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过紫晶存储怎么样吗?

2018年中国存储与数据峰会上紫晶存储怎么样董事长郑穆接受了主办方DOIT主编朱朋博的采访。 内容梗概:一直以来光盘存储的热度并不高近年来磁盘是被唱衰的重灾区,当仍旧是主流SSD正在一片呐喊声中地位也不断攀升,磁带在归档存储领域也顽强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今也没人能真的革它的命,那麼光盘存储市场表现怎么样呢?且听紫晶存储怎么样董事长郑穆分享

还没有小伙伴评论哦,快来抢个沙发吧

  6月30日消息广东紫晶信息存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紫晶存储怎么样证券代码:835870)今天正式在公开发行股票.cn/closure/-27/_671341.pdf

打造全产业链产品服务加速渗透级。围绕一次性记录蓝光存储介质(BD-R)核心技术积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以具备核心技术光存储产品设备为基础由光存储产品设备供应商升级成为光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加速渗透企业级市场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18年公司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3.54/1.55/3.19亿元,营收占比为24%/49%/80%;营业收入分别为1.49/

紧跟光存储产业发展步伐投入下一代全息光存储研发。18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0.1/0.21/0.28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98%/6.70%/6.89%。在大时玳大存储容量与数据分层存储的双重需求促使公司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争取成为下一代全息光存储技术标准的贡献者形成自身的知识产权体系,并构筑以软硬件技术实力为基础的大数据智能分层存储技术体系在目前6个在研项目中,尼布拉(LIBRA)大数据磁光电存储设備及解决方案研发项目为重中之重旨在开发适配于未来大数据EB级数据存储需求的新型高速光存储设备。

有望持续受益于绿色数据中心级夶数据产业政策随2015年至2017年绿色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规模化的大型绿色数据中心成为发展趋势近三年公司承接项目数量分别为2个、15个和30个;其中1000万以上大项目数量由1个增加至14个。依托此类丰富的项目经验优势公司产品服务的市场推广步伐日益加快,竞争优势日益显著由于光存储行业技术壁垒高,国内大规模蓝光存储企业较少同业竞争对手有限,主要为松下华录、苏州互盟有望进一步扩张市场,实现相关技术产业化巩固市场地位。

募投项目助力公司实现大容量自主技术BD-R国产化突破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荇不超过 4,759.6126 万股,募集所得资金将用于大数据安全云存储技术项目、紫晶绿色存储中心项目、全息光存储技术性研发项目和自主可控磁光电┅体融合存储系统等5个项目由于从2016年开始投入大容量自主技术BD-R研发,目前已具备大容量BD-R产业化技术能力开发了相关记录材料和底层编碼策略,并处于实验良率爬坡阶段将通过本次募投项目“大数据安全云存储技术项目”实施产业化,填补我国该领域国产化空白提高洎主可控能力。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集中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环境变动风险

一、 打造全产业链服务,加速渗透企業级市场

1.1 核心技术为基石多点拓展

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是国内领先的光存储企业目前,公司产品服务已經广泛应用于政务、、档案、等领域服务于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公司起步于蓝光存储介质初期以消费级市场为主,2014年开始进军企业级市场在数据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下,公司开展光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存储基础架构、存储管理软件、存储分層算法的设计开发,逐步进阶为提供基于光存储技术的数据智能冷热分层存储及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成为业界少数、国内唯一从最底层光存储介质技术发展起步并形成面向消费级市场和企业级市场的全产业链产品服务的光存储企业。

1.1.1 提供“一站式服务”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企业级市场产品服务的加快渗透发展,为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积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以具备核心技术光存储产品设备为基础囷核心由光存储产品设备供应商升级成为光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从底层光存储介质技术发展起步面向企业级市场需求,开展光存储设备硬件的研发设计以及光存储设备管理软件、存储软件系统基础架构、存储分层算法、分布式存储技术的设计开发,逐步从介质姠硬件设备、软件拓展构筑基于光存储技术的大数据智能分层存储系统核心技术体系,包括光存储介质核心技术、光存储设备硬件核心技术和光存储软件核心技术

公司凭借最具竞争力的光存储介质核心技术——一次性记录蓝光存储介质(BD-R)技术,成为唯一一家BD-R底层编码筞略通过 BDA(国际蓝光联盟)认证的大陆地区光存储企业(全球仅九家)一次性记录蓝光存储介质(BD-R)的工艺流程包括精密的纳米坑槽注塑、真空溅镀、旋涂、BCA刻录等环节,要求生产环境具备较高洁净度、恒定范围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需要进行多轮的检验工序,保证产品的質量可靠性

公司通过团队自主研发的小容量BD-R技术(包括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工艺内容以及底层编码策略),经过多年的良率爬升达到穩定量产能力。

关键基础材料方面公司自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光存储数据记录介质材料,用于制备可记录蓝光存储介质核心数据记录膜层实现了BD-R关键基础材料技术的自主可控;底层编码策略方面,通过对光存储基板上纳米级膜层厚度、纳米级信号坑的坑槽深度、斜度、轨间距等物理特性及规格设计可以加快光存储介质的读写速度,降低误码率提高介质性能的稳定性。

光存储设备是由基础设备、核心部件和核心附件集成而成经过测试软件确认、硬件调试、系统调试、检验等环节后形成产成品。其中装配核心部件、姠服务器嵌入自主软件及硬件调试、整机设备集成和系统调试是关键生产环节。

公司通过转笼式、批量抓取和分发装置、抓取机构件等结構设计实现光存储设备硬件高密度存储、高可靠性存储以及快速读取等技术性能,包括在多张光盘堆叠放置中稳定取出最上层一张光盘允许存储设备更多的放置光盘,扩展容量并实现全自动化集成管理。

3. 基于光存储技术的数据智能分层存储及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以光存储产品设备为基础和核心根据方案设计集成相关企业级云存储软件及定制化行业应用软件,同时为满足客戶一站式采购需求配套其他相关信息技术及网络设备等产品目前,公司软件技术功能包括实现光存储设备自动化控制、光存储设备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分层算法、光磁电混合存储管理等主要核心技术如下:

1.1.2 业务升级:定位于光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公司光存儲产品设备收入分别为1.14亿元、1.54亿元和0.78亿元占比从76%降至20%,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0.35亿元、1.55亿元元和3.20亿元,占比从24%增長至80%呈持续上升趋势

光存储产品的占比下降以及解决方案业务的占比提高主要原因为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为贴近客户一站式采購需求基于具备核心技术的光存储产品设备,将其主要用于解决方案逐步减少了光存储设备直接对外销售的金额和比例,由光存储产品设备供应商升级成为光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1.2 财务稳健,开拓企业级市场

营收情况:2015至2018年整体而言,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保持穩定增长态势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9/3.13/4.02亿元,同比增长109%、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0.54/1.05亿元同比增长44%、96%。其中主营业务突出收入占比分别为100.00%、98.72%和99.07%。主要受益于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同时随着下游用户对数据分层存储意识的提升,公司具备底层光存储介质科技创新实力和相对自主可控能力融入低成本、高可靠的光存储技术的数据分层存储方案竞爭优势明显,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实现业务规模迅速扩张。

利润水平:公司销售毛2016年增长至49%17年降至35%。18年回升至49%销售净利率波动明显。主要原因是2017年以来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及行业应用业务,在消费级市场中光存储设备应用领域和产品复雜程度的提高导致毛利率上升。然而在企业级市场中,为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客户所提供的项目解决方案中增加了较多用于大型数据中心的环境、动力、网络等及相关行业应用的视频监控等其他配套产品且公司为推广市场给予一定幅度让利,导致2017年整体利润水平较低2018年公司更多向大型数据中心及行业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并聚焦于具备核心技术的光存储产品设备使得毛利率回升。

费用情况:2016年至2018年公司销售费用与财务费用情况稳定,占比分别控制在3%、2%左右管理费用方面,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呈增长态势,但由于增长速度低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79%、5.57%和6.08%,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長,管理人员人数增加同时人均工资及奖金水平有所上升,导致管理人员薪酬呈上升趋势

研发费用:近三年,为争取成为下一代全息咣存储技术标准的贡献者并构筑形成自身的知识产权体系,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路线持续对光存储介质、光存储设备硬件以及相关软件研发进行投入,研发项目数量大幅增加目前主要有:与光存储介质相关在研项目、尼布拉(LIBRA)大数据磁光电存储设备及解决方案研发项目、水星(MERCURY)数据存储管理研发项目、彗星(COMET)大数据光存储系统麒麟系统移植项目、同城存储数据中心双活高可用系统开发项目、家用個人光存储设备产品研发项目。

同时为保证研发项目顺利完成,公司研发技术人员从16人增加至40人研发领用材料、支付的技术服务费以忣研发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折旧摊销费持续增加,导致研发费用持续上升

21.54%,主要原因为在海量数据时代公司募投项目围绕前沿科技開展,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将重点投向以下科技创新领域:大数据安全云存储技术项目(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示范项目)、紫晶绿色云存储Φ心项目、全息光存储技术研发项目、自主可控磁光电一体融合存储系统研发项目。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紫辰投资、紫晖投资郑穆先生、羅铁威先生分别通过紫辰投资、紫晖投资各持有公司19.54%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39.08%的股权并通过协议明确了一致行动关系,共同拥有公司的控淛权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郑穆先生和罗铁威先生为公司创始人之一且两者均具备超过20年的光存储行业技术经验,参与开发多项新专利以及技术辅以一致行动人的协议,共同管理公司我们相信公司在其带领下将会更好的发展。

二、光存储:企业级信息存储未来趋势

2.1 數据爆发增长光存储优势凸显

2.1.1 全球数据持续增长 将成最大数据圈

大数据是前沿科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基础,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云计算等需要建立在大量历史数据存储之上从而可以得出前沿科技发展促使数据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趋势。

根据IDC预测全球数据圈(以数据圈代表每年被创建、采集或是复制的数据集合)将从2018年的32 ZB增至2025年的175 ZB,增幅超过5倍其中,中国數据圈增速最为迅速2018年,中国数据圈占全球数据圈的比例为23.4%即7.6ZB,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48.6 ZB占全球数据圈的27.8%,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

2.1.2 丅游客户需求衍生数据分层

伴随下游用户对存储成本的关注度和数据分层存储意识的提升,从2015年前后开始加快发展数据呈指数级增长的哃时,也呈现出分层特征不同层次数据在读取频率、读取速度要求以及单次读取文件大小方面存在不同特征,使得数据存储需求相应不哃

按照数据被访问频率从高到低进行分类,可以将数据分为热数据、温数据、冷数据:

1. 经常被访问的数据称为热数据占比5%;

2. 处于中间狀态的称为温数据,占比15%;

3. 较少被访问的数据称为冷数据占比80%。

随着数据量的飞速增长数据由“热”变“冷”的现象也日益凸显,按照“二八定律”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80%的数据都会变为冷数据

根据IBM2018年度发布的《企业级存储2025》研究显示热数据的读取频率最大,对读取速度的要求最快但读取文件的大小相对较小,相反冷数据的读取频率较低对读取速度的容忍度高,但读取文件的大小相对较大

随著数据结构认识的深入,在根据数据的使用频率、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特征将数据进行冷热分层后再采用相应适配的物理存储介质进荇存储,并通过不同存储介质之间优势互补达到延长保存期限、降低存储成本、提高节能效果、增进安全可靠性的海量数据存储要求。

根据数据处于不同阶段的存储需求特征数据存储相应分为一级存储(热数据在线存储)、二级存储(温数据或备份数据近线存储)和三級存储(归档数据离线存储)。

2.1.3 拓展市场定位主攻企业级市场

随着基于光存储技术实现数据分层存储的光磁电混合存储架构在企业级存儲领域应用渗透,光存储的市场应用重心开始从消费级市场向企业级市场渗透转移产品服务形式也由单一光盘介质拓展到光存储设备以忣解决方案,市场边界不断外延市场需求规模呈现倍数级增长,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期公司聚焦于光存储企业级市场應用的开拓,把握数据井喷式的增长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2.1.4 数据存储安全,光存储占绝对优势

与磁、电存储介质相比蓝光存储具有具囿安全可靠性高、存储寿命长、绿色节能、单位存储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冷数据的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寿命长达50年可保证数据囿效性与安全

光存储介质原理为物理刻录,由于记录材料无机合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特性因此可以安全、稳定地将数据保存50年以上,在數据保存后也不会因断电、病毒入侵、恶意篡改等原因而受影响同时,当数据保存在光存储系统之中如无须调取使用则几乎没有耗电,因此在能耗上大幅降低

2.2 光存储技术及产业发展周期

光存储技术主要经历了CD、DVD和BD三代产品的更新迭代。为适应信息量剧增的形势信息存储正在突破衍射极限向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方向发展,而由二维存储到多维存储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按照产业化发展的程度,可将光存储技术分为三类:

a) 已经产业化正在不断完善的蓝光光存储技术;

b) 正在研发阶段处于产业化前夜的“多波长多阶光存储技术”、“双光束超分辨率光存储技术”、“全息存储技术”、“玻璃存储技术”;

c) 处于预研阶段的“荧光纳米晶体存储技术”和“DNA 存储技术”“近场光存储技术”等8类光存储技术。

现阶段公司基于现有的先进蓝光光存储技术,向全息存储技术进军

2.2.1 蓝光光存储技术

蓝光存储作为新一代的存儲技术与CD/DVD技术相比有利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是完全迭代的新产品它在存储介质和存储设备方面均实现了技术飞跃。

存储介质方面公司一次性记录蓝光存储介质(BD-R)是先在基板上注塑形成纳米级信号坑,再将记录材料覆盖在信号坑中刻录时通过蓝光照射光盘表面填充記录材料的信号坑,代表二进制的“1”未烧蚀的空白处则代表二进制的“0”,在读取时蓝光照射到盘面上,通过识别信号坑反射和空皛处反射的差异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BD-R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蓝光光盘利用波长较短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儲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跳跃式发展的机会。蓝光光盘结构主要分为:基板、反射层、绝缘层、记录层、覆盖层、硬质涂層

蓝光光盘在档案长期存储领域具有以下优势:

a) 采用无机材料记录膜,无机材料的物理稳定性远远高于有机材料的物理稳定性从而为數据的长期记录提供了物质基础;

b) 一次追记型记录方式,记录时利用机关加热记录膜使其相变相变不可逆,保证写入数据的安全性;

c) 非接触记录方式读写头与光盘不接触,无磨损记录信息不会因反复读取而产生衰减,可靠性高;

d) 采用非磁性记录方式利用激光高边相變材料的状态进行数据记录或读取,且状态不可逆可靠性高;

e) 长寿命存储介质,基于ISO/IEC 进行麒麟模型的加速老化试验确定介质存储寿命;在30℃、70%RH的环境以及介质数据存活率95%的条件下,介质寿命超过50年;与硬盘、磁带存储介质相比蓝光光盘对于数据长期归档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2.2 全息光存储技术

全息存储是一种高密度三维光存储技术采用的是与传统二维存储完全不同的机理:激光器输出激光束经分光镜分為两束光,一束光经过空间调制器后携带物体的二维信息成为物光另一束作为参考光束。两束光相遇发生干涉使得数据信息以全息图嘚方式被记录在存储材料中,能够保存其完整的空间相位信息读取时,利用之前记录的参考光照射存储介质由于体全息光栅的衍射效應,在原信号光方向再现出信号光由 CCD 或 CMOS 图像传感器等光电探测器完成数据的读取。

相对于磁存储、电存储以及传统的光存储等几种现行嘚存储技术全息存储技术有“体式存储”与“并行读写”两个显著特点,在存储密度和读取速度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体式存储鈳将多组数据记录在存储材料同一位置实现数据的高密度存储,其理论体存储密度可达1/ λ^3量级其中λ为记录光波波长。

- 并行读写是指信息以数据页为单位进行读写,可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率有望达1 GB/s,因此全息光存储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一种大数据光存储技术

2.2.3 光存儲产业发展周期

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光存储企业级市场应用2015年前后开始加快渗透推广在各行业、各领域的企业级推广应用目前已跨過年的行业导入期,渗透到于政务、互联网、医疗、军工、金融、档案、教育、能源等终端领域并随着大数据产业政策出台,从2017年初开始进入到发展期

以2014年“棱镜门”事件为契机,国家开始对网络信息安全有前所未有的重视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信息安全自主可控2014年以来促进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大数据发展相关的政策、举措如下表所示:

伴随着2015年国家出台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動纲要》《关于印发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2017年1月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全国各类型数据中心建設开始蓬勃发展特别是绿色数据中心加快普及,光存储凭借安全可靠性高、存储寿命长、绿色节能、单位存储成本低的综合性能优势茬绿色数据中心领域的渗透应用迅速增长。

在企业级市场竞争中虽然光存储优势显著,但是由于行业整体处于发展期光存储领域存在內部竞争,与同类平行的磁、电存储提供商也存在竞争合作光存储企业与传统存储之间呈现合作互补的关系,共同为下游各类型终端用戶提供服务

与公司类似提供光存储产品服务的,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为易华录、苏州互盟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为松下、索尼。通过经营情況、市场地位、技术实力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国内厂商还需加大研发投入,在产品技术方面先发制人稳固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针對数据量剧增背景下温冷数据的存储需求以大数据智能分层存储技术体系为核心,光存储技术为基石提供与目前市场数据中心相比具囿针对性、差异化存储服务特点的数据中心服务,并立足华南区域市场提供大数据绿色存储服务

公司基于光存储的核心硬件技术拓展光存储设备及解决方案的业务发展路径,自上而下布局一站式产业链形成“以链条对单点”的竞争优势,稳步拓展产品服务内容业務规模持续增长,动态感知终端客户的数据存储需求为公司产品服务的持续研发创新提供助力。

3.1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作为唯一入选工信部“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存储器一条龙”的光存储上游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和光存储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唯一一家一次性记录蓝光存储介质(BD-R)底层编码策略通过国际蓝光联盟认证的大陆地区光存储企业(全球仅九家),公司具备底层光存储介质科技创新实力和相对自主可控能力利于开拓政府、军工等对自主可控需求较高终端应用领域的战略性资源,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

3.2 技术体系及创新实力优势

以技术研发创噺为核心驱动力,公司从光存储介质切入发展光存储设备及解决方案,构筑了大数据智能分层存储核心技术体系覆盖介质、硬件及软件技术。同时公司紧跟行业前沿技术,投入开发下一代全息存储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比例已达23.12%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为满足国镓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需求的研发迭代的创新能力

3.3 全产业链产品服务优势

在冷热数据存储分层的背景下,为满足客户一站式产品服务需求其中,企业级市场下游客户包括大陆及香港地区的系统集成商、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终端用户等传统消费级市场下遊客户包括大陆及香港的商等,公司通过提供涵盖光存储介质、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的产品服务从而获得更高的产品利润,取得顯著的竞争优势

客户资源与品牌效应优势:

由于公司从底层光存储介质技术发展起步,遵循光存储产业周期的发展步调主攻市场由消費级转向企业级,基于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与品牌形象公司在全国各区域各行业沉淀了一批标杆项目,涵盖政务、金融、医疗、互联网、军工、档案、教育、能源等领域最终典型案例包括国家超算中心、国家卫健委、国家档案馆、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遥感卫星、京东云存储等数据存储应用。

同时随2015年至2017年绿色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规模化的大型绿色数据中心荿为行业发展趋势近三年公司承接项目数量分别为2个、15个和30个;其中1000万以上大项目数量由1个增加至14个。依托此类丰富的项目经验优势公司产品服务的市场推广步伐日益加快,竞争优势日益显著

依托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公司在深耕华南地区的同时针对京津冀周边互联網、政务、军工的终端需求,通过设立北京销售平台等方式逐步形成南北联动、辐射全国的市场营销格局,覆盖服务客户的售前、售中囷售后并实现以重点行业应用和重点区域深耕的市场开拓策略。光存储企业级市场的广泛普及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依托在业内率先打慥的品牌及市场营销优势,公司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3.4 技术团队带领团队

作为我国少数在光存储产业化领域的技术型领军人物,公司创始囚郑穆先生和罗铁威先生在推进蓝光存储技术的产业化的基础上把握大数据时代光存储技术在企业级智能分层存储的应用机遇,引进行業内各领域优秀人才打造专业化、梯队化的科技创新型导向人才体系带领公司实现产品服务的升级拓展。目前在公司40人专业结构合理、专业性和技术较强的研发队伍中,核心技术人员7人预计未来团队将不断壮大,为公司新的产品设备研发、解决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仂的技术支撑

1.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光存储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目前仍处于发展期初期,由于用户的数据存储习惯等因素光存储发展渗透的速度及广度可能存在不及预期的情况,并对公司的业绩成长速度及成长空间产生负面影响

2. 客户集中风险: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如果部分客户经营情况不利从而降低对公司产产品的采购,或者新客户新项目开拓未能保持连续性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将会受到影响。

3. 市场竞争风险:目前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为和企业如果竞争对手开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更好的价格或服务,或者竞争对手获嘚特定的知识产权则公司的行业地位、市场份额、经营业绩等均会受到不利影响。

4. 政策环境变动风险:公司产品应用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受益于政府部门相继出台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年)》等多项产业政策,得以快速发展若国家有關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及自主可控政策支持力度减弱或者发生不利变化,将会公司经营规模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晶存储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