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一个的主机风扇功耗带RGB的一个功耗是多少

2017年对于整个PC市场来说是颇为黯淡嘚一年整个PC市场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之前内存、SSD经历了历史性的暴涨后来又轮到了矿卡风潮。一时间不仅显卡价格贵上天而且經常肯出钱都拿不到卡。所以AMD终于发布的RYZEN系列APU似乎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是否我们可以暂时放下对全开画质的执念,先用集显跑起來


先来简单看一下产品的规格。这次AMD新发布的APU包含R5 2400G和R5 2200G两款今天首先测试的是2400G。2400G的CPU部分为四核八线程频率为3.6~3.8。规格上大致相当于1400的提頻版本


产品附件非常传统,一个盒装一份说明书,一份质保书


2400G和2200G的原装都是相同的,依然是酷冷代工的产品


从底座就可以看到附帶的也是不塞铜的低功耗版散热器。虽然这是AMD最弱的一款散热器但是相比INTEL的还是良心不少。


2400G也同样附送一张RYZEN的贴纸还是觉得搞个金属貼会比较有感觉。


接下来介绍一下CPU本体其实没什么好多介绍的,和AM4其他的CPU完全相同


还是要提醒一下,AMD CPU的针脚十分脆弱就算不是大力吔有可能出奇迹。

B350主板平台介绍 :


由于终于有一颗比较强力的集显CPU所以用ITX组个小钢炮应该还是不错的。这次介绍的是技嘉的AB350N-GAMING WIFI主板
    做工仩乘,用料良心虽然供电接口位置不是很合理,不过无伤大雅


CPU的供电部分为六相。从方案上来看CPU供电为8PIN。供电控制芯片是IR的35021做的昰4+2的方案。CPU供电MOS为一颗IR3556MMOS上有散热片覆盖。供电输入电容为3颗尼吉康的FP5K 16V 271微法输出电容为9颗330微法的聚合物电容。电感是等级的产品感值昰R15。从供电方案上来说已经是消费级比较好的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技嘉这次居然采用了华硕御用的FP系列电容而不是惯常的钰邦。


在CPU底座的背面技嘉很少见的焊了两颗聚合物电容,这是要做超频小钢炮的节奏


内存规格上依然是双通道DDR4,最大可以支持两根内存B350同样也昰不锁频率的可以开XMP或者自行超频。


内存供电为一相供电不过方案与一般主板上略有不同,最大的区别是输入输出端的电容全部换成了聚合物电容输出的MOS改为较小型的版本节约主板空间。

在CPU和显卡插槽之间可以看到一组供电模块这个主要是给CPU的总线、内存控制器(VCCSAVCCIO)等模块供电。这个部分的好坏会影响到内存超频的能力



显卡插槽为一根,算是ITX的标配


主板提供一个M.2插槽,位置在主板的背面正面已經完全没有空间了。


主板芯片组的位置略显特殊被放在了主板后窗一般CPU 8PIN的位置,主要还是因为挤


从颜值正义的角度,AMD的芯片组完胜了INTEL


芯片组部分采用一相独立供电。由一颗DRIVER一颗聚合物电容,两颗MOS组成


主板的网卡是这张板子最应该吐槽的点,是一颗螃蟹的811G


音频部汾比较简单,一颗AL1220+三颗日化音频电容


这次的WIFI网卡并没有直接插在后窗上,而是单独立在主板里


主板的右侧是一个SYS FAN、前置USB 3.0、前置USB 2.0、机箱控制面板插座和四个SATA接口。插座都放在板边设计的还行。就是机箱控制面板的插座会比较靠里面


旁边是24PIN的供电插座,位置还算方便


CPU 8PIN放在了供电MOS后面,位置比较偏主板中间不过供电MOS散热片做的比较低矮,用起来不算太恶心


内存插槽与显卡插槽相交的地方有一个5PIN的RGB灯帶插座,用来接机箱灯带旁边的2PIN插座可以拿来外接5V供电直接点亮主板灯光。


主板音频接口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插座从左边靠接口一侧看起,灰色的是机箱耳机插座右边是DEBUG的检测插座。第二排左起两个2PIN的是数字音频插座、BIOS清空插座4PIN的是机箱蜂鸣器插座、4PIN RGB(用于AMD原装散热器),灰色的是CPU FAN插座下面的2PIN是检测机箱开合的CI插座。基本上一般主板上常用的插座都想办法集成进去了


这次技嘉华硕的B350从产品上来说嘟花了不小的心思,只是两家的的产品风格差异很大技嘉的更像是产品,华硕的更像是商品就看大家自己想怎么选了。


由于是ITX的板子裝机之后从觉得有点头重脚轻


当然想搭配独显也是可以的,不过因为AMD的APU只支持PCI-E X8的通道所以不建议搭配旗舰级的显卡,1080以下会比较合适


以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

    技嘉出品的高规格X370主板出自AORUS系列。在规格上它完美的诠释了一块高规主板所需要拥有的基本素质。10楿数字供电四个usb3.1 Gen2接口,8个混合动力PWM调速风扇功耗插座、U.2、M.2两种SSD规格的支持E2500杀手网卡与第二代魔音USB接口、双rRealtek旗舰芯片打造不输


中间会有搭配独显的测试,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VEGA 64水冷版


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测试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昰拿来放测试游戏。游戏越来越多只能加SSD了。


散热器是的T610P

    要说银欣是以一己之力推进SFX电源的普及工作恐怕不为过,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規格的SFX电源只有银欣在推现在虽然海盗船凭借SF450和SF600这两款全模SFX电源进入了这一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银欣这款SX600-G依然是目前最好的SFX全模组电源之一600W的功率足以满足目前的顶级单卡配置,甚至次

这次的测试对比组是I3 8100、I5 8400、R5 1500X都是相对来说性能货定位比较接近的产品

就集显的性能來说,R5 2400G则具有统治性的优势可以达到目前INTEL主流GT2系列集显一倍以上的优势,由于之前INTEL集显我没有测试过游戏性能如果结合游戏的话,这個性能差距应该会更大

而搭配独显的部分,R5 2400G并不算很理想搭配VEGA64的情况下,会比8400低10%比1500X和8100低7%。所以如果是拿2400G过渡的话后续搭配的独显應该以1066或者580比较合适。

功耗上R5 2400G大致与1500X在同一水平相比功耗优化后的八代酷睿会更高一些。

关于2400G内存频率的选择:


APU很重要的就是集显的使鼡显然内存频率会对集显的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我这边用两根内存做了一下测试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PU的集显性能变化大致相当於内存频率提升幅度的66%而且呈线性提升。
从内存频率上看显然2133是很不适合APU使用的频率,从2133到2400提升是最明显的后续的话提升幅度会随基数的扩大逐步收窄。所以一般的内存就可以比较好的使用APU了当然内存请务必成对买,APU用单通道是很反人类的事情


APU默认的显存大小设置为1G,对于这样一颗相对不错的核心来说是太过保守的目前主板BIOS中可以手动调整到2G,后续据说还会开放到3G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内存尛于8G还是不建议调节的。
下图是针对显存大小的详细对比游戏里面从帧数上就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的差异,如果是要在1080P下面跑游戏的话還是建议调整这个选项。根据其他人的测试吃鸡2G显存下只能跑要1080P下使用还是需要提升到3G。


AMD有一个很不错的福利功能就是视频插帧技术鈳以将2430帧的视频插帧到60,以获得更顺滑的观影体验用60帧看小姐姐挥洒青春真是一种享受。
大家可以搜索BlueskyFRC这个软件只要是GCN架构的显卡都鈳以支持。
这里要感谢卡大吧卖萌搞基提供的补充测试根据他的测试4K下插帧“北京烤鸭”这个视频也是基本够的,不过建议将集显超频┅点到1.5G体验会更好。


接下来说一个AMD比较智障的事情现在的APU会有比较严格的TDP限制,这会导致游戏中出现CPU与GPU抢电的现象
初步的解法就是鉯最微小的幅度对CPU进行超频,只要0.1G就足够了这样就可以解锁APU的TDP限制。大致上解锁之后APU功耗会有10~20W不等的提升对于来说真心是忽略不计的~
目前各主板厂商也在逐步更新BIOS,修复这个BUG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拿到APU之后更新一下主板BIOS。
这里选择我遇到最为明显的一款游戏来给大家解释┅下图中是刺客信条起源的BENCHMARK,FPS上灰色线是APU默认状态的测试红色线是解锁TDP后的测试。可以明显看到灰色有比较明显的卡顿现象下面CPU对應的时间也出现了满载。所以可以得出结论CPU与GPU之间出现的抢电的状况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據如果不想看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总结部分。
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

CPU性能测试:包含系统带宽、CPU理论性能、CPU基准测试软件、CPU渲染测试软件、3DMARK物理得分

集成显卡测试:包含集显理论性能测试、集显基准测试软件、集显游戏测试、集显专业软件基准

搭配独显测试:包含独显基准测试软件、独显游戏测试、独显专业软件基准

功耗测试:在集显、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


CPU性能测试与分析:
系统带宽测試内存带宽上,2400G与1500X大致相当CPU缓存上L1L2L3 2400G均略高于1500X,可见两者的CPU架构还是有一些差异2400G应该更接近于ZEN+的架构。


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可以测试很多CPU的基本性能从理论性能上来说INTEL在浮点和整数运算上都堆的比较凶。只是在使用中感觉不是特别明显


CPU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CPU测试项目。这个项目的测试总体比较综合2400G的表现与1500X比较接近,與8400的差距比较明显


CPU渲染测试,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这个项目AMD优势比较明显,即使结合单线程与多线程两方面2400G与8100的优势拉大到10%以上,洏与8400的差距拉近到15%以内


3D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由于是搭配了独显进行的测试2400G相对来说表现的仳较差,被8100反超了一点点与1500X和8400的差距很大。


CPU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节: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单线程和多线程这边也做了一丅分解。
多线程:多线程测试2400G则会吊打8100差距超过20%。


集显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从理论性能上来看2400G的VEGA 11大致相当于INTEL GT2系列嘚3倍。好吧已经要直接谈倍数了。


集显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由于这个环节之前INTEL集显我没有测试过比较高压的测试所以这个环节INTEL会占不小的便宜。我们以3DAMRK为例负载最低的ICE测试8100甚至反超2400G,但是随着负载提升大致会稳定在2.8倍左右。


集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試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2400G大约是INTEL集显的2.2倍左右


反正就是吊打INTEL了,差距非常感人


显卡为VEGA 64,对于2400G PCI-E X8的小水管还是有些紧张这个部汾2400G的表现不算太好。


独显3D游戏测试这个部分与基准测试类似,2400G与8100和8400的差距大致在10%左右与1500X的差距在7%左右。


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DX9和DX11 2400G的劣勢比较大,DX12中劣势收缩到5%以内


独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这个测试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试,差距与


从測试结果来看,2400G搭配比较高端的显卡还是比较吃力的建议等矿难的同学把显卡瞄准在1066或者588这个级别比较好,升级的收益和性能损失方面嘟会比较划算

平台功耗测试: 
功耗上2400G的表现比较中规中矩,集显的游戏功耗表现比较好即使是解锁TDP之后整机一般也不超过110W。

搭配独显則略低于1500X



最后上一张横向对比的表格供大家参考。性能部分仅对比与CPU有关的测试项目并不包含游戏性能测试的结果。


由于刚刚换了显鉲且内存频率上也做了一定改变,所以这张表暂时只能供大致参考表格中不含功耗测试的都是之前测试的结果,仅提取出不受显卡影響的测试结果大致上CPU部分2400G介于7600K和8100之间,与AMD的1500X比较接近


2400G的CPU部分比较中规中矩,可以视作是超频版的R5 1400对比现在比较主流的7500、8100还能略有优勢。
GPU部分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多倍数碾压INTEL。就自身而言有不少单机已经可以开中画质1080P下运行,对网游支持的也不错可以视频插幀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福利。
搭配独显的话前文中已经说得比较明确了搭配2000元左右的显卡比较有价值。


功耗上2400G表现中规中矩不过集显打遊戏的话功耗控制的不错,整机也就100W左右
目前我整理下来,这颗2400G应该会有如下一些应用模式:
佛系集显党显卡不花钱,不追求全高画質以老单机或者网游为主。
坐等矿难党先用集显过渡,坐等矿难1080收1080(显卡给你们,本人收矿难中落难的小姐姐)
该死的矿工据说這颗APU CPU+GPU双挖效率还行,不过还好门罗现在行情不好~
目前APU还处于发布前得调试阶段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到位。预计年后会陆续到位的有如下一些更新

通过主板BIOS加大APU的共享显存。

通过主板BIOS解决APU TDP限制的问题

通过驱动更新替换目前过于老旧的17.7驱动。

总体来说2400G算是圆了AMD多年以来的┅个夙愿,终于将较好的CPU与GPU结合起来后续就看AMD是否可以真的将CPU和GPU完全融合,例如用CCX总线代替现在的PCI-E总线来互通两者并进一步提高CPU与GPU的性能。这样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可以把显卡留给矿工们了。

现在主机的总功耗是照旧降低叻?提高了

我这主机总功耗不大,可是电源转数高.声音太大根本没必要。在电源风扇功耗电线上串接了个100欧姆的电阻风扇功耗转数低了.声音小了,效果挺好!

问题是:现在主机的总功耗是照旧降低了?提高了
  • 是的,看错了做如下更改。
    在风扇功耗电源线上串接電阻降低风扇功耗转速,声音会减小但是主机电源的输出功率会有明显的下降。一般电源都采用的是直径比较大的风扇功耗转速低,声音也小没有必要这样。如果确实电源风扇功耗声音大建议清理集尘加油。停用风扇功耗是风险比较大的电源内部空间小,功率夶风扇功耗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一般是电源的风扇功耗松了重新安装。清洁灰尘噪音大是需要加油了,用小刀挑开风扇功耗中间嘚不干胶贴用牙签挑入一滴缝纫机油就可以了。
     
  • 1.首先电脑的总功耗肯定是降低了,不过不明显
    2.电源的散热风扇功耗很重要停用的话苐一个烧毁的肯定是电源!
    全部
  • ——1、总功耗降低了。因为风扇功耗+电阻后总阻值增大,电流减少总功耗就降低了。 ——2、电源浪费叻!因为电阻串在风扇功耗回路里电阻要发热的。电阻消耗的功率以“热”的形式浪费掉了。 ——3、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用多只二极管代替电阻,减少了发热还可以调节风扇功耗速度(调节二极管个数),一举两得全部
  • 建议你更换新的风扇功耗~~~加个电阻~~~风扇功耗是慢了~~~散热呢~~~~考虑一下吧~~~~~
    你这样做无非是降低了功耗~~~
     损坏了硬件~~~~搞不好整个机器因为电源的影响报废~~~这个都有可能~~~~
    全部

2018年初对我的第一个沉重打击就是機箱清灰时地板上零件随手放了一地。忽闻外卖在敲门觅食心切的我赶紧放下去开门,紧接着听到塑料碎裂清脆的声音伴随着有韧性的反弹触感我就意识到:这下完了。

这一百多斤的破坏力要是踩到主板显卡把我当人形仙女棒卖了都弥补不了这个损失啊。

低头一看——碎裂的来源声来自于船长240 RGB的风扇功耗之前通宵开机百度云下载到本地,而且机箱开盖使用想着给冷排清一下灰,风扇功耗随手一丟然后就悲剧了。

框架没破扇叶断了一个,相比其它配件的损失这已经是我能接受最好的结果了,这么一想我甚至还有些暗暗高兴 

这枚风扇功耗已经报废,习惯RGB后换上没灯风扇功耗的装在240水冷上实在是适应不了,尝试了一下追风者的圣环+无光风扇功耗(有机会也鈳以单独写)但在416P上,增加的风扇功耗厚度和主板的散热片冲突塞不进去(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最后还是忍痛买了原装还是三只裝,一只替换掉尾部风扇功耗一只替换掉破损的风扇功耗,还有一只总能用上的

看到一家C店便宜不少,下单三只装对了没逼你们买,自己下了单晒一波 

这款RF120是 船长240 RGB的标配风扇功耗,还有九州风神玄冰GT散热器

目前支持AURA的RGB风扇功耗,、映泰等等也有类似的产品,价格差不多MF120R还有PRO 120R散卖,不过个人更喜欢魔幻的效果本质是因为还有一枚魔环风扇功耗是能用的,全套改酷冷硬支出还是算了吧不过有囍欢的酷冷倒是能考虑一下。

魔环 RF1203只装的包装使用了彩盒体积小巧,空间利用率比较高

▼取出风扇功耗,配件则单独盛放在白色纸盒裏其实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还有配件赠送。 

▼我觉得AURA SYNC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高端风扇功耗的转型就像自从我搭配出第一台RGB主机后,就再没考虑过用无光的风扇功耗算是一种惯性吧。

▼三只装和散卖的区别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赠送了不少很实用配件,我也是开箱の后才知道的下文继续说。

▼下图是全部的赠品如果经常装机的话,一眼就能看到这几个配件的意义:机箱多风扇功耗RGB系统的必背线材组合这些线材在九州风神 船长240RGB中也有出现,用来打造整体的AURA效果是用得着的

▼1分4,4pin供电座支持温控调速。

撇开风扇功耗不说这個供电座本身就具有不错的价值和实用性。

一个主板供电口可以供给4个风扇功耗的电量按照目前普遍具备的情况,机箱顶部风扇功耗×2机箱尾部×1,机箱前端×2(实际可能会更多)如果主板的4pin插座足够多,那么要考虑风扇功耗的线材长度和走线问题如果是M-ATX主板或者尛板,那么这个母座可以解决多风扇功耗供电问题

另外还赠送了一条白色的胶带,把它粘贴在机箱的背线区域可以解决供电和隐藏线材的问题。

▼用过支持AURA灯效机箱的用户肯定见过机箱自带的供电线。这是给RGB设备供电和传输RGB信号的两用线包括RGB风扇功耗和RGB灯条等。

赠送的这根集成线可以额外拓展4个RGB设备

▼白色的贴纸上写着RGB,底部的四个孔对应主板的RGB插口(5050)这是一个以华硕牵头,一堆硬件厂家配匼的接口标准包括且不限于:芝奇、九州风神、酷冷至尊、追风者等。

2017年下半年的新品主板很多都带5050接口标准即使不带AURA SYNC,也能玩自己品牌的灯效

▼当然,对于一部分主板本身不带AURA SYNC(或者别的RGB效果)的用户(以华硕低端主板居多)线材里提供了灯效切换器,可以调节燈光效果、切换速率和明暗

即使没有5050接口也可以实现灯光切换。

▼不经主板由单独电源供电,如果是使用定制模组线的玩家记得多莋一根供电线。

▼螺丝的质量和十几块包邮的相比确实好不少后者的铝螺丝很容易拧花。

▼目前稍微像样点的风扇功耗都采取了胶垫戓者软胶钉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风扇功耗的振动如果振动依然在,那么可能是电机、轴承的问题

加上扇叶等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風扇功耗之间价格差距那么大的原因了类似于15元的钢笔和几百元的钢笔,看着差不多而且都能书写。有些成本不是写在脸上的 

当然鉯上论点覆盖所有中高端的风扇功耗,不单这是说魔幻而已因为各家都有拿得出手的风扇功耗产品。

▼乳白色扇叶比较讨喜至少给我嘚感觉不错。因为灯珠不是位于风扇功耗框架里而是在魔环的轴承中,所以需要用这种材质来进行导光选用乳白色扇叶优点是,发光哽加柔和通透

基于这种发光方式,如果风扇功耗使用透明材质那么风扇功耗工作时的亮度会更加低。

▼三联装可以看到扇叶有认为設计的槽线,由此带来的光线折射也是形成魔环同心圆效果的原因之一。

▼背部是一些的质检认证标志不过数量没有我看到过酷冷某款风扇功耗多,可能是由于酷冷会尝试往更多的地区销售所以会倾向于多做一些认证。所以也不能说魔环的质量就一定不行(没有做过各种质量认证的风扇功耗才是多数吧)

▼风扇功耗框架上也有槽线能不能起到导流效果我不知道,美观度确实有所提升

▼魔环120采用了加粗加长的蛇皮包网线,但也没有长到可以从主板底部的4pin接口插上然后走背线到机箱顶盖的程度。所以尽量插主板上端的4pin调速口或者插在拓展座上。

一枚风扇功耗有两根线分别对应扇叶供电和LED灯供电。而后者长10厘米因为某些机箱RGB布线要考虑的情况更加复杂一点,这吔就不点名了

▼魔环风扇功耗的框架中间还有一圈加固用的,呈十字结构圆形的风扇功耗固定在方形的框架内,边角必然会有空出的媔积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脚踩下去,扇叶断了但是风扇功耗框架没问题的原因。  如果踩得位置不那么差估计风扇功耗会无损。

▼三枚風扇功耗6根线堆在一起,看着会逼死强迫症的忍不住就想收拾一下。

▼4*4pin口只用了三个剩下一一个用来插水冷头的供电,由于全部用仩了4Pin供电因此在PWM调速时就是全局调节了。

▼魔环风扇功耗的亮点就是支持RGB配合主板主板进行灯效联动

不说喜好,只说趋势未来主板荇业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那么不断地把RGB功能下放是必然的趋势就像华硕的AURA SYNC和微星的Mystic Light,最初是高端主板才能有功能后来果断开启了普及和下放的进程。这方面还是华硕相对更抠一些

在所以未来有时候不需要你主动去选RGB,厂家自己会送你的因此选择配件的时候也可鉯考虑支持灯效联动的产品,紧随RGB发力的品牌真的有很多随便举例:海盗船、芝奇、Tt、酷冷、九州风神、追风者、雷蛇、赛睿、、迎广等等。

目前主流的RGB发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风扇功耗框架上的LED照射到扇叶上,产生发光的效果属于外发光。中间垫一圈导光板就是ㄖ食、极光

另一种则是九州风神魔环,从半透明轴承中发光通过半透明的扇叶导光,属于内发光

▼散热器是九州风神 船长240RGB

▼主板依舊是铭瑄Z370 电竞之心,已经确认可以和九州风神的魔环搭配使用灯效是同步的。(基于5050 RGB LED插口)

之所以要换掉之前的追风者圣环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圣环和主板灯效不同步(应该说呼吸/切换是同步的但是颜色不对,目前还在找原因):

这次换了一个更大的机箱前端的20cm風扇功耗是酷冷原装的。

会不会有很多人对风扇功耗这个价位的风扇功耗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个在风扇功耗界还算低的功能和质量换2.3倍嘚差价还算良心吧。君不见皮具和箱包... ...  

倒也没有让大家快来买的意思晒个单而已,目前来看还算满意不足的话就是导光难免有光衰的問题,到了风扇功耗的边缘亮度明显不如中间。内发光+环状是很好看但不如外发光来得均匀。

但是俯拍的时候感觉也没那么差:视频鉯上传到优酷

我是在C店买的顺手贴个自营地址吧: 

  1. 没有拆解,不过从外边开做工和细节都不错

  2. 赠送的配件很良心带各种拓展和HUB。

1.可能會有人觉得这个价位有点贵吧毕竟市面上单色灯的产品20+元可以搞定了。

2.如果环境很亮的话风扇功耗的光衰比较明显,边缘比较暗反の光衰并不明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扇功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