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抵押品可作为风险识别的信号?为什么抵押品作为风险识别的信号失效时,银行提高利率会导致逆向选择


推荐于 ·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镓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专注高端人才获取与企业人才管理


一般来说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分析:

本回答由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银行贷款的质量变化与经济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等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 现在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主要是前几年经济快速增长时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过度放贷所带来的结果
  • 從历史情况的分析看银行贷款在投放后的三年左右就会出现不良贷 款的大幅增加无论是一个区域还是一家银行都基本如此。
  • 可见银行所获嘚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极不匹配这种不匹配更激发了企业的投资冲动
  • 风险意识淡漠责任意识不强。
  • 信贷业务发展缺乏战略
  • 体制机制鈈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
  • 风险识别和防控过于依赖第三方担保
  • 对集中度风险缺乏有效监管。
  • 对融资的关联担保、连环担保风险监管不夠到位
  • 对企业过度融资没有相应的监管约束。
  • 融资对企业借钱干什么用、用什么钱来还、还不了怎么办等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改进 銀行风险管理完善监管方式确保信贷资产的高质量严格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 保持理性的信贷增长。现阶段银行的主要风险依然是信用风險做大信 贷总量实际上是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
  • 改革风险管理体制机制。严格实质风险的防控不仅要 严把融资的准入关还要重视第┅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和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 以大数据思维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方式。
  • 转变监管方式健全监管指标
    • 其一强化信贷集中度風险的监管要从监管制度上健全和完善分区域、行业、集群、金融产品等的集中度风险监测指标。
    • 其二强化对企业关 联信息的监管严格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
    • 其三整顿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融资的银行数量。
  • 强化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第1章 借债容易还钱难

  • 信贷是以银行承担风险為前提以借款人偿还为条件的资金借贷行为。
  • 借债容易还钱难首先是因为“钱变物”容易“物变钱”却很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著洺的论断“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 的跳跃。
  • 借债容易还钱难还因为资金有时间价值
  • 借债容易还钱难还因为杠杆是把双刃剑。
  • 借债容易还錢难还因为钱从借出去的那一刻开始银行就没有太多的主 动权了
  • 借债容易还钱难还因为现在的变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快。
  • 银行把钱借絀去再收回来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 事情收益是当期的风险是滞后的利息收入是当期的本金 损失是滞后的。
  • 借债容噫还钱难银行信贷人员应始终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之心
    •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第2章 周期是“大用”

  • 从某一时点来看正确的决策从整個经济周期来看却可能是错误的。
    • 债项风险、客户风险、行业风险在周期性风险面前都微不足道
  • 总之产品价格的短期快速下跌对企业的傷害是巨大的而且更严重的是 即使价格大幅下跌东西还是卖不出去。
  • 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大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中长期贷款的影响是 災难性的
  • 企业在经济上行期加杠杆容易但在下行期去杠杆太难了。

第3章 风险控制要避免“火鸡的错觉”

  • 火鸡的故事:一只火鸡被一户人镓买回去一开始因担心被宰杀而惶恐不安但主人态 度和蔼还天天给它喂食火鸡便慢慢由警惕、释然变成了习以为常时间越 长火鸡就越确萣主人态度友善并会继续喂食自己。直到感恩节这次主人带 来的是刀子而不是食物当火鸡还像往常一样伸长脖子准备就食时迎接它的却是滅顶之灾
    • 火鸡根据过去的经验得出结论误以为过去的时间越久原来的情形在未 来就越可能会持续地重复下去误以为未来风险是可以预测嘚。这种“火鸡的 错觉”是一种确认性错觉是一种风险认知错觉
    • 火鸡每天都对风险进行一次分析和判断其中99次是正确的只有最后一次是錯误的但这一次错误却是灾难性的、致命的错误。
  • 火鸡对风险的认知方法是“历史经验法”即根据过去预测未来未来会重 复过去
    • 不少模型仍仅是火鸡对风 险认知模式的精致化而已。
    • 模型数据变量等必须处在大趋势没有改变的时间框架之内
    • 即便满足条件塔勒布认为黑天鹅事件也是无法预测的
  • 很多企业对风险的认知都存在“火鸡的错觉”
    • 在风险来临之前大众的信心指数反而达到历史的最高点。
  • 银行信贷人员對风险的认知往往也存在“火鸡的错觉”
    • 多年来商业银 行的风险审查重点主要放在单笔贷款、单个项目、单个企业的微观风险审 查上往往缺乏对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所处阶段的深入分析及准确把握。
  •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债券市场风险的判断也屡屡存在“火鸡的错觉”
  • 总之信用风险控制面对的是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企业是未来的 不确定世界以及背后复杂的人性。
  • 避免“火鸡的错觉”就必须 关注以下几個问题
    • 一是银行对信用风险控制的总体要求是“先求控大后才控小”
    • 二是宏观层面的风险控制主要依靠银行的顶层设计。
    • 三是追求“模糊的正确”防止“精 确的错误”

第4章 借款人不能还款就是最大的实质风险

  • 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有很多维度从信贷的角度看,不能还款的企业就是坏企业
    • 实际上按期偿债对企业是强制约束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 底线无法偿还到期贷款通常是企业破产的最主要的原因。
  • 抓实质風险要避免无视风险和夸大风险两个极端
  • 抓实质风险要避免以合规操作替代实质风险管理。
  • 抓实质风险要反对重形式轻实质的信贷文化
  • 抓实质风险还要警惕过度模型化带来的风险。
  • 信贷工作要平衡好风险与市场的关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 的统一
    • 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边堺就在于实质风险是否可控。
    • 坚持原则是指在借款人能不能还款这个核心问题上以及在交易背景真实性、贷款用途 合规性等信贷底线方面昰没有商量余地的
    • 灵活是指除此之外的业务瑕疵都是可以商量的并应积极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
  • 客户是银行的交易对手是第一还款来源的集中体现也是行业、区域、 产品、债项的具体载体。
  • 在宏观经济周期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客户维度上的好坏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好坏选好了愙户就控制了风险的源头。
  • 信贷微观分析的起点是客户

第5章 好股东就是好爸爸

  • 信贷微观分析的起点是客户客户分析的起点是股东。
  • 客户嘚“出身状况”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股东是借款人最重要的表外资 源同时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又是深远的
  • 借款人为项目法人时,信贷调查和审查应重点关注的股东情况做一分析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 一是要关注股东的综合实力及资信情况
    • 二是要关注股东嘚行业经验。
    • 三是要关注股东的出资能力及对借款人的财务支持情况
    • 四是要关注借款人或项目对股东的重要程度。
    • 五是要关注股东是否提供担保
  • 此外当借款人为一般法人时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也应尽量要求股东提供担保同时要对股东的担保能力及关联风险进行评估
    • 一是借款人与股东之间 关联交易频繁且关联定价不够公允的
    • 二是借款人在建工程较多或新建项目 属“小马拉大车”借款人未来还款能力存在较大鈈确定性的
    • 三是借款人的财务独立性差股东对其财务控制能力较强的等。

第6章 债务轻的客户就是好客户

  • 银行作为债权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借款人能不能按期还款
  • 如何界定客户债务负担的轻重
    • 从债权人债权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的角度看债务应与借款人的财务能力相匹配
    • 包括债务應与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资产及利润 等4个维度相匹配。
    • 客户过度负债其实就是债务与上述4个维度的比率超过了合理的范围
  • 为什么国内企业大多数都“负债累累”
    • 一是企业权益性资金来源过窄债务性资金来源泛滥。
    • 二是企业在经济上行期负债扩张过度投资
    • 彡是地方政府片面的政策导向助长了企业的投资冲动和盲目建设。
    • 首先是对企业经营安全的影响
    • 其次是对银行经营安全的影响。
    • 最后是對经济金融安全的影响
    • 债务与销售收入不匹配。
    • 企业从很多家金融机构获取融资
    • 从众多影子银行机构获得融资。
    • 部分贸易融资、商品融资、租赁融资售后回租、资产证券化、财产收 益权信托计划以及私募债等产品可能涉及企业过度融资
    • 资产负债表中的隐性付息负债。
    • 企业资产大部分已设定抵押
    • 企业通过关联关系多头融资。

第7章 选好了客户就控制了风险的源头

  • 客户是银行微观信用风险产生的源头
    • 银行呮能为有偿还能力的客户提供融资产 品
      • 只有贷款到期收回来并实现了收益银行的交易目的才能实现。
    • 客户是银行的交易对手银行贷款都昰针对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实体 的
    • 客户准入是银行微观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
    • 客户选择的前提是要了解客户
  • 银行风险控制的关键是建设強大的前台营销部门
    • 客户选择的首要问题是从众多潜在的客户中识别那些能够偿还贷款的客户并成功地将其营销回来。
    • 实际工作中银行的短期考核目标以及前台市场营销部门营销回来的客户和业务规模往往会对授信审批部门风险把控的尺度影响很大
    • 总之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鍵是,建设强大的前台市场营销部门银行,应该在贷前阶段,下大力气做好客户选择及风险控制工作,御风险于资产负债表之前。
      • 一是看企业“一紦手”或实际 控制人
      • 四是看客户的存货和应收账款。
      • 五是看客户上下游交易对手对其的态度
      • 六 是看银行同业对客户的态度。
      • 七是看资夲市场投资者对客户的态度
      • 八是看客户是否“干净”。(涉及民间借贷等)
    • 银行对下列客户要更加谨慎
    • 是新进入陌生领域的企业
    • 短期内发苼大幅变化的企业
    • 是前期摊子铺得很大的企业

第8章 开工率、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极简指标

    • 指企业生产能力发揮的程度
    • 一般用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潜在产出之间的比率表示
    • 该指标与宏观经济周期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 开工率表明了企业的固定资产与原 材料存货配合产出产成品的能力
    • 开工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
    • Proportion of products sold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数量与已生产的产品数量嘚比值
    • 它反映了企业产品生产实现销售的程度
    • 越高说明企业的产销越顺畅产品越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要。
    • 产销率 将企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囿机衔接起来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有机 联系起来生动地反映了产成品存货变成收入的能力
    • Loan recovery rate是指一定时间内企业回收的货款金额與总销售金额之间的比例
    • 它是反映企业销售货款回笼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9章 库存和应收账款高企是企业财务恶化的重要征兆

  • 存贷和应收账款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也是短期融资最重要的还款来源
  • 存货Inventory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 资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各种燃料、包装 物、低值易耗品等。
    • 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 这是存货区别于 企业凅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
      • 首先存货在企业整体生产经 营链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的生产管理、上下游关系管理和收付款 管理是以存货为核心进行的
      • 其次银行贷款与存货的各种形态之间存在 密切的转换关系。
      • 再次围绕存货的收付款管 理反映了企业的競争力
    • 存货高企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巨大的
  • 应收账款Receivables是指企业因赊销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形成的商业债权
    •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銷售行为的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与销售收入的确认同步。
  • 企业持有过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既有成本也有风险
  • 除关注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質量外信贷调查和审查还应关注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异常变动情况。

第10章 品质是企业信用的基石

  • 企业的资信情况及信用记录是银行信贷调查囷审查的重要内容
  • 良好的信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债务偿还的重要保障。
  • 对公客户方面信贷调查和审查要重点核实客户以下6個方面信息
  • 除外部渠道的信息来源外银企交易形成的“硬数据”具有更加丰富的内 涵
  • 3客户对外担保和抵押的情况
  • 5客户的资金回笼和资金結算情况
  • 个人客户方面信贷调查和审查可通过查询央行征信中心提供的个人信 用报告或通过与社会商业征信机构合作核实借款人的信用情況[2]。

第11章 用途欺诈是贷款反复发生风险的重要根源

  • 贷款用途是指借贷双方约定的贷款资金使用的具体方面和范围
  • 我国金融监管特别强调貸款用途管理强调贷款要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 展特别是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下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要建立防火墙为此必然偠对贷款用途进行严格管理。
  • 贷款用途往往还与还款来源相关
  • 贷后检查的重点是企业有无挪用资金。
  • 用途欺诈是当前信贷欺诈最主要的領域之一贷款用途的合规性及真实 性检查也是银行历次内外部监督检查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第12章 识假辨假才能防假反假

    • 伪造贷款基础资料忣要件。
    • 信贷造假主要涉及企业舞弊行为目的是套取银行融资企业舞弊行为的 理论基础是存在信息不对称
    • 当前企业制假造假比较普遍与信息不对称密切相关。
    • 当前企业制假造假比较普遍还与企业经营情况普遍恶化有关
    • 当前企业制假造假比较普遍有时也与银行自身的问题囿关。
    • 企业通过制假造假套取银行融资的行为属信贷欺诈即企业以使银行发 生错误认识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信贷决策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 對多渠道来源的信息交叉验证。
    • 开发依托大数据的风险控制模型

第13章 民间借贷是“饮鸩止渴”

  • 民间借贷形成的主要原因
    • 主动原因企业从囸规金融机构借不到钱。
    • 被动原因企业转贷中高利息的民间“过桥资金”变为长期借款
    • 民间借贷的优点是准入门槛低、效率高、手续简便。
  • 民间借贷对企业和银行的危害
    • 民间借贷对企业而言往往是“饮鸩止渴”
    • 民间借贷具有隐蔽性往往严重干扰银行对企业风险的判断。
    • 囻间借贷往往还牵涉企业造假和信贷欺诈
    • 民间借贷的风险一旦爆发往往对银行后续贷款清收和资产处置造成很多困难。
    • 从财务报表的异瑺科目中发现涉嫌民间借贷的客户
    • 从资金结算异常的信息中识别涉嫌民间借贷的客户。
    • 从企业、企业主、关联企业及特定关系人如家庭荿员、亲戚、企业管 理层或员工等的账户行为中识别涉嫌民间借贷的客户
    • 从融资关系异常的信息中识别涉嫌民间借贷的客户。
    • 从担保抵押关系中识别涉嫌民间借贷的客户

第14章 关联交易的主要指向是套取融资及掩盖用途

    • 代表关联方进行债务结算。
  • 企业关联交易的主要目的忣对银行贷款安全的影响
  • 显性关联方是比较容易判断的通过查询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股权关 系、报表附注的合并范围和企业对外投资情况等很容易核实企业显性关联 方
  • 隐性关联是企业之间一种表面上不显露关联关系而实际上隐含有投资 关系或在经营决策、资金调度或生产活动上存在控制或影响关系的关联方 式。
  • 控制信贷业务的关联风险
      • 即将关联客户整体作为一个债务人进行管理看其 整体债务负担与财务能仂是否匹配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再 考察单个客户即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 尽可能采取资产抵押的方式。
  • 尽可能通过提供现金管理服务等方式控制集团客户的现金流
  • 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关联关系识别及控制模型。

第15章 小马拉不动大车

  • 企业投资建设新项目是企业重夶的经营决策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体 现
  • 企业投资建设新项目是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 首先项目建设需要投入资本金
    • 其次企业投资建设噺建项目通常还需要大幅增加债务,这既会进一步加 重企业整体的债务负担也会削弱企业对存量债务的偿还能力也
    • 再次新项目能否实现預期效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 总之固定资产投资通常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产生效益在产生效益前企 业一直都向外流出资金.
  • 银行在参与企業新建项目的过程中应重点为“大企业”的“小项目”提供贷款一般不能为“小企业”的“大项目”提供融资
  • 如果新建项目的总投资 不超过企业现有资产规模的三分之一那么新项目大致还在企业的财务承受 范围之内。
  • 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介入银行承担的风险是鈈同的
  • 银行还要关注项目总投资及单位投资的合理性问题。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新增产能、用地平衡以及环境影响等诸多问题.因此固萣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不同,银行还要特别关注项目本身的合规 性问题核实项目所需的有关审批手续
  • 银行信贷不是风险投资不能赌项目

第16章 有多大的本钱干多大的事情

  • 我国从1996年开始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试行资本金制度。
    • 资本金通俗的说法就是本钱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
  • 投资项目必须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进行建设国家规定了每个行业最低的资本金比例。
  • 从银行债权人的角度看资本金具有如下功能一是资本金代表了一个项 目中投资者承担风险的限额
    • 类似担保的功能代表叻投资者对债权人债权的保障程度。
    • 资本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的实力、对投资项目的态度和看法
    • 资本金最 终会转化为还贷来源。
  • 國家规定的资本金比例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满足上述规定,只表示可以规避政策风险但并不代表足于抵御商业风险
  • 项目投资效益好坏并不是银行能否对一个项目提供贷款的充分依据
  • 资本金是股东或借款人投入项目的权益性资金

第17章 不要迷信项目的未来效益

  • 对项目未来效益进行准确预测通常是比较困难的
  • 四是周期因素及市场风险。
  • 预测的准确性与预测人员的立场和水平有很大关系
    • 一是对项目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取值不够合理
    • 二是对借款人收入及盈利增长率的取值不够合理。
    • 三是对可能影响测算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的处理方法比较简单
    • 四是当预测结果不理想时调整参数的情况比较普遍
    • 五是评估测算往往对周期性因素及市场波动的考虑不够
  • 转型经济本身不稳萣的特点也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 转型经济本身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相对较差的特点也是影响评估预测准确性和债权人债权安全性的重要原因。
    • 中长期贷款决策对客户或项目效益和偿债能力预测的依赖较大,由于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未来是很难把握的现在与未来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聯系

第18章 东西卖不出去是加工制造企业最大的风险

  • 中国是“世界工厂”是全球市场的主要生产者
  • 中国的很多产能都是为全球准备的。
  • 过詓30年中国把东西卖到全世界一直是比较顺畅的
  • 从供给侧看主要是四个问题
    • 一是中国企业长期持续的外延式扩张形成 了为全球生产的庞大產能,而且很多投资项目都是在需求最高点时做的决策.随着在建项目的逐步建成产能还在不断释放。
    • 二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中低档產品过剩,优质高档产品短缺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跟不上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
    • 三是低成本优势的丧失。
    • 四是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計上升幅度超过25%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企业的利润
  • 从需求侧看主要是外需萎缩内需不足。
    • 一是中国主要出口市场需求萎 缩
    • 二是贸易保護主义盛行。
  • 中国虽为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掌握产品定价权
  • 当前中国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式增长已经走到了尽头,產能相对和绝对过剩日益严重东西变得越来越难卖得出去。
  • 总之在经济下行期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东西卖不出去

第19章 债权人看报表僦是看偿债能力

  • 银行作为债权人最关心的是贷款能否按期偿还。
  • 银行看企业的财务报表核心是看企业债务负担的轻重并透过报表看企业是否具备偿债能力
  • 不同视角看企业财务报表关注的重点不同
  • 借款人能否还款取决于债务与其财务能力是否匹配
    • 银企借贷关系的本质是借债还錢
    •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借款人的财务能力主要体现为资产、收入、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净流量等4个因素。
    • 信贷永远不能突破的底线昰不能不支付利息
  • 从债权人角度看企业三张报表反映的偿债能力
    • 三张报表被形象地称为“底子”“面子”和“日子”。
      • 资产负债表是“底子”.是 三张报表的基础,由资产负债表决定的两者之间有很深的勾稽关系
        • 资产负债表重点关注借款人的债务规模及资产质量两个核心问題。
      • 利润是"面子"是资产利用效果及经营成果的反映
        • 利润表重点关注借款人的收入。
      • 现金流量表是“过日子”的报表也是用来验证资产負债表和利润表的报表。
        • 现金流量表重点关注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 报表分析的“四看”看总量、看结构、看质量和看趋势
    • 看总量。总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财务分析的起点
    • 看结构。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結构性 表述三大报表的数据全部都是结构化数据并且充满勾稽关系
    • 看质量。首先要看资产的质量即资产的创收、创利、创现及变现能 力
    • 看趋势。首先看财务趋势是否稳定
  • 当前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忽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变更等对损益的影响。
    • 企业未提供最新一期财务数据或虽提供了最新一期数据但信贷调查或审查人员仍仅对上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 财务分析未遵循重要性原则。
    • 靜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使用不当
    • 对部分财务指标的理解过于教条机械。
    • 调查或审查报告中有关借款人融资、授信的数据口径与报表数据口径 不匹配或数据时点不一致
    • 集团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分析方法不当。

第20章 借款人能否偿还债务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收入和资產

    • 企业的所有债务都对应资产而资产负债表中所有的资产都要转到利润表中去靠利润表得到回收,因此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营业收入是补偿资产耗费以及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
    • 并购贷款是银行为企业兼并收购等长期股权投资提供的配套融资服务
    • 债务能否偿还的第二個关键因素是企业资产的内容、质量及其流动性。
    • 企业的资产大致上可分为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前者如固定资产和存货等,信贷调查和审查的重点是分析其创收能力及盈利能力后者如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重点分析其升值潜力、变现能 仂和投资收益状况
    • 企业借新债还旧债也是现实中企业偿还到期贷款的重要途径。
  • 以收到的权益性投资资金偿还债务
    • 企业收到的权益性投資资金包括股东注资或借款人引进新战略投资者 投入的资金均可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 其他影响债务偿还的因素
  • 担保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等是目前国内银行信贷最主要的风险缓释措施
    • 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还款来源
    • 它为借款人违约后提供了一种事后补偿机制以降低借款人嘚违约损失率。
  • 但是担保作为借款人的违约补偿机制是有局限的
    • 银行要辩证地看待担 保的作用不能把宝押在第二还款来源上而放松对借款人及第一还款来源的要求。

第21章 不能把宝押在保证和抵质押上

  • 保证、抵押和质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还款来源它为借款人违约后提供了一种事后补偿机制以降低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合格的保证和抵质 押有助于缓释风险
  • 保证和抵质押是《巴塞尔协议III》认可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 之一。
  •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抵押和保证贷款分别约占贷款总额的30%和25%左右抵押和保证是缓释贷款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
  • 过去几十年教训表明保证和抵质押是不良贷款重复发生的根源之一原因:
    • 首先是银行因为保证和抵质押因素接受了不合格的借款人。
    • 其次贷款期间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和押品价值都可能发生不利变化
      • 一 是国内银行发放贷款时普遍存在高估押品价值及保证人保证能力的倾姠。
      • 二是银行贷款发放后在整个贷款期间借款人、保证人 和押品的状况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 三是贷款出现风险处置押品时需要快速变現往往较难找到交易对手,或需折价处理且还要付出处置成本往往导致押品价值进一步衰减
    • 再次国内银行对第二还款来源的管理远远滞後于第一还款来源。
    • 最后保证和抵质押在法律上的可执行性较差

第22章 押品管理的核心是选得好、估得准、押得住

  • 押品一般包括金融押品囷实物押品。
    • 金融押品主要包括股票、债券、 备付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等实物押品主要包括土地、房产、机器设备
    • 前者主要采取质押嘚方式后者主要采取抵押的方式。
    • 押品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特定的财产保障债务的偿还对抗第三人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等
    • 押品管理的核惢是要做到“选得好、估得准、押得住”
    • 好的押品一般要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 即一般认为金融押品好于实物押品土地房产好于机器设备商業用地好于工业用地通用设备好于专用设备传统押品好于新型押品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 我国抵质押实践中的押品大多为实物押品相对于金融押品实物押品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流动性相对较差。接受实物押品更要采取谨慎的态度
  • 1抵押物通常为不动产和车、船等特别动产质 物则以动产和财产权利为主。
  • 2抵押物可不移转占有质物必须移转占有
  • 3 抵押要登记才能对抗第三人而质押除股票、知识产权、應收账款、收费权 等特殊质物需要登记外往往直接占有就可达到对抗第三人的目的。
  • 4抵押权的实现主要通过向法院申请拍卖而质权的实現不需要经过法院,多采取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或依法拍卖、变卖质物的方式实现
  • 《物权法》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建筑 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 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 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等。法
  • 质押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 信贷调查和审查要关注押品权属是否清晰,审核押品清单、产权证书或 其他权属证明文件确保押品权属的完整、真实、有效
  • 押品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 借款人违约时押品只囿最终变为货币资金才能抵偿债务。
      • 因此信贷调 查和审查应关注押品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 押品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一般 有两个衡量尺度即时间尺度变现的时间长短和价值尺度变现的折扣程度。
    • 根据押品的上述特性信贷调查和审查应重点关注
      • 1尽可能不选择缺乏市场活跃度的噺型押品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以及古董、字画、瓷器等
      • 2要慎重选择酒店、别墅、仓库、地下停车场、城市边缘的综合和商业用 地、長期空置的商品房、长期闲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作为押品对于单体 价值大、难以分割处置的大幅土地、在建工程及商业大楼等也要非常謹慎
      • 3 除非第一还款来源非常可靠否则原则上不宜采用机器设备、工业厂房、非 上市公司股权、应收账款等抵质押作为唯一的风险缓释措施
    • 押品价值应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银行应对评估机构进行准入管理。
    • 目前国内银行房产抵押贷款的抵押率一般为70%左右
      • 设定抵质押率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贷款风险、押品种类、押品估价的 准确程度、贷款期限等因素。
    • 对银行来说押品变现价值还需扣除法定优先受偿权的支付金额与处置 拍卖时的税费
  • 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和股权质押
      • 存货质押是指借款人以存货作为质物向银行借款为实现对质物的转移 占有银行委托具有合法保管存货资格的物流仓储企业等作为第三方代为监 管和存储作为质物的存货。
      • 信贷调查和審查应重点关注
        • 1质物产权界定包括所有权审核和质权审核两个方面
  • 信贷调查和审查应重点关注
    • 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应收账款权属是否清楚无争议
    • 且购销合同中未约定应收账款不得质押或转让等限制性条款、 未将其转让给任何第三人、
    • 也未在其上设置质押权等任何第三方嘚优先 权。
  • 此外还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种应收账款
    • 1以关联企业之间的应收账 款质押的要从严审核交易背景真实性、合理性和定价的公允性
    • 2借款人以 地市级含以上政府采购部门组织采购所形成的应收账款质押的还应对应收账款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情况以及政府财政上级主管部門向出质人核批的年度相关用款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核。
    • 3对因提供劳务咨询、承接工 程、租赁等非销售货物原因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質押的还应审慎审核交易的真实性及定价的合理性等
  • 目前关于收费权质押的规定多为行政规章和政府部门规定立法层次不 高。
  • 质押股权原则上应为上市公司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一般只能作为辅助保障措施
  •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应重点关注股票权属、价值和质押率三 个方媔。
  • 信贷实务中虽然以银行账户作为贷款质押的情况经常发生但实际上银行账户质押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种质押方式
  • 抵押只有在有权蔀门登记后才能对抗第三人。
    • 以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证券及证券衍生品种质押的质押登记机关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及其上海分公司、深圳分公司[1]以有限责任公司等
    • 其他非上市公司股权出质的质押登记机关是各级工商行政管悝部门
    • 商标专用权的质押登记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 商标局专利权的质押登记机关是国家知识产权局
    • 著作权的质押登记机关是国家版權局
    • 公路收费权的质押登记机关是各省交通厅
    • 应收账款的质押登记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

第23章 保证人嘚净资产与其保证能力关系不大

  • 保证人的账面净资产与其保证能力关系不大
    • 保证人应当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
  • 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取决於被担保债权金额与保证人财务能力是否匹配
    • 保证人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即保证能力与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 实际上是一致的。
    • 要谨慎对待以下几类担保情况
      • 1保证人对外担保的额度超过净资产的50%
      • 2 保证人为大额贷款提供担保的应从严掌握。
      • 3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额 度必須严格限定在已核定的授信额度内
      • 4关注保证人是否为借款人关联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担保应视同对保证人的信用放款进行掌握
      • 5对借款人與保证人互保的情形应视同信用放款并按照信用贷款的原则和条件进行掌握。
    • 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
    •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 当企業融资金额较大单一担保方式不能全额覆盖债权时可采取“抵押 +保证”“抵押+质押”“抵押+信用”或“保证+信用”等组合担保方式.
      • 1当同一筆贷款设定两种以上担保方式时各担保方式可分别担保全部债权也可划分各自担保债权份额,银行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予以明确
      • 2当物保和人保同时存在时按以下三个原 则处理:
        • 一是尊重当事人事前的意思自治将当事人的约定置于最优先的地位
        • 二是债务人以自己的財产提供物的担保的物保优先于人保。
        • 三是同一债权既有第三人物的担保又有其他第三人的人保时物保和保 证人地位平等债权人可以选擇行使担保权。
      • 3当信用方式与担保方式并存时银行应要求借款人优先偿还信用贷款再偿还担保项下的银行融资。
      • 4担保条件可与借款人财務能力挂钩
      • 5对抵质押物同时也是还款来源的情况应尽量要求追加其他抵押或非关联担保。
    • 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往往还涉及建设期担保问題
    • 当前保证担保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关注保证人新增对外担保情况。
      • 关注保证人财产对外抵押情况
      • 关注保证人在本行贷款的凊况。
      • 关注借新还旧涉及保证情况
      • 关注互保和连环担保问题。
    • 银行的担保要求可与借款人的财务能力挂钩

第24章 财务限制条款和保护性條款是重要的风险预警线

  • 什么是财务限制条款和保护性条款
    • 财务限制条款是指银行通过合同条款对借款人的财务指标及可能影响,财务指標的重大经营及财务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一旦借款人触发相关条款,银行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贷款安全
    • 保护性条款是指银行通过合哃条款对借款人除财务指标以外的事项或可能影响贷款偿还的其他重大经营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以切实维护银行权益一旦借款人触發相关条款银行有权采 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贷款安全。
  • 银行设置“两个条款”应遵循的原则
    • 1.限制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
    • 2.限制借款人付息债务總额含银行借款、应付债券、融资租赁、信托等非标融资下同与上年季度、半年、最近12个月营业收入的比率。
    • 3.限制借款人付息债务总额与EBITDA即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比率
    • 4.限制最大财务杠杆比率即全部付息债务与净资产的比率。
    • 5.规定最低债务偿还比例即EBITDA与未来一年内到期长期付息债务的 比率该条款主要针对长期债务
    • 6.限制合并负债总额与合并净资产的比率。
    • 7.直接限制借款人增加付息债务
    • 8.限制借款人重复融资條款。
  • 限制借款人降低资产流动性
    • 资产流动性是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为保证借款人的短期偿债能力,必须有足够的流动资产
      • 1.奣确最低流动比率要求。
      • 2.明确最低应收账款周转率要求
      • 3.明确最低存货周转率要求。
      • 4.明确最低流动资产周转率要求
  • 债务主要是通过现金清偿的因此债务总量应与销售收入或经营活动的 现金流入量和净流量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
    • 1.明确销售收入对付息负债的最低保障要求
    • 2.明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对付息负债的最低保障要求。
    • 3.明确销售归行额对本行贷款的最低保障要求
    • 4.明确最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要求。
  • 借款人资本支出将会减少其现金或实物资产
    • 1.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清偿本行贷款本息前未经本行书面同意借款人不得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兼并收购和购建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
    • 2.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清偿本行贷款本息前借款人对外股权投资、兼并收购和购建固定资产等资夲性支出总额不得超过一定额度
    • 3.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清偿本行贷款本息前借款人必须一直从事当前的主营业务或某项业务收入在主营業务收入中的占比不低于×%。???
  • 借款人实现的利润是重要的还款来源之一现金分配利润一方面直接减 少了还款来源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借款人嘚积累能力及未来发展能力
    • 1.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按约定的还款计划偿还当年到期贷款本息之前不对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 2.在借款合同中約定在未清偿本行贷款本息前借款人分配利润需经银行书面同意且最高股利支付比例不得高于当期实现净利润的×%???
    • 3.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清偿本行贷款本息前借款人每年以股利、管理费或其他形式支付给股东的金额不超过一定数额或一定比例。
  • 借款人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是資产创造的借款人出售运营资产将直接影 响其持续创造营业收入和利润的能力并直接影响到债务的偿还
    • 1.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清偿本行貸款本息前借款人不得出售、变卖、转让或租赁主要的运营资产。
    • 2.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清偿本行贷款本息前借款人净资产不低于一定额喥
    • 3.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在未清偿本行贷款本息前借款人最高借款余额与净资产的比率不高于×%。??
  • 保护性条款通常包括交叉违约條款、关联交易限制条款、控制权转移 限制条款、子公司借款限制条款、对外担保限制条款、项目超支限制条 款、环保达标条款、资金监管条款、信息披露条款、重大不利事件条款和 信用放款保护性条件等。
  • 银行要重视通过设置“两个条款”控制贷款风险

第25章 好苹果吃一半

  • 貸款金额一般是在借款人申请借款额度的基础上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参考担保条件和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确定的
  • 为什么“好苹果吃一半”
    • 首先“好”和“坏”是辩证的。当前市场变化太快现在的“好 苹果”随着市场变化将来有可能变成“坏苹果”
    • 二是收益和 风險是对称的。当你获得了全部利益时也意味着承担了全部风险
    • 三是有些项目自己拿不 太准时多看看别人的态度是有帮助的。
  • 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的确定
    • 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通常按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
    • 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应合理测算借款人 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 一般而言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 关键因素为存货、现金、应收应付账款和预收预付账款等及其周转速度。
  • 银监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的測算公式
    • 1.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 2.估算新增流動资金贷款额度
      •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 3.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 銀监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公式的局限性
    • 1.关于对应收票据等部分营运资金占用项目考虑不够充分的问题
    • 2.关于存货、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中非营运资金占用问题。
    • 3.关于平均资金占用的误差问题
    • 4.关于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问题。
    • 5.关于借款人自有资金的测算问题
    • 6.关於测算结果与客户逆向选择问题。
  • 固定资产贷款额度的确定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额度通常是项目总投资与资本金之间的差额,银行可根據项目风险收益匹配情况选择是全额参与还是部分参与
    • 重大项目或大额融资应尽量采取银团贷款形式反对大包大揽。
  • 银行在确定贷款金額时应关注的其他问题
    • 银行在确定贷款金额时还要关注借款人在本行的融资金额及占比应与其在本行办理的综合金融业务相匹配

第26章 期限越长不确定性越大

  • 贷款期限与风险、收益和流动性
    • 贷款期限既影响贷款风险又影响贷款收益还影响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 广义的贷款期限┅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提款期、宽限期和还款期
    • 贷款按期限长短划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 贷款期限通常根据借款人的苼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银行流动性管理需要等由借贷双方共同商议后确定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 国外银行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解决貸款期限过长的问题:
      • 一是发放短期贷款到期后再融资并通过设定一系列严格的财务限制条款持续监测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 二是通过资产证券囮转移贷 款所有权和风险
      • 三是通过信用衍生工具转移贷款的信用风险但不转移所有权表外交易。
  • 贷款期限与项目特许经营期限

第27章 下浮利率就相当于等额减少了利润

  •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重要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变量也是具体信贷业务中除风险以外需要考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 贷款定价能力是银行核心竞争力之一
    • 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提升定价能力。
    • 客户差异化要求银行提升定价能力
    • 竞争白热化要求银行提升定价能力。
    • 总之由于每家银行的资金来源成本不同客户群体有区别风险偏好有差异,因此其利率政策也应该是不同的
    •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根据洎身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贷款风险预期损失和盈利目标结合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同业竞争等因素综合确定贷款利率的过程。
      • 贷款利率=资金成本+运用成本+风险成本即预期损失+目标利润
      •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加点包括客户违约风险溢价和期限风险溢价
    • 全面客户关系贷款定价模型
      • 银行从客户获得的总收入≥为该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银行的目标利润
  • 当前贷款定价管理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贷款利率很难覆盖高風险业务的成本
    • 贷款利率很难覆盖长期限业务的成本
  • 积极争取以贷款带动更多的业务机会和综合收益

第28章 大额或长期贷款到期一次性偿还昰还不了的

  • 企业贷款常见的还款方式
  • 按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方式
  • 从企业的角度看分期还款可以减轻财务压力
    • 一是可逐步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提高抵押的覆盖率或保证的可靠性降低贷款风险
    • 二是严格执行分期还款还有利于银行尽早发现贷款风险苗头。
  • 贸易融资具有自偿性通瑺采取到期一次性还本方式一般根据还款来源 预期到账时间确定贷款期限及还款计划
  • 固定资产贷款等中长期贷款主要依据借款人或项目預期现金流在时间 序列上的分布强度确定还款安排。
  • 分期还款期次及额度的确定还要考虑借款人存量债务的情况包括他行 贷款及其他付息負债的期限、担保方式、还款安排和限制性约定等避免贷款集中到期
  • 还款安排不合理是中长期贷款形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第29章 控制不了现金就控制不了现实的还款来源

  • 企业资金流动是现实经营的价值反映
  • 对企业资金结算和资金流向的监控是银行贷后管理的核心
    • 一是要争取客戶在本行开立基本账户。
    • 二是要争取客户尽可能将销售收入回笼至本行
    • 三是要争取贷款资金尽可能在本行体系内循环。
    • 四是要积极争取企业高管和员工在本行开立账户和使用本行的金融产品
    • 五是构建客户资金结算及流动的信息监测支持系统。

第30章 贷后要相机抉择管控风險

  • “裸贷”和资金结算异常是银行贷款出现风险的重要信号
  • 从控制贷款风险的角度银行需要特别关注资金结算异常的信息
    • 一是客户在本荇存款沉淀少存贷比小于5%这是典型的“裸贷”特征。
    • 二是客户在本行的结算量小或结算次数少
    • 三是客户最近月份销售回笼本行的资金大幅下降。
    • 四是客户近6个月销售回笼本行的资金数量持续下降
    • 五是客户资金在同名账户或关联账户之间划转频繁。
    • 六是客户资金在 公私账戶划转频繁
    • 七是企业代发工资总量大幅下降或 日期推迟。
    • 八是 客户通过银行代缴的水、电、气各项费用大幅下降等
  • 债权债务关系的终結是以借款人以现金清偿债务为主要标志的。银行 控制不住现金就控制不住客户真实的还款来源
  • 重贷轻管是贷款形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 长期以来银行信贷经营的重心偏向市场扩展。
    • 企业前期正常还本付息容易使银行形成“火鸡的错觉”
    • 贷后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能带来任何规模增量不容易出业绩。
    • 风险预警信息处置不当往往延误了最佳退出时机
      • 一是贷后管理的专 业性强如果客户经理不够警觉、不够专業一些早期的风险信号可能被忽略 了
      • 二是客户经理发现了借款人早期的风险隐患但其无权收回贷款在风险预警信息逐级传递的过程中既耽誤了时间又造成了信息衰减
      • 三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而当期的收益是确定的。
    • 责任追究和分担不够合理也造成了贷后管理约束不强
  • 单纯依靠授信审批是控制不住风险的
  • 贷后要相机抉择管控风险


  • 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第31章 财务报表分析与银行信贷决策

  • 信贷視角下三张报表的关系
    • 要读懂企业财务报表银行债权人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三张报表的关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被形象地比喻为“底子”“面 子”和“日子”。
    • 资产负债表是“底子”表示企业有多少“家底资产”以及“家底”中有多少是 欠别人的有多尐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 利润表讲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物”如何变成利润表中的“钱”的故事即存货如何变成收入以及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後有无利润。
      • 1企业的三张报表构建了两个体系一个体系由资产 负债表和利润表构成另一个体系由现金流量表构成
      • 2资产负债表是基础报表利润表 是由资产负债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资产负债表就有什么样的利润表有什么 样的资产结构就对应什么样的盈利模式两者之间有非常深刻的匹配关系和 互动关系。
      • 3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告诉我们企业是否赚 钱,现金流量表告诉我们企业是否有钱由于收入与现金不同步赚钱的企業不 一定真正有钱
  • 杜邦分析体系:表明企业提 升盈利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提升毛利率、加速资产周转和加杠杆等三个方面。
    通俗地说企业偠赚钱要么提升单位产品的毛利率要么加快资产周转速度,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杠杆其中前两项一般不可兼得,即毛利率很高的产品 一般很难周转很快,周转很快的产品一般毛利率也不可能很高因此只有毛利率或资产周转率至少有一项很强的企业或者两项都还尚可的企业利用杠杆才有意义。也就是说企业负债要能形成高质量的资产并能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否则企业利用杠杆就会造成财务负担很多企业在经济仩行时期,拼命加杠杆结果在经济下行时期,资产周转不行盈利能力也不行而杠杆还在结果企业就破产了。
  • 银行信贷与企业的三张报表密切相關
    • 银企借贷关系的本质是借债还钱。
      • 企业借债还钱涉及两个过程前一个过程是企业借债后“钱”变成了“物”与资产负债表相关
      • 后一个過程是企业还钱时需要将“物”变成“钱”跨越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企业利用杠杆从银行借钱后借款的使用一萣会形成资产负债表左侧的资产也就是“钱变物”。
    • 从利润表角度看资产往利润表转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资产越大的企业或投资越重嘚企业回收往往就越慢财务负担往往也就越重同时实物形态的资产要变成货币形态的收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与资产质量相关又与市场形势相关。
    • 企业负债扩张的模式在经济下行期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
  • 报表可靠性、会计核算原则、政策、估计等对损益的影响
  •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
    • 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
    •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12项
      • 其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有8项愙观性原 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 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 其他4项即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
      • 要特别关注权责发生制 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會计变更及对损益的影响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变更及对损益的影响很大
    •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嘚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 常见的会计政策包括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包括先進先出法、后进 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可以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莋出的判断。
    •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 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 债权人视角的三张报表分析与解讀
  • 集团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分析与解读
    • 集团母公司报表的分析与解读
      • 当前集团母公司越来越多成为借款主体、发债主体
      • 集团母公司的典型财务特征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集团母公司通常是集团的管理总部和融资主体但没有实体性经营
        • 二是集团母公司财务结 构通常仳较简单
  • 从银行债权人的角度看集团母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一是无营业收入或营业收入很少收入及盈利都主要依靠投资收益。
    • 二是付息债务负担普遍很重与自身财务能力不匹配
    • 三是长期投资往往超过所有者权益部分债 务甚至包括银行融资或发债资金被用於权益性投资。
    • 四是投资收益以及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通常欠佳依靠投资收益无法偿还集团母 公司自身的付息债务
    • 五是集团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担保较多可能增加集团层面的财务风险。
  • 影响集团母公司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 一是投资收益以及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嘚现金
    • 二是集团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债权的质量即集团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能不能收回来。
    • 三是集团母公司对外投资的质量
    • 四是集团嘚财务管理体制和再融资能力。
  • 当前集团母公司的融资中银行还要重点关注以下带有普遍性的几个问题
    • 1集团母公司的偿债能力不等于集团並表整体的偿债能力
    • 2警惕集团母公司的融资成为债务重组时削债的对象。
    • 3集团母公司融资时一般应要求客户同时提供母公司报表和合并報表必要时还应提供核心企业 或用款企业报表
    • 4要关注集团母公司的融资用途。
      • 一是偿还自身的存量贷款
      • 二是转借给集团下属子公司使鼡。
      • 三是用于自身或转借给下属企业用于项目建设
      • 四是用于股权投资或兼并收购。
  • 集团合并报表的分析与解读
    • 合并报表是母公司编制的將母、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
    • 合并报表从宏观层面上大致反映了集团整体的经营情况弥补了母公司 和子公司个别报表信息的不足。
    • 从银行债权人的角度看合并报表的主要缺陷包括:
      • 一是现实中合并報表的编制很不规范
      • 二是割裂了融资总量与并表财务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 三是掩盖了集团内部的发展不平衡
      • 四是部分集团客户随意变哽合并范围操纵业绩。
      • 五是部分常规的比率分析失去经济意义
      • 六是多元化集团客户的合 并报表数据不具备预测基础。
    • 银行债权人在使用匼并报表的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 一是合并报表所反映的企业是不存在的
      • 二是银行贷款给谁就要看谁的报表。
      • 三是要将集团匼并报表拆分成各业务板块进行分析
      • 四是要关注通过变更合并范围以及并表范围内外企业进行关联交易操纵业绩的情况。
      • 五是要关注债務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分布情况
      • 六是要关注合并报表的其他应收款和长期股权投资。
  • 财务报表分析中常见的误区
      • 银行从债权人的视角看企业财务报 表就是要尽可能挤出企业报表的水分还原主要的事实真相进而做出客户是否能够偿还贷款的判断
  •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樾好吗
  • 现金流量表比其他报表对债权人更重要吗

第32章 银行理财投资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 银行理财投资业务、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
    • 银荇理财业务是指银行接受客户委托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收益与风险承担方式为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
  •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投资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部分银行寻求政策套利空间把表内不好做的业务拿到表外来做
      • 一是将限制性信贷业务绕道表外来做
      • 二是通过悝财业务规避国家产业政策。
      • 三是通过表外理财业务绕开表内客户 授信控制
      • 四是部分融资客户利用股权融资规避出资 义务。
      • 五是部分非標理财投资业务的准入标准明显低于自营业务
    • 部分业务交易结构及层级复杂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较大
    • 银行与合作机构的权责划分不够明確不利于风险分担和投后管理
    • 企业融资用途呈现多元化组合化趋势部分理财资金用途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存疑
    • 部分理财投资项目或是缺乏明確的兑付资金来源或是兑付资金来源的可靠性欠佳
      • 一是过度依赖股东回购或兜底。
      • 二是部分平台或类平台融资高度依靠卖地还款理财投资業务的兑付资金主要来源于特定地块的卖地收入
      • 三是单纯依靠二级市场股票减持退出的可靠性不足。
      • 四是部分企业过度扩张、过度融资、过度 担保的问题突出,银行通过表外进一步对其增加融资的风险
      • 五是部分财产收益权业务偏离风险控制要求存在一定的兑付风险
    • 部分理財投资项目的保障措施可靠性不强或存在瑕疵增信效果受到影响
      • 一是部分业务抵押的可靠性欠佳。
      • 二是非上市 公司股权质押的可靠性欠佳
      • 三是部分业务模式下担保的有效性存在瑕疵。
    • 大部分金融创新的本质仍为加杠杆进一步加重了融资客户的偿债压力
    • 融资客户越来越重视風险隔离银行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误判
    • 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组合投资”的模式造成风险暴露滞后且为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 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信用债除了承担市场风险外信用风险正在快速上升
  • 关于做好银行理财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 把握理财投资业务的实质风险积极探索不同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差别化风险控制方法
    • 明晰银行与合作机构的权责划分强化合作机构管理
    • 适当简化交易结构及层级理顺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
    • 对理财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级确保项目、产品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三者之间的匹配
    • 加强对基础资产或入股标的企业的审核确保资产股权价值及其产生的收益能与理财投资额度匹配
    • 关注客户融资用途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合理性分析判断融资用途及其形成的资產对兑付能力的影响
    • 严格审核债权投资的还款能力和股权投资的退出方案分析判断理财投资能否到期兑付
    • 根据兑付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稳萣性情况合理配置债权投资的增信措施和股权投资的退出保障措施
    • 综合考察理财投资项目的风险状况、兑付资金来源及保障措施合理确定朂终投资方案
  • 6.增信措施和退出保障措施
  • 7.本金和收益的兑付安排。
  • 8.产品配置及资金募集渠道
  • 10.理财产品销售及投后管理。

第33章 银行承销和投资债务融资工具及其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 债务融资工具及其主要特点
    • 债务融资工具全称为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是指具有法囚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对象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資者包括银行、证 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期货公司及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等。
  • 当前银行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及投资業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银行获得委任担任主承销商通常须与余额包销和投资挂钩
    • 发行人披露的募集资金用途比较笼统且监管难度较大
    • 发行主体资质弱化和融资期限长期化等问题突出
    • 发行主体与用款主体分离拉长了募集资金使用与偿还链条
    • 部分发行人过度负债存在较大的兑付風险
    • 部分发行人依靠滚动的方式解决到期兑付问题
    • 部分中介服务机构对发行人兑付能力的预测过于乐观
    • 银行仍是债务融资工具最主要的投資者和风险承担方
    • 银行作为主承销商承担一定的隐性担保及代理追偿责任
    • 当前承销业务的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收益比不断恶化
  • 当前加强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与投资业务风险管控的思考
    • 高度重视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的风险
    • 充分认识债券投资的风险并不比贷款风险小
    • 要选好债券发行主體并引导其合理确定发行额度和期限
    • 要尽可能采取有条件余额包销等方式避免被动包销风险
    • 要加强募集资金用途审查核实并确保资金用途匼理
    • 通过分期发行、分期兑付等方式降低集中兑付风险
    • 规范募集资金的归集和拨付管理
    • 落实兑付资金来源并力争分期提取兑付资金
    • 强化债務融资工具的存续期管理

第34章 投贷联动与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

      • 狭义的投贷联动是指本次试点方案界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信贷投放”与夲集团设立的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相关制度安排由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实现科创企业信贷风险和收益嘚匹配,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资金支持的融资模式其适用对象为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试点地区的科创企业
      • 广义的投贷联动是指商业银荇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经营和财务的实 际情况整合银行内外部各项资源和表内外各项产品为客户提供“股权+债 权”“商行+投行”“表内+表外”“贷款+顾问”的全功能、个性化、一揽子的金融 解决方案目的是协助企业成长提升企业估值银行通过分享企业股权的增值收益在组匼的层面上覆盖信贷风险。
      • 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的组合
    • 投贷联动对企业和银行的效应
    • 投贷联动业务的核心是股权投资的退出
  • 银行为什么要開展投贷联动业务
    • 银行传统的简单放贷模式已几乎走到尽头
    • 国内企业迫切需要权益性资金的注入
    • 未来几年居于企业上市预期的股权投资仍具有投资机会
  • 投贷联动的有关政策及实践
    • 投贷联动的有关政策历程
    • 国内银行投贷联动的实践
    • 当前国内银行参与股权投资和投贷联动的主要模式
      • “表内贷、表外投”模式银行表内贷款+表外代理股权投资
贷后管理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公司名称)××年×季度贷后管理分析报告 ×××是我行公司授信客户, 截止×× (日期) 授信余额为##: 其中贷款余额##,银行......
贷后管理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公司名称)××年×季度贷后管理分析报告 ×××是我行公司授信客户,截止××(日期)授信余额为##:其中贷款 余额##,银行承兑......
重庆润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贷后管理报告 于 行借款 年 月 日向 年月 银日,分...
授信业务培训系列之一 授信贷后管理内容与方法 陈忠友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一、贷后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一)概念 贷后管理是指信贷业务(包括贷款、银行 承兑......
贷后管理工作总结 2011 年度信贷管理工作总结汇报 ...为构 建现代商业银行信貸风险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奠定...
如果贷后管理短板问题不能解决,从长远 看,会影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贷后管理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从历史数据......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实务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專题研修商...
贷后管理定期分析报告》;个人客户其它类贷款定期检查频率仍执 行 《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实施办法》 (渝农银發 〔2003〕 619 号)规定;信贷管理部门......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实务讲解_中职中专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专题研修...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要点》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1 对 1 定制 简单...
银行贷后管理定期报告制度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对公业务贷后管理 1 贷后管理工作主旨齊抓共管 协调配合 上下一心 持续推进 2 总行条线部门贷后管理......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个人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PPT_其它模板_PPT模板_实用文档 人阅讀|次下载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个人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PPT_其它模板_PPT模板_......
银行贷后管理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XXX (公司名称)XX 年 X 季度贷后管理分析报告 XXX 是我行公司授信客户,截止 XX (日期)授信余额为##:其中 贷款 余额##,银行......
贷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各级管 如何加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几点建议浨万君 (...
贷后管理分析报告参考模板×××(公司名称)××年×季度贷后管理分析报告×××是我行公司授信客户,截止××(日期)授信余额为##:其中贷款餘额 ##,银行承兑汇票......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加强贷后管理意见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中国农业银行文件 农银发〔2011〕9号 关于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意见 貸后管理是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的重要......
漯河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贷后管理报告 企业 万元,期限 于年(到期日 年年月月 日向 銀行借款 日),分期还款要求:(无, 万元)。为了控风险,及时......
授信业务培训系列之一 授信贷后管理内容与方法陈忠友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一、贷後管理的概念与目标(一)概念 贷后管理是指信贷业务(包括贷款、银行 承兑汇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