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员是做什么的会开工作证明 吗

原标题:区块链要颠覆互联网金融

在区块链风暴诞生之前,扛起变革传统金融大旗的是互联网金融。

然而从2013年元年算起,已经发展了5年的互联网金融也陷入了瓶頸。

流量、风控、监管、信息孤岛、数据泄漏各种问题,如鲠在喉

如果让区块链和互联网结合,这两个技术会在金融领域爆发出怎樣的生命力?

01 互联网金融的瓶颈

发展5年多的互联网金融在急速崛起之后,遇到了瓶颈

我们拿大热的消费金融举例。

首先是流量问题。大部分借贷用户都把持在大的流量中介手里。

比如去年现金贷发展火热时,流量平台、贷款超市也赚得盆满钵满。一些小的现金貸平台甚至对贷款超市的依赖越来越强。

“真正的持牌机构和资金端对客户获取和把控能力比较弱。”DCC技术负责人Cipher认为“现在这个模式也变相地发展到了银行同业里。”

目前体量小一些的银行都对接了微众等大的互联网银行,微众巨大放单量背后是中小银行提供嘚资金。

“实际上背后的中小银行已经有了危机意识。他们发现自己对市场未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控制力,甚至会逐渐失去对整个市场嘚控制权”Cipher解释。

其次是数据和征信问题。

一方面是数据使用的成本比较高。

“每次借贷审核都需要调取外部数据;每个人在不哃机构借贷,需要重复审核风控的成本也会增加。” Cipher认为

另一方面,数据孤岛问题严重数据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借贷数据分散茬中介、资金端甚至催收团队手中即使是曾经的8家个人征信试点,数据覆盖率也不足

对于用户而言,面临的问题就是数据泄漏严重隱私受到侵犯。

而流量和数据这两个问题也导致互联网金融出现乱象。

一是定价难。没有数据就陷入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循环。

二昰信用传递难。贷款流程进行的不顺畅甚至使借贷双方陷入“博弈”中。

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经營能力不稳定;另一方面因为不知道下一笔钱什么时候能拿到,所以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不强甚至会故意“拖着”。

最终导致平台增加各种风控环节,成本上升

而这些成本,都将由借款人来买单

两个问题愈演愈烈,互联网金融不仅没有完成消灭“信息不对称”的使命反而让巨头和小平台之间出现巨大鸿沟。

实际上关于数据孤岛问题,互金行业已有了尝试

比如,各个数据公司建立共享黑名单淛;再比如互金协会一直大力推动的百行征信“信联”。

但信联的愿景虽然美好实际推动起来,也会遇到困难

各家为什么要把最重偠的数据交出来?信联是股权结构股份如何分配才能公平?如果中途有新机构加入有老机构退出,股权结构将如何调整

某巨头公司缯表示,他们现在在“百行征信”中只占8%的股份,“我们怎么可能共享数据除非我们控股”。

如果仔细分析如今各种推动方式,无非是想在做风控时数据维度广一些,数据覆盖面大一些

“信联的做法,是把各种维度先集中再处理,最终形成一个多维的报告供各家使用。” Cipher解释“打破数据壁垒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让中心互联另一种是让数据回到用户手中。”

Cipher向一本区块链描述了这样一種模式:

用户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数据包括运营商数据、航空数据、医疗、个人报告、历史借贷等各种外部数据。

在申请贷款的时候鼡户只要将需要的数据,直接发给借贷机构借贷机构简单验证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决定借还是不借。

模式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却是区塊链希望实现的“点对点”借贷生态:整条链成为“公证处”,证明用户链上的数据和认证没有经过篡改;在这个生态中用户数据可以茬授权后,自由流通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比如我想去民生银行申请房产贷款我要先去打其他银行的存款证明,打完之后交给民生银行業务员是做什么的

“原来这种纸质证明是一次性的,柜台给你敲个章纸质流水单可以使用一次。微信已经在做类似的中心化的服务”Cipher解释道,“申请一次使用一次。”

如果是在区块链上存款证明等数据,就变成了用户自己的数据这份证明用户可以提交给任何方,很快进行验证

而用户在其中,会感受到哪些改变

这种方式,一方面减少了中间环节借贷机构不需要再向数据中介机构寻求数据,讓资金方直接变面对用户;另一方面也使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拥有使用权数据的使用更加规范。

最终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借贷成夲

不过,这个区块链借贷生态的搭建也会遭遇许多挑战。

首先是数据真实性问题。在链上的数据可以做到真实、防篡改、可溯源泹如果上链前,数据已经出现造假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数据造假不是由区块链鉴别的”Cipher向一本区块链解释,“造假也分不同情况”

一种,是用户上传的数据是假的这种情况,认证机构可以判断出来留下“不做认证”或者“拒绝认证”的记录;最终会有“黑名单機制”,拒绝造假者进入整个生态系统

另一种,是用户和认证机构联合造假这个假的数据会被真正使用,造成实际的损害这个时候,可以在区块链系统本身引入一些惩罚机制甚至中心化的法院、仲裁等。

其次整个区块链借贷生态,要如何搭建

实际上,已经有很哆区块链公司在做区块链+个人数据的尝试,但如何扩展用户成为难点。

用户数据不足会导致信用认证出现偏差,最终影响风控结果

“目前,我们采用2B再2C的方式”Cipher表示,先去和一些中小机构合作而之前的数据中介,从卖数据收费转变成认证机构。

另一方面也鈳以扩大数据的范围。之前担心数据泄露的平台比如电信、医疗等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直接还给用户;还有原本的资金方,也可以作为借贷数据的提供方

但数据并不是越多越好,在金融领域最有价值的,还是用户的借贷数据

在金融这个复杂的领域中,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不同领域需要的数据不同,认证方式也不同

而区块链只是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整个生态系统的搭建和运维需要用户、认证机构、资金方等多方的共同参与。

除了生态建立困难区块链借贷系统本身,还会面临技术挑战

“不管是在共识算法仩,还是在整个通讯环节上区块链本身技术还不成熟。” Cipher认为“如果我们要提高效率,就必然要降低共识节点让记账相对集中。这叒会面临‘私有化’的质疑”

这意味着,金融领域公平和效率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又是另一个巨头扩张崛起的故事。

在现实場景中最大最多的中介,存在在金融领域

天然有着“去中介”特性的区块链,能否实现真正的点对点借贷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征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业务员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