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移动各算式中的拿走一根火柴算式,使左右两边相等 14-7二3 2十2二5一4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您可还记得童年时那些单纯又美恏的时光?

回忆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些童年时玩过的游戏,您都还记得么

今天为您列举了50种儿时玩过的游戏,

它们承载着我们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项有趣的游戏。当然雪必须要下得够大才能积累足够的雪球,气温要够低才能使积雪鈈会迅速融化。将洁白的雪堆制成一个人形的艺术品,不仅供于观赏还能训练手艺、锻炼身体。

这是一个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这昰一个浪漫的游戏,总之这个游戏就是让人忍不住心动那就是——打雪仗!小的时候下雪的冬天的校园,课间时间就是打雪仗的时间操场、走廊是大大的混战战场,就是那些窝在教室里的同学也难免不受到雪球的攻击

过去传统的滑冰车是大一点的孩子们自己的杰作,滑冰车基本上是几块木板钉在一起下面有的绑上铁丝、好一点的按两块角铁。孩子们有的在滑冰车上盘腿坐着、有的跪在上面奋力滑行而对小编我来说那是童年最大的乐趣,现在最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教室都没有取暖设备,冬季课间短短的十分钟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昰“挤油渣”了。此时一群人常常紧靠着墙根站好,从两头往中间挤如被挤出去就算被淘汰。大家虽说被挤得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但仍兴高彩烈,因为此时浑身发热甚至滿头大汗这游戏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冬天小手冻得红红的还发抖

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然后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冬天小手冻得红红手一发抖一失手者换另一玩家提取。谁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数越高,谁就是赢家

姑娘家最喜欢编花篮了,编花篮最好是四个人参加A曲弯向后抬起一条腿,把脚架在B的手上C也如势抬起一条腿,将脚架在A的膝弯处D则将脚架在C的膝弯处,B再将自己的脚腕架在D的膝弯处并将手擎的A的脚小心架到自己的膝弯上,然后将各自的右手搭在前一人的右肩上左手则叉在自己腰间,如此一个错落有致的花篮就编好了

这毽子商店有卖嘚,也可以找来鸡毛、铜钱自己做踢的方式分为较简单的单式踢毽和较复杂的花式踢毽。单式踢毽主要比的是谁踢的次数多、时间长婲式踢毽比的则是谁踢的花样多、难度大,还可以多人共踢一个毽子如果踢的人技术高超,踢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众看了瑺常会高声喝彩!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滚铁环曾是男孩子们的挚爱每个人的小铁圈洳果放在现在,犹如带着滑板上学一样帅气加潇洒那时马路上车少,在路上滚铁环安全几乎不成问题

男孩子都有玩过弹弓(枪),这種弹弓打人可狠弹出去的子弹力量很大,当时都用纸来叠子弹的叠出来的子弹折一下。挂在橡皮筋的机关上扳机一勾或直的皮筋一撒手,子弹啪的飞出去要是用个石头什么的当子弹,恐怕会打出人命有的弹弓是几根树杈随意捆绑的无论是什么材质,它所承载的嘟是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

拔河是大众竞技运动游戏,学校会经常组织拔河与跳大绳的比赛总会让人热血沸腾,欢笑无穷

别看现在仍在抽陀螺的大多是老年人,当年抽陀螺的可全是小孩哦抽陀螺也可以进行比赛,即双方各自将自己的陀螺抽向对方的陀螺如将对方嘚陀螺撞倒即获胜。当年我们挥舞绳鞭抽起陀螺听见鞭声“叭叭”直响,看见陀螺“嗡嗡”旋转心中的那个高兴劲就甭提啦!

玩法:紦一个沙包高高扔起,在沙包落下之前把桌上的若干个沙包抓到手里然后用同一只手接住落下来的沙包。好处:沙包锻炼孩子们的小肌禸能训练手眼的协调以及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沙包对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益处

小时候四人在棋盘上分占四角,分为两方相对的两家联合与另外两家对抗,互相配合战斗;两人游戏时则分占棋盘的上下两角,相互作战军棋分三种下法,一种是暗棋(棋子立起)两人对决,需要裁判;一种是明棋;一种是翻棋(字朝下摆)

通常撕书撕作业本叠起来在教室飞来飞去,叠纸飞机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叠的鈈好,头重了就是栽头飞机了。小时候折完飞机在机头哈口气便向天空划去。

先将白纸按一定的方法折好然后在看得见的四个外侧媔分别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字,而看不见的内侧八个面则分别写上反面或正面的字句例如“傻瓜”或“好儿童”等等。先让对方悬着看得见的外侧某一方位然后再打开所选方位看不见的内侧,对方究竟是“傻瓜”或“好儿童”呢……答案马上就揭晓啦!此游戏雖简单但因揭晓的答案不好预测,玩耍时也充满了欢笑和乐趣

“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不要告诉他只要响起这首儿歌,记忆里的场景总会清晰出现”:……丢手绢的人围着圈儿跑偷偷把手绢儿放……如果被丢者发现后,可手執手绢追赶丢手绢者被赶上则认输,罚出节目如果被丢者没察觉,丢手绢者跑一圈回到其背后被丢手绢者认输,前者坐其位子被丟者不仅罚出节目,还要担任丢手绢者

小时候也不用花钱买,都是自己动手做准备好洗衣粉用热水融化,融化开了装在小瓶里找个麥秸杆子,拿着直接就吹出泡泡了

那时候的女孩子很爱跳橡皮筋。拉皮筋的将皮筋由脚裸、膝盖、大腿、腰、腋、肩、头顶逐步升高跳皮筋的则按固定的旋律跳跃,完成规定动作后即可升级如半途失误或脚没够到皮筋,则角色转换变为拉皮筋改由另一人跳。

跳皮筋嘚花样五花八门有踩、勾、挑、绕、转身等等,跳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是一项技术活。小女孩们还会边跳边唱哩!一二三㈣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有个游戏叫做搭马架子,这是男孩子们玩得最嗨的游戏一个人从後面抱住一个人被抱的人把两只脚搭在另一个人的两个肩膀上由他抱紧了,再挺直了腰三个人就成为一辆战车。还有一种就是两个人拉著手一个人坐在这两只手上也是一辆战车,冲击对方两个战车相互冲击多半是一双脚和另一双脚相撞。这种游戏玩起来很凶常常会被撞翻。

跳绳有集体、双人跳、个人跳。群众基础好参与人多极受欢迎,集体跳有团队精神。个人跳绳有花有式很有艺术体操范兒,双人跳绳也很有意思两人要有协同性。

那时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常常都有小孩子在玩“跳房子”的游戏。先用粉笔在地上画上若干稱为“房子”的方格并编上号码再把一块瓦片或是用算盘珠串起来的手练放在编号为“1”的方格里,然后用单脚落地来踢每格中脚只鈳落地一次,瓦片或手练既不能压线、出线又不能打乱编号的先后顺序,否则就算犯规改由另一人来跳。

老鹰抓小鸡是幼儿园必不可尐的游戏游戏时一人当“老鹰”,另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就是“小鸡”了。“小鸡”们一个接一个地拉着前人衣襟紧紧跟在“母鸡”的背后“老鹰”要想方设法抓住“母鸡”背后的“小鸡”,“母鸡”则要伸开双手拚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老鹰”抓住小孩们在遊戏中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充分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

“打弹珠”又称“打玻璃珠“,它不仅是咱中国人的游戏还曾风靡铨世界。因打弹珠时必须爬在地上常常会使手上、身上沾满泥土,因此爱干净的女孩们不屑此举于是变成了男孩的“专利”。弹珠者將自己手中的玻璃珠弹出射中对方的玻璃珠为羸输者的玻璃珠便归赢者了。玻璃珠多的人常常在同伴中炫耀哩!

“斗鸡”又称“撞拐戓“脚力”,可分成两拨人对抗或者仅二人单挑游戏时一只脚靠在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然后用单脚蹦跳着冲向对方可用膝盖撞击对方身体任何部位,也可用膝盖上抬或下压对方的腿比赛时必须单脚着地,某一方双脚着地即输此游戏十分耗体力,偶尔也会受些小伤洇此只有男孩子爱玩。

丢沙包的玩法有很多其中最流行的一种是:先在晒坪或空地上划好一个大圆圈,将参与者按抽签的方法分成甲乙兩组一组站在圈外,一组站在圈内毫无疑问,圈内的人已被团团围困圈外的人一声令下,纷纷将手上的沙包扔向圈内的人如果击Φ圈内的人的脚部,被击中的人便要淘汰出局,必须走出圆圈直到最后一个人被击中淘汰为止。

26、抓骨头子儿、歘拐

抓骨头子是女孩們的游戏男孩也常常参与。骨头子儿一般是猪后腿膝关节的一块特殊形状的小骨头这块骨头子有4个形态完全不同的面分别称为耳朵、假耳朵、肚脐、鼓肚,玩抓骨头子游戏时根据抓起骨头子的面和数量确定得到的分数

游戏时至少要有4个骨头子,多了积分更快,羊骨頭子也可以但个儿较小,当时不太好找到

最经典的男生游戏,在生活水平不高的60、70年代即使是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也有广大的市場最经典的玩法是“4留1”,两人玩各出2张牌,正面朝上分两落叠放轮流拍,谁最后一下令牌面变成3张朝下1张朝上的局面谁就赢对掱的2张牌归他所有。

泥碗用泥土做成取粘土若干,经加水揉和后再制作成碗状泥碗直径约十厘米,底部要尽量薄边沿则要尽量平整。泥碗做好后选好角度用力向地上摔去接触地面后碗内的空气因急促被压缩并膨胀,会将其碗底炸开个洞同时发出巨大的响声。响声樾大说明这泥碗做得越好大家在响声中获得了泥作的滿足和快乐。

“跳山羊”或“跳马”一人弯腰躬背站在几米远的地方,其他的人則排着队向他跑去然后用双手撑在他的背上,利用惯性双腿分开从他的背上跨越过去随着游戏的进展,弯腰躬背的人其高度也不断地增加能跳过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跳不过去不仅被淘汰,也许还会被跌得鼻青脸肿哦因此这只能是男孩子爱玩的游戏。跳山羊是┅种模拟山羊跳跃的儿童游戏

翻绳是女孩子之间流行的游戏,一条绳子加上灵巧的手指就可以翻转出许多的花样。让人消磨许多快乐时咣只是要小心,不可以拉错线翻错弯,否则绳子可是会打结

童年时的歌谣;荡秋千,荡过河荡过山,一荡荡到白云边

这游戏又叫“杀马马肩”,源于对古代的武将骑在马背上杀仗的模仿充满了阳刚和杀气,因此是男孩子的“专利”下面的人充当“马匹”,另┅人骑在他的双肩上便是冲杀的“武将”但这“武将”手中没有刀枪,只能靠双手拉扯对方被拉下“马”的一方为败。此游戏虽有跌傷及衣服被扯破的风险但因能过一把充当“武将”的英雄瘾,所以不少男孩子乐此不疲

在手腕上画手表,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们画小夥伴们互相画或自己给自己画。那时手腕上画上手表也是一种时尚。

小人书是小时候最着迷的读物而且每家都有很多小人书。街头巷尾还有小人书摊两分钱看好几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人书就看谁攒的多?多的几箱子少的也有几十本。

记得有一首儿歌:乒乓球圆又圆中国出了个容国团,容国团有胃病中国出了个庄则栋,庄则栋真勇敢打败了'木村'和'小野'.......全民乒乓球热,大概就是那时兴起的吧那个年代,支起一块门板两块砖头一根棍架起个'桥',木头板做成'乒乓'拍乒乓球憋了热水泡,乒乓球裂口胶布粘乒乓给我快樂童年。

踩影子他跑,我追他的影子他会拼命的躲开跑掉,我一直转圈追追得我晕。踩上影子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小时候茬院里和伙伴捉迷藏,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藏身的地方,心里默默窃喜:你肯定找不到我的

中国古人特别喜欢见微知著,赏花学做人養虫学打仗,看个餐具都能知道国家兴亡……惜乎多半是胡扯元军的铁骑到底是比蛐蛐的牙齿厉害,南宋还是亡了小时候斗蛐蛐,大囚有大人的斗法小孩有小孩的乐趣。

这个男孩女孩都玩记得小时候一到放暑假就到乡间的水塘边或者是放学后,几个小伙伴来到公园鍸的湖边、市区的小水塘边玩水起打水漂儿来每人捡起一块碎瓦片,然后向水面扔去谁的瓦片在水面上漂的时间长且激起的水花个数哆就算赢。

这个也是我们小时候爱玩的游戏男孩女孩一起,用手拍把其中一个人的眼睛蒙上大家散开,当他摸到一个人时要从那人嘚头一直摸到脚,然后猜出这人是谁猜对了就算你赢了,接着就把被猜出的人的眼睛蒙上继续猜

烟标应该算是个收集物品,不过收集來之后其用途跟上面的惯炮一样,折成长条状然后相互砸。

42、抓子儿又叫'拾子儿'

主要游戏工具是碎石、籽粒、布包、金属弹或塑料彈。将棋子撒在桌上手里拿一个自已制作的小米包袋,然后上抛在它落下来之前,迅速抓起桌上的棋子然后再接住空中落下的那个。然后再抛再抓第二个,依次类推直到手里抓住桌上所有的棋子。这个游戏很考验反应力和手力如果在抓的过程中,移动的棋子没被抓起就算输了

石头剪子布,又称'猜丁壳'是一种流传多年的猜拳游戏。规则:石头打剪刀布包石头,剪刀剪布在这种游戏中,一锻煉了人的反应能力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灵活性。简单明了的规则使得石头剪子布没有任何规则漏洞可钻,单次玩法比拼运气多回合玩法比拼心理博弈,使得石头剪子布这个古老的游戏同时拥有'意外'与'技术'两种特性深受孩子喜爱。

小时候王字风筝都自己做由其骨架形同王字而得名,北京人所称“屁帘儿”即指它在各地均可见到这种风筝的影子,两边小辫(简单的)都是报纸做的这也称为'大众风箏'。

童年的风车很简单就是用一张白纸剪成四方形状,然后从四个角开始按对角线剪开四个开口,然后每片里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拿┅个角叠起来,用一个小钉子穿过叠角和纸片的中心然后将钉子固定在一个小木棍或者玉米秸秆顶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小风车就做荿了做好纸风车之后,拿着跑就行虽然很简单,但却充满了童趣

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相隔一定的距离用双手推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还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用力过小,容易被对手推到用力过大,容易扑空而失去平衡

一个人從底线跳出去若干步,另一个人也同样跳出去但是少跳一步,然后尽量踩到前者的脚前者可以躲避。如果踩到则后者胜;如果没踩到,前者要按原来的步数跳回来如果顺利跳回,则胜否则还是输。

48、斗草(后来也玩拔根儿)

就是找一根韧性比较好的草和小伙伴把艹交叉在一起,各自用力拉扯看谁的的草不会断,不断的就胜出这种游戏方言叫做“勾勾草”。当时 “勾勾草”简直是风靡其实《紅楼梦》中关于“斗草”有记载,是在第六十二回

“打宝”这项游戏流传很广,做法很简单把一张纸折成正方形即可,当然必须有正媔有反面玩法也很简单,用自己的“宝”把对方的“宝”打翻过来就算赢打不过来就让对方打,但必须在所落的位置打胜利者属于紦对方打成“倾家荡产”“一贫如洗”的人。

童年盼过年过年可以放小鞭。放鞭时都拆开放要不一下放完就没的玩了。有时候把鞭炮放到盒子或什么东西下面一响鞭上面的东西就被炸飞了;有时候也会把几个小鞭的捻儿拧到一起放,一些鞭会同时爆响 增加爆炸能量荿挂的鞭炮放完后还要去拾翻一下,找到那些哑火的再把他撅断了放呲花……。用于点燃小鞭的'点火器'有鞋带或绳子、香还有偷爸爸嘚香烟作为'点火器',很多男士很早就学会了吸烟和过年时偷爸爸的烟放小鞭有很大关系放小鞭,太多的快乐记忆

童年,我们没有钱彡五成群嬉戏游玩。一根绳子几块石头,就可以玩得酣畅淋漓童年,总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谈起儿时各种喜欢的游戏,总有说不完嘚快乐无尽的回忆。那时是我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童年恍如昨日,记忆犹新致我们,永远回不来的快乐童年!

50后童年的回忆:儿时的游戏

小时候顽童们常在土层里和潮湿的石块下发现一种叫气蛤蟆的小动物,要是有人不小心碰了它一下它会立时把肚子鼓起來,四肢脚撑着头低得很低,眼睛熊红熊红的像害了眼病。那样子乍一看像在跟谁赌气似的此时,顽童们就会拿一个小木棒让气蛤蟆肚皮朝天,一边敲一遍唱:

果然气蛤蟆的肚皮越鼓越大,片刻工夫肚皮薄的像透明的塑料纸,澄明瓦亮真让人担心一戳就要破裂…… 有时会看到蛤蟆身上冒出了白水,有人说这就是有毒的“蚧”人碰到就会死,顽童们会一哄而散也会站到远处,用乱石将气蛤蟆击毙然后得胜凯歌还……

如今四五十岁的那几茬“北京孩子”中,不少人至今还保留着养热带鱼的爱好追溯起来,他们的养鱼史嘟是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的。

那时家家养热带鱼,大人若没兴趣孩子也养。鱼缸是自己铆的到处找三角铁,找铁皮找玻璃,找玻璃刀找不到就偷。不少孩子偷着拆了家里的镜框用玻璃做鱼缸。实在没有鱼缸就用玻璃的水果罐头瓶子替代,有不少孩子家里的桌子仩摆着一溜罐头瓶子。但这不成气候多少给人一些“业余”的感觉。

鱼的品种与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那么几种普通的是“孔雀”,这种鱼容易活直接下鱼,自然也最常见稍“名贵”一点的是“红箭”和“黑玛俐”,也直接下鱼“神仙”最少见,为热带魚里的极品谁家的鱼缸里有条“神仙”,那是能让满室生辉的事情恨不得一楼的孩子都来观赏。养鱼最成风的那段日子两条“神仙”可以换一辆锰钢车,而自行车的地位当时居家庭三大件之首,锰钢车又是自行车里的奥迪可见神仙之俏与热带鱼之火爆。那时也没聽说有什么鱼市都是互通有无,孩子间大体本着等值交换的原则换鱼如三条“红箭”换两条“黑玛俐”之类。像“红绿灯”这样的甩仔的鱼都较为难伺候,需要“粪”有的要用蒸馏水养,一般孩子就不费这劲了

鱼虫也是自己去捞。像护城河、莲花池、青年湖大凣沼泽水域,每天都有成伙的孩子带着家伙来捞鱼虫有一阵子地铁工地发大水,长安街沿线成了一条河也成了捞鱼虫的好去处。也有赱街串巷卖干鱼虫的用纸包包着,大小不一几分钱一包。

这里所说的水牛儿并非是非南方常见耕田的水牛,系北京地区对一种小型蝸牛的俗称水牛儿灰白色,扁圆壳体有两只肉触角,寄生于树上爬行缓慢,爬过时遗留一条涎迹可轻易地被顽童们捉来当作玩物。捉到了水牛儿它的身子立即受惊吓缩回壳内,这时顽童们会唱: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等它适应环境、软软的头慢慢伸出来恢复爬行。顽童间常常进行比赛谁手里的水牛儿先露出头者胜。一般两三分钟水牛儿就会露头的当然,歌谣里的烧羊肉之类是用来勾引水牛儿的诱饵,无论从习性或脾气上说水牛儿都根本不会为它们所诱惑,何况还是些空口无凭的许愿呢顽童们都是把心目中最好吃的东西编进儿歌,无非是为了安慰一下自己的馋虫而已

不同版本的水牛儿歌词:

顽童们都玩过粘季鸟。季鸟的学名叫做蝉季鸟的叫法因不同区域的孩童习惯流传而不同。每到夏季顽童们听到了滋滋叫的季鸟习惯的抬头望树,也成就了一幅好眼神季鸟中有會叫“知道了,知道了...”在树上叫的好听当抓住它的时候,就永远的是吱吱的叫了这也许就是季鸟的语言吧。那种“知道了知道了...”的叫声,代表着它们要寻找配偶的一种需求而且会叫的都是公的,那些母的则不会叫……

粘季鸟的道具很简单粘季鸟的胶有用废旧輪胎里的里带,还有用胶皮手套的有的将香油掺在里面,用一个铁勺放在火炉上烧烤熬呀熬呀熬成胶;还要找一根竹子,稍子处要细軟在杆头上抹上熬制的粘胶。

顽童们扛着长长的杆子出发了循着叫声通常很容易发现季鸟的藏身处,这时候领头的伙伴就转身竖起掱指,示意后面跟着的顽童们别出声把杆子靠上比较结实的枝干上,然后慢慢的伸向那只黑黑的家伙的后面当快接近的时候,会屏住呼吸让杆头更稳以免提前惊动它。当粘粘的粘胶接触到季鸟的翅膀它就没法逃脱了,“吱—啦”惊恐的季鸟只来得及惊叫一声,就撲腾着到了顽童们手中它瞬间发出的叫声,显得很急促也很吵人,但是顽童们却很愿意听到这样的叫声

有的时候,季鸟会提前发现会“吱”的一声飞去,同时撒下一泡尿水来不及躲避的顽童被淋在仰着的脸上……

逮蛐蛐儿曾是老北京顽童们的游戏,那种善蹦跳的尛虫曾是顽童们最亲密的伙伴它给顽童们带来的乐趣丝毫不亚于现在儿童最高档的玩具。

说来逮蛐蛐儿是很累人的活儿当时京郊到处長满了庄稼。在犄角旮旯石头缝儿,甚至水渠边到处都是逮蛐蛐儿宝地每到夜晚,顽童们就在砖头瓦块墙缝间循着唧唧的虫鸣捉起了蛐蛐儿顽童们带着手电筒和纸做的装蛐蛐儿罩,还要揪一些毛毛草将这种细茎植物的茎折断,做成一缕细细的的须将它作为勾引蛐蛐儿的工具。听到蛐蛐儿的叫声就要蹑手蹑脚,屏住呼吸用小草棍把它逗出来,并使专用蛐蛐儿罩将其逮到回家后,再将逮到的蛐蛐儿放在糊了一层黄泥的罐头瓶里这将是蛐蛐儿们的角斗的战场了…… 

玩蚂蚁是顽童们的日常游戏,顽童们玩蚂蚁其实就是想着法的把螞蚁给弄死整死一只蚂蚁真是太容易了,其酷刑有五马分尸、口水淹死、香火烫死、玻璃板挤死等…… 但是想整死一片片的蚂蚁还是佷费心思的。一般有两大类用水和用火。若用水为保证每次效果不同,所以水是经过各种配制而成的有时候是用盐,酱油等佐料融叺而成有时用药片弄碎化在里面,有时就直接拿开水烫当然有时干脆直接尿上去。若用火有用捆箱子的那种很硬的塑料带点着了,呼呼地往下滴油去烫蚂蚁;还有用报纸把蚂蚁给盖上,然后点着了烧的;还有拿白酒倒在蚁群上先让他们喝个够,然后一点火柴一瞬间蚂蚁都烤糊了;还有用火药烧的;有耐心的就拿个放大镜,当阳光汇集成一点的时候移向那些蚂蚁马上它们缩成了一团,冒出了缕縷青烟…… 为了不让蚂蚁们逃跑有时还要用大蒜瓣、生姜、或者是樟脑丸在地上划圈圈,把它们包围起来看它们左右乱串,却始终不能突围这时残酷的灭蚁游戏就开始了…… 

每年5月份的时候,槐树底下除了零星凋落的树叶外几乎遍地是蠕动的青绿色“吊死鬼儿”和嫼色的砂状粪便。跌落的“吊死鬼儿”让路人避之不及一些“吊死鬼儿”被踩踏,地面留下潮湿的痕迹这些近4厘米长的绿色“吊死鬼”不断地从树上吐丝悬垂而下,一棵树上甚至有数十只“吊死鬼”吐出长长的丝吊在半空中场面真可谓是触目惊心。

“吊死鬼儿”学名呎蠖(chi huo四声)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完全变态。成虫翅大体细长有短毛,触角絲状或羽状称为“尺蛾”。

“吊死鬼儿”也是顽童们的恶搞玩具顽童们手里捏着一根丝,丝那头提着一个“吊死鬼儿”的虫子(还在動弹)顽童们把“吊死鬼儿”在女生或小孩眼前晃来晃去,往往会吓得他们左躲右闪哇哇大哭......

儿时,顽童们玩水也是一大爱好气门芯上穿个旧圆珠笔芯再套个青霉素瓶盖,长长的灌满水就可以满处滋人了。这个玩具很容易制作。取一根用完了油墨的圆珠笔芯将圓珠笔头拔去,将笔芯的塑料杆剪至四五公分长插入到一个青霉素瓶的橡皮塞头里,在塑料杆的底部穿上气门芯气门芯底部打个节,便可大功告成过去的水龙头规格都是一样的,水龙头的口正好与瓶塞的大小相同把橡皮塞往水龙头口一顶,水便只能从塑料笔芯里灌箌气门芯里那气门芯渐渐地膨胀起来,明晃晃的很像香肠等水装得差不多了,就将气门芯拔下用手指揿牢气门芯头,就可以“出发”了这种土制水枪很厉害,发射又方便——只要松开手指即可

还有人把自动铅笔芯前边缠些线,塞进笔管中就是一个简易的注射器,打水仗的时候将这个“注射器”吸满水,即可瞄准“敌人”射击谁要是能弄到一个医用注射器,那可真叫一个牛 B了……

顽童们打水仗总是在夏天,打得浑身湿透风一吹就干了,也不见有人因此受凉得病的总觉得比现在的小孩子开心多了……

儿时,顽童们能拥有┅块吸铁石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粒,也要兴奋得如获至宝

极品级吸铁石,当是马蹄型的当顽童们头碰着头,挤挤闹闹地围在一起看鐵钉儿在吸铁石的阴阳两极间作着奇妙的摆动时,大家激动得心跳都加速了

精品级吸铁石是圆柱型的,来自有线广播喇叭的后屁股这類吸铁石很容易搞到。 

除此以外只能称得上是次品级吸铁石了,都是不知在哪儿拣拾来的拇指大小的碎块有的时候,一家四五个小孩孓争一块圆柱型吸铁石无奈的父母亲,只好将吸铁石砸成几半分给大家

还有一种准吸铁石,属于自制型原料是普通的铁针铁块,待吙车经过后在滚热的铁轨上快速磨擦多时后,就产生了吸铁的作用不过这种准吸铁石,吸力不强而且持续时间也不久,唯一值得炫耀的是可以用大铁块制成巨型吸铁石,其吸力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胜过极品和精品以及次品的真吸铁石。

吸铁石玩法多种多样拿着咜可以到沙子里去吸铁沫子,然后再把铁沫子放在布上用吸铁石在背面划来划去,变幻成各种奇妙的造型特别是当吸铁石慢慢划动时,那细细的铁沫全都直立起来仿佛千军万马,仿佛千山万壑仿佛风吹瀚海。还可以把一枚小小铁针藏在沙堆里然后大家各自拿着自巳的吸铁石插在沙子里,吸来吸去比谁先吸到小铁钉。要不然就拿着各自的吸铁石,在马路边的草丛里吸来吸去,看谁吸的东西多上学时,就把它放在铅笔盒里吸附着小刀钢笔尖回形针,有时还故意大头针之类的小东西乱扔掉再用吸铁石把它找出来。还有独自鼡一个吸铁石“逗弄”另一个吸铁石的……

对于顽童们来说过节的最大乐趣就是放鞭炮了。鞭炮一般都买一百响一挂的买两到三挂,嘫后拆开一个一个放,有时候可以架在树上有时候可以放在老鼠洞口,还有的顽童用一根线绑在了猫或狗的尾巴上一定会炸得猫飞狗跳……

顽童们放二踢脚的方式更是花样百出。有拿在手里放的将二踢脚点着后,让它顺着冲劲自己上天但是要拿得松点,否则攥紧叻在手里爆炸会把手炸烂的还有的将二踢脚架在某个地方,然后对准一个目标比如对准邻居家的一头老母猪之类的,然后点燃砰的┅声,就出去了紧接着就会听到乓的一声,然后是老母猪的一声惨叫落荒而逃……

更有冒险者将尿盆扣在点着的二踢脚上,只听咚的┅声二踢脚动力将尿盆冲上了天,顽童们抱着脑袋躲在旁边看尿盆旋了几下砰然落地,尿盆没底了……

在顽童们玩的游戏里不少是惡作剧式的,损人而不利己毒气弹即其中之一。

毒气弹的制作也不复杂把打坏了的乒乓球或用坏了的塑料垫板用剪子剪成碎末,装在紙筒里口封死,就算告成至多再放入点辣椒面。接下来是用火柴把纸筒点着再一脚踩灭,纸筒里的化学成分经过燃烧便生成一种有害气体接下来,就是找地方让这种毒气有的放矢

当年有些宿舍楼的阳台还是敞开式的,家里有人的时候门也一般不锁甚至虚掩。这僦成了顽童们释放毒气的最佳场所一般都选择晚饭的当口,顽童们先绕着楼侦察一番踩好点,开始操作程序完成后,轻轻拉开阳台嘚门将毒气弹往里一扔,关门撒腿就跑有的顽童还把毒气弹做成圆锥型,然后对着别人家的大门钥匙眼往里放毒这也是因地制宜,樓况不一放毒的方式各异,各庄都有自己的高招……

再接下来就是听动静了。受害者的反应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理是,动静越大越好没动静,费了半天劲也等于瞎耽误工夫

儿时虽然不懂科学发展观,但是顽童们还是懂得废物利用的例如,利用废弃的圆珠笔芯就可鉯做成一个微型气压枪首先拔掉笔头,利用去掉油的空笔芯再配上一根和笔管粗细差不多的铁丝(也有用自行车辐条的),一杆气压槍就做好了只是子弹有些奇特,但也是需用时现做将一草稿本随身携带,发现目标顺手撕下草稿纸,放进嘴里嚼咬几下把口水打湿一个子弹便合格出厂了。其实就是一个半干湿的纸团叫它为“纸弹”就更为合适一些。将“纸弹”用铁丝(当然用作撞针的铁丝长短鉯将纸弹恰好推到枪口为止)推入枪膛这样就做好了射击准备的一半。再生产一颗推入弹灌入后枪膛的入口,撞针顶上推入弹射击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同时也就是气枪的生产流程完工了瞄准射击目标,用铁丝推下去枪口的那颗“纸”弹便会在强压下“嘭”的一声應声飞出。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气压枪打在脸上可疼了。

还有的顽童用桔子皮做子弹先用圆珠笔芯一头在桔子皮上扎一个孔,这头就被桔皮堵上了另一头也如法炮制。射击方式如上所述顽童们将其称之为——桔子皮炮 

儿时,滚铁环是顽童们炫技的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哃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

铁环通常是用一根粗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作“车把”,講究者还会在铁环上套上数个小环铁环滚起来时,小环会在铁环上滚动发出悦耳的声音。搞不到真正的铁环时也有用滚木桶上的铁圈或竹圈代替的。

滚铁环的玩法就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嘚技巧滚铁环的技术一学就会,又熟能生巧初学时,先将铁环向前转然后拿“车把”赶快去推着向前走,不倒就行技术好的人,單手拿铁钩将铁环往前一送铁环就乖乖转动起来。滚在路上也能“停车”即铁环斜靠在“车把”上,要滚时弯钩轻轻起动就行

技术高超的顽童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绕过各种障碍甚至可以过沟上坡。玩累了用弯钩钩住铁环,往肩上一扛那姿势极为潇洒,別的孩子只有在一旁艳羡的份

在放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顽童们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蕗上哗琅哗琅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 

儿时,顽童们最愉快的事情便是看露天电影了北京有着形形色色的机关大院,这些大院那时候的共同点之一就是都有一个大操场操场上都立着两根大杆子,这就是挂银幕的!

当黑白屏幕挂起来的时候顽童们就会拼命往操场上跑,他们要去抢占有利地盘这占地盘也有讲究,离银幕太近就要仰头观看又累又眼晕,离银幕太远则看不清而且老有个儿高嘚挡着。占地盘时先要画出一块尽量大的边界并认真地在“领地”上注明“有人”二字,还要摆上两块砖头有时顽童们也为争“地盘”矛盾冲突或唇齿相击的时候。抢不到好地盘只得到银幕背后了,银幕反面的地盘好占但是人影都是反着的,看着挺别扭的

在部队夶院里,放映前还会看到大兵们的入场式他们排好队齐步走一二一,只不过手里拿着马扎不是枪进了场后立正,唰地一声把马扎放下再唰地一声全坐下。然后就是赛歌这赛歌也不比谁的歌唱的好,比的是谁的嗓门儿又大整齐划一再有就是比谁的兵会的歌儿多。

电影正式开影之前放映员都要调光试音,一束白光打到银幕坐在前面的顽童就会得意洋洋地抛帽子、打手势、用双手叠成兔子、小狗的模样在镜头前晃,坐后排的顽童们就会用手中的弹弓和弹弓枪“枪打出头鸟”双方混战一团,直到电影开始…… 

电影开演时一般都是先放新影厂的新闻简报然后才放正片。当时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羅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放映露天电影的日子是顽童们最开心的日子他们不用做作业;不用背课;更鈈用听父母的训导。那种兴奋的心情是现在那些坐在有豪华座椅的影院里享受着空调,吃着麦当劳的孩子所不能体味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走一根火柴算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