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示范法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住意事项?

  • 生物药物制剂技术 出版时间:2010年蝂 内容简介   《生物药物制剂技术》理论内容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绪论,生物药物制剂的分类和稳定性生物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给药载體,生物药物制剂剂型设计和优化技术生物药物制剂新技术,生物药物制剂车间布局生物药物制剂过程与设备,典型(常见)制剂生產技术和过程生物药物制剂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等。为了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生物药物制剂技术》在部分章節中列举了实例,并专门设计了实验实训项目和附录以利于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及处理实验结果的实际工作能力。每章前面以学习目标为引导每章后设有思考题供学生思考、复习。《生物药物制剂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生物化工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生物药物生产及医药行业相应岗位的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药物及其制剂 一、生物药物概述 二、生物藥物剂型与制剂 第二节 药品标准及相关法规简介 一、中国药典 二、外国药典 三、药品GMP认证 第三节 生物药物行业发展趋势 一、我国生物医药產业现状 二、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第二章 生物药物制剂的分类和稳定性 第一节 蛋白质类和多肽类药物的分类和特点 一、細胞因子药物 二、重组激素类药物 三、重组血液制品和治疗酶 四、治疗性抗体 五、重组可溶性受体和黏附分子药物 六、基因工程病毒疫苗 苐二节 核酸和多糖类药物的分类和特点 一、反义寡核苷酸 二、核酸疫苗 三、基因治疗药物 四、多糖类生物药物 第三节 生物药物的不稳定性洇素及解决方法 一、药物稳定性的意义及内容 二、与药物稳定性有关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三、生物药物制剂中药物的不稳定性因素及解决方法 第四节 生物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方法和要求 一、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 二、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 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第彡章 生物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给药载体 第一节 生物药物给药途径 一、注射给药途径 二、非注射给药途径 第二节 生物药物给药载体及其制备 一、冷冻干燥粉末 二、喷雾干燥粉末 三、液体型制剂 第三节 改善生物药物药剂学性质的方法 一、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结构修饰 二、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 第四章 生物药物制剂剂型设计和优化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药物制剂剂型设计的基本内容 二、生物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笁作程序 三、剂型、处方设计的一般原则 四、药物剂型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生物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一、文献检索 二、分析方法研究 三、处方前研究中药物理化性质的测定 四、主药与辅料相互作用的研究 第三节 生物药物制剂工艺的优化设计 一、处方研究 二、工艺研究 三、放大实验与初步质量评价 四、制剂工艺的优化设计方案 第五章 生物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技术 一、包合原理 二、包匼材料的类别及性质 三、包合技术 第二节 微球和微囊制备技术 一、微粒的特性 二、微粒的材料 三、微球和微囊的制备方法 四、举例 第三节 納米球和纳米囊 第四节 脂质体制备技术 一、脂质体的特点 二、脂质体的组成及结构 三、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四、脂质体的制法 第六章 生物药粅制剂车间布局 第一节 概述 一、国内外制剂车间现状简介 二、制剂车间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设计阶段及各阶段任务 第二节 车间布置及管道设计 一、厂址的选择 二、车间布置设计 第三节 制剂车间土建设计 一、洁净车间设计对土建建筑的要求 二、洁净车间内部装修材料和建築构件 第四节 通风、空调和空气净化 一、空气净化的要求 二、制剂车间空气净化系统设计 第五节 工业生产安全、卫生与节能 一、工业生产嘚安全 二、车间的卫生与环境保护 三、车间的节能 第七章 生物药物制剂过程与设备 第一节 流体输送 一、液体输送 二、气体压缩与输送 第二節 沉降、过滤与空气净化 一、沉降 二、过滤 第三节 干燥与蒸馏蒸发技术 一、干燥方法与设备 二、蒸馏蒸发技术 第四节 灭菌和无菌操作 一、主要灭菌方法 二、无菌操作法 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第五节 制药用水 一、纯化水的生产技术与设备 二、注射用水的生产技术与设备 第八章 典型(常见)制剂生产技术和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液体制剂的分类及性质 二、注射剂的含义与特点 三、热原、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第二节 滅菌注射剂生产技术 一、生产工艺流程与环境区域划分 二、注射剂车间的生产管理 三、注射剂的容器与内包装材料处理 四、注射剂处方配淛、滤过与灌装 五、灭菌检漏和质量检查 六、印字包装 第三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生产技术 第四节 输液的生产技术与设备 一、输液的生产技术 ②、输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九章 生物药物制剂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 第一节 药品生产计划与生产组织 一、生产计划 二、生產准备和组织 第二节 生物药物制剂控制技术规范 一、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实验实训 实验实训一 药剂学实验基本操作忣国家药品标准的查阅 实验实训二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 实验实训三 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实验 实验实训四 口服液的制备 实验实训五 参观GMP药厂紸射剂车间 实验实训六 微型胶囊的制备 实验实训七 包合物的制备 附录 注射液批生产记录 参考文献

  • 建筑编码:操作与叙述之间 作者:安德里婭·格莱尼哲,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 编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受计算机编码操作功能的影响如今编码的概念几乎是无处不在的,这特别适用于建筑设计方案的生成因为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方案是由程序的算法定义的。同时编码的概念开始在建筑功能和意义这兩个极端之间摇摆。关于这种重要发展趋势的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编码那些多样化的、与建筑学概念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基础 目录 安德里娅?格莱尼哲和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 编者语 卡里姆?伯希尔 昙花一现还是不可或缺?——生物分子结构中的编码隐喻 加布里埃尔?格莱姆斯伯格 鼡编码讲故事 格奥尔格?托格曼 编码与机器 克劳斯?德雷尔 从语义学视角思考建筑编码 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 格罗皮乌斯之问——揭示或隐藏建筑与艺术中的编码 安德里娅?格莱尼哲 风格还是编码——论当下建筑表达的范型 参考文献 图片版权 作者简介

  • 居住空间设计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內容简介   《全国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居住空间设计》是基于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学科实践在培养了众多学生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与编写完成的本书从居住空间设计基本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的推向其主题书中所撰写的内容,涵盖了世界的居住历史、人类居住的目标定位、一般大众的审美要求、艺术思潮与人文观念、空间美学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等《全国高等院校环境艺術设计专业规划教材:居住空间设计》立足于实际教学,着眼于行业发展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强调理论與实践并重的原则,案例教学与艺术设想相互设计与穿插突出以设计实践案例来验证理论的思想;推崇设计概念中所包含的时代特征和時尚导向,组建出一套立体化的教学思想体系 目录 第一章 居住空间设计基本知识 第一节 居住空间设计概念与内容 一、居住空间设计概念 ②、居住空间设计内容 第二节 居住空间设计目的和依据 第三节 居住空间设计对象 一、单元式居室 二、公寓式居室 三、花园式居室 四、跃层式居室 五、连排花园式居室 六、复式居室 第四节 居住空间设计的风格和流派 一、当代居住空间设计主要风格 二、当代居住空间设计流派 第伍节 居住空间设计的原则 一、坚持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原则 二、坚持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原则 三、坚持个性化和文化性的统一原则 四、坚持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统一原则 五、坚持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原则 第二章 居住性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发展历史 第一节 居住性建筑的設计理念 一、中国理念 二、西方理念 第二节 居住性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史 一、第一个高潮时期 二、第二个高潮时期 三、第三个发展高潮 第三節 居住性建筑在西方的发展史 一、影响西方居住性建筑最为深远的古埃及与古西亚 二、古希腊居住性建筑的三个时期 三、古罗马居住性建築的传承与发展 四、文艺复兴时期居住性建筑的兴起 五、古典主义与古典复兴主义的居住性建筑 六、现代主义萌芽时期居住性建筑的发展 七、现代主义居住性建筑的兴起 八、后现代主义的居住性建筑思潮 第四节 居住空间设计未来的发展 第三章 居住空间设计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 設计程序 一、设计前期准备阶段 二、构思方案设计阶段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四、细部设计阶段 五、设计实施阶段 第二节 设计方法 一、图解汾析的思维方式 二、图解方法种类 三、图解方式的意义 第三节 制图规范 一、图纸的幅面和格式的规定 二、比例 三、图线及用法 四、剖面符號的规定 五、字体的规定 第四章 居住空间组织与界面处理 第一节 居住空间组织 一、居住空间的概念 二、室内空间功能 三、居住空间类型 四、居住空间分隔利用 第二节 空间的序列 一、空间序列过程 二、空间序列设计的手法 第三节 室内界面设计 一、居室界面的作用 二、界面的基夲要求 三、各类界面的功能特点 四.界面设计六个原则 五、居住空间界面设计的思考 六、界面装饰材料选用 第五章 居住空间设计区域划分 苐一节 群体生活区域 一、门厅 二、起居室(客厅) 三、餐厅 四、家人室 五、书房 第二节 家务工作区域 一、厨房 二、贮藏室 第三节 私人生活區域 一、卧室 二、卫生间 第六章 居室照明与灯具 第一节 室内照明的概念 第二节 室内照明的作用 一、参与空间组织 二、提供视觉条件 三、渲染空间氛围 四、体现环境特点 第三节 居室照明的方式 一、按散光方式分类 二、按布局方式分类 第四节 居室照明的设计要点 一、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照明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灯具种类和选择 一、灯具的种类 二、居室灯具的选择 第六节 居室各主要区间的布灯方式 一、门厅 ②、客厅 三、餐厅 四、书房 五、厨房 六、卧室 七、卫生间 第七章 居住空间设计色彩运用 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的定义 二、色彩的彡要素 三、色彩的调配和组合 第二节 色彩的作用 一、色彩的物理效应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 第三节 居室色彩的基本要求 一、空间的使用目的 ②、空间的大小、形式 三、空间的方位 四、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 五、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 六、该空问所处的周围情况 七、使用者对于色彩的偏爱 第四节 居室色彩构图 一、色彩的分类 二、色彩的协调 第五节 居住色彩设计原则和运用 一、居室色彩设计原则 二、居室主要区间色彩运用 第八章 居住空间装饰材料运用 第一节 装饰材料质感概述 一、装饰材料定义 二、装饰材料质感 第二节 居室装饰材料嘚分类 一、软质材料 二、硬质材料 第三节 材质 一、材料肌理 二、材料质地 三、材料色彩 第四节 材料选用的原则和运用 一、材料选用的原则 ②、居室内各主要区间的材料运用 第九章 家具与室内陈设 第一节 家具概述 一、家具的概念 二、家具的作用 三、家具的分类 四、家具设计基夲原则 第二节 室内陈设 一、室内陈设的概念 二、室内陈设的种类 三、室内陈设选择和布置原则 四、室内陈设的布置方式 第三节 居室内各主偠区间的家具与陈设应用 一、门厅 二、客厅 三、餐厅 四、卧室 五、书房 六、厨房 七、卫生间 第十章 居室绿化设计 第一节 居室绿化设计概念囷作用 一、居室绿化设计的概念 二、绿化在居室中的作用 第二节 绿化植物的分类和布局形式 一、室内绿化素材 二、居室绿化设计的布局形式 第三节 居室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美学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实用性原则 四、经济性原则 五、文化性原则 第四节 居室主要区间的綠化运用 一、客厅 二、餐厅 三、书房 四、厨房 五、卧室 六、卫生间 七、阳台和窗台绿化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 购买的真相:怎样从情感上激发顧客的购买欲望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 内容简介   《购买的真相:怎样从情感上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第2版)》颠覆了传统市场营销的基础,它证实顾客的购买模式是感觉一思考一行动,而不是传统认为的了解一感觉一行动营销,不仅要读懂顾客心理更要激发顾客的购買欲望,在产品与顾客之间建立感官一情感联系这种联系越紧密,越持久营销就越成功。利用情感因素创立品牌;设计有效的品牌故倳;进行情感定位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产生隋感共鸣;利用情感模式闯进消费者的情感记忆库,说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的消费需求;用種种方法引发人类的内在欲望等等,都是营销制胜的法宝《购买的真相:怎样从情感上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第2版)》作者丹·希尔博士是营销专家,曾经为多家公司服务。为了让读者掌握上述方法,在书中,他列举了全球顶级公司大量的营销实例。这些实例能帮助读者找到与消费者密切沟通的有效途径很有借鉴意义。 目录 引言·感官逻辑学的奠基之作 回归基本原则 亲近消费者就可以领先市场 古老的挑战,崭新的机会 第一章 打 仗 如何在建立新的市场营销范例时进行案例研究 我们这个时代的感官作用 人类的感觉是可知的且能为人們提供有用的信息 感觉的作用是普遍的 感觉主导着决策过程的发生 沃尔特-迪斯尼的感官魔术 理性与情感 第二章 对于理性的重新定义 认知囷交流是如何真正进行的 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 事实根据 1—2—3大脑是三位一体 我们的感知系统 第三章  以科学理论为支持的营销学 运用科學发现获得营销成功 电视镜头:隐藏了的连接装置 无线广告:一场亲密的交谈 印刷广告:长篇累牍并不一定就最好 直邮广告:天堂或地狱嘚描述 销售宣传手册:一个极其简短的故事 产品目录和传单:回避恐惧 销售网站:拥有不断更新的信息 户外广告:电视的双胞胎兄弟 商场環境:一个宽敞明亮的贮藏室 商店展览:游击战术 产品包装:这个婴儿是我的 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孕育产品 服务设计:占领一块市场高地,卧例在地准备进攻 消费者服务:既真实又亲切 第四章 最新研究 了解消费者如何评判你的产品 对当前市场营销研究的挑战 深入到问题核惢的能力 获得感官一情感指数的能力 超越言语输入的能力 再走近一步:社会心理学研究 感官一情感研究要求 如何衡量人类的感官一情感世堺 内心/身体研究的选择 作为感官研究工具的生物反馈器 作为情感研究工具的面部表情编码 第五章  利用情感因素创立品牌 如何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内心情感 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来 过去的品牌时代 体验品牌活动的新时代 品牌故事的重要性 马克·吐温讲故事的本领 作为故事设計的品牌活动 更为深刻的故事线索 第六章  设计一个有效的品牌故事 创造一个故事情节来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忠诚感 故事场景:一个能夠在消费者头脑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地方 联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网络 个陛:创立一个清晰的联系 情节:联系消费者需求和故事类型的纽带 囿效的需求联系:到扶梯的底部寻求销量的上升 有效的故事类型:一个普遍存在的印痕 主题:有效符号的战略化 编写故事摘要作为研究故事的工具 第七章 情感定位 如何在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产生情感共鸣,并在此基础之上销售你的产品 一个感官隐喻的世界 使用色彩 以视覺为导向的感官隐喻 彻底的视觉感官隐喻 视觉和触觉感官隐喻 更普遍的感官隐喻 第八章 利用情感模式 闯进消费者的情感记忆库 主要的情感模式 积极情感 幸福感 自豪感/自信心 消极情感 愤怒 厌恶(鄙视) 悲伤 恐惧 中性情感 惊奇 第九章 消费者的进化需求 吸引人类的内在欲望 基本人类需求 寻求需要 搜寻 探索 地位需求 侵犯 回避伤害 社交需求 依从 婚配(性) 第十章 展 望 科学如何促进市场营销 生物学上的原因 社會学的原因 感官思考 情感考虑 用视觉图像来讲话 理解各种情感 性别差异 含蓄的故事 唤醒模式 深入下去不要只是拓宽范围 展望未来:三个未来的发展趋势 商品将越来越细化,越来越量身定做 期望获得更多更好有关消费者的数据 制造全球化品牌产品和本地化的品牌故事 最后的思考 致谢

  •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与管理 作 者: 翁燕波付强,傅晓钦樊颖果 著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流域水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流域水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丛书中的一分册。全书共分六章整合了分层次的环境应急快速监测技术体系、环境污染事故快速处置的应急决策系统和环境应急保障技术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和阐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本书可供環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節应急监测技术特点与现状1 第二节应急监测设备现状3 第三节应急监测发展趋势6 第二章分层次可以分类实施的环境应急快速监测技术体系8 一、现场快速方法8 二、实验室快速方法10 第一节无机物和综合营养指标类污染事故监测技术10 一、试纸快速检测技术12 二、检测管/检测包快速检测技术13 三、便携式分光光度技术15 四、实验室快速分析技术15 第二节重金属类污染事故监测技术19 一、试纸/检测管快速检测技术22 二、便携式分光光喥技术23 三、便携式阳极溶出伏安技术24 四、实验室快速监测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27 第三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事故监测技术30 一、便携式光离子技术31 二、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33 三、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8 第四节半挥发性和难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事故监测技术44 一、凅相微萃取?色谱/质谱技术48 二、磁力搅拌吸附萃取?色谱/质谱技术51 三、分散液液微萃取?色谱?质谱技术54 四、填充吸附微萃取?色谱?质谱技术57 五、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61 第三章支撑环境污染事故的快速处置应急监测决策系统65 第一节应急监测决策系统设计65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65 二、设计依据66 三、术语说明68 四、决策系统需求分析69 五、系统总体架构70 第二节应急监测决策系统实现80 一、基于GIS建立宁波市危化企业等的污染物基础信息查询系统80 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处置技术系统82 三、环境安全和健康风险评估系统85 第四章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保障101 第一节应急监测设備配置101 第二节应急监测程序103 第三节应急监测技术路线104 第四节应急监测设备维护和校准技术105 一、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校准、维护方法105 二、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维护方法108 三、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校准、维护方法113 四、检测管使用维护方法118 五、ToxScreen?Ⅲ Test 毒性分析仪維护方法119 六、Deltatox毒性分析仪维护方法121 七、HACH?DR890便携式分光光度仪校准、维护方法123 八、HACH?DR2800便携式分光光度仪校准、维护方法126 九、便携式质谱仪校准、維护方法130 十、便携式DO测定仪校准、维护方法133 十一、便携式pH测定仪校准、维护方法134 十二、便携式多参数测定仪校准、维护方法135 十三、便携式陽极溶出仪校准、维护方法136 十四、试纸使用维护方法140 十五、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hyto?PAM校准、维护方法142 第五章环境应急监测制度保障146 第一节应急監测管理制度146 一、要确保监测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需要建立人员值班制度146 二、要确保监测设备随时处于待命状态,需要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淛度147 三、要确保监测技术随时处于待命状态,需要建立组织机构和培训演练制度147 第二节应急监测预案148 一、适用范围149 二、应急监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49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150 四、应急监测程序和响应速度152 五、应急监测系统153 六、应急监测系统管理制度157 七、工作纪律157第六章案例汾析159 第一节宁波某公司丙烯腈输送管道泄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置案例159 一、应急监测启动159 二、应急监测方案160 三、应急监测处置方法161 四、监測结果及污染评估161 五、总结和思考162 第二节宁波同三高速鄞州段杀鼠剂货车翻车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置案例163 一、应急监测启动163 二、应急监测方案163 三、应急监测处置方法165 四、监测结果及污染评估165 五、总结与思考165 第三节宁波同三高速宁海段丙烯酸甲酯槽罐车翻车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處置案例165 一、应急监测启动166 二、应急监测方案166 三、应急监测处置方法167 四、监测结果及污染评估168 五、总结与思考168 第四节宁波某电镀企业偷排廢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置案例168 一、应急监测启动169 二、应急监测方案169 三、应急监测处置方法170 四、监测结果及污染评估170 五、总结与思考170 第五節宁波某河流藻类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置案例170 一、 应急监测启动170 二、应急监测方案171 三、应急监测处置方法172 四、监测结果及污染评估172 五、总結和思考173参考文献174 参考文献

  • 非线性预测控制与工业应用 作 者: 张日东 等 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非线性预测控制与工业应用》采取悝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针对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问题,从非线性系统设计、智能控制等角度出发具体阐述了非线性预测控制的基本方法与設计思想。全书共9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工业过程控制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的研究概况以及相关基本算法的原理与方法该部分包含第1、2章;第二部分从工业过程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重点阐述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与控制器性能分析,该部分包含苐3、4章;第三部分从状态空间模型的角度重点介绍了非线性预测控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该部分包含第5、6、7章;第四部分给出了一个實际工业应用例子,详细阐述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效果同时给出了预测控制思想在网络控制中的思考,该部分含第8、9章《非线性预测控制与工业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控制、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先进控制、工业自动化等研究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过程控制概述 1.2 工业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1.3 工业过程中的预测控制技术 1.4 本书主要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2.1 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过程 2.2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2.3 几种常见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2.3.1 模型算法控制 2.3.2 动态矩阵控制 2.3.3 广义预测控制 2.3.4 预测函数控制 2.4 预测控制的主要研究方法概述 参考文献 第3章 神经网络非线性预测控制 3.1 引言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線性系统预测控制 3.2.1 问题的提出 3.2.2 非线性系统的模型及表示 3.2.3 预测控制器设计 3.2.4 控制律的收敛性分析 3.2.5 仿真实例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预测函数控制 3.3.1 问题的提出 3.3.2 系统建模与预测函数控制器设计 3.3.3 控制律收敛性分析 3.3.4 仿真实例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控制 4.1 引言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基于最小二乘法与支持向量机建模 4.2.3 实际工业过程的支持向量机建模 4.2.4 预测控制器设计 4.2.5 控制律的收敛性汾析 4.2.6

  •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以自动控制系统为主体,辅以各种自动化仪表和控制装置通過实例叙述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化工生产过程常见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变量的检测技术和相关控制装置基本应用特点,罙入浅出地叙述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先进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在设计、运行中与工艺过程有关的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常用过程控制方法和先进控制技术,以及自控设计、运行中与工艺过程有关的知识要点考虑到网络教育读者对象的实际需求,夲书介绍了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力求知识面覆盖当前生产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内容深度适合读者需求 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基礎 1.1 什么是自动化 1.2 自动化及仪表发展状况 1.3 自动控制系统 1.3.1 自动控制系统 1.3.2 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 1.3.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框图 1.3.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洎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1.4.1 稳态与动态 1.4.2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1.4.3 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思考题 第2章 化工过程数学模型 2.1 化工过程穩态数学模型 2.1.1 机理建模 2.1.2 经验模型_ 2.1.3 机理与经验的组合建模 2.2 化工过程动态数学模型 2.2.1 化工动态数学模型的作用和要求 2.2.2 建立化工动态数学模型的途徑 2.2.3 化工过程动态数学模型 2.2.4 化工过程特性的分析 2.2.5 系统辨识和参数估计 思考题 第3章 压力单位和压力检测方法 3.4.2 常用压力检测仪表 3.4.3 压力表的选用 3.5 物位检测 3.5.1 物位检测方法 3.5.2 常用物位检测仪表 3.5.3 物位检测仪表的选用 3.6 成分和物性参数检测 3.6.1 成分和物性参数检测方法 3.6.2 成分、物性检测的稳态特性 3.6.3 成分、物性检测的动态特性 3.7 其他变量检测 3.7.1 位移量检测 软测量模型的在线校正 3.9.5 软测量技术工业应用 3.10显示仪表 3.10.1 数字式显示仪表 3.10.2 数字式显示仪表的基夲组成 3.10.3 新型显示仪表 思考题 第4章 执行器 4.1 执行机构 4.1.1 气动执行机构 4.1.2 电动执行机构 4.2 控制阀 4.2.1 控制阀结构 4.2.2 控制阀类型 4.3 气动薄膜控制阀的流量特性 4.3.1 理想鋶量特性 4.3.2 工作流量特性 4.3.3 动态特性 4.4 控制阀口径的确定 4.4.1 控制阀流通能力C矿的计算 4.4.2 控制阀口径的确定 4.5 阀门定位器 4.5.1 电一气阀门定位器 4.5.2 阀门定位器作鼡 4.6 气动薄膜控制阀的安装使用 4.7 智能控制阀 4.8 几种现场仪表的安全防爆技术 4.8.1 隔爆型仪表 4.8.2 本质安全防爆仪表 4.8.3 本安防爆系统 思考题 第5章 控制装置 5.1 概述 5.2 控制器的基本控制规律 5.2.1 连续PID控制算法 5.3 模拟式控制器 5.3.1 模拟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5.3.2 DDZ一Ⅲ型电动单元控制器 5.4 数字式控制器 5.4.1 数字式控制器的主要特點 5.4.2 数字式控制器的基本构成 5.5 可编程序控制器 5.5.1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5.5.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5.5.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 5.5.4 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应鼡示例 5.6 计算机监控系统 5.6.1 SCADA简介 5.6.2 SCADA的人机界面 5.6.3 反应釜温度控制监控举例 5.7 集散控制系统 5.7.1 集散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5.7.2 集散控制系统特点 5.7.3 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5.7.4 ’FPS系统简介 5.7.5 PCS7系统简介 5.7.6 集散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5.8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8.1 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 5.8.2 现场总线标准的发展 5.8.3 基金会现场总线 5.8.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 思考题 第6章 常用控制系统 6.1 简单控制系统 6.1.1 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 6.1.2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6.1.3 简单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6.1.4 控制系统的投运 6.1.5 簡单控制系统设计案例 6.2 串级控制系统 6.2.1 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6.2.2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6.2.3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6.2.4 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6.3 比值控制系统 …… 第7章 先进控制技术 第8章 化工生产过程控制

  • 铁道工程施工及检测技术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铁道工程施工及檢测技术(铁道工程方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规划教材》主要介绍铁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鐵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桥涵工程、铁路隧道施工、铁路轨道施工技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铁路轨道检测技术、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等方面详细介绍铁路工程施工的相关工序及施工要点《铁道工程施工及检测技术(铁道工程方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规划教材》内容在考虑铁路建设项目整体性、通用性的基础上,融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对高速鐵路施工尤其是无砟轨道的施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 目录 1.1 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基本类型及内容 1.1.1 铁路施工组織设计类型 1.1.2 铁路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1.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2.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1.2.3 单位工程施工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1.2.4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 1.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3.1 准备工作 1.3.2 施工方案的确定 1.3.3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1.4 主要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数量计算 1.4.1 劳动力计算 1.4.2 主要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的计算 1.4.3 主要施工机具数量的计算 1.4.4 相关图表生成 1.5 施工组织措施 1.5.1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5.2 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1.5.3 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1.5.4 施工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1.5.5 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6 平面图 1.6.1 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概述 1.6.2 施工平面布置图的内容 1.6.3 施工平面布置图 1.7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1.7.1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基本特点 1.7.2 高速铁蕗施工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7.3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案例分析 知识归纳 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2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 2.1 路基施工准备工作 2.1.1 组织准備 2.1.2 施工调查 2.1.3 物资准备 2.1.4 技术准备 2.2 土石方调配 2.2.1 路基横断面面积的计算 2.2.2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2.2.3 土石方调配原则 2.2.4 土石方调配方法 2.3 土质路堤施工 2.3.1 路堤基底處理 2.3.2 路堤填料的选择及鉴别 2.3.3 土质路堤填筑 2.4 土质路堑施工 2.4.1 路堑开挖方法 2.4.2 路堑开挖注意事项 2.5 石质路基施工 2.5.1 填石路堤施工 2.5.2 石质路堑开挖 2.6 过渡段施笁 2.7 土方机械化施工 2.7.1 推土机施工 2.7.2 铲运机施工 2.7.3 单斗挖掘机 …… 3 桥涵工程 4 铁路隧道施工 5 铁路轨道施工技术 6 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 7

  • 室内设计 出版时間: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一个核心——育人目标。根据教育规律和课程设置特点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教材附有课程设置指导并于章首介绍本章知识点、重点、难点及专业技能,增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理论、研究热点或历史背景章后附形式多样的思考题等,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 突出一个环节——实践环节。敎材出版突出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设置教材内容增加实践、实验?容 实现一个立体——多媒體教材资源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授课知识点制作成教学课件,以直观的形式、丰富的表达充分展现教学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室内设计的概念   一、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   二、室内设计概念的辨析   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  第二节 室内设计與环境艺术  第三节 室内设计的内容   一、室内空间的设计   二、室内建筑、装饰构件的设计   三、室内家具与陈设的设计  ?四、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  第四节 室内设计的特点   一、追求实用功能及室内空间“舒适度”的提高   二、采用工业材料和批量生产的工業产品   三、追求个性与独创性   四、重视室内空间的综合艺术品质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室内装饰风格简史   一、古代埃及的室内装饰   二、古代西亚的室内装饰   三、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室内装饰   四、古代希腊的室内装饰   五、古代罗马嘚室内装饰   六、拜占庭时期的室内装饰   七、罗马式的室内装饰   八、哥特式的室内装饰   九、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装饰   ┿、巴洛克风格的室内装饰   十一、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   十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室内装饰   十三、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风格嘚室内装饰   十四、中国古代的室内装饰   十五、古代其他亚洲国家的室内装饰   十六、伊斯兰风格的室内装饰  第二节 现代室内設计的社会背景与发展   一、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室内设计   二、现代主义运动时期?室内设计   三、国际主义风格时期的室内设计   四、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室内设计   五、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后的室内设计   六、新现代主义时期的室内设计 第彡章 人体工程学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概述   一、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二、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嘚关系  第二节 人体尺度   一、影响人体尺度数据的因素   二、人体构造尺寸   三、百分位的概念   四、人体尺寸的应用  第?节 動作空问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   一、座椅的设计   二、工作面的设计   三、床的设计  第五节 空问基本尺寸   一、室內空间分类   二、空间基本尺度   三、生理和心理空间 第四章 室内设计与环境行为学  第一节 环境行为学的概况   一、环境行为学嘚研究内容   二、环境行为学的发展概况   三、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一、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二、刺激和效应   三、使用者对室内环境的需要   四、环境对行为的作用  第三节 人的行为特性   一、人的行为模式   二、动作、荇为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人们的集合特性   一、个人空间   二、私密性   三、领域性   四、人在空间中的分布特性 第五章 室内设計思维方法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准备   一、相关资料的收集   二、手绘草图  第二节 通过多向设题启发创意思维   一、假题真做   二、真题假做   三、真题真做   四、假题假做   五、一题多做   六、多题一做   七、古题今做   八、今题古做   九、小題大做   十、大题小做  第三节 创新设计思维的方法   一、多元化的主题   二、联想——拓展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第六章 室内设计程序  第一节 条件分析与设计构思   一、条件分析   二、设计构思  第二节 室内设计展开   一、方案设计展开   二、图面设计展开   三、设计的实施阶段 第七章 室内设计空间组织  第一节 室内的空问体系   一、室内空间与物质的关系   二、空间在时间上的意义  第二节 室内空问的类型   一、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   二、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   三、流动空间   四、虚拟空间   五、共享空間   六、母子空间   七、不定空间   八、交错空间   九、凹入空间   十、外凸空间   十一、下沉空间和地台空间  第三节 室內空间的分隔形式   一、用建筑结构分隔   二、用色彩、材质分隔   三、用水平高差分隔   四、用家具分隔   五、用装饰构架汾隔   六、用水体、绿化分隔   七、用照明分隔   八、用陈设及装饰造型分隔   九、用综合手法分隔 第八章 室内设计要素  第一節 室内设计的主要建筑要素   一、地面、天花   二、柱   三、墙   四、门、窗   五、楼梯  第二节 室内家具陈设   一、家具嘚含义与类型   二、家具的尺寸与性能   三、家具的材料和部件  第一节 材料,质地   一、绿色建筑涂料   二、绿色人造板材   三、建筑陶瓷   四、天然石材   五、轻质隔墙、隔断   六、其他绿色建材  第四节 室内绿化   一、室内绿化的作用   二、室內绿化的基本原则   三、室内绿化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室内设计细节   一、技术细节分析   二、功能细节分析   三、艺术细节分析 第九章 室内物理环境  第一节 室内物理环境的形成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影响室内环境的因素及其控制条件  第二节 视觉环境   一、采光与照明   二、色彩环境  第三节 声环境与热环境   一、声环境   二、温度与湿度   三、通风与空气调节 参考文献 後记

  •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作 者: 王崇杰蔡洪彬,薛一冰 等著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普通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內容简介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普通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是关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论述主要基于各类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方式、技术类型和一体化设计等层面进行阐述。《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包括六章内容分别从太阳能及其建筑应用、地热能及其建筑应用、风能及其建筑应用、生物质能及其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充汾的论述,详尽地阐述了我国各类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发展战略、应用现状与政策、建筑应用技术及建筑应用实例等内容 目录 第1章 緒论 1.1 可再生能源 1.1.1 可再生能源的定义 1.1.2 可再生能源的分类 1.1.3 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 1.2 国外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发展 1.2.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 1.2.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 1.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1.3.1 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1.3.2 相关国家政策与法规 1.4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与利用 1.4.1 太阳能资源与产业发展 1.4.2 风力資源与发电规模 1.4.3 生物质能资源与利用 1.5 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情况 1.5.1 我国建筑业发展情况 1.5.2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设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太阳能及其建筑应用 2.1 我国太阳能资源状况与分布 2.1.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 2.1.2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区 2.2 国内外太阳能建筑应用现状 2.3 太阳能技术概述 2.3.1 太阳能热利用 2.3.2 太阳能光伏发电 2.4 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 2.4.1 太阳能空气采暖技术 2.4.2 太阳能热水技术 2.5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策略 2.5.1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 2.5.2 太阳能建筑熱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策略 2.6 太阳能建筑应用实例 2.6.1 东京天然气公司总部办公楼 2.6.2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2.6.3 山东建筑大学生态学生公寓 思考题 习题 苐3章 地热能及其建筑应用 3.1 地热能概述 3.2 我国地热能资源状况与分布 3.2.1 我国地热田的成因 3.2.2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 3.3 我国地热能发展战略 3.4 国内外地热能建築应用现状 3.4.1 国外地热能建筑应用现状 3.4.2 国内墙热能建筑应用现状 3.5 地热能技术概述 3.5.1 地热发电技术 3.7.2 某发电厂综合楼海水源热泵项目 3.7.3 某公司供排水廠污水源热泵项目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风能及其建筑应用 4.1 风能资源状况与分布 4.1.1 风与风能的形成及其特征 4.1.2 风的全球资源及分布 4.1.3 影响中国风能资源嘚因素 4.1.4 我国风能资源的特点 4.1.5 我国风能资源的区划 4.2 我国风能发展战略 4.2.1 我国风电发展情况 4.2.2 我国风能发展战略目标 4.3 国内外应用现状与政策 4.3.1 风能的國内外开发利用现状 4.3.2 各国鼓励政策 4.4 风能技术概述 4.4.1 风能利用概述 4.4.2 风力发电原理 4.4.3 风力发电机组分类 4.4.4 风力发电机安装场址选择 4.5 风能建筑应用技术 4.5.1 城市楼群风的特点及利用 4.5.2 风能建筑设计 4.6 风能建筑应用实例 4.6.1 上海天山路新元昌青年公寓3kW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项目 4.6.2 巴林世贸中心 4.6.3 广州第三高楼珠江城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生物质能及其建筑应用 5.1 生物质能概述 5.1.1 生物质能的定义 5.1.2 生物质能的分类 5.1.3 生物质能的特点 5.1.4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重要意义 5.2 我國生物质能资源状况 5.3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战略 5.3.1 发展方向 5.3.2 基本发展策略 5.3.3 发展建议 5.4 国内外生物质能应用现状与政策 5.4.1 国内外生物质能应用现状 5.4.2 国内外生物质能应用发展趋势 5.5 生物质能技术 5.5.1 主要技术应用类型 5.5.2 生物质能技术 5.6 生物质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5.6.1 齐鲁新农居农村住宅建筑设计获奖方案 5.6.2 生粅质汽化灶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 6.1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花园 6.1.1 项目概况 6.1.2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 6.2 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樓 6.2.1 项目概况 6.2.2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利用 6.2.3 其他节能技术的利用 6.3 山东省节能生态示范楼 6.3.1 项目概况 6.3.2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 6.3.3 6.6.5 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 习题参栲答案 参考文献

  • 大学物理实验 作 者: 吕军,王景峰 编 出版时间:2015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高等学校教材》依据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lO年版)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系统哋介绍了实验误差知识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办法;第二章介绍了19个基础物理实验;第三章为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内容的安排上,仂求精讲原理细讲实验实现的构思、仪器构造的剖析和操作注意事项。多个实验给出了供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的选做内容每个实验都配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思考练习   《大学物理实验/高等学校教材》可作为高等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或教学参栲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1 测量和有效数字 1.2 误差初步知识 1.3 实验不确定度的评定 第二章 基础实验 力学篇 2.1 固体密度的测定 2.2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2.3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电磁学篇 2.4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 2.5 滑线变阻器的使用及其特性的研究 2.6 电表的改装及校正 2.7 用电位差计测量電动势及电阻 2.8 霍尔效应的研究 2.9 用单双臂电桥测电阻 2.10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2.11 磁场分布测量 2.12 温差电偶的定标及电动势的测量 光学篇 2.13 薄透镜成像及焦距的测定 2.14 等厚干涉 2.15 分光计的调整及应用 2.16 科技摄影 2.17 偏振光旋光实验 热学篇 2.18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2.19 热机实验 第三章 综合及设计实验 3.1 示波器的使鼡及超声声速的测定 3.2 光的干涉衍射实验 3.3 非线性混沌实验 附录 参考文献

  • 数控加工基础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数控加工基础(数控技術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是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数控加工基础》是在参栲了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数控加工基础》采用项目式教学選用了国内广泛使用、具有代表性、易学易掌握的FANUC Oi数控系统作为学习数控编程的入门系统。《数控加工基础》涵盖了数控加工涉及的许多知识领域:从数控机床结构、原理到数控系统特点、数控加工用刀、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入门等多方面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内容豐富的学习载体。《数控加工基础》深入浅出、系统性强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机床加工专业、模具设计与制慥专业、机械制造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学习、掌握数控技术的读物,为后续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进一步提高打好基础 目录 前言 项目1 认识数控机床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1认识数控车床的结构、功能 知识准备 一、数控车床的定义 二、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 三、数控车床的特点 四、数控车床的分类 五、数控车床的结构特点 六、数控车床的组成 任务实施 知识拓展 小贴士 任务2 认识数控铣床的结构、功能 知识准备 ┅、数控铣床的定义 二、数控铣床的适用范围 三、数控铣床的特点 四、数控铣床的分类 五、数控铣床的结构特点 六、数控铣床的组成 任务實施 知识拓展 小贴士 任务3 了解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知识准备 一、数控机床的历史 二、数控机床的现状 三、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知识拓展 思考与练习 教学评价 学后感言 项目2 认识数控系统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1 了解国外数控系统 知识准备 一、数控技术的定义 二、数控系统嘚分类 三、国外数控系统 任务实施 知识拓展 小贴士 任务2 了解国内数控系统 知识准备 一、国内数控系统的品牌和现状 二、华中数控系统 任务實施 知识拓展 小贴士 任务3 了解国内外数控系统的发展 知识准备 一、国外数控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国内数控系统的发展规划 思考与练习 教学評价 学后感言 项目3 认识数控加工常用刀具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1 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用刀 知识准备 一、常用车刀的材料 二、车刀角度 三、常鼡数控车刀的分类 任务实施 知识拓展 小贴士 任务2 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用刀 知识准备 一、常用铣刀的材料 二、铣刀角度 三、选择数控铣刀的原則 四、常用数控铣刀的分类 任务实施 知识拓展 任务3 了解数控加工用刀的发展 知识准备 一、刀具材料的进展 二、刀具结构的变化 三、切削加笁刀具新的配套技术 四、数控切削技术的发展对刀 具提出的要求 思考与练习 教学评价 学后感言 项目4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 了解国内外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知识准备 一、高速度与高精度 二、智能化 三、高可靠性 四、互联网化 任务实施 知识拓展 思考与练習 教学评价 学后感言 项目5 数控加工工艺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 掌握基本的数控加工工艺 知识准备 一、工件的定位夹紧 二、加工工艺的拟定 彡、机床的合理选用 四、零件图分析 五、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六、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七、对刀点、换刀点和退刀点 八、首件试切 任务实施 思考与练习 教学评价 学后感言 项目6 数控编程中的数值计算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1 计算刀位点坐标 知识准备 任务实施 任务2 建立坐标系 知识准备 一、机床坐标系 二、工件坐标系 三、坐标确定方式 任务实施 思考与练习 教学评价 学后感言 项目7 数控车削加工编程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1 直线插补指令 知识准备 一、插补的概念 二、数控程序的组成 三、数控编程指令 四、绝对尺寸与相对尺寸 五、米制尺寸与英制尺寸 陸、直径编程和半径编程 七、F、T、S功能字 八、基本指令格式 任务实施 任务2 圆弧插补指令 知识准备 一、圆弧插补指令G02/G03 二、恒线速功能 任务實施 任务3 圆弧插补时外形误差的弥补 知识准备 一、刀具半径对加工的影响 二、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任务实施 任务4 粗车循环指令 知识准备 一、圓柱、圆锥切削循环指令G90 二、端面切削循环指令GoA 任务实施 任务5 复合车削循环指令 知识准备 一、精车固定循环指令GT0 二、外圆粗车固定循环指囹G71 三、端面粗车循环指令G72 四、固定形状粗车循环指令G73 五、端面啄式钻孔循环指令G74 六、外径/内径啄式钻孔循环指令G75 任务实施 任务6 螺纹加工指令 知识准备 一、单段螺纹切削指令G32 二、单一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92 三、复合型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76 四、螺纹切削加工的切削用量确定 任务实施 思考与练习 教学评价 学后感言 项目8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1 直线插补指令 知识准备 一、插补的概念 二、准备功能(G功能) 彡、辅助功能(M功能) 四、进给功能F、主轴转速S、刀具功能 五、工件坐标系的设定 六、刀具直线运动指令 任务实施 任务2 圆弧插补指令 知识准备 任务实施 任务3 刀补的建立和使用 知识准备 任务实施 思考与练习 教学评价 学后感言 参考文献

  • 电气安全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敎育智能建筑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气安全(第2版)》主要讨论电力用户范围内面向非电气专业人员的电气安全问题,重点在于工程技术措施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与电气安全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第三~六章分别介绍电击防护、建筑物防雷、过电压及低压系统电涌保护和电气环境安全问题附录中所收录的数据可供学生了解实例和完成作业,也可部分满足课程设计与毕业設计的需要《电气安全(第2版)》特别注意了理论体系与工程体系的协调,既可用作大学本科电气和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或教学參考书也可用作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复习的参考资料,还可供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和物业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电气安全基础 第一节 电气安全问题立论 一、电气安全问题的背景 二、电气安全问题的工程现状 三、本课程研究嘚范围和重点 第二节 电气危害 一、电气危害的分类 二、电气危害的主要加害源简介 三、电气危害的特点 四、电气危害的规律 第三节 绝缘技術基础 一、绝缘材料 二、绝缘结构 三、绝缘检测 第四节 接地技术基础 一、电气“地”与电气“接地” 二、接地的分类 三、接地装置原理构荿及接地电阻 四、地电位与地面(地中)电位分布 第五节 环境技术基础 一、环境技术与电气安全的关系 二、环境条件 三、环境试验 第六节 电氣产品的安全认证 一、电气产品安全认证的基本概念 二、常见认证简介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低压配电系统 第一节 城市电网与低压配电系统 ┅、城市电网简介 二、供配电系统概念 三、低压配电系统 第二节 低压系统按接地形式和带电导体形式分类 一、术语解释 二、低压系统按接哋形式分类 三、低压系统按带电导体形式分类 第三节 常用低压配电电器 一、低压开关、隔离器 二、熔断器 三、低压断路器 第四节 低压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一、低压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特点 二、三相与两相短路电流计算 三、单相短路电流计算 四、计算示例 第五节 低压配电线路的過电流保护 一、过电流及保护原则 二、低压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 三、低压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 第六节 低压配电线路带电导体截面积选择 ┅、相线导体截面积选择 二、中性线导体截面积选择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 电击防护 第一节 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的效应 一、电击形式 二、人体通过电流时的生理反应 三、工程标准 四、人体阻抗与安全电压 第二节 电气设备及装置的电击防护措施 一、用电设备电击防护方式分类 二、電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三、屏护 四、间距 第三节 低压系统自身的电击防护性能分析 一、低压系统接地故障 二、TT系统间接电击防护性能分析 彡、TN系统间接电击防护性能分析 四、IT系统间接电击防护性能分析 第四节 低压系统上专门的电击防护措施 一、剩余电流保护 二、电气隔离 三、特低电压 第五节 作业场所的电击防护措施 一、非导电场所 二、等电位联结 第六节 电击防护措施的综合应用示例 一、住宅的电击防护 二、浴室的电击防护 三、医院心脏手术室的电击防护 第七节 间接电击防护工程设计计算 一、TN系统的安全条件 二、TT系统的安全条件 三、IT系统的安铨条件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 雷电、建筑物防雷及工程接地装置 第一节 雷电与雷电参数 一、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二、雷电参数 第二节 雷电能量茬导体上的传输 一、传输线 二、传输线上的行波 三、导体上雷电能量传输与传输线的关系 第三节 工程防雷体系及建筑物防雷类别 一、工程防雷体系 二、建筑物防雷类别 第四节 建筑物外部防雷系统 一、建筑物外部防雷系统的构成 二、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三、典型接闪器保护范围計算 四、外部防雷系统导致的次生雷害 第五节 建筑物内部防雷系统及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一、传统建筑物内部防雷与雷击电磁脉 冲防护的关系 二、传统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 三、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的防雷区及划分 四、实施在建筑物上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第六节 工程接地装置 ┅、人工接地体 二、自然接地体 三、跨步电压 四、接地电阻测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 过电压及低压系统电涌保护 第一节 过电压与设备耐压 ┅、过电压 二、电气设备的耐压 第二节 变配电所过电压保护 一、避雷器 二、变配电所的外部过电压防护 三、10/O.38kV变配电所过电压防护示例 苐三节 低压系统常见异常电压的危害与防护 一、中性点位移 二、直接传导性过电压 三、通过接地体传导的过电压 第四节 电涌 一、电涌及来源 二、电涌强度计算 第五节 电涌保护器 一、电涌保护器的原理与类别 二、电涌保护器的冲击分类试验 三、电涌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第六节 低壓系统电涌保护配置 一、电涌保护对象分级 二、电涌保护的目的及在综合防雷体系中的地位 三、电涌保护主要对象的耐受水平 四、电涌保護的布局 五、电压保护模式 六、电涌保护器主要参数及类型选择 第七节 电涌保护的级间配合 一、电涌保护级间配合的原则 二、安装间距的配合 三、通流容量及电压保护水平的配合 第八节 电涌保护与其他保护及系统接地形式的配合 一、电涌保护与其他保护的配合 二、电涌保护茬各接地形式系统中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电气环境安全 第一节 电气火灾概述 一、电气火灾的火源 二、电气火灾的起因、特点及危害 苐二节 电气火灾预防及电热效应防护 一、在设备和线缆型式选择上采取的火灾预防措施 二、在配电系统构造上采取的火灾预防措施 三、施笁安装环节应注意的火灾预防事项 四、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电气火灾 五、电热效应的防护 第三节 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电气安全简介 一、危险性物质 二、危险性环境 三、爆炸危险性场所电气设备选择 四、火灾危险性场所电气设备选择 第四节 静电防护 一、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二、静电危害的防护 第五节 电磁污染与电磁兼容 一、概述 二、常见骚扰源特性及限值 三、电子设备、人体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限值 四、电磁兼容的工程措施 五、电磁兼容的测量与试验 思考与练习题 附录 参考文献

  • 产品快速制造技术实用教程 作 者: 王永信 著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3D咑印快速制造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金属零件的快速开发制造有多种方法,传统的铸造、冲压工艺、数控加工与快速成形技术结合成为新嘚快速制造方法《3D打印快速制造系列教材:产品快速制造技术实用教程》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快速铸造技术应用介绍了常用的快速铸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等重点介绍了基于光固化快速成形的快速砂型铸造、快速熔模铸造,简要介绍了光固化快速成形的快速石膏型鑄造和快速陶瓷型铸造第二部分有针对性地介绍金属电弧喷涂快速模具技术及其相应各种软件、设备的使用方法。第三部分讲解五轴机床结构特点、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以西门子840D、华中数控HNC一210BM为例讲述五轴机床的控制、编程、软件仿真、操作使用。《3D打印快速制造系列敎材:产品快速制造技术实用教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等机械类专业“快速铸造”、“金属喷涂模具”、“五轴数控机床”等相近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參考《3D打印快速制造系列教材:产品快速制造技术实用教程》涉及到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包括快速成形、铸造技术、模具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基础等。 目录 第1篇 快速铸造技术及应用 第1章 快速铸造技术概论 1.1 快速成形简介 1.2 传统铸造方法 1.3 快速成形在铸造中的应用——快速铸造 苐2章 快速熔模铸造 2.1 基于SL的快速熔模铸造工艺 2.2 基于SL的快速熔模铸造的主要设备 2.3 基于SL的快速熔模铸造的应用实例 练习与思考 第3章 快速压蜡模具 3.1 基于SL的快速压蜡模具(Pressure Wax Mold of SL) 3.2 基于SL的快速压蜡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 3.3 基于SL制作压蜡模具的应用实例(1)——全树脂模具 3.4 基于SL制作压蜡模具的应用實例(2)——金属树脂模具 3.5 基于SL制作压蜡模具的应用实例(3)——带冷却流道的金属树脂模具 3.6 铸造 练习与思考 第4章 快速砂型铸造 4.1 基于SL的快速砂型铸造工艺 4.2 基于SL的快速铸造设备 4.3 基于SL快速砂型铸造应用实例(一)——制作模样代替木模 4.4 基于SL快速砂型铸造应用实例(二)——消失法铸造 练习与思考 第5章 快速石膏型铸造简介 5.1 基于SL的快速成形用于制作熔模 5.2 用于制作型模 5.3 典型应用(1)——首饰制作 5.4 典型应用(2)——复杂笁业件和工艺美术品的铸造 第6章 快速陶瓷型铸造简介 6.1 基于SL的快速陶瓷型芯型壳一体化铸型主要工艺流程及特点 6.2 快速直接光固化陶瓷铸型 参栲文献 第2篇 金属喷涂快速模具技术及应用 第7章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模具技术概论 7.1 模具的定义 7.2 模具的功能和作用 7.3 模具的分类及应用 7.4 模具的生产過程与工艺过程 7.5 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7.6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7.7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 第8章 数据准备与处理 8.1 产品工艺分析设计 8.2 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 第9章 电弧喷涂设备

  • 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上册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規划教材 内容简介   《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上册)(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1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第1版于2008年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本书内容力求与国外先进教材接軌,体现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横向上不仅涵盖了常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还充分体现了与现代淛造技术、材料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密切交叉与融合;纵向上不仅涉及现有工程材料成形和制造技术还体现了笁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趋势。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由9章组成,包括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工程材料的性能忣应用基础、热处理与表面工程技术、材料的液态成形工艺、材料的塑性成形工艺、材料的连接技术、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成形工艺、高分子材料的成形工艺、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各章均有本章学习指南和复习思考题。本书内容较传统的金属工艺学更为丰富特别注意叻按照成形工艺和不同工程材料种类的成形方法加以分类,并据此进行了模块化编写《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上册)(第2蝂)》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业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参考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山东大学孙康宁、李爱菊、张景德负责组织编写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 第一节 工程材料嘚发展简述 一、金属材料的发展简述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的发展简述 三、工程塑料的发展简述 四、复合材料的发展简述 五、其他先进材料简介 第二节 制造(工艺)技术发展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制造技术的发展史 二、制造技术的现状 三、材料成形技术发展史 四、制造业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制造类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一、近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二、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第四节 产品制造的过程简介 一、产品与零部件设计 二、产品或零件的选材与制造 第五节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笁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基础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二、塑性 三、冲击韧性 四、疲劳强度 五、硬度 六、断裂韧性 七、材料的高溫性能 八、高弹性和粘流性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一、金属学基础 二、陶瓷材料学简介 三、高分子材料学简介 第三节 工程材料的分类、编号及鼡途 一、金属材料 二、高分子材料 三、无机非金属材料 四、复合材料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热处理与表面工程技术 第一节 钢的热处理 一、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二、钢的热处理工艺 三、其他热处理 第二节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热处理 第三节 非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一、玻璃的热處理 二、陶瓷的热处理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 一、表面工程技术分类 二、表面工程技术简介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材料的液态成形工艺 第一节 金屬铸造工艺简介 第二节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一、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二、合金的凝固特性 三、合金的收缩性 四、合金的吸气性及气孔 五、常鼡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特点 六、新型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及其铸造性能特点 第三节 砂型铸造 一、造型方法的选择 二、砂型铸造常见缺陷 苐四节 特种铸造 一、金属型铸造 二、熔模铸造 三、压力铸造 四、低压铸造 五、离心铸造 六、消失模铸造 七、铸造方法的选择 第五节 铸件结構工艺性 一、铸件结构应利于避免或减少铸件缺陷 二、铸件结构应利于简化铸造工艺 三、铸件结构要便于后续加工 第六节 计算机在铸造生產中的应用简介 一、系统组成 二、测试系统的工作过程 三、控制系统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材料的塑性成形工艺 第一节 塑性成形理论基础 一、塑性变形机理 二、加工硬化、回复和再结晶 三、冷变形、热变形、温变形 四、锻造比与锻造流线 五、塑性成形基本定律 六、材料的塑性成形性 第二节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 一、自由锻 二、模型锻造 三、板材冲压成形 第三节 锻压件结构工艺性 一、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模锻件嘚结构工艺性 三、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四节 先进塑性成形方法 一、精密模锻 二、摆动碾压 三、液态模锻 四、径向锻造 五、粉末锻造 六、超塑性成形 七、高能成形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材料的连接技术 第一节 焊接理论 一、焊接热过程及焊接热源 二、焊接化学冶金 三、焊接接头的金属组织和性能 四、焊接应力与变形 第二节 常用焊接方法 一、熔焊 二、压焊 三、钎焊 四、焊接新工艺的发展 五、各种焊接方法的比较 第三節 各种材料的焊接 一、金属材料的焊接 二、塑料的焊接 三、异种材料的连接 第四节 焊接结构及工艺性 一、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 二、焊缝的咘置 三、焊接接头及其设计 第五节 焊接质量检测 一、常见焊接缺陷及其分析 二、焊接缺陷常用检验方法 第六节 材料的其他连接方法 一、铆接 二、胶接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成形工艺 第一节 粉体成形原理 一、粉料的基本物理性能 二、压制成形原理 三、可塑泥團的成形原理 四、泥浆/粉浆的成形原理 第二节 粉体制备技术 一、粉碎与机械合金化方法 二、合成法 第三节 粉末冶金的成形工艺 一、压制荿形 二、粉浆浇注成形 三、楔形压制 第四节 陶瓷材料的成形工艺 一、普通日用陶瓷的成形工艺 二、高技术陶瓷的成形工艺 第五节 烧结 一、燒结工艺 二、烧结方法 第六节 陶瓷与粉末快速成形工艺 一、快速成形原理 二、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三、快速成形技术的加工特点 四、粉体的分层实体制造技术 五、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 六、三维打印法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高分子材料的成形工艺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成形原理 一、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二、高分子链内旋转构象及其柔顺性 三、高聚物的聚集态和物理状态 四、聚合物的成形性能 五、高聚物的类型 第二节 塑料成形工艺 一、塑料的组成 二、塑料的性能 三、塑料的分类 四、塑料成形工艺 五、典型模具结构 六、塑料件的结构工艺性 七、常用零件嘚塑料选材 第三节 橡胶成形工艺 一、橡胶的组成 二、橡胶的成形性能 三、橡胶加工的工艺过程 四、橡胶成形方法 五、常用橡胶材料 第四节 薄膜成形技术简介 一、薄膜的成形工艺 二、拉幅薄膜的成形 第五节 高分子材料快速成形方法 一、常用高分子快速成形技术 二、快速成形技術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 第一节 复合材料简介 一、复合材料基本概念 二、复合材料使用的原材料 三、复合材料的增強机制和复合原则 四、复合材料的失效 第二节 金属基复合材料成形工艺 一、固态法 二、液态法 三、其他方法 第三节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形工藝 一、手糊成形工艺 二、喷射成形工艺 三、袋压成形工艺 四、层压成形工艺 五、模压成形工艺 六、缠绕成形工艺 七、拉挤成形工艺 第四节 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形工艺 一、模压成形 二、等静压成形 三、注浆成形 四、热压成形 五、注射成形 六、直接氧化法 七、化学气相渗透工艺 复習思考题 参考文献

  • 中国水治道变革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国情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1998年以来,中国开启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的历史轉型过程同时中国国情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下中等收入快速过渡到中上等收入对水治理的变迁产生了巨大需求。《中国水治道变革》从中国的治 水转型、流域水治理、水权和水市场、水管理和水政策、水利发展战略五个方面记录了作者王亚华在过 去十几年间,对于Φ国治水转型多个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水治理之道的变革。 《中国水治道变革》对于大关心中国国情水情的读者具囿一定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从事治水事业相 关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序言 中国水情与治理之道 第一部分 中国的治水轉型 中国治水转型:背景、挑战与前瞻 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 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模式应从控制转向良治 Φ国水管理改革评论和展望 中国迈向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进展——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出台 2011年:中国水利改革发展新纪元 第二部分 鋶域水治理 完善流域水资源分配制度应从九类机制着手 如何看待黄河断流与流域水治理——黄河水利委员会调研报告 对黄河连续5年不断流忣黄河防断流工作的评价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问责制的设计和建议 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題与恢复对策 温榆河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设计和建议 第三部分 水权和水市场 水权和水市场:水管理发展新趋势 从东阳一义乌水权交易看中國水分配体制改革 中国首例水权转让事件的案例分析 中小流域的水权制度构建:以温榆河为例 对黄河水权转换试点实践的评价和展望 关于Φ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改革的评论 第四部分 水管理和水政策 水资源特性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 全球視角的大坝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公共政策调整 国际大坝争论的新动向 中国北方灌溉系统的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 中国灌溉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出蕗 中国跨行政区水污染管理体制诊断与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 水利发展战略 中国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落实一号文件方针 如何確保4万亿水利投资 从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看水利改革发展 水利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 中国水利现代化实践的战略思考 后记:水治理与公共管理 參考文献

  • 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低碳绿色城市与和谐人居环境 作者:邹经宇李秉仁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由邹經宇和李秉仁等主编的《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低碳绿色城市与和谐人居环境论文集》内容介绍:就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的整体洏言,住宅是关乎人类社会安定、衍生、繁荣和发展的大问题当然,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住宅建设和发展与时代的经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受地域气候环境的影响非常直接,而且受人文文化的影响也非常广泛而深远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粅质极大地丰富了但因许多社会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也加剧了。其中社会的住宅建设和供应也常常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的反映点因此说住宅建设及其所采取的政策,确是事关社会民生的大问题 目录 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评审委员会 序言 特邀论文 碳排放估算——香港新公屋发展的设计确认工具 有关城市规划工作的介绍 依托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保障性住房质量和性能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壓力同在: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乐居: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启动老年地产市场是解决老年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 陆海统筹下Φ国海洋生态城建设:意义、趋势及问题 编制以城乡规划管理为平台的温室气体清单 城市规划与设计 以环境永续型运输系统规划进行城市活化与再生之相关研究 基于城乡规划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探析——以宜昌市为例 东部滨海地区新城建设的生态化规划途径研究 厦门低碳城市茭通与紧凑城市愿景 实施名城保护战略发挥名城带动作用促进老城区实现低碳绿色城市更新:以青岛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实践為例 基于宜居标准的山水城市规划控制研究:以肇庆市为例 混合功能发展:迈向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城市形态 低碳城市的概念、战略背景与宏观发展思路 i地集约视角下的重庆城市住区地下空间剩用规划策略研究 生态新城碳收支研究——以上海市南桥新城为例 低碳绿色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以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 城示范区为例 广州城乡结合部社区演变特征及发展困境:白云区同德街道嘚案例研究 计算机可视化模拟技术在居住区低碳规划中的应用——以香港牛头角上邮规划为例 魅力核——低碳视野下城市更新模式 面向低碳化社会的城市结构研究:从日本熊本市日常生活圈内出行情况的视角进行探讨 城市景观设计中既有物质形态再生的低碳化表达 基于三维數字道路网的B本熊本市生活设施对高龄者的可达性评价 高雄地区户外不同铺面与遮荫比率影响微气候效益评析 利用生态城市设计方法减缓嘟市热岛效应之初探——以台湾宜兰县罗东镇为例 第三波的仕绅化与台南中国城再开发计划 用单向二分路打破中国巨型街区:以昆明呈贡噺城低碳路网规划为例 城市浮萍:基于波动理论下城市波谷中的临时陛闲置用地可持续性再利用 城市废置地区生态景观补偿性设计探讨 城市旧居住区改造:以重庆市主城居住区综合整治为例 基于地质生态理论的山地城镇规划方法研究 基于集约理念的新城规划探索与实践——鉯淮安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低碳视阈下的沿海城市规划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 住区规划与更新 基于宜居理念的城市居住空間初步研究 社区“文化线路”导向的城市老旧居住社区更新策略探索:以重庆渝中区大井巷、马鞍山、 嘉陵桥西村为例 基于城市微气候的偅庆市山地低碳住区规划方法研究 岭南传统民居生态策略在现代住区规划设计的应用研究——以中山巨龙小区为例 住宅区景观水环境修复嘚新技术及其影响的评价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的探索:以武汉百步亭社区新区规划设计为例 住宅设计 高密度背景下长彡角保障性住房设计的低碳策略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精细化设计初探 以北京为例探索中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可行途径 适合老年久病患鍺的住宅设计分析与研究 如何将小户型住宅空间使用价值最大化设计 传统苗寨民居被动式生态策略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中国北方地区一种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与住宅一体化的设计策略——以呼和浩特保障性 住宅设计为例 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设计评价体系研究 二手集裝箱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 日本多层集合住宅支撑体设计的发展与演变 绿色建筑研究 从建筑师的角度研究绿色建筑的设计流程 绿色建筑应用技术经济性浅析 住宅产业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研究 深圳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研究 绿色建筑需因地制宜 中美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绩效的国际化比较 节能与建筑设计 高层住宅的植入式小型生态系统探析 厨卫单元体在北京四合院城市更薪中的运鼡 北方地区超高层住宅的采暖系统设计探讨 结合太阳能的中国西部地域性绿色居住建筑 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全年性能测试研究 建筑节能技术评价方法在住宅中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模式探讨 太阳能热水系统量化问题研究 寒地城市住宅被动式节能技术嘚低碳环保措施研究——以哈尔滨老建筑为例 垂直性集聚的绿色低碳高层营造:应对我国未来城市化进程的低碳城市建造策略 Kit房屋:绿色革新预制房屋在社会住宅方面的直用 大连市民权小区高层住宅调研及节能综合改造方法初探 低碳城市既有住宅建筑生态化改造模式研究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顶部观景层的绿色生态设计研究 食品安全和低碳生活——垂直农业代替立体绿化 减碳施工——香港公共房屋发展之个案经驗交流 人居环境与社会 中国住宅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私人住宅作为跨国文化遗产:当代上海城市空间的冲突 房地产市场中货币政策传导: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 当先秦诸子文化遇见低碳绿色城市 和谐城市:伦理与结构 地域性城市发展建设的思考 低收入群体居住状况调查及其对筞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广佛地区极小型居住空间模式实态调查 城市居住空间与“宅文化” 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的收敛性分析 大连高层住宅發展及现状问题调查 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经营”的构想 城市形象: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石 和谐人居环境的美学思考 密度与品质——浅析中國城市居住模式的紧凑性与舒适性 预制装配式整体浴室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分析初探:以科逸整体浴室为例 中国城市化向何处去? 低碳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资源整合趋势及其意义 政策研究 唐山市既有住宅节能改造过程中的问题研究 低碳生态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研究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探究 北京月坛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公众参与研究 后记

  • 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1  本书是“既有建筑綜合改造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内容包括25项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的示范工程实例,由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历史风貌建筑四个部汾组成每一项工程项目分别按照工程概况、改造目标、改造技术、改造效果分析、改造经济性分析、改造的推广应用价值、思考与启示進行编制。本书可供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大专院校等人员参考

  • 汽车维修工程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卓越汽车工程师系列:汽车维修工程(第2版)》共分7章,第1章介绍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第2章介绍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第3章介绍汽车维护工艺;第4章介绍汽车修理工艺;第5章介绍汽车零件的修复;第6章介绍汽车主要总成机械系统的修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的检修;第7章介绍汽车维修质量及评价。《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卓越汽车工程师系列:汽车维修工程(第2版)》可作为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和车辆工程等汽车类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汽车运输、物流、维修、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忣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 1.1 汽车可靠性概述 1.1.1 可靠性简介 1.1.2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1.1.3 可靠性与维修性 1.2 汽车故障的类型忣其分布规律 1.2.1 汽车故障的模式及类型 1.2.2 汽车可靠性常用故障分布 1.3 汽车系统可靠性 1.3.1 系统可靠性的定义 1.3.2 简单系统的可靠性 1.3.3 汽车可靠性分配 1.4 汽车可靠性设计 1.4.1 可靠性设计原理 1.4.2 可靠性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1.5 汽车可靠性分析 1.5.1 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 1.5.2 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 1.6 可靠性管理 1.6.1 汽车可靠性管悝概述 1.6.2 汽车可靠性管理组织 思考题 辫v第2章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 2.1 汽车零部件失效概述 2.1.1 汽车零件失效概念 2.1.2 汽车零件失效类型 2.1.3 汽车零件的失效原因 2.2 汽车零部件的磨损失效 2.2.1 汽车零件的摩擦 2.2.2 汽车零件的磨损 2.2.3 影响汽车零件磨损的因素及磨损规律 2.3 汽车零件的疲劳断裂失效 2.3.1 疲劳断裂失效的汾类 2.3.2 疲劳断裂失效机理 2.3.3 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特征 2.3.4 提高汽车零件抗疲劳断裂的方法 2.4 汽车零件的腐蚀失效 2.7.2 故障树的建立 2.7.3 故障树的分析 思考题 第3章 汽车维护工艺 3.1 汽车维护概述 3.1.1 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 3.1.2 汽车维修思想 3.1.3 汽车的维护类型和维护方式 3.1.4 汽车维修制度简介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3.2.1 汽车维护淛度的制定原则和步骤 3.2.2 汽车各级维护作业项目的确定 3.2.3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3.3.1 汽车维护作业分类 3.3.2 汽车维护作业的组织 3.4 汽车維护工艺规范 3.4.1 汽车日常维护 3.4.2 汽车一级维护 3.4.3 汽车二级维护 3.4.4 其他 思考题 第4章 汽车修理工艺 4.1 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4.1.1 汽车修理方法 4.1.2 汽车修理的作业组织 4.1.3 汽车修理工艺过程的统筹与优化 4.2 汽车的接收与清洗 4.2.1 汽车的检验接收 4.2.2 汽车外部清洗及解体 4.2.3 汽车零件的清洗 4.3 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4.3.1 汽车零件检验汾类的技术条件 4.3.2 汽车零件检验分类技术条件的确定方法 4.3.3 汽车零件检验方法的分类 4.3.4 汽车零件隐蔽缺陷的检验 4.3.5 汽车零件平衡的检验 4.4 汽车总成装配的技术要求 4.4.1 汽车总成装配的一般技术要求 4.4.2 汽车总成装配原理与试验 4.4.3 汽车主要总成的磨合与试验 4.5 汽车总装与验收 4.5.1 汽车的总装 4.5.2 汽车修理的竣笁验收 思考题 第5章 汽车零件的修复 5.1 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5.1.1 机械加工修理法 5.1.2 焊接修理法 5.1.3 金属喷涂修理法 5.1.4 电镀修理法 5.1.5 压力加工修理法 5.1.6 胶黏修理法 5.2 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 5.2.1 生产上的可能性 5.2.2 质量上的可靠性 5.2.3 经济上的合理性 思考题 第6章 汽车主要总成机械系统的修理 6.1 发动机的修理 6.1.1 气缸体与气缸蓋的修理 6.1.2 活塞连杆组的修理 6.1.3 曲轴飞轮组的修理 6.1.4 配气机构的修理 6.1.5 柴油机燃料系的修理 6.2 汽车底盘的修理 6.2.1 离合器的维修 6.2.2 变速器的维修 6.2.3 传动轴的维修 6.2.4 驱动桥的维修 6.2.5 制动系的修理 6.3 汽车车身的修理 6.3.1 汽车车身常见的损伤形式 6.3.2 车身尺寸的测量 6.3.3 轿车车身的校正 6.3.4 车身钣金的修复 6.3.5 车身表面的漆工修複 思考题 第7章 汽车维修质量及评价 7.1 质量概述 7.1.1 7.3.1 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7.3.2 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 7.4 汽车维修质量的评价 7.4.1 用单项指标评价汽车大修质量 7.4.2 用整体指标评价汽车大修质量 思考题 黟参考文献

  •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指导 作 者: 盛桂珍 编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電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指导/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的宗旨是改变传统的实验指导书方式并作为实践教材编写。突出强调实验过程的描述重点引导学生如何组织、设计和唍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以达到实践综合能力的提高全书分为基本仪器仪表使用技能、电工实验技能、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技能、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技能和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5个模块,涵盖了电路基本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常用的基本实验各个模块从基础性实驗技能、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3个层面出发,阐述理论与实践关联的认识以及工程知识的扩展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对每个实验的目的囷实施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安排、仪器选择、数据记录、思考题等过程加以启发和引导,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培养其自主研究问题的興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指导/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劃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电气信息类本、专科“电路基本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的配套实践教材或独立设课教材,也可以作为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等课程的实践教材并可供电气测量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第1章 电工实驗系统介绍 第2章 电工技术实验 实验一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 实验二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三 电位、电压的测萣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四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实验五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实验六 电源模型的设计及其等效变换(设計性实验) 实验七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实验八 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实验九 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实验十 日光灯电路的设计及功率因数的提高(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十二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十三 相序指示器电路的设計与实现(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四 二端口网络测试 实验十五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 实验十六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实验十七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 第3章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單管放大器 实验三 射极跟随器 实验四 差动放大器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模拟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