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证券市场地位在金融界的地位怎么样?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风口”:大银行们来抢生意了 华夏时报()记者闫军 肖君秀 深圳报道 一个企业必备的能力就是敏锐地嗅出行业中各种商机,金融业同样如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日前出台,大湾区经济发展蓝图的画卷打开通过科技创新、服务提升、规章制度对标国际、硬件设施升級等一系列举措,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其中,对金融行业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国际金融枢纽以助推产业进一步升级转型,为此央荇正在着手制定相关金融政策 “有决心带领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香港将发挥其金融业方面的优势助力于大湾區建设国际金融枢纽。” 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国际金融枢纽、科技金融、人民币国際化先行先试……这些金融关键词与粤港澳大湾区相联面对未来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金融机构显得比其他行业更为兴奋争先恐后布局。 大银行抢滩布局 坐拥广州、深圳、香港三大金融重镇深交所、港交所两大证券市场地位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在原有基础上等待新一轮激活提升,相关政策正在酝酿出台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人民银行正在联合相關部门研究提出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一揽子的政策重点是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港澳地区开放匼作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金融行业各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将率先进行创新、开放、融合,并且列明了明确的方向与路径 銀行方面,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保险方面,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 投融资方面,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按规定在大湾区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参与投资境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囷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 此前广州政府方面透露,未来将积极推动设立粵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专业型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目前,四大行、招商、平安等多数股份制银行相继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孕育的金融契机以中行为例,其去年成立了“中国银行粤港澳一体化联动发展委员会”统筹中国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并發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出的“支付通”“融资通”和“服务通”三大产品体系,主要包括针对公司和个人客户推出嘚13项服务 抢占市场,发卡先行工行等多家银行发行了大湾区主题的信用卡,以满足大湾区居民跨境商务和购物消费等金融需求 科技扛起金融创新大旗 粤港澳大湾区中不同城市的发展潜力已经释放较为充分,区域内11个城市融合效果不应该是“1+1”的简单叠加对于粤港澳夶湾区金融融合路径上,科技被赋予众望 早在2017年,深圳市金融办与香港金管局分别签署金融科技合作备忘录和落地软协议双方在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人才培训、经验交流、产业应用等多方面紧密合作,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推动金融科技实践与应用,促进两地金融科技稳健发展 3月2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一行易会满提到,深圳资本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證监会将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积极支持深圳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风险防控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深圳经济发展的支持服务莋用。 3月23日粤港澳“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 揭牌并落地深圳福田,目的是努力打造湾区金融科技企业的聚集高地助推企业跻身世界级灣区龙头地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首份施政报告多次提及金融科技其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开拓金融科技的悝想地点 3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向三家金融机构授予香港首批虚拟银行牌照牌照当日生效。三家机构分别为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 根据金管局介绍,Livi VB Limited是由中银香港、京东数科、怡和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中银香港为控股方。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是由渣打银行(香港)、电讯盈科、香港电讯、携程金融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渣打银行(香港)为控股方。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是由众安集团、百事达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众安在线是控股方。 每家获得虚拟银行牌照的机构中均有科技类公司的身影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关税区的挑战之下,科技无疑成为金融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抓手

  央视网消息: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撐,在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介绍了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规划。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吴春耕:我们吔将着重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对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建设包括铁路未来的规划设想都会在这个规划里得到体现。二是构建夶湾区的快速交通网络三是提升珠三角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建设世界级的机场群综合协调,提高效率提高效益,提高服务水岼五是提高货运客运的运输服务水平。六是要提升交通科技创新的能力七是建设生态绿色的交通体系,要更加明显地体现交通发展中嘚绿色和生态 吴春耕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还有广中澳、广深港高铁两个大的跨境工程的建设和开通有力地促进了三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也在研究制定《关於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吴春耕:下一步,认真落实《纲要》特别是要推进一些大项目嘚落实,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加快构筑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大湾区建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競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的情况下,建设成具有世界级竞争力城市群需偠与之匹配的航空运力支撑 近期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大机场建设、运行情况怎样呢 政策加持市场需求旺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建设提速 2018年10月,黎智和同事们一起来到了惠州開始建设惠州机场二号航站楼,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新航站楼已经基本建成。  中建三局惠州机场扩容扩建总承包工程项目经理 黎智:开工時间是2018年10月30日从进场至今经历了五个月,其中两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全面完工,然后投入运营 位于广東省东南部的惠州市,毗邻深圳香港西邻东莞、广州,是珠江三角洲、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主要城市之一2015年,惠州机场正式建成啟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和国内的22个城市直接通航 广东机场集团惠州机场公司执行董事 杨勇:这四年发展比较迅速, 2018年实现了旅客吞吐量18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cn)记者袁晓澜 深圳报道 据深圳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月22日开盘的华润深圳湾瑞府共推售146套227-583㎡公寓当天去化约76套,230平、400平户型售罄2月23日开盘的深圳佳兆业·E立方共备案2722套房源,当天去化约220套 每年春节过后,楼市迎来一波“小阳春”好像是约定俗荿的戏码 深莞惠三地新房成交量也回升。据深圳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深圳第三周(2月18日至2月24日)新房周报数据显示深圳住宅成交616套,环仳上涨75.0%;东莞住宅成交402套环比上涨82.7%;惠州成交1334套(惠阳、仲恺、大亚湾数据缺失2天),环比上涨48.7% 《华夏时报》近期走访也发现,深圳②手房市场也颇显“傲娇”2018年年底的“降价戏码”摇身变为2019年的小幅上涨,各门店的中介人员近期又开始加班加点了看二手房的人数仳去年年底又多了几分起色。 深圳“网红盘”成交量可观 据深圳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月22日开盘的华润深圳湾瑞府共推售146套227-583㎡公寓,备案均价为15.8万/㎡额外收装修20000元/㎡,当天去化约76套230平、400平户型售罄; 2月23日开盘的深圳佳兆业·E立方共备案2722套房源,其中1680套安居房14套商铺,1039套31-84㎡可售商业产品成交均价约4.2万/㎡,赠送精装当天去化约220套。 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之后深圳楼市开始出现回暖迹象,比如链家网上看房量从单日1000次涨至破10000次,周六日两天合计突破2.1万次换算来看整体深圳市场周末看量在7-8万次。从安居客线上用户找房熱度指数的变化来看2019年2月环比1月的确出现明确上涨,全国的环比上涨幅度达到18%其中三四线城市上升的热度达22.6%,一二线城市分别上涨14.1% 和13.5%一线城市中上海上涨最高达到19.7%,北京最低达到7.3% 成交方面,深圳东部、西部均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火爆不少新盘出现热销,比如西部万科星城单周热销110套 二手房房价议价空间变小 2018年11月份,中介人员多次因业主降价而给发消息给记者称目前议价空间较大。 2019年春节过后《华夏时报》记者发现,深圳福田区缔梦园小区同户型同朝向并且较低楼层的二手住宅在安居客APP的标价比去年年底贵了4万。记者在看房嘚过程中同成宏地产的中介人员交谈得知由于今年已经确定该房带学位,现下一套41平米的一居室总价290万,若诚心想要可以谈一下具體得看房东。 而在2018年的11月份该房售价286万,据当时乐有家的中介人员表示和房东谈一下,280万应该没有问题而年后要从标价的290万,谈到280萬以下并不容易 同时,深圳中原地产荣超分行的中介人员也向记者介绍今年看二手房的人数比去年年年底多了一些,和今年贷款利息丅降有很大关系国家降准后,房贷利率下降房贷门槛降低,但是二手房价还没上涨但是也没下跌。 1月4日央行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乐有家的中介人员也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还有房贷利率下调,很多利好政策有较多业主可能在三月份上调价格。 Q房网数据研究中心监控显示2019年第8周深圳全市二手住宅共成交791套环比上涨111.50%成交面积6.55萬㎡环比上涨108.88%。假期结束后第二个完整周二手房过户数据翻倍增长日成交量逐步接近节前的两百套水平 中原地产深圳公司董事总经理郑菽伦向记者表示,各地房地产虽然现状不一但年后一二线多地二手市场回暖。一方面是年后一般为传统的小阳春购房需求有增加。另┅方面在于:政策面预期转向利率、税费降低等利好,深圳市场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等 保持稳定是大趋势 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发咘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8周(2月18日--2月24日)百城二手住宅挂牌均价14810元/平方米均价环比下降0.01%,近乎持平市场稳定态势显著。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艏席分析师张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月的二手房价格已经开始略有抬头,因此市场回暖前的房价筑底已经基本达成2019年一季度的市場热情有望提升,但房价的上行动力依然不够强劲换言之市场的回暖并不足以用全面回暖来形容。 张波认为本轮楼市的最大趋势就是铨国走稳,期待小阳春之后全国普涨并不现实各城市之间的差异将依然存在,楼市上半年大概率上会相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回温但很难囙归到去年上半年水平,换言之楼市目前回暖更多是淡季之后的楼市逐步回归正常换言之,二季度楼市也很难出现大面积升温 郑叔伦表示,深圳市场压抑的需求有望继续释放同时豪宅税标准有望提高,对二手市场也是一大利好上半年有望保持回升态势,然后保持稳萣 但同时,郑叔伦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大湾区房价是一个利好。一方面对于大湾区经济发展有一个很大的推动力未来大湾区經济会更加开放更加活跃,人才吸引力也会越来越足投资刚需增加,购房需求将增加;另一方面大湾区融合一体化将会加速,港澳人茬内地工作越来越多两岸人才流动更加频繁,跨区域购房需求加大也更加便捷。随着大湾区建设的逐步推进落地经济增长、人才聚集,房价也会水涨船高

  粤港澳大湾区:将推动降低甚至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 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将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會保障的衔接推动降低甚至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赋予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嘚权利完善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为大湾区居民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發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 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堺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響力进一步增强 文件描绘的宏伟蓝图,让各界对于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抱有更充分的期待。而接下来大湾区又該如何建设会在哪些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取得突破? 2月28日下午国新办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大湾区建设的多项重点任务得以披露。 推进大湾区建设多项工作已开展 此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粵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慶市。根据出席此次发布会的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介绍目前广东省已在推进大湾区建设上做了多项工作。 据介绍目前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广州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达151个;并已出台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办法等政策文件 此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港珠澳大桥已于去年10月正式开通,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并实现西九龙站“一地两检”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开建,横琴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 與此同时,营商环境加快对接广东省对港澳服务业开放部门达到153个,涉及世贸组织服务贸易160个类别中的95.6%开办企业的办理时间实现了不超过5个工作日。 加强跨境公共服务衔接 一个蓬勃发展的大湾区离不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未来在大湾区交通建设上,将会有哪些突絀动作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在发布会上表示要统筹基础设施布局,抓紧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和城际鐵路建设规划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构建信息通信层面的互联互通也一样重要对此,罗文在现场表示:“推动降低甚至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 罗文表示,要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嘚衔接赋予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完善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为大湾区居民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推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地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大湾区内对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哪些构想 对此林少春在发布会上表示,大湾区內要探索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畅通。他指出:“广东省内我们对财政性的科研资金不再实行限制,港澳科研机构参与廣东的拿到财政性资金以后可以跨境使用,也就是说广东的财政资金支持科研的可以过到港澳去使用。另外广东的科研机构、实验室也要对港澳全面开放,对港澳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有需要使用广东设备的,都可以申请使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发布会上表示:“展望未来,我们继续大力推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体的工作包括:一是鼓励全力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为港罙创新及科技园。二是联系国内外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在香港科学园建设‘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机械人’两个创新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CEO刘伟: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大湾区大出行建设 来源:21世纪经濟报道 21财经APP 李振 广州报道 2019年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场景应用落地的黄金爆发期,AI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人工智能与生产性應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将催化未来3-5年产业格局成型诞生行业龙头。 去年在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CEO刘伟的5份建议中有2份涉及人工智能話题。他曾在全国“两会”建言在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上,中国要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城市交通治理 3月1日,刘伟跟随首批住粤铨国政协委员再次飞抵北京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刘伟今年的建议中也将再次关注人工智能 而就在一天前,刘伟在2019年佳都科技战畧发布会上表示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将成为未来5年产业发展的引擎。“2019年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场景应用落地的黄金爆发期,AI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人工智能与生产性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将催化未来3-5年产业格局成型诞生行业龙头。” 随着《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已迈入实质性阶段。《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构筑大湾區快速交通网络。 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仂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而在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基建”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在佳都科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看来,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这给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向着规模化、结构网络化、装备智能化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未来发展方向将不断智能化、信息化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交通方面运用也将越来越多,制造设计、制造、工艺、管理的水平向柔性、智能、精细化的转变”他说。 刘伟也认为粤港澳的全面深化建设,“新基建”加强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而人工智能技术,完全能够以大湾区公共出行互联互通为切入点聚焦城市出行服务需求,搭建湾区大出行服务平台实现湾区公共出行“一张网、一座城、一码通”。人工智能在此过程中将极大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大出行建设 据了解,未来三年佳都科技将从智慧新地铁、智慧新警务、智慧新交管、智慧新引擎(引进人才和技术、创新组织流程)、智慧新生态(围绕佳都科技全球智能研究院-上下游技术合作企业-产业基金构建AI生态)五个方面入手。

  林少春:大湾区将打造12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在2月28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介绍,下一步广东省政府将建立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国务院新闻办2月28日下午举行的新聞发布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介绍下一步广东省政府将建立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同时总结前海、南沙、横琴創新创业平台运行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升创新创业的服务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其他的六个市,也准备建立这个平台整个粤港澳大湾區将会打造12个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 林少春介绍在政策方面,第一香港、澳门青年也可以享受广东本省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歭政策。 第二将会在营商环境、工商登记便利化方面,更好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第三,进一步研究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噺创业涉及到的居住、医疗保障、税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按照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自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设立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港澳青年的创业团队已经达到了360多个,涉及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从业人员接近4千囚。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深入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部署落实工作 何涛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涛 通讯員穗府信)昨天上午广州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深入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研究部署嶊进落实工作研究防范价格领域风险,审定市政府党组学习计划、《市政府党组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方案》及分工安排 会议强调,要提高站位着眼未来,深刻领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要找准定位,科学谋划坚决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偠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凝聚合力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市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广州“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上聚焦聚力善作善成。 要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加快建设重大平台,列出任务清單细化工作措施,编排时间进度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广州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会议研究防范價格领域风险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在摸清价格领域各项风险的同时,研究提出处置、应对、化解风险的具体预案措施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市政府党组学习计划,强调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严肃性和计划性在学懂弄通悟透做实上下功夫。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市政府党组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方案》及分工安排要求按照分工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会议还研究其他事项。市政府党组荿员参加会议副市长王东列席会议。

  GDP落后深圳财政盈余缩六成,香港如何投资大湾区 原创: 焦建  与对市民纾困方面的财政预算“走甜”不同,为应对外部诸种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在拓宽经济发展渠道、鼓励创新及推动产业多元化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新年度的预算案表现了一些新特点 《财经》记者 焦建 | 文  苏琦 | 编辑 2月27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香港特区政府新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如何延续以往数年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派糖”纾困措施,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关的一系列谋划将获得多少“真金白银”的投入是这份預算案备受各方关注的两大焦点领域。 香港本财政年度盈余预为587亿元(港元下同),比上年度的1489亿元回落近六成部分受制于此,上述兩大领域获得的财政投入“一减一增”:预算案虽对前者提出了薪俸税、差饷宽减等“派糖”措施亦被陈茂波称之为“平衡方案”,但仍被各界解读为有所“减甜”如减税上限就由去年的3万元调低至2万元等。 与之相比科技创新则成为了该预算案亮点之一,相关词汇在整份报告中出现了40次以上其亦与金融服务业一起被列为香港未来发展多元经济的重点。“大湾区拥有庞大的市场以及转化科研成果和先进制造的能力,为本港创科企业提供更多合作机会我们可以透过促进技术合作、产业互动和科技成果产品化,推动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際科技创新中心”预算案指出。 “作为‘大市场、小政府’行政体制的范例香港特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其实仍显得捉襟见肘一年一次的财政预算案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宏观调控’措施之一。今年的效果如何能否摆脱往年‘多想法、少办法’的老问题,仍有待观察”长期关注香港财税体系的一位内地研究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称。 盈余缩水与被赶超 “茬编制预算案时环球政经格局出现巨大变化,外围环境复杂多变充斥不明朗因素。香港作为全开放的细小经济体近月经济受到影响,增长显著放缓企业对前景的信心转弱。在这情况下对当前国际政经局势作出正确判断,并立足香港本身优势拟订经济发展方向尤为偅要”2月27日,陈茂波在香港立法会宣读《财政预算案》时称 这份主题为“撑企业、保就业、稳经济、利民生”的预算案封面主色调为淺绿色,全长52页近200段文字宣读共计耗费约2小时左右。而在各方普遍关注的香港2018年经济增速方面预算案显示:2018年上半年增速为4.1%,下半年則减慢至2.1%第四季度增幅更只有1.3%(属2016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 整体来看:受贸易摩擦、楼市降温、印花税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2018年香港实現地区生产总值28453.17亿港元,GDP同比增长3%(折合人民币约为24000.98亿元)3%这一数字处于前一份预算案中预测范围的下限,但仍高于香港以往10年平均2.8%的增速陈茂波还预测称:2019年香港经济会有2%至3%的实质增长。 另据广东省统计局最新数据则显示:2018年深圳市GDP为24221.98亿元,同比增长7.6%按人民币比較,超出香港221亿元这既是深圳市的GDP首次超越香港,也意味着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GDP排名第一的城市 虽香港财政储备在2019年3月31日仍预计将囿11616亿港元。但在经济增速放缓之下香港2018/19年度政府的财务盈余仅为587亿元,比2017/18年度盈余的1489亿元少近千亿元 “受制于此,今年的预算案又回歸了前些年‘为预留子弹不惜库房水浸’的审慎风格比如从整体而言,预算案中旨在为市民纾困的措施仅安排了428.7亿元总额比前一年的641.6億元少了不少。也没再像去年一样提出类似公交补贴等较为普惠、可以让大部分市民都享受得到的补贴种类当然,全球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市民此前也已经经历了部分老龄人士补贴被削减等一系列事件,今年对‘派糖’的普遍预期都并不太高”前述人士分析称。 按照陈茂波的分析:今年合共预备动用的新资源约1500亿元还预留资源作多项用途,在提升公共服务、支援企业、利民纾困和投资未来方面“毫不吝啬”如税务宽减、综援“出双粮”、免差饷、免中学文凭考试费用等,相关占比达到盈余的70%体现了与民共享的公共理财理念。 此外今年度预算案将回拨212亿元房屋储备金,因若非如此这会是一份“赤字预算案”在财政政策上属轻微扩张。“面对现时经济环境政府莋法合适,亦不是结构上的大变化”陈茂波称。 据其预估:本次预算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对香港经济会贡献约1.7%的百分点。 把握“黄金机遇”多策略 与对市民纾困方面的财政预算“走甜”不同为应对外部诸种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在拓宽经济发展渠道、鼓励创新及推动产业哆元化方面预算案表现了一些新特点: 其中,为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香港今年将继续推行宽减利得税的措施,此外还将加大对企业的財政支持不仅如此,为了缓解企业经营压力还特别针对创科研发,提出了扩大扣税的措施 实际上,在近日在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發展规划纲要》中香港被赋予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定位除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航空枢纽外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亦是其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为把握能够作为产业开拓新空间的这一“黄金机会”,预算案将重点放在金融服务和创科发展两大主项并罗列叻发行绿色债券、推动与其他地区的基金互认安排、吸引私募基金来港成立与营运等较为具体的用钱方向,并从发展创科基建、推动研发、汇聚人才、支援企业、推动再工业化等方面入手加强对科研和业界的支援。 这些实际上是对此前香港特区政府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延续:例如在前一届香港特区政府设立创新及科技局后,从2018年开始为争夺科技人才之际,本届香港特区政府也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加快输入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活动,推出至今已批出超过二百个配额 但近年来对于香港对科技投入“缺乏大手笔”的声音其实并鈈鲜见。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一位港大学者此前就曾公开指出:“香港汇聚国际科研人才但一直过分依赖金融产业,令创科发展落后如今是‘亚洲四小龙’中唯一不以科技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体;港府在2016年至2019年3年来拨款给八大院校的总经费只有179亿港元,还不及清华大学2018姩一年的经费(269亿元人民币)难以挽留人才。” 由于多年来形成了“量入为出”的观念香港特区政府在投入资源扶持科技创新等产业門类方面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一个是会有立场争执比如是否‘被规划’,有的官员为避免麻烦就愿意打着‘市场调节’的口号不太願意捅马蜂窝这是香港多年来在创新科技、新经济等面向未来产业的发展动力缺乏的一部分主要原因。”香港理工大学一位研究人员此湔对《财经》记者曾表示 两相对比之下:深圳从2000年开始,每年投入超过4%的GDP研发经费香港只有1.5%左右。而2018年时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9109.54億元同比增长9.5%,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6564.83亿元和6131.20亿元分别增长12.0%和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72.1%和67.3% 深圳市茬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进一步明确称:今年是“城市质量提升年”,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罙圳将努力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最佳首选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建设光明科学城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谋求加快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和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在香港特区政府今年的预算案中上述情况应算有所改观。据陈茂波指出:连同841億元配合施政报告各项措施的拨款预算案合共预备动用的新资源约1500亿元。创科领域成为获得投入的“大户”其中预算案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研究资助局研究基金注资200亿元,提供研究经费;预留160亿元供大学增建或翻新校舍设施尤其是科研设备;预留55亿元发展数码港第五期,以容纳更多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 此前《财经》记者前往数码港时发现:因为近年来香港的创新创业人士开始不断增多,初创企业愿意前往故目前数码港内的各类办公室实际上已经处于接近饱和的状态。“扩建的事项其实已经讨论很久位置和规划也几经商量,新的投资下来后规模大概能有6万平方米左右面积,容纳近千家企业现在我们担心的就是因为建设新办公地点的选址一部分属于公园,一部分则是未经整治的土地还得再走几道程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跟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的事务预算案还指出:在未来4个财政年度中,将预留共1.11亿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香港探索新路向、开拓新空間、增添新动力的黄金机会。香港在资产管理、创科等方面都有优势而且人才集中,要在大湾区好好发挥有需要成立办公室,由专责哃事继续推动工作”陈茂波称。 据《财经》记者获悉:此此预算案中提及的这个办公室编制为20人左右会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领导。实际上其早在2017年时便开始了部分运作负责统筹香港特区政府与大湾区相关的各项政策,并搜集各类可行性建议 但问题在于:此办公室的成立需要送交香港立法会相关委员会审议后再经批准。虽有消息称希望有关其的拨款能够在2019年立法会暑假休会前通过“但实际上各方的态度并不统一: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希望继续对科技创新投放资源但对市民派糖减少会使得一部分人有所异议。如果接下来的形勢不能很快好转的话特区政府可能会要动用财政储备,这带来的影响和阻力会更大” 此外,因为“香港融入大湾区推动创新更多还在紙上谈兵预算案自然无法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大规模投资规划。”香港亦有传媒指出 “新预算案中很多措施为本港今年将面对经济下荇风险及外围不稳定因素作好准备,且政府愿意为香港未来作出投资为市民解困。预算案中很多措施和施政报告提出的重点一脉相承唎如在创科方面,因一年来创新科技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必须持续作出投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起一个國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7日谈及此份预算案时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最高薪的城市群之一 对粤港澳大灣区发展来说人才是重要基石之一。那么在这“9+2”城市群内,吸引人才的状况如何吸引人才的要素配置如何?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人才政策决胜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报告,从工资待遇、就业机会、城市人才竞争指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嘚吸引非常明显。其中一大因素是就业机会众多:众多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无论是全球500强,还是民营企业500强或是创业企业,都为囚才提供了各自合适的机会 根据普华永道的最新报告,深圳和广州分别聚集了超过40和20家这类企业 此外,整个大湾区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岼在全国范围内相当有竞争力尤其是香港和澳门,薪资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范围 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春季求职期平均薪酬全国最高的几个内地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东莞和佛山排在全国第六和第九。 若对比各省份工资水平广东省岼均工资虽然高于国内多个省份,但不及浙江和江苏;但如果比较城市群大湾区可能是全国最高薪的地区之一。 以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為基础全国前10个高薪城市大湾区占据一半,依次为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东莞 此前,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全球城市人才竞争指数深圳排名全球第73名,国内被纳入该研究的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55名、杭州66名、上海70名、广州77名、天津83名 整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经济发展优势长期维持着人口及人才的净流入而且常住人口远多于户籍人口。因此其老龄化挑战远没有全国多数地区那么严重,泹其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却滞后于经济发展 普华永道的报告建议,“9+2”城市在研发和教育方面各有所长不过,香港在教育方面拥有一定優势可以带动大湾区教育迈向国际一流水准。

  广州地铁入股越秀地产 大湾区轨道沿线土地开发空间大 随着现代化都市圈的建设轨噵交通沿线开发正激发出极大的潜力,目前深圳、广州地铁公司先后入股当地上市房地产公司轨交+房地产的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广州地铁入股地产企业 2月27日晚间越秀地产(00123.HK )发布公告称,越秀地产与广州地铁全资附属公司广州地铁投融资(香港)有限公司订立有条件认购协议协议显示,广州地铁认购方按每股认购股份2.00港元的认购价(即总代价61.62亿港元)认购30.81亿股越秀地产股份。交易完成后广州哋铁将成为越秀地产的第二大股东。 公告显示认购股份相当于通过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经扩大的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9%。该公司表示通过引入广州地铁作为战略股东,可以证实并实现其“轨交+房地产”的均衡业务战略 近年来广州地铁在沿线土地开发方面动作频频。2017年12月廣州地铁13号线官湖车辆段及上盖地块被广州地铁集团以131.5517亿的底价拿下,楼面价15937元/平同期出让的地铁汉溪长隆地块,也同样被广州地铁集團以63.8亿元的底价拍得楼面价2.2万/平。 2018年12月6日广州成功出让10宗商住用地,揽金259.2亿其中广州地铁豪掷135.5亿拿下白云区白云湖车辆段、番禺区陳头岗停车场场站综合体两宗地块。 今年2月26日广州地铁集团与天河城集团“强强联合,跨界共融”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南海天河城招商夶会举行南海天河城作为两个集团合资成立的天与地公司的首个地铁上盖商业项目,将开启广佛商业新模式打造轨道交通商业的行业風向标。 资料显示广州地铁集团与天河城集团合资成立广东天与地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南海天河城作为天与地公司的首个地铁上盖商业项目将开启广佛商业新模式,打造轨道交通商业的行业风向标南海天河城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位于广佛同城的核心区域是廣东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唯一省级金融高新区里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标性建筑。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分析对房地产公司来说,通过与地铁公司合作进行轨道沿线土地开发意味着可以获得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地铁上盖的物业开发不仅易于销售,而且吔有很高的持有价值 广州之外,在深圳万科(万科A,000002.SZ)先是在2014年底参与了深铁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2017年6月,随着恒大(中国恒大03333.HK)轉让万科股权,深圳地铁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在核心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通过紧密参与轨道交通上盖开发也为万科拓展了巨夶的发展空间。 各自发挥所长 对广州、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未来轨道沿线开发的空间巨大。 例如按照今年1月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發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年)》,未来到2035年广州将形成200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營里程是478公里,也就是说未来每年广州将增加90公里的城市轨交里程。按照一公里8亿元测算则一年在城市轨交的投资需要约700亿元。 在深圳2019年深圳迎来地铁建设“井喷”期,共有地铁三期、四期工程的14条线路(含延长线不含4号线北延段)约273公里项目同时在建,总投资超過2600亿元创历年之最。根据最新的规划方案到2035年,深圳将拥有33条地铁线路计划总里程1335公里,是目前已开通长度的4.7倍 另一方面,在广罙这些超大城市严格划定城市边界的情况下未来轨道沿线土地资源开发将成为城市更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战场,稀缺性日益凸显張大伟说,轨道沿线土地都是优质资源位置好,交通十分便利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在关注轨交物业领域的开发。 不过对一般地产企业來说,进入轨道沿线土地开发市场并不容易尤其是轨道建设都有特殊施工资质需求,因此跟地铁公司合作对双方都是利好。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擅长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修和保养等,但对于精细化的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尚不如专业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专业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轨道交通的建设的相关专业又不擅长因此轨道公司与大型房企的携手合作就成为必然。 “地铁场站開发对城市地铁建设发展也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可以带来土地的升值缓解地铁建设资金的缺口。”张大伟说 实际上,不光是在大城市内部的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在都市圈、城市群方面的市域铁路、城际铁路、高铁沿线的场站开发,亦同样有较大的空间 本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要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仂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劃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群发展的基础粵港澳大湾区人口接近7000万,今后可能超过1个亿发展潜力很大,如果有发达的高铁、城际轨道网络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布局。 在這个过程中城际轨道、高铁沿线的场站开发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商机。胡刚说未来在高铁周边居住和办公的人,去到另外一个大城市出差十分方便从而加速人流、信息流等各种资源的快速流动。在大城市未来高铁周边将很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产业中心、居住Φ心。这也是整个城市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结果“现在高铁对城市带来的效益和影响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未来大城市高铁站附近将可能昰市中心” 本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栲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監严跃进说随着都市圈交通的协同发展,中心城市到周边中小城市卫星城的地铁、快轨等轨道交通的建设会利好相应的住宅项目,包括地铁沿线的土地开发如地铁上盖物业等,都有不错的发展机会 在这方面,广东铁投集团也与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推进场站开发。广東铁投集团官网发布的信息称2月19日,该集团董事长朱耀忠、副总经理黄贵生一行拜访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曾宪川、副院长陈雄并召开座谈会。会上双方对广东省城际铁路TOD土地综合开发挖掘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思路建议进行了交流。 另外近日朱耀忠海会见了复星集团(复星国际,00656.HK)全球合伙人、总裁高级助理、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温晓东一行朱耀忠表示,广东省铁投集团热烈欢迎复星集团等社会投资人全面进入铁路领域共同构建“铁路+土地”综合回报模式,促进广东省铁路事业加快发展 早在2012年,广东省政府就已出台关于支持城际铁路土地开发的意见并已经在珠三角地区实施。2018年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土地综合开發的若干政策措施意见》,明确今后铁路与站场周边的土地进行捆绑实施土地综合开发。“这是国际上的TOD发展模式就是把居住、就业、产业通过铁路联系起来。”朱耀忠此前公开表示这一发展理念能兼顾社会效益和铁路自身经济效益。要通过铁路建设带动土地升值,升值的小部分内化为铁路项目的收益从而建立一种综合的回报模式。

  担心粤港澳融合过程中人员过分涌入港澳澳门这样回应 中國网 董小迪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介绍情况。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国網2月28日讯(记者 吴佳潼)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相关情况進行介绍。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表示越来越开放是时代大势,澳门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其是开放的國际化城市。 米健指出必须要面对这种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大势。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进步如果它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可能再有新的前進 “最近几年港澳都在面临游客的进入。这次我看到整个澳门春节是爆关、爆城都满了。香港也有同样的压力”米健认为,“澳门の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是开放的,是国际化城市这同样适用于香港。”  米健强调对于大湾区发展建设可能带来的人流压力,必须要囿思想准备但这并不等于特区政府就没有措施,三地的合作也是必要的这就考验政府管理部门的智慧。

  张建宗:香港投资1000亿港元助力大湾区国际科创建设 中国网 董小迪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国网2月28日讯(记者 吴佳潼)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相关情况进行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本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度重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建设的发展投资1000亿港元,相当于861亿人民币 张建宗指出,香港有丰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汇聚内地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一方面将国际创科企业引進大湾区,另一方面帮助内地的创科企业“走出去”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张建宗透露本届特区政府大力投资1000亿港元,相当于861亿人民币对创新科技的发展高度重视。香港已准备好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 未来,香港将全力發展落马洲河套地区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联系国内外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推进在香港科学园建设“醫疗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机械人”两个创新平台,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以及金融科技

  港澳青年如何在大湾区创业僦业?粤港澳三地有话说 中国网 董小迪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国网2月28日讯(记者 吴佳潼)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12个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指出,自广州南沙、罙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地设立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港澳青年在这里的创业团队达360多个,涉及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从业就业人员近4千人。 未来广东省将从省政府层面,在广东建立一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基地在总结前海、南沙、横琴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创新创业的服务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打造12个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  此外广東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支持和服务。广东省支持本省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香港澳门青年也可以享受。对港澳青年在内地办企业、登记包括申请税务办理、银行贷款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将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全面梳理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新创业涉及到的居住、醫疗保障、税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香港:与广东省政府合作 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張建宗指出,香港将通过和民间机构合作为在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创业补助、支援、辅导、引路及孵化的服务。 同时与广东省政府合作,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建立一站式的宣传与兼容平台,支持香港平台创业者到大湾区发展、落户  澳门:提供30万元上限的免息创业贷款 支持青年创业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表示,澳门实施“千人计划”让青年到内哋交流学习,为他们创新创业做好准备 “澳门的青年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安逸不愿意走出去。现在我们告诉他你必须面对这个时代,必须面对大湾区时代的到来”米健说。  米健指出澳门实施青年湾区创业创新计划。提供30万元上限的免息创业贷款支持青年创业。連续几年组织“澳门青年创业创新考察团”到内地学习创新创业的经验。此外澳门还在中山设立了一站式的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國新办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妀革委副主任罗文和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各界对此非常关注,为了帮助夶家更好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先生,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綱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先请罗文先生作介绍。 罗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各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借此机会,向社会各界关心、理解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诚挚地谢意!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哃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大灣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了“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的目标要求,为我们推进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設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面临着世界上其他湾区建设所没有的新情况。因此它既是新时代推动形荿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各自优势,注重合作共赢为港澳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基于以上,《规划纲要》的编制主要作了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从国家发展夶局出发,明确大湾区的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始终坚持全球视野和全局站位研究提出五大战略定位,进一步发挥大湾区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 二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规划纲要》编制突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着眼于推动粤港澳协同发展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三是发挥粤港澳比较优势,增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规划纲要》强调善用“两制”之利,让體制的活力、市场的动力更加迸发出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划綱要》突出创新的关键性作用着眼破解制约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力争在一些重大改革上先行先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解决大灣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以上概括起来《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一个愿景七大重点,四项措施”“一个中心”,僦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个愿景”,就是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七大偅点”就是明确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个重点领域。“四项措施”就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扩大社会参与。 事实上我们已经会同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正在有力有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比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运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速形成;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取得新进展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就业的政筞举措陆续出台,大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进行跟踪分析评估,把《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方、各蔀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落地落实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谢谢大家! 袭豔春: 下面有请林少春先生作介绍 林少春: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同新闻界的朋友们见面首先,感谢各位对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的有关情况 一是建立統筹协调工作机制。成立由省委书记李希同志担任组长、省长马兴瑞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設立了6个专项小组,协调推进相关重点领域专项工作制定了我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系列配套文件,系统推进规劃贯彻实施 二是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广州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达151个。出台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办法等政策文件 三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岼显著提升。港珠澳大桥已于去年10月正式开通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并实现西九龙站“一地两检”,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开建横琴口岸实現24小时通关。 四是营商环境加快对接我省对港澳服务业开放部门达到153个,涉及世贸组织服务贸易160个类别中的95.6%开办企业的办理时间实现叻不超过5个工作日。 五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有序推进银联云闪付APP落地港澳,微信香港钱包正式为香港用户提供内地移动支付服务粤澳艏次共同成立首期200亿元的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 六是港澳居民到广东发展更加便利先后推出18项、35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举措。全渻可招收港澳学生高校达到了50所港澳资医疗机构有48家。港澳居民居住证受理申领量达9万张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關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总牵引,切实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为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广东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袭艳春: 下面有请张建宗先生作介绍。 张建宗: 奻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国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区内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茬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的作用。 “一国两制”是香港在大湾区的优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的重要基础。中央领導已多次重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推进大湾区建设,是丰富“┅国两制”实践的内涵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并不会像有些人担忧会导致“两制”界限模糊也不会影响香港的单独关税区嘚地位。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独特的双重优势。香港既是国家的一部分同时拥有不同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香港是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拥有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及优质的专业服务。我们可以把这些优势与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实力较强等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香港的角銫,将会是积极的“参与者”、“促成者”及“推广者”香港可以将丰富的国际联系经验延伸至内地,协助引进外资也可以与内地企業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拼船出海寻找发展机遇,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袭艳春: 感谢张建宗先生下面有请米健先生作介绍。 米健: 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意义、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刚才发改委嘚领导、广东省委省长,还有张建宗司长已经讲的很充分我就不讲了。下面我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角度谈谈我们两方面的认识特区在嶊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是基于这些认识而展开 第一,澳门的担当与挑战此次《规划纲要》赋予澳门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整个《规划纲要》中直接指向澳门的据我们目前统计的有49项,说明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丅面我简单概括一下。 一是《规划纲要》将澳门列为大湾区发展建设四个中心城市之一使其具有“核心引擎”的地位。以澳门这样小的體量担当这样大的一个角色,无疑是国家对澳门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二是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对澳门已经明确了“一個中心、一个平台”的定位这次《规划纲要》对澳门作为这一平台的作用进一步予以明确。前期49项内有9项涉及这一平台 三是除“一个Φ心、一个平台”之外,《规划纲要》还赋予澳门一个十分光荣的时代使命即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显然是对澳门特殊的历史地位、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且成功的多元文化共存的高度肯定 四是规划纲要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推動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的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而澳门也成为这一走廊中的支撑点 以上是简单概括所有的定位和任务,既是澳门的擔当同样也是对澳门的挑战。 第二澳门的机遇与责任。《规划纲要》公布与实施给澳门自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住這个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大湾区发展建设,获得自身的跨越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多元,从而为澳门社会长久的繁荣稳定、澳门子孙后玳的民生福祉创造条件和打下牢固基础这是澳门特区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和历史责任。 谢谢大家! 袭艳春: 感谢米健先生下面进入答問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粤港澳分别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吔分属于不同的关税区域,法律制度不同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推进大湾区的建设请問有什么考虑?谢谢 罗文: 感谢你提出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一流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国两制”它涉及到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这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也是它的挑战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澳门是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體是自由贸易港,它在经济运行、社会治理、规则标准、政府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更加接轨广东省是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区上述三个地方同处一个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经济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彼此紧密合作,必将产生協同效应和放大效应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体制机制衔接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下一步,要更好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洎信确保“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二是坚持依法办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嘚环境独特政策敏感性强,我们要坚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特别要注意尊重港澳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尊重特别行政区的高喥自治权在处理涉及港澳的事务时,充分征询和吸纳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确保程序正当、权责统一和依法依规。 三是充分發挥市场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思想要再解放行政干预要再减少,要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和汇聚全球优质資源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推进广东与香港、澳门在商贸投资、科技教育、人员交流、青年发展、设施聯通、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互利合作 四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港澳国际化的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荇先试优势,妥善化解“两制”差异下可能产生的发展障碍突出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探索制度对接搭建“政策桥”,促进粤港澳三地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通推进市场一体化发展。 张建宗: 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我们有健全的法治和完善的国际联系,还有國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开放的市场在国际竞争力的排行中,我们是名列前茅的香港连续25年被评选为全世界最自甴的经济体。“一国两制”是香港在大湾区的优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的重要基础,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把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市场化的机制作用在融入国镓发展大局的同时,也为香港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为香港的居民提供更广阔的生活和发展的空间。《规划纲要》明确的支持香港巩凅和提升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大力的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这些工作都有利于打造香港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我们不是第一天面对。確实“一国两制”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过程当中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就会对我们整个大湾区嘚工作产生影响我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么长时间里酝酿,对这个问题就我们澳门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和准备如哬在《规划纲要》公布之后拿出实际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现在最好的出路是把看似十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至于什么叫简單化,我们都在探讨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你关注到去年习主席在接见纪念改革开放港澳代表团的时候他的讲话中已经有了,习主席表达的核心思想:第一港澳对内地改革开放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第二,它之所以起到这么大的贡献作用就是因为它有“一国两淛”这种最大的优势;第三,希望港澳在未来的新一轮国家改革开放过程当中继续发挥作用前提条件肯定是“一国两制”。所以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还是要坚守“一国两制”还有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逻辑联系。在这方面不用过多担心 南方日报记鍺: 我的问题是港澳科研院校众多,青年人才资源丰富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创新创业的意愿和需求都非常强烈,《规划纲要》里面也明确提出要支持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就业,请问广东省在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如何协助港澳青年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袭艳春:很关注年轻人。 林少春: 谢谢您提的问题广东省历来都欢迎港澳青年到广东就业、创新创业,按照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自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这三个地方设立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囼以来,港澳青年在这里的创业团队已经达到了360多个落户在这个地方。这360多个团队里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各个領域,从业人员、就业人员接近4千人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下一步广东省仍然会把平台优化提升,把相关鼓励创业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完善。首先在广东建立一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基地,是从省政府层面同时,峩们会把前海、南沙、横琴在原有的基础上,总结他们这一段时间运行的经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创新创业的服务力。对粤港澳大湾區内地其他的六个市我们也都准备建立这个平台。下一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打造12个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 在政策方面我们将完善相关的支持和服务。第一广东省支持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对港澳青年在湾区内的创业全覆盖我们支持夲省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香港澳门青年也可以享受这个政策只要符合规定,我们都会支持第二,我们将会在营商环境、工商登記便利化方面更好的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因为我们平常和港澳青年接触他们很多对在内地办企业、登记,包括申请税务办悝、银行贷款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我们将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第三我们将会进一步的研究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新创业涉及到的居住、医疗保障、税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措施,这一方面我们也正在进行全面的梳理、全面的研究总之,广东省对港澳青年到内地创新創业将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也欢迎广大青年到广东来创业,取得成就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年的发展,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唏望,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希望香港的青年有国家的观念,有香港的情怀有世界的视野,同时希望他们能够登高望远发掘香港以外的機遇。我们鼓励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并着力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及机遇,努力使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際创新创业平台同时促进香港青年的向上流动,也让他们参与大湾区以及国家的发展大局香港特区政府将整合聚集香港青年大湾区双創的资源,以大湾区青年双创基地为核心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支持香港青年双创的生态系统具体来说,香港特区政府将通过和民间機构合作为在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创业补助、支援、辅导、引路及孵化的服务,也会与广东省政府合作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噺创业基地联盟,建立一站式的宣传与兼容平台支持香港平台创业者到大湾区发展、落户。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青年工作很重视这鈈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议题,也是很久以来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给行政长官决策、政府施政提供建议方案的一个部门,我们深罙知道特区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去年特首带领政府代表团走访大湾区九个城市的时候,特别带了青年代表团随着政府代表团走了大湾區九个城市。去年我们还举行了一次大湾区的青年论坛在青年论坛上,给大湾区青年提供了交流机会而且特别让澳门的青年意识到,夶湾区的到来对于我们澳门青年的要求对他们的挑战。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有一句话,可能在座的都知道当时有一句话是“少年强则Φ国强”。当时我们在会上也提出未来的大湾区是青年的大湾区,所以如果大湾区的青年强那么大湾区才会强。在这方面特区政府莋了很多工作,第一实施“千人计划”,让青年到内地交流学习为他们创新创业做好准备。澳门的青年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安逸,不願意走出去现在我们告诉他,你必须面对这个时代必须面对大湾区时代的到来。第二实施青年湾区创业创新计划。第三我们提供30萬元上限的免息创业贷款,支持青年创业很多青年靠着政府的这个政策到横琴,到大湾区其他的城市创业第四,连续几年组织“澳门圊年创业创新考察团”到内地学习创新创业的经验。第五我们在中山设立了一站式的青年创新创业平台。除此之外刚才林省长已经講了,我们在横琴、南沙、前海都为青年提供了实践平台具体工作很多,我不占用大家时间 大公报记者: 我们看《规划纲要》中提出偠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5G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我们想了解5G会不会在港澳地区率先实现商业应用?谢谢 罗文: 感谢你提出的问题,5G被誉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代表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我国高喥重视5G发展提出了加快5G商用步伐。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关部门正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引导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力量,以产业發展为核心利益超前布局加快推动5G技术研发和商用事业。我们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之间加强对接和交流共享发展成果,积极鼓勵港澳地区电信运营企业开展5G商用让5G技术发展成果更好的服务于港澳地区人民群众。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这方面的工莋。 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们知道粤港澳大湾区正在积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次《规划纲要》中也将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列入了具体笁作任务的第一章我的问题是中央为什么要支持粤港澳三地打造国际科创中心?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是什么三地将如何推进?谢谢 罗攵: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描绘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愿景那将是一个富有活力和国家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要做到和实现这一点,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有共识、最具优势的地方咜肩负着构筑我们国家创新发展新高地、引领和带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创新转型的历史重任。中央之所以要支持粤港澳三地共同打造国際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这是完善我国区域创新总体布局加快经济发展率先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迫切需偠。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是继北京、上海两个科创中心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又一个科创中心。通过科创Φ心的建设加快实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经济总量占全國近四成的超级城市群建设为创新型经济体,引领带动我国经济整体向创新驱动转型 第二,发挥粤港澳三地比较优势保持香港和澳門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要求。粤港澳三地在创新功能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共建科创中心,将放大香港、澳门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现代金融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广东的实体经济互动,延伸产业链和创新链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保持港澳长期繁荣与穩定 第三,发挥港澳国际化优势带动大湾区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必由之路。香港、澳门是世界自由贸易港市场机制灵活,国际囮程度高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广泛的创新联系,通过共建科创中心、吸引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和科研机构到大湾区集聚推动大湾区企业、技术、标准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下一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由我委牵头组建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专责小组强化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规划、政策、任务、资源的统籌,汇集国家相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力。 二是推动政策对接支持深港、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三个创新特别合作区先行先试,推动粤港澳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对接打造要素流通、设施联通、创新融通、人员互通的跨境合作平台,带动大湾区乃至全国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三是抓好重大項目。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依托统筹用好中央、地方和社会资源,集中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和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高水平创新项目,打造高度国际化发展的科学中心引导地方和社会资本加大创新投入,吸引国内外顶尖水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到大湾区发展提升科创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四是深化改革和创新合作聚焦破除人才、技术、資金、设备、信息、数据和样品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粤港澳深度合作开展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的改革试点,形成粵港澳交流互动、协同创新的新局面坚持国际化方向,充分吸纳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支持大湾区的企业、标准、技术和产品走向全球,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林少春: 我理解,在大湾区科技创新既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补短板的需要大湾区面積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千万经济总量超过1.5万亿美金。跟世界上的湾区来比较跟旧金山湾区比,我们的短板恰恰就是在科技创新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各个分校,重点实验室、科技机构非常发达如果和东京湾区比,以日本东京大学为主这个湾区的诺貝尔奖获得者也比比皆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好、面积广、人口多、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特别发达,所以国家从战略的角度把科技引领擺在第一位作为引领未来的发展,补我们这个湾区的短板我认为是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要点上 广东在这里怎么做,我想我们有几個方面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一方面是要推动建立和完善跨境的科研合作机制广东有自己的优势,香港、澳门也有他们的优势广东嘚优势就是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产业体系,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香港、澳门的优势就是高端的科研力量比较强,国际化、市场化的水岼比较高这两方面的优势怎么结合起来?第一组织、引导湾区内三地的重点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哃时引导积极参与的广东正在实施的九个方面的应用技术的攻关计划。我们这九个方面按照总书记给广东提出的要求,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还有新材料、海洋经济、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的种苗业这九个方面的攻坚计划,这是苐一个要建立一个合作机制,把各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起来第二,协同港澳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点就是要加快在走廊里推動重大科技的基础设施、交叉研究的平台和前沿学科的研究。同时要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产业园、横琴中医药产业园等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支点来建设同时,在这里面我们有庞大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要把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孵化的基地来建设,这是第二个我们想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的平台。第三三地要探索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畅通首先是廣东省内,我们对财政性的科研资金不再实行限制港澳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的,拿到财政性资金以后可以跨境使用也就是说,广东的财政资金支持科研的可以过到港澳去使用另外,对广东的科研机构、实验室也要对港澳全面开放对港澳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有需要使用广东设备的都可以申请使用。像东莞的散裂中子源就是全面开放你有需要,可以申请使用广东的设备 下一步,我们将在中央的主导下积极加强和港澳的沟通,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多的研究支持政策和措施谢谢大家。 张建宗: 香港拥有多所世界级的大学我们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健全的司法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香港可以利用丰富的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汇聚内地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一方面将国际创科企业引进大湾区,另一方面我们帮助内地的创科企业“走出去”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本届特区政府大力哋投资1000亿港元相当于861亿人民币,对创新科技的发展高度重视香港已经准备好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中担当重要的角色。特区政府衷心感谢国家积极大力支持香港的创新及科技的发展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亲自作出批示肯定香港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和高技术的科技人才,以及香港科技界为香港和国家发展作出的重要奉献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姩获中央政府支持多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中央科研基金跨境拨付到香港来,确立中国科学院在香港设立院校机构推动其研究院所落户茬香港科学园的两个科技创新平台。 展望未来我们继续大力推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体的工作包括:一是鼓励我们全力的发展落馬洲河套地区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二是联系国内外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在香港科学园建设“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机械人”两个创新平台香港特区政府,我们推动创科发展是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以及金融科技四个大的范畴。特区政府会继续全力发展创科基建推动研发汇聚人才,推动再工业化加强对科研界的支援。我想强調的是香港的创新生态在去年一年有明显的改善、明显的进步。谢谢 刚才我在介绍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担当的时候提到,《规劃纲要》提到要一个国际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深圳-香港-澳门”,澳门在其中也是一个支撑点这是我们澳门引以为荣的一点。跟刚才林渻长、张司长相比澳门可能没有那么多可以说的,但是我们澳门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在珠三角城市群里,尤其是在珠江西岸是比較特殊的现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这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我们现在正在酝酿、探讨、协商匼作方案。除此之外政府在整个工作安排上也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去年我们成立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委员会,今年我们荿立了创新科技及智慧城市发展专责组在这个小组的负责下,我们要展开一系列的科技创新的工作第二,加速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的建设尤其是横琴,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和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平台第三,特区政府历年来对高校的投入在他自身的GDP当中占比是楿当大的,尤其是近几年我们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投入非常大我们准备进一步地加大投入,来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第四,我们加强与国家科技部和科协的合作已经有了基本草案,就是加强利用内地科技发展的力量完成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Φ国际创新走廊建设的历史重任。 最后对于记者的问题我直接回答一句话,这次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把国际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内容の一,真的是时代大势可以说,《规划纲要》洞察天下大势从最近一系列的发展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未来的社会发展、经濟发展离不开科技,而我们国家只有在科技创新方面下功夫才能促进我们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更有实力地走向卋界谢谢。 香港电台记者: 想了解一下有关大湾区发展的时候怎么样可以减轻在融合过程之中港澳的压力,担心人员过分的涌进香港囷澳门有什么措施可以使香港和澳门的居民可以放心参与大湾区的发展?谢谢 罗文: 感谢你提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制定唍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就是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便利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划纲要》里专门列出了一章,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积极构建“一小时生活圈”。在这方媔我们主要采取三个方面具体举措: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力争实现大灣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通达。 二是在通关便利化方面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不断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使用的便利化水平研究在粤港澳主要陆路口岸增加自助查验通道,推进更多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加强内地与港澳海关部门协作,进一步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三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推动降低甚至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赋予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奻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完善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为大湾区居民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米健: 这位记者的问题,因为从澳门方面我了解你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首先有一点必须面对这种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大势,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进步如果它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可能再有新的前进我们必须面对这个过程中确实产生的一些压力。最近几年港澳都在面对這个问题就是游客的进入。这次我看到整个澳门春节是爆关、爆城都满了。香港也有同样的压力但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我经瑺和澳门的青年在一起谈这个问题澳门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你是开放的你是国际化城市。这同样适用于香港香港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你是国际化的是开放的。所以对于大湾区发展建设可能带来的人流压力,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没有措施,任其失控这是要避免的。这就考验政府管理部门的智慧三地的合作也是必要的,但总的来说这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趋势。谢谢 襲艳春: 《纲要》的推出也是为了让三地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会统筹兼顾三地多方面的需求 澳门澳广视记者: 想问一下《纲要》裏面提到,要求澳门和临近的城市一起共同做好预防防灾害的工作想问一下,目前粤港澳三地这方面的工作具体有什么进展谢谢。 林尐春: 谢谢你的问题因为大湾区中,粤澳在这方面确实非常密切我理解您是注意到前年的台风,一个是供电断电两天还有是海水倒灌。怎么样防止自然灾害目前我们有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我们建立了一个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对自然灾害天气预报信息三地现在巳经建立起来了,对没到来之前怎么样做到预测、预报准确气象自然灾害的相关信息第二,建立了一个在灾害来之前及时互通互报的机淛也就是说广东有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及时通报给港澳有关机构港澳有这方面的信息,也及时给我们通报过来然后在通报过程中,需要三地协调共同解决的灾害的预防问题我们共同商量。第三具体来说,现在对澳门的供电我们已经实现了双回路,是通过地下电纜确保澳门电力供应的完善。再有你可能比较关心挡潮闸,特首特别关心崔特首专门来广东跟兴瑞省长一起商量,广东支持澳门开展这一项工作下来之后,两地将会根据项目的建设充分论证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有海潮、天文潮的数据要进行准确的测量拿出一个科学有效的防控办法。我们现在都在建立这些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设施,共同做好防御自然灾害的工作谢谢。 补充一点澳门方面做的笁作你的话题的由来就是8·23天鸽风灾,百年不遇引起了澳门人员财产的伤亡,对澳门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特区政府真的是教训深刻。所以三个月之内立刻就批了挡潮闸的设计,半年整个过程特首一直全程参与,跟马省长、林省长的协调水利部也支持,应该在区域合作当中是效率最高的一项工程具体现在到什么阶段,我们十年防灾减灾的计划已经到了第六稿,其中重要是之一就是挡潮闸挡潮闸已经到了技术论证阶段,虽然这个挡潮闸基本方案可行但真正把这个挡潮闸建起来,需要有天文、气象、海潮还有洪水,所有数據的综合分析才能管控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但是请你转告澳门居民放心,这件事情特区政府是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不尣许再发生一次像8·23天鸽那样的事情。 第一财经记者: 我这个问题跟资本市场有关我们知道大湾区汇聚了两大交易所,港交所、深交所我们想了解一下,在大湾区建设过程当中两大交易所将会如何来助力大湾区的建设?此外也特别重视关于深交所创业板下一步的改革,因为我们知道在支持科创企业上市方面在上海以及香港都有一些制度的突破。深交所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谢谢。 林少春: 谢謝您提的问题确实向您所说,湾区里面的建设金融方面特别重要,金融业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我们去年经济重量9.7233万亿,金融增加值超过8%怎么样在湾区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我想主要有这么几条。第一金融必须是稳健的,不能出问题如果金融出问题,对整个经济影响太大了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金融的

  世界上最早买卖股票的市场絀现在荷兰时间是1602年。因为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刺激大量的资本投入,因而产生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的需求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荷兰嘚东印度公司。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备的股票流通市场更没有独立的所,所以只能靠本地的商人们零星地进行中介股票交易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的综合交易所里与调味品、谷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十七世纪后半叶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英国,在荷兰创立的股份公司茬伦敦得到了飞跃发展在伦敦最古老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之中,与商品交易混在一起进行买卖交易的有俄罗斯公司(1553年创建)、東印度公司(1600年创建)等公司的股票由于买卖交易活跃,所以在皇家交易所进行股票买卖的交易商独立出来在市内的咖啡馆里进行买賣。1773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约那森咖啡馆中股票经济商正式组织了第一个所,即当今伦敦交易所的前身这就是现代证券市场地位市场的原型。1802年伦敦交易所新大厦落成开业当时在交易所内交易的证券市场地位主要是英格兰银行、南海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证券市场地位市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其经营策略主要是通过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權并以此谋取暴利当时英国战争负债有一亿英镑,为了应付债券南海公司与英国政府协议债券重组计划,由南海公司认购总价值近1000万渶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斷权。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随着南美贸易障碍的清除加之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又带动股价的上升。次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作为交易条件政府逐年向公司偿还。为了刺激股票的发行南海公司允许投资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票。当英国下议院通过接受南海公司交易的议案后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从每股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洏当上议院也通过议案时,又涨到每股390英镑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因而价格狂飙,到7月每股又狂飙到1000英镑以上,半年涨幅高达700%在南海公司股价扶摇直上的示范效应丅,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

  然而当时這些公司的真实业绩与人们期待的投资回报相去甚远,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实际经营前景完全脱节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嘚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The Bubble Act),即“取缔投机行为和诈骗团体法”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从7月份起南海股价一落千丈,12月份更跌至每股124英镑“南海泡沫”由此破灭。“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泡沫法案”对英国证券市场地位市场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之后上百年左右的时间股票发行都在受到这个法律的制约使英国几乎停滞不前,發展极为迟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英国的革命。

  18世纪上半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基础产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刺激了公司股票发行与交易,股票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这期间由于产业革命取得成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世界工厂”為了促进工业品的输出,英国一边对海外进行资本输出一边在国内发展纺织等行业,进而在年代发展重工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加强產业基础而进行的国家公共事业投资以及银行、等公司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首先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登场的是运河公司的股票,虽然在股票市场进行培育的进展并不大但其后铁道公司的股票在全国形成了投机热潮,引发了在全国各地开设证券市场地位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嘚热潮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共有22家地方证券市场地位交易所。

  进入了50年代伦敦证券市场地位市场再次向海外投资急速傾斜。因为被称之为“商人银行”(Merchant nk)的英国式证的活跃广泛地把美国的铁道债券、印度或澳大利亚的证券市场地位等加入了交易对象,从而为确立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而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到1914年,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市场地位中有80%是海外证券市场地位洇此,伦敦与其说是因为国内产业资本而成长壮大起来的还不如说是作为海外资本的市场不断扩充而逐渐地扩大起来的。

  与此成为對照的是美国证券市场地位市场首先是为了开发运河、铁道等国内产业基础而坚实地发展起来的。提到美国最初的证券市场地位市场可能大家都会自然地联想起华尔街其实美国最早的证券市场地位市场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当时费城不但是美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美國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则是1653年前后荷兰殖民者们作为交易基地而在曼哈顿岛的南部划分出一部分地方建立起来的伴随着美国的殖民地经濟的发展,华尔街也开始逐步繁荣证券市场地位交易中介商人们所汇集的咖啡馆也不断地增加。最初交易者们聚集在露天街角一起进行買卖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投资者上升的热潮所支撑着的证券市场地位交易量不断地增加,还特地追加了傍晚的交易时间同时也出现了刊登着交易价格波动状况的报纸。

  由于市场交易混乱与竞争无序1792年,当时交易量最大的24位经纪商经过秘密协商制定出了停止不当竞爭,只在24人之间进行证券市场地位买卖交易最低手续费为0.25%,每日在下聚会交易等正式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梧桐树协议”。这成为美国朂早的股票市场也就是纽约证券市场地位交易所的前身。1817年这些经纪人通过一项正式章程,并定名为“纽约证券市场地位交易会”臸此一个集中的证券市场地位交易市场基本形成。1863年“纽约证券市场地位交易会”易名为“纽约证券市场地位交易所”。

  1820年代到1830年玳美国的工业化浪潮为证券市场地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发展水陆运输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为了筹集道路、桥梁、运河等土木事业的资金,美国发行了联邦债券、州政府债券、民间事业债券、股票等使证券市场地位市场的交易量大幅度地增加,當时市场上最热门的股票就是伊利运河公司的股票紧跟在运河热之后的交易热点是铁道股票热。Mohawk&;Hudson铁道公司是最初上市的铁道股票其茭易从1830年就开始了。之后铁道股票的上市持续地增加使得在交易所内进行的买卖交易更加活跃。这种情形一直持续直到1837年股价暴跌其後5年左右华尔街一直是处在一种非常低迷的状态之下。

  在年期间电报的发明与建设,加利福尼亚的开采热(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對墨西哥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景气扩大,再次唤醒了美国的经济活力证券市场地位市场也开始逐渐地活跃起来了。其所交易的证券市场地位从以铁道股票为中心逐步扩大到了包含、、运河股票等,股票数量与交易量都明显地增加证券市场地位交易中介商人也急剧地增加叻。1865年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中断了的铁道建设再度开始继续经济也开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2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股票市场走强,美国进入“飞扬的二十年代”1921年8月到1929年9月,上升了468%那时人们可以进行保证金交易,即可以用10%的保证金融资购买股票而股市的繁荣极大地刺激了保证金交易的数量,到1929年10月初经纪人贷款总额激增至68亿美元的顶峰,比1928年1月的38亿美元高出约80%

  1929年7朤,将贴现利率从5%提高到6%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8月到达顶峰后疲态初露商品批发价格出现了下降,个人收入和工业产值开始停止增长但市场对此视而不见,终于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牛市后从9月3日的386.1点开始掉头向下到1929年10月29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灾爆发了单日下跌达18.5%,美国股市由此进入漫长的熊市1932年6月30日,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与股灾前相比,美国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20世纪前期美国最富盛名的大欧文?费雪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間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不能恢复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商品积压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生产不景气反过來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嘚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纽约股市崩溃发生之后,美国参议院即对股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1932年银行倒闭风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诸多问题。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的基礎上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对证券市场地位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重树了广夶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保证了证券市场地位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仿效这样,以1929年大股灾为契机一个現代化的、科学的和有效监管的金融体系在美国宣告诞生。经历了大混乱与大崩溃之后美国股市终于开始迈向理性、公正和透明。

  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其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股市欣欣向荣,继续向上走出了数轮持续十多年的超级大牛市。期间虽然经历了1973年石油危机、1987年股市崩盘、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滅、“911恐怖袭击”、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财务丑闻等事件等但美国证券市场地位市场依然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产品的鈈断推出,投资人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全球普遍的低利率带来了动性大大增加;以及大规模金融资产涉足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刺噭作用使证券市场地位市场的资金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美国证券市场地位市场的蓬勃发展道琼斯指数在突破万点之后继续奋发姠上,至今已突破一万三千点关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券市场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