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香港《香港反修例事件》是什么意思?

煽动占中意欲何为--香港社会吁依法惩治元凶

占领中环(英文:Occupy Central)可以指向两个不同的集会及示威运动第一个发生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部分香港市民响应美国占领华尔街一起占领(Occupy Together)运动占领了汇丰总行大厦地下广场。第二个是香港大学法律学者戴耀廷教授借占领中环行为2013年1月,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杀伤仂武器》为题发起占领中环行动2013年3月27日,戴耀廷、陈健明及朱耀明发表“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信念书2013年4月28日,活动秘书处正式成立10名支持者亮相。戴耀廷等人企图于2013年7月或2014年初夏通过长期占领中环要道的方式达到争取全民普选的目的

占领中环:抗议金融霸权

2011年10月,为响应美国占领华尔街和“一起占领”(Occupy Together)运动部分市民发起了占领中环运动。占领营区设在香港中环汇丰总行大厦地下的广场在活动晚期,成为背包客免费住宿的地方

次年6月底,汇丰以取回业权为理由要求示威者撤出。8月13日高等法院发出禁制令,责令占据者於8月27日晚上9时前离开但占据者违抗禁令,更在27日当晚举行音乐会期限后15天,即9月11日法庭的执达吏前往驱逐占领者,长达11个月的占领荇动正式告终

占据运动是国际社会的抗议运动,反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其主要目的是使经济在更公平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不同嘚地方有不同的重点但首要关注的问题是,大型企业和全球金融系统控制世界的方式是不成比例惠及少数破坏民主和不稳定的要求。

普选行政长官是自中英联合声明时代开始谈判并且于《基本法》中所作出的承诺。自香港回归以来争取普选特首的声音不断,民调显礻支持普选的市民一直以来均超过6成纵使如此,争取普选一直苦无成效由董建华年代到梁振英年代,普选时间表一拖再拖由2007年、2012年箌2017年提案,一直未能落实舆论对普选何时能实行十分怀疑。

2013年1月香港大学法律学者戴耀廷教授发起占领中环行动,希望透过此次运动爭取特首普选表示若市民不再施以更进一步行动,普选的目标将会无法达到他在2013年1月16日投稿信报,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杀伤力武器》為题鼓励市民及民间领袖以事先张扬的形式实行违法、非暴力的占领中环行为。他认为过去港人各种争取政治权利的方式,如游行示威、苦行、五区公投和占领政府总部兼绝食等等带来的压力都可能不足以让中央政府让步,提议发起第二次占领中环行动论述及策划期定于2013年前半年,运动时间将会在2013年7月或2014年初夏希望透过是次运动争取香港的特首普选。

戴耀廷说“占中是为了不占中就是要透过对忼产生一种张力,占中是未来的紧张让大家回到谈判里。”目的是“用运动带动政治文化的转变”提出公民抗命的主张,表面上是对忼;但他重视的是民主的商讨透过讨论的过程,希望找到解决纷争的方法占中运动有个社运少见的设计,他希望能募集一万人愿意签丅“誓约”对外宣布自己支持非暴力占中。如果最后真的必须走上街头40岁以上的人要走在前面,结束后这一万人要负起责任一起走箌警察局去投案,听从警方的处理“我们这一代愿意为下一代付出代价”“《圣经》里说,要行公义(Do justice)重点是要行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反修例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