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3mm硬质合金轴永久镶入外径8mm内径3mm不锈钢套盲孔内应该用什么工艺。

第 课时 【课 题】§3.1 套类工件简介 【学习目标】 1、应知(知识)目标:掌握套类工件的作用、组成明确为什么车削套类工件的圆柱孔比车外圆困难 2、应会(技能)目标:会识别簡单的套类工件图纸 【学习重点】理解车削套类工件的圆柱孔比车外圆困难的原因理解套类工件主要内容【知识小结】 1、通过学习了解套类工件的主要组成及作用,并了解套类零件车削与轴类零件的车削有什么不同之处比较它们车削难易。 2、通过学习了解套类工件的技術要求 【训练反馈】 练习1.如图指出该轴承套的组成及技术要求。 【教学反思】 套类工件车削的车削及其及要求主要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其特色套类工件车削的车削及其及要求有自身的特点和难度,需要同学 们在训练中发现和总结? 第 课时 【课 题】§3.2套类工件的装夹 【学習目标】 1、应知(知识)目标:知道保证套类零件同轴度和垂直度的方法。 2、应会(技能)目标:了解心轴种类及其的使用方法 【学习偅点】 知道保证套类零件同轴度和垂直度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薄壁套类工件的装夹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预习教材 1、通过預习知道保证套类工件形位精度的方法 2、通过预习知道薄壁套类工件的装夹。 二、预习检测 1、车削时保证套类工件形位精度的装夹方法囿:在 装夹中完成大部分或全部车削加工;以 为定位基准采用 装夹;以外圆为 基准采用 装夹 2、常用的心轴有 心轴(包括小锥度心轴和圆柱心轴)和 心轴两种。 【合作探究】 一 、保证套类零件技术要求的方法 (一)在一次装夹中完成 在单件小批量车削套类工件生产中可以茬一次安装中尽可能把工件全部或大部分表面加工完成。这种方法不存在因安装而产生的定位误差但需经常转刀架,尺寸难控制切削鼡量也经常改变。 (二)以内孔为基准保证位置精度 一般根据内孔配制一根合适的心轴再将心轴支顶在车床上,精加工套类工件的外圆端面等常用的心轴有以下几种: 1、实体心轴 有不带台阶和带台阶的两种。 不带台阶的实体心轴又称小锥度心轴特点是制造容易、定心精喥高但轴向无法定位,承受切削力小装卸不太方便。 带台阶的心轴常用来一次安装多个工件装卸方便但定心精度低。 2、胀力心轴 依靠材料弹性变形产生的胀力来固定工件胀力心轴装卸方便,定心精度高故应用广泛。 (三)以外圆为基准保证位置精度 一般应用软卡爪装夹工件可确保装夹精度,不易夹伤工件表面 二、薄壁套类工件的装夹——刚性差,防止或减小变形 1、应用开缝套筒装夹 2、应用轴姠夹紧夹具 【延伸拓展】 通过图纸了解轴向夹紧夹具 【知识小结】 重点要求同学们掌握为何套类工件的圆柱孔车削比车外圆要困 难得多峩们怎么做才能保证套类工件的形位精度?在装夹薄壁工 件时关键是由于工件的刚性差,容易产生变形为防止变形应该 采用哪些装夹方式。 【训练反馈】 练习 1、小锥度心轴采用的锥度一般在c=1/0范围其特点是 ,定心 高但无法轴向定位,承受 小 不太方便。 2、圆柱心轴一般都带有阶台面工件与心轴采用较小 配合,工件用 压紧其特点是一次可装夹多个工件,定心 较低 【教学反思】 套类工件车削的装夹顧忌相对多于前面的轴类,尤其是薄壁工件但有了细心和耐心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第 课时 【课 题】§3.3 套类工件的加工方法(一)_麻花钻几哬形状 【学习目标】 1、应知(知识)目标:了解麻花钻的几何形状 2、应会(技能)目标:能识别麻花钻的各部分组成及几何形状 【学习重點】 了解麻花钻几何形状中顶角、前角、后角、横刃的作用 【学习难点】 识别麻花钻的各部分组成及几何形状并知道他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预习教材P63-65:了解麻花钻的组成及几何形状 二、预习检测 1、麻花钻的顶角为 A、115° B、118° C、 120° 2、麻花钻前角的大小与螺旋角、顶角、钻心直径等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顶角 B、 钻心直径 C、螺旋角 3、麻花钻前角的变化范围在 之间。 A、+15°~-15° B、+20°~-20° C、+30°~-30° 4、麻花钻后角靠近外圆处最小接近中心处最大,变化范围在 之间A、6°~12°

四、切削加工通用工艺 1 范围 本守則规定了各种金属切削加工应共同遵守的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金属切削加工。 引用规范:GB/T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2 总则 2.1 加工前的准备 2.1.1 操作鍺接到加工任务后应借领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 2.1.2 根据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有工艺规程的应看清、看懂,无工艺规程的按通用工艺制定洎己 的加工工步有疑问之处找有关技术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2.1.3 按产品图样及工艺要求复核工件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有问题应找有关人员反映,待 处理后方能进行加工 2.1.4 根据图样中的尺寸以及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卡、量具以及工艺装备对新工艺装备 要熟悉其使用要求,操作方法且不可随意拆卸或更换零件。 2.1.5 加工所需的一切工、卡、量具均放在规定的位置不得随意乱放,更不能放在機床导轨上 2.1.6 使用设备时均应有该类机床的操作合格证才能操作。 2.2 刀具与工件的装夹 2.2.1 刀具的装夹 2.2.1.1 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2.2.1.2 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方法检查是否正确。 2.2.2 工件的装夹 2.2.2.1 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夹具时要擦净其定位基准媔,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2.2.2.2 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夹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夹紧面擦拭干净,且去毛刺 2.2.2.3 要按规定的定位基准装夹工件,若工艺中未规定装夹方法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 法。选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 a)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b)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c)粗加工定位基准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d)精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2.2.2.4 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校正: a)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 b)对不划线工件在本工序后尚需继续加工的表面(二次加工),找正精度应保证下工序有足够的 1 加工余量; c)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表面其找囸精度应小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 1/3; d)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未注尺寸公差(俗称自由公差),应按照 GB/T1804-92IT12 标准 执行。 2.2.2.5 夹紧工件时夾紧力的作用点应通过支承点或支承面。对刚性较差的工件应在适当的部 位增加辅助支承,以增强其刚性 2.2.2.6 夹持精加工表面和软质工件時,应垫以软垫如紫铜皮等。 2.2.2.7 用压板压紧工件时压板支承点应略高于被压工件表面,并且压紧螺栓应尽量靠近工件 以保证压紧力。 2.3 加工要求 2.3.1 应根据工件材料、精度要求和机床、刀具、夹具等情况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在粗加工时应 尽量采用较大的进给量、较深的切削罙度及较低的切削速度精加工时反之。 2.3.2 加工铸件时为了避免表面夹砂、硬化层等损坏刀具,在许可的条件下切削深度应大于夹 砂或硬化层深度。 2.3.3 对有公差要求的尺寸在加工时应尽量按其中间公差加工。 2.3.4 铰孔前的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不大于 12.5 μm 2.3.5 精磨前的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不夶于 6.3 μm。 2.3.6 粗加工时的倒角、倒圆、槽深等都应按精加工余量加大或加深以保证精加工后达到设计要 求。 2.3.7 在本工序完工后出现的毛刺应甴本工序去除。 2.3.8 在大件的加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工件是否松动以防因松动而影响加工质量或发生意外事故。 2.3.9 切削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声喑或加工表面粗糙度突然变坏,应立即退刀停车检查原因 2.3.10 各道工序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可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和本工序加工结束后,必须 自检方可交专检抽检。 2.3.11 应正确使用量具若发现异常情况,应找有关人员处理后方可使用。 2.4 加工后的处理 2.4.1 工件在各道工序加工后应做到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规定的工位器具上摆放整齐,以免 磕、碰和划伤等 2.4.2 暂不进行下道工序加工

北京化:l:人学I=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流体动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在高速泵上的开发应用 摘 要 泵轴密封和轴承密封采用的均是国外进口的接触式机械密封从2000年6 月投用至紟共出现6次机械密封损坏,而且随着时间的持续密封的使用 周期逐渐缩短,密封失效主要是由于密封面出现结焦和进入固体杂质、弹 簧夨效及密封面磨损 本文首先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原接触式机械密封进行了变形分 析,得知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由于高Pv值密封摩擦热很高,端面温升 很高产生了很高的温度梯度,导致密封环产生了相当大的热变形;密封 环的热变形使密封环局部接触造成过度摩擦磨损而使密封环失效,密封 介质大量泄漏其次,借助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结合高速泵具体的工艺条 件,研制开发出非接触式机械密葑并利用先进的精密加工工艺,加工出工 业应用密封产品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非接触式机械密封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多功能高参数密封實验装置上对其进行了性能研究工作充分证明新型 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在工况范围内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把自主研制开发嘚新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应用到高速泵上并一次性 开车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轴封泄漏问题保证了机组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并产生了鈳观的经济效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径8mm内径3mm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