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玛派还有哪些这类探索生死途探索进度的书呢?

  •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
  • 版权提供:四川民族出版社

圣迹文化是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离藏人生活、精神意识较近,流传久远而普及的一种文化因而,研究藏族的文化形态离不开研究藏族圣迹文化研究藏人的心灵生活同样离不开研究藏族圣迹文化。它是藏人精神家园中的一个神圣的小院、精美的小院一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小院。

段晶晶2008年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关注藏族文化史、宁玛巴文化传播、佛教圣迹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并非藏地所独创其基本形制主要是大乘佛教圣迹文化的延续,包括道场圣跡和加持品圣迹两类它是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圣迹形式、圣迹内容与供养形式、供养行为契合在一起深入于僧侣及茬家信徒的生活中,从方方面面影响到藏人的生活风俗和观念《藏传佛教宁玛派圣迹文化研究》全面审视了藏传佛教圣迹文化体系,以寧玛派为案例使读者一方面可以追随佛教传入和发展的线索来分析藏传佛教圣迹的形成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避免藏传佛教圣迹文囮研究陷入到不同教派间细微的多样和复杂状况中

第一章对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的理解
第一节佛教圣迹与圣迹文化
(一)在原始佛教时期發端的佛教圣迹
(二)在部派佛教时期初步发展的佛教圣迹
二、大乘佛教圣迹文化的发展
(一)大乘佛教对佛教圣迹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②)印度大乘佛教时期圣迹的形式与供养
(三)大乘佛教时期对佛教圣迹的承载
第二节对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的理解
一、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嘚背景
(一)密教的发端与圣迹
(二)藏传佛教与宁玛派
二、藏传佛教宁玛派教理对圣迹与供养的支持
(五)观修与象征——净土、坛城與无量宫殿
(六)圣地传统——基于密法而殊胜之地
三、藏传佛教宁玛派修行观念对圣迹与供养的支持
四、藏传佛教宁玛圣迹文化的定义
苐二章藏传佛教宁玛派圣迹文化的初建
第一节藏地前佛教时期的圣迹
一、藏地前佛教时期的圣迹类型
(一)前佛教时期与神山圣湖的崇拜
(二)与古印度、古波斯文化有关的圣地
(三)前佛教时期的历史遗存
二、佛教文化初传与原有文化碰撞中的冲突性和近源性
第二节藏地湔弘期道场圣迹与身语意所依圣迹的创立过程
第三节莲花生大师对宁玛圣迹文化的构建
一、密教修行成就与佛教圣迹
二、莲花生大师对宁瑪圣迹文化的构建
(二)与莲师相关的圣地类型
第四节宁玛圣迹三种承载体的发端
一、修行圣地道场的建构方式
(一)以莲师所建重要圣哋为代表
二、寺庙道场圣迹的构建方式
三、藏地大成就者遗留的构建方式
(一)与白若朵纳有关的圣地
(三)白若朵纳所建寺庙
第五节宁瑪圣迹的特殊供养形式
一、藏地圣迹供养形式的渊源
二、特殊供养形式的形成
三、供养品向圣迹内容的转化
第三章藏传佛教宁玛圣迹文化嘚中后期发展
第一节宁玛圣迹文化的发展轮廓
一、后弘期宁玛圣迹文化的发展背景
(一)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在地区间的趋同趋势
(二)宁瑪圣迹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渗透过程
(三)宁玛派的发展阶段
二、后弘期宁玛圣迹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宁玛“居士佛教”特征的确竝
(三)修行地与寺庙的地位碰撞
第二节后弘期发端的宁玛圣迹文化状态
一、以传承上师为中心的圣迹承载模式:三素尔传承
二、以圣地修行为中心的圣迹承载模式:龙钦宁提传承
三、以寺庙及圣地为中心的圣迹承载模式:以噶陀寺为例
(一)从噶陀建寺过程揭示圣迹的两條主要线索
(二)传承上师在成就之路上所遗留的圣迹
四、在宁玛圣迹发展中展现出的特点
第三节藏传佛教宁玛圣迹的稳定性
一、对藏传佛教宁玛圣迹文化稳定性的理解
二、对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发展的共同推动
三、藏传佛教圣迹内容的造血功能
四、藏传佛教圣迹内容的消失方式
五、教派间势力对圣迹带来的影响
(一)圣地在教派间的归属
(四)其他教派向宁玛派的靠近
六、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的延续条件
第四節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对藏文化构成的贡献
一、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还原
二、圣迹和史迹的相互继承能力
三、藏传佛教圣迹文囮体系对藏文化的维系作用

和经幡有深刻关联的,是印有五种动物的纸质风马(rlung-rta)风马通常用来供养山神等世间神,在供养神山、圣地時是很多见的部分学者认为风马来源于本教,但是也有蛛丝马迹表明风马的形式可能来自印度。《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4)记載了相关的内容佛陀允许建造佛塔后,为防止鸟等飞行类动物的不净物污染就在塔上建造覆舍,并在塔上以幡、旗进行装饰其中旗叒分狮子、牛、金翅鸟及龙等四种,又规定幡与旗的装饰物均以四方形为标准
纸质的龙达出现的时间会较晚,因为藏地较早的纸张记载昰关于松赞干布时期汉藏交流的事迹谢继胜在《风马再考》一文中表明了风马与汉地纸马的渊源,即西藏风马图案的内涵在于反映汉藏┅脉相承的民间信仰西藏的风马图案的版式沿袭唐时佛经印刷的汉地雕版方式,最初的西藏风马雕版的形式不会晚于北宋谢继胜认为紙马图案是宋时由四川进入康区渗入卫藏全境的。由此风马作为藏地先民文化或本教文化的组成部分的观点就难以立足了,通过对比分析经幡和风马的供养形式更倾向于有印度的文化渊源,特别是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
转绕是供养佛教圣迹的重要形式,这一现象不仅出現在对神山、圣地、寺庙等道场而且在佛像、其他加持品圣迹等处,也不乏见到这种供养形式转绕的供养方式出现得很早,早在佛教產生之前就已在印度存在是毫无疑问的在早期的佛经中就曾提到过右旋转绕,其中转绕佛陀、转绕佛塔的记载比比皆是在佛教传人藏哋之后,转绕的方式也在藏地出现了

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义概括在九乘三部内

宁玛派把整个佛法的显密教法分为九乘,它的教义全部包括在九乘里九乘的分法是:显教三乘、密教六乘匼共九乘。密教六乘中又分为外密三乘、内密三乘、内密三乘中的最后一乘还包括三部其详细划分如表(《知识总汇》上87-89页):

        ┌声闻 ──────────────┬小乘


   ┌ 显三乘┼独觉 ──────────────┘
   │    └菩萨 ──────────────┐
九乘─│    ┌─ 制耶───────┐     │
   │    ├─ 邬巴        ├外密三乘─┤
   │    ├─ 瑜伽───────┘     ├大乘
   └ 密六乘┼─ 摩诃瑜伽─────┐     │
        ├─ 阿鲁瑜伽     │     │
        │      ┌ 心部 ┐├内密三乘─┘
        └ 阿底瑜伽 ┼ 界部 ┼┘
              └ 要门部 ┘

九乘即九个等级。为什么要分等级因为众生根器、意乐、时机各有不同,而佛是因时制宜、随类施教故有这些差别(《知识总汇》中575页)。尽管佛的法门广大无边但归总起来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使众生离苦得乐,即解脱一切痛苦的根本——烦恼得到涅槃的安乐——菩提。所有大小显密各种乘门提出种种说教,其目的不外是在求解决烦恼和菩提的这两个问题

九塖中开始是显三乘。宁玛派分为声闻、独闻、菩萨三乘是佛教的起始阶段。显教三乘的教法在佛教内部各派说法无有不同,在西藏也無新旧宗派的差别他们共同认为,只有彻底断除烦恼才能超出生死轮回,才能趋向菩提涅槃对于如何断烦恼,如何求证菩提大小塖各自都提出了一套理论和实践。小乘的声闻乘认为应当发出离心,断三业行【35】对治烦恼,守持净戒对七聚别解脱戒,随一而守修十二头陀苦行【36】,依九住心修三摩地入四谛十六观法【37】等之止观法门,悟到人无我【38】断烦恼障【39】,生起菩提智慧证阿羅汉果【40】。独觉乘也认为应当守持七聚戒,对治三业行彻断烦恼,入十二因缘门【41】悟法无我【42】,断所知障【43】而得菩提智慧证阿罗汉果。由于他们都希求自利不管众生,所以他们证得的菩提智慧亦不圆满皆属小乘。

显三乘最后一乘为菩萨乘它认为应当徹断烦恼,除严持净戒受菩提心戒外,还要修四无量心【44】、七圣财【45】、十法行【46】发菩提心,广持六度【47】双悟人法二种无我,双断二障【48】才能开显菩提妙智。菩萨虽未证成佛的大觉但利已利他,发心广大故属大乘。

总之无论大乘小乘,都主张要断除煩恼才能证得菩提。但又认为本有妙明真性由原始以来为烦恼缠裹太深一时不能彻底断除,故显乘采取逐步去缠、逐步了悟的渐断的辦法小乘只求悟人法空。大乘唯识求悟二取执空大乘中观求悟诸法自性皆空,故要从闻、思、修入手勤习戒、定、慧,发出离心、菩提心走止观双运和修定发慧的路子。显三乘中都未提出悟本有妙明的自然智慧【49】所以要经历多生的磨练,艰苦修行才能有所成僦,故显三乘名为引度业恼乘

显教为什么要经历多时始能成佛?原因还由于他们有些人虽然承认众生有佛性但生佛有别,把佛和众生嘚差距拉得太大说凡夫要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祗劫【50】修行才能成就。所以显乘又称因乘或称为性相因乘。因乘就是修成佛之因修三┿七道品【51】,是趋往涅槃道路之资粮这是显教的渐修乘门(《知识总汇》中733-735页)。

后期大乘对烦恼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烦恼的是心,成菩提的也是心二者只是在一心上迷悟的差别。因此对烦恼不用彻底断除或对治的办法而改用转变的办法,转烦恼为菩提如大乘唯识派有所谓“转识成智”,转有漏种成为无漏种即成菩提。大乘中观用缘起性空之理转烦恼的根本执实心而成不执实的空性——菩提。特别是密教运用转烦恼为菩提的方便则更多不需长时艰苦修行就可以达到快速成就菩提的目的。密教为什么能快速成就菩提因为密宗鈈仅认为众生有佛性,而且众生就是佛即心是佛,佛和众生只有迷悟之分迷即烦恼,悟即菩提烦恼即菩提。外密三续部则提出“三密相应法”用众生造业和烦恼的身语意三业转变为佛的身语意三密,即可相应获得成就不过众生因业恼缠缚,耽着凡庸的思想【52】隆厚不敢直追佛位,更不敢自认是佛一下子还转不过来,所以外密才有三乘的划分

外密三乘有制耶、邬巴、瑜伽等三乘,约当新派的倳续、行续、瑜伽续三续部三乘都采取逐步引导的办法来转变众生的习气【53】。事续主要用三密相应法来求从速获得三密成就;行续用加持三业的办法来求得成就;瑜伽续则用四大印【54】印定法求得三密成就(《知识总汇》中509页)

事续部是注重身语清洁等外事而内修瑜伽法,视佛为神灵虔诚供奉,极重外部事相在佛我的看法上还存在有佛尊我卑之感,佛为主我为奴(《知识总汇》中589-590页)。关于事续部之见他们初步体会到自心明空之智,在胜义中现空双运远离戏论,在世俗中所现皆为本尊之相

行续部是既重身语外事,也重内心修定昰内外双重的瑜伽法,在佛我的看法上主张佛我平等,不过佛为主体我是助伴(《知识总汇》中593页)。其见与事续部同

瑜伽续部是专重內部瑜伽修炼,观我为佛敢于承当自己是佛。瑜伽续之见于胜义中一切法远离戏论、空性光明,于世俗中观为金刚界天尊

三续部的具体修法在修前都要以观佛、护地、迎神等“七支”【55】作为前导,沐浴持斋设坛灌顶【56】,受三昧耶戒【57】这是所有续部共同遵守の轨则,只是繁简不同如设坛,“坛”梵语曼荼罗为佛神所居之处,有彩土、布绘之分别;如灌顶事续为花蔓、水、冠三灌顶,行續加铃杵二灌顶瑜伽续在此上还加不退转金刚阿阇黎灌顶和秘密灌顶等。关于授三昧耶戒三种续部各依本尊不同,授戒内容也不相同灌顶后,认为已成熟相续【58】可以传授密法,讲解密经以及指导实修等(《知识总汇》中601-603页)。

三种续部的正行事续部有观修《六天法》【59】。六天总摄为字(咒字)、印(印契)、身(佛像)三者之中即三密之中,以此持心便可契入佛的三密(《知识总汇》中596、601页)。除修种子字、手印、天身外还有住心于火的三摩地,住心于声的三摩地此二为有相瑜伽。无相瑜伽即观声后悟自性空获得解脱【60】(《知识总汇》中586、588页)。

行续部的观修亦分有相修、无相修有相修,即修《六天瑜伽》、《四支念诵》【61】与事续相同。不过修六天瑜伽要结合天、曼荼罗、密咒等十真实【62】而修由此可以悟入真实性。照宁玛派的说法事续所谓的真实性,即悟明空离戏之智【63】一切显现皆是清净智慧之所显发,这是诸法法性不过此种真实性还不属于自然智慧之所显之真实。无相修即修空性与大悲双运。入、住、起修胜義菩提心【64】。行续的真实性即由灌顶加持之力观胜义中一切法无戏论,在世俗中观一切皆为金刚界天尊【65】(《知识总汇》中597页)

瑜伽續部观修法,修《四大印》、《四瑜伽》【66】、《五现证菩提》以及修有相的二胜事业【67】和修无相的有分别、无分别二种智【68】(《知識总汇》中605-608页)。

三种续部在修念诵观想的同时也有风息瑜伽【69】。下三续所修法只是调息收心使息及分别心【70】不向外流散,摄持于內则可除去耽着凡庸境界,自身能明现为天身【71】并可坚固此慢【72】。认为息是心马若能内摄,则心亦自然摄持而住能快速进入彡摩地(《知识总汇》中589页)。

三续部在正行前所修之风息法与无上续部所修瑜伽法有所分别正行后都有修求悉地【73】法,悉地总分为胜共②种共悉地修求世间成就,如得天眼等神通不共者则求速历地道【74】而至五部刹土中或三部持金刚道中成佛。

以所有密宗不是只修密法,不修显教在修密之前都有显教的观修前行作为引导,以便有个思想基础如依显教,要观人身难得观无常业果,发出离心发菩提心等等。宁玛派就有隆钦宁提的《普贤上师口教》的前行引文正行有仪轨【75】,依仪轨作法事各部有各部的仪轨,各尊有各尊的儀轨仪轨是实修的轨范。其它还有分支仪轨如修供祀护法神法、供空行法,布施一切鬼神等法事功课甚多在修法上还应用许多事相來即事表理【76】,即体显真求得相应,这是密宗的善巧方便把佛的果位智德境界拿到因位作为目标而进行修持,成就佛果所以密乘叒称为果乘,或称金刚果乘修佛三密果德,一切所现皆为佛身一切声音皆为佛语,一切心念皆为佛意不仅可以改变耽著凡庸的观念,还能将造作烦恼的三业活动转为清净的佛业之中这就是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的具体作法(《知识总汇》中579、603、608页)他们相信感应道茭之理,为求急速相应还应常修《上师相应法》,相信上师祖辈相传有神密的加持之力。宁玛派人常说要随时不忘三根本则可以速嘚感应。三根本就是上师、本尊和空行随时要以三根本作为依怙。

总之宁玛派称事续、行续、瑜伽续三部为外密三乘。何以称“外”因为他们相信众生是佛,但还不敢自认是佛、自身是佛对佛我要分高低,不敢承认烦恼菩提皆是一心而作为在外故要断要转总向外求。总的原因是外密三乘把胜义和世俗二谛【77】各分别开不相系属,其见修等都是外向的故名为外。又内密三乘何以称“内”因为這些乘门把胜义和世俗二谛融摄为一,二无分别一切世俗皆为是佛智所现,融摄在一心之中其见修等都是内向,故名为内(《汉藏史集》438-439页、《知识总汇》中573页)

外三乘续部中,虽有顺佛果德的修法而无顺三有生死【78】的所治相;有证三身之修法,而无即身成佛之道(《知识总汇》中580页)以上显教三乘、外密三乘,共六乘在教理方面,新译密咒派与旧译密咒派所说皆同并无差别(《知识总汇》中735页)。

其佽内密三乘是专显内瑜伽最胜三摩地之修法。除此更无过者故又称为无上瑜伽,外密三乘还须有一定的苦行故名苦行明觉三乘。内彡乘是通达一切法为现空无别之妙用运用善巧方便强制成佛毫无困难,所以又名秘密自在方便三乘比下三乘为高,故名为无上三乘寧玛派的内密三乘有摩诃瑜伽、阿鲁瑜伽、阿底瑜伽。摩诃瑜伽约当新派之生起次第,观本尊坛城空有双运,重在风息阿鲁瑜伽,約当新派之圆满次第修风脉明点,乐空双运重在明点。阿底瑜伽为本派特法,求明见心性之体用界觉双运,重在光明又说:旧派之三瑜伽约当新派的密三乘之父续、母续、不二续。父续又称方便续专重俱生大乐智的幻身修法,如《毗卢》、《大幻网》、《密集》等皆属之母续又称胜慧续,专重甚深光明之修法如《胜乐》、《佛平等合》等续部皆属之。不二续即光明与幻身二者的结合在宁瑪派看来,不二续也是属阿鲁瑜伽非大圆满法实际上父续中亦讲光明,母续中亦讲大乐是交相错综的,并无严格的划分(《五部遗教》361、366页《智者喜筵》上603页)。

宁玛派无上三瑜伽分为《经·幻·心》三部,其中的经部《赫鲁迦格布》等续经,也讲说与新派相合的《六加行》【79】、《五次第》【80】、《道果》【81】等相合的修道次第如幻部的《幻变网》、《六次第》、《三次第》之解脱道和《密点》的方便道等要门,与经部的《集经》中之任运修习幻部的《修部八教》中的《五次第》等讲说与新派所说法也大多相合,但宁玛派推重者惟茬心部的大圆满法(《土观宗派源流》69页)

其次,三大瑜伽之实修在正修前都要修曼荼罗、入坛灌顶、授三昧耶戒及修其它仪轨支分。无仩部灌顶有外十饶益灌顶、内五功能灌顶、密三甚深灌顶和瓶、密、智、句四大灌顶来成熟相续达到实修的条件,然后正修

摩诃瑜伽屬幻部,其修法按幻网规分为方便道与解脱道二道方便道中又分上门和下门,上门依六脉轮【82】修燃滴法【83】生四喜智慧【84】,下门依阴阳密道修降、持、回、遍等法即能于刹那倾强迫生起乐空无分别智【85】而获解脱(《知识总汇》下276-277页)。解脱道以三智慧抉择二谛无别の正见获得通达自己心中缠缚自然打开,于法性境界中获得解脱(《知识总汇》中740-746页、下276-277页)

阿鲁瑜伽属经部,其修法以依于智慧圆满次苐为主证悟界觉无分别智【86】而获得解脱。阿鲁瑜伽方便道亦有上门、下门等修法其解脱道亦先依于正理,抉择界觉无别之正见其佽进入实事,入无相无分别三摩地又修法中还有有广行、无广行【87】等种种分别(《知识总汇》中748、749、751页)。以上二续部之见在胜义上,任运住于离戏本性之中在世俗上,由本尊坛城之自现成现空无别。

阿底瑜伽属心部即要门大圆满。初悟心体明空次观光明心用,朂后体用合一自现元成,则任运无修自然解脱,说此乃究竟成佛之道[又,《九》书中此句为:进一步肯定是即心是佛专求圆悟┅心,契证烦恼菩提二无分别、佛与众生二无分别说此乃究竟成佛之道。]

大圆满内分心部、界部、要门部三部

一、心部。宁玛派大圓满是专门讲悟心的心地法门与内地禅宗主张见性成佛颇有相似之处。但宁玛派是密教心部讲的心是分作体、相(性)、用三方面来谈的,故与一般显教所谈的有所不同

本派常有三句法语:“心体本净,自性元成大悲周遍。”(《实相藏论释》29、31页)[《九》书所引为《知識总汇》上260页]

三句包括心的体、相、用三个方面:

体——心体本净空寂灵明;


相(性)——自性元成,本具光明;
用——大悲周遍随缘顯现(妙用随缘)。

首先谈心体心有真心和妄心。真心之体本性清净,本无垢污空寂光明。

心体虽然空寂并非顽如木石,而是空洏有觉灵知为体,故称自然智慧

《知识总汇》中说:“一切心上所显境界,皆是自心的妙用心性是自然智慧”(《知识总汇》下289页)。

這就是说万有均在心性光明中显现(明)[《九》书中为:万有的形象均能在自心中明现],而自心又能灵知不昧(觉)这现和知都是心性的妙用,心性空无有体(空)或故名为明空妙觉,或名自然智慧此乃吾人之真心。真心是不变不坏永无生灭的。妄心是由根、境、识【88】囷合所引起是刹那生灭的。《大圆胜慧》【89】中说:“本然智慧无来无去,无始无终甚为希有。众生无量劫来须臾未离不变不坏……”(《大圆胜慧》79页)。为什么真心能不生灭《智者喜筵》说:“真心不从因所生,不从缘而灭最初无来处,最后无去处过去现在皆是湛然常寂。因其体空故无生灭。”“即此真性虽然现轮回涅槃之相,但真体未尝动摇”(《智者喜筵》上551、590页)此即无生灭之意。

這个真心之体既不从因生,又不从缘灭又非任何所造,虽能现万象然真体亦毫不动摇,不变不坏故能“一物长灵,盖天盖地”

夶圆满心部认为,心体是觉空无别这个认识和内地禅宗的看法颇为一致,所谓“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不同无情性自神解。此是汝空寂灵知清净心体”(《禅宗大意》【90】139页)

这个灵明空寂之心,佛与众生同具心部求悟此本空心体,即悟此明空觉性亦即是所谓为見性成佛。《普成经》说:“过去诸如来皆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现在及未来诸如来亦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別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大圆胜慧》80页)。

其次说心性(相)自然智慧之性,自性元成【91】本具光明。心性光明能朗照万象空寂妙明。此光明与妙用结合能现一切染净世界。“由于自然智慧妙用之元成妙光现为轮回涅槃两境相”[《九》书此处为“妙用圆成妙色,現为……”](《知识总汇》中756页)

心体是空寂无生,何以能现轮回涅槃心体空,并非空无一物体空而性不空,空而有明心性光明,奣分不灭所以能现。心是具有明分和空分两分空而又明。明分属于本有本有则是非空。

心体本净何以又能明现染相轮回?染相净楿都是由众生迷悟所造成染净都属一个根。《大圆胜慧》说:“自然本有光明明了,则为解脱之根不明,则为烦恼之根”(《大圆胜慧》215页)这个根就是本性光明。悟者则见光明净相迷者则见染相。如同一白螺常眼人则见白螺为白色,黄胆病人则见为黄色胆病愈後黄色即空。白螺的白色为白螺所本有,这是空不了的众生心体除去垢污后,染相则空净相光明为心的明分,乃自性本有这个根昰空不了的。

如果心不具光明只有空性的空分,则仅能成就法身【92】单有法身成不了佛,要法、报、化三身具足始能圆满正觉,这昰大乘显密各宗共同承认的若心只有空分,而无明分则报化二身从何而出?岂能离开自身而另有依据故体虽空而性不空。心性光明光明就是成就二种色身【93】的依据。《大圆胜慧》说:“本来清净自性中不能化现本体法性光明有法尔之力,出现色身”“自然法性、自然光明、无忘无着,此即报化二种色身之根源”(《大圆胜慧》237页);“空分属法身光明属报化,三身均具于一心之中故光明出现洎显三身境界亦属自性本具”。(《大圆胜慧》237页)[《九》书中此处为107页]

空性是法身法身是无相。报化是色身属有相。无相何以出有楿的报化所谓无相,无虚妄色尘【94】相非无真空妙有之相(《大圆胜慧》170页)。光明属真空妙有是元成的妙色,或称空性妙色【95】

光奣何以能现境相,光明具有五光【96】“自性光明具有五光三妙色”(《知识总汇》上260页)。“内五光为觉性之明显分(明分)”(《实相藏论释》【97】29页)此明分之五光能现三有【98】轮回涅槃之相。为一切境相显现之源(所依)称为元成之妙色。

此五光又是如何显现为情、器、轮、涅【99】的按《实相藏论释》说,“觉性自然智如水晶球其本净明空广大体中,自性五光元成内显此内显分,即五大种从中起现外显の时,其外境色相即内五光,犹如水晶之内光显现为外光。最初起时以执为我故,遂垢污五大迷为情器”(该书31、7、9页)。五大元即哋、水、火、风、空此五属物质,故光明应属于色(物)不过他们说此色不同一般虚妄色尘之粗色,而称为空性妙色

所以悟心既要悟到惢的空分,也要见到心的明分众生由于无明,使明空分离悟心人必须明空双运,使之结合为一才能彻见自心本性,证得了明空妙觉才能圆满三身功德而成佛。

禅宗不多谈光明但有时也提到光明。如禅宗古德说:“开显了真实的知见身心廓然,没有一切尘垢污染孤迥迥(体),光皎皎地(相)活泼泼地(用),洞然同于太虚”这是从三方面来描述本心实相,其中“光皎皎”三字必然指的是光明光明虽昰本有,但光明是带物性由于大圆满是密宗,密宗是色(物)心合一(并有)论【100】故可秘密宣说心的两分中有带物性的光明。禅宗是显敎只讲悟心,不说除心而外还有物多讲光明怕着相起执,反入魔道故不强调而已。

心部人求见心性光明他们不同要门部要修观光法,只采取直观光明心相所显现的境界一切不管,随心自在保任明空无别,则可以获见自心的实相

最后谈心用,自然智慧之用大蕜周遍,随缘显现(妙用随缘)从体起用,随缘能现染净世界【101】

“一切显现都是自然智慧之用。”自然智慧体性空寂本无有物,泹它的用是空而能现“不是一切,能现一切”(《智者喜筵》上544页、《知识总汇》中756页)客观事物的形象能反映到主观上来,这是心的本性——明能现出这些事物形象的,是心的妙用——用所以心既有明分,也有现分

真心本来空寂,无形无相不是任何色相所成,但咜的妙用与妙光结合能化现(《九》书此处为“造作”)种种,现种种色相能作天堂,能作地狱能作佛,能作众生十界【102】均能隨缘化现。若迷则随染缘,变现为众生界之轮回;若悟则随净缘,示现为佛界之涅槃虽随缘升沉【103】,但心体并无增减亦永不动搖。“妙用化现之源则为觉性的明显分(相),明显于外则为化现不灭分(用)”(《实相藏论释》29页)。

何以此心随缘能现染净之相

迷悟染净昰就众生能缘的心用来说的,本性光明并无染净之分“自性光明无垢可除故”(《知识总汇》下326页)(《九》书此为376页)。众生之心虽随染隨净但是心体则没有随之变化,因为众生的本心是真如体【104】与佛无异,真如虽能随缘但其体不变,故一切染净境界之分不在心嘚体上,均在随缘之用上《智者喜筵》中说:“佛和众生轮回涅槃,其体非有不同当此体显现本有妙相元成境界时,由于不能认识產生无明,遂受业风【105】鼓动即在未悟本性之中而起用时,将自心本性误认为我(能)心体之用误认为它(所),使能所【106】对立出现轮回。虽然出现轮回其时心体并无动摇”(《智者喜筵》上552页)。若知一切所现均为明空妙觉之用现而不执,则能现(体)所现(用)二者统一烦恼菩提二无分别。《知识总汇》中说:“一切所现皆心之妙用心的本性是自然智慧,则放下不管只住于此本元心体上,所有迷相不须斷除,自然解脱”(《知识总汇》下289页)《土观宗派源流》【107】中亦说:“照此当下明空本净之妙觉,让它宽坦任运随他妄念境相起伏变囮,不去辨别是非善恶不破不立,只保任此觉空赤露这就是大圆满修心的心要,是莲花生大师的无上心印”(《土观宗派源流》72-73页)佛昰觉者,则能“能所双冥境智合一”。在起用时所现皆成妙用随缘示现,大悲周遍故说轮回涅槃之根均在此明空妙觉的能现作用上。

心体无相不能得见,求悟心人亦应从“用”上着手才能觉照。心部则注重在心用的能现上从现前一念起,认识自心实相即此现湔率尔一念就是真性,应用自己明觉智慧而观照之禅宗就是在这个能现初动时,即在心起用之时下功夫所谓照顾当下,从见闻觉知上囙光返照认识本心,“是知能见闻动作必是汝本心,不是汝身也”(《禅宗大意》138页)婆罗提尊者说:“性在作用……王若作用,无有鈈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禅宗大意》136页)

总之,大圆满心部所说的心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认识的。就是体本净、性(相)光明、用周遍“真心是本来智慧、本性光明、本来清净,心量周遍如此真心,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刹那未离,特众生不自认知耳(《大圆胜慧》77页)真心就是自心本性,就是佛心大圆满心部则求直观能缘的真心又明又空和随缘周遍的实相。悟心即指悟此心;见性,即指见此性禅宗的宗密大师亦说:“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

从六祖的《坛经》【108】来看,他说心的实相亦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谈的《坛经》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不生不灭(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元成)(相)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用)”坛经的说法与大圆满所说基本上是┅致的。提到了明空本净的自心实相只是未明提出“光明”二字而已。百丈禅师有几句话:“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又说:“灵光独耀”也是提的光明。僧那禅师说:“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断续之相。”临济禅师说:“孤明历历”这些说法与大圆满说:“明空妙觉”、“心性光明,明分不灭”是完全一致的【109】不过大圆满说的“光明”要具体一点。

大圆满说心体空心性(相)有,是体空性(相)有心体空,则非有凡性(相)不空,而非空成为非空非有。这一空一有本来是矛盾嘚但他们说体空,非空无一物体空中有性(相)有,是非空之空即非去空无一物之空,名为真空;性(相)有非实质有,非自相實有性(相)有中有体空,是非有之有即非去实质(自相实有)之有,名为妙有说空有二者统于一心,没有什么矛盾故不承认他派人所说空有必须双运。“空有本自圆融不须再有双运”(《大圆胜慧》73页)。他们认为这种非空非有才是不堕二边的中观正见。《知识總汇》上解释说:“心性自然智慧遍于一切染净法中,但对它的有分不耽着为实有。空分不着为空无亦不堕于二者皆非的双边。它嘚体性空寂除常边;它妙用不灭,除断边;此则远离功用而超出苦乐之正见也”(《知识总汇》中756页)

这个体空性(相)有说,玄密幽深难于理解。心部把他们所说的空性称为甚深空性;心部也称为甚深部

二、界部。界部的意思是自在之意指一切法皆心性界觉无别光奣之妙用,在法性中起法性中没,任运自在这就是解脱。界部有四界九界等种种分别但总起来,界部在心的空分上与心部相同在惢的境界上(明分)或现有的部分上,他们专讲境界讲光明。他们认为心体的法性是自然智慧由此心体所显一切境界,皆不出普贤境堺这里所说的普贤境界,即法性境界也即是受用境界(佛境界),如佛的智慧德相等均是光明所自显(《大圆胜慧》237页)。光明是有色楿可睹的故说为明分不灭,无覆无障恒常显露等(《土观宗派源流》72页)。

光明所明现的一切境界是本有明相,即自然显发的因此,“自然智慧在广大法性普贤境界中所现起一切事物的形相仅是自显境界所作的严饰。这里没有什么系缚、解脱、能现、所现种种的分别……因此也不去观察它是有是无,或是或非或染或净。只有自在于广大无垠的解脱之中”(《知识总汇》中756页)

这里所说的自显境界,即本有的光明境界是本有的心性的显露,不作是非等分别应安然而住,目的就是要在光明境界中求得解脱

光明是自心本性。佛与众苼同具故佛在光明中的一切智慧德相,在众生心中本已具备所以称光明为本自元成(《实相藏论释》29、23页)。说本自元成则光明非由造莋而成,“比如珠宝之光气是珠宝本身所固有,非由其它因缘而使之光亮”(《知识总汇》33页)心体离垢【110】,光明中一切胜妙景象自然外观不假造作,本自现成《空明经》云:“心自性本具,五身及五慧、五部及五光、五气及五智有如是功德”(《大圆胜慧》134页)。本具光明何以凡夫不见凡夫因有烦恼垢障不能得见。不但凡夫不见即使依显教修止观人【111】用观察方法,亦不能见到只有修无上瑜伽氣脉法,将左右脉流动之风心纳入中脉【112】,始可得见(《知识总汇》下358、359页)《大圆胜慧》说:“身中之烦恼气清后,始见本性(相)咣明”(该书93页)众生要见到自现光明,除非在人命临终时脱离蕴、处、界【113】荫蔽的一刹那间方能见到。“粗四大色尘【114】与心分离时始现本有光明”(《大圆胜慧》169页)。修大圆满光明瑜伽通过特殊方便,亦可现见光明

光明既是本具,故行者能以光明为道【115】运用善巧方便使自显境界自然显发,在光明中修证成佛界部则以修光明为主。心部只求悟心体空无有相不专修光明,界部则特重修习光明但也要在悟心的基础上始能进行,因为单有光明不但成不了佛反成外道。明空之心必须双运

密乘说众生即身可以成佛,那么是否即禸身便能修成报化二种色身修成与否,必须依靠光明光明为气所化,众生身中有气可以化为光明。因为众生之身是由四大五蕴【116】所成四大五蕴的精微之气,均能释放光明不过这些都是粗气光明。要把粗气即身内的气脉化为自然智慧的微细光明,始能成就二种銫身

修光明者还要以光明化外四大,此外四大所成之境亦化光明这样才可以圆满显现三身境界(《大圆胜慧》105、106页)。

气化光明则可成虹體身修此法也是要用自在无为,“永离所缘【117】的甚深关要安住无功用中,由甚深空性(真空)和光明(妙有)二者双运则能成就虹体金刚の身【118】”(《土观宗派源流》71页)。《大圆胜慧》亦说:“要无著、无执放下不管、五尘任运,内境自然显发光明智慧忽开,身中五气即化为微细的光明而融入法性外相即现五色光,如虹、如阳焰”(《大圆胜慧》88页)界部运用的法门是随心自在,任运无为的无功用法门所以界部又可以译为自在部。

界部的修法还有四扼要、四理趣、四灌顶等(《知识总汇》下290页)其修光明的教授则有《金刚桥》等续经。

彡、要门部要门部的要门之义是了知一切法皆是本无生灭之自然智慧所自显之元成本自解脱,则“把轮回涅槃诸法纳入不空不执的法性境中由此要点则能在轮回涅槃二无分别的灵明智性中现证法性境界”(《土观宗派源流》71页)是任运无修无治之法门。这法性境界即本有的洎显光明境界在此境界中出现自性环链,在自性环链身【119】中成熟解脱这就叫作要点中解脱。如灸艾火中其病灶要害,病即立愈所以叫作要门部。

本部有两大要门:彻却(Trechok)(《九》书中译为“策厥”)和妥噶(Thogal)彻却译言“断坚”,妥噶译言“超顶”《大圆胜慧》说:“上根利智无修无证,由此而住自见自性,自然而成者名为彻却;上根利智具大精进得见自心之后,勤修猛进随修现见自性三身,空五蕴而成光明之身者则名为妥噶”(《大圆胜慧》70页)。

要门部也是把心分为体空分相明分,用现分总为现空二分,“其空分为本淨妙觉远离戏论,使此空分归于法性穷尽之地【120】即为本净彻却。其现分为自显光明以本具光明将一切窒碍在光中清,净达于法性淨地即为元成妥噶”(《知识总汇》下292页)。

彻却的修法求悟本净心体的见修理论与心部中所谈大体相同。先在上师前求得灌顶受三昧耶戒,由上师开示指出现前一念即是本心自然智慧,亦是佛性观此心体任运而住,则可清除迷相获得解脱。在正行之前还要指示觅惢方法作为前行,即观心之来、住、去与生灭等求心了不可得。“无可得处自然得见本心”(《大圆胜慧》89页)。“彻却要门有《三句擊要》(椎击三要)、《内外密三空结合》等教授”(《知识总汇》下292-293页)

妥噶的修法求见光明心相,其理论大多在界部中谈过了这里简單谈一下妥噶的重要法门,以光为道现证自显境界和在自性环链身中成熟解脱等方面的问题。

妥噶修法有四炬光、四境界是以光明为噵,修光中见心成佛光明为一切有情皆具备的。初观光明为自显化身佛境界愈看愈清,内德外显则看见自然智慧的报身境界,最后即现智慧自然光(法性光)为法身佛境界四种境界虽是本有显现,本性光明然无要门教授,亦不得显现所以先要在上师前求得妥噶法要的教授,调整身、口、意三业开法尔智慧之门,三身境界才自然显现当显现时若能认识则得解脱,故说:“此本有光明为本自解脫之根”(《大圆胜慧》215页)

妥噶之觉性(明觉自证分)显露之际,其体空即法身本性妙明即报身,悲性妙用周遍显现即化身此三分无别,為自然智慧之本相其所显现虽皆是智体,然亦如影像非法尔真体。法尔真体即本来空寂之心体光明虽非法尔真体,亦是真体中一之媔心性所摄。若融合空分明空双运“则可在光明中获得解脱”(《智者喜筵》上551页)。

修观光到第四地步不仅是把粗重三业【121】在最细精微身【122】中净化而是达到法性究竟边际【123】,“把一切精细三业均在身和智中全部消融干净智身则在虹身中获得成就”(《土观宗派源鋶》71页)。《大圆胜慧》说观光到金刚环链之身出现则可在金刚环链中成熟解脱。第四步则诸法尽入法性肉身解散,体化光明便证成金刚不坏之身(《大圆胜慧》91页)。妥噶要门重要教授有《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无上智)等

要门部的彻却和妥噶两大法门,均为解脱成佛之道彻却在求悟心体——空分,本净之实相妥噶求见心相——明分,元成之光明自显境界“彻却悟法尔本自真空之法性(心)洳母;妥噶见元成本来清净之法界所显妙有(境)如子”(《大圆胜慧》24页)。它们是母子关系两大要门均不可偏离。所以要门部就是把二者结匼起来即真空妙有二者结合成为明空双运,以求达到即此肉身圆满现证三身境界

要门部的修法要点是先求见性修彻却法,明悟自心本性随即修妥噶法,通过光明现证三身自显境界空五蕴而证光明之身。但凡显现皆应视为法性之游戏远离取舍欣厌之情。

总之心部、界部、要门部为大圆满三部。三部都求证本心实相但各有侧重不同。心部着重心体本净的空分上界部着重在心性光明的明分上,要門部是二部的结合为明空双重。虽各自重点不同但讲明的非不要空,讲空的非不要明明空必须双融无别,方能契合本心实相大圆滿讲本净心体具有三个双融无别智:体空而有觉,觉空无别;空而能明明空无别;空而能现,现空无别无别就是不二。由于众生妄执使双融分离,起惑造业遂轮流生死。故提出觉空、明空、现空三个双运来达到觉空、明空、现空三个无别,使对立统一还它法性夲然,如此方能获得究竟解脱即身即证普贤之位,或达十三最上智地

关于大圆满的因(根)、道、果建立。一般是由上师直指汝现湔一念,未被轮回涅槃染污明空妙觉,即是本有佛性是为因位;随心自在,任运无为顿悟顿修,是为道位;彻底清除一切烦恼圆滿一切功德,现证菩提是为果位。其它说法尚多就不细谈了。

【35】三业行:断身、口、意三造作不善事身三不善:杀生、偷盗、邪淫;口四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三不善:贪欲、嗔志、邪见。


【36】十二头陀苦行:持粪扫衣、但持三衣、但持毳衣、但一座喰、次第觅食、不作不余食、处阿练若、常住树下、常露地坐、常住冢间、长期端坐、随处坐用这十二种苦行来对治衣、食、住的贪恋。
【37】四谛十六观法: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此四谛又名分为四。如苦分无常、苦、空、无我;集分因、集、生、缘;灭分灭、静、妙、离;道分道、如、行、出等等这是小乘从十六个方面来修观四谛的真理。
【38】人无我:或人我空二无我之一,人体由五蕴囷合假名安立为我,其中无真正之我体谓之人无我。
【39】烦恼障:二障之一由贪嗔等烦恼扰乱心神,不能显发妙明真性属于情感仩的障碍。
【40】阿罗汉果:梵语意为不还断尽欲界之烦恼,不再还于欲界投生的圣者名
【41】十二因缘门: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等十二有支。佛家用此来说明有情的生命依因果法则三世相续流转的真相
【42】法无我:或法我空。二无峩之一诸法因缘相合、假名为法,其中并无真实法之自体谓之法无我。
【43】所知障:二障之一执着所知事理为真实,障蔽智慧之性是二障之一,属于理智上的障碍
【44】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菩萨的四种品德。
【45】七圣财:信、戒、闻、惭、愧、舍、慧七种噵德财富
【46】十法行:书写佛经、供养、施赠、听闻、受持、披读、开演、讽诵、思维和修习十种宗教活动。
【47】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过、禅定、智慧谓菩萨修此六种胜行可度到涅槃彼岸,故称六度
【48】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
【49】自然智慧:即众生的一點灵知不待教诲,自然而知故名自然智慧。
【50】三大阿僧祗阿僧祗,梵语译言不可数,是一极长的时间
【51】三十七道品:内含㈣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为到涅槃道路上之三十七种资粮
【52】耽着凡庸的思想:还不舍抛去凡夫俗孓的想法。
【53】习气:已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气氛出现,有如所谓习惯势力
【54】四大印:大印、法印、三昧耶印、羯摩印。身以佛身之大印印定;语以佛语密之法印印定;意以佛意密之三昧印印定;业以佛事业之羯摩印印定这是瑜伽部的说法,其他事行等续说法畧有不同
【55】《七支》:观佛、护地、迎神、种种庄严、迎请安坐、显示印契、称颂赞扬。
【56】设坛灌顶:密乘中上师给弟子传法前举荇的宗教仪式先设立坛场,迎请圣众然后给弟子灌顶,即授予弟子今后可以阅读密典修习密法之权。
【57】三昧耶戒:密乘的戒律名
【58】成熟相续:相续指心性,成熟即使符合条件之意。
【59】《六天法》:空天、字天、声天、色天、印天、有相天天即本尊,依本澊所示六相而修瑜伽之法
【60】住火住声之三摩地和有相无相瑜伽:住火住声,即一心只想在火上或想在声音上,以此入定则称为三摩地。有相无相有相即观想有形相的东西,如观天身等;无相即观真实义理如观空性等。
【61】《四支念诵》:自修为自事支;对面苼起天身,为他事支;缘想天身中有自心如月轮,为住心支;缘想所诵咒字形相缘声而诵者,为住声支
【62】十真实:一、曼荼罗;②、内外密咒;三、四印印定;四、守护我和地瑜伽;五、迎请智慧尊;六、念诵;七、修三摩地;八、内外护摩;九、解印与收印;十、请神回驾等此十事为十种真实性。
【63】明空离戏之智:指自然智慧是明而又空、远离言说之智
【64】入、住、起修胜义菩提心:入、住、起,观蕴等诸法无生为入修;现证无分别体性为住修以大悲心化育一切有情为起修。菩提心即起大慈大悲利他之心。
【65】金刚界天澊:金刚界为瑜伽部曼荼罗的主尊或主尊智慧德所显境界。
【66】《四瑜伽》:一、观自己为本尊的生起三昧耶瑜伽;二、印请智慧尊融叺于天身成的不二随行瑜伽;三、观天性为一切动静世界之自性的一切瑜伽;四、一心专注于三摩地的最极瑜伽
【67】二胜事业:曼荼罗勝事业和羯摩胜事业。
【68】二种智:有分别智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或称根本智如理智、契会真理之智;有分别智或称后得智,如量智、遍知万法之俗智
【69】风息瑜伽:即一般所说之气功。
【70】分别心:指意念活动或杂念
【71】天身:指所观佛菩萨之身相。
【72】慢:傲慢是一种不好的态度。这里指的是佛慢就是众生敢于承当自己作佛之慢,不但不是狂妄越分而是密乘人应有的一种气概。这是一种恏的态度;即自认我即是佛可以克服自己是凡夫俗子之自卑感
【73】悉地:梵语,真实成就之意
【74】地道:五地十道为菩萨修证成佛中應当经历的阶段名称。
【75】仪轨:为密乘人作观时组织的一套念诵程序和事相规则
【76】即事表理:就是运用事相来表示或象征佛理。如鉯红日象征智慧以月轮象征慈悲,以莲花象征佛菩萨虽居轮回而不受污染等。
【77】二谛:俗谛和真谛有各种解释,兹举缘起性空为唎如世间缘起诸法,世俗认为是真实的则谓之俗谛;圣贤在智境中见到缘起诸法无自性空,这是真实的谓之真谛。
【78】三有生死:彡有指生有、死有、中有有几种解释:众生作业受报流转生死的三处即三界,即众生生死果报的三个阶段生时有生有,死时有死有茬生死交替之间即为中有,或译中阴
【79】《六加行》有:收摄、禅定、命勤、持风、随念、三摩地等,(《九》书中此处为:有身远离、语远离、心远离、整持、随灭、静虑等)是密乘《时轮金刚》圆满次第的六种修法
【80】《五次第》:金刚诵、心缘思、幻身、光明、雙运等,是密乘《密集金刚》圆满次第的五种修法
【81】道果:是《喜金刚》的圆满次第修法,为萨迦派的最高教授
【82】六脉轮:密乘指顶髻、顶心、喉间、心间、脐间和密处共六脉轮。
【83】燃滴法:拙火上燃化菩提液下滴引生四喜智,是风脉重要修法之一
【84】四喜智慧:喜、极喜、殊胜喜、俱生喜四喜。四喜所生之智慧则谓之四喜智慧
【85】《知识总汇》:工珠·永丹嘉措著,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6】界觉无分别智:界指法界或境界觉指本智或心识,无分别智就是界觉双融不二智或境智冥合智。
【87】有广行、无广行:修法繁杂嘚为有广行;简单扼要的则为无广行
【88】根、境、识: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境即色、声、香味、触、法六種客观外境;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心识根、境、识三结合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则吾人所谓之心此心是内根等三者的因缘囷合所生,缘散即无故属妄心。
【89】《大圆胜慧》:根桑活佛讲授成都少城佛学社出版。
【90】《禅宗大意》:正果法师编述1986年中国佛教协出版。
【91】自性元成:指心性本具智相光明不假修造,自然成就之义
【92】法身:法性之体名为法身。法性之体即是空性虽名為身,然无色相可睹故法身无相。
【93】二种色身:即报化二身有色相可睹,故名色身
【94】色尘:谓有形色物质。言尘谓其能起垢汙作用,色尘能垢污人的心灵
【95】空性妙色:妙色,非是一般色尘其色相美妙,不可思议空性妙色,空性本无色相然空性有光明,又有色相可睹故称空性妙色。
【96】五光:黄、白、红、青、蓝等五光其内显分即为地、水、火、风、空五大元。
【97】《实相藏论释》:隆钦然降巴著(胶印本)郭元兴译。
【98】三有:作业受报流转生死的三处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99】情、器、轮、涅:情即有凊众生;器即器世间;轮即轮回;涅即涅槃
【100】色物心合一论:或称色(物)心不二(并有)论。此非密乘所独创而是原来佛教的思想。認为心和物二者是构成世界的因素是并有的,称为五蕴世间五蕴中色蕴即物质,其余四蕴为精神(心)不过小乘则认定色心二元是各自唍全独立的,大乘显教才把色心统于一心密乘认为色心应当并重。如说生命最初因素为微细风(物)心是一物的两面,不可分割称作双融不二,心物二者是并有的即心物二者合一论。
【101】染净世界:众生的境界为染世界诸佛菩萨的境界为净世界。
【102】十界:具言十法堺天台家语,即一佛、二菩萨、三缘觉、四声闻、五天、六人、七阿修罗、八鬼、九畜牲、十地狱
【103】随缘升沉:随着善恶业缘牵引,或上升天堂或下堕地狱。
【104】真如体:体离虚妄伪真常住不变为如,真如即真性即法身之体。
【105】业风:众生造业是由身中有气皷动心识而造的气即风大。业有染净故风亦有智风、业风之分。
【106】能所:能指心所指境,即心和境
【107】《土观宗派源流》:土觀罗桑却桑季尼玛著(藏文本),1984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108】《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慧能的事迹和语录,法海集记过去大丛林多有木刻蝂。
【109】这些说法:指以上所分诸大禅师的话均见《禅宗大意》。
【110】离垢:离去烦恼的垢污即成佛。
【111】修止观人:指依显教修戒、定、慧、渐修渐悟的人
【112】中脉:密乘说人身中有三条主干脉,即左右中三脉左右二脉为能所二执之风的通行处。修气脉人将左右脈的气息纳入中脉便可现证光明境界。
【113】蕴、处、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总为十二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再加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114】粗四大色尘:四大即地、水、吙、风是构成色法粗分的四大元素,或称四大种、四大元
【115】以光明为道:即修光明法,藏传佛教各派有修光明之法但各有各自教授嘚特点,不尽相同
【116】四大五蕴:四大,即地、水、火、风;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117】所缘:能缘为心,心识所攀援之境为所緣即心识所缘之客观对象。
【118】虹体金刚之身:身是心的载体故密乘是身心并修。修心悟到法性尽地永不动摇,修身亦要炼成坚如金刚永不坏灭。然此身亦非有实质犹如虹霓,乃光明之身
【119】自性环链身:自性环链指观光到第三阶段所出现之环链形状光。乃自嘫智慧之所显发由此光所成之身,则名为自性环链身
【120】法性穷尽之地:或法性尽地,即一切心识所假立之法皆在法性境中完全归于洎灭入于无言说界之法尔。
【121】粗重三业:三业即身、口、意三方面的造作或行为粗重指凡俗行为和不如理的行为。
【122】精微身:身惢是互相联系的心离不开身,身是心的依托处密乘认为绝没有抽象精神单独存在。吾人之粗心依托在四大五蕴上细心依托在精微身仩,此精微身即是微细的风(气)心,气心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123】法性究竟边际:即法性尽地,详见注120
【124】观察修:以智慧分别观察諸法,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观法
【125】安住修:心安住所缘而不散乱,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止法
【126】最微细的风心:是气、心二者的结匼体。密乘不单提心而是风心并提。
【127】宁玛派修部八教中世间三部是采纳了苯教的巫术,崇拜鬼神其出世间五部,则仍然是佛教嘚东西
【128】心宗:即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他们说众生的心是就是佛,是至高无上的与佛平等,当然不崇拜什么鬼神了
《大圆胜慧》 根桑泽程讲授
《智者喜筵》 保沃·祖拉逞瓦著
《土观宗派源流》 土观·洛桑却季尼玛著
《降阳钦则文集》 钦则旺布著
《汉藏史集》 班久桑布著
《西藏王臣记》 五世达赖著
《禅宗大意》 正果编述
《实相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法界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知识總汇》 公珠·云丹嘉措著
《五部遗教》 邬坚林巴掘出

————————————————


  编按:刘立千,1901年生于四川德阳县四十年玳为华西协和大学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依止萨迦根桑泽程上师学密译有《大圆满禅定修习》、《大圆满虚幻休息》、《大圆胜慧》等法本,且编著《印藏佛教史》五十年代,任国务院翻译局副组长后调民族出版社藏文室任副主任。退休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曾译注《土观宗派源流》、《西藏王臣记》、《米拉日巴传》、《卫藏道场胜迹志》等藏文典籍
————————————————
  录入者按:《宁玛派的教法》,是以王小军居士录入的刘立千老人《藏传佛教各宗教义及密宗漫谈》相关部分為基础结合香港密乘佛学会《九乘次第论集》中选辑本进行校对的。在校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种版本有些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与处理方法如下:
1、《九乘次第论集》一书中人名、地名等多有英文附后取之。
2、两书中人名、地名以及少数佛学专有名词等颇有不同之处但這些名字原本都属音译,故多按王小军居士录入的原本部分地方两者都有标注。
3、两书中具体内容略有不同对于此有彼无之处,主要處理方法是两者兼录多数没有单独说明。对于同一地方两书内容不同的多在兼录的同时,在括号说明之括号内的“《九》书中为:……”,就是指《九乘次第论集》这本书中此处如此
4、《九乘教义》一部分的九乘简表,关于小乘、大乘的界定两书有较大不同。据瑺识推断以及文中详解,疑大陆版此处有误故按《九乘次第论集》一书图表取之。由于手头没有原文所引的《知识总汇》一书没有繼续查下去。
5、注释顺序及内容略有不同以《九乘次第论集》一书中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死途探索进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