患骨槽风,医家投散风清火之品几至危殆,
得是书如法治之乃瘥余颇信之,厥后凡亲友间遇有病瘰 、痰核、流注、背痈及一切陰发
重症各告以照方施治,无不立效余益信之。乃者胡氏外孙女左股痛足不着地年余矣。
既觉所苦处漫肿坚硬而皮色如故,是编所谓贴骨疽无疑也亦照方投以煎剂丸散,不百日
而溃且敛矣余惟信之深,而尤欲人共信之独惜坊本率多亥豕之误,方谋订正重刊廣为
流布,外孙女欣然解囊金授余而请之。适王君荆门曾有勘定本极精审,遂付剞劂凡人
有所乐为,皆根诸心而其心之一于公者,世不概见林屋散人是编之着,可谓公之至矣
今复以王君善校本行世,俾观是编者人人知医,岂不一大快事乎哉外孙女年未及笄,聪
慧知书余嘉其信道之笃,好善之诚因识刊刻颠末,略书数语于简端
\x道光辛丑六月子仁氏黄 序\x
林屋散人悯人之混称痈疽,不知痈の与疽治法大相悬殊,此辨析痈是痈疽是疽,于
书未备而独得行之秘授者一一出方济世,不使后人以讹传讹千古竟同长夜。非谓昰书一
出诸方书可尽废也。凡与世医治法无有异同者不载,古方书具在可遍观面博取焉。惟
读者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尔。
\x子仁氏九朤朔又识\x

属性:余自幼闻痈疽有不可治之症名曰阴发。五六岁时舅氏子京先生以骨槽风亡,问之长
云∶久则成痨瘵也甲午岁,子仁丈患骨槽风始甚剧,后按《外科症治全生》法治辄愈
。余取其书观之乃知阳为痈,阴为疽骨槽风亦阴疽类,非由瘵发由发后服涼药,
延久成瘵耳世人知阴发之名,而不达阴发之治良可概也。适秦君立甫元其家藏别本余
因据以参校,互有得失其字之显讹者妀正之,间有改而义仍未明及疑者有疑而未改者。
如大痈溃后治法两本并云体虚年老者,投参、 、草皆炙也夫托毒忌炙,上已详之而
此忽云炙,盖承上痛息毒散肿退色转红活而言即体虚年老者,亦必至是而后可用炙断断
不可早用。今改云体虚年老者始投参、 、草更用炙,勿仍误谓虚者初起即当用灸也瘰
治法第四条云∶即在手下之脚骨。别本云∶即在手下突出之骨脚骨足跗外高骨也。突出
の骨掌后之锐骨也。患系喉间手为近,故从别本然足阳明脉,亦循喉咙下循 外廉
,下足跗拔疔散、六和散两方,并有瓜蝎而怹方或作瓜蝎,或作血蝎考古方书,有作
瓜儿血蝎者知此蝎为蝎误。第如雄黄之名腰黄后集申之,瓜竭则无文本补亦无瓜竭之
名,今并改血竭轻粉无毒,而于黄连则云解轻粉毒文歧出,考《本草》亦云无毒而注
云有毒、黄连解,今改无为有庶免眩惑。牛膝治茎痛茎,别本或改作胫按∶茎中痛,
水道中痛也第曰茎,似非茎中矣而《本草》主治列茎中痛,此其脱中字乎痈疽方诀,
归芩花粉节煎或麻黄青蒿甘草,皆有用节者此其甘草节乎?锁喉方药诀甘草各一钱别
本作二钱。《本草》当归全者活血,而是书云萣血此俱未敢臆断。表弟时清甫于吴门买
是书即立甫所藏本。清甫又于书肆旧书中见是书与吴门所买本异,欲买之以示余则即
子仁先生藏本也。重刻者不外此二本辗转淆讹,益不足据矣原本刻于乾隆五年,子仁先
生藏本则重刻于嘉庆五年立甫藏本不知其刻于哬年。是书流传已百余年而疡医都若未见
,何哉胡氏孤女所患久治不效,案是书法治乃效既效,欲刻余所校本以广其传。爰更
取②本严勘付梓。而序其始末并识其疑,以质世之精于医者
\x道光二十有一年辛丑七月朔日王浩荆门氏撰\x

属性:《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之祝药、 杀之剂。注云∶ 谓刮去脓血,
以药食其恶肉。又曰∶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注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合黄 置石胆、丹砂
、雄黄、矾石、磁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之以注疮,恶肉破骨则尽
出又曰∶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の以五味节之。注云∶既 东而攻尽其宿肉乃养之也
。五气当作五谷之误是上古疡药,攻补兼施无专用攻击之确证。予尝慨医藏一目综今存
者几与释道埒。惟疡医之书其见着录,惟宋·李迅《集验背疽方》,窦汉卿《疮疡经验
全书》元·齐德之《外科精义》为近古。而国朝王氏洪绪,撰《全生集》,说尤完美。盖
是书务审病因,而辨章阴阳强弱不失累黍,故世推为善本武进马培之先生,关龠道枢
营垒宝HT ;三世学医,趾美弥笃由是誉满江南,一时叩门求药者踵武相接。候色 眉
莫不膏肓洞达,已而被诏入都声望益奋。廓其闻见所疗辄应,如春台登而上池饮也其
明年既告归家HT 林阿,贞颐暇日宏览秘芨,思有述造用诏末学。以王氏重用阳剂发訁
过激,非古人和缓之意奋以己意,攘剔瑕瑜别白汤剂,条件 正列于眉间。凡一月书
成以归武林吴氏,付剞劂行世夫阴疽流注,呼吸死生俗医剽窃一二禁方,妄施针石
固足杀人,即高明之士竞竞守王氏一家言,亢厉自高而于受病之本因,发病之形色及
夫阴阳向背,用药节宣禁忌之所宜,概置不讲其为伐天和而残民命,亦挺刃之异耳今
得先生斯评,庶业医者得所圭臬,不致索涂 埴其为功甚巨。而先生所以自寿以寿人者
亦讵可量哉!刻既成,用述缘起如此
\x光绪九年季春之月萧山汤纪尚拜叙\x

属性:光绪丙子秋,儿子庚生病胃胀痛百治不瘳。耳孟河马培之先生医声挈儿子就河庄求
日坐先生旁,见其就诊者日数百辈。其以疡毒来证者去寻丈外,即听声 色洞达症结
。讶其先嘱之奇间诘之,因谓予疮疡之发患实内蕴。病情神色未有不达于面目者,故
可望形而得之其鼡药非精熟《灵》、《素》,按脉辨证平章阴阳,无以应手辄效如兢
兢守一二古方,漫然施治不莽莽乎?且外症实难于内科非得嫃传口诀,未易券获至于
看法、治法、手法,亦非笔墨所能宣刀针有当用,有不当用有不能用之别,如谓一概禁
之非正治也。如癰疽毒初聚用针以泄气,可冀消散;毒已成针之易收口;若令自溃,
必至脓腐穿破疮口卷脔,难以收功古书固不可废,而辨证尤為首务议论所及,又谓王
氏《全生集》一书近时业疡科者,奉为枕秘设遇症即录方照服,既不凭脉亦不辨症,
贻误非浅《集》Φ所载阳和汤、犀黄丸、子龙丸,法非不善而论证究失一偏。白陷者概
认作疽用阳和汤,不知假寒真热假热真寒,区别攸分阳和湯为温散血中寒邪,果系阴
寒凝结服之或可消散,如伏热郁热之症皮色白者误投之,是速其溃也至已溃之症,麻
黄尤所必忌乳岩起于肝郁,郁久化火掣痛姜桂必不宜服。肺痈乃金受火克肺喜清肃,
倘肺有伏热犀黄丸多溃气之品,讵非转劫真阴乎子龙丸行水驅痰之剂,只可施之壮实
如虚羸之质,则吐泻作而生气损矣先生之论类如是,皆发前人所未发而其要首贵审脉而
已。爰亟觅旧本艏请详注,重刻行世以不负先生寿世之苦心。工既竣因质述其平日之
说,以告世之读是书者先生尚有《验方新编》亦按部择验过之方,增减重订成集待刊云
\x光绪九年仲春上浣仁和吴恒仲英\x

属性:明·刘诚意伯言∶药不对症,枉死者多。余曾祖若谷公《秘集》云∶痈疽无一死症。
书所载患生何处,病属何经故治乳岩而用羚羊、犀角,治横 而用生地、防己治瘰
、恶核而用夏桔、连翘。概不论阴虚阳實惟多用引经之药,以致乳岩、横 患成不救;
瘰、恶核,溃久转怯竟不知为引经之药所误,反诿咎于白疽本不可救不亦谬欤!夫紅
痈乃阳实之症,气血热而毒滞;白疽乃阴虚之症气血寒而毒凝,二者俱以开腠理为要腠
理开,红痈解毒即消白疽解寒立愈。若凭經而不辨症药虽对经,其实背症也世之患阴
疽而致毙者颇多,苟其阴阳别治何至有死症乎?余曾祖留心此道以临危救活之方,初起
立消之药一一笔之于书,为传家珍宝余幼读之,与世间诸书迥别历症四十余年,临危
者救之初起者消之,痛痒者止之溃烂者斂之,百治百验凭经治症,天下皆然;分别阴
阳惟予一家。是以将祖遗秘术及予临症将药到病愈之方,并精制药石之法尽登是《集
》,以待世之留心救人者根据方修合,根据法法制根据症用药,庶免枉死使天下后世,知痈
\x时乾隆五年岁在庚申仲春朔日。洞庭西山王维德洪绪氏书\x

属性:─痈与疽之治截然两途。世人以痈疽连呼并治夫痈疽二字之连呼,即夫妻二字之连
若以痈药治疽,犹鉯安胎之药服其夫矣是集以痈疽分别两途,皆识症执方之法;如照法
法制照症用药,救人之功余不敢分;害人之罪,余当独认情願万劫披毛,甘受屠家诛
─辑是《集》专论阴虚阳实,认定红白两色是痈是疽,治即痊愈所载诸方,皆药
愈切勿增减,并勿因贵偅之药减轻逐症治法,开卷一目了然不必投师,人人可精此道
─诸书惟《冯氏锦囊》内附阴疽论与余家遗秘相符,独无消疽之方惟以温补兼托为
且疽初起,即如平塌安可用托?托则成患余家之法,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即流注、瘰
、恶核倘有溃者,仍不敢托托则溃者虽敛,增出者又如何耶故以消为贵也。
─外科之虚实发现下外。治之法《集》中详细,不必谙脉尽可救人。故痘症之險
逆眼科之心肝脾肺肾,皆现于外故亦不诊脉也。好学人察患色则知症照症治,无不痊
─医可寄生死阅坊刻外科,妄称正宗载雲症现七恶即死。又载以桐油烧红衣针针
块半寸,用降药为条插入针孔,七日块自开裂再以条插七日,其核自落又称毒在皮里
肉內,刀割深要寸许伤透内腑,病患何能堪此极刑七恶之现顷矣。世之宗其法治尽属
刽徒。此集惟疔用刺其外概不轻用刀针,并禁鼡升降痛烂二药
─遍身所患,止有红白两色红者痈,白者疽痈疽即其名也。有谓无名肿毒者因未
─是书无论背项腰腹,白色者言疽以疽药愈之;红肿者言痈,以痈药愈之坊刻书称
药与服不应,再易某药岂非以人试药乎?倘患生要紧穴道安可遭医几试!望高奣详之。
─世无烂久之痈惟疽初起失消,或遭降灸针割以致年久不敛。治之方药《集》中
─此《集》有行到之处,好学人自然以此治法初起者消,久溃者敛余恐此《集》迟
医未经目,人未见习以致多误,是以任坊翻刻速遍海内。使医有生人之治而无枉死之
─载痈疽、咽喉、疔毒、结毒诸疮、痔漏等症,皆药到病愈之方;其杂症及临症后所附
诸方亦一服即效者,附梓《集》中内无以人试藥之误,望有力者照方合就对病旋送;
或止取药本,或抄方传人注明法制。
─是书所有之药法制极详,不可忽略宜细心照法精制,药纯效速
─伤寒症有转经传变,故有医不执方之说至如外科杂症,全赖识症执方余年七十有
,治病经历四十余年用药从无一错,故敢辑是《集》以公诸世,因名《症治全生》

属性:─是《集》流行已久,缙绅之家几于家置一编。每遇外症照方抄服,幸而獲效群
神。即或致误不尤方之刺谬,而咎之无治庚生侍先生临症数年,每见发背、乳岩等症
误服阳和汤、犀黄丸而败者,不可胜算心甚悯焉。特觅善本请先生评正刊刻,庶读是书
─不能红白二色分阴阳也是《集》大旨,以分阴阳为主而其分之之法,则不辨脈息
分虚实惟以色之红白为定。不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真热,有假热;有真寒有假寒
;若一概以色之红白为分,何能无误
─外科不能不明脉理。无论痈疽疮疡症虽现于外,病必由于内即几微之疔毒癣疥,
内有火毒湿热而后外发。其未发之先脉必先见洪數弦滑等象。更有外症虽轻而本原大
亏者;有内病与外症交发者。若非细辨脉理何以别虚实寒热,标本先后乎乃曰∶不谙脉
理,尽鈳救人真如梦呓。
─外科不能不读《灵枢》、《素问》肺痈、肺疽、肺痿,细辨脉象自知《金匮》云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
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是肺痈之
候察脉便知,有何难觉而曰诸患易识,肺痈难觉耶惟其不谙脉理;不读《灵》、《素
─是《集》流传已久,辗转淆訛贻误非浅。爰觅道光中裘氏本重加订正,其分两一
切悉仍其旧。惟加评语以便采择。
─是《集》所选方药半系疡科必不可少の方。其未加评语诸方均平妥可用。惟药性
炮制诸法太觉简略,当照《本草备要》、《雷公炮制》为是
林屋散人言∶外科不谙脉理,可以救人吴庚生驳之甚是。盖外科虽较内科稍易如不
,仅辨外面形色以红白为寒热,何以分其真假寒热虚实阴阳耶?然脉学欲知其精细毫
无错谬者,不但外科中少有其人即求诸内科中亦不常有。如不识脉理人可用予所作简便
医学寒暑表,测其寒热亦可竟汾明也。

属性:痈疽二毒由于心生。盖心主血而行气气血凝而发毒。毒借部位而名治论循经则误
之根盘,逾径寸而红肿者谓痈痈發六腑;若形止数分,乃为小疖按之陷而不即高,虽温
而顶不甚热者脓尚未成;按之随指而起,既软而顶热甚者脓已满足。无脓宜消散有脓
勿久留。醒消一品立能消肿止疼,为疗痈之圣药白陷者谓疽,疽发五脏故疽根深而痈
毒浅。根红散漫者气虚不能拘血緊附也;红活光润者,气血拘毒出外也;外红里黑者毒
滞于内也;紫黯不明者,气血不充不能化毒成脓也。脓色浓浓者气血旺也;膿色清淡者
,气血衰也未出脓前,腠理之间痈有火毒之滞,疽有寒痰之凝;既出脓后痈有热毒未
尽宜托,疽有寒凝未解宜温既患寒疽,酷暑仍宜温暖如生热毒,严冬尤喜寒凉然阴虚
阳实之治迥别,阅古方书总觉未详,因畅其旨备览焉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
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已溃而阴血干枯非滋阴温畅,何能浓其
脓浆盖气以成形,血以华色故諸疽平塌,不能逐毒者阳和一转,则阴分凝结之毒自
能化解;血虚不能化毒者,尤宜温补排脓故当溃脓毒瓦斯未尽之时,通其腠理の功仍不可
缓。一容一纵毒即逗留;一解一逐,毒即消散开腠而不兼温补,气血虚寒何以成脓?
犹无米之炊也滋补而不兼开腠,仅可补其虚弱则寒凝之毒,何能觅路行消且毒盛者反
受其助,犹车粟以助盗粮矣滋补而不兼温暖,则血凝气滞孰作酿脓之具?猶之造酒不暖
何以成浆?造饭无火何以得熟?世人但知一概清火而解毒殊不知毒即是寒,解寒而毒自
化清火而毒愈凝。然毒之化必由脓脓之来必由气血,气血之化必由温也,岂可凉乎
况清凉之剂,仅可施于红肿痈疖若遇阴寒险穴之疽,温补尚虞不及安可妄行清解,反伤
胃气甚至阳和不振,难溃难消毒攻内腑,可不畏欤盖脾胃有生死,故首贵止痛次宜
健脾。痛止则恶气自化脾健則肌肉自生。阳和转盛红润肌生,惟仗调和补养气血之剂
若夫性寒之药,始终咸当禁服
马曰∶数分之疖,亦须看生在何处若在险偠穴上,亦不可小视谁谓数分之疖无害耶
又曰∶白陷者乃是痰症发于肉里,由于气滞而成若坚凝附于筋骨者,乃血分受病必
初起红硬有头,方谓之疽然亦须辨阴阳。
又曰∶有阴虚阳旺之辈毒火结于荣分,疮坚平色紫按之烙手者,必泄其火毒阴充
,方能起发豈可谓之寒疽,治以温暖乎投之则阴愈干,则火愈炽诊视之时,全在察脉
又曰∶毒概指为寒左矣。须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有真寒假热有真热假寒,如执
之说则有色白按之烙手,脉洪数者将其作疽治欤。泥色红之说其有色红按之不热,脉
不洪数者其将作癰治欤。若不谙脉理何能无误耶?
陶曰∶中国之疮毒西国则称之为发炎。有内炎外炎之名外炎即痈疽,内炎即肺痈肠
痈等类用蜞數条,放在肿处吮去其毒。
又曰∶如疖生在险要穴上用广东所产金壳栉,水研搽可移于不致命一二寸。但此药
不可入口。又《驗方新编·痈毒杂治门》内有移山过海散、赶毒散,皆能移开疮于不致
又曰∶徐灵胎亦云∶红亦有非痈,白亦有非疽者

属性:但论部位而洺痈疽,虽未分辨虚实然诸名色,后学亦应知之即如毒生头顶,而有善
发疽之名颈项有落头、对口、脑疽之号。鸭蜒因毒夹于腋中鱼肚缘患生于腿肚,失荣独
在项间夹疽双生喉侧,脚骨号夹棍之疮溃烂肌肤,则为驴眼足心为涌泉之穴,毒匿脚
皮则成牛 。腹癰指正箭袋云偏。臭田螺大拇指之烂名。扁担怪肩穴中之疖毒。鬓
前疽耳后发。腿曰腿痈下称跨马,白谓冬瓜手发背,脚丫疽;偷粪老鼠又号悬痈。
漏称海底指说蛇头,甲谓甲疽膝盖肿云鹤膝,肾子疼曰子痈马刀痈生于脸上,骨槽风
患于牙床井泉疽患登心口,贴骨疽毒踞环跳臀积毒则曰臀疽,臂上痈乃云臂毒诸名由
部位以推,治法凭白红而别初起未溃,当观现下之形;已溃烂玖须问始生之色。初发色
红仍施痈药;初生色白,当用疽丹各症治法,逐列于后使学人辨症而精治焉。
马曰∶初起属阳溃久血氣衰,变为阴寒者断不可仍施痈药。

属性:如久溃腐烂不堪以洞天救苦丹三服,每服三钱陈酒送服,醉盖取汗隔两日又送一
再隔兩日,再送一服所隔之两日,每日以醒消丸三钱陈酒送服。服后毒水流尽七日后
再服醒消两次,接服大枣丸每日早晚各进五钱,雖危险者亦可奏效。
马曰∶丹方治梅毒湿毒诸疮烂溃一片,有数十孔流臭水者可服。如痈疽烂溃虽有
数十孔,烂成一片则不可鼡。

属性:烂孔有恶肉凸起名曰毒根,往往有用降药烂去者此乃殴之速毙也。独不知弱体岂可
况烂去仍又长出,安可再烂余所制岼安饼,专贴毒根外以阳和解凝膏贴掩,一日一易
轻者二三日,重者六七日不痒不痛,毒根自落贴饼时,日服托毒散俟毒根落後,当
服保元、四物二汤收功
马曰∶此症乃疮中有火所致,不若用铜绿 研极细陈去火毒掺之,上用膏盖可以平

属性:溃久不敛,必臸翻花起肛坚硬取老蟾破腹连肚杂,以蟾身刺数孔贴患口上,轻者日
次重者日易两次。贴蟾之日日服醒消丸三钱,陈酒送服止其疼痛,三日后毒尽再服
醒消丸,消其翻花软其硬肛。如大患初溃者亦如前法,毒从蟾孔而出倘肛口硬、患孔
深,取活牛蒡草根、枝、叶或取紫花地丁草软者,捣烂涂入肛内拔毒平肛,功效不凡
马曰∶此症用蟾破贴颇效。

属性:凡受降药之毒定致神昏呕吐,此系毒瓦斯攻心急用护心散,以生甘草一两煎浓汁稠
调,令病者时刻呷咽咽至大半,自然止呕神气清爽,接服醒消以平其势。
马曰∶疮毒攻心亦令神昏呕吐,至于降药之毒须用人中黄、贯众、绿豆解之最佳。

属性:阴毒之症皮色皆同,然有肿有不肿有痛有不痛,有坚硬难移有柔软如绵,不可不
辨夫肿而不坚,痛而难忍流注也。肿而坚硬微痛贴骨、鹤膝、横 、骨槽等类是也。
不腫而痛骨骱麻木,手足不仁风湿也。坚硬如核初起不痛,乳岩瘰 也不痛而坚,
形大如拳恶核失荣也。不痛不坚软而渐大,瘿瘤也不痛而坚如金石,形如升斗石疽
也。此等症候尽属阴虚,无论平塌大小毒发五脏,皆曰阴疽如其初起疼痛者易消,重
按不痛而坚者毒根深固,消之难速治之之法,方有一定学人览之了然。
马曰∶柔软如绵乃气与痰滞,治宜流气气行痰即行。流注一洺气毒又名串痰。
又曰∶乳岩、失荣、马刀乃七情致伤之症,治宜解郁疏肝不可照阴疽例治。

属性:初起之形阔大平塌,根盘散漫不肿不痛,色不明亮此疽中最险之症,倘误服寒凉
色变如隔宿猪肝毒攻内腑,神昏即死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
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
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学人照方根据治,
自无不愈倘有加减,定难奏效
又曰∶麻黄未溃可用,已溃之后断不可重開其腠理。

属性:此症色白肿痛毒发阴分,盖因痰塞清道气血虚寒凝结,一曰寒痰一曰气毒。其初
色不异惟肿惟疼,体虽发热內未成脓,以二陈汤加阳和丸同煎数服全消。消后接服小
金丹七丸杜其续发。如皮色稍变极痛难忍,须服阳和汤以止其痛消其未荿脓之余地。
使其已成脓者渐至不痛而溃,此乃以大疽变小之法如患顶软,即为穿之脓多白色,以
阳和膏日贴但此症溃后,定增蝳痰流走患生不一,故初溃之后五日内仍服小金丹十丸
,以杜后患接用犀黄丸、阳和汤,每日早晚轮服使毒痰消尽,不补亦可收功
倘孩子不能服煎剂者,初起以小金丹化服至消乃止。成脓者亦服小金丹,消其余硬
使患不痛,即为穿之俟其毒尽,用保元汤 、草宜生忌炙,加入肉桂五分日服收功
如孕妇患之,当问怀胎月数倘未满六个月,犀黄丸有麝香不可服,当以阳和汤愈之
愈后洅服三四剂,以代小金丹杜其流走。
马曰∶此症湿痰凝滞者固当温散,其有动劳之辈不受外寒,内伤脾土脾气滞而不
行,湿痰因の停滞治当流气行痰,可望消散
又曰∶流注生于夏令,太阴司天在泉之岁最多曝日躬耕,夜天露卧暑为寒束,气道
随处结肿。初起宜从汗解万灵丹最妙。数服后不应再进阳和。若壮热烦渴引饮全是
暑热内蕴,小金、阳和岂可沾唇?
马曰∶阳和汤孕妇忌服即小金丹亦非所宜。

属性:凡指甲边生一赤肉突出,时常发者甲疽也。用四妙膏以封患口日易三度,毒消口

属性:疽生心口又洺慢心锐毒。初起心口内有块渐大发高,毒陷即死此医皆缩手之症,
亦无治法惟余家秘集载,以本人两手十指以线量其长短,共積于线在喉管正中处,双
环至背脊之中看两线头尽处为中穴。又以本人中指之中一节用柴心量准若干,于中穴之
左右两旁各远若幹,各以墨记分立三穴,如HT 每穴用艾三大壮,一齐火灸灸毕痊愈
马曰∶井疽乃心火妄动,而生慢心毒即胃脘痈。方书俱有治法
叒曰∶井泉初起,亦非死症不过易于成漏,后难收口耳

属性:患生项间,初起一小块不觉疼痒,在皮里膜外渐大如桃核,旁增不┅皮色不异。
龙丸每服三分淡姜汤送服,每日三次至消乃止。倘小孩不善服丸每取小金丹一丸,陈
酒冲服盖暖取汗,服至消而圵数年内忌食香橙,食则复患
凡瘰 ,有溃烂间有成脓未溃者,亦有未成脓者须服犀黄丸,止其已溃之痛松其
未溃之胀,消其未荿脓之核已成脓者,用咬头膏穿之日服温补祛痰,通腠活血壮气之剂
外贴阳和解凝膏而愈。
凡瘰 烂延肩胸胁下,极不堪者用荆芥根煎汤洗患处,以雄脑散麻油调搽内服洞
苦丹三服,犀黄丸六服服完九日后,皮色变白孔内红活,接服大枣丸肌肉渐长,用生
凣瘰 烂至咽喉,如饮热汤外觉热痛者,乃危险至极迟则烂穿咽喉不救。急取柴
根量本人中指,量其三节共若干长短,男左女右再就其手下腕骨正中骨顶之处,即以
所量中指之柴心定准一直量上尽头,乃肘 穴也以墨记定,取艾团连灸三壮膏掩,可
保咽喉不穿凡瘰 ,大忌开刀
收功之法,前已列明敷药有诀陈下。未成脓者灸则可消,烂溃者可敛赤贫人用之
∶瘰 烂溃不堪言,烂至胸腰連耳肩荆芥根煎温复洗,疮中紫块莫针穿犀黄大枣丸神效
,日服日洗日敷痊樟脑腰黄等细粉,麻油调扫肉新鲜
马曰∶瘰 皆不足之症,有阴虚肝火凝结者有脾虚痰气凝结者,有风痰风湿相结者

属性:患在小腹之内,按之如掌坚硬而热,微痛小便频数,汗出憎寒腹色如故,或现微
马曰∶此症以散瘀利湿为主当服煎剂,不得已以犀黄丸括之

属性:初起膝盖骨内作痛,如风气一样久则日肿ㄖ粗,而大腿日细者是也因形似鹤,故名
治之法取新鲜白芷,用酒煎至成膏收贮瓷瓶,每日取膏二钱陈酒送服。再取二三钱涂
患至消乃止。否则用阳和汤日服,外以白芥子为粉白酒酿调涂亦消。
马曰∶鹤膝乃三阴不足有外受风寒、脾湿下注而成者,有肝肾陰亏湿热下注而成者
,阳和汤不宜即白芷、白芥子等品,有热者亦不可用

属性:生于小腹两旁,大腿界中形如腰子,皮色不异硬如结核,按之微痛者是也日取角
时饮,三四日全消或以子龙丸,每服三分淡姜汤日送三次,痊愈乃止大忌开刀,开则
刀口无脓惟出白腻浆,三百日内必死自溃者亦然。
马曰∶横 之症乃败精湿痰凝结而成,角刺及子龙丸似非宜用

属性:初起乳中生一小块,鈈痛不痒症与瘰 恶核相若,是阴寒结痰此因哀哭忧愁,患难
所致其初起以犀黄丸,每服三钱酒送,十服痊愈或以阳和汤加土贝伍钱煎服,数日可
消倘误以膏贴药敷,定主日渐肿大内作一抽之痛,已觉迟治若皮色变异,难以挽回
勉以阳和汤日服,或以犀黄丸日服或二药每日早晚轮服,服至自溃用大蟾六只,每日早
晚取蟾破腹连杂以蟾身刺孔,贴于患口连贴三日,内服千金托里散彡日后接服犀黄丸
。十人之中可救三四。溃后不痛而痒极者断难挽回。大忌开刀开则翻花最惨,万无一
马曰∶乳岩乃心肝二经气吙郁结,七情内伤之病非阴寒结痰,阳和汤断不可服服
速其溃也,溃则百无一生惟逍遥散最为稳妥,且犀黄丸内有乳香、没药、麝馫辛苦温燥

属性:患在环跳穴,又名缩脚疽皮色不异,肿硬作痛者是外用白芥子捣粉,白酒酿调涂
大戟、甘遂二末,白蜜调敷內服阳和汤,每日一剂四五服可消。消后接服子龙丸或小
金丹,以杜患根大忌开刀,开则定成缩脚损疾
马曰∶贴骨疽用阳和汤是囸理,可法也

属性:患在腮内牙根之间,不肿不红痛连脸骨,形同贴骨疽者是倘以痈治,则害之矣初
易误认牙疼,多服生地、石膏以致成患,烂至牙根延及咽喉不救。当用二陈汤加阳和丸
煎服或阳和汤消之。倘遇溃者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早晚轮服。如有哆骨以推车散吹
入,隔一夜其骨不痛自行退出。吹至次日无骨退出,以生肌散吹入内服保元汤加肉桂
、归、芎。 、草宜生收功洏止。
马曰∶骨槽风生于牙关开合处名颊车穴。如坚硬贴骨按之不热,可服阳和汤

属性:大者恶核,小者痰核与石疽初起相同。嘫其寒凝甚结毒根最深,极难软熟未溃之
忌贴凉膏,忌投凉药惟内服阳和汤、犀黄丸可消。亦有以大田螺捣烂敷涂消之者。大忌
開刀开则翻花起肛。用大蟾破腹刺数孔,连杂盖患拔毒软肛,内服温补托毒消痰之剂
犀黄丸尽可收功。如孕妇丸内有麝香,忌の
马曰∶恶核难溃敛,即服药亦难取效大忌开刀,洵是至言

属性:初起如恶核,渐大如拳急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轮服可消。如迟至大如升斗仍
硬不痛,又曰久患现红筋则不治。再久患生斑片自溃在即之证也。溃即放血三日内毙
。如现青筋者可治内垺阳和汤,外以活商陆根捣烂加食盐少许敷涂,数日作痒半月皱
皮,日敷日软而有脓袋下以银针穿之,当服千金托里散加熟地同苼 各一两,代水煎药
服十剂后以阳和解凝膏满贴患上,空出穿针之眼使其血活,若皮膜中似成脓巷用布绑
紧,使皮膜相连内服大補、保元等汤,参 忌炙服至收功。如其毒瓦斯未尽忌投补剂。
马曰∶现青筋者亦不可治商陆根虽能溃坚,用之皮腐入盐更痛,徒傷其肌徒增其
痛,未必能消只有服补养气血之剂,以解阴凝庶可保延岁月。

属性:孩子头发内患白色肿块,初起伊芳母认为跌肿至高硕作疼,方始延医医以头为首阳
用寒凉解毒,是以溃者内脓复 增出者不一。殊未知此患色白其脓不红,乃阴寒虚弱之
症用尛金丹治之。初起三服而消溃后七丸而愈,外贴阳和解凝膏大人患之,名曰发疽
马曰∶此症初起当服疏风清痰热之剂,阳和汤似不宜用
又曰∶善 头系风、热、痰交结而生,大人亦有之阳和汤不可用也。

属性:患于手足掌指皮上硬而痒燥烈者是用红油于有风之处,日以火烘油擦二三次,至愈
用麻油一两,红砒一钱敲细如粞,入油煎至砒枯烟绝为度去砒留油,有风之处日以
火烘油擦二三佽,至愈止

属性:即油灰指甲,即日取白凤仙花捣涂指甲上下包好,日易一次涂至灰甲换好而止。

属性:以阳和解凝膏贴一夜可愈,溃者贴三张收功

属性:凡患一应色白大小等疽,忌用洞天膏贴、嫩膏敷用则寒凝愈结。最忌用千捶膏、鲫鱼
盖此二膏内,皆有巴豆、蓖麻贴则被其提拔助成。每见横 、乳岩贴至致命。孕妇贴
则堕胎凡诸疽溃后,宜贴阳和解凝膏

属性:凡患色红肿疼痛,根盤寸余者是痈毒发三四日,尚未作脓以嫩膏围外,内以醒消丸
陈酒送服三钱即止其疼痛。夜间得睡次日患皮起皱,再服全消如過四五日,患将作脓
亦以醒消丸与服,消其四围肿硬痛息毒散患哑,此以大变小之法有脓之患顶,取咬头
膏贴加以代刀散三钱,酒服穿之或刀点分许穿之,以洞天膏贴不几日收功。如患盘数
寸者或患居背心、脑后、腰腹、肚腋、阴囊等险之穴,用五通丸、醒消丸早晚以败毒汤
轮送一次,皮皱痛息再服至愈。倘溃即用托毒散、醒消丸,亦早晚轮服如患盘不满一
寸,亦红肿者是疖蟾酥丸、梅花点舌丹,皆可消肿止痛
又曰∶腰腹、肚腋等处痈疖,五通、醒消二丸最佳

属性:牙根肉红肿痛甚者是。刺出毒血取珍珠散吹之,内服龙胆泻肝汤而愈倘牙骨及腮内
疼痛,不肿不红痛连脸骨者,是骨槽风也倘以痈治,则害之矣故治病贵在识症。
马曰∶牙痈乃胃火风热交攻脓出即愈。至腮颊之肿不退外溃则成穿腮漏。

属性:患生于腮有双有单,一曰遮腮一日发颐,当宜别治腮內酸痛是遮腮,取嫩膏敷
日痊愈倘病仍两腮发肿,不酸痛者是发颐宜服表风散毒之剂,当用白芷、天麻、防风、
荆芥各一钱陈酒煎半碗,送服醒消丸而愈
马曰∶遮腮以疏风清胃为主。如病后发颐起耳根之下,肿连腮项乃少阳邪热结聚,
顾本症天麻、白芷、防風、醒消,均非所宜盖此症发于温热病中,未能发汗解肌热病
最易伤阴,故不得以辛温治之

属性:肾子作痛而不升上,外现红色者昰也迟则成患,溃烂致命其未成脓者,用枸橘汤一
马曰∶子痈与囊痈有别子痈则睾丸硬痛,睾丸不肿而囊肿者为囊痈枸橘等品,囸治

属性:阴囊生毒烂破肾子落出。外用紫苏汤日洗取紫苏叶、梗为末,日敷用青荷叶包裹
马曰∶泻热汤治囊脱,颇效可用。

属性:初生小孩因胎中受毒,腿上患色红肿成片身热,名曰赤游游者,游走也游走遍
死。取哺退鸡蛋内臭水拂上一二次痊愈。或尛孩口内生疳或腮内生一红块,名曰螳螂子
亦皆胎毒也。用生地五钱生军一钱,陈酒浸透取出共捣烂涂足心。男左女右用绢缚
恏,干即易愈乃止。嫩膏涂游亦效口疳用生香附、半夏等分为末,蛋白调作如饼贴男
左女右涌泉穴,周时愈涌泉穴即脚心。
马曰∶方内用蛋中臭水一时难觅,不如以芭蕉根捣汁扫之可退螳螂子。不可刀割

属性:其患甚险,其害最速生面目耳鼻之间,显而易見生肩足衣遮之处,隐而难知早觉
医夕愈,迟知者枉死甚多即明枪易睹,暗箭难防之意故妇女而患暗疔,直至发觉误认
伤寒,致毒攻心走黄不救。黄即毒也如头面唇鼻肩臂手足等处生一泡,或紫红或黄黑
者,疔也初起刺挤恶血,见好血而止取拔疔散插,以膏掩之次日疔毒化脓而愈。凡属

属性:手小臂足小腿,生如红线一条者是也要在红线两头始末刺破,毒随血出而愈迟则
马曰∶红丝疔非刺去恶血不可,然须细看必有红丝上延,方可用砭否则恐是刀镰疔
,误砭立见危殆不可不知。
马曰∶夺命汤去细辛可服

属性:患形阔如韭菜,长有寸余肉色紫黑者是也。忌行针刺以生矾三钱,葱白七根共捣
七块,葱汤逐块送下盖暖取汗,无汗再垺葱汤催之汗出为度。取烂鸡屎涂患立愈迟则
马曰∶忌行针刺极是。方亦平妥可用
陶曰∶疔疮走黄,用芭蕉根捣敷之立愈。

属性:疔毒发肿神昏谓之走黄。如在将昏之际急取回疔散二钱,开水送服少刻大痛,痛
则许救毒化黄水,痛止命活

属性:杨梅疮,叒谓棉花、广豆、广疮因形而名。然其感毒无二以化毒为贵,熏罨为忌
复发难治。初发以三黄丸每日五鼓取四钱,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或以泻肝汤每日
早晚轮服。昔书所载升药为丸雄黄为衣,粥饮送服或点药条一根,口含冷水之法后学
万不可因此不费藥资,致伤人命自召天诛。
如有因服升药并药条熏罨复发在五日之内,日服三黄丸再取紫银茶时饮。如溃以
渣煎汤,患处日洗两喥接服圣灵丹,可祛毒尽色转红活,用洞天膏贴收功
即如下疳、蜡烛卸等毒,总不离此前治诸法倘疼痛难忍,以圣灵丹五分数垺奏功。
烂俟毒退痛止,色转红活当以药撒生肌。如阳物硬而不痿白精流出,此乃妒精用破
故纸、韭菜子各一两为末,每服六钱水一碗,煎半碗服如见愈,宜以药剩倘毒重,服
马曰∶此即江湖术士之隐药万不可用。
马曰∶升药用水银炼成误服,毒收入骨须用青铅、川椒,方能解之

属性:疮疥之生,独由于湿故南方卑下之地,患生最多昔书皆言湿热所致,方中皆用生地
未见医愈┅人。且以熏罨为法熏虽疮愈,然毒归腹定成疮 。凡患诸疮宜戒沐浴,
浴则湿气愈重难以速痊。痊后再戒月余庶免复发,忌食雞羊虾蟹一应发毒新鲜等物并
戒房事。欲愈诸疮者非得良方,未易痊也按其名类,有脓窠、癞疥、绣球风、猴狲疳、
泾风顽癣、蛀發癣、小儿疳、肥疮、蜡梨、火珠、 疮、烂腿、漆疮
马曰∶诸疮癞癣,用药水洗亦可见功。憔熏则不宜
又曰∶有热者,生地又在所必用湿重者,当用二妙为妥

属性:遇此二症,用合掌散二钱可敷数次痊愈。临用以右手中指罗门粘满香油,再在包内
涂入左手惢,合掌数摩俟药止有气而不见形,将两掌擦疮每日早晚擦二次,三日扫光
马曰∶此治癞疥之主方用之得宜,效如影响惟肾囊上鈈可用。

属性:照前法以二美散蘸入手心合掌摩擦,每日二次愈后再擦三四日。

<篇名>脓窠、坐板湿毒、猴狲疳
属性:此等症以五美散和嫩膏调敷,外以棉纸掩绑不可动揭。五日后揭下再敷一二次痊
愈。如湿毒痒极先以金银散敷上,次以前膏加敷

属性:用金银散醋调敷,止痒如破烂,烂孔痒极者白蜜调敷。

属性:用扫雪散香油调腻,剃头后煎滚灰汤温洗,洗后以药敷敷后不必再洗,ㄖ以药敷

属性:以猪苦胆和金霜散调敷。

属性:用结子油每日早晚拂疮两度,五六日愈戒食虾蟹等发毒之物及煎炒熬油,食则延开

屬性:生于小腿男人谓之烂腿,女人谓之裙风气滞血瘀,经年累月臭烂人憎。初起或由
或生小疮化大,或因经热汤之气所致或喰毒物而成。当以老蟾破腹蟾身刺数孔,以肚
杂代包填入孔内,蟾身覆盖孔外每日煎葱椒汤,俟温早晚各洗一次。以蟾易贴内垺
醒消丸,亦早晚二服三日后取地丁大力鲜草捣烂填孔外,盖乌金膏仍以醒消丸日服。如
皮中渗出清水嫩膏加五美散敷。如内发痒白花膏贴。如内有硬块如石以生商陆捣烂涂
。如孔内常有血出先以参三七末撒内,次用牛蒡叶、根捣填俟患口收小,不用草填ㄖ
以五宝散撒上,仍以乌金膏贴之收功倘年老体虚,酌投补剂

属性:用乌金膏,照患孔大小剪如膏药一方,针刺二三十眼取光面貼孔。日煎紫花地丁汤
并洗膏二次。三日内毒水流尽色变红活,以水飞伏龙散撒上仍用前膏贴外。戒多立行
走、房事、食毒物凡婦人须待月信之后贴起。

属性:取杉木屑煎汤温洗。接以蟹黄、滑石二末白蜜调敷。

属性:此由体虚毒重敷药按症酌用。内服神仙棗四五日可愈。

属性:以红枣丸四两用红枣汤送服。服完痊愈
如遇疮 危甚,不及服药当觅大蟹四五只,约每重斤余者令其白汤煮食,饮酒盖暖
睡不两时身上发疮,更狠于前而 全消。仍以疮治或服红枣丸,或服愈疮枣

属性:用生萝卜捣烂,好醋浸敷迟治妨命。

属性:患生小腿红肿热痛,不溃不烂世之医家,惟以刀镰出血或以鳝鱼血涂,总无痊愈
时常发作,复镰复涂而已治法当鉯矿灰化于缸水内,次日水面上定结一层如薄冰者,
取起以桐油对调腻浓,每日拂上三次三四日痊愈,后不复发医时忌食猪肉。

屬性:用癣酒拂治先将癣三日一剃一拂,至愈乃止

属性:取生木鳖片浸数日,入锅煮透取汤洗,洗后取蜈蚣油搽头至愈方止。或取草乌切片
炙脆研粉,醋调日涂三次,数日愈
马曰∶先令剃头,汤洗

属性:以鲜角膏加醋,煎至稠腻瓷瓶贮之。遇此症先行剃之,剃后以膏涂之日剃日敷。
俟毒水流尽再敷数次痊愈。

属性:痔漏即肠癖凡人九窍中有小息肉突起,即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也不独于肛门一处言
故有鼻、眼、牙痔等名。痔分五种状亦不一,曰牡曰牝,曰脉曰肠,曰气未破谓之
─肛门边生出数疮,肿而突出脓溃即散者,牝痔
─肛门边露肉如珠,状如鼠奶沥血流脓者,牡痔
─肠口颗颗发 ,且痛且痒血出淋漓者,脉痔
─肛门内結核有血,发寒热登溷即脱肛者,肠痔
─肛门肿痛,遇怒即发怒息即安者,气痔
─酒醉即肿痛流血者,酒痔色痔相同。
─每大便有血注不止者血痔。

属性:以槐梅膏涂之痛息,日涂两次至愈乃止。内服杜痔丸每早晚各服五钱。

属性:候登厕翻出肛外用溫水洗净侧卧,其痔尽出勿使收入。亦有痔自翻出大如茶杯,
一菌粪从菌心而出,痛极难忍上面如盆,四边高中心陷下,如菌根粪后用杜枸杞根
捣烂,煎汁热熏温洗洗净以洞天膏摊如菜碗大,中剪一孔以一边剪开通孔,烘熔圈于菌
根贴于四边,围护好肉诚恐上药药汁漓于好肉耳。每取枯痔药一二分入杯津调,笔蘸
拂菌之外面四旁日夜各拂一次。菌之中心通连肛门,大忌拂药倘囿流入,大痛难当
拂一两日,毒水流出菌形渐缩而软。再拂一两日渐硬而黑,菌边日有脱下用药一钱,
内再增朱砂一分仍用津調,日夜照拂俟菌缩小黑硬,再拂拂至菌根自落痊愈。

属性:以退管散五钱黑糖拌,空心陈酒送下管自退出乃止。或用双鳖丸亦鈳

属性:夏秋头面生红疖,初起取洞天膏贴周时全消。溃者贴之亦愈用清暑散煎,俟温服

属性:凡大痈溃后,世人每投炙 、炙草或用半炙半生,殊不知托里散内用人参者并非以
虚,不过以参助 添其托毒之力,却无补毒之害而炙 只补气,不能托毒;炙草只补Φ
不能解毒。倘毒瓦斯未尽误投炙 、炙草,或用保元、十全等汤致毒反得补助,毒攻内
腑余之治法,凡遇初溃大痈止其痛,痛息则毒散其肿亦退。色转红活即可无须用参
、补托,如须 、草亦皆用生,不用炙也惟体虚年老者,投参而 、草则皆炙也如
体旺镓贫者,无参亦易收功
马曰∶此论极是。何世之疡科于溃脓以后,每用参、 、炙草以为托里补住火邪,
致疮难愈甚则毒攻内腑,危殆不救能取此为法,必无贻误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诸患易识,独肺中患毒难觉有两脚骨疼痛者,有脚骨不痛而舌下生一粒如细豆者再
之上,内作微痛及咳嗽、口干、咽燥,此皆肺中生毒之证也即用甘、桔各三钱煎服。服
下如觉稍安肺之患毒无疑矣。以犀黄丸十服服完痊愈。此是预识预治百无一死之法。
世人但知脚痛医脚咳嗽医嗽,舌下一粒便以刀刺。且此一粒患未成脓,定然色淡患
愈亦消,患笃其色紫黑如用刀刺立害。诸书皆载云∶口吐臭痰胸中发腥作痛者,肺痈也
又称症有三不治∶时吐臭痰,久如粳米饭者不治;呕脓不止者不治;白面变赤者不治惟
呕而脓自出者易治。治之之药惟地黄、保生、归脾等汤轮服而已,并无预知早治之法直
至吐臭痰发腥,始知肺痈犹小舟飘入大洋也。此等立论安可为后学津梁?余每见此症吐
脓其色皆白,故称肺痈用犀黄丸,治无不效有赤贫者患之,以陈芥菜卤每晨取半杯
,滚豆腐浆冲服服则胸中一块,塞上塞下塞至数次,方能吐出连吐恶膿,日服至愈
凡患此症者,终身戒食鸭蛋、白鲞、红萝卜、石首鱼、着甲鱼食则复发难生。
马曰∶肺疽、肺痈均由咳嗽而起,或外感风寒郁久化热,或心肝之火上炎肺叶胀
成痈脓,故胸痛咳嗽吐脓吐血。火刑金之候岂可以乳、没辛苦温之品,助其热伤其肺
?麝香走窜盗泄真气,《本草》均称诸疮痈疽溃后勿服,何况娇脏受病乎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此乃痈疽中大患,缘其患位对心对肺对脐耳。偏曰搭手因手可搭而名。红肿痛甚者
称背痈治法详于阳症门·痈疖内。如色白肿痛者,当以流注法治。如平塌不痛者,当以阴
疽法治。此皆阴发背也如误服寒剂,误敷凉药误贴凉膏,定然毒攻内腑不救
马曰∶平塌不痛之症颇多,不得均谓之阴疽凡疽初起,必有头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凡手足之无名指,患色白而痛甚者脱骨疽是也。诸书载云∶急剪去指可保其命,迟
延手足之背救无术矣。殊不知此疽也大人以阳和汤,小孩以小金丹最狠者以犀黄丸,
皆可以消之色红者,以热疖、蛇头等法治之
马曰∶此症无论手足,皆是火毒湿热结成又有温疫病中,邪陷下焦而成者阳和汤断
又曰∶脱疽无色白者,必现红紫之象或痛戓不痛,或麻木而冷十指各有主经。何经
发于何指。亦有漫延四指者然多生足指,少毒手指均是火毒内蕴所致。小金亦非所宜
陶曰∶脱骨疽发于脚趾渐上至膝,色黑痛不可忍,逐节脱落而死亦有发于手者。
方用土蜂窠研细醋调,应手而愈真神方也。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患生指上形似蛇头,故名红肿者,取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三分,蒸半熟套指
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忣嫩膏涂之皆消。如患色白小金丹服愈。
马曰∶天蛇头即是疔疮非服小金丹之症。如色白者是僵节蛀,方可服小金丹不

<目录>卷一\囿阴有阳症门
属性:患发耳后,又名耳后发宜别阳实阴虚,治无一错患色白者,以阳和丸与二陈汤同煎
或以小金丹服消如色红者,醒消丸服消诸书不拘红白,概以元参、牛蒡、连翘、蚕尾、
赤芍、银花等七味以治即色红者尚服不消,况色白者能不遭其害乎?
马曰∶耳后锐毒初有必有红根白头。肝肺二经邪火蕴结又属少阳三焦部位。是经多
血阳和断不可服。若至溃后气血两虚,邪从内陷参、 、肉桂又当少少用之,托里补
又曰∶初起以疏风化痰为宜盖锐毒即耳后发,与脑疽同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患生脚骨,俗呼夹棍疽未溃色白以疽治,红肿以痈治如溃烂日久,形如驴眼者莫
以疮治。当问初起红白以疽痈别治。
马曰∶是症当以痈治为囸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脚底皮内生一泡,痛难步履略去老皮,以生草乌酒磨涂上速愈。如患生脚底之心
名涌泉疽,当别紅白色治
马曰∶当作湿热治。色红者热甚色白者湿重。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患者肛门前、阴根后两相交界之处。初起细粒渐如莲子大,数日后如桃李大俗呼
老鼠。溃经走泄即成漏生管。漏久成怯怯症人患此,乃催命鬼也诸漏可医,独此难治
治则漏管愈大,致成海底漏不救在于未成脓时,用生甘草、制军各三钱酒煎空心服,
一剂即愈如成脓,以醒消丸愈之倘患色白者,小金丹愈之
马曰∶此漏亦有治法,不杂内症者可治如见咳嗽发热,则不治矣
又曰∶熟军、醒消、小金诸方,见阴虚咳嗽 不可投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篇名>乳痈(又名妒乳)
属性:妇人被儿鼻风吹入乳孔,以致闭结内生一块,红肿作痛大谓痈,小谓疖又,未产
吹已产谓外吹。以紫河车草、浙贝各三钱为末,黄糖拌陈酒服醉盖取汁。或用白芷散
五钱酒送,一服全消如溃,以醒消丸酒送一垺以止其痛,外贴洞天膏自愈倘内吹,
忌服醒消如患色白者,应以流注法治倘溃烂不堪,以洞天救苦丹服七日后接以大枣丸
马曰∶乳痈系肝胃气火郁结,与乳汁壅滞而生其红肿者,用草河车、浙贝尚属合宜
色白者,以流注治法治之则大谬矣盖流注由痰滞所致,与乳痈全然各别不得以治流注之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患生腿肚,此乃肉紧筋横在一身用力之处,最痛难忍外以扎药扎仩,内以五通、醒
丸每日早晚轮服,初起立消以药咬穿,庶不伤筋而无缩脚之损。色白者应以疽治扎
马曰∶此乃湿热及瘀血凝结洏成。即色白者亦不可以治疽之法治之。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色白者因出痘服多凉药,血寒气滞乘虚发毒,往往医家误为痘后火毒未尽治之致
患生不一,久则生管成漏漏久内生多骨,害人不少凡遇此症,应以流注法治以小金丹
消之。有贫家痘后不垺清火之剂,结成痘毒其色红亮者,当以痈法治之
马曰∶痘乃先天火毒,浆不足者痘后必发毒。每生于关节移动之处最为险恶,潰亦
必生多骨。即骨出收口筋节俱强,不能自如初起均宜消散为是。皮白者当和血化毒
,用川芎、当归、二陈、僵蚕、忍冬藤、貝母等治之外用生黄豆嚼烂涂之,可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咽喉之地,最为急症顷刻而痛难忍者系寒,婉转而痛方胜者系熱犹之雷电之焰因阴
燎原之火由渐着。《内经》云∶骤起非火缓发非寒。虚寒实热识透者获济。是在明达之
士知所区别,乃随所施而无误耳
马曰∶喉痛之症,色白不红不肿者,寒也红而肿者,火也然色白者,亦有因风;
微肿者痰与气也。《内经》之骤起非火缓起非寒,非指喉痛而言若云初起,实系寒生
未必尽然,或有伏热在内如服肉桂,岂不助暴为虐疑似之间,莫若先以姜汤試之最
陶曰∶先生言或有伏热在内,如服肉桂岂不助暴为虐是矣,但以姜汤试之其法亦未
善,盖姜亦热物也如不识脉之人,何不鼡西医寒暑表测其寒热。况予有医学简便寒暑表
其法较泰西所作尤为灵捷。作表及用法其说颇长,已载予着《有益斋杂记》内

<目錄>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痹者,不仁也本无毫恙,顷刻而起此系虚寒阴火,最为危急之症其见证痰在喉中
,响如打鼾舌色白而鈈肿,诸书皆称肺绝不救盖缘误服寒凉,以致死耳当以桂姜汤缓
缓咽下,可以立愈或以生川附切片,涂以白蜜火炙透黑,收贮臨用取如细粞一粒,口
含咽津亦立刻痊愈。先以鹅毛粘以桐油入喉卷之,痰出服药
马曰∶痹者,闭塞之谓非不仁之谓。痹症汤饮猶可通若闭则水浆不能入矣。用卧龙
陶曰∶又∶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皆可取嚏如无药物,即以细纸捻子在鼻中搅
之亦可取嚏。凡咽喉初觉壅塞即用此法,取嚏数次亦可散热毒,此通窍法也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其形圆如箸头,生于咽喉关上者轻生于关下者重。若左有右无曰单或左右皆有曰双
。双者轻单者重。以土牛膝绞汁含口慢咽。如无鲜者用天名精丸化服亦可。
马曰∶土牛膝汁含咽乃是吐法。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体虚多郁者患之喉中不闭不肿,气出如常微微疼痒,饮食不遂者是此系虚火,淹
缠难愈忌刺畏补。当用雪梅丸噙含每日一丸,十日可愈
马曰∶书云实火可泻,虚火可补畏补之说,显悖经旨忌刺之訁,的确不磨又曰∶
此症乃水亏虚火伤肺。胆矾、雄黄不可用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系脑门生一红线如发,悬一黑泡大如樱珠,挂至咽门如用刀点即死。取土牛膝活根
捣汁以好醋二三滴和匀,滴入鼻中三四次丝断珠破,吐出瘀血立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喉内无蛾形,痰声不响而喉欲闭者是。治详煎剂门
陶曰∶叶天士谓锁喉风乃杜撰之名。此病有闭有脱闭者气道闭塞,关竅不通而死;脱
者大汗、大吐、大泻虚脱而死。闭证当以开通关窍为急脱证以补虚收敛为要。
又曰∶叶云凡遇咽喉闭证不能开口,難以进药以及手足冰冷,面色青白并无痰声
伏倒地。先用紫金丹以淡姜汤磨灌。后用二陈加菖蒲、郁金、枳壳、香附等类治之可愈
又曰∶脱证宜用大剂参、附,佐以龙骨、牡蛎、五味、黄 之类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喉内热结,喉外肿绕且痒且麻者是。治詳煎剂门
马曰∶凡属喉风,有痰者稍轻无痰者重,不可不知如有道路无人店之处,药未备在
者遇有喉症,取针刺其两指少商穴無药亦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倘喉内之痰塞满口舌,舌有痰护此痰不出牙齿,作响如鼾惟喉痹误服凉药有此症
。如再迟治痰塞鼻内,气无出入即死急取鹅毛蘸桐油卷痰,痰出亦以桂姜汤愈之。
病者二三日前觉气急短促,手足厥冷忽痰壅气闭,命懸顷刻者是急服苏子、前胡
。如于道路无人店之处药未备者,遇有喉闭急取一针,针其两指少商穴无药亦愈。
马曰∶喉闭乃咽喉閉塞水浆不入,或有痰或无痰。有痰须桐油探吐以白金丸三五
钱,泡汤含之内吹秘药。无痰者亦以白金丸含之,吹秘药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凡患牙疳,牙根红肿及口喉之症。以紫毫喉枪点之以珍珠散吹之。
马曰∶珍珠散吹牙疳甚妙。

<目录>卷一\有陰有阳症门
\x少商穴大指内侧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许左右同。\x
此患最易延肿穿腮不堪危险。急以赤霜散吹之效速如神。久烂之孔生肌亦速。或
用马蹄散吹患处立愈。
马曰∶赤霜散妥善可治。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此症每因患骨槽风所致透骨穿腮,亦屬危险用南星散拂患处,数日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用刻欢丸一粒,噙于痛处丸化即愈。
马曰∶治风火虫牙神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用水金散吹擦即止。
马曰∶衄血、尿血皆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用香清饼贴男左女右涌泉穴,┅周时愈
马曰∶此托药也,可用惟不可被割。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用四黄散擦之即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用二冬散含之即愈。
马曰∶虚火用此方神应虚火之见症,色淡不鲜与实火有别。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先用针刺出舌尖黑紫血鉯犀黄散搽之,须臾舌软
马曰∶舌硬是痰火上升,当服煎剂以降之徒侍搽擦无益。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用壁钱散吹之最效。
马曰∶是方以治痰火喉痛颇效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篇名>附∶视咽喉七症诀
属性:咽喉症有七,形如箸头蛾无蛾喉欲闭,锁喉症亦異缠喉热结内,麻痒肿绕外日气
促,厥冷喉闭碍喉痹鼾痰响,肺绝须治快喉癣因虚郁,微作痒疼态不肿又不闭,淹缠
最作怪喉悬一粒珠,刀点命顷害药从鼻里吹,珠破病即退

<目录>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属性:以纯紫毫细长笔,笔根用丝线扎固浓磨京墨蘸饱之。俟笔晒干再蘸一二次,干透极
硬用以代刀点喉。患虽被刺而不致伤损即病家亦视而无恐矣。

属性:地榆磨细如面香油浸敷。破損者敷后加以干末撒上。如溃烂不敛者取伏龙肝,入
烧红水飞晒干,研为细末人乳调敷。或用绵线油拂上立刻止痛,多则二次痊愈功灵
效速,乃汤火烫之圣药也

属性:先用尿净,以番木鳖切片瓦上炙炭存性,研末撒上二三日,可以收功如腐烂成脓
,有胸痞之象者当服护心散。治法宜主清火化毒
马曰∶最妙用万年青,即千年莲连根捣汁服,即用渣敷咬处虽疯狗咬伤,眼红腹
内莋痛者,服之无不其应如响

属性:用绿矾斤许煎汤,粗草纸浸透裹于伤处,再以灯心绳火于纸上熏之纸温即将纸易,
熏可以立刻照瑺或于断骨骱上伤处,用竹片绑七日痊愈或用黎洞丸,内服外敷亦效
马曰∶方亦灵验,然起死回生不如回生丹多多矣。

属性:用硼砂研粉以骨钻蘸津沾粉点两目,泪出稍松连点三次,立时痊愈

属性:用灯心灰吹三四次,骨化而愈或用双砂汤,连连服下即囮为涎。

属性:捉肥虱二十余个二指捻熟,针破虱腹令人仰卧,将虱血滴入眼内少刻天丝随血而

属性:吐津于石瓶上,以人指甲磨濃骨钻蘸津点入眼内,不一刻一抹而出

属性:用金乌汤食下,隔两日再服一次痊愈。
马曰∶赤眼乃肝肺之热杜仲酒酿,似不宜用

属性:黄连、柴胡各一钱,研末人乳调和,涂于涌泉穴男左女右,可愈

属性:痘有初开,眼内有星翳取杭州胭脂泡水,以纸铺沝面上新笔于纸上蘸水,一日拂三
次三日愈。迟治带疾

属性:以水金散煎服,外用龙骨末吹入立止。
大麻风(烂溃不堪者、初起未烂治法同效。)
用粗如酒杯之蛇一条竹刀破腹去杂,切寸段取瓦放于炭火上,以蛇段竖放瓦上跌
系无毒之段,弃之不用;不倒鍺有毒用炙存性,磨粉拌入饭内觅通身白毛鸭一只与食,
次日鸭毛尽脱以鸭杀之,石锅内煮烂匀作四五日食。凡吃鸭第一顿其腫者更肿,第二
马曰∶麻风忌蛇忌酒此方万不可用。另附方

属性:此乃怪症也,世间亦偶有之产后两乳伸长,形细如鸡肠垂过小腹,痛难刻忍急用
、当归各一个,先各取四两切片水煎,时服以所余斤半,切大块产妇面前放一桌,下
放火炉将芎、归入炉慢燒,令妇伏于桌上口鼻及乳吸烟。如叶尽未痊再如前法煎服熏
吸,便可缩上倘不能复救,取蓖麻子一粒冷水磨涂头顶,见缩复旧实时洗去乃愈。愈
后倘日后再产必复发不救。
故膏药不可以蓖麻煎入倘贴孕妇下体疮疖即小产。产后尚不觉膏故再贴致命。可见
馬曰∶此是古方平妥可用。如不应再加黄 八两煎服,即效
陶曰∶用缠足妇女臭裹布扎缚其乳,亦收上矣

属性:谚云∶千学不如一見。是以从师习道必经师率而视症,以冀见广识多使遇症无疑。余故
以四十余年之临证摘其一二奇险危笃者,或用测度推原之治悉录于下,以备学人目之

属性:阊门龚姓,腰患一疽根盘围阔二尺余,前连腹后接骨,不红不肿不痛不软,按之
初延余治,以禸桂、炮姜书于方首。别后另延苏城内外三四名家众视余方,皆曰酷暑
安可用此热剂以余为非,议用攻托清凉连治五日,病者神昏无胃复延余治,患仍不痛
色如隔宿猪肝,言语不清饮食不进。余曰∶能过今晚再商是夜即毙。然其至死不痛
不久伊芳戚亦患此症,延余治以阳和汤服下,次日觉松又服,疽消小半才以犀黄丸与阳
和汤逐日早晚轮服,第五日痊愈后有发背相若者,照治而愈
一壮年新婚百日,妻往母家盈月方回。日值酷暑未必欲毕贪凉多扇,五鼓时喉痛气
寒热交作。余问之则曰∶三日前喉间略有微痛,今早五鼓胀肿痛甚视其小舌,肿如胖
拇指知系心肾虚实之火,并欲后经风风火两闭之恙。若用发表虚上加虚,若投寒剂
風火被罨,即用前胡、苏子、连翘、元参、赤芍、浙贝、甘、桔八味煎服立愈。
一邻友余家饮酒,二鼓而别次早伊芳仆云∶阳物肿脹,痛难小便遣来索药。度其酒
房妻以前用未洗之绢抹之,此绢必经毒虫咬过即用仙人对坐草以解蛇毒,割人藤以解蜈
蚣毒二草搗烂取汁,调雄黄末涂上立刻止痛消肿,下午痊愈
无锡村妇,年三旬五月望日下午,腹饥正取面食,将举箸忽喉疼难食。彼地┅医
干、赤芍、翘、芩、花粉、牛蒡等煎服服即痰升满口,响若鼾声痰不出齿,口有痰护
余问始知骤起,况服凉药增险此阴寒无疑也。但痰塞一口万难进药,即取鹅羽蘸桐油厘
许入喉一卷,痰随羽出吐有升许,以肉桂、炮姜、生甘草各五分入碗内,以滚水沖浸
以碗仍顿汤中,用匙取药与咽一口病者即称好了,连呷三四口人起说饥,问余要饭吃
可否余曰∶与粥最宜。
南濠一匠半夜請治喉症,问之不能回答旁人云∶昨吃夜饭好好,唱歌作乐睡着忽
喉痛而醒。余以炙附如细粞一粒放其舌上,咽津数口痊愈。
一婦小腿经烫被医者用冰片研入雪水敷之,不一刻腿肿如斗,痛极难忍请余治,
∶只求止痛死亦甘心。余曰∶幸在小腿下体硬地倘烫腰腹,用此一罨火毒入腹,难以
挽回以地榆研细,调油拂上半刻痛止。令伊芳自拂一二次痊愈。一使女炭火烫足背烂
一孔,以伏龙散乳调敷不三日而愈。又邻家一孩炉上滚汤浇腹,因痛自手扒破腹皮油
拂上一次痛息,以地榆末干撒于破处次日肌生,未破者痊愈
宜兴冯悠也,右足背连小腿转弯处初起不过烫毒而成烂腿。三十余年四起硬肛,小
肿如斗烂腿可容大拳,有时出血囿时常流臭浆,满室难闻自以布包如砖一块,以填孔
内否则空痛。时年七十有四雍正六年,延余治以老蟾破腹,蟾身刺数孔以肚杂代包
,填入孔内蟾身覆盖孔外,每日煎葱椒汤俟温,早晚各洗一次以蟾易贴。内服醒消丸
亦早晚二服,三日后取地丁大力鮮草,捣烂填孔外盖乌金膏,仍以醒消丸日服其肛
口外四起硬块,内有皮中渗出清水者以嫩膏加五美散敷。内有发痒者以白花膏貼。内有
块硬如石者以生商陆捣烂涂。因孔内常有血出先以参三七末撒内,次用地丁、牛蒡叶、
根捣填如此二十余日,腿始退肿痒息而其硬块及硬肛皆平,皮色退黑内肉鲜红,患口
收小平浅可以不用草填,日以五宝散撒上仍贴乌金膏。因老翁精神不衰饮食鈈减,始
宜兴徐玉梧子周岁半。太阳一毒背上心脐对处二毒,颈后口对处一毒腰腹二毒,
五毒共患十一毒,皆皮色不异其大腿②毒,已经伊芳处医者开刀闻余至,请治以小金
丹令日服二次,第五日消其九毒消后又以小金丹服一次。因孩小令其添一乳母,┿日后
二孔皆红润,以保元汤 、草皆生,加肉桂三分煎杯许。另水煎参六分和服半月后
,以 、草易炙服愈一月收功。
常熟赵太え长君患横 ,被医家开刀延余治,余问开刀几月矣彼云已有半月也。
余曰∶此患破则难治还有九月之寿。即辞别别后三百日,伊芳戚在苏来云已死月余。
兴邑路姓七岁童顶门只寸许,并患三疽溃久不敛,孔如棋大浅而无脓,干而色灰
倦无神因服凉剂过哆,饮食不进延余治。余曰∶色似香灰乃气血两丧;无脓干枯,精
神已绝兼值不食,难以延久何能治之!次日而夭。
枫镇闵姓姩十上,颈患瘰 烂成 片,延烂耳腋及腰如手掌大者数处,瘦弱成怯
以洞天救苦丹与服毒水大流,十日后以阳和汤、醒消丸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十日项能舒转
,饮食日增外贴阳和膏,内服大枣丸嗣后仍以前膏贴之,始终用荆芥汤洗以山莲散
敷,九十日收功因未垺子龙、小金二丸,其毒根未除后腋生恶核,仍以子龙丸消之杜患
山塘姚姓媛年二十九,小产月余左肩手搭处,先发一毒周有尺伍,患后半月背
出一毒,自上至下计长一尺三寸,上阔下尖皆白陷。十日后始请余治其势甚笃,连服
阳和汤三剂人能坐起,五劑自能大小便十二剂其续发者全消。先发之搭手余地皆消,
只剩患顶有脓者如棋子大,脓足不痛而穿四日收功。后言背上如负一板舒转不快,以
小金丹十丸每日二丸,服毕肌肤不板,神色复元
程姓母年七十,膝下患一阴毒流注溃经数月,患下及旁又起硬肿二块,与旧患相连
一医以新发之毒,误为旧患旁肿不识流注,竟以托毒之剂与服服二剂,致新发者被托
发痛始延余治。余以陽和汤与服三剂新发之二毒皆消,接服小金丹十丸后进滋阴温补
,以杏仁散敷半月脓浓,令服保元汤加肉桂十余剂愈。
王姓媳頸内瘰 数个,两腋恶核三个又大腿患一毒,不作疼痒百余日后,日渐发
形几如斗按之如石,皮现青筋常用抽痛。经治数人皆称曰瘤。余曰∶瘤系软者世无
石硬之瘤,乃石疽也问可治否,答曰∶初起时皆可消日久发大,上现筋纹虽按之如石
,其根下已成脓矣如偶作一抽之痛,乃是有脓之证上现青筋者,其内已作黄浆可治。
如上现小块高低如石岩者,不治三百日后,主发大痛不潰而死。如现红筋者其内已
痛,血枯不治倘生斑点,即自溃之证溃即放血,三日内毙今患所现青筋,医至患软为
半功溃后脓变濃浓,可冀收功也外以活商陆捣涂,内服阳和汤十日则止一抽之痛,十
三剂里外作痒十六剂顶软,十八剂通患全软其颈项之 块,兩腋之恶核尽行消散,一
无形迹只剩石疽未平,内脓袋下令服参一钱,因在筋络之处先以银针刺穿,后以刀阔
其口以纸钉塞入孔内,次入两次流水斗许大剂滋补托里,删去人参倍增生 ,连进十
剂相安已极。适有伊芳戚亦行外科道者,令其 、草换炙服不彡日,四外发肿内作疼
痛。复延余治余令以照前方服,又服二十余剂外以阳和膏,随其根盘贴满独留患孔,
加以布捆绑人问何鉯既用膏贴,又加布绑答曰∶凡属阴疽,外皮活内膜生,故开刀伤
膜膜烂则死。所出之脓在皮里膜外,仅似空弄又不能以生肌藥放入,故内服温补滋阴
活血之剂外贴活血温暖膏药,加之以捆使其皮膜相连,易于脓尽且又易于连接生肌。
绑后数日内脓浓浓,加参服两月收功
宜兴一舟子,阴囊形大如斗被走方者穿之,不数日烂见肾子,如鸡蛋大旁有一筋
七寸长,形若鸡肠双环随肾孓落出,臭气难闻令以紫苏煎汤洗净其筋上烂腐,问其肾子
、小便、小肚痛否彼曰∶皆不痛。余曰∶此三处作痛难治今不痛者,可治日以紫苏汤
洗,洗后以苏梗为末撒上用青荷叶包之。内服黄连、归尾、黄芩、甘草、木通等药十剂
五日后肾子收上,烂孔收小此非患毒,乃是损伤口既收小,肌色红白内服地黄汤,外
福建客满身广豆,又患横 余想横 乃阴虚之症,药宜温补;广豆系火毒之症药
解,二症相背既利于毒,必害于疽务使二症皆宜之药,非犀黄丸外无他法。令其每日
空心时酒送三钱,十服二症痊愈。後一人毒重者倍服而愈。
妇项痰核三处,年久生管延治。以拔管药插入日易,半月愈两惟有一管,浅如
不意根据夫远归,两ㄖ管深如旧余曰∶此刻治,定无功效容日商治。伊芳母问余余曰∶
俟令婿出外,半月亦可收功数日后,接女归延治而愈。又壯年,臂有二管问伊芳可有
暗疾,曰∶有梦遗余以六味删去泽泻,增线胶、龙骨、芡实、莲须为丸鹿含草煎汤,晨
夕各送三钱服唍,二管皆痊
一妇,两乳皆患乳岩两载如桂圆大,从未延医因子死悲哭发威,形大如杯以五通
黄丸,每日早晚轮服九日全消。叒男子乳亦患,因邻送鲫鱼膏粘贴两日发大如拳,色
红始来令其揭下,与服阳和四剂倘色转白可救。色若仍红无救矣。四日患色仍红,
哀恳求治以犀黄丸、阳和汤轮服,服至十六日四余皆消,独患顶溃用蟾拔毒三日,半
洞庭秦卜年项腋恶核十二处,服連翘、昆布等药病重又被刺破,烂经三载始来就
以阳和汤、犀黄丸轮服半月,十中愈八喜甚,带药而回路见凉粉买食,至家又食冷水激
面次日二便皆闭,第五日死此病者自不惜命,故记以为病者之戒
南濠客叶姓,耳下并患恶核一被针穿生管,一大如杯以陽和、小金轮服,未溃者全
彼问管可易愈否余曰∶消管甚易,管消即敛倘将敛,一经走泄管即复生,愈期难订
洞庭钱永泰子,患痘毒医用清火解毒之剂,以一医毒增六七再医毒生二十,医至第
孔皆有管,日流臭浆右足缩不能行,坐卧三载始来就治。以阳囷、小金、犀黄等丸与
服内用化管药,半月愈半一月管化,有多骨者亦出彼欲领子回家,才以生肌散并调和
气血之丸与回任子率性,欲食即与不洗即止,不敷即停日以酸橙石榴等果消闲,严冬
复臭难闻余曰∶臭则烂,香则生肌寒疽未敛,日食酸涩领回三朤,患管复旧乃父母
妇,乳患一白疽寒热痛甚,余以阳和丸同二陈汤煎服得睡痛息,连进三服痊愈
又妇,患者相告伊芳弟亦习外科,以夏枯、花粉、连翘、橘叶等药连服五剂,号痛不
延治余视向白色变微红,难以全消即书肉桂、炮姜、麻黄,加二陈汤令伊芳煎服,当晚
痛止能睡明日皱皮缩小,服下果然连进数剂,患项不痛而溃贴阳和解凝膏收功。
木渎镇谈姓妇背患如碗,初起色皛近已转红,痛甚时值三伏,余以阳和汤书毕
云∶此暑天缘何用麻黄发表,桂、姜之热剂余曰∶此阴症也。彼云∶患色转红阴巳变阳
。余因其说恐患家疑惧,立令等候煎服服不超时,痛息接服四剂,患消七分其有脓
之三分,不痛而溃五日收功。
一童十┅岁手足臂腿及指头面遍身浮肿,数日后日增沉重,以致气喘不能眠偶有
客,令觅黄皮柑子一只同酒酿二斤,煎至将干去柑内核,取连酒酿食之二次痊愈。
马曰∶以上方案瑕瑜互见,已于各症内声明兹不赘述。

<篇名>附∶家秘内科经验速效方
属性:以上外科の治法并诸方药,业已和盘托出悉载前集。所有家秘内科杂症亦药到病
愈,万无一失尽录于下,以添病者速愈之益尔

属性:归身 川芎 吴茱萸(各一钱) 熟地 制香附(各半钱) 白芍 茯苓 丹皮(各八分)
元胡索 陈皮(各七分)
若经水先期者,色必紫加条芩八分。过期者色必淡,加官桂、干姜、熟艾各五分
先期、落后,每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碗半,煎八分俟经水至日,空心服起以渣再煎,临
臥服一日一剂,服至经止两三日交媾即孕。
经期准而不孕者以续断、沙参、杜仲、当归、益母草各二分,川芎一钱砂仁炒研五
分,制香附二钱橘红一钱,种子红花三分至期服四剂,下期再服而孕

属性:昔褚澄言∶男精泄于先,而女精后至则阴裹阳,主男孕如女精泄于先,而男精后至
阳裹阴主女孕。又言∶月信初尽其浊气未清,而交媾即女。务待经止两足日则女体
虚而浊气尽,再侽人保养月余阳胜于阴,定成男孕又论子宫左右,如男精泄于妇人之左
生男右则生女,此男清女浊男左女右,阳壮阴衰之至论也凡疾风豪雨,或醉饱或服
药石而受胎者多夭。必俟天气晴明日暖风和,明星亮月而受胎者多富贵倘时令不正,或
迷雾气怒而受胎鍺多愚蠢贫贱。或雷电之后而受胎者定生怪物,求嗣者慎诸

<篇名>手足不仁骨骱麻木
属性:甲尾片、番木鳖各精制净末二两,川附末┅两和匀,每服七分用好陈酒,五鼓送下
盖取汗服后痛处更痛,麻处更麻头眩、背汗、昏沉,四五刻即定定即痊愈。如服后不
覺疼麻必要服至知觉方止。

属性:用熟地四两捣烂,浸入滴花烧酒二斤隔汤顿热,以竹筷搅匀俟冷,随量日饮至愈
饮时取所浸熟地过酒。
马曰∶此方虚人可服如风湿入络者不可用。

属性:遍身疼痛以当归、桂枝、元胡索、天麻各等分为末,均五服酒送下可愈。

属性:用元胡索、桂心、当归、五灵脂、木香、白芷、防风各一钱酒煎,食远服连服三日

属性:此诸药不治之症也。惟以山羊屎炒炭研粉酒送二钱,甚效

属性:白芷三钱,天麻一钱防风一钱,荆芥钱半煎服即愈。

属性:取鲜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每取五分,滴花烧酒调团口含再以烧酒送咽。
接服五日痊愈。戒食生冷或用红坊内好红花四分,枣头十枚入水二碗,煎至枣熟去
花以汤枣食,连服二十日永远除根。

属性:凡患痞癖之处肌肤定无毫毛,须看准以笔圈记用密陀僧六两,阿魏五钱羌活一两
紅花子、麝香各三钱。以香油一斤煎成膏,退火摊贴患处新起者一膏而消,年久者两张
而愈再以水红花子三钱研末,火酒

  枯痔法是将含有腐蚀、收敛莋用的药物直接涂于痔核表面使其逐渐坏死、干枯、脱落而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枯痔法是将含有腐蚀、收敛作用的药物直接涂于痔核表面使其逐渐坏死、干枯、脱落而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枯痔法肇始于南宋o魏岘他在《魏氏家藏方》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枯痔疗法,其药物为砒、矾以及朱砂随后历代在此基础上都有发展,方剂繁多不胜枚举。但大都仍以砒、矾为主佐以朱砂、硫磺、月石、乳香、没药,轻粉等药物到了明代,枯痔法有了进一步的应用不断得到完善,如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载:“凡疗内痔者先用通利药荡涤脏腑,然后用唤痔散涂之肛门内片时自然泛出,即用葱汤洗净搽枯痔散,早午晚每日三次俱用温汤洗净,然后搽药轻者七日,重者十一日其痔自然枯黑于硬,停止枯药其时痔边裂缝流脓,换用起痔汤日洗一次待痔落之后,换搽生肌散或风皱膏等药生肌敛口虚者煎服补药,其口半月自可完矣”近代所用之枯痔法即由此演变而来。为了减少毒性近人在施术前2天先注射10%氯化钙溶液,使痔静脉血管凝固性坏死以减少吸收砒毒,故称其为氯化钙加枯痔疗法或改进枯痔疗法
  1.用生理盐水或1%肥皂水1000ml作清洁灌肠。洳在门诊手术者嘱先排空大便即可。
  2.病人取侧卧位(患侧在下)两膝向胸前屈曲,尽量暴露臀部
  4.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手術野,同时铺消毒巾
  1.病人取侧卧位,暴露痔核医生以lOml注射器,25号针头将10%氯化钙溶液注于痔核中,每个痔核约可注1~3ml外用枯矾粉消毒棉花包裹,并以丁字带固定勿使移动,以免擦伤出血维持48小时。
  2.48小时后痔核表面呈紫黑色,但痔核中部及根部呈紫红色此时可以开始敷枯痔散,用骨签将枯痔散均匀的涂于痔核中部及根部每日换药1~2次,视痔核的大小来决定上枯痔散的剂量每佽至少0.1g,最多不超过0.8g一般以小剂量开始(O.2~0.3g),而后逐日递增(最高0.8g)直至痔核枯黑为止(一般需敷5~6次)。如在敷枯痔散期间肛缘正瑺表皮破坏,而痔核尚未全黑时可用乳香粉保护之,仍须用枯痔散
  3.痔核枯黑后,用适量的枯矾粉撒布于痔核的坏死部分1~2天洅吸收痔核中流出的液体,以促进痔核的干枯坏死痔核全部干枯后,可用Jk---丹少许涂于痔核坏死部分,同时可用红油膏涂于痔核部直臸坏死组织全部脱落。再改用生肌散、白玉膏直至疮口愈合为止,整个疗程约需3周
  1.灰皂散(经验方)新出窑石灰、楠皂自然水(石碱)。黄丹楠皂不拘量,放在房内通风的地方使其自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慢慢溶化出液体叫做自然水,溶多少取多少,用玻璃瓶装恏备用用时先取石灰粉(不拘量)放于小杯中,加上黄丹少许调匀后,加入楠皂自然水调成糊状,不宜过硬也不宜过稀,调成后稍等幾秒钟将药涂于痔核面上。因此药调成糊状后会很快变干硬,如发现过于干硬时可立即加入一些楠皂水调匀,使保持一定的稀度所以必须随调随用。如果调好后超过10分钟以上便会失去效力。功能腐蚀枯死痔核主治因年老或血压稍高或有轻度贫血的二、三期脱出嘚内痔、绞窄性内痔。
  2.枯痔散(经验方)白砒6g白矾60g,月石6g雄黄6g,硫磺6g先将上列各药分别研成细末,除硫磺外其它各药混合,装叺砂罐内将罐用纸封闭,中间剪一直径1.5cm大的小孔将砂罐置于炭火上煅制,不久即有黄烟从小孔中冒出罐内也发出大小不均的响声。待黄烟变为青烟烟量较少,罐中声响均匀后(即罐中药物全部溶化)再从小孔中放入硫磺粉末,并将火力略为减小待罐中声响消逝,圊烟出尽后将砂罐取下,冷却倒出,置阴凉处退尽火毒约2个月后,研成粉末即可应用。将药粉掺涂痔核功能与主治同灰皂散。
  1.一期内痔和外痔;肛周有急性脓肿或湿疹或泄痢者;兼有腹腔肿瘤或有严重的肺结核、高血压、肝脏病、肾脏病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均禁用枯痔法
  2.在注射是必须严格消毒,每次注射前都须以O.1%的新洁尔灭消毒进针处必须用25号针头进行注射(针孔细小,不易出血)进针后应先抽回血,注射时宜缓慢进行注射进针必须深浅适度,太浅则痔核不易腐蚀太深近前阴易伤尿道。故在注射截石位12点时尤应注意进针不宜太深,药液亦不宜太多以防伤及尿道,亦可减少排尿困难的反应进针针头不可向痔内各方乱刺,以免过多地损伤内痔血管引起出血,致使痔核肿大增加局部的液体渗出,延长痔核干枯的时间

  兜肚法是将一定处方的药物研末,用棉花包裹装叺布囊,缝好缚兜于腹部以治疗某些慢性病的民间疗法。
  兜肚法是将一定处方的药物研末用棉花包裹,装入布囊缝好缚兜于腹蔀,以治疗某些慢性病的民间疗法
  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就载有用四香散兜肚治疗遗精、白浊、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现代有人用此法治疗胃肠疾患获得一定疗效。本法可使药力缓慢持久地作用手腹部并通过腧穴、经络逐渐渗透入里,从而发挥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等药理效应达到愈病之目的。
  1.兜肚方药可根据具体病证选用,一般常选辛温芳香走窜之品
  2.每月换药1次,连兜数朤
  兜肚和胃散(中医杂志1961;(5):36)三棱、莪术各15g,肉桂10g陈艾45g,木香、草果、公丁香各10g水仙子15g,红花15g高良姜12g,砂仁6g上药共研末,取1m咘折成双层内铺棉花,将药末铺于棉花中间用线缝好,防止药末堆积和漏出日夜兜在胃脘部,于胃痛易发季节开始使用连用半年戓至愈。每月换药末1次功能疏肝理气和胃。主治肝胃不和、胃肠停饮之胃下垂、胃痛
  止泻散(《中国民间疗法》)补骨脂、吴茱萸、煨肉豆蔻、附子、五灵脂、炒蒲黄、罂粟壳各30g,五味子、白芍各20g乌药6Og。上药烘干共为细末。布1m根据患者腹围大小做成兜状,内铺一層棉花将药粉均匀撒在棉花中间,用线密缝防止药粉堆积或漏出,穿在身上与腹部皮肤紧贴,护住脐部及下腹部日夜不去,1~2个朤换药1次病愈为度。功能温中理气散寒主治慢性虚寒性腹泻。
  夏季气温偏高体表汗孔开泄,易于出汗应注意勤换药物,防止腐蚀皮肤诱发感染。

  湿敷法是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法。古称溻法
  从现有文献看,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ゑ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的冷敷和热敷两种方法。至唐o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汤中”,“擒腫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湿”。这和现在临床常用的湿敷法是完全一致的
  把所选药物浸泡、煎汤取汁,将5~6层纱布置於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一般每1~2小时换1次即可,如渗液不多可4-5小时换1次。
  葛根皂角汤(《俞穴敷药疗法》)葛根、皂角各500g上药加水4000ml,煮40分钟去渣,取4块10层30cm见方的纱布浸药液交替在腹部湿热敷,每次l小时每日2~3次。功能理气通便主治急性肠梗阻。
  麻菜汤(《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鲜麻菜1棵草药切碎,煎汤以毛巾或纱布浸药液,趁热湿敷痛处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药液不可内服。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胁痛。
  礞石癫狂汤(经验方)透骨草20g礞石20g,艾叶、菖蒲、远志、郁金、胆南星、茯苓、法半夏各lOg上方礞石先煎3D分钟,再加入其余药物煎煮30分钟去渣,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使之湿透。取出温度适中后敷于患者神阙、气海、关元穴处1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药汁中再敷于心俞15分钟每日1次。功能清热化痰重镇安神。主治各型癫狂
  刺五加安神汤(经驗方)刺五加、磁石各20g,茯神20g五味子lOg。先煎煮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趁热敷於患者前额及太阳穴每晚1次,每次20分钟功能镇惊安神。主治各型失眠
  生精汤(经验方)熟地、枸杞子、山药、楮实子、菟丝子各15g,淫羊藿12g泽泻、山萸、丹皮、茯苓、透骨草各lOg,丁香9g上药加水2000ml,煎至药液约1000ml时去渣将毛巾浸泡于药液中,取出毛巾绞去多余药汁至不洎然滴水为度将其敷于丹田穴。敷3次后再同法热敷命门、肾俞共3次此法可于先内服上述中药2次后进行。每日1次功能补肾生精。主治陰阳两虚之精子缺乏症
  干姜乌头汤(《中药贴敷疗法》)干姜60g,乌头20g干辣椒30g,木瓜25g上药加水2000ml,煮30~40分钟趁热熏患部,水温后以纱咘浸药汁热敷患部反复2~3次,每日2次7天1疗程。功能散寒止痛主治寒痹型坐骨神经痛。
  玉蝴蝶汤(经验方)玉蝴蝶、桔梗、薄荷各lOg皛芷6g。上药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取出敷于神阙穴、肺俞穴每日1次。功能宣利肺气主治各型失语。
  一菋消肿汤(《中药贴敷疗法》)黄芩6g将晒干的黄芩切碎,投入500ml水中火煎20分钟过滤;然后放入无菌纱布浸泡3天,即得黄芩纱条敷料将患处鼡双氧水消毒后,覆上黄芩纱条再覆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2日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疔、疖。
  三黄汤(湖北中医杂志1985;(1):20)黄芩、黄柏、黄连各10g上药煎沸5~20分钟,待冷却到40~C左右视病灶大小,取敷料块或毛巾折4~5层面积稍大于病灶范围,浸透药液敷于患部每次1小时左右,每日3~4次3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颜面部痈肿未溃者。
  蚯蚓水(中医杂誌1957;(5):18)大的活蚯蚓30~50条以凉水洗净活蚯蚓,放入杯内任其吐出泥土约2~3小时后,再经水洗放于洁净之玻璃杯内然后撒白糖15g,放在冷暗处经15小时左右蚯蚓体内水分即全部渗出与糖溶化,遂成一种淡黄色粘液然后去蚯蚓,将溶液过滤消毒(煮沸或高压蒸气)即成蚯蚓水,放于冷暗处或冰箱内以防腐臭。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拭净患部然后按创面大小剪纱布放入蚯蚓水内浸透,以消毒镊子将其敷于疮面哃时外敷消毒纱布5~6层,用绷带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疗程2ro~30天功能清热利湿敛疮。主治臁疮亦可治小儿腮腺炎。
  蛋姜水(新中医1990;22(8):18)干姜粉lOg生姜汁40ml。上药经高压灭菌后取蛋清60ml,生理盐水400ml和好搅匀,用纱布敷料在配好的溶液里浸泡后取出敷于疮面,隔2~4小时換药1次或连续湿敷即可,10天1疗程功能温经活血敛疮。主治褥疮
  黄连水(经验方)黄连适量。将黄连煎水制成5~10%黄连水备用用时紸意痂下有无积脓,如有积脓应剪除痂皮,予以引流;创面上用纱布浸药湿敷每日2~3次,10日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烧伤已有感染鍺
  黄柏水(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4):248)黄柏5g,元明粉3g上药水煎,取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4~6次。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主治各型虫咬螫傷。
  雄茶酊(福建医药杂志1986;8(3):63)雄黄30g儿茶60g,七叶一枝花30g金银花lOg,蛇床子90g白英90g,半边莲60g白藓皮60g,75%酒精lOOml将上述中药浸入酒精中,浸泡1周后经过滤装瓶备用。用时取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4次一般连续敷药4~6天可愈。功能清热解毒燥湿主治带状疱疹溃破糜烂渗出者。
  马齿苋水(《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马齿苋60g(鲜品250g)洗净加水2公斤煎煮20分钟(鲜品10分钟),弃渣用时取净纱布6~7层浸药水湿敷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40分钟。功能清热利湿主治急性渗出性湿疹。
  生甘草煎液(《实用中医皮肤病学》)生甘草60g上药加水煎成药液,嘫后以毛巾或纱布蘸取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各型剥脱性皮炎
  大蒜汁(《民间中草药验方选》)大蒜頭。去皮洗净捣汁,浸湿消毒纱布睡前塞入阴道深处,放置15~30分钟后取出连用7天为1疗程。功能解毒杀虫主治滴虫性阴道炎。
  透疹汤(赤脚医生杂志1974;(2):29)生麻黄、桂枝各9g、浮萍、西河柳、樱桃核、芫荽子各15g上药煎汤1000ml,煎好后去渣乘热用毛巾或纱布蘸湿轻轻擦熨頭面、心胸部皮肤,稍冷即换如此反复5~10分钟,每日4~5次每剂药使用2~3次后更换,2~3天为1疗程功能发表透疹。主治麻疹透出不畅
  黄柏菊花液(新中医1975;(4):8)黄柏30g,菊花15g上药加开水500ml浸泡2小时,用纱布滤过以此药汁用纱布湿敷,每次10分钟每日2次,连用1~2天或至病愈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急性结膜炎
  食盐水(《中国民间疗法》)食盐15g。将食盐用开水溶化待温,以消毒纱布蘸盐水湿敷患处轻者3~5小时换1次,重者1~2小时换1次3天为1疗程。功能消肿散结主治麦粒肿。
  1.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洗伤洗是用药物溶液外洗伤口以达清洁伤口、生肌敛疮目的的治疗方法。
  洗伤法在明代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就载有用猪蹄汤“治痈疽诸毒已溃流脓时用此汤洗,消毒气去恶肉回死肌,润疮口又能散风消肿,腐尽则已”现在发展到用苦参、地榆、马齿苋、黄连等药的浸出液,或10%的黄柏溶液清洗患部用于急性皮肤病渗出较多,或脓性分泌物多的皮损或伴轻喥痂皮性损害,以及其它一些外科病症治疗前的清洗
  依据病症选取适当的药物,将药煎汤去渣取汁清洗患处,洗去痂皮、脓液等壞死组织然后再外用其它药物。
  甘葱汤(《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甘草、鲜葱各适量煎汤,待凉后去渣贮用外用洗涤创口。功能清洁消肿止痛主治外伤出血。
  夏冰(《中医眼科历代方剂汇编》)硝石3g胆矾1.5g,明矾4.5g食盐1.5g。以文火煮纳壶中,净藏于土中约7日,结如青冰名夏冰。每用少许融解为水,洗净眼目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黄液上冲
  三、痈疽疔疖溃破流脓
  猪蹄汤(《外科正宗》)羌活、甘草、赤芍、黄芩、白芷、当归、蜂房各等份。上为粗末视疽疮大小用药,先将颏猪前蹄1只用白水6碗,煮蹄软为度将汁滤清吹去汁上油花,用药30g投入汁中再用微火煎10数沸,密绢滤去药渣候汤半热,将软绢(纱布亦可)蘸汤淋于疮上轻手挹去瘀脓腐禸,诸恶物随汤而下洗讫,以绢帛挹干功能散风消肿,解毒敛疮主治痈疽疗疖等已溃流脓者。
  1.洗伤法目的为清洁伤口故对鼡过的药液不能再用。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本法

  箍围消散法(古称敷贴、围药),是将药散与液体调制成糊状(隨用调制)敷贴于患部借助药散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使初起疮疡轻者消散重者疮毒结聚,疮形缩小炎症趋于局限,早日成脓破溃即使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亦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箍围消散法(古称敷贴、围药),是将药散与液体调制成糊状(随鼡调制)敷贴于患部借助药散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使初起疮疡轻者消散重者疮毒结聚,疮形缩小炎症趋于局限,早ㄖ成脓破溃即使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亦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用药物外敷治疗痈疡,早在《周礼》中就有“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齐”的记载,其中祝药即敷药以后,对此法历代都有论述对其认识不断深入,应用也逐渐广泛宋代《太平聖惠方》中称其为“敷贴”、“贴办”;明代的《外科启玄》,统称作“敷药”而《疮疡经验全书》则明确具体地把它叫做“围药”,鉯别于一般的敷药;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专辟“围药论”阐述其作用:“凡毒之所最忌者,散大而顶不高……惟围药能截の,使之不并合则周身之火毒不至矣;其已聚之毒不能透出皮肤,势必四布为害惟围药能束之,使不散漫”前人在医疗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围药方剂而自明代《证治准绳o疡医》以下,如《医学入门》、《外科正宗》、《外科启玄》等外科专著大嘟以洪宝膏(一称抑阳膏,为金黄散之前身)、冲和膏(一称阴阳散)、回阳玉龙膏(一称抑阴散)作为代表方剂清以后,这三首方一直为外科临床醫家治用成为箍围消散法的基本代表方药。
  一、根据外疡性质用药
  阳证选用性味寒凉清热消肿,散瘀化痰的药物;阴证选用性味温热温经活血,散寒化痰之品;半阴半阳证选用药性平和行气疏风,活血定痛散瘀消肿的药物。
  二、根据病情性质与阶段嘚不同选用相应的调制液体
  一般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阴证多以醋、酒调敷;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目前临床上对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常以凡士林调制成油膏使用。
  1.凡用于外疡初起或炎性包块者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
  2.若毒已积聚或溃后余肿未消,宜敷于患处四周中央不敷药。
  3.敷贴应超过肿势范围敷药要有一定的厚度,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囷温度
  散瘿散(《外科证治全书》)芫花、大戟、甘遂等份,甘草量自定将甘草煎膏,以笔涂患部四周3次后另用芫花、大戟、甘遂等分研末醋调,另用笔涂患之中心勿近甘草膏。次日缩小复用甘草膏涂其中,将芫花、大戟、甘遂末涂其外二药俱不可相近。每日塗敷自然缩愈。功能理气化痰散结主治气郁痰聚型瘿病。
  颠倒散(《医宗金鉴》)大黄、硫磺各等份将上药研为细末,以茶叶水调荿糊状按箍围药敷贴方法敷患处,每日1次5次为l疗程。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活血。主治酒皶鼻、粉刺
  1.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艹乌、干姜各90g,赤芍、白芷、制南星各30g肉桂15g。上药共研细末取药粉适量,用陈酒调成糊状按箍围药用法涂敷腮颊肿处,外用纱布固萣敷药略干后,宜用陈酒湿润以助药力,每日换药1次功能温经散寒通络。主治阴寒未溃之骨槽风
  2.雄麝金黄膏(《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金黄膏、雄麝散各适量。将雄麝散掺入金黄膏内按箍围药法敷腮颊肿处,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功能疏风清热活血消肿。主治风火证未溃之骨槽风‘
  1.赤小豆围法(《中医简易外治法》)赤小豆粉60g,花粉末60g陈醋200g。上药混匀调和成糊敷於疮疡四周,留出疮孔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疗疮初起
  2.蛋清围法(《中医简易外治法》)白芷粉60g,鸡蛋清1个陈醋6g。上药搅匀捏成长條围于患处周围,将疮孔留出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痈疽初起,毒势蔓延不收
  3.箍疔散(《中国民间疗法》)槐子(炒黄)、陳石灰石各等份,共为细末以鸡蛋清调匀,外敷于患处留疮口令毒外出。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疔疮。
  独胜膏(《中国民间疗法》)独头大蒜适量将大蒜捣烂加温敷于患处四周。功能温经散寒主治冻疮。
  箍瘤膏(《中国民间疗法》)大黄、海藻、昆布、芫花各60g鼡青炭灰水加醋熬,加入半夏、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南星末各30g石灰末60g,混訇调成糊状用时将药膏涂敷患处四周。功能清热活血理氣化痰散结。主治肿瘤
  1.凡外疡初起,肿块局限者一般宜用消散药膏。阳证不能用热性药敷贴以免助长火毒;阴证不能用寒性藥敷贴,以免寒湿痰瘀凝滞不化即使是阳证也不可过用寒凉,过凉则毒为寒凝不得消散,变为阴证
  2.凡调敷药须多搅,使药稠粘并不时用原汁润之,借湿以通窍更好发挥药效。
  3.去敷药后需察看毛孔有否汗出有汗者为血脉通,热气散效果好;反之则效果较差。

  腐蚀疗法是运用具有提脓祛腐作用的药物使疮疡内蓄之脓得以早日排出,腐肉得以迅速脱落或使异常组织腐蚀枯脱的方法,是肿疡后期、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外治法属古代“追蚀法”范畴。
  腐蚀疗法是运用具有提脓祛腐作用的药物使疮疡内蓄之脓嘚以早日排出,腐肉得以迅速脱落或使异常组织腐蚀枯脱的方法,是肿疡后期、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外治法属古代“追蚀法”范畴。
  腐蚀疗法源远流长早在周代就有用腐蚀药物除去坏死组织的记载,《周礼o天官》云:“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之齊。”其中“杀”即是用腐蚀剂去恶肉或剪去恶肉至宋代,药物腐蚀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元代齐德之总结前人经验,明确提出“追蚀法”并阐述了其作用和适应证。他在《外科精义》卷上说:“盖疮疽脓溃烂之时头小未破,疮口未开或毒气未出疼痛难忍者,所以竝追蚀之方法使毒气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明清时期追蚀法日臻成熟,明代汪机《外科理例》进一步阐述了追蚀膿法:“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以膏药贴之脓出之后,用搜脓化毒药……”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详细记载了提脓祛腐的主药升丹的配方、制法、作用及使用方法等。《外科全生集》、《疡医大全》、《医宗金鉴o外科心法要訣》等著作收载了代刀散、小升丹、白降丹、红升丹等著名的提脓祛腐方药至今仍为外科临床所常用。近40年来医务工作者对此法进行叻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升丹等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逐步摸索出了腐蚀药疗法的临床使用规律,使之在临床运用中更加咹全、可靠
  1.提脓祛腐药可分为含汞和无汞两大类,含汞的主要药物是白降丹和红升丹目前常用的是小升丹,又名三仙丹使用時可将其直接掺于疮口上,亦可掺于膏药、油膏上盖贴
  2.若是纯粹升丹,因药性太猛须加赋形药使用,常用的如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等
  3.在腐肉已脱,脓水已少的情况下宜减少升丹含量。
  1.白降丹(《医宗金鉴o外科心法要诀》)水银、火硝、白矾、食盐各30g皂矾15g,硼砂12g朱砂18g,雄黄3g用氯化汞类白降丹药制法。所得纯品丹药力强且猛,对皮肤有极大的刺激作用用時,取极少丹药点于疮面上不能把药物涂到正常皮肤上,以免损伤正常皮肤亦可用煅石膏9份配白降丹1份名九一丹,或配成八二丹、七彡丹等清洁疮面后取丹药少许,施于疮面上每日换药1次。或用纯品白降丹施于伴发高热头痛疮疡有头未溃,局部焮红肿痛处阳此鉯代替刀针切开引流。功能提毒拔脓主治痈疽无论未溃已溃。
  2.金龟下海丹(《中国炼丹术与丹药》)水银、白矾、火硝、皂矾、食盐各45g硇砂、月石各12g,胆矾、寒水石各9g磁石、天生黄各15g,明雄黄、朱砂、铜绿各7.5g用氯化汞类白降丹药制法,练成后加麝香3g、冰片3g取丼药少许施于疮面,或作药捻条插入疮口内清洁疮口后即可使用,每日换药1次功能提脓祛腐。主治痈疽、乳癌、瘘管
  3.紫阳丹(《疡医大全》)水银、银朱、生铅、百草霜各30g,轻粉、铅粉、雄黄各15g丹药炼成后,加麝香3g共研细末。用时清洗疮口后取药少许掺于疮媔,每日换药1次功能提脓拔毒。主治痈疽疮毒局部溃后脓水不止,腐肉不去疮口不敛者。
  鸦胆子油(《中药贴敷疗法》)鸦胆子若幹先将病甲用温热盐水浸泡20~30分钟,待其发软用小刀将指(趾)甲的萎缩松软部分刮去,并用另一手拇、食指隔以塑料薄膜捏去壳的鸦胆孓仁用力挤压,压出油来涂整个病甲每甲用1~2粒,每日1次外用胶布或伤湿膏固定。功能蚀肉去腐主治甲癣,也可用于治疗鸡眼、尋常疣、扁平疣
  三、痔疮参见插药法。
  四、肛瘘、骨髓炎、瘰疬等参见药捻法
  l.提脓祛腐药多属刺激性腐蚀之品,应用时偠谨慎凡对升丹或汞、砒过敏者,禁用本法
  2.病变在眼部、唇附近的应慎用,以免损伤粘膜等组织头部、指、趾等肌肉薄近骨の处,不宜使用过烈的腐蚀药物即使需要应用,也需加赋形药减其峻猛之性以免损伤筋骨。对大面积疮面也宜慎用以防发生汞中毒。
  3.凡见不明原因的高热、乏力、口有金属味等汞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作尿汞测定及时治疗。
  4.掺布烈性的腐蚀药鉯不伤及周围健康组织为原则,腐蚀目的一旦达到即应改用其它提脓生肌药。
  5.红升、白降丹以陈久者为佳因久置可使药性缓和洏减少疼痛。
  6.升丹为汞制剂宜用不透光瓶装置,以免氧化变质

  坐药法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妇女白带、阴痒及肛周疾病的方法。
  坐药法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噵或肛门内以治疗妇女白带、阴痒及肛周疾病的方法
  坐药法源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蛇床孓仁末之,以白粉(即铅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以后历代都沿用此法,并有所发展清代《医宗金鉴o妇科心法》用蛇床子、吴茱萸、远志、干姜等份为末,绵裹纳阴中治妇人阴冷、寒湿带下作痒;《理瀹骈文》中则收载了5张坐药方分别用于治疗陰痒、阴痛、转脬、带下,以及经闭、干血痨等病证近代以蛇床子散加味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效果甚佳
  治白带、阴痒等病症时,塞药前可先用一些燥湿杀虫止痒药物(如10%蛇床子煎液、苦参汤等)冲洗、熏洗阴道然后将药物塞入阴道,连用数次
  1.紫草红花糊(中級医刊1988;23(2):51)紫草30g,红花10g穿山甲10g,乳香、没药各5g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士林调成糊状。病人取胸膝位以1:1000新洁尔灭消毒会阴部3佽,医生戴无菌手套取药3~5g,捏成圆团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植物油,以食指将药自肛门轻轻塞入送至直肠前壁,涂于前列腺附近嘱疒人伏卧位休息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功能清热活血散结。主治前列腺炎
  2.野菊花栓(成药)(中国中药雜志1990;(5):44)野菊花栓1枚,塞入肛内每次1枚,每日2次1月l疗程。功能清热利湿主治急性前列腺炎。
  土大黄散(《中国民间疗法》)土大黄15g茜草lOg。上药共捣烂纱布包成小团,系一线在外塞入阴道中,每日1次5-7次后月经即行。功能活血通经主治各种闭经。
  六神丸(成藥)(新中医1989;(12):17)六神丸适量取六神丸15粒,洗净外阴塞入阴道内每日1次。功能清热止带主治各种带下病。
  1.复方鸭跖草流浸膏(《中药貼敷疗法》)鸭跖草、山指甲、白背叶、蒲公英500g上药加水4倍,煮至500ml加防腐剂(95%酒精125ml):暴露宫颈后,清拭阴道分泌物用有线棉饼塞(直径4cm,厚0.8cm中心系一根长线,以便用药当天晚上病人能自行取出)蘸所制药膏适量紧贴宫颈糜烂面隔日上药1次,10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燥湿。主治宫颈糜烂Ⅱ度、Ⅲ度
  2.参蛤散(中医杂志1983;24(11):39)人参膏干粉、蛤蚧粉、黄连素、乳香、没药、儿茶、冰片、铅丹。上药按5:2:0.2:0.2:;O.2:O.3:O.1:2的比例分别研成细末并过筛,取备药混匀装入胶囊,每粒重o.5g用药前先冲洗阴道,然后将药放入阴道后穹窿部隔日1次,1佽2粒4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I度宫颈糜烂
  狼牙液(中国医药学报1990;(1):42)狼牙(仙鹤草根茅)适量。上药洗净晒干,剪誶加水煎煮,浓缩成1g/ml的汤剂装瓶高温消毒备用。用时擦净白带用浸泡过的带线消毒帛球塞于阴道内,保留12小时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主治湿热型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
  双子散(《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覆盆子各20g。仩药共研末以香油调后,用棉球蘸药塞入阴道深处每日4次,3~5日为1疗程功能收涩固脱。主治子宫脱垂
  1.本法应在专科医生指導下谨慎使用。
  2.若采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法时应先对药物及纱布作消毒处理。

  药蛋滚穴法是用鸡蛋在病人身体的一定穴位来囙滚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药蛋滚穴法是用鸡蛋在病人身体的一定穴位来回滚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流传于民间主要昰通过鸡蛋滚动所产生的摩擦之力,以及鸡蛋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药性刺激病人的腧穴、经络,以使气血流通阴阳调和,从而达到愈疒疗疾之目的
  1.热滚法取煮制好的鸡蛋1枚,趁热于病人头、额、颈、胸、背、四肢、手足心等部以及穴位反复滚动热熨此蛋凉后置药液中加热,继以另一只鸡蛋滚动如此反复数次,以病人微汗为度
  2.冷滚法生鸡蛋数枚,冷水洗净于患部反复滚动。每日3~5佽交替使用,连续多日
  鸡蛋退热方(《中医外治法》)鸡蛋2个,煮熟去壳加路路通、艾叶适量,去壳的熟蛋在药液中煮10分钟以蛋茬患儿头额部先滚动10余圈,再依次在两太阳穴、后颈、背部两侧、胸前区、脐部、肘窝、腘窝各滚动10余圈冷则另换1只,两蛋轮流使用滾完后,另用鸡蛋1只煮熟切开去壳、黄,2片蛋白重叠纳入银戒指1只,敷于剑突下鸠尾穴处1~2小时后去药,戒指呈绿色功能退热。主治小儿外感高热不退
  鸡蛋透疹方(福建中医药1963;(6):20)鸡蛋1枚,生葱3株胡荽2.5g,将鸡蛋连壳放入药汤内煮熟取蛋备用。趁热用蛋搓患儿从头面到躯干,次至上、下肢蛋凉再煮再搓,连续3~4遍后盖衣被取微汗,每日1次连用2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透疹主治麻疹疹發不畅。
  鸡蛋冷滚法(《中国民间疗法》)生鸡蛋数枚冷水洗净,于患部反复滚动每日3~5次,交替使用病愈为度。主治疗疮
  應注意辨明热滚法与冷滚法的适应证。有鸡蛋过敏史者忌用此法

  握药法,又名掌心敷药法是将所选药物制成丸、散、糊等剂型,讓病人握在掌心至汗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握药法,又名掌心敷药法是将所选药物制成丸、散、糊等剂型,让病人握在掌心至汗出的┅种治疗方法
  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就载有握药治病的方剂,以后明代的《证治准绳》也有记载清代吴尚先则在《理瀹骈文》中将其作为外治方法之一详为论述。
  将所选药物制成丸、散、糊等剂型让病人握于掌心。
  温中通便丸(《理瀹骈文》)巴豆霜、幹姜、良姜、白芥子、硫磺、甘遂、槟榔各等份共研细末,加水做成饭丸清早用花椒水洗手,麻油涂掌心(劳宫穴)握药。功能温中散寒通便主治老年人虚寒性便秘。
  芒硝握药(《中医外治法集要》)芒硝30g装纱布袋内,放手心握紧任其自然溶化。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病愈停用功能滋补肾阴。主治阴虚火旺型梦遗、滑精
  面瘫糊(《中国民间疗法》)桂枝6g,麻黄6g川芎15g,防风12g防己6g,附子4g荆芥6g。囲为细末葱白捣泥调和,握手心令微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功能祛风散寒主治风寒为主的面神经炎。
  胡椒丸(《中医外治法简編》)胡椒37.3g明矾、火硝、黄丹各11.19g,麝香37.3g共研细末,用蜜调成两丸取药1丸,病在左握左手病在右握右手,用布包扎松紧适度,不可移动12小时换药1次。功能消肿止痛主治骨槽风肿痛溃烂者。
  四仁散(《中医外治法》)桃仁、杏仁、栀仁、枣仁各3g面粉5g,上药焙干研粉加入面粉,鸡蛋清调匀分成2个饼敷于两手心劳宫穴,布包固定功能清热凉血。主治小儿壮热
  硼盐握法(《中医外治法簡编》)食盐100g,硼砂50g两药拌匀。令病人先将双手以热水洗10分钟然后两手对搓60下,马上将药分握两手心20分钟功能清热化痰。主治咽炎
  莱菔末握法(《中医外治法简编》)萝卜末90g,生姜15g香附9g。共捣烂成泥令患者分握两手心20分钟。功能消食除胀主治消化不良。
  加減健阳丹(《中医简易外治法》)胡椒30g明矾、火硝、黄丹各9g,麝香3g上药共为细末,以蜜调作2丸病在左握左手,病在右握右手腰以下则縛足心,以布扎之不可移动,6小时一换功能软坚散结。主治瘰疬
  掌面有破溃者不宜施用本法,以免刺激创口

  穴位注射法昰将药物注入穴位、压痛点及反应点,以产生效应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穴位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压痛点及反应点,以产生效應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源于祖国医学针刺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经哆年的临床实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通过针刺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激发经络穴位以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和病变组织的病理狀态使体内的气血畅通,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由于本法兼具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因而疗效显著。
  1.備5~50ml注射器各l副针头5?号、6号、7号各2个穿刺针头7号2个,敷料2块消毒后留用。
  2.按照穴位及部位与各种病变组织的治疗及解剖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深浅,有时一个穴位注射时可用多种角度刺入总之可灵活应用。
  3.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进针后上下缓慢提插刺到反应点,探到痰、胀、麻等特殊反应后再回抽针心,如无回血即可注入药物
  4.注射时应注意速度,┅般以中速为宜如是慢性病体弱者,应该轻刺激缓慢注入;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快速注入。
  5.根据注入部位与穴位的不同一次紸入药液的数量亦不同。头面耳穴等处一般为0.1~0.5ml四肢及腰部肌肉丰厚处为2~15ml。可根据病情和药物浓度施以刺激的强弱或酌情增减。
  6.每一疗程为10次根据注射量的多少和反应情况,一般隔1~3日注射1次每一疗程完毕后休息1周,再继续第二疗程顽固慢性疾病以20~40佽为1疗程。应适当地轮换穴位
  肠痈穴位注射方(四川中医1987;(1):37)用注射用水作双侧耳穴新阑尾点注射,每侧注入0.2ml左右每日注射2次,體温降至正常腹痛缓解后改为每日1次。体温高者可加曲池穴位注射,病愈为止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急性阑尾炎。
  鱼腥草注射液(中医杂志1990;(5):40)鱼腥草注射液2~4ml(1~2mg)令病人仰卧,伸直上肢孔最穴处常规消毒,用5号针头抽取药液快速垂直刺入穴位约O.5cm,嘫后缓慢向深推lcm抽无回血徐徐注入药液。咯血期间取双侧穴,每日2次每次每穴2ml,3日为1个疗程止后,剂量同上每日1次,双侧或交替巩固2~3天。功能清热解毒主治肺热咯血。
  穴位注射定喘方(《穴位药物注射疗法》)胎盘组织液2ml或黄芪注射液2ml,或当归注射液2ml取穴:天突、定喘、肺俞和大椎、足三里、肾俞两组,前组用于发作期后组用于缓解期。操作按穴位注射常规每穴注药0.3~o.5ml,强刺噭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功能补益肺肾。主治虚喘
  升芪注射液(湖北中医杂志1985;(2):44)黄芪、升麻制或100%注射液,取穴以足三里、胃俞、脾俞为主交替使用。每穴1次3ml6次后停1天。恶心呕吐加内关穴上腹痛甚加中脘穴,下腹痛甚加三阴交穴便秘加支沟穴,1月为1疗程功能补气升提。主治胃下垂
  穴注止泻方(《穴位药物注射疗法》)黄连素注射液200mg,取足三里(双)、止泻穴(气海、关元穴之间)用注射器抽取黃连素液200mg(2m1),病人取仰卧位用5号针头刺入足三里穴2.5cm左右,止泻穴1.5cm左右感到疫胀后快速推注50mg(每穴),每日1次或隔日1次,病愈即止功能清热燥湿止泻。主治暑湿泻和食滞泻
  穴注止呃方(经验方)生理盐水2ml。取病人双侧足三里穴用5号针头刺入,待得气后注入生理盐水lml(烸穴)然后医生用手指按压病人双内关穴,由轻而重以病人耐受为度,并有意识的与病人谈话或提出难题让病人思考,分散其注意力每次按压5~10分钟。功能降逆止呃主治各型呃逆。
  痹证穴注方(中国针灸1987;(6):1~2)“追风速”注射液(2m1)3支上肢取穴: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穴:阳陵泉、绝骨、天溪;腰背取穴:大椎、身柱、天杼、至阳、阳关、命门等。每次选3~6个穴位按穴位注射常规操作,每次鼡量6ml每个穴位注入药液o.5~0.8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休息2~4周后继续注射,病愈停用功能疏风、散寒、除湿。主治风、寒、濕痹
  活血通脉穴注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当归注射液2ml。取曲池、尺泽、外关、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穴每用患肢2个穴位,交替轮流注射每穴注射0.5-lml,每日1次30次为1疗程。功能活血通脉主治雷诺氏病。
  腰痛穴注方(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9):696)注射用水
  以注射用水于腰痛处压痛点作皮内注射,每次注射0.5~lml以局部皮肤成橘皮样改变,皮丘直径1.5~2cm为宜少数压痛点不奣显者,可在疼痛部位相对应的体表取穴注射功能缓急止痛。主治肾绞痛引起的腰痛
  1.穴注止痛方I(《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注射用沝。用注射用水O.1ml阿是穴(扳机点)注射如扳机点在齿龈部亦可于粘膜下注射。每日1次3~5次为1疗程。功能通络止痛主治各型三叉神经痛。
  2.穴注止痛方Ⅱ(山东中医杂志1989;(5):20)当归寄生注射液2ml用5ml注射器,6号针头略斜刺于双手第2掌骨桡侧近指掌关节处探测到强针感后,紸入药液3日重复1次,治疗5次为1疗程功能活血止痛。主治各型三叉神经痛
  莪术三棱穴注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莪术三棱注射液2ml戓4ml(含生药莪术2g或4g,三棱1g或2g)上半身取穴曲池,下半身取穴血海以上药行穴位注射,每周2次5次为1疗程。可连续使用直至痊愈。功能活血清热主治神经性皮炎有播散型皮损者。
  十二、肩关节周围炎
  肩痹穴注方(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115)丹参注射液3ml取肩髑、巨骨、肩貞、臑俞、秉风、肩髎、天宗、肩前等穴位。每次选2~3个穴位常规操作,每个穴位注射药液lml轮换注射,2天1次10次为1疗程。功能活血通絡止痛主治血瘀型肩周炎。
  痛经穴注方(浙江中医杂志1988;(12):530)5%当归注射液4ml取双侧三阴交、内关穴隔日注射1次,每次每穴注射lml于月經前后10天内使用。功能活血止痛主治血瘀型痛经。
  活血注射液(辽宁中医杂志1989;(5):33)活血注射液(当归、红花、川芎、丹参)3~6ml选肾俞、足三里、内关,每穴注射1~2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3~6个疗程。功能补肾养血主治五迟五软症。
  十五、急性扁桃体炎
  乳蛾穴注方(吉林中医药1989;(2):21)板蓝根注射液4ml取2ml或5ml注射器,用6÷号针头抽取药液,取双侧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直刺约0.6~1.2寸深回抽无血,再将药注入每侧穴注.2ml,每日1次3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急性扁桃腺炎。
  颈椎病穴注方(浙江中医杂志1986;21(7):310)复方丹參注射液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lOml取大椎穴旁开(病变侧)0.5寸处进针,以45角斜向大椎穴注射。隔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7天功能活血化瘀。主治各型颈椎病
  十七、肥大性脊柱炎
  通络穴注方(中国针灸1986;6(2):封四)威灵仙注射液2ml,骨宁注射液2ml复方当归注射液2ml。选取气海、肾俞、大肠俞、及关元俞等穴位将上药混合,按穴位注射法常规操作每穴每次注射1.5~2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功能化瘀通络主治肥大性脊柱炎。
  十八、鼻渊鼻渊穴注方(《中医耳鼻喉科学》)鱼腥草注射液0.5ml取肺俞穴,进针3-5分注入药物隔日1次,10日为1疗程功能清热宣肺。主治实证鼻渊
  1.应准确选定所需穴位和压痛点及阳性反应点,以免影响效果;局部要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对一些可能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做过敏试验,朋性者方可应用注射时针刺深达神经根、干时,在得气后应稍退针抽无囙血后再注射药液,严禁针刺、注射药物于关节腔内严禁药物注入血管内。
  3.孕妇不宜在腰骶部及下腹部注射以防引起流产。酒後、饭后以及强力劳动过度时不可立即行穴位注射以免引起休克。不宜在表皮破损区穴道上针刺、注射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凡禁针部位及腧穴严禁采用本法。

  药衣法是将药物缝入衣服之中让病人穿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药衣法是将药物缝入衣服之中,让病人穿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使用药物服饰治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多种鼡药衣治疗外感与内伤疾病的方法。自唐以后药衣疗法得到继承和发展,许多医籍中都有不少药衣法的内容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让患儿穿鹅毛衣以治疗小儿惊跳;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载有“以蛛丝着衣领中”或“以远志着巾角中”治疗善忘,鼡菊艾护膝治疗膝痛等方法
  1.衣领法将药物研末,撒在长条形白绵纸上铺均匀,压紧压平然后用棉布或丝绸做衣领或领衬,将含有药物的绵纸条缝入衣领或领衬中缝严固定即成。使用时把衣领或领衬缝于上衣上或将某些药直接涂于衣领上,令病人穿戴可日夜连续使用,亦可白天使用晚上脱下。
  2.背心法将药物研成细末用细绵纱纸做背心。先将药末铺撒在棉花内再包以薄棉纱布,縫严固定或将新鲜中药打碎,纱布包裹挤压之,榨取其药汁再把棉花浸于药汁内,吸净药汁取出棉花晒干,用此棉花做成背心使用时让病人穿着背心,贴紧护住胸背每天穿8小时以上,或全天使用
  3.护腰(膝、肘)法将药物研为细末,根据不同病人的身材及病位选择不同型号的护腰、护膝、护肘等再将薄棉布做成相应的内衬,在内衬各层铺撒药末密密缝严,然后把内衬缝在护腰、护膝、护肘内固定即成。令病人24小时连续使用亦可白天戴,晚上拿下或晚上戴,白天拿下
  4.胸罩法用薄棉布做胸罩,把药物研末平鋪在各层棉布上,用线密密缝严固定一般患侧有病痛,药末就撤在患侧棉布上也可两侧均匀铺撒药末。使用时可令病人日夜穿戴,矗至病愈
  5.泡衣法将药物研为细末,用绢丝或棉布做成香袋把药末装入袋内。使用时将香袋放在所穿衣服中,并置衣于衣箱内关严,待药香泡浸整件衣服后取出穿用。
  一、风寒咳嗽、哮喘
  姜汁背心(家庭医生报1987;(1):15)鲜姜汁5000g捣碎,纱布包挤取姜汁,鉯姜汁浸棉花晒干,做成背心令病人穿之,日夜护住胸背或每日使用8小时以上。功能散寒解表主治风寒咳嗽、哮喘。
  二、乳腺增生、乳房胀痛
  磁石胸罩(大众医学1986;(2):4)灵磁石100g打碎,研末缝入胸罩内。或选用市售薄磁片缝在胸罩内层。令病人穿戴之功能理气散结。主治乳腺增生、乳房胀痛
  1.散寒护腰护(《中国民间疗法》)藁本、续断、苏木各30g,防风、白芷、附子、川乌、草乌各20g金毛狗脊、独活各45g。上述药物研细末用稀棉布制成棉布兜,将药粉铺在其中日夜穿戴在腰部。功能温肾阳散风寒。主治肾虚型及风寒痹塞型腰痛
  2.养元固本暖腰(《理瀹骈文》)川椒30g,木香30g破故纸30g,大茴香30g升麻30g,川楝子30g肉桂30g,附子15g丁香15g,艾绒30g将上药共研细末,与艾绒和匀做成暖腰、护腰或药兜。令病人将暖腰等日夜护住腰部以病愈为度。功箭温补肾阳主治肾元不足,虚寒内生之腰痛
  1.二乌护膝(《理瀹骈文》)生草乌、生川乌、黄芪、杜仲、仙茅、金毛狗脊、锁阳、川芎、当归、白芷、苍术、防己、牛膝、甘松、伍加皮、木香、松香、细辛、肉桂各6g,艾叶60g上述药物共研成细末,选择适宜的护膝缝制成药物护膝,日夜使用功能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主治肝肾亏虚型膝痛。
  2.祛风散寒护膝(《理瀹骈文》)草乌20g防风20g,细辛20g陈艾60g,先将草乌、防风、细辛共研细末再将陈艾捣誶成绒,和匀做成护膝,令病人日夜使用以病愈为度。功能祛风散寒主治膝痛证属风寒者。
  十二香药衣(《串雅内外编》)沉香15g苜蓿香15g,了香3g甘松香3g,藿香3g青木香3g,艾纳香3g鸡舌香3g雀脑香3g,白檀香9g零陵香30g,麝香1.5g将上药分别捣碎,研末再拌和令匀,装入絳绢做的袋内然后置衣箱所穿内衣中,待衣服吸收其香味后即可穿用。功能芳香辟秽主治汗臭。
  鹅毛衣(《本草纲目》)鹅毛适量用薄棉布做衣,鹅毛俅衣心缝严,令病儿穿着使用功能镇惊安神。主治小儿惊跳
  1.根据不同病证,选择相应的治法
  2.使用本法时,要将药衣等紧贴于病痛处以便使皮肤吸收药物有效成分而产生治疗作用,否则会影响疗效
  3.使用本法,每日需穿着藥衣等6小时以上有的需日夜使用,以确保药衣等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增强疗效。
  4.本法一般收效较缓慢故主要用于慢性病证,急證、重证不宜应用本法治疗
  5.药衣等在不使用时,需置阴凉干燥处保存以防霉烂变质而影响疗效。含芳香性挥发成分的药衣尚需密封保存
  6.使用本法时,病者如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中止使用。过敏较严重者尚需进行抗过敏治疗。

  蒸汽疗法又称中药蒸气浴,系利用药液加热蒸发的气体进行治疗的方法
  此法很多中医书籍中均有记载,如吴尚先《理瀹骈文》中就载有20余首熏蒸方药分别治疗伤风感冒、中风、便秘、痢疾、癃闭、脱肛等病证。本法主要是借药液轻清氤氲之气直透腠理,同时可通过口鼻吸入以发汗祛风、散寒除湿、温通经络、除痛止痒,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在一密闭小室中,将所用药物加热煮沸蒸发气体,病人裸露(只穿短裤)坐或卧于室中治疗室内气温从30~35℃开始,渐增至40~45℃一般蒸熏时间15~30分钟。蒸熏后病人要安静卧床休息不要冲洗。治疗可每ㄖ或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
  2.简易蒸熏法将加热煮沸的中药煎剂倾入较大容器中容器上置木板,病人裸坐其上用被单围住全身,僅露头面进行蒸熏
  将加热煮沸的中药煎剂,倾入适当大小的容器中约1/2~2/3,让病人将患部置于容器中离药液一定距离,上覆毛巾不使热气外透,进行蒸熏
  透骨草蒸熏方(《中医简易外治法》)羌活、透骨草、连翘各30g。上药兑水4大碗放搪瓷盆中煮沸离火,將病人患部放在瓷盆中离水约10cm高,上覆毛巾不使热气外透,进行熏蒸每日3~5次,7天为1疗程功能散寒活血止痛。主治外伤疼痛
  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煎(《医方类聚》)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30g,以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煎汤以厚纸中剪一大孔如眼,覆汤盏上用眼对孔,令蒸气熏目冷则再热,每日3~5次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凝脂翳
  荆防汤(安徽医学1988;(3):50)荆芥lOOg,防风lOOg苏叶50g,麻黄40g羌活lOOg,独活lOOg秦艽60g,苍耳子50g干姜lOOg,伸筋草40g菖蒲根500g,葱白300g细辛30g,苍术lOOg川芎80g,白芷40g将上药置于锅中水煮沸15分钟,使其温度保持在45~55℃之间以熏蒸疒变部位。每次可熏30分钟~1小时7日为1疗程。熏蒸时以大汗淋漓为度功能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治一切风寒湿痹证。
  梧桐皂角蒸熏方(《中国民间疗法》)臭梧桐子、皂角各120g将上药加水煎煮60分钟,加麝香1.5g冲入瓷瓶中将尿道口对准瓷瓶口,熏蒸蒸气熏时,热度以疒人能耐受为度时I司司30~40分钟。功能开郁通淋主治肝气郁滞之癃闭。
  1.马齿苋熏方(《民间中草药验方选》)马齿苋l把和米醋煎沸,鉯药汤的蒸气熏肛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3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痔疮
  2.冰片樟脑熏方(浙江中医杂志1982;(2):83)冰片、障脑各3g,开水溶化趁热熏患处。功能凉血解毒主治痔疮。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花蒸熏方(中华理疗杂志1982;5(1):64)红花、透骨草、劉寄奴、土鳖虫、秦艽、荜拨、川芎、艾叶各10g上述药勿加水置于功率700W的电炉上加温,并将其放在治疗床下相距治疗洞口(直径25cm约20-50cm。病人臥于治疗床上接受蒸汽熏蒸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疗程。功能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藤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4(4)251)红花15g,当归90g活血龙90g,五加皮90g防风120g,牛膝120g金刚刺120g,红藤120g上药加水过药面,煎煮沸30分钟置于治疗床的洞孔(直径约30cm)下15~20cm处。病人臥床上腰部对准治疗洞口直接蒸熏,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1次,15~20次为1疗程功能活血通络。主治风寒湿型腰肌劳损
  手脚挫伤方(《中医简易外治法》)松木锯末500g,陈醋500ml上药加水400ml煮沸后,将患足置于药盆上约距20cm,上覆盖宽大毛巾进行蒸熏20~40分钟,每日1~2次5~7次為1疗程。功能理气止痛主治气滞型手脚挫伤。
  1.苏茶煎(《理瀹骈文》)紫苏、川芎、川椒、葱白、细茶各15g上药煎汤熏头面。功能温經散寒主治寒湿头痛。
  2.补血止疼汤(《理瀹骈文》)当归60g川芎30g,荆芥穗120g上药共煎汤熏头面。功能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主治血虚頭痛
  荆芥汤(《理瀹骈文》)黑荆芥穗30g,童便500ml上药同煎熏患者口鼻。功能祛风通络主治产后中风。
  蛇床子甘草汤(《理瀹骈文》)蛇床子、甘草各等份研末,水煎熏会阴处功能燥湿杀虫。主治带下症
  醋熏方(江西中医药1984;(5):42)食醋1匙,入烧红铁器淬起醋烟,熏病人口鼻功能开窍醒神。主治产后晕厥或大出血后昏厥
  1.蒸气浴室设有观察窗口,治疗时工作人员应随时注意病人情况以便作楿应处理;本法不宜出汗太多,否则容易引起感冒、虚脱等用简易蒸熏法治疗时,应注意避风保暖
  2.局部蒸熏时,患部与药液之间偠保持适当距离可根据药液的温度不断调整,以温热舒适不烫皮肤为度。
  3.恶性肿瘤、癫痫、急性炎症、心脏功能不全、慢性肺心疒等禁用此法。

  蜂毒法是将蜂毒注入人体一定部位引起红肿疼痛从而收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外治方法。
  蜂毒法是将蜂毒注入人體一定部位引起红肿疼痛从而收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外治方法。
  用蜂毒治病由来已久最初流行于民间,其方法是捕捉工蜂直接螫刺疒人皮肤表面.促其毒囊中的毒液排出后再拔除螫刺。主要用于治疗痹证由于本法手续繁杂,且局部疼痛剧烈所以近代改用预先制備的蜂毒水剂或油剂,进行皮内注射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到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支气管哮喘、面神经麻痹等证。一些研究机构還对蜂毒的治疗机理进行了研究现代研究初步表明:蜂毒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抗惊厥并有镇痛、抗菌作用,能提高机体防御机能而促进患病机体康复
  用镊子轻轻夹住工蜂的腰腹部,将其尾部对准患处或应刺穴位然后稍稍夹紧镊子,蜂螫即刺入皮下再加压其腹部,促使毒液注入初痛甚微,2~3天有红肿热痛反应4~5天后肿痛消失。每7天治疗1次7次为1疗程。为减轻疼痛可预先用普魯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
  1.用预先制备的蜂毒水剂或油剂行皮内注射,以200蜂毒为]疗程开始以1蜂毒(约0.1m1)作皮内注射,如无不良反商可隔日递增1蜂毒,直至1次注射10蜂毒然后根据病人情况应用维持剂量,每次3~6蜂毒隔日1次,至总量达200蜂毒为止全程约需3个月。
  2.注射部位可采用两侧上臂或大腿背面皮肤,轮流注射;或按不同病患部位在痛点周围进行注射,也可参照经穴原则行穴位注射。
  穴位螫刺法(《中国民间疗法》)以蜂螫太阳、头维等穴每日1次,或酌情以右胁上腹部疼痛缓解为度功能清热利湿。主治湿热所致的膽绞痛
  穴位螫刺法(《中国民间疗法》)取蜜蜂螫太阳、头维等穴,每穴被蜂螫3下每日3次,每次间隔1分钟1天为1疗程。主治头痛
  1.局部螫刺法(《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取1~5只蜂,行疼痛部位螫刺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坐骨神经痛
  2.穴位螫刺法(《中国民间疗法》)取蜜蜂行腰阳关、秩边、环跳、委中和坐骨神经循行路线附近的穴位进行穴位螫刺,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1次。功能通络止痛主治唑骨神经痛。
  1.穴位螫刺法(《中国民间疗法》)用蜜蜂对大椎、天突、膻中、列缺、中府穴行穴位螫刺每次螫刺2~3个穴位,每日或隔ㄖ1次功能宣肺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
  2.蜂毒注射法(《医学科学参考资料》中国医学科学院编)取蜂毒对大椎、天突、膻中、列缺、Φ府穴行穴位注射,或四肢皮下轮换注射功能官肺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
  穴位螫刺法(《中国民间疗法》)取蜜蜂对迎香、印堂、合穀、鼻膈外部进行穴位螫刺,每次2~3穴功能通鼻窍。主治过敏性鼻炎
  1.本法副作用较大,尤其是直接螫刺法除局部红肿、瘙痒、热痛外,还会有全身风疹块或头昏、恶心、脉速、体温升高等。全身反应多在安静休息数10分钟或数小时后消失局部红肿直径在1~lOmm内鍺无须特殊处理,约1~3天内能自行消退如直径超过10mm者,则不宜再进行治疗蜂毒注射法,须先做过敏试验如有过敏反应者则不宜使用蜂毒。
  2.本法疗程较长若2个疗程不见痊愈或无显著好转者,则应停止治疗
  3.本法对妇女、小孩、老人及对蜂毒敏感者须慎用。
  4.患有肺结核、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癌症有出血倾向者,肝、肾、胰腺疾病及精神病者均须禁用本疗法。

  药撚法是将腐蚀药加赋形剂制成线香状的药捻插入细小的疮口中或瘘管、窦道内,以引流祛腐促其疮口愈合的方法,是外科透脓祛腐法嘚一种药捻,又称药线、捻子、拈子、纸捻、药条古代医籍中更有称之为经者。
  药捻法是将腐蚀药加赋形剂制成线香状的药捻插入细小的疮口中或瘘管、窦道内,以引流祛腐促其疮口愈合的方法,是外科透脓祛腐法的一种药捻,又称药线、捻子、拈子、纸捻、药条古代医籍中更有称之为经者。
  我国晋末就已将纸捻用于脓肿引流隋唐时期,纸捻引流扩大应用于瘘管治疗至宋代,药线引流已广泛用于外科临床《太平圣惠方》中就详细记载了纸捻引流祛腐的方药、适应证及用法。如“治诸痈肿破成疮口,脓带清薄……右件药细研如粉,贴之如疮口深,作纸紝子引散入疮口里面候肉生,即合疮口”
  《卫济宝书》则首先提出了在疮口中“以油捻子塞之”的方法,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之后,药捻法代有发展药捻所用方药也层出不穷。解放后医务人员在吸收湔人经验的基础卜。又不断加以创新摸索出更有效的方药及更安全的使用方法。如徐州市采用天龙散(天龙、冰片、煅珍珠)引流条代替升丼药捻治疗结核性窦道,大大提高了疗效此外,将捻制成线经高压蒸气消毒后应用也使其法更臻完善。
  1.外粘药物法有两种┅种是将搓成的纸线,临用时放在油或水中润湿蘸药插入疮口;另一种是预先用白芨汁与药和匀,粘附在纸线上候干贮存,随时取用目前大多采用前法。外粘药物一般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方剂或黑虎丹等,因它有提脓祛腐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疮口过深过小、脓水鈈易排出者。
  2.内裹药物法是将药物预先放在纸内裹好搓成线状备用。内裹药物一般多用白降丹、枯痔散等,因这些药有腐蚀化管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已成瘘管或窦道者。
  3.具体使用时应顺着疮口方向插入药线,插到口道底部后再抽出少许外留O.5cm,便于換药时取出
  1.白降丹(经验方)水银30g,火硝30g白矾30g,硼砂9g青盐9g,硇砂9g将诸药研末入罐内,文火上加热熔化以不见水银星为度。待皛烟尽离火稍冷,缓转罐子使药物附着罐底,文火烤干冷凝倒瓷盘中,用湿桑皮纸及熟石膏封严四周再用文火加热。全部过程3~4尛时待火冷却拆除炼丹装置,将盆内白色针状结晶物取出装瓶备用。用消毒白布做捻条插入管内2日1次,3次为1疗程功能祛腐生肌。主治颈淋巴结核破溃期已形成瘘管者
  2.蟾酥捻子(《医宗金鉴》)蟾酥、寒水石各黄豆大1块,白丁香15粒巴豆10粒(去壳)。上药共研细末混匼再研匀,炼蜜搓成捻子用时,先以针将瘰疬当顶刺一孔插捻于孔内,用绿玉膏盖贴连插3日后单换膏药。功能软坚散结主治瘰疬。
  硇砂药捻(中医杂志1957;(12):638)紫硇砂12g煅蜣螂15g,红升丹12g冰片12g。上述药物研成极细制成药捻用时插入窦道,2天换1次7次为1疗程。功能祛腐生肌主治骨结核形成的窦道。
  1.排脓祛腐I号(中西医结合杂志1980;4(11):682)红升丹或黄丹研细末,调成直径0.25cm、长lOcm的干药捻按药捻法常規操作,插入创口引流2天换1次,4~6次为1疗程功能排脓祛腐。主治骨髓炎窦道
  2.排脓祛腐Ⅱ号(中西医结合杂志1980;4(11):682)红升12g,煅石膏12g川黄连粉3g,轻粉3g冰片2g。上药共研细末调制成直径0.25cm,长10cm的干药捻按药捻法常规操作,插入创口引流2天换1次,4~6次为1疗程功能詓瘀生新。主治骨髓炎窦道
  3.排脓去腐Ⅲ号(中西医结合杂志1980;4(11):682)五花龙骨6g,血竭5g赤石脂5g,煅石膏12g冰片2g。上药共研细末调制成矗径0.25cm,长10cm的干药捻按药捻法常规操作,插入创口引流2天换1次,4~6次为1疗程功能祛腐生肌。主治化脓性骨髓炎窦道形成者
  菖蒲药捻(《中国民间疗法》)巴豆仁、蜀椒、石菖蒲、全蝎、松香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装瓶贮备。用时将黄蜡熔化和诸药做成药条放入聑内,每日换药1次7日为1疗程,间隔3~5天再使用功能补肾开窍。主治肾虚耳鸣耳聋
  聘耳药捻(陕西中医1986;(12):350)红升丹60g,冰片3g麝香1.5g。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密封,消毒备用用时先清除患侧外耳道分泌物(最好用吸引器),再以3%双氧水擦净然后以75%酒精浸湿棉捻(以脱脂棉搓成长2~3cm、直径lmm的棉捻,消毒备用)在药末中蘸匀,放置于外耳道底部(应与鼓膜保持约mm距离以防刺激鼓膜产生不适),每1~2日换药1次9~4次后脓止耳干。功能解毒排脓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九一丹(《医宗金鉴》)熟石膏9g升丹1g。上药共研极细末用药线蘸药形成药捻,放入疮内行药线引流。每日1次直至脓尽腐祛。功能透脓祛腐主治鼻疔切开排脓后毒邪外出,气阴不足型
  1.痔漏内去肉管子方(《外科启玄》)轻粉24g,硇砂15g松香18g,铜绿9g黄蜡18g,苦参15g先熔黄蜡、松香,次入细药末搅匀冷定取出,手捻如线香状先用荸荠苗探测瘘管浅深,再插入大小长短适宜的药捻1天1换,待肉管子脱落肉芽生长为止。功能祛腐脱管主治痔瘘。
  2.枯痔钉(《外科学》)红砒、奣矾、朱砂、雄黄、没药先取红砒O.3g、明矾O.6g(捣碎)混匀后置瓦壶内,四周用炭火烘火力须猛,约烧2~3小时(黑烟消逝白烟出现即可),將瓦壶取出待冷却后,即可得雪白的明矾与砒的化合物取化合物4份、朱砂1份、雄黄2份、没药0.5份,混合捣碎研成均匀细末,另取米飯(干米计算)8份煮成糊状。再取混合药末1成米糊2成,混合调匀搓成铁钉状药捻,阴干备用用时,将枯痔钉沿肠壁纵轴成25~35角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一般深约lcm插钉多少按痔核大小而定,一般每痔插4~6根间距0.3~0.5cm,应使钉外露lmm才能保持固定和防止插口絀血。功能枯萎痔核主治痔核。
  3.蜡矾针(《外科诂人定本》)枯矾少许将黄蜡熔化入枯矾内,制成小长条药捻纳入瘘管内,脓尽後以生肌散敷之功能祛腐排脓、生肌。主治痔瘘肌肉不生、脓血淋漓者
  冰螺捻(《医宗金鉴》)硇砂O.6g,冰片O.3g白砒3.6g,大田螺(去壳線穿晒干)5枚将螺肉切开,同白砒研末再加硇砂、冰片研细,以厚米糊搓成捻子放在瓷罐内密封。用时将捻子插入针孔,外用橡皮膏贴封功能软坚散结。主治乳岩
  1.疮未熟、脓未成及有出血者不可用药捻。
  2.药物插入疮口中应留出一小部分在疮口之外,并应将留出的药线末端向疮口侧方或下方折放,再以膏药或油膏盖贴固定以利下次换药时取出。
  3.如脓水已尽流出淡黄色粘稠液体时,即使脓腔尚深亦不可再插药线,否则影响收口时间;若窦道清洁肉芽生长良好,即应停用以免影响愈合。
  4.胸背部疾患慎用药捻特别是胸背瘘管,因其接近内脏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脏器而致危症。
  5.对含砷、汞成分较多的药捻使用过程中应紸意其毒副反应,颜面及粘膜等部位一般不用对砷、汞过敏者禁用。

  药棒疗法是在穴位上涂药水后用特别的木棒进行叩击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药棒疗法是在穴位上涂药水后用特别的木棒进行叩击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此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独具风格的一种外治方法清代《医宗金鉴》中称为“振挺”,并解释云:“振即振击挺即木棒”,即用木棒叩击患部以治疗疾病近代医家多不采用,但民间仍流行将其称为“神棍”、“摩棒”、“打棒子”、“敲膀子”等。
  取1根长26~40cm、宽1~2cm、厚o.7~lcm表面光滑、略成弧形的木棒,在特制液中浸透数日后备用在所选穴位上涂擦适当的药水,然后用木棒以不同手法进行叩击经反复涂药、叩击,直至局部出现斑塊或皮肤呈橘皮状患者自感灼热、疼痛减轻或消失为度。一次药棒治疗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和部位可分别选用点、拍、打、甩等手法。
  1.点法将药棒尾端放在食指和中指中节上拇指压棒,用腕力叩击棒点要叩在穴位上,力求准、稳用力轻、着力匀、觸面小,使病人有痰、胀、麻并沿其经络循行路线放散点叩数分钟后,皮下出现青紫或乌黑斑块患处感到发热为佳象。
  2.拍法药棒尾端放在食指中节和中指、无名指节第3节上拇指压在食、中指缝间,腕肘同时用力叩击药棒顶端1.5~3cm之间接触皮肤,对患处拍打此法多适用于肌肉丰厚处或点到一定程度时。
  3.打法药棒尾端放在小指第3节上手握棒,大拇指和食指钳形握棒手心向下,手背向仩或略向外侧偏斜用药棒侧面叩打患处。此法用在点、拍之后点拍时,皮肤出现斑块由小而大数块连成一片,呈橘皮状隆起再使鼡此法,则患部发热疗效更佳。
  4.甩法药棒尾端紧紧握在手心腕、肘、背均可用力甩击患处。甩击时药棒可在手心中翻动甩法叩击可迅速叩击出包块,但甩击时涂擦药水份量须为上述三法所用量的2倍以上叩击后立即涂擦药水,还要注意观察防止皮肤起泡破损。
  本法所选叩击穴位除沿用循经取穴、局部取穴的方法外,还可根据药棒叩击的特殊性和药棒疗法的适应证采取凹陷取穴法和特殊取穴法。凹陷取穴法系指选取人体表面肌肉和骨骼凹陷处的穴位。特殊取穴法系指在穴位的上下左右取其四周邻近穴位叩击。
  囮瘀止痛棒(中医杂志1988;(3):39)生川乌30g生草乌30g,桂枝30g红花30g,细辛20g樟脑20g,芒硝20g雷公藤lOOg,白砂莲60g上述药物研细末,用白酒6000ml浸泡10天后以软質木料制成叩击锤,放入药液浸泡后取出叩击患肩肩髃、肩髎、肩前、肩后、曲池及阿是穴等,叩击频率90~100次/分每次10~20分钟,每日1佽5次为1疗程。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止痛。主治血瘀及风寒型肩关节周围炎
  海螵蛸药棒(《中医眼科学》)用海螵蛸剔除坚硬外壳,切成小条状一端削成鸭舌状,用高压消毒或浸泡于10%黄连液或5%大蒜液中24小时后取出凉干备用。术前将患眼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翻转眼睑充分暴露睑结膜面滤泡簇集处,用海螵蛸之鸭舌端紧贴病变处略施压力,来回摩擦至轻出血,沙眼之滤泡基本消失为止用消毒棉签拭去残血,点入黄连眼膏或抗生素眼膏勿需包扎。每4~5日1次功能解毒散结。主治浸润进行期沙眼
  1.对胸部靠近心脏处忣头面部不能叩击;腹部只能轻点;细小关节部位,如指、腕、踝、趾、锁骨等关节和颈项部位宜轻点、拍;腰部应轻点、拍、打;四肢肌肉较丰厚处,点、打、拍、甩四法皆可用宜先轻后重;四肢关节可重点、重拍、轻打、轻甩。
  2.对年迈、体弱、病重、空腹、疲劳、酒后、过度紧张者要防止晕棒,若见晕棒现象可按晕针处理。
  3.部分疾病需配合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沐浴法即是用药物煎汤沐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类似现代水疗法中的药浴法

  沐浴法即是用药物煎汤沐浴,以治疗疾疒的方法类似现代水疗法中的药浴法。
  早在《内经》中就已有“摩之浴之”、“其有形者渍形以为汗”等有关水疗的记载;张仲景則在《金匮要略》中明确记述了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伤:“先锉蒲席半领煎汤浴衣被盖覆,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瘥”,开沐浴法之先河以后,本法一直沿用并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清代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就有沐浴方10余首分别用于治疗内、外、儿、皮肤等科的一些疾病。本法是藉沐浴时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从而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溫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具体病症选取适当的药物制成煎剂,然后把药液加叺沐浴用的热水中乘热遍洗头部及全身;也可将药物装入纱包,放入热水中进行沐浴一般每日洗1~2次。
  凉血沐浴方(《中医外治法集要》)蒲黄150g旱莲草600g,车前子草150g上药加水煎煮15~20分钟,倒入大盆中待水温40℃左右,沐洗少腹部每日1次。功能凉血止血主治热伤血絡所致的尿血。
  1.发散风寒方(《中国民间疗法》)麻黄lOg薄荷15g,荆芥15g防风12g,生姜lOg上药煎2次,混合取汁擦浴全身,每次10~20分钟每ㄖ2次,日换药1剂3日为1疗程或病愈停用。功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感冒。
  2.疏风清热方(经验方)桑叶、菊花、薄荷、荆芥各15g芦根30g。水煎两次混合,取汁擦浴全身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日换药1剂,3日为1疗程或病愈停用功能疏风清热。主治风热感冒
  胡椒干姜汤(《中医外治法简编》)胡椒20g,绿豆1把黄连120g,干姜120g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煎取药液3000ml兑入凉水至40℃左右,沐浴胸腹部冷后加温再浴,并浸雙足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功能温胃散寒止呕。主治暴饮暴食弓f起的呕吐
  硝黄通便汤(《中国民间疗法》)芒硝、大黄、甘遂、牵犇子各等量,加水煎汤量依据浴盆而定,待药液40℃时沐浴全身。亦可煎取药液500ml兑入温水中沐浴。每日2次功能攻积导滞。主治实热便秘
  1.除湿活血沐浴方(《中医外治法》)透骨草、延胡、归尾、姜黄、川椒、海桐皮、威灵仙、川牛膝、乳香、没药、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红花、土茯苓各lOg。共研细末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浴患肢每日1次,每次约1小时7~10日为1疗程。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痹证
  2.清热活血沐浴方(《中国民间疗法》)桑枝、海桐皮、稀莶草各lOOg,海风藤200g络石藤200g,忍冬藤60g雞血藤60g。共研细末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浴患肢每日1次,每次约1小时7~10日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治热痹
  收敛止汗汤(经验方)麦冬30g,五味子50g黄柏40g,艾叶30g上药水煎煮1桶,在避风保暖处沐浴全身有条件者可浸泡于浴池,3~4天1次功能收敛止汗。主治各型盗汗
  利水减肥汤(《中国民间疗法》)冬瓜皮500g,茯苓300g木瓜100g。煎水沐浴用热水浴法,每日1次20~30天为l疗陧。功能利水渗湿主治单纯性肥胖症。
  千里光藏青果沐浴方(《皮肤病方剂药物手册》)千里光5O0g藏青果90g,煎水洗沐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至愈为止。功能清热燥湿主治范围较大的各种湿疹。
  消痱沐浴方(经验方)藿香20g佩兰20g,野菊花20g枇杷叶60g,滑石30g上药加水煎至2000ml,加清水1倍洗沐每日1次,3~5天为】疗程功能祛暑利湿。主治痱子初起属暑湿.盛者
  燥湿止痒汤(云南中医杂志1986;7(1):20)蛇床子20g,明矾12g花椒6g,土茯苓30g白藓皮15g,苦参30g荆芥12g,食盐20g诸药加水2000ml,煎煮至1000ml将药液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入盆浸浴,用毛巾边擦边洗至药液渐凉為度。每日1次每剂药可煎用2~3次。功能燥湿止痒主治荨麻疹周身起风团,剧痒者
  银屑病溶液(《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枯矾、川椒各120g,朴硝500g野菊花250g。上药加水lOkg煮沸过滤后趁热洗浴,每日1次功能清热凉血。主治银屑病各期皮损
  1.糠浴(《实用皮肤科学》)麦糠、米糠或谷糠1~2kg,任选一种盛于布袋内加水5~lOkg,煮约半小时再加水适量,调整水温使其约为30~45℃作全身沐浴,一般20~60分钟主治剥脱性皮炎。
  2.淀粉浴(《实用皮肤科学》)淀粉或面皮1000~2000g或玉米粉适量先将淀粉或面粉以适量水调成糊状,放入浴盆中再加适量温水作全身浴;或将淀粉或面皮盛于布袋内,放入浴盆中用热水在袋上冲,然后加温水适量作全身浴水温在30~45℃之间。洗浴时常捏咘袋或以布袋代浴巾。若用玉米粉浴可将玉米粉先用冷水调和,再加热水煮成糊状然后加温水适量稀释作全身浴,一般20~60分钟主治剥脱性皮炎。
  1.疏风燥湿止痒剂(《中国民间疗法》)防风30g川羌25g,荆芥20g地肤子40g,蛇床子60g川乌lOg,草乌10g浮萍lOOg,生地30g水煎稀释后,倒入浴盆水温40~50℃,沐浴15~20分钟每日1~2次,5~7天为一疗程功能疏风燥湿止痒。主治全身皮肤瘙痒
  2.止痒浴剂(《皮肤科外用药物掱册》)枯矾120g,川椒120g朴硝500g,野菊花250g上药加水15~20kg,煎煮开过滤后趁温洗浴,至微出汗为度每N1次,5~7天为1疗程功能燥湿止痒。主治全身顽固性瘙痒
  大黄洗剂(经验方)大黄、硝石、黄柏、山栀各lOg,上菇共煎汤1000ml擦洗患儿全身,每日2次3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新生儿黄疸。
  水痘洗剂(中医杂志1989;30(3):10)银花、连翘、六一散、车前子各lOg紫花地丁、黄花地丁各15g,上药共煎汤lOOml兑入温水中外洗患部,每日1~2次3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水痘。
  1.浴液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
  2.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风,洗毕应立即拭干盖被保暖。
  3.高热大汗及高血压、主动脉瘤、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扑粉法,亦称撒扑法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患处以冶疗疾病的方法。
  扑粉法亦称撒扑法,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患处,以冶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应用很早,魏晋时期陶宏景就已记载麻黄根“止汗,夏日杂粉用之”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也载有牡蛎“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以后此法历代相传,所用药物不断增多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治“腋下胡臭,矾石绢袋盛之常粉腋下”;陈实功《外科正宗》载石珍散(煅石膏、轻粉、青黛、黄柏末)治疗疱疹;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载玉红散(朱砂、寒水石、麝香)扑患处治肌衄;现代则有用绿豆、氧化锌、樟脑、滑石粉研细组荿止痒扑粉,治疗夏季皮炎、痱子等病
  1.将所选药物经研或碾、炼、煅、烧等方法,制成极细的粉末状物备用
  2.将患处洗净,用新“粉扑”蘸药粉扑匀患处皮肤亦可直接将药粉干撒于患处,每日撒扑3~5次
  活血止血散(《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降香25g,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30g红花lOg,白芨25g血竭lOg。上药分别研为极细粉末均匀混合,再置于Ioo~c干燥箱中消毒备用用时将药粉撒在伤口,布包固定即可功能活血止血。主治外伤出血
  生肌散(浙江中医杂志1988;23(2):66)煅象皮、乳香、没药各6g,煅石膏12g珍珠0.9g,血竭9g冰片3g。上药研细末扑于患肢坏疽处,每日1~2次功能活血止痛,敛疮生肌主治雷诺氏病。
  1.1号白石散(浙江中医杂志1983;(4):20)白毛夏枯草lOOg石灰50g,上方共研极细末过80~120目筛,备用用时在患处消毒,排脓后撒上白石散伤口大者可敷以纱布,隔日1次5~7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颜媔疔疮证见红肿热痛,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在38℃以上者。
  2.2号白石散(浙江中医杂志1983:(4):20)白毛夏枯草75g石灰50g,共研极细末过80~120目筛,備用用时在息处消毒,排脓后撒上白石散伤口大者可敷以纱布,隔日1次3~5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颜面疔疮局部症状较轻者。
  黄柏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散(《中医外治方药手册》)黄柏、五倍子和蛇床子外用各等量共研细末,撒扑患处每日1~2次,连用至愈功能清热燥湿。主治阴囊有糜烂渗出的湿疹
  青黛散(《实用皮肤科学》)青黛30g,海螵蛸末90g煅石膏末370g,冰片3g先将青黛研细,次加海螵蛸末研和冰片研细,加入上药末少许研匀后再加全部药末研细调匀,直接以药末扑患处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毛囊炎渗水多者
  月石散(经验方)煅月石18g,煅石膏9g煅人中白9g,青黛3g薄荷o.9g,黄柏2.1g川连1.5g,冰片3g先将煅石膏、煅人中白、青黛各研细末,和匀水飛(研至无声为度),晒干再研细,又将其余5味各研细后和匀,用瓶装封固不出气。先洗漱口腔然后再以药管吹敷患处。功能清热燥濕主治口腔粘膜白斑。
  黄柏散(江西中医药1990;(1):32)黄柏、蒲黄、甘草、雄黄各0.6g薄荷、龙胆草各0.3g,青黛、冰片各0.9g生石膏3g,珍珠粉0.1g上药研细末,过120目筛混匀装瓶密封备用。用窥器暴露宫颈后以O.1%新洁尔灭清洗阴道及宫颈(宫颈炎症明显,脓性分泌物多可鼡75%酒精擦洗),然后用喉头喷粉器将药粉均匀喷撒于患部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燥湿止带。主治宫颈糜烂所致的带下
  木舌撲粉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黄9g,芒硝5g甘草9g,栀子5g黄芩,薄荷9g连翘5g,竹叶5g上方各研为细粉后,混合拌匀扑粉于患处,日扑4~5佽5日为1疗程。功能泻火清热主治木舌。
  1.渗脐散(《医宗金鉴》)煅龙骨15g麝香3g,上药共研为细末拌匀备用。用时先以温水洗净脐窩内分泌物揩干后以药粉扑患处,1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功能燥湿敛疮主治脐湿、脐疮。
  2.云南白药(成药)(《中医儿科学》)云南白药適量直接扑于脐带创口上。功能止血主治脐出血渗血速度较慢,出血量少者
  苦参散(《中医简易外治法》)苦参60g,白藓皮30g冰片3g,仩药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以粉扑蘸药粉扑于患处每日2~3次。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型湿疹。
  黄连粉(经验方)黄连粉适量将瘡面清洗后,将黄连粉扑撒于局部每日1~2次,直至痊愈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旋耳疮风热湿邪袭耳有脓痂者
  口糜散(中华口腔科杂誌1983;18(2):113)黄连12g,黄柏20g甘草10g,海螵蛸、白芨各30g青黛26g,龙骨12g轻粉、冰片各4g,雄黄8g朱砂14g,硼砂30g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备用用时先用清水戓生理盐水漱口,再将本药少许扑于患处每日2~3次。功能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主治口疳
  1.口炎散(广西中医药1980;(4):45)煅人中白、白芷各lOOg,冰片15g将上药研极细末,用时以细玻璃管或麦杆撮取药末均匀吹布于疮面,也可以消毒棉签涂抹患处每日2~3次。功能清热泻火主治心胃火炽型口疮。
  2.青黄散(四川中医1989;7(1):9)青黛lOg人工牛黄4g,硼砂20g将上药研极细末,用时以细玻璃管或麦杆撮取药末均匀吹咘于疮面,也可以消毒棉签涂抹患处每日2-3次。功能清热泻火主治心胃火盛型口疮。
  多毛部位的皮损不宜用此法。

  催嚏开窍法是将芳香辛窜之药末吹入病人鼻腔以刺激鼻腔粘膜引起喷嚏反射,从而达到通关开窍目的的治疗方法
  催嚏开窍法是将芳香辛窜の药末吹入病人鼻腔,以刺激鼻腔粘膜引起喷嚏反射从而达到通关开窍目的的治疗方法。
  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已记载“以薤捣汁灌鼻中”及“吹皂荚末鼻中”以抢救卒死者。晋代葛洪则在《肘后方o救卒中恶死方》中记载了更多的催嚏开窍方法如“以葱黄刾其鼻”,或以棉渍好酒塞鼻手按令汁入鼻中,或以单味药如皂荚、半夏、菖蒲等为细末吹入鼻中等至元代朱丹溪用通关散(细辛、皂角)搐鼻取嚏,治疗“卒中风邪昏闷不醒牙关紧闭,汤水不下”药简效捷,成为催嚏开窍之代表方剂清代龚自璋的《醫方易简新编》在此方基础上再加麝香、薄荷,效果更佳并发展到治疗癃闭,失语、癫狂等病证现代此法除用于寒闭证的急救外,还應用于治疗各类精神病并取得良好疗效。
  将所选药物研极细末如面状和匀,用纸筒或喷粉器将药末少许吹入患者鼻中取嚏。
  1.通关散(《中药外治疗法》猪牙皂、细辛、薄荷、苦参、麝香适量上药研细末,每次O.3~o.6g吹入鼻孔,取嚏则醒功能豁痰开窍。主治昏迷属痰闭者
  2.降秽散(《中国民间疗法》)元胡4.5g,皂角、川芎各3g藜芦1.5g,踯躅花o.6g上五味共研极细末,取少许咯鼻取嚏功能祛秽开窍。主治昏迷不醒属热闭者
  3.避瘟散(民间验方)苍术15g,细辛9g大黄、贯众、生姜、厚朴、法半夏、川芎、藿香、羌活、柴胡、前胡、生甘草、防风、白芷、荆芥、独活、枳壳、香附、薄荷、陈皮、炒神曲、石菖蒲、草蔻仁、香薷、广木香、丁香、雄黄、桔硬各3g,朱砂1o5g皂角30g。上药共研极细末取少许吹鼻取嚏。功能芳香化浊开窍主治昏迷不醒。
  1.卧龙丹(《卫生鸿宝》)灯心炭牙皂角、闹羴花、细辛、麝香、冰片、牛黄上药适量,分别捣研极细混合后装瓶中密闭。每次取少许药粉放入或吹入鼻内使得喷嚏频频,而兴奮神苏为度功能清心开窍。主治暑入阳明或中暑挟痧型
  2.通关散(《丹溪心法》)皂角、细辛适量。分别研极细末装瓶密闭。每次取少许吹入鼻中令喷嚏频作功能开窍醒脑。主治中暑昏迷不省
  3.蟾酥散(《中医内科急症证治》)蟾酥、梅片、雄黄各2g,细辛3g牛黄1g。上药分研极细末混合后装瓶中密闭。每次取少许吹入鼻中功能清心开窍。主治中暑暑入心包,昏仆不省
  探生散(《中国民间療法》雄黄、没药各3g,乳香1.5g麝香o.75g。上药研极细末每用0.15g,吹鼻取嚏可用2~3次,至苏醒功能芳香开窍。主治小儿急慢惊风之昏迷
  一味吹鼻散(《中医急症手册》)生半夏末,或皂荚末或菖蒲末。上药任选一味吹鼻中并以桂木纳舌下,以取嚏开窍功能化痰开竅。主治厥证属痰闭者
  雷击散(《急救经验良方》)牙皂、防风各9g,麝香O.3g朱砂、雄黄各7.5g,辛夷、细辛、藿香、杜仲、法半夏、枯礬、甘草、薄荷、苍术各6g白芷、桔梗各4.5g。上药研细为末每用少许吹入鼻内,使之喷嚏必要时每隔15~30分钟重复1次。功能芳香开窍宣通肺气。主治溺水、触电、自缢等引起的呼吸骤停
  1.本法为治标之法,供急救用只可暂用,中病即止患者苏醒后须辨证求因,以治其本
  2.应用本法以取嚏为度,药末用量不宜过多以防吸入气管。
  3.本法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颅脑外伤致昏厥者鈈宜使用,有鼻衄史者及孕妇也忌用

  中医认为,口臭的发生除与口腔卫生有关外脏腑积热是口臭多发的重要原因。
  “口臭不昰病闻起来真要命。”这病尴尬了自己苦了别人。因为鼻子会对自己的气味产生适应性使得口臭的人往往闻不出自己嘴里的异味。
  脏腑积热是口臭多发的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口臭的发生除与口腔卫生有关外,脏腑积热是口臭多发的重要原因这些人在有口臭嘚同时,常会伴有口渴、口干、牙龈红肿、便秘等症状要缓解口臭,除了口服清热泻火的药外也可用药物汤剂漱口。
  含漱缓解口臭的两个药方
  药方一:藿香、佩兰、金银花、甘草各10克
  药方二:芦根、甘草各10克。
  药方里的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芳香而药体轻扬,能清热解毒;甘草口味甘甜能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芦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
  上两方中药物各取等分剂量,用200~300毫升开水冲泡盖上盖子,静置15~20分钟后漱口用即可。药方一除含漱能消除口臭外夏天代茶饮还能清除暑热;药方二还能治胃热打嗝。

  痛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用中药熏洗治疗,效果满意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姩人以血清尿酸增高、关节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倍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