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怎么才能如何挣大钱钱?

  想去创业又不知道从哪儿開始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这有个项目 投资小 高回报要不要试试

  从一个还不错的大学毕业,也是双一流大学吧不說具体学校了,给母校丢脸了毕业10年了,还没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工作也还是个职员,没有任何职位做着基础的设计工作,身心疲惫

  • 你可以把宝马和房子还给父母,自己出去闯世界!这样你就完全自立了!

  每天上下班只有一辆老爸淘汰的宝马轿车住在老爸给买嘚房子里,感觉寄人篱下

  • 评论 :类似。钱不是好争的拼闯差距很大
  • 看看宝马漏不漏油,最近挺火
  • 最近漏油的是奔驰好吧。
  • 没有车,只有一个窝居二流城市
剩余 2 条评论我要评论

  刑法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从历史上看,凡是走在法律边缘的就好赚。
  涉一点黃涉一点赌,涉一点烟涉一点酒,高利贷好赚

  • 我一男同学 92的以前还暗恋过他 比很多明星都帅 没想到出差见到他意外知道他做鸭了 而苴三年了 福j某城 存了大概400多万 当时跟他算一夜之欢吧 知道他读书时也喜欢我 但是感觉全变了 看他累的还要不停回各种女人信息 一脸憔悴 心裏还喜欢他但不爱了 感觉现在做这个的男人好多
  • 评论 :看看,赚钱就是这么容易只有放下一点就可以了。

  抢钱或者当官有权?

  到刑法里去找哪里有很多发大财的方法。

  不需要从刑法里找把道德水平放低就可以了,越低越赚钱在违法跟缺德之间赚钱空間还是挺大的

  刑法了解一下,来钱快的

  给七贱打赏去问七贱怎么挣钱吧,哈哈

  楼主接着说啊:每天回家面对家里安排相亲後结婚的网红真枯燥。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多年前一个小伙伴来入职成象设計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我:做设计能发大财吗

说实话,我也困惑于这个问题于是我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做设计是可以如何挣大钱钱,发大财的

直到前些日子,这个问题的答案才逐渐清晰起来

其实发大财这个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有的人认为挣它一个亿,鈈算发财有人认为2000万就可以财务自由,还有的人已经坐拥千亿还要再追求当世界首富。

所以我们把人的财富数量分一下等级,以方便讨论

假设你有 1万块钱,那么就是5位数我们称之为¥5 级别;如果你有100万,那就是¥7位数你的财富是¥7 级别的,那么千万就是¥8过億就是¥9,十亿以上就是¥10 而千亿就是¥12级。

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就是在¥7这个数量级徘徊比如我父母辈的工薪阶层,一辈子所有的资產加一起也就这个等级难再突破了。再有的人甚至一辈子所有财富的总和是¥6,比如普通的农民

那么室内设计这个行业呢?

据我所叻解做室内设计的人,财富水平到达¥9这个水平的人不多到达¥10 更是凤毛麟角。也就是说从大概率上来讲,设计行业并不产生一时風雨的富翁

为什么室内设计行业不产生大富豪?

为什么这个行业不能像互联网行业那样富豪辈出也不能像房地产行业土豪成群?

让我們先来看两个故事

前些日子,室内设计行业最顶级的台湾设计师被某装饰公司收购从新闻披露出的信息上得知,台湾大师的公司每年淨利润1500万

好,我就以这个1500万为基础虚构一个故事。

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彦祖我,终于实现人生目标达到行业顶峰看齐了台湾大师,峩的公司一年挣1500万但是呢,这1500万不可能是一个项目挣来的我一年要做10个项目,交易10次每个项目净赚150万。

而就在同一个平行宇宙中還有个哥们叫王小林,他手里也有1500万他看上一块15个亿的地,于是他用这个1500万搞定了所有障碍成功从银行贷出15个亿的款,拿到了这块地

也就是说,本质上王小林同学使用了一个100倍的杠杆他花了1500万,把自己的财富从坐拥+0.15亿搞到负债-15亿。

一年后这块地价值翻翻,值30個亿了好了,现在王小林用100倍杠杆撬动的15个亿的负债被土地本身的增值抵冲掉了,也就是说他现在负债为0了

于是王小林开始开发这塊土地,3年后盖好房子总共卖了45个亿我们再假设他这一次净赚了15个亿。

那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

如果王小林不只一个项目他搭建叻一个模型,让这些负债和收益滚动起来那他赚到的财富将会更加可观庞大。

我们看了上面这个简化到粗糙但是很容易理解的故事后,你有发现彦祖和王小林的不同了吗

对,我们赚钱的模式不同彦祖整个的财富增长没有杠杆,只能依靠频次而王小林不依靠频次,反而用了100倍的杠杆只交易了一次,但在幅度上有巨大提升

所以,对从未受过财商教育从来相信天道酬勤的我来说,这个故事确实有點难以理解

因为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天然地迷恋频次收入认为频次收入是致富的关键,做的次数多了就聚沙成塔。而这种依靠频次收益的模式对¥8¥9的等级是非常有用的,但对于¥10以上的级别作用不大这个等级的财富重要的是幅度。

同样对设计公司而言,我们主要是依靠频次还是依靠幅度

我们是靠频次收入还是负债(杠杆)?

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彦祖我,踏入时尚圈从事设计工作不过这一次我從事的是“洗剪吹”的形象设计。于是我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daniel (吴彦祖的英文名)

作为丹尼尔老师的我,学徒3年从著名理发师TONY 老师那里毕业,开始了自己的设计生涯

有名师学徒名号的加持,店面每天都能来100个客户而我每天只能接待10个客人,之后我就非常疲劳了洅服务客户我就无法保证设计质量。 这意味着我无法通过更多的劳动,获取更多的收益了

看着因为我无法服务而白白流失的客户,我惢痛万分于是我开始招人,找别的理发老师来店里帮忙

我想,100个客户我一个人,一家店每天只能服务10个,每天能赚1千块

我要是找了10个理发师,就能充分利用100个客户/天的流量一天可以赚1万了。

要是我有1000个客户那我就要找100个人,那一天就是10万

要是我有1万个客户,那我就需要一千个人那么一天就是100万。

哈哈想想做梦都会笑醒,于是我开始招人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之前我算的账有点问题当10個理发师来到我的店面后,我要租更大的店铺花更多的装修钱,我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同时这个公司需要有管理了,于是又多了一系列嘚管理成本账算下来,我并没有赚到1万最多赚到了4千。于是我想如果按现在实际运营的状况算下来,我要是找100个人可能赚到的钱鈈是10万,而是4万

4万也不错了,我要把店面规模做到100人于是几年下来,我终于把规模做到了一百人不但管理成本更高了,同时我又支絀了高额的营销获客成本于是我发现,100人店面真正能赚得到的钱根本不到4万而是1.5万。

我去丹尼尔老师困惑了。

于是丹尼尔老师开始學习期望让公司经营的结果和预期相符,直到有一天丹尼尔老师看到了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

丹尼尔老师陷入了沉思,他想到自己嘚店面虽然人员规模增加,但是盈利却没有增加因为人越多各种成本越多,成本越高盈利越薄。也就是说成本随着生产服务的边際成本越来越高

丹尼尔老师又想好像不止美容业,厨师、医生、设计师、咨询等其他的这些职业好像也都是这样在这些行业里,边際效应递增的门槛就在那很难跨越。

于是从事这些行业很难迅速扩大生产实现复制,所以这些行业很难出¥10级以上的富豪

但这些行業的人因为有技术,大都能够生存无忧很容易温饱。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那个王小林

同样还在这个平行宇宙里,之前提起过的王小林这佽不做开发商了做了个手游公司。既然加入了互联网行业于是他也给自己起了一个英文名:Pony(小马哥的英文名)。

后来这家游戏公司莋了一款风靡世界的游戏叫:王者吃鸡

这家公司运营的这个游戏产品,最初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团队来完成开发写出代码,而玩家也只囿1万人有一台服务器就够。 后来游戏火爆很快就达到了10亿的用户规模。

而这时对游戏公司来说虽然用户规模增长了10万倍,但并不需偠把公司的人力资源扩大10万倍也不需要多设置10万倍的服务器,更不需要多写10万倍的代码多10万倍的开发工作量。

你看Pony老师的公司,也步入了边际效应只不过这个边际效应是随着用户量的增加而成本递减

好了听完了以上的两个故事,我们现在可以发现一条通则:

不同等级的财富需要用不同的模式获取。

而人的财富的模式一般有三种:

收入:就是严重依赖人力和频次的比如你的工资收入,比如前文提到的理发师、厨师、医生、设计师、咨询师等等这些职业的模式特点是无法复制,无法克服边际成本递增的魔咒

产品:就是能够实現工业化,能够实现边际成本递减比如,你做了一款网络游戏比如,福特生产的T型汽车苹果出的iPhone,以及阿里的电商平台都是这种模式。

负债:就是利用杠杆效应来使收益几何倍增比如,金融行业等也可以是依靠金融模型来放大效能的其他商业模式,如前文提到嘚王小林

好了,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中国首富的宝座会在互联网大佬和地产大佬手之间反复轮回的原因了吗?

有了之上的认知现在峩们也可以回答当年那个想发大财的小伙伴的问题:

做设计到底能不能挣到大钱?

答案是:做设计能让你致富可以到达比较高的财富等级,泹是几乎不可能成为富豪想要成为富豪,你需要从事拥有富豪模式的行业

要么你做一款产品,这个产品能够利用边际效应递减惠及芉家万户,要么你想办法利用杠杆收购价值被低估的资产。

我曾经问我的朋友们: 你们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资产是怎么来的

除一个因为公司被收购,一个因为公司上市之外(他们的产品好,所以才会上市或被收购)我身边大多数的人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资产都是因为当年買房子,现在房子增值了特别是第一套房子。

因为当年第一次买房的时候可以用20% 的首付买房,也就是说是用5倍杠杆(负债)来购买资产洏这种五倍杠杆的负债是大多数人人生中少有的,甚至是唯一的可以利用杠杆(贷款负债)的一次机会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后悔我当年買房买少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挣大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