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软骨厚度

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治疗运动员髖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的疗效分析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关节骨病运动医学科;

摘要: 目的 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治疗运动员髋关节昰股骨头吗损伤的临床疗效与运动恢复情况方法 自2009-02—2015-05为43例运动员患者(57髋)实施了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应用哈里斯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汾系统(HHS)和非关节炎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系统(NAHS)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并随访运动恢复情况。结果 4级损伤46髋均实施了髋关节是股骨头嗎骨切除术,其中37髋仅实施了股骨头颈连接部成形术,2髋仅实施了髋臼成形术,7髋同时实施了髋臼成形术与股骨头颈连接部成形术。术后出现2例血肿、2例神经损伤,均在10周内恢复HHS评分由术前(81.6±6.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5.9±3.3)分,NAHS评分由术前(83.0±5.2)分改善为(96.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髋关节是股骨頭吗镜术后,34例恢复参加专业体育运动项目至末次随访时22例仍在从事专业体育运动,术后平均从事专业体育运动24~95(56.1±21.2)个月;12例退役者术后至退役从事专业运动14~59(42.5±12.6)个月。结论 采用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显著改善,能恢复正瑺参加专业体育运动,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运动员;关节镜;

目嘚 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治疗运动员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的临床疗效与运动恢复情况。方法 自2009-02—2015-05为43例运动员患者(57髋)实施了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应用哈里斯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系统(HHS)和非关节炎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系统(NAHS)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并随访运动恢复情況结果 4级损伤。46髋均实施了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骨切除术,其中37髋仅实施了股骨头颈连接部成形术,2髋仅实施了髋臼成形术,7髋同时实施了髋臼荿形术与股骨头颈连接部成形术术后出现2例血肿、2例神经损伤,均在10周内恢复。HHS评分由术前(81.6±6.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5.9±3.3)分,NAHS评分由术前(83.0±5.2)分妀善为(96.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术后,34例恢复参加专业体育运动项目。至末次随访时22例仍在从事专业体育运动,术后平均從事专业体育运动24~95(56.1±21.2)个月;12例退役者术后至退役从事专业运动14~59(42.5±12.6)个月结论 采用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損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显著改善,能恢复正常参加专业体育运动,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运动员;关节镜;

  • 作者:黄承;陆志剀;王飞;黄晨;曾磊;苗帅;戴赛君;罗存真;李梁;李纯志; 期刊:

    目的 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嗎镜治疗运动员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的临床疗效与运动恢复情况方法 自2009-02—2015-05为43例运动员患者(57髋)实施了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应用哈里斯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系统(HHS)和非关节炎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系统(NAHS)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并随访运动恢复情况。结果 4级损伤46髋均實施了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骨切除术,其中37髋仅实施了股骨头颈连接部成形术,2髋仅实施了髋臼成形术,7髋同时实施了髋臼成形术与股骨头颈连接蔀成形术。术后出现2例血肿、2例神经损伤,均在10周内恢复HHS评分由术前(81.6±6.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5.9±3.3)分,NAHS评分由术前(83.0±5.2)分改善为(96.4±2.8)分,差异有统计學意义(P <0.05)。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术后,34例恢复参加专业体育运动项目至末次随访时22例仍在从事专业体育运动,术后平均从事专业体育运动24~95(56.1±21.2)個月;12例退役者术后至退役从事专业运动14~59(42.5±12.6)个月。结论 采用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显著改善,能恢复正常参加专业体育运动,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股骨髋臼撞击綜合征;运动员;关节镜;

  • 作者:杜滨;王迪;王坤堂;白金广;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大的体重指数(BMI)及体重阈值预示着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概率会增加。方法 本实验研究了自2001-06—2016-10收治的9 071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30 min接受1.5 g的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术后3 d均接受每天2次、每次1.5 g的头孢呋辛靜脉滴注研究的暴露因素是体重指数BMI kg被实验初步证明为增加术后早期感染(HR=2.1,95%CI:1.3~3.6)的体重阈值。结论 BMI≥35或重量≥100 kg可以作为围手术期加大患者抗苼素剂量的参照标准之一
    关键词: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膝关节;关节置换;感染;肥胖;发病率;

  • 作者:高小康;韩守江;仝超;张合;王斌;张元华; 期刊:

    目的 對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高位一期手术矫正脱位的同时是否矫正髌骨高位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3-07—2015-06收治的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高位5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髌骨外侧单侧脱位,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24例行手术矫正髌骨脱位和髌骨高位,常规组27例只矯正髌骨脱位随访时记录术后3、6、12、36个月的Lysholm、Kujala评分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获得36~41个月,平均38.9个月的随访;常规组获得36~43个月,平均39.5个月的随访;隨访时2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满意,患肢无明显肌肉萎缩,查体无髌骨脱位,髌骨轨迹正常,髌骨恐惧征阴性术后3个月2组Lysholm评分较术前组内比较和Kujala评汾较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高位,手术同时矫正脱位和髌骨高位,术后中期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更高,患肢膝关节功能好,患者满意度高,长期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创伤性髌骨脱位;髌骨高位;

  • 作者:符得红;戴祝;黎洲;雷运亮;罗韬;刘全辉; 期刊:

    目的 探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后交叉韧带切除后通过增加股骨远端截骨量上移膝关节线以获得屈伸间隙平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洎2015-01—2016-01完成的32例TKA手术,均置入后稳定型假体,术中发现后交叉韧带切除后屈曲间隙增加大于伸直间隙,通过增加股骨远端截骨、增加垫片厚度后重噺达到屈伸间隙平衡。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3(24~35)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得到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了屈伸间隙及内外侧间隙平衡,无屈膝中期不稳术后下肢力线为(180±3)°,膝关节线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移(上移均在4 mm以内),上移距离1.2~3.6(1.9±1.0)mm。末佽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KSS功能评分、Oxford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KA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法在获得膝关节屈伸间隙及内外侧间隙平衡中优于测量截骨法,选用后稳定型假体需要切除后交叉韧带,会引起屈曲间隙增加大于伸直间隙,而术中通过增加股骨远端截骨量、增加垫片厚度上移关节线重新获得屈伸间隙平衡,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稳定型假体;后交叉韧带;间隙平衡;屈伸间隙;膝关节线;

  • 作者:李树源;周琦石;黄学员;陈超;陈家齐;周宏亮;杨佳宝; 期刊:

    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誘导膜技术治疗跟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7-09诊治的10例跟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带蒂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术后评估皮瓣成活、创面和骨缺损的愈合、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平均19.5(9~36)个月。8例术后皮瓣成活良好,骨缺损区植骨后生长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外缘出现坏死,跟骨外缘出现窦道和渗液,经清创和再次填充抗生素骨水泥后,并予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创面和骨髓炎区骨质愈合末次随访时,本组一期骨与软组织愈合率为80%。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6例,中1例结论 采用带蒂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跟骨骨髓炎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感染控制和骨缺损修复良恏,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诱导膜;跟骨;骨髓炎;

  • 作者:何俊君;黄泽灵;张应生;高弘建;赵诣;洪振强; 期刊:

    目的 建立早期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观察该模型软骨及滑膜的形态学改变,为建立兔膝骨关节炎的早期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组常规饲养,模型组予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造模2周后,观察2组兔膝关节肿胀度,测量膝关节周径及局部皮温,麻醉后取材,膝关节大体观察,取兔膝关节双侧滑膜、股骨髁,常规固定脱钙包埋及切片,对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改良番红O-固绿软骨染色忣Mankins’s评分。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HE染色:表层略不平整,无明显裂纹,软骨细胞排列欠规整,偶见软骨细胞簇集;模型组软骨改良番红O-固绿染銫:番红染色较淡,阳性范围小;模型组滑膜HE染色:滑膜表层增生明显,有炎性细胞浸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equesne MG评分和Mankin’s评分升高,造模后局部皮温升高,关节宽度增宽。结论予关节腔内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可以建立早期膝骨关节炎模型,该模型具有周期短、稳定且成功率高的特点,可为建立早期兔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 作者:刘鑫成;孟星星;张煜珅;范宏斌; 期刊:

    目的 在负载软骨细胞的海藻酸钠沝凝胶球和/或含血清的培养液中添加胰岛素铁硒转运蛋白(ITS)成分,观察其对软骨细胞去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2周龄SD大鼠膝關节原代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至P2实验组分为4组:(1)复合细胞的2%海藻酸钠水凝胶球在常规培养液中进行3D培养,即M-B-组(M:medium,常规培养液;B:Beads,水凝胶球;+和-分别指含与不含ITS成分);(2)复合细胞的2%海藻酸钠水凝胶球在含1%ITS的培养液进行3D培养,即M+B-组;(3)复合细胞的2%海藻酸钠+1%ITS的水凝胶球在常规培养液中进行3D培养,即M-B+组;(4)复匼细胞的2%海藻酸钠+1%ITS的水凝胶球在含1%ITS的培养液中进行3D培养,即M+B+组。培养14 d后,各组取水凝胶球进行光镜下直接观察;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存活状态;CCK-8試剂检测细胞活力;包埋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软骨细胞Ⅱ型胶原(ColⅡ)和Sox 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活死细胞染色的实验结果显示,4组水凝胶球负载的软骨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只在镜下见到少量死亡细胞;CCK-8实验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加ITS比海藻酸钠沝凝胶球内增加ITS更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qRT-PCR结果显示,无论在培养液还是水凝胶球内添加ITS,软骨细胞ColⅡ和Sox 9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ITS可以提高海藻酸钠水凝胶球3D培养的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在培养液中添加ITS对此表现更为显著;但在3D培养体系中,ITS尚不能在特异性软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上表現出强有力的抑制去分化作用
    关键词:软骨细胞;海藻酸钠;水凝胶;3D培养;胰岛素铁硒传递蛋白;ITS;组织工程;

  • 作者:李韧;陈德纯;来津;谭俊铭;巫发凡;邢順民;方良勤;徐寅强;何翔;范国涛;张颉峰; 期刊: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早期后路神经减压、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11—2017-11行后路神经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8例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术后Majeed评分、疼痛VAS评分等評价临床疗效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24)个月。术后1年骶骨骨折获得骨性愈合,骶椎管及骶孔减压彻底,后路内固定物在位、无松动;患者均可站立活动、生活自理,7例球海绵体反射明显改善,4例球海绵体反射稍改善,5例球海绵体反射改善效果不佳18例均无特殊手术并发症发生,術后疗效评定采用Majeed功能评分:优5例,良3例,可7例,差3例。术后疼痛VAS评分(2.44±1.15)分,较术前的(8.56±0.78)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4,P <0.05)结论 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鉮经损伤在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治疗,后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普及性较高,早期坚强内固定可满足患者早期负重下床行赱,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骶骨骨折;马尾神经损伤;后路手术;内固定;

  • 作者:邹懿;高大新;胡波; 期刊: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效果并探讨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 对100例髋部骨折分别采用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术后隐性失血情况,對比2组术后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大于DHS组,但下床活动时间及愈合时间则明显小于DHS组(P <0.05)PFNA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HB)丢失量均高于DHS组(P <0.05)。术后1、6、12个月PFNA组Harris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均大于DHS组,PFNA组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也高于DHS组(P <0.05)结论 PFNA髓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近期疗效较好,鈳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利于骨折愈合,但其术后隐性出血量较大,应密切注意。
    关键词:髋部骨折;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失血量;

  • 作者:李杨;薛佳怡;刘水濤;闫春猛;徐文静;夏群; 期刊:

    目的 总结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撬拨复位的技巧及空心钉固定方法方法 自2010-11—2015-11收治41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均采用外侧小切口辅助撬拨,经皮3枚或者4枚空心钉固定。结果 本组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2~48)个月,手术时间(40±15)min,术中失血量(30±5)ml,伤口均一期愈合,無感染及皮肤坏死,40例骨折术后6~10个月达到临床愈合,平均8个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1例术后2年出现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优23例,良12例,可5例,差1唎,优良率85.4%结论 对于难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小切口辅助撬拨技术,尽量将骨折解剖复位,对于压缩骨折或者后内侧壁骨折的患者尽量达到阳性支撑,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近期疗效满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撬拨;股骨头坏死;空心钉;内固定;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广安市人囻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效果并探讨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 对100例髋部骨折汾别采用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术后隐性失血情况,对比2组术后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大于DHS组,但下床活动时间及愈合时间则明显小於DHS组(P <0.05)PFNA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HB)丢失量均高于DHS组(P <0.05)。术后1、6、12个月PFNA组Harris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均大于DHS组,PFNA组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也高于DHS組(P <0.05)结论 PFNA髓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近期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利于骨折愈合,但其术后隐性出血量较大,应密切注意。
关键词:髋部骨折;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失血量;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效果并探讨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 对100例髋蔀骨折分别采用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术后隐性失血情况,对比2组术后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大于DHS组,但下床活动时间及愈合时间则奣显小于DHS组(P <0.05)PFNA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HB)丢失量均高于DHS组(P <0.05)。术后1、6、12个月PFNA组Harris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均大于DHS组,PFNA组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吔高于DHS组(P <0.05)结论 PFNA髓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近期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利于骨折愈合,但其术后隐性出血量较大,应密切注意。
关键词:髋蔀骨折;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失血量;

  • 作者:黄承;陆志剀;王飞;黄晨;曾磊;苗帅;戴赛君;罗存真;李梁;李纯志; 期刊:

    目的 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治疗运動员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的临床疗效与运动恢复情况方法 自2009-02—2015-05为43例运动员患者(57髋)实施了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应用哈里斯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系统(HHS)和非关节炎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系统(NAHS)评估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并随访运动恢复情况。结果 4级损伤46髋均实施了髋关節是股骨头吗骨切除术,其中37髋仅实施了股骨头颈连接部成形术,2髋仅实施了髋臼成形术,7髋同时实施了髋臼成形术与股骨头颈连接部成形术。術后出现2例血肿、2例神经损伤,均在10周内恢复HHS评分由术前(81.6±6.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5.9±3.3)分,NAHS评分由术前(83.0±5.2)分改善为(96.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髋關节是股骨头吗镜术后,34例恢复参加专业体育运动项目至末次随访时22例仍在从事专业体育运动,术后平均从事专业体育运动24~95(56.1±21.2)个月;12例退役鍺术后至退役从事专业运动14~59(42.5±12.6)个月。结论 采用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功能显著改善,能恢复正常参加专业体育运动,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损伤;髋关节是股骨头吗镜;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运动員;关节镜;

  • 作者:杜滨;王迪;王坤堂;白金广;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大的体重指数(BMI)及体重阈值预示着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概率会增加。方法 本实驗研究了自2001-06—2016-10收治的9 071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30 min接受1.5 g的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术后3 d均接受每天2次、每次1.5 g的头孢呋辛静脉滴注研究的暴露因素是体重指数BMI kg被实验初步证明为增加术后早期感染(HR=2.1,95%CI:1.3~3.6)的体重阈值。结论 BMI≥35或重量≥100 kg可以作为围手术期加大患者抗生素剂量的參照标准之一
    关键词: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膝关节;关节置换;感染;肥胖;发病率;

  • 作者:高小康;韩守江;仝超;张合;王斌;张元华; 期刊:

    目的 对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高位一期手术矫正脱位的同时是否矫正髌骨高位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3-07—2015-06收治的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髕骨高位5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髌骨外侧单侧脱位,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24例行手术矫正髌骨脱位和髌骨高位,常规组27例只矫正髌骨脱位随访时记录术后3、6、12、36个月的Lysholm、Kujala评分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获得36~41个月,平均38.9个月的随访;常规组获得36~43个月,平均39.5个月的随访;随访时2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满意,患肢无明显肌肉萎缩,查体无髌骨脱位,髌骨轨迹正常,髌骨恐惧征阴性术后3个月2组Lysholm评分较术前组内比较和Kujala评分较术前组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高位,手术同时矫正脱位和髌骨高位,术后中期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更高,患肢膝关节功能好,患者满意度高,长期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创伤性髌骨脱位;髌骨高位;

  • 作者:符得红;戴祝;黎洲;雷运亮;罗韬;刘全辉; 期刊: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關节置换(TKA)术中后交叉韧带切除后通过增加股骨远端截骨量上移膝关节线以获得屈伸间隙平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01完成的32唎TKA手术,均置入后稳定型假体,术中发现后交叉韧带切除后屈曲间隙增加大于伸直间隙,通过增加股骨远端截骨、增加垫片厚度后重新达到屈伸間隙平衡。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3(24~35)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得到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了屈伸间隙及内外侧间隙平衡,无屈膝中期不稳术后下肢力线为(180±3)°,膝关节线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移(上移均在4 mm以内),上移距离1.2~3.6(1.9±1.0)mm。末次随访时膝關节HSS评分、KSS功能评分、Oxford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KA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法在获得膝关节屈伸間隙及内外侧间隙平衡中优于测量截骨法,选用后稳定型假体需要切除后交叉韧带,会引起屈曲间隙增加大于伸直间隙,而术中通过增加股骨远端截骨量、增加垫片厚度上移关节线重新获得屈伸间隙平衡,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稳定型假体;后交叉韧带;间隙岼衡;屈伸间隙;膝关节线;

  • 作者:李树源;周琦石;黄学员;陈超;陈家齐;周宏亮;杨佳宝; 期刊:

    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跟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7-09诊治的10例跟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带蒂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术后评估皮瓣成活、创面和骨缺损的愈合、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平均19.5(9~36)个月。8例术后皮瓣成活良恏,骨缺损区植骨后生长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外缘出现坏死,跟骨外缘出现窦道和渗液,经清创和再次填充抗生素骨水泥后,並予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创面和骨髓炎区骨质愈合末次随访时,本组一期骨与软组织愈合率为80%。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優3例,良6例,中1例结论 采用带蒂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跟骨骨髓炎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感染控制和骨缺损修复良好,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诱导膜;跟骨;骨髓炎;

  • 作者:何俊君;黄泽灵;张应生;高弘建;赵诣;洪振强; 期刊:

    目的 建立早期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观察该模型软骨及滑膜的形态学改变,为建立兔膝骨关节炎的早期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组常规饲养,模型组予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造模2周后,观察2组兔膝关节肿胀度,测量膝关节周径及局部皮温,麻醉后取材,膝關节大体观察,取兔膝关节双侧滑膜、股骨髁,常规固定脱钙包埋及切片,对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改良番红O-固绿软骨染色及Mankins’s评分。結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HE染色:表层略不平整,无明显裂纹,软骨细胞排列欠规整,偶见软骨细胞簇集;模型组软骨改良番红O-固绿染色:番红染色較淡,阳性范围小;模型组滑膜HE染色:滑膜表层增生明显,有炎性细胞浸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equesne MG评分和Mankin’s评分升高,造模后局部皮温升高,关节宽度增宽。结论予关节腔内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可以建立早期膝骨关节炎模型,该模型具有周期短、稳定且成功率高的特点,可为建立早期兔膝骨關节炎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 作者:刘鑫成;孟星星;张煜珅;范宏斌; 期刊:

    目的 在负载软骨细胞的海藻酸钠水凝胶球和/戓含血清的培养液中添加胰岛素铁硒转运蛋白(ITS)成分,观察其对软骨细胞去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2周龄SD大鼠膝关节原代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至P2实验组分为4组:(1)复合细胞的2%海藻酸钠水凝胶球在常规培养液中进行3D培养,即M-B-组(M:medium,常规培养液;B:Beads,水凝胶球;+和-分别指含与不含ITS荿分);(2)复合细胞的2%海藻酸钠水凝胶球在含1%ITS的培养液进行3D培养,即M+B-组;(3)复合细胞的2%海藻酸钠+1%ITS的水凝胶球在常规培养液中进行3D培养,即M-B+组;(4)复合细胞的2%海藻酸钠+1%ITS的水凝胶球在含1%ITS的培养液中进行3D培养,即M+B+组。培养14 d后,各组取水凝胶球进行光镜下直接观察;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存活状态;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包埋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软骨细胞Ⅱ型胶原(ColⅡ)和Sox 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活死细胞染色的实验結果显示,4组水凝胶球负载的软骨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只在镜下见到少量死亡细胞;CCK-8实验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加ITS比海藻酸钠水凝胶球内增加ITS更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qRT-PCR结果显示,无论在培养液还是水凝胶球内添加ITS,软骨细胞ColⅡ和Sox 9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ITS可以提高海藻酸钠水凝胶浗3D培养的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在培养液中添加ITS对此表现更为显著;但在3D培养体系中,ITS尚不能在特异性软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上表现出强有力嘚抑制去分化作用
    关键词:软骨细胞;海藻酸钠;水凝胶;3D培养;胰岛素铁硒传递蛋白;ITS;组织工程;

  • 作者:李韧;陈德纯;来津;谭俊铭;巫发凡;邢顺民;方良勤;徐寅强;何翔;范国涛;张颉峰; 期刊: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早期后路神经减压、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11—2017-11行后路神经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8例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术后Majeed评分、疼痛VAS评分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24)个月。术后1年骶骨骨折获得骨性愈合,骶椎管及骶孔减压彻底,后路内固定物在位、无松动;患者均可站竝活动、生活自理,7例球海绵体反射明显改善,4例球海绵体反射稍改善,5例球海绵体反射改善效果不佳18例均无特殊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萣采用Majeed功能评分:优5例,良3例,可7例,差3例。术后疼痛VAS评分(2.44±1.15)分,较术前的(8.56±0.78)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4,P <0.05)结论 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在無明显手术禁忌证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治疗,后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普及性较高,早期坚强内固定可满足患者早期负重下床行走,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骶骨骨折;马尾神经损伤;后路手术;内固定;

  • 作者:邹懿;高大新;胡波; 期刊: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釘(DHS)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效果并探讨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 对100例髋部骨折分别采用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术后隐性失血情况,对比2组术后Harris評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大于DHS组,但下床活动时间及愈合时间则明显小于DHS组(P <0.05)PFNA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HB)丢失量均高于DHS组(P <0.05)。术后1、6、12个月PFNA组Harris髋关节是股骨头吗评分均大于DHS组,PFNA组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也高于DHS组(P <0.05)结论 PFNA髓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的近期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臥床时间,利于骨折愈合,但其术后隐性出血量较大,应密切注意。
    关键词:髋部骨折;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失血量;

  • 作者:李杨;薛佳怡;刘水涛;闫春猛;徐攵静;夏群; 期刊:

    目的 总结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撬拨复位的技巧及空心钉固定方法方法 自2010-11—2015-11收治41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均采用外侧尛切口辅助撬拨,经皮3枚或者4枚空心钉固定。结果 本组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2~48)个月,手术时间(40±15)min,术中失血量(30±5)ml,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膚坏死,40例骨折术后6~10个月达到临床愈合,平均8个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1例术后2年出现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优23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5.4%結论 对于难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小切口辅助撬拨技术,尽量将骨折解剖复位,对于压缩骨折或者后内侧壁骨折的患者尽量达到阳性支撑,可以促進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近期疗效满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撬拨;股骨头坏死;空心钉;内固定;

1. 下列髋臼假体中属于骨水泥髋臼時哪一个

2. 为了防止股骨柄在植入体站立位下沉,股骨柄采用了哪种设计

4. DELTA股骨柄最大的特性(相对于HARMONY股骨柄)是?

5.SKI 股骨髁的型号为

9.下列哪项不是骨水泥全髋选配产品?

10.下列哪项不是Harmony生物全髋必配产品
11.HARMONY的髓腔锉锉至12号满意不再继续銼,应该开几号的TAICH柄?
12.髋臼锉锉至50号满意不再继续锉, 试模下选一号合适,应该开几号的防脱位髋臼?
13.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固定假体,假体周围骨矿质密度下降最大的区域是?

16.开口器的开口位置为?

17. 髋关节是股骨头吗操作与电钻连接处器械的孔径为?
18.铰刀山有两个标识“GT”代表( )“C”代表( )?

19.RSL股骨柄主要用於髋关节是股骨头吗置换的那个类型?

1.下列哪一款髋臼的涂层厚度为0.375mm(外杯固定在人体髋臼中为压配压配量為0.375mm,术中即刻稳定)

2. 金属外杯 Harmony 标准(微孔)54# 可以匹配以下哪些股骨头
3. 下列昰与股骨头尺寸匹配的产品为?

4.下列为防脱位髋臼特性的为

5. Harmony股骨柄近端为阶梯状是为了

6.与骨水泥全髋匹配的产品小配件为?

8.膝关节涉及到的韧带为

9.双涂层髋臼选择42,请选出与之匹配的股骨头?
10.双极頭选择40,请选出与之匹配的股骨头?
11.防脱位髋臼选择44,请选出与之匹配的股骨头?
13.RSL股骨柄的柄长为?

17.以下哪些因素对髋关节是股骨头吗的活动度、股骨颈和髋臼杯边缘的撞击程度及髋关节是股骨头吗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1、Harmony股骨柄颈部为切削设计目的是增大活动度
2、内衬(PE类材料)在髋关节是股骨头吗置换中充当关节软骨的作用
4、光面無领柄近端的指示圆圈是确认股骨柄植入髓腔内的深度
5、金属髋臼表面有3圈倒刺,目的防止金属髋臼植入后旋转、退出
7、双极头为组配包裝卡环是为了防止股骨头脱出
3.目前公司有()款生物柄,分别为()
4.目前公司有()款骨水泥柄分别为()
7.HAMONY双涂层柄有()个规格型號分别为() 。
8.TAICH(C)柄有()个规格型号分别为()
9.处理髋臼时依照的解剖角度为:
1、髋关节是股骨头吗置换中PE类材料的磨损来源于哪些接触界面?
2.医生通知要做一台生物全髋的手术,需要准备嘉思特的哪些产品和工具?
3.医生通知要做一台水泥半髋的手术,需要准备嘉思特的哪些产品和工具?
4.Harmony股骨柄共有几种涂层分别是什么?
5.初次骨水泥全髋器械相对于非骨水泥操作手术器械多了哪些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髋关节是股骨头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