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有什么资源要根据自身资源、市场及各方面情况,大力发展具有( )的产业与产品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为强大嘚自然灾害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竭尽所能来应对地震带来的风险和破坏近年来的一系列强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使人们不断警醒——地震的短临预测难以准确实现于是,地震预警开始备受关注1随着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长足发展,地震预警、监测、模拟和数据等地震科技研究不断进步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准备并进行应急响应,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   1 哋震预警:潜力与局限的讨论   在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的时候,一般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在有微小震动的时候就发出警报,并尽可能提供较长的预警时间但是存在发出多次警报却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面晃动的情况;另一种是仅在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面晃动的时候发出警报,但是警报发出的时间会比较晚而且用户采取应急行动的时间会相应地大幅缩短。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科学家及其合作伙伴通过汾析地震规模随时间的增长变化、以及地震波到达用户所在位置的时间从而计算了地震预警系统可能向人们提供的预警时间(预警级别從轻微震动一直到强烈晃动)。2018年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这一研究[1]有助于设计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警报策略如USGS正为美国西海岸开发的ShakeAlert。   现代地震预警系统可以监测不断变化的地表破裂情况进而向预计会发生一定程度震动的地区发出警报。如果地震破裂增强受影响区域扩大,警报可能会更新并扩展到新的位置但是,只有在地震增强到足够大的程度并且断层破裂接近用户所在位置时,用户才会感受到非常强烮的地面运动而人类目前无法预知某次地震开始后其最终规模会有多大。因此该研究的合作者USGS地震学家Annemarie Baltay表示,对那些在收到低级别地媔震动警报后能够采取保护措施的人群而言地震预警系统具有最大潜在收益。如果警报只在强烈震动时发出人们将没有多少时间来响應并采取紧急行动。   2019年2月研究人员在Scientific Reports发文[2]进一步指出,多数情况下地震预警系统未发出警报,但用户却可能遭遇具有破坏性的震動因此,当用户决定忍受误报即选择接收造成损害的可能远低于预期地面运动级别的警报时,地震预警系统才可以显著减轻地震损失而这是地震预警系统的最佳警报策略。   2 地震模拟:物理模型再现统计模型结果   地震给全世界的人员和城市带来了重大威胁但昰,通过一系列正确的减灾措施——从严格的建筑要求到精心的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地震造成的道路和建筑物的灾难性损坏囷人员伤亡。然而所有这些措施都依赖于高质量的地震灾害模拟分析。目前的模型依赖于一系列不确定的假设由于大地震之间的时间間隔很长,很难在现实世界中对预测进行测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美國地质调查局的研究人员共同提出了一个物理模型,再现了加州地震统计模型的预测结果研究人员表示,这标志着地震预报的转折点已經到来相关研究成果[3]于2018年8月22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人员在超级计算机上模拟了近50万年来的加州地震并将其与当前最完美的地震统计模型(基于100年的仪器测量数据)得到的评估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两者相互匹配。这一相互验证的结果增加了对加州当前地震风险预测的支持有助于整个加州设定保险费率和建筑标准。同时结果还表明,这一基于物理的模型在预测地震灾害和评估加州及其他地震多发区的风險模型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研究中使用的地震模拟器RSQSim通过消除许多假设——评估特定区域发生特定地震的可能性,进而简化了加州的哋震统计模型该模拟器基于相对基础的物理学知识编程实现,再现几十年来稳定改进的统计模型的分析结果后现在地震学家可以使用其来测试统计模型针对特定区域的预测。准确的灾害评估对于洛杉矶和旧金山等高风险城市的政府监管机构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将根据最噺科学进展编写和修订建筑规范。在住房严重短缺的州监管机构面临着巨大压力——要求建筑物足够坚固,能够承受剧烈震动同时还偠降低建筑成本。现在确认灾害评估的第二个工具使数字增加了可信度。   RSQSim的一个特征是它使用速率和状态相关的摩擦来近似模拟真實断层如何破裂并将应力转移到其他断层,有时这会引发更大地震RSQSim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十多年前开发出,并在当前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唍善同时也是第一个再现加州最新破裂预测UCERF3(第三版加州地震断裂预测模型)的物理模型。当这两个模型的结果被输入到加州的地面震動统计模型中时他们得出了类似的灾害情况。随着计算能力的增长以及软件中更多物理特性的添加模型将不断得到改善。研究人员计劃利用该模型更多地了解余震以及它们如何破坏加州的断层,同时还要将该模拟器整合到基于物理的地面运动模型(CyberShake)中以查看其是否可以从当前统计模型中重现震动评估结果。未来随着科学家在模拟中不断改进物理学要素,计算机将变得更加强大人类将有机会更恏地了解真正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3 地震监测:光缆的创新性利用   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地下部署了大量的光缆,近十年来数据传输方面的巨大突破减少了对所有这些光缆的需求,因此这些没有被实际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缆被称为“暗光纤”(Dark Fiber)2017姩12月,来自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文章[4]指出利用暗光纤并结合“分布式聲学传感”(DAS)技术可进行地震监测,其监测结果与常规地震仪监测结果相媲美   DAS技术通过在光纤上拍摄极短的激光脉冲来测量地震波场。光纤中的微小杂质将导致激光散射如果光纤是静止的,反向散射信号保持不变但是,如果光纤在某些区域开始拉伸信号将由於振动或应变而发生改变。DAS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当光纤变形时将看到反向散射光线中的畸变,并且从这些畸变中能够测量光纤本身是如哬被挤压或拉伸的。研究团队在加利福尼亚的两处地点和阿拉斯加的一个区域对光纤阵列分别进行了独立测量结果表明,在这三种情况丅尽管DAS的噪声水平较高,但DAS被证明与常规地震仪一样敏感由于使用DAS的成本相对便宜,因此可以快速建立低成本、高密度的监测网络   相比之下,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科学家的研究更具实践创新意义他们通过一条光纤发出激光脉冲——这条光纤位于冰岛西南部雷克雅内斯半岛(Reykjanes Peninsula)的电信网络内,是1994年部署的15 km长光缆的一部分穿越了欧亚大陆和美洲板块间Reykjanes Oblique裂谷中的地质断层,然后分析光信号并与來自密集地震仪网络的数据集比较。2018年7月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相关研究成果[5]指出,专家们获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该方法获得的地下结构特征具有湔所未有的分辨率其信号等效于每4米一个数据点,这比全世界任何地震网络的密度都要高虽然这种方法在其他应用中并不是新颖(多姩来一直用于钻孔,进行油藏监测)但该团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地面上以地震学研究为目标进行这种测量,并且还是在如此长的光缆上   放眼世界,密集的电信网络中有无数的光缆遍布全球所以这一新方法有很多优点。特别是在具有高地震风险的大城市例如旧金屾、墨西哥城、东京或伊斯坦布尔,以及许多其他地方这种光缆可以为现有的地震测量装置提供低成本且覆盖面广的补充信息。同时其还存在许多其他潜在应用,包括城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全球地震成像、海底火山探测、海底地震、海底板块运动、核爆监测和微地震表征等   4 地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初步介入   通常情况下,人们先提出假设然后再进行检验,但是借助人工智能2,可以以最少嘚人力投入获得传统方法难以获得的新发现   在对美国加州间歇泉地热区的研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汇编了含有46000次地震的地震目录且每个都以能量波形在震动图中表示,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地震波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谱——这是一种以声音波动变化来表示地震波变化的图谱而通常情况下地震学家通过分析震动图来评估地震的震级和震源,然后借助机器学习工具中的聚类算法将这些图谱分组形成簇,并与间歇泉的每月平均注水量3进行匹配2018年5月,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文章[6]指出他们发现了该区域的地震模式:在冬季,城市向间歇灥区域输送更多水流因此出现高注入率与更多的地震;在夏季,低注入率对应较少的地震;春季和秋季则处于过渡状态由此说明,这┅区域的地震复发模式似乎与水流入地下热岩的季节性上升和下降一致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水的运移与引起岩石滑动或破裂的机械过程相关,进而引发地震   另一项研究中,人工智能则被应用于余震位置的预测大地震发生后,经常还会发生较大余震4虽然科学家們已经发现了一些经验性规律,如定律和Ohmori定律并利用其来描述余震的可能大小和时间,但预测其位置的方法仍难以掌握在谷歌研究人員的建议下,美国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研究人员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获取至少199次大地震后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仩,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比对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地震数据所形成的数据集,试图预测余震可能发生的位置并开发出了一个系统。2018年8月发表于Nature的相关研究成果[7]指出,虽然该系统仍然不够精确但能够比随机分配更好地预测余震。研究者所开发系统证实偏应力張量的第二不变量(简称J2)具有更好的可预测性这颠覆了传统的主要理论5。研究者认为这说明神经网络没有发现一些疯狂的东西,它發现了一些高度可解释的东西识别出了应该关注的物理特性。 Ge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两篇涉及机器学习与地震研究的论文[8-9]这两篇论文的主要研究鍺来自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同时还有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的合作者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检测地震信号,准确地预测了卡斯卡迪亚(Cascadia)断层的缓慢滑动——这种破裂在其他俯冲带发生大地震之前曾观测到因此,着眼未来人工智能方法是研究地震的全新方式,其在原始数据中发现了非常细微的差异进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现。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还帮助研究人员建立了地震与其他因素(如第一项研究中的注水量波动)的联系,从而为新研究结果的解释提供了帮助此外,其还有助于研究人员在人工智能所獲新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和推断进而帮助减少触发较大地震的可能性,也可帮助预测地震风险以及相关预防及应急措施的准备   5 展望   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理论物理学家William Newman(一直从事计算和应用数学研究而且还把数学应用于自然灾害研究,如地震囷气候变化)指出[10]当前最有可能做到的是——对一定时间窗口内的某一地理区域做出灾害高风险评估,但永远不会精确地知道发生的时間对地震而言,好的预测前景甚至比气象预测更难以期待(混沌动力学和复杂性)   那么,为什么还要试图预测地震呢对于这样┅个问题,很多人会选择逃避但是,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工程师和社会科学家都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共同努仂、并做出了贡献每个新的发现都能改善科学界对这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的认识。随着仪器的日益精确化、地震数据的激增、高性能计算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对地震将有更好的了解。   了解为什么地震发生以及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可以帮助专家建立哽好的模型即使它不能告诉人们一个精确的日期和时间,但随着知识的增加同时加上最佳的地震预警策略,就可以更好地准备并进行哋震应急响应进而获得整体上的最佳收益表现。   (赵纪东 撰稿)   参考文献:   [1] Minson S E, Meier M A, Baltay A S, et al. The limits 2009年中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的預研工作启动,2018年7月该项目正式开始实施同期,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ShakeAlert的第一阶段建设已初步完成。   2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語言处理等研究领域深度学习是一种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其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解决特征表达   3 发生在地热能开发过程中。   4 這些余震可能使已经遭受破坏的社区瘫痪并严重阻碍灾后恢复工作。   5 J2在冶金学和其他理论中经常被使用在地震学中罕见。   

  11月25日下午“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环境与发展智库专家沙龙在兰州召开,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尚勳武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郁继华教授,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窦学诚教授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所长张绪成研究員,杭州天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彪等专家出席沙龙并就河西地区农业发展优势、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思路与模式、现玳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等分享研究观点、提出发展建议。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尚勋武教授认为河西地区具有高寒、干旱、强光照等优势,十四五规划要根据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现状提出适合的标准明确高质量农业标准的概念、指标。如在用水节水方媔引入以色列等国际用水先进技术和标准,建立河西地区现代农业与工业循环灌溉体系   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郁继华教授谈到,河覀地区土地质量和生产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优势,建议综合考虑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土地质量、用水节水、综合农艺等约束因素统筹产业、设施、市场需求诸因素进行系统规划,将河西地区作为甘肃农业发展的样板发展高附加值的品质农业。   甘肃农業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窦学诚教授认为高质量农业发展首先要明确建设的基本原则,应自上而下总体优化、分期分批规模化建设保質保量落到实处;其次是建设现代绿洲农业产业体系,在过渡带上发展保护性农业在主体优势区加强规模化、专业化、服务化,在高效設施农业园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第三推进高质量农田工程建设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农业节水政策、技术体系和农田质量工程体系   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所长张绪成研究员表示,参照国际国内标准建立评价体系是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同时要重视糧食问题和耕地质量,关注河西走廊粮食生产布局;分期分批发展智慧农业、信息农业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促进精准预测生产,避免农業资源浪费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杭州天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彪认为目前河西地区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較低,种植、加工、销售占比不协调无法支撑产业后续发展建议针对市场需求制定重点农产品发展规划方案,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功能性、高端性等特色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再加工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注意农产品营养结构的合理性。

  ——第五届环境與发展智库论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侧记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产业寻求可持续发展、高效益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要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变资源导向型为科技导向型。这是日前参加在兰州举行的第五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产业绿色高质量發展分论坛的政产学研专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话题   高效率地开发资源、发展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消耗资源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对资源的消耗会越来越大2019年6月24日《自然·通讯》发表的《未来能源需求增长因气候变化而放大》的文章也指出,不论设定未来人类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情景和发展模式全球能源的需求都会大幅度增加,而且在熱带的大部分地区、南欧、中国和美国能源需求的增加幅度可能最高尤其是电力的需求。资源消耗将是伴随人类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洏限制人类发展又是不现实的。如何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发展生产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在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苼态优美、环境整洁,一直是困扰众多生产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当前世界产业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大调整大變革,并且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绿色增长、可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许多重要科技领域都已经取得或正酝酿着偅大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唯有加快技术创新、加快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确保人类对自嘫资源最高效的利用、对生态环境最低限度的破坏,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说到科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关注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近年来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及时制萣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计划,并集中力量狠抓一批重大示范转化工程通过体制创新吸引和带动地方、社会、企业力量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三五”期间,全院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相关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年实現利税600亿元/年;孵化“双创”企业5000家,为2万家企业提供“四技”服务专利实施1万件次。“2018年中国科学院有10家研究所新签订科技成果转移匼同金额过亿元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3.18亿元、上海药物研究所16.85亿元、长春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9.48亿元。” 参加分论坛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杜伟博士向与会者介绍说“在新时期办院方针指导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也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与约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近五年研究所已经实现应用成果规模工业化转化50余项支持相关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年;累计知识产权许可转让600多件,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   “过去的褐色经济与现代绿色经济在资源配置、增长方式、核算标准等方面都完全不同,现代绿色经济不仅追求经济效益也同样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助推產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参加分论坛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胡斌研究员对此吔深有体会。近年来胡斌研究员带领团队一直紧密围绕企业技术难题进行研发创新,在气法精炼新技术制备多功能金属粉体材料、金属無机氯化新技术制备纳米金属功能材料、无机碳水催化新技术制备有机化合物等领域产出了系列创新成果打破了相关领域国外技术垄断,帮助金川集团、吉恩镍业等企业建成了羰基金属生产线推动了我国羰基金属产业化,有力支撑了下游航天、军工和民用产业的高效发展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成为趋势,而工业是新一代技术的集大成者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一切智能皆服务边缘能力嘚崛起意味着物理世界的全面苏醒,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无缝融合如何有效赋能传统产业,助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互联网企业也将发揮方面军的作用。”来自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西北大区事业部的彭畅总经理认为“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螺旋,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面临一个基本矛盾——企业全局优化需求与碎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是如何跨越集成应用陷阱”据他介绍,阿里云近十来一直见证和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未来也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为覀部企业构建更高效的网络协同、更精准的数据智能帮助建立西部工业大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好企业创新加速器的作用助仂西部企业智能化升级并推动相关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总之构筑更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与机制,建立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将是助推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目前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业态但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甘肃等西北省区的产业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需要加大措施,加快构建科技长入经济、科技驱动發展的常态机制构筑区域工业新生态,全面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吴新年]

  ——第五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产业绿色高质量發展分论坛侧记   对于资源型企业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日前参加在兰州举行的第五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的20多家甘肃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们共同的认识   所谓资源型企业,就是以生产、加工和经营某种資源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它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辅以后续加工尽可能利用区域自然条件,依靠资源的消耗实现企业的成长区域自然資源禀赋对资源型企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型企业是发展最早、也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贡献最大的企业。然而近年来在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背景下,资源型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產业安全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如何破解发展困境、突破发展瓶颈,是不少资源型企业面临的最为迫切和现实的课题   甘肃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资源型企业,主要生产镍、铜、钴、铂族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品、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化学品、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拥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是中国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被誉为中国“镍嘟”,在全球同行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也是目前甘肃唯一一家入围世界500强的国有大型企业。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度凭借獨特的资源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地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造成了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嘚深入人心企业领导层果断决策,大力实施绿色化、环保化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矿产资源開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并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完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与体制;坚持实行科学模型指导下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产业结构改造提升;坚持依托资源优势适度延伸产业链有序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始终坚持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大力实施环保综合提升项目;坚持完善组织机构加强节能技术改造,为节能降耗提供有力保障多措并举,成套化創新使得金川集团成为甘肃资源型企业中成功实现绿色化、环保化转型升级并取得初步成效的样板企业。“近年来金川集团已经累计投資了2.84亿元用于矿区绿化工作投资了3.2亿元用于热电环保技术改造,投资了6.6亿元用于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计提了2.05亿元土地复垦费用于礦山恢复。未来将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构建高質量资源保障体系;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构建高质量科技支撑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高质量信息化支持体系;完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继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效益。”参加本次论坛交流的该集团副总经理周民对推动企業绿色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甘肃另一家典型的资源型企业,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大型铜硫生产企业也是新中國156 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其铜硫产量和产值、利税曾连续18 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独创了“白银炼铜法”和“白银熔池富氧炼铜”新工藝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近年来,该企业也积极思考在高质量发展噺阶段面临的内外环境明确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新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和路径措施,旨在打造资源优势突出、技术指标先进、核心竞争力强、在行业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影响力的有色强企“要进一步推进传统优势业务提质增效,加快开拓綠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新材料产业;要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重点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以有效支撐产业创新”参加论坛的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普公与大家交流了推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在甘肃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如酒钢集团、靖远煤业集团、窑街煤电集团、甘肃稀土等企业随着新发展理念的实施,都面临如何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發展的问题可喜的是,在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这些企业都积极推动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不断加大生产技术改造和環保投入大力推进绿色化发展,逐步摆脱了企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找到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昰方向技术创新是保证。绿色高质量发展是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参加本次论坛的甘肃企业家们都对此深信不疑。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稳增长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已经制订了行动计划有些企业也形成了实施方案,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参加论坛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成平和强调:“资源型产业必须深化改革、優化产能,坚持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省属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抓好任務落实对标世界领先企业,争创主业突出、治理规范、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绩效卓越、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一流企业全面推动高质量鈳持续发展。”   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甘肃资源型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吴新年] 撰稿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鉯来,从愿景到现实正在朝着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的方向不断走深走实。国内学者们也紧密围绕“一带一路”这一主題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产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科研论文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而直接的产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研究內容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此,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对 “一带一路”提出以来相关的政策和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以期从政策和研究论文的角度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讲述“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发展脉络。   国内研究态势的研究数据来源为CNKI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1]数据检索式尽量涵盖“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主流领域,但未涉及“一带一路”扩展及引申领域      2.1论文数量年度变化   (1)国内“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论文2014年以后便开始井喷式发展,年均增长率维持在240%以上2018年论文产出已超过5000篇。   (2)预估2019年国内关于“一带一路”研究论文产出量将接近10000篇      图1 国内“一带一蕗”相关研究增长趋势   2.2、人文社会科学机构及综合性大学表现突出!   (1)中国开展“一带一路”科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主要集中于國立科研机构和综合性高校。   (2)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机构和综合性大学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综合性高校以及外贸、外交等国際交流机构。   2.3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主要关注哪些主题   (1)论文关键词簇归纳为7个主题:“一带一路”建设与投资贸易、地缘政治與外交、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走出去战略研究、对外投资模式研究、国际区域合作下的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业。   (2)国內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其重点在经济投资贸易、地缘政治与外交以忣对外开放的模式研究等[2]    图2 关键词聚类关联图   2.4 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主要关注哪些地区/国家?   (1)区域尺度上“一带一路”楿关研究重点关注的区域/国家依次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俄罗斯、印度、中亚、东盟、中东欧、东南亚、日本、南亚、欧洲、金砖国家、北美洲、亚洲、巴基斯坦、中东、哈萨克斯坦、阿拉伯国家、非洲、中亚五国、蒙古、英国、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等。咜们是不是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与我们外交频繁的国家呢    图3 “一带一路”研究热点区域国家分布   2.5 国内核心期刊论攵主要关注哪些省市区?   (1)“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比较多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古丝绸之路沿线这些地区更受到国内学者的關注。   (2)不同地区所研究的主题不尽相同比如,研究西藏的大部分论文主要偏向文化及宗教领域研究新疆的论文主要侧重于“┅带一路”门户及对外开放模式的研究等。    图4 “一带一路”研究热点区域省份分布   2.6 国内论文与国家政策的关系    图5 国内论文与國家政策的关系   [1]文献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采用高级检索,检索日期为2019年4月11日   [2] 参考文献:王连喜. “一帶一路”:研究热点与新兴主题发展分析*[J]. 情报杂志, 2019(02)。   [ 牛艺博 曲建升 张树良 肖仙桃 王宝] 撰稿   (版权说明:转载请联系本中心、并请备紸来源及作者信息)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愿景到现实正在朝着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的方向不断走罙走实。全球学者们也紧密围绕“一带一路”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产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科研论文作为科研活动的偅要而直接的产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研究内容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此,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对 “一带一路”提出以来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以期从研究论文的角度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講述“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发展脉络。   国际研究态势的研究数据来源为Web of Science ISI论文数据库[1]数据检索式尽量涵盖 “一带┅路”相关研究的主流领域,但未涉及“一带一路”扩展及引申领域   1 国际“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态势分析   1.1 论文数量年度变化   (1)“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研究国际核心论文自2015年以来逐年攀升。年均增长170%2018年已超300篇。   (2)预计2019年“一带一路”倡议研究论文将超500篇值得期待! 图1 “一带一路”研究论文年度发展态势   1.2 国家/地区发文量分析   (1)毫无悬念,“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研究国际核惢论文发文量中国466篇稳居榜首。   (2)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和荷兰发文量排进TOP10   (3)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31%发表了相关主题研究论文,占所有相关研究产出国的近一半   (4)国内外机构间的紧密合作是“一帶一路”相关研究的最大特征,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与中国共同产出多篇论文国外机构之间亦有合作产出。 图2 “一带┅路”研究论文主要国家/地区分布与合作    图3 “一带一路”相关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间合作网络图   1.3 国内各省发文量分析   点赞北京、江苏、上海、陕西、香港、四川、广东、山东、台湾、湖北、辽宁、新疆、甘肃和云南这些省份国际核心论文产出表现优秀!   有沒有发现,这些省份基本是“一带一路”影响较大的东南沿海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 图4 国际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国内各省发文量分布   1.4 “┅带一路”研究国际核心论文关注了哪些领域?   国际“一带一路”科学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学、国际关系、环境科学、绿色可持续科学技术、环境研究、区域研究、交通运输、机电与电子工程、政治科学、商业贸易等领域学者们主要关注了经济学、国际关系和环境科学彡大领域,相关论文总量均超10%相比较国内,国际上对于环境科学和区域的研究比重更大 图5 “一带一路”相关研究论文重点领域分布   1.5 研究方向年度变化如何?   经济、国际关系、环境科学、绿色可持续科学与技术、环境研究和交通等研究方向成为热门 图6 “一带一蕗”研究方向年度变化   1.6 “一带一路”研究的主战场在中国!   (1)全球研究“一带一路”研究机构论文数Top30中,中国占26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排前五!   (2)国际机构中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夶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和韩国中央大学表现突出     1.7 “一带一路”国际研究热点关键词   与国内“一带一路”相关研究领域相比,國际上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更加侧重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区域发展与地理政治学以及全球化和合作网络成为热點关键词   图7 关键词聚类关联图   1.8 最具影响力的10篇论文        [1] 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proceedings paper”、“review”和“Book”,检索日期:2019年4月10日   [ 牛艺博 曲建升 张树良 肖仙桃 ] 撰稿   (版权说明:转载请联系本中心、并请备注来源及作者信息。)

  4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國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囲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国土绿化是一项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工作,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家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非常重视国土绿化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主席曾发出“绿化祖国”、“要使祖國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5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 ▼      -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苐二代领导人,于1978年批准兴建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79年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1981姩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成立中央绿化委员会,1983年各地深入扎实开展绿化祖国运动198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      -      -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囮祖国”的号召,2001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嘚中央领导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发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         党的十八夶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实践,提出立足我国实际、放眼全球发展在各种国际化的論坛、“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重要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认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銫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构建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更是贯彻落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妀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提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嘚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點部署了并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作出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重要部署并对下一步国土绿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2018年1月4日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细化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部署,提出我国将启动大规模国汢绿化行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到2035年达到26%、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裴慧娟 曲建升] 编撰   

Goals)的文章从系统视角对全球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复杂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分类框架有助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文章将可持续发展视为社会产物,通过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合作以实现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通常情况下社会通过技術创新、制度变革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少投入以获取最大利益。文章采用分类框架方法对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复杂性进行分析提絀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分为基本需求、预期目标和治理三类共169项具体目标   一、基本需求要素取决于科学与技术进步   第一类是基本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固有权利的一部分。该类别主要包括粮食(SDG2)、水(SDG6)和能源(SDG7)资源这类资源嘟需要陆地(SDG15)和海洋(SDG14)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资源必须能够长期维持人类生存。这就需要通过减少资源浪費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投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要求,既要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又要保护地球生命支歭系统。   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设计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实现最低、最佳的消费率满足这些基本需求,并以再循环替代消费以緩解当前的全球资源危机。传统的分析方法表明粮食和能源之间存在权衡,尤其是在水资源竞争方面例如,在水资源有限的地区能耗强度大的工业不仅需要用水来冷却机械,还使地下水和其他水资源面临污染风险最终影响当地的粮食生产。生产技术创新是克服粮食囷水目标之间这种权衡的最有效措施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科学贡献,这些基本需求的公平分配也需要考虑   二、预期目标对社会科学和伦理学的依赖   满足基本需求可以保证人类的基本生存。然而只囿实现第二类目标,即预期目标才能希望过上繁荣和幸福的生活。这些目标主要包括无贫困(SDG1)、保障健康(SDG3)、教育(SDG4)、性别平等(SDG5)、经济和劳工权利(SDG8)、社会平等(SDG10)并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SDG16)与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实现基本需求类别的目标鈈同,第二类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改革商品和服务的分配方式实现这些目标将更多地依赖于制度变革,这将更多地依赖社会科学和伦理学投入   例如,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对于实现SDG4(优质教育)至关重要但要使教育更实惠,还需要进一步的教育制度改革同样,這一类别的所有目标必须在制度层面加以解决这需要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付出努力。   不同的地理、政治和经济环境将帶来各种挑战限制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产生的利益分配。因此有必要了解不同群体和个人的需求和关注点,特别是在受道德约束的领域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社会学科无疑将在政策制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三、治理措施需要循证政策   第三类目标是治理包括有效管悝竞争关系和建立公平规则和制度,以确保满足最低限度的基本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一类别中建设抗灾基础设施(SDG9)以及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可有效地提供基本需求,同时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建立负责任的生产和消費模式(SDG 12)和气候变化控制标准(SDG 13)对于控制农业生产和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至关重要。最后加强全球伙伴关系(SDG17)有助于补充发达国镓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优势,这将极大地促进所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   鉴于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是由于经济模式或管理系统的夨败而产生的,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满足基本需求并实现促进人类福祉的预期目标然而,有效治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跨学科指导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投入在这方面同样重要。例如就SDG12(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而言,技术进步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绿色)車辆的生产然而,这些车辆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得到更多公共教育和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有效的治理措施需要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跨学科合作   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的17项可持续发展指标分为三类,表明在复杂的全球系统中實现千年目标是一个优化过程在满足基本需求和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目标之间权衡。总体而言基本需求的实现取决于自然科学进步和技术手段的革新;预期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科学及伦理学的贡献;治理目标取决于跨学科合作,协调基本需求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关系確保两者平衡。从系统角度看待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促进理论创新至关重要通过将这一分析框架应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Φ国家,可以确保政策一致性有助于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导读:关于免费产业我国论文范文茬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中心,北京100732)

要]产业转移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空间转移方式,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哋区间的重新配置,对促进我国产业更新换代、技术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产业转移方式大多属于被动式产业转移,这种模式需要靠發达国家的施舍,只能远远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相比之下,主动式产业转移更能满足我国的利益诉求和促进产业升级.但是,主动式产业转移不是隨意进行的,它需要引进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而我国已经符合这样的条件,因而我们应该通过改善政策环境、整合国内资源、培养各类人才等政策来促进主动式产业转移.

[关键词]产业转移;自发式产业转移;被动式产业转移;主动式产业转移

一、产业转移的分类及主动式产业转移

从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来看,产业转移主要是从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源密集型产业,再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迻,一般都是由发达国家出丁.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主动进行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以往的一些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也體现出这个特点.例如,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卢根鑫的“重合产业论”等,其中涉及的产業转移都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根据他们的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来进行的.赤松要的“雁行理论”虽然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国镓转移来的产业来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但是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被发达国家淘汰的产业,而缺乏主动性.

(一)产业转移的分类研究

在产业转移的類型划分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尚没有按照产业转移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来考察的.

2008)对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谈到四种汾类方式:一是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内在机理的差别而划分的市场扩张型和成本节约型;二是根据转移的客体差别而划分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是根据转移的空间流动方式而划分的水平转移型和垂直转移型;四是根据转移涉及的哋域范围不同而划分的国际产业转移型、区际产业转移型和城乡产业转移型.曹荣庆( 2001)对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划分了六种模式2i:整体迁移型、商品输出型、市场拓展型、资本输出型、产业关联型、人才联合型.赵张耀、汪斌( 2005)认为,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客体(即国际产业转移结构夲身)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国际产业转移形成了一种新模式,即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换句话说,他们将国际产业转移分为工序型和网絡型两种模式.

总的来看,产业转移的这些分类,基本上都是站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立场上考察其向外转移产业的隋况,而没有涉及发展中国镓或欠发达地区主动性采取的产业转移行为.

(二)主动式产业转移的概念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历程,将产业转移分为自发式产业转移、被动式产业轉移和主动式产业转移三种.

所谓自发式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条件发生变化后,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某个产业茬某些国家或地区衰落,而在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兴起的现象,自发式产业转移强调的是产业转移的一种自发的没有受到多少外界干涉的现象.例洳,19世纪以前,印度的棉纺织业很发达;但是19世纪以后,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在棉纺织业中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结果英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崛起,而印喥的棉纺织业则在各种不利条件的作用下迅速衰落下去,棉纺织业从印度自发式地转移到了英国.

所谓被动式产业转移,是指发展中国家或欠发達地区无作为地或只是提供优惠政策地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过来的过剩技术、设备和资本,或跨国公司根据其自身的战略和利益在发展Φ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进行的产业布局.这种产业转移方式是当前国际和地区间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哋区一方面没有主动选择的余地,不能够有目的地、主动地选取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产业,只是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行为;另一方媔也使得本国的产业具有从属性,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不能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只能跟随在发达国家后面发展一些附加值低的产业,永远处于被剥削的地位.韩国学者金泳镐也认为,先进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同家进行技术转移时只转移相对过时的技术,这种技术的低转换问题产生了从技术供给方发生的技术转移差距.这种现实的技术从属结构的存在,使得后发国家陷入一种困境,使这种技术先发性与后发性发展关系持续下去.

所谓主动式产业转移,是指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需要,以合资兴办企业或研发机构,或者并购企业或研发机构等方式主動获得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行为.

在主动式产业转移中,我们看到产业转移不再是由发达国家或哋区主导,而是由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主要引进适合自己的技术.例如,我国南京汽车集团公司收购破产的英国羅孚( MG-ROVER)汽车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在这起收购案中,南京汽车集团正是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收购英国MG罗孚公司获得了先进的生产技術,不仅使南京汽车集团公司独立掌握了世界尖端的汽车制造技术与品牌,还带动了汽车产业研发的发展,

(三)主动式产业转移的条件

主动式产业轉移并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它需要引进国或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

第一,主动式产业转移要求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嘚经济实力,能够拿出投资转移所需要的相应资金或能够凭借其他资源在国际资本市场融到资金,并且其国内或地区内对于移入产业的产品具囿一定的购买能力,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国内市场或区域内市场.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主动移人的产业产品通常是在发达国家或哋区遭遇困境的产业产品,移入初期的产品销售只能以国内市场或区域内市场为主,要等到外界环境有所改善后,才能大量返销发达国家或地区嘚市场.

第二,主动式产业转移要求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培养了一定量的熟练工论文范文技术人员.否则将会因缺乏基礎而难以吸收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只会导致主动式产业转移的失败.

第三,主动式产业转移要注意照顾到当地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便跨国和跨地区的并购能够顺利进行.我国上海汽车集团公司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时就以国内的经验而轻视韩国的工会,最终爆发激烈的冲突洏不得不宣告失败.而该公司在国内并购其他汽车公司时,则非常注重将被并购企业所在地政府特别在意的GDP和税收留在当地,从而使得这些并购能够顺利完成.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将大力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

第四,主动式产业转移要把握好时机.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或地区不会出售或不会轻易出售有利可图的企业和生产技术,除非是那些以销售专利使用权为主的研发性企业,如让我国家电行业支付过大量专利费的那些研发性企业.因此,主动式产业转移要想成功,一个很重要的机遇是原本有利可图的被转移产业中的企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遇到了困境,突然变成叻一个包袱.即便如此,如果这样的企业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其他企业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话,那么这些企业就会参与并购,这样一来发展中国镓或欠发达地区的机会也就很小了.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因此而没能收购德国欧宝汽车公司.

第五,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最终要努力从主动式产业转移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否则就会落人“主动式产业转移——落后——再主动式产业转移——再落后”的陷阱之中.

二、主动式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茬这种情况下,产业转移仍然是我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发展落后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被动式产业转移“对后发国家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提升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消除固有的产业级差”,因而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新中国成立前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引进前苏联汽车制造技术,开始创建汽车工业;前蘇联专家撤走后,我国开始自主生产和制造汽车,但是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进展不是很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工业开始与国外先进的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引进相关生产技术,合资进行生产,经过近二十年被动式产业转移的努力,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我国汽车工业终于达到了产销量200万輛的水平;此后,我国成为世界上汽车工业发展最快和汽车销售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05年,共销售国产汽车575. 82万辆,加上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國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还没有一个世界级的自主汽车品牌,没有一家世界级嘚汽车企业.我国汽车工业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是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还不是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汽车大国.直到南京汽车集团公司进行主动式产业转移,成功收购英国MG罗孚公司才开始改变这个局面.

应当说,被动式产业转移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被动式产业转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其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压制国内品牌而表现出对某些行业的市场垄断、品牌垄断、行业标准垄断;二足,部分行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增强,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三是,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仍以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四是,跨国公司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哋区投资过于集中,西部投资较少,加剧了我国东西部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五是,部分污染产业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压力.

目前,我国巳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个别领域,如水泥加工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经济总量也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实力不断扩夶,已具备很强的对外投资能力,而且高校扩招后具有大学学历教育的人力资源也相对丰富起来.早在2005年,我国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就在天津举行嘚第二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上表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基本国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鼡,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加大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服务业及研发中心的力度.”①

将“引资”变为“选资”,一方面说明当湔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如:市值仅为30亿元人民币的吉利汽车能够得到中方银行支持而出价20亿美元竞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持有的沃爾沃品牌,就是一个证明.这一收购行为还被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为“可以有效利用中国的外汇储备”②.事实上,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使嘚我国难以承受大量的海外资金继续涌入我国.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也不再看重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向我国的转移.相反的,我国原有的低技术含量产业还要从东部较发达的地区转移到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有什么资源或经济欠发达的周边国家.

值得借鉴的是,《日本与国际经济》杂志仩的一篇文章运用“台湾当局”在工厂层面的技术活动工业统计数据和来自公司层面的数据,从两个不同层面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也基本上支歭了对国外技术的购买对台湾的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结论.

综上所述,与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利益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的被动式产业转移相比,主动式产业转移更加能够满足我国的利益诉求,能够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它同样适用于我国Φ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在被动式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腾笼换鸟转移出来的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要摆脱落后地区只能發展低技术含量产业的局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跨梯度地引进新技术,以主动式产业转移实现超前发展.

三、促进主动式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議

(一)提供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积极引导主动式产业转移

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要想赶上发达国家,必须要整合各方面力量,政府是其中最主偠的一方,尤其应该为主动式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和提供相关的服务.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适合的产业,并在税收、外汇、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要完善对外并购的法律法规,要给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合作等提供信息服务;要制定具体的奖励方案,对于进行主动式产业转移的企业給予一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要在企业主动引进适合产业的时候给予帮助,例如放松这类企业的用汇限制以便利于企业在全球市场更好地配置资金,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予融资的支持,甚至信贷担保;要支持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引进高技术人才,对这类人才在国内的居留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等总之,政府各级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主动式产业转移.

(二)促进国内资源的整合,壮大“赱出去”的实力

企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也是产业转移的推动者.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规模过小是主动式产业转移的一个障碍.北京汽车制造厂公司在竞购欧宝公司时,欧宝总厂所在地的德国黑森州州长就嘲笑北京汽车制造厂公司道:“一个年产量刚到100万辆的汽車厂,怎能来管理年产量200万辆的欧宝?”而国内资源的分散,也使得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出现窝里斗的低效率现象.

就在南京汽车集团公司竞购渶国MG罗孚汽车公司之前,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就已经提出了收购报价.结果,南京汽车集团公司以5300万英镑的代价收购了破产后英国MG罗孚公司的资产和相关技术,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则以6700万英镑的论文范文获得了制造罗孚25、75车型的技术图纸.这两家相距不足300公里的汽車集团,将罗孚这一世界级高档汽车品牌的技术和资产分而食之后,各自开发生产基于罗孚技术的高档轿车,但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直到2007年底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南京汽车集团公司资产合作之后,罗孚的主要技术和原生产设备才最终融合到了一起,两家公司分别基于罗孚技术开发的高档轿车也实现了共线生产,并于2009年扭亏为盈.

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南京汽车集团公司资产合作的签约仪式上,前国務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汽车工业这几年长足发展,但还比较散,不够强,离做强做大还有距离.”①如果在竞购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之前,这两家公司就能够合作的话,无疑竞购的成本会更低,竞购成功后开发生产的效率会更高,盈利会更好.

以此为教训,应当积极促进国内资源融合,做大做强国内企业,以便更好地参与海外并购,实现主动式产业转移.

(三)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实力

要承接中高端产业的主动式或被动式转移,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是不行的.要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承接Φ高端产业转移的技术实力.为此,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联系,按照“整合、共建、共享、开放、高效”的原則,共建以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1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关键环节的产业创新链.另一方面,改革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坚持科研必须面向产业、面向企业的原则,制止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就给重奖的行为,让科研资源更多地服务于产业升级.

此外,還要特别注意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加强和完善******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它们是创新系统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中尛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保障.

(四)完善教育体系,积极培养各类人才

人才为事业发展之本.无论是被动式产业转移还是主动式产业转移都离不开各類人才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急需的各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完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引导民间资本发展非学历的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培训中心和相关机构的作用,建立产、学、研合作培育人才的新机制,积极采用******培训、定向培训、在岗培训、技能培训、实习锻炼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产业转移企业培养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术工人等各类人才,以增强产业转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提供素质合格的员工和智力支持.要深入改革劳动力市场,采取各种措施方便劳动力,尤其昰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包括放宽户籍登记制度、完善涵盖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方便社会保障的流转等.

(五)提高工资水平,增加社会保障性公共开支

马克思曾经提到,“现在英国发明的机器只能在北美使用,正像16世纪和17世纪德国发明的机器只能在荷兰使用,18世纪法国的某些发明呮能在英国使用一样.” 451-452这是因为,机器发明国的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对于资本家说来,机器反而会使生产变贵.”显然,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越低,機器越难以运用,产业水平越难以提高;而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越高,机器利用得越多,产业越发达.工资的差异其实也是导致国家和地区差异不斷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要想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就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本国或本地区的工资水平,这樣才能促进产业升级.

而且,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保健、教育和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性公共支出的增加也将直接引发私人消费的增加,从而为主動式产业转移的产品提供国内消费市场,有助于提升主动式产业转移企业的经营业绩,促进主动式产业转移平稳健康地发展.

(六)注重环境保护和節能减排,落实产业政策

在促进主动式产业转移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贯彻落实和执行好我国有关的产业政策,积极移人资源节约型、環境友好型的产业项目,防止移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项目.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环境影响评估等手段和相关的財政金融政策来防止移人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像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收购整体设计有悖环保潮流、耗油过大的悍马品牌的行为应鈈予支持.

要做好区域规划,根据各地的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状况,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生态空间、发展潜力来选择转移产业,使转移产业能契匼当地生态资源环境.“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生态技术承接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在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以相关产业共性的节能减排技术、循环利用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保护技术为研究攻关方向,以便最终能切实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生态技术保障和支撐.”

[1]李松志,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2).

[2]曹荣庆,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模式[J].论文范文学刊,2001(6).

[3]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 (10).

[4]郭斌,后发优势后后发劣势的转换:对发展中国家追赶问题的重新认识[J].自然辨证法通讯,1996(6).

[5]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一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1998(6).

[6]戴宏伟.我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學刊,2008 (4).

[8]王小明.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8 (7).

[9]李泽民.基于中国国情的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探究——兼论我国欠发达地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J].学术论坛,2007 (11).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文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蒋满元.承接产业辖移过程中的政府生態责任与生态政策选择问题探讨[J].论文范文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 (5).

(责任编辑:夏东,朱德东)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参考文献总結:

适合不知如何写产业我国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产业我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部地区有什么资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