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佳能5D模式 Mark IV驱动模式下 的连拍选不了(灰色)怎么解决?

在开始写这篇文章想开头的时候峩愣了一下印象里“十多年前”这个概念依然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然而实际上5D一代推出的2005年已然是十几年前了

十年前主流的数码单反相機是什么?(那时候还根本没有无反这回事儿)有点资历的粉丝应该可以想到——佳能350D和尼康D40只有600~800万像素,考虑到长宽比变换之后甚至拍出来的照片都没法给4K显示器做壁纸而且以那个年代的货币购买力,一套好相机妥妥的能买个厕所现在么……

而且那个年代,大幅面CMOS傳感器的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佳能也是通过把图像传感器的部分功能外置(例如A/D、LVDS),来降低电路复杂度换取一个还看得过去的CMOS良率就连现在的CMOS图像传感器王者半导体当时也在不亦乐乎的生产CCD。

如果当年佳能 5D上市时有人问你你觉得十年之后的专业级数码相机/图像傳感器会是什么样的呢?可能大部分人的想法也就是有个几千万像素,高ISO几千上万的可用对焦靠谱点儿,也就差不多了

谁提莫的能知道真到十年后的2016年,图像传感器的开发方向已然倒向刷速度了呢……

好了废话不多说这次的主题是佳能5D模式系列1、2、3、4代的对比测评,自然要先对比一下它们的规格:

*:括号内为扩展ISO

其实不难看出来佳能这四代5D的产品升级套路其实也是Tick-Tock——从5D到5D2、5D3到5D4在对焦没有多少变化嘚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传感器性能而从5D2到5D3在传感器变化不大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机械和对焦性能。其实这种做法也算是电子产品业界的惯唎但是放到具体的两代产品之间就不免给人一种挤牙膏的感觉。相比之下后起之秀无反相机由于所有功能都压在主传感器上来进行实现升级主传感器就等于同时升级画质和机械性能,所以在这方面拿捏得明显会更好一些这一点在佳能5D模式4的升级上其实也有所体现——5D4噺加入的双像素对焦功能大幅度提升了LV和视频对焦性能,其实也算是机身性能的一种然而到了2020年该出5D5的时候,又是一个Tock年佳能会如何應对呢?

理论画质测试:高频分辨率

废话讲完大家更关心的事实应该是,这11年以来究竟5D这个系列在画质上有了多少进步那么还是让它們一起来跑一遍我们的测试流程吧。高频分辨率测试这一块测试方法照常使用同一支Otus 55mm f/1.4镜头进行测试,光圈设为f/5.6ACR解码RAW文件,所有锐化和降噪相关选项均设为“0”或者关闭

佳能这四代5D相机都没有去低通设计,因此最终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和像素存在很好的唯一相关性——更換传感器、大幅度提升像素的5D2和5D4相对前代来说都有了不错的解析力进步而没有提升像素的5D3相对于5D2就是原地踏步的节奏了。

然而值得注意嘚是佳能这几款相机真实的低通滤镜强度都不算低,3000万像素级别的5D4最后跑出来的解析力分 数才堪堪比真正去低通的尼康D7200好一点点而且D7200還是APS-C画幅的机器(虽然以Otus 55的单位像场解析力水平画幅的影响应该很小)。5D4这么设计可能也是针对没有超采的视频所做的无奈妥协(Binning读取视頻的空间采样率太低出现摩尔纹的概率远高于照片拍摄和超采样视频),所以只能说对于解析力有要求的佳能用户,还是选择EOS 5Ds R吧

理論画质测试:动态范围

其实动态范围是反映一个传感器架构是否优秀的一个最直接标准之一——越是高动态范围的传感器,其内部传输的噪声和干扰越小底层设计相对来说也就越优秀。这次的动态范围和以往相同测试1/60s和30s两个快门速度,首先是1/60s的:

从这个图上来看传感器架构的Tick-Tock演进模式非常明显从5D到5D2,较高ISO下的动态范围获得了提升——可以认为是内置了LVDS信号传输以及换用14bit ADC的功劳。其后的5D3相对于5D2几乎是哃一水平没有变化这块传感器相对于5D2确实最主要的改进就是换用了无缝微棱透镜以提升高ISO画质,对于底层的电路部分改进并没有多少洏5D4这一代的进步就比较明显了,相对于索尼迟到了近8年的On-Chip ADC全数字架构传感器明显的提升了动态范围表现然后是30s:

30s的测试结果有点微妙,5D2仳5D3还要好一些5D和5D3长曝掉动态相对严重,而属于Tick更新的5D2和5D4长曝掉动态的问题就比较轻这个现象有点不好解释,应该也是底层设计的问题吧佳能这几个单反又没有五轴。

理论画质测试 :平场有效像素

就像前言当中所说的高感画质的迭代进步一直是大家对一代一代更新的楿机的最直接期望,而且佳能其实这几代5D的更新高ISO画质都是一个重要的卖点:

佳能5D模式:全画幅图像传感器实现宽广的ISO范围和相比于APS-C更恏的高感画质。

佳能5D模式2:缩短了微透镜的间距虽然像素提高但是高ISO表现更加优秀——官方宣传图里有一张就是在竹筏上打着一盏油灯嘚夜拍,而确实5D2的高ISO画质在那个年代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佳能5D模式3:无间隙微透镜

佳能5D模式4:官方宣传依然把高感画质优秀作为重要賣点

而且相比动态范围方面靠改架构来跨越式进步相比,高ISO进步更多的是慢慢改进的前端微透镜设计和感光材料——所以每一代之间都会囿所提升也是正常的事情那么实际效能对比如何呢?

有效像素的意义:在保证画质可以达到你所设定的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该相机可鉯输出图片的最大尺寸。30dB噪比的图像画质参见:

整体来看这几代之间纵向对比提升最大的是从5D到5D2高ISO实际画质提升将近翻倍(也就是意味著在总像素翻倍的基础上,100%看图的画质几乎保持一致)原生ISO也从1600提升两档到了6400。5D2到5D3虽然主要是更换对焦系统的Tock升级但传感器的高ISO画质依然有所进步——大概进步了30%左右,主要还是无间隙微透镜带来的红利5D4相对于5D3虽然是Tick,但是高ISO画质的进步幅度并不算大18~20%的提升反而是這三次升级里最小的。可能也是因为人类目前的技术在慢慢逼近高ISO画质的极限吧毕竟量子效率(QE)这东西是有满分的,满分就是100%

理论畫质测试:基准感光度暗部有效像素

终于又到了搞一个大新闻把之前佳能的祖传传感器批判一番的时候了。其实在5D和5D2那个年代大家对相機的曝光宽容度差异没有什么概念,人云亦云的觉得宽容度只跟画幅有关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也难怪2007年之前的时候所有相机的动态范圍参数都差不多,最终宽容度的结果确实跟画幅的相关性会大一些然而,2007年2月索尼在CX-NEWS公布了【采用列并行AD转换的超高速高画质CMOS】技术。随后的8月索尼发布首款Exmor CMOS——APS-C画幅约1247万像素的IMX021,这也是A700、D300等一大批机器的CMOS再后来到了5D3的那个年代,当初的羞涩小生IMX021已经进化成了真爸爸IMX094之后的事情和口水战,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

时隔8年之后的2015年,佳能终于也公布了自家的On-Chip ADC图像传感器随即搭载在了80D/1DX2两款新品上。而5D4成了5D序列里面第一款搭载新架构CMOS的机型那么它的实际宽容度相比三位前任,究竟会有多少进步呢

有效像素的意义:在保证画质可鉯达到你所设定的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该相机可以输出图片的最大尺寸

30dB噪比的图像画质参见:

整体来看,两代Tick产品的宽容度进步相堆湔作来说都相当明显5D2相对于5D的进步在1倍左右,内置LVDS和采用14bit ADC在那个上古时代对于画质的改善也是相当明显而On-Chip ADC新架构的5D4相对于5D3,宽容度的進步达到了最高10倍以上可以说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这也使得佳能系产品最大的短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填补至于5D2和5D3,应该是例行做了┅下EDA以及本身量子效率得到提高的原因,宽容度进步在20%左右相对于Tick年的升级,小得几乎可以忽略

致想要互相伤害的粉丝们

一定有不尐关注粉丝认为我们这次要做的评测是佳能 5D4、尼康 D810、索尼 A7R2和宾得 K-1四台机器,但是我们认为四台机器上市时间相差比较远因此等尼康和索胒更新以后再做横评似乎更加恰当。不过没关系过毕竟我司数据库已经投入使用,大家可以在兰拓相机租赁数据库 当中自行选择想对仳的机型进行画质对比查看,包括本次参与测评的四台机哦~

机械性能测试:最小对焦亮度

本来机械性能测试的第一项应该是对焦速度但經过实测它们都接24-70LII的对焦速度并没有区别,因此就忽略了这一项依赖性最大的其实是电池电压,1系就比5系快出50%左右

最小对焦亮度测试洳下,采用佳能50 1.8STM镜头标靶位于2米外。

这一项性能几代以来也是保持一个不断进步的趋势每一代都有差不多50%的提升。更低的可对焦亮度丅限能更加方便我们在暗光环境下的拍摄也算是一个实用性很不错的性能指标。

机械性能测试:连续自动对焦

由于佳能5D模式和5D2采用的不昰网状对焦系统无法进行三维方向连续自动追焦,故本次只测试中心点和最右侧边缘点的单点连续自动追焦性能依然是用70-200L IS II镜头推到200端铨开光圈开启最高连拍速度追对面开过来的汽车,连续拍摄30辆统计合焦的最终成功率。

有意思的是初代5D中心对焦点合焦成功率异乎寻常嘚高这并不是因为老产品是有多么的良心,主要是因为5D的连拍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对焦传感器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工作。连拍速度稍快┅些的5D2则合焦成功率略有下降5D3和5D4在本测试当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大幅度的改善了边缘对焦点的可用性,虽然都是同样的一字点但是合焦荿功率相对于老产品有了不小的提升。5D4在保持和5D几乎一致的成功率基础上连拍速度翻到了7fps,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独立式相位检测对焦模塊性能进步的一个小缩影吧。

机械性能测试:对焦精度

本次的精度测试换了个方法(毕竟人工计数误差还是大)改为都接同一支85 1.2L II镜头,烸次都拧到无限远然后自动对焦对标板中间的靶进行合焦全开光圈进行拍摄。拍摄10张RAW文件后期进ACR统一缩图到1000万像素,读取画面中心的汾辨率数值然后计量这10张图分辨率数值的标准差,该数值可以反映对焦系统在大光圈条件下工作的稳定性

这次的结果也非常有意思,Φ心点5D和5D3处于同一水平5D2比它们表现稍好,最好的是5D4这也大概解释了其实用5D2单次自动对焦拍不需要追焦的人像也不会那么不堪吧——毕竟5D2+85L可是当年人像工作室的黄金配置。5D4在它们当中表现是最好的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点。当然如果你对精度有进一步要求完全可以开启5D4嘚Liveview用片上双像素对焦来进行合焦,精度还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项目也可以划分到机械性能当中,在这里以表格的形式为大家作一个直观展示:

十字对焦点覆盖范围中心1点中心1点41点41点自动对焦微调能力无有不能分焦距有,可以分焦距有可以分焦距視频连续自动对焦无无无有触屏对焦无无无有对焦点选择转轮、十字杆转轮、十字杆转轮、十字杆触摸屏/转轮、十字杆RAW+JPG连拍张数(CF卡)*138717RAW+JPG连拍张數(SD卡)*————615RAW+JPG连拍张数(CF+SD卡)**————6***19

*** 测试也可以证明,佳能 5D3由于SD卡槽不支持UHS-I标准同时插入CF和SD卡后,SD卡会拖慢整体持续能力但是这一问题茬佳能 5D4上已经解决。

本次的盲评依然采用了全盲的模式相信能猜出参与测试的机器是四台5D的群众应该也不多,实际选择的结果还是有相當参考价值的

盲评的原始链接:【兰拓盲评】这次是4台机身【风光篇】、【兰拓盲评】这次是4台机身【人像篇】

认为没有区别:145票

佳能 5D4鉯压倒性的优势胜出,而且每个单项的第一名都是佳能 5D4——佳能这次算是新品没丢掉在人像色彩表现上的优势不像当初的1DX2和D5,结果出来の后把大家都吓一跳那种具体查看原图其实可以发现5D4的色彩风格相对来说还是明亮轻快,可能更符合现在的人像审美

第二名是佳能 5D,從照片上看佳能 5D的色彩确实更浓郁,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只有12bit映射出来以后显得色彩浓郁了。看来转接党喜欢佳能 5D的玄学也不是完全没噵理

这次胜出的反而是5D2,看来当年的一代风光神机竟然还有玄学加成啊……不过仔细看看的话确实5D2相对于其他三台机器区别明显一些,但这个明显的点主要在于白平衡偏粉……难道风光大家也更喜欢粉嫩的么有点不好理解啊orz……

当年佳能 5D的上市,可以算是数码相机历史上的一段深刻的记忆——第一款“廉价”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相比1DsII来说5D提供了爱好者可以接受的价格,更简便的操作更轻便的偅量,极佳的画质和可以接受的机身性能(当年)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佳能 5D系列都算是摄影爱好者的“梦想之机”5D一代甚至也一矗在手动镜头玩家中有着极佳的口碑,传说它有着最接近胶片的画面感对于这种玄学嘛....看盲评吧。

佳能 5D2则可以算得上是“传奇”了吧?一款相机开创了一个产业——单反视频产业——这样的例子我好像想不到第二个。对很多人来说当年无 敌兔的盛况应该都还有记忆。摄影爱好者眼中的神器视频工作室手里的宝具,婚 纱摄影师店里的招牌在那个年代,你如果开工作室不用佳能5D模式2你都不好意思囷人打招呼,不然客户上来就问:你们是用无 敌兔拍么你要是敢答个“不“,客户分分钟教你做生意佳能 5D2在视频工作室朋友眼里的地位,有这么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表现:佳能 5D2 停产后几个月笔者一个新开视频工作室的朋友,拒绝了笔者推荐佳能 5D3或者佳能 6D加价3000元从顺电買了一台佳能 5D2库存机。

佳能 5D3从参数上看升级幅度比起佳能 5D2对于佳能 5D就大的多了,尤其是对焦系统的全面升级弥补了5D一代二代身上最大嘚短板。当然同时期竞品非常给力也是重要因素。尼康 D800/E 在相同定位和定价上提供了几乎从像素、传感器画质、测光、对焦全面领先佳能 5D3 嘚产品甚至在视频能力上也完全吸取了尼康 D700战略上的失败,努力提供了不输佳能 5D3的视频能力但是,也许是佳能 5D2的优势太大导致市场、镜头保有量、知名度、习惯等全方面的差距,4年后的价格告诉了我们市场的选择:当年上市价格相同的两个型号尼康 D800二手价格徘徊在6000え左右,而佳能 5D3还坚挺在10000元以上

佳能 5D4上市时的环境,比起之前三代都要严酷的多静态画质上,有真爸爸尼康 D810 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視频上,有具备了4K、升格、超采样、Log等强大视频功能的索尼A7S2A7R2等型号虎视眈眈。佳能 5D4 提供的升级能否杀出重围,继续5D系列的辉煌这个疑问,相信大家看完本篇测评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佳能发布了全新的3000万像素全画幅單反数字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V拥有Dual Pixel CMOS自动对焦技术(佳能中国官方给出的译名是全像素双核CMOS AF):

Canon EOS 5D Mark IV的技术亮点之一,就是所谓全像素双核CMOS AF据其技术说明,昰在单个像素中集成了2个二极管通过双倍的感光组建来获取更加优质的像素信息,从而提升影像质量一下是这款相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更多信息您可以至佳能官方网站查询。

(有线无线,智能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5D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