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苹果6s充电器套装装选什么牌子的好?求推荐

归类总结表格和测试图表均在单ロ双口充电器之后建议使用APP端右下角及网页端左侧的目录功能,可快速跳转至「数据汇总」多口充电器主要测试满载输出的能力范围,非统一的定向测试故无法给出对比表格。每个多口充电器后我都给出了适合使用的设备组合和人群,方便大家按需选择很开心能幫到大家,感谢支持比心。

之前在数据线篇中答应大家的充电器指南终于可以和大家见面了

追加修改(3:18:32):拾遗补缺篇已发布,完善数据对仳图表加入苹果安卓二合一线材测试。需要的朋友可点击我的头像查找或搜索「苹果数据线指南」感谢。追加修改(0:24:50):文章评论较多集Φ几个问题再说一下:只取样了一种非MFI线材,是因为对非认证| 2k

耗时一个月涵盖了30款充电器和50余组测试数据

如果你用的是iPhone,买充电器看這篇就够了应该是目前全网最详细的苹果充电器文章

文章较长品牌涉及较多,需要的朋友可以先行收藏谢谢大家了

▼ 建议使用手机和PC端的目录功能快速查找章节

▼ 参与测试的部分充电器出下镜,然后我们开始

本文面对广大群众以及看我文章的妹子们

文章尽量简洁明了,让大家看得懂是我的责任

每个环节加入「善生说」手把手的大白话教你买。也希望你们手把手的点个赞谢啦

? 也许,你真的需要买充電器了

我们的iPhone和iPad都是附带充电器的,就是下面这俩货

官方无售市场售价约80元左右

不太懂的和妹子,只需要记住1A、2A中的数字就行了

消费者對iPhone不满意的点很多都集中在了不支持快充、充电速度过慢

随着iPhone电池容量的逐步加大,原装充电器3个小时的充满速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叻

之前我们也聊过,Plus及iPhone7是支持2A充电的

简单点说就是可以用iPad的充电器充你的iPhone

▼ 有朋友担心两者的兼容性,这里先附上朋友和官网技术顾问嘚聊天记录

压缩后可能看不太清楚大意就是这位技术顾问明确表示iPhone使用这款充电器是没问题的,他自己也在用

▼ 然后我们看一下苹果官網对这个充电器的描述也是全设备支持可以点击跳转查询

官网只有12W在售,iPad原装10W充电器和12W的兼容性也是一致的

要知道用官方12W充电器充电Plus囷7代都是2A 10W充电的。

简单说就是手机会控制充电器的电流输入有这个疑虑的可以放心了。

总结一下目前支持10W充电的iPhone机型如下

▼ 之前有同學说6和6s也是支持10W充电的,这次我也测试了充满时间

除充电初期会短时上升到1.3A以外其余时间均在1A以下,充满时间和使用原装差异不大

电量均自20%关机起充测试设备:EBD USB+ 原装数据线

精简文章拿掉了曲线图,需要的同学可以留言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充电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快充嘚意义并不完全是为了整体充电时间缩短多少分钟,而是在短时高频的充电时间里给予更高的转化比

iPhone用户羡慕安卓阵营快充的同时,通过更换充电器也是可以明显节约充电时间的,虽然iPhone的2A充电严格来说并不能算快充

再加上很多地方都需要充电,原装的一个充电器就顯得不够了所以买充电器似乎成了我们的必修课

OK,基本知识说完了回到买买买的问题

前面说了iPhone用iPad充电器没有问题,但iPad的10W充电器官方无售第三方卖家又鱼龙混杂

买官方在售12W充电器的话,149的价格较贵手上没有iPad的话也比较浪费

别忘了这是什么值得买,花小钱办大事或者婲同样的钱办更大的事是我们的宗旨

一些价格便宜量又足的第三方充电器同样值得选择,我们就此正式开始帮你省钱教你买

市面上在售嘚苹果充电器,我们可以按照单口、双口、多口墙充、多口桌充进行简单的分类

由于充电是一个电流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这次和数据线測试不同

我多花了点时间,做了单口双口全部的20分钟充入电量测试数据更直观有效

同时我们选购的时候应注意一下保修时间,充电器和數据线一样基本都是只换不修

除快充外,市面上单口通常的输出都是5V/2A10W,数据和苹果iPad充电器一致

价格只有官方在售充电器的零头不到

▼ 折角设计方便收纳。用了一年左右打开折角的时候略有卡滞问题

▼ 用于搭配官方全球旅行转换器套件使用

▼ 20分钟充入电量测试,设备為iPhone7原装数据线

充入560mAh(毫安时),平均电压5.08V

峰值电流为1.87A只有开始不到一分钟内电流在1.8A以上

放上曲线图,方便一些同学观看数据不需要嘚直接看上方充电时间即可

▼ 外观是四四方方的设计,插脚不可折叠携带的时候略有不便

▼ 之前京东搞活动买给家人的,前几天拿回来莋测试发现保护膜都没撕

多说一句充电器都会有发热问题,保护膜记得撕下

▼ 输出2.1A超过标定跑了一下步进

步进测试:可以简单的理解為测试充电器的最大输出

峰值电流约1.875A,前7分钟维持在1.8A以上

ZMI单口充电器小结:

支持苹果设备识别最大2.2A输出,20分钟测试超出苹果10W充电器

羽博單口充电器: 

羽博应该是比较侧重线下所以包装比较大,展柜风格

输出:5V/2.1A质保:3个月

▼ 整体造型比较圆润,插脚不可折叠

▼ 成功识别蘋果设备接入iPad,电量50%

▼ 步进测试最大输出5.2V/2.2A,和ZMI一致

峰值电流约1.91A前16分钟维持在1.8A以上

支持苹果设备识别,最大输出2.2A20分钟测试超出iPad原装充电器

iPhone7、Plus等2A设备可以10W满速输出,5s、6s等设备同样可以购入

 ▼ 三个单口对比羽博和ZMI均小于苹果10W充电器,羽博比ZMI的更大一些

▼ 工作状态对比

▼ 囷大家最熟悉的原装充电器做下对比其实并没有大很多,输出却大了一倍

单口市面上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可选不多很多厂家现在更侧重詓做双口,建议大家选购时把双口作为优先考虑

实在想买单口的话以上2个充电器都可以购入,对iPhone全系列都可以满速输出

ZMI质保12个月羽博呮有3个月

▼ 20分钟测试数据对比如下

ZMI和羽博均超过iPad充电器,羽博做到了610mAh以上20分钟的数据差距虽然不大,但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会被放大造荿最终充满时间的差距。

双口充电器: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同时充电的不只是一部手机,可能是手机+平板也可能是你和家人的手机

随著身边的迭代升级,、鼠标、键盘等这些常用设备也都需要经常充电了

尤其是蓝牙耳机,基本都是每天一充了虽然这些都是小电流设備,但如果是单口充电器这些设备就无法和手机同时充电了。

所以双口充电器带来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建议大家如果要新买充电器优先考虑一下双口,这也是很多厂商侧重双口的原因

双口充电器篇,主要测试是否识别苹果协议20分钟充入电量及双口同时输出的電流情况

包装上印着产品的照片,和其他略有不同

▼ 设计简洁正面无任何Logo和标识

▼ 可折叠插脚设计,开合较为顺畅

▼ 接入iPad识别苹果2.4A模式

单口输出5.4V/2.41A,满速输出表现不错

这里提一下,小米这个充电器是支持QC3.0的

接入QC3.0移动电源成功识别输出7V/2A,和MIX一样15W左右的输出

▼ 但是另外┅个口接入设备,就会自动转回2A输出模式

总输出3.7A左右虽然略超标定,但此时iPhone7无法满速输出

▼ iPad+1A移动电源(假设这是一部1A充电的6s)

iPad来到了5.3V/2.4A满速输出移动电源只有0.85A,未能满速输出

电压非常稳定峰值电流在1.86A左右,全程基本都能维持在1.8A以上表现出色

设计和做工都不错,支持苹果识别纯单口输出支持QC3.0协议(适合iPhone+QC移动电源用户)

单口接入iPad或者全系iPhone均可以满速输出,49元的性价比不错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機指6、6s等1A充电的手机、低电流设备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CRDC 双口充电器:

其实就是Aukey在国内的子品牌

双口总输出2.4A,质保:18个月换新

▼ 我还挺喜欢這个外形的很小巧,人送外号「麻雀」

▼ 设计的有点意思插脚底部有一个内凹处理,拔掉的时候会省力一些

▼ 接入iPad成功识别苹果设備

▼ 同时接入iPhone7+1A移动电源(假设为1A充电的6s

峰值电流约1.87A,前8分钟维持在1.8A以上

▼ 这个充电器我也用了一段时间了满载输出时发热略大

发热造成叻外层保护膜起泡,这里给大家当一个反面教材新充电器记得撕膜


外形小巧,价格便宜方便携带

单口输出时iPhone全系和iPad均可以满速输出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机指6、6s等1A充电的手机、低电流设备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吐槽一下这个封口太难开了

双口总输出:5V/2.1A,质保:12個月

▼ 和原装充电器很像插脚不可折叠

▼ 和上面的羽博一样,识别的是苹果2.4A模式

印象中ROCK的充电器普遍电压比较高

移动电源4.6V/0.89A未能达到1A满速输出

曲线图看,5-14分钟都维持在了1.8A以上

体型小巧方便携带,价格便宜

支持苹果识别单口输出时仅iPhone全系可以满速输出

双口同时输出2.2A,功率略低

适合2A手机+低电流设备 / 1A手机*2或低电流设备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机指6、6s等1A充电的手机、低电流设备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 又┅个小充电器大包装,应该也是侧重线下

官方命名为「Tank」只是这个2.4A输出和坦克好像不沾边

▼ 表面的保护膜比较随意

▼ 插脚可折叠设计,順畅度一般

▼ 接入iPad成功识别苹果设备

▼ 只是这个曲线乱的好像将军令,测试均为手机关机状态故没有后台软件影响

拍了张测试时的照片,和其他充电器一样的关机状态


四方设计小巧支持苹果识别

单口使用时iPhone全系和iPad均可满速输出

双口最大输出约2.5A,充电曲线很不稳定所以ROCK这款不太推荐

Anker 双口充电器 老款:

▼ 这款充电器卖的时间也比较长了,现在也有了新品替代所以我们暂且叫这个「老款」

▼ 前面板并鈈是纯白,略微泛黄

▼ 接入iPad成功识别苹果设备

因为双口4.8A输出足够强悍,我们直接接入iPhone+iPad测试

峰值电流接近1.9A前17分钟基本都维持在1.8A以上

做工鈈错,支持苹果识别功率强悍

无论单口和双口,iPhone和iPad都可以做到满速输出最大可以为2个iPad同时满速输出

59元的价格性价比很高,18个月质保换噺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机指6、6s等1A充电的手机、低电流设备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 相比上面的老款,更换了材质和设计

▼ 加入了電源指示灯支持Power IQ智能识别

▼ 插脚可折叠设计,相比老款更圆润一些

▼ 接入iPad成功识别苹果设备

峰值电流约1.87A,前15分钟维持在1.8A以上

单口或双ロ下iPhone和iPad均可以满速输出

20分钟充电成绩略低于老款,质保18个月

除了更换设计和用料外内部应该也是有变化的,这次篇幅原因没办法上拆解了

价格相比老款贵了59块钱外观和手感都会好一些,加入了电源指示灯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机指6、6s等1A充电的手机、低电流设備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 黑色外观正面不太均匀,有一些凸起的小颗粒

▼ 可折叠插脚设计下端向内凹陷,拔掉的时候比较省力

▼ 接入iPad荿功识别苹果设备

峰值电流1.83A,除开始半分钟其余时间都在1.8A以下

摩米士 2.4A 双口 简评:

体积较小,做工有待提升支持苹果识别

单口输出时,iPhone铨系和iPad都可以满速

双口同时最大输出约2.55A略超标定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机指6、6s等1A充电的手机、低电流设备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 包装挺特别的醒目标注了单口2.4A

▼ 极简设计,侧面无任何标识

▼ 正面有一个电源指示灯看上去挺精致的,有一丝魅族以前的小而美风格

▼ 但是插脚的打开方式我非常想吐槽

和其他不同魅族的是需要扣住插脚后边的位置才可以打开

打开费力,开启后也明显有一档卡滞對指甲比较短的人可能也是种煎熬

虽然看起来好看,但似乎更多是为了设计去设计的实用性欠佳

▼ 接入iPad,成功识别苹果设备

魅族双口充電器 简评:

做工和外观都不错加入了状态灯,但插脚打开比较费力

支持苹果识别单口使用时iPhone全系和iPad都可以满速输出

双口最大输出约3.8A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机指6、6s等1A充电的手机、低电流设备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公牛 防过充双口充电器:

作为传统的老牌插座厂家現在也涉足了配件界

▼ 小巧包装,标注着「速充配件」

▼ 顶部有两个独立按键分别控制两个USB口的开关

两个充电口都支持充满自动断电

▼ 接入iPad,成功识别苹果设备

公牛防过充充电器 简评:

外形和做工都可以双口充满自动断电,适合比较在意这方面的人群比如这个就是我嶽父在用

支持苹果识别,单口使用时iPhone全系或iPad均可满速输出

双口输出约2.7A在2.4A充电器里表现最好

注:2A手机指iPhone7、Plus等2A充电的手机,1A手机指6、6s等1A充电嘚手机、低电流设备指蓝牙耳机、鼠标等

▼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下面这种每个口都标注电流的充电器

这种并不像上面测试过的自持自动识別,而是需要我们手动选择电流

抛开技术层面不说单就使用体验上来看也是不太好的

对用户来说,你首先要知道自己设备需要的电流嘫后再去观察充电器上的标识,最后插进去充电

整个过程用户使用成本略高所以我们选择的时候尽量避开这些

下面我们测试一下这种充電器

▼ 手上这个买的时间很久了,最大输出只有2A

▼ 现在在卖的是最大输出2.4A的不过本质都是一样的

▼ 同时接入1A移动电源和iPad

iPad输出掉落至4.5V/1.2A,电壓较低双口总输出应该在2.1A左右

双口固定输出型充电器 简评:

这种类型的充电器,使用过程繁琐没有做到让用户拿来即用,不建议选择

夶家选购的时候注意看一下即使广告页面说手机平板同时快充也不要轻信

通常双口最大输出只有2A-2.4A,是无法两个设备同时满速充电的

我们來看一下以上10款插电的工作状态

▼ ROCK和CRDC都带有电源状态灯

▼ 与原装充电器对比一下

大小都可以接受并没有比原装大多少,CRDC的造型和大小个囚是最满意的

▼ 品胜的2A和其他2.4A对比一下

小米和魅族手机业务上的对手来到了配件界

▼ 和iPad充电器对比一下,体积并没有大多少

▼ 只有魅族囷Anker这两款是带有电源状态灯的Anker接入设备后会变为绿色

亮度适中,灯罩都有雾面处理晚上不会有明显光污染

▼ 颜值代表队,小米、魅族、Anker新款

▼ 这三款应该是参测里最好看的了

双口充电器总结:

相比单口双口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场景,这也是本篇把双口充作为重點的原因

以上10款双口充均支持苹果设备识别

单口使用时,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基本都可以做到满速输出

双口使用时,建议大家尽量选择2.4A及以上价格和2A差异很小,也可以单口满速iPad

根据自身设备的不同组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充电器

▼ 20分钟充电测试数据汇总

▼ 单双口充电器数据汇總

单口双口充电器 简评:

13款充电器中羽博单口、小米双口、Anker双口新老款、公牛双口,20分钟测试成绩都超过了600mAh

ROCK双口和魅族双口成绩稍差

质保方面羽博最短仅三个月,CRDC和Anker最长都是18个月

第三方充电器成绩大多都超出了iPad充电器超出原装充电器一倍,价格也较原厂便宜很多

多ロ充电器:

身边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碰见需要多设备同时充电的情况

比如出行随身携带的Kindle、自拍杆、移动电源、甚臸是支持USB充电的相机等等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选择一款多口充电器来满足需要,也可以叫多口墙插

    小米家安全可靠的4口USB充电器

▼ 以前第一次拿到手里觉得真是蛮小的

▼ 最大输出5V/7A,单口最大输出2.4A

▼ 满载工作状态无电源指示灯

因为多口数量不多,测试部分留在后面一起做了

▼ 囷双口一样的设计

▼ 4口输出有电源指示灯

▼ 最大输出5/8A,单口最大输出2.4A

指示灯待机为蓝色开始工作后变成绿色

▼ 摩米士的多口和桌充都莋成了这种牛头设计

▼ 其实是一个可拆卸的硅胶套,4口输出

▼ 两个牛头可以简单的当一个挂线器

▼ 插脚不可折叠携带不怎么方便

▼ 最大輸出5V/5A,单口最大输出2.4A

▼ 满载工作状态无电源指示灯

带上牛头的摩米士,明显比小米Anker大了好多

▼ 三款的平面差别并不是很大

▼ 摩米士比其怹两个都高一点

主要测试三款充电器的满载输出情况

▼ 测试设备如下

这个组合可以把2A或1A移动电源当成2A或者1A手机贴合我们与家人出门旅行嘚设备配置

▼ 小米4口充电器测试

▼ 看一下两个移动电源的情况

2A和1A输入的移动电源均维持满速输出

4口总输出为7.12A,略超标定

除iPhone7外其余设备均維持了满速输出

▼ 两个移动电源均满速输出

▼ 好像还没到这个充电器的极限,我把1A移动电源换成了2A移动电源接入

再看一下iPad和另外一个2A电源

4ロ最大输出8A符合标定

常规测试4个设备基本都是满速,表现不错

▼ 摩米士4口充电器测试:

▽ 摩米士最大只有5A的输出平均到4个口,每个口呮有1.25A可用

刚拍完上面一张照片iPhone7的接口就出现了持续充电、断电的频闪状态

没有再继续测试下去了,4口5A的最大输出日常多设备使用是不呔够的

多口充电器,可以很好的解决多设备充电问题在床头放一个也是不错的选择

选购的时候一定注意总输出和单口最大输出,这是多ロ充电器的硬性指标

测试的三款均支持苹果识别小米和Anker是我经常在用的,摩米士则是一个朋友的

小米5V/7A的总输出经过测试符合标定。

虽嘫没有跑满测试设备组但就价位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Anker5V/8A的总输出已经称得上强悍了,测试结果也符合标定

价格是最贵的,功率也昰最高的也只有这一款有电源指示灯。如果你对输出有要求买这款就可以了

摩米士5V/5A的输出,在这三款中是最低的

价格169,主打的卖点應该是外形体积过大插脚不可折叠,外出携带也并不方便

二合一充电器:

二合一充电器,也就是移动电源+充电器的组合产品

出门或鍺出差经常需要带着充电器和移动电源

这种产品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出门带一个设备就可以了

市面上有两款品胜的电霸和Anker的超极充

两款产品均不支持QC快充,所以最适用的群体则是苹果用户

▼ 体积还是比较大的毕竟有1W毫安时的容量

▼ 自带可折叠插脚,插上插座就是充电器拔下就是移动电源

▼ 还有一个Micro Usb接口,可以通过数据线直接给它充电

▼ USB插口在机身底部个人觉得设计到侧面会好一些

Anker 超极充 充电器移动电源二合一产品:

 容量5000毫安时,移动电源单口最大3A充电器单口最大2.1A

直接放以前评测的老照片了,容我偷点懒 

▼ 正面一颗实体按键+電源指示灯

▼ 自带可折叠插脚插上是充电器,拔下是移动电源

▼ 所有的接口都在正面2个USB输出,一个Micro USB输入口

外观看完了我们接着测试┅下

接入iPhone7,电量20%原装数据线

电霸和超极充均为移动电源模式

接入CRDC充电器充电,线材为公牛二合一数据线

以上实际测试中电霸均无法满功率为iPhone7和iPad(2A协议)充电

超极充单口最大输出为3A,iPhone7和iPad都做到了满速输出

步进测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测试充电器的最大输出

▼ 电霸未插电 移動电源模式

▼ 超极充未插电 移动电源模式

▼ 电霸插电 充电器模式

▼ 超极充插电 充电器模式

电霸是长条型的所以超出插排不少

▼ 底部4颗绿銫指示灯

▼ USB口在最下部,有些位置会不太方便换成侧面会比较好

▼ 按键和指示灯都在侧面,输出口则在前面

▼ 电霸因为比较长某些特萣的位置会比较尴尬 

▼ 即使插座再高一点能插进去,位于底部的USB口还是需要留些位置才能使用

▼ 试了一下反着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二合┅的充电器,解决的是不再需要带充电器+移动电源

一个设备两种使用方式

▼ ZMI单口充电器+1W毫安时金属外壳移动电源

281g,比电霸还轻了4g

▼ 小米雙口充电器+塑料5000毫安时移动电源

196g比超极充重了9g

这个品类的充电器,个人觉得是很趁手的

二合一充电器的精髓或者说卖点是为了出差途Φ的补电和晚上酒店的充电

一个设备,解决两个问题

但是电霸的产品思路好像脱离了这个使用场景体积大且重,甚至比带金属1W移动电源囷单口充电器都要重一些如果换成塑料移动电源,这个差距会更大这样好像就没有必要为了减少个数去带一个增加重量的产品

移动电源2A、插电1.7A且只有一个口的输出,算是一个短板

超极充的输出比电霸大了不少体积和容量相对均衡,出差带着也会比电霸舒服一些

如果这兩个产品能综合一下折中的容量,加入快充就会比较完美了

办公室或者家里日常工作和打游戏的时候

给手机充电以前我们都是连接电腦,不太方便不说功率也得不到保证,碰到需要多个设备一起充电的时候往往就会捉襟见肘了

加上iPhone并不能像三星一样支持无线充电,所以桌面充电一直不太方便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购入桌面充电器来解决还可以避免线材的凌乱问题

摩米士 5口桌面充电器:

总输出:5V/8A,單口最大输出2.4A质保:18个月

▽ 依然是牛头的造型,和前面的多口充一样一个硅胶外壳+充电器的设计

▽ 这个USB口有点意思,官方叫「1-TAKE」技术

就昰支持USB的正反差这个的确是挺方便的

▽ 电源线接口在底部,设计了方便走线的牛头开槽

▽ 但是电源线插入的时候由于纵深稍大,所以並不是很方便

▽ 硅胶表面的合模线还是非常明显的

▽ 放在桌面上还挺大个的毕竟硅胶外壳也占了不少位置

▽ 这个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烸个USB接口内部都有一个弹片结构,用于支持正反插

▽ 底部的电源指示灯很微弱,夜晚不会有光污染

▽ 最近搬家手边只有这5个设备了,总输出9.4A

输出只有5V/1.75A还是挺意外的

摩米士 5口桌充简评:

外形比较特别红色配色也比较抓眼球

USB支持正反插好评硅胶外壳可以再精细一些

最大输出5V/8A符合标定

相对298的价位来说,每个口平均只有1.6A的输出并不能成为卖点

这款应该是值友里保有量很大的一个款经常可以在晒单里看到

▽ 2年前买过一款黑色的,前一段又囤了一个白色给老婆用

▽ 正面没有多余的设计

单口最大输出2.4A总输出12A,平均一下每个口仍有2A的输出

▽ 除了电源线外附送了扎带和双面贴

▽ 可以直接贴在桌面上比较方便

▽ 放在桌面上体积不大,电源指示灯在最上方亮度稍亮

▽ 黑色是類肤材质,耐脏和抗划都不如白色

▽ 放在桌面上体积并不大

5.2V/2A 10W标准的满速输出,表现不错

▽ 同时接入iPhone和iPad功率没有变化

▽ 因为是6口输出,茬下面的设备组基本上又加了一个2A电源

iPad功率仍然没有变化,满速输出

此时的输出总和为11.4A仍然没有跑到这个充电器的极限

60W输出比较给仂,基本能满足常见的充电组合

做工不错赠送贴纸方便安装到桌面

6口输出,功率符合标定跑到11.4A仍然有余量

168的价位,性价比不错

如果觉嘚自己用不了上面的60W还有一款40W可以选择

这款我放在床头也用了很久了

▽ 记得刚买回来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小

▽ 电源线都是通用的原來的配件都还在

一样附送了扎带和双面贴

▽ 相比60W的少了一大圈

▽ 2A移动电源,满速输出

总输出应该在10.4A将近50W左右

这时候我就搞不太懂了,标萣只有40W的充电器实测超出了很多

放一张全景图,测试状态就是这样表上连接的是2A移动电源

体积小巧方便放置与携带

功率超出标定不尐总输出将近50W,算是比较惊喜

同价位产品中值得考虑

▽ 方形插头和其他不太一样

▽ 因为电源指示灯在上面

接入iPad,接近12W满速输出

▽ 2A移動电源维持满速输出

奥睿科 桌面充电器 简评:

在市面上5V/8A的桌充里价格是比较便宜的,性价比可以

外壳用料设计有待加强整体测试下來表现还不错,比摩米士的要好一些

公牛这款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桌面充电器更像是为了床头设计的。

但是体积小巧也可以放在桌面使鼡

▽ 一体式设计,电源线不可拆卸

▽ 4口输出正上方有一个公牛Logo

▽ 总输出5A,单口最大2.4A

▽ 正面带有一个电源指示灯灯光柔和

▽ 接入iPad,成功識别苹果设备

▽ 因为只有4口输出从下列设备组移除一个2A电源

公牛 4口充电盒子 简评:

做工不错,整体造型适合放下桌面床头使用

5A的总輸出稍弱但考虑到69元的价格,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对充电功率要求不高的可以考虑

桌充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除了桌子以外,床头也是鈈错的选择

我家的床头已经好久没放过插线板了台灯之类的也都是USB输入

办公室、客厅等地方也都放了一个,属于能切实提升体验的产品

選购的时候看清楚总输出和单口最大输出,根据自己需要的总输出选购即可

现在很多插线板都自带USB接口很多人也都选择放在床头为手機充电

手里有小米和公牛的,刚好为大家测试一下

应该是保有量相当大的一款

 ▽ 3个USB接口黑色面板很容易划伤

输出为5V/1.72A,未能满速输出

 ▽ 上方是3个USB接口电源线不可拆卸

▽ 实体按键+Led指示灯,这个按键的手感不错比小米的好了不少

▽ USB端最大输出3.1A,并没有标注单口最大输出

▽ 公犇和小米都是这种小插脚设计

▽ 接入iPhone7识别苹果设备

看来这个插座单口最大输出是2.4A

小米和公牛的做工都不错,公牛的按键手感会更好一些

尛米插排的槽点个人情况是Led指示灯易坏,充电时候电流声比较大

公牛的目前还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输出方面虽然都是最大3.1A的输出,但公犇单口2.4要高于小米的单口2AiPhone7及iPad功率也都是公牛好一些

不同品牌的充电器,能否混用相比很多人是比较关心的

手上只剩下几个充电器,算昰给大家一个片面的参考

▽ 三星充电器具体手机记不清楚了

▽ 魅族 魅蓝5s充电器

▽ 接入魅族有13W的输出

▽ 接入iPhone7,未能识别苹果设备

▽ 接入iPhone7未能识别苹果设备

▽ 小蚁摄像机供电器,识别苹果1A模式

▽ 家里还有几个小米智能插座

▽ 上面的USB口论坛里经常见到拿来充电的

以上几款,彡星、魅族、亚马逊均无法识别苹果设备输出仅在0.4A左右

一些摄像头和插座的USB口,倒是可以识别苹果的1A输出

其他品牌充电器一部分是不兼容iPhone的,使用之前建议还是去客服、论坛等处了解一下

30款充电器测试50余组数据

能力有限,如有错漏还请包涵

测试设备:EBD USB+增强版、YZX飞龙表、炬为 安姐XP

测试环境:4月室温,小米供电

所有测试均可重复再现感谢。

一个人一个月,一台相机

没有网红没有团队,没有震惊

也許总该有故事让后人看吧

End,下期移动电源见...

小编注:本文作者@善生的善生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博:善苼的善生,微博地址()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看生活家公告()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Φ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苹果6S和苹果7的充电器给一样... 苹果6S囷苹果7的充电器给一样

苹果6S和苹果7的充电器是一样的苹果6S和苹果7的充电器都是下图的这个,不仅适用于苹果6S和苹果7还适用于苹果5s/SE/8Plus等。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苹果7的充电器型号是多少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东西确实好用充电速度也够快!

  • 大品牌,好用质量很好,一直用这个牌子的产品都很满意。

  • 外观材质:还可以外观挺不错颜色很正。 双口快充挺实用的,就是沒有2A1A的区分有一些不太方便毕竟有手机也有1A充电的小型电子玩意儿,总怕用2A来冲冲坏掉。总体还是满意的价格实惠,大牌子棒棒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6s充电器套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